棚户区改造B3-6#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棚户区改造B3-6#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0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棚户区改造B3-6#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设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对拟建工程的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定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拟建工程按期完工。

以工程施工图纸、合同及国家规范、图集为依据,根据工程的性质,结构形式计算工程量及劳动量,布置场地使用,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划分流水施工段,对人力、材料、和机械使用状况进行合理安排,制定出各项措施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本设计最后给出了地基基础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的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并且给出了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图、资源需要量计划表及各项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提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通过本次设计,增强了本人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使本专业的知识得到融汇贯通,对以后的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明珠花园东区高层1#楼QTZ40.24塔机安(拆)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流水施工

ConstructionalOrganizationDesign

Thisdesignfinallygivestheconstructionmethodandqualityassurancemeasuresoffoundationengineering,templateengineering,steelengineering,concreteengineering,decorationengineering.Giventheprogressplan,constructionlayout,resourcerequirementplanningtableandvarioussafety,quality,civilizedconstructionassurancemeasures,proposedthesciencereasonablearrangement.

Keywords:Constructionalorganizationdesign,Constructionscheme,Schedule,Flowconstruction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4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2

4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6

4.2施工平面布置 6

4.3临时设施安排计划 6

4.4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6

5.1基础及地下室 8

5.1.1施工测量 8

5.1.2土方工程 8

5.1.3钢筋工程 8

5.1.4模板工程 10

5.1.5混凝土工程 11

5.1.6地下室防水工程 13

5.1.7回填土工程 15

5.2.1施工测量的控制 16

5.2.2钢筋工程 18

5.2.3模板工程 21

5.2.4模板设计 28

5.2.5混凝土工程 33

5.2.6砌筑工程 37

5.4装饰装修工程 40

5.4.1楼地面工程 40

5.4.2门窗工程 41

5.4.3天棚墙面抹灰工程 45

5.4.4外墙面抹灰及涂料施工 48

5.5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51

5.6脚手架工程 55

5.7雨季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56

7资源需要量计划 70

8.1质量保证措施 72

8.3降低成本措施 73

8.4文明施工措施 74

8.5保证工期措施 74

9.1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76

9.2主要指标的计算要求 76

9.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的重点 76

毕业设计作为本科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将大学四年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深化拓展。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的毕业设计为葫芦岛八家子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毕业后大多从事施工工作的我们,这次的毕业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熟悉设计规范、手册、标准图集以及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开拓视野,加深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理解,培养综合素质、独立性、创新意识。是其他理论教学环节所无法比拟的。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综合考虑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的安排和协调。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施工过程。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人员对拟建项目先有一个全局的考虑,施工活动的各种条件,各种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进行精心安排,周密加护,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预见到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争取更加经济合理的解决问题。通过施工组织,讲设计与施工,技术与经济,前方与后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整个施工单位的施工安排和具体项目组织得更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拟定工程项目施工分过程的组织,技术和经济等实施方案的综合性设计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毕业设计通过深入实践、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等诸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工作态度诸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对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毕业生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是实现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岗位工作的过渡环节,使今后走向工作的道路更加宽广。

随着建筑工艺的日趋复杂化,设备安装技术也越来越先进,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使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施工方法更加合理,随着机械化的普及,工作效率日趋提高;各种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的严格贯彻执行,施工质量大大提高。施工组织设计中网络计划与横道图相结合,二者互补,使施工组织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加强进度控制,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比,我国尚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对实际施工指导性弱和计算机在施工中的运用较少。施工组织设计对实际施工指导性弱: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必须编制相对应的施工组织设计,但是不同的编制人员在对同类型的施工工艺进行编写时,做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工作,降低了效率,使之不能按时完成,失去了其更有效指导工程施工的意义。此外,为了迎合业主及招标文件,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脱离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技术规范的内容,忽视工程的具体特点,缺乏针对性。另外计算机具有高效率、低消耗的特点,而国内多采用人工,浪费人力、增加费用,影响了这方面目标的实现。目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已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应大力发展与运用信息技术,重视高新技术的移植和利用,拓宽智力资源的传播渠道,全面改进传统的编制方法,使信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逐步实现施工信息自动化、施工作业机器化、施工技术模块化和系统化,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

1.4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建筑的指导性文件,作为一个全局性、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沟通工程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桥梁。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和主要施工机械劳动力、机械材料、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的计划、施工平面图布置、技术组织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施工进度计划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工程施工的顺序和速度。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以加强工程施工的计划性,保证工程施工均衡、连续、有节奏地进行,使资金、人、材、机使用合理,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地区、施工时间、施工单位的特点来选择一项最佳的施工方案。施工平面布置要符合施工方便,合理,节约成本的原则,是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堆放、附属及临时住宿和办公、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道路布置和材料堆放要减少二次搬运。行政生活区要使用方便,符合安全规范。资源需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顺序等进行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对施工过程起到指导和控制作用,要从细节出发,保证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要有条不紊。作为毕业设计的课题,因其综合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所需要的知识涵盖了大部分本专业所学的的知识。使学生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对四年的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温故知新,达到能够为实际工作做准备的目的。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3、本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和规范

本工程建筑面积4544.82m2,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半地下一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高度19.4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异型框架柱结构,构造柱抗震等级为四级。基础采用带肋筏板基础。基础以下M5混合砂浆,MU5烧结普通砖砌筑。基础以上,M5混合砂浆,混凝土小型砌块砌筑。外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外贴70厚酚醛保温板,内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构造柱、圈梁、过梁等小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柱、墙、梁、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本工程场地土层由上至下为1层杂填土,2层粉质粘土,3层粗砂,4层全风化砂岩;5层强风化砂岩。未见有地下水。

4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1、从合同工期之日起,用2天时间施工机械及工程人员部分进入现场。

(1)测量定位:根据图示坐标尺寸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线、点进行定位并确定高程线控制线。

(2)项目班子及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图纸,对有特殊要求的分项工程编制详尽的技术措施。编制试验计划。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全面掌握、突出重点,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及业主提供的资料作为组织施工的指导文件。

(4)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疏通材料供应渠道,分析劳动力和技术力量,建立施工技术、机械管理机构,组织建立质量安全体系,制订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现场安装塔吊和施工电梯各一台,负责各种模板、钢筋的吊装及其他材料的垂直运输,结构封顶后拆除塔吊。

2、工程用砂浆搅拌棚设置在塔吊附近,模板、钢筋成品、半成品安放在塔吊的工作范围内。

3、合理布置生活设施,各种临时设施和办公室布置在建筑物附近,形成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和办公区,有利于施工管理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作业方式。

4、现场基坑四周围护均采用1m高钢管围护,基坑边外扩500mm设立杆间距2.0m,2根通长横杆,外刷红、白相间油漆。根部设砖砌20cm高挡水墙,抹1:2水泥砂浆20厚。

4.3临时设施安排计划(见附录B)

4.4施工劳动力安排计划

基础、主体结构施工主要以木工、钢筋工、架子工、瓦工、焊工、安装工为主,配备劳力。分别负责钢筋的加工、绑扎、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围护墙砌筑等分项工程的施工。

装饰、装修、屋面工程施工以抹灰工、木工、防水工、油漆工、门窗安装工等为主,配备劳力。

基础开挖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轴线控制点,采用J2经纬仪将本工程主要轴线测到周围建筑物、围墙或地面上,并做好稳固、易保护的控制点,地面上的控制点在控制桩周围用C20混凝土进行保护,四周1000mm范围内采用钢筋栏杆围护,同时做好保护标志。控制偏差值3mm内,就可作为本工程的平面控制依据。

现场水平距离测量,用50m钢卷尺量距,钢尺使用要统一,钢尺要严格水平,拉力一致、钢尺读数时,要从不同起点、终点多次读数,取平均值。

高程测量用DS3.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本工程周围稳固的建筑物上测设若干个点,以利于施工,根据控制点再用钢尺进行上下传递。

现场所使用测量仪器、量具均必须经过计量监督部门检验,且质量认证的产品,同时须贴上检测标志,否则不得使用。

本工程的土方开挖由建设单位负责分包,总包单位负责现场施工质量,轴线、标高的控制等。

人工清槽后,经设计单位、勘探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后,办理地基隐蔽验收手续,及时进行基础垫层混凝土的施工。

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制作均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进场时须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及质量,同时必须提供相应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及备案证,施工单位按不同炉号及直径分别作材料复检。合格后方可开始成形,如有必要时,钢筋需作化学成份分析检测。现场钢筋堆放须整齐,离地300mm以上,同时严格按ISO9002系列标准做好现场挂牌标识。

钢筋加工由专业班组施工,根据钢筋加工的翻样样表,结合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使用机械统一加工。成型完的钢筋按品种、型号、规格挂牌堆放。现场所进的盘园钢筋使用冷拉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油渍等。现场所使用的钢筋出现生锈时,需进行除锈,同时作除锈记录,不得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现场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基础底板钢筋及小于φ16钢筋的接头采用搭接接头,搭接接头面积率≤25﹪,搭接长度为41d,且不小于500mm,框架柱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面积率≤50﹪。

(1)钢筋交叉点须全部用铁丝绑扎牢固。采用22#镀锌绑丝,钢筋搭接处绑扎点不少于三个点。

(2)柱、梁箍筋均做135°的弯钩,直段部分长度≥10d,应沿受力钢筋方向交错设置,基础地梁箍筋的弯钩应设置在底筋上,施工时请注意。

(4)柱、墙插筋时,为避免柱、墙插筋在混凝土浇筑时的位移,要求在上层筏板筋或梁钢筋上弹出柱墙定位控制线,根据控制线将竖筋加以校正。并采用每侧一根附加钢筋(Φ14)与插筋点焊牢固,点焊应不损伤主筋。

(5)钢筋的间距控制:钢筋绑扎前,先按设计间距进行划线,采用自制的钢筋定位卡作间距控制,要求底板钢筋的间距允许偏差控制在±20mm内,梁受力钢筋间距控制在±10mm以内。

(6)钢筋接头的设置位置宜在构件的最小弯矩处或受力较小的部位。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7)钢筋绑扎做到无漏扣、松动现象。对因现场施工原因而产生的钢筋松动、位移,须在钢筋隐蔽验收前修复完毕。

(8)对于墙体拉结筋、过梁等后施工部位均采用预埋钢板埋件,后焊钢筋,并提前做好预埋件的加工,按图纸要求所需位置进行预埋。

(9)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必须由施工班组,质量检查员进行班组自检验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公司、建设单位进行钢筋隐蔽验收,达到要求后及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10)施工现场,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成品钢筋,现场挂有成品保护牌。钢筋绑扎完,及时铺设施工架板,架板放置在用Φ25钢筋制作的长600mm高500mm的钢筋马凳上,要求纵横交错铺设,以确保钢筋的成品保护质量。

本工程的基础底板四周边模,异形框架柱、顶梁、顶板采用竹胶板。模板拼装须严密,不得出现漏浆现象,固定牢靠,模板拼缝处垫海棉条,确保不漏浆。模板支设前须涂刷脱模剂。现场不得使用有变形的模板,组合钢模板之间采用“U”型卡相互连接成整体,要求隔孔上卡且在模板拼缝第一个孔上必须全部上卡,组合模板周边垫上海棉条。在柱、顶板平台模板拼缝处同样垫上海棉条,以确保不出现漏浆现象。

支模时必须严格按楼面上的定位控制线组织施工。严格控制位置、截面尺寸及标高。

在水平施工缝处,原有吊模模板暂不拆除,继续向上支设,确保接缝的质量。

对不符合模数处,加工成定型模板,不得采用碎拼方法,且固定牢固。竹胶板底部需铺设白松木方料,间距不大于400mm。以防竹胶板变形,影响工程质量。竹胶板接缝处必须平整。高低差不大于1.5mm,用胶带纸封贴接缝。

模板支设完,及时组织班组自检,达到要求后。上报项目部进行专检。达到优良标准要求后,以书面形式上报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下工序施工。

梁、柱、墙板模板的侧模拆除时间确定,应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在拆模及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棱角不被破坏为宜(混凝土强度大于1N/mm2)。模板拆除以后,柱、墙阳角用50mm×15mm木材线条保护。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模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待该片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模板拆除后,各周转材料须认真堆放整齐。同时做好模板的修整及涂刷脱模剂工作,以便下次使用。以达到现场文明施工的目标。为争创“文明工地”打下良好的基础。

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检验:混凝土进场浇筑前,首先请供应商提供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报告,复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检查混凝土在交货地点的坍落度(每车次均检查)、和易性、数量及泌水性,塌落度经时损失应为±30mm,发现质量问题的均作退货处理,并做到及时正确地反馈到搅拌站给予纠正。严禁擅自向混凝土内加水。认真做好坍落度的实测工作,由专责试验员负责控制,同时记录好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数据,运输时间,列入技术资料。

3、混凝土浇筑、振捣:当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浇筑,混凝土泵开机运转正常后,先泵送适量的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检查无异常后再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润滑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砂浆应分散布料,不得集中浇筑在一处。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必须中断,则中断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时的人员配备:负责钢筋整修2人,负责模板2人,架子工4人,振捣工:墙板8人,平台板4人,后台放料助伐工2人,同时根据现场养护要求配备混凝土工、布料工等。现场指挥人员:总指挥1人,技术质量员1人,试验员2人,安全值班员1人,机修电工各1人。

4、商品混凝土泵送的施工要点:

(1)开始泵送时,混凝土泵应处于慢速、匀速并随时可能反泵状态,待各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正常速度进行混凝土泵送。

(2)泵送施工时,应规定统一联络信号,做到统一指挥和调度,以保证顺利施工。

(3)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连续时间。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

(4)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方。

(5)混凝土的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按留设施工缝的规定进行处理。

(6)根据混凝土的泵送高度,选择混凝土施工现场所需的坍落度。见表5.1。

表5.1泵送高度与坍落度关系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有抗渗要求,因此,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4天,覆盖浇水养护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来决定。由于混凝土硬化期间的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的温度收缩应力,就成为出现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因素。因而根据工程的特点,要严格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设法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把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差控制在25℃以内,尤为重要,因此,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浇水养护的同时加盖草帘子或薄膜纸等。

顶板平台养护,采用浇水养护,派专人负责24小时轮班浇水,养护水用饮用水,墙、柱、梁立面混凝土养护采用涂刷养护剂,模板拆完随时跟上,同时做好养护记录。

6、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

对孔洞事故的补强,必须会同设计单位、甲方、监理共同验证,确定处理方案,及时完成,并做好隐蔽记录。

5.1.6地下室防水工程

施工顺序,每栋楼按照先底板后墙面,先附加层后大面,先基坑(集水坑、地体基坑等)后大底板面施工,每栋楼大面施工时可由中间向两端施工。

(1)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25℃以下进行,雨天、雪天、5级风及以上天气禁止施工,在施工中遇到雨天要做好防雨措施。

(2)找平层验收合格,基层在潮湿的情况下只要无明水便施可工。

2、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粘贴与铺设应按以下规定操作

(1)卷材粘贴方向确定

当有坡度3%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坡面铺贴。要求: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地下室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基础钢筋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然后由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3)防水卷材粘贴前,在铺设部位将卷材预放约3至12m,找正方向后,中间固定。将卷材一端卷至固定处,涂胶粘铺,这端贴完后,再将预放的卷材另一端卷回至已粘好的位置,连续粘贴直至整幅。

(4)涂胶铺设的方法:首先将已配制好的胶用小容器倒在预粘处的找平层上,胶要连续适量均匀,不露底不堆积,厚度应保持在1mm,然后铺卷材用刮板排气压实,排出多余的胶剂。

(5)卷材采用搭接法铺贴,卷材搭接缝宽度:长边与短边均为100mm,上下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搭结缝及主防水层与附加层搭接缝应错开1/3幅宽以上。

(6)卷材搭结缝满粘,接缝压实后在接缝边缘再涂刷一层水泥素浆将接缝密封严实,接缝不允许有露底、打皱、翘曲、起空现象。

(7)立面复合卷材粘贴必须纵向粘贴,自上向下对正,自下向上排气压实,要求基层与卷材同时涂胶,卷材满粘。

(1)卷材收头处理。卷材收头是卷材防水层的关键部位,处理不好极易张口、翘边、脱落。

在阴阳角处,先铺贴增强附加层,附加层宽度为500mm,在附加层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第一遍施工,第一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遍施工,长短向搭接不得小于100mm;对于穿墙管洞处应先做附加层两遍,而后再大面施工时,对洞口处剪成四瓣插入洞内粘贴,待管道安装完成后再用密封膏对管周缝隙进行填充封闭;底板立面挡土墙采用先刷粘接剂紧跟着铺贴卷材,在用刮板从下向上刮贴,已达到粘接剂均匀密实;挡土墙上部第一遍预留300mm宽,第二步预留500mm宽,以便于墙面施工时搭接。

4、涂胶与铺设卷材注意事项

(1)水泥粘结剂涂刮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胶中的水份散失影响粘接质量。

(2)用刮板排气刮实卷材的同时应注意检查卷材下面有无硬性颗粒及其它物质将卷材垫起,如有应将其取出重新粘贴。已铺设完的防水层在水泥素浆具备一定强度前应避免人员在上部来回踩踏以免卷材起鼓。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尽快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卷材必须平整粘贴于找平层上,不得打皱、翘边,粘贴面积应达85%以上。

(4)卷材施工温度高于25℃时,应立即向施工后的卷材表面喷水降温和遮盖养护,防止卷材变形起鼓。

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土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①回填前,应对基础墙、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而且混凝土应达到规定强度,方可进行。

②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压实系数由设计院规定)、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打压遍数等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设置。如在基坑(槽)或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散水的边墙上钉好标准高程木桩。

(1)填土前应检验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等措施;如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2)回填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根据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至少夯打三遍。分层夯实时,要求一夯压半夯。

(3)基础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并且严禁使用浇水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1)施工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应妥善保护,防止碰撞位移。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

(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失时方可回填。

(1)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重力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重力密度,检验其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试验人员。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交验结果。

(2)回填土下沉。因虚铺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

(3)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漏夯或不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易造成管道折断,渗漏。

5.2.1施工测量的控制

本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现场的施工测量工作尤为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控制。测量的内容包括平面控制、垂直度控制、高层控制、沉降观测。

垂直度复核控制从外墙面阳角处作控制线,距阳角300~200m作复核控制线,待模板拆除后用经纬仪向上引测,弹上复核控制线,从而确保垂直精度,达到控制垂直度的目的。

高程测量用DS32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根据地下室施工时在塔吊基础上设标高控制点,配合50m钢尺,将高程逐层向上传递,再用水准仪将高控制点向水平方传递。

现场所使用测量仪器、量具均必须经过计量监督部门检验,且质量认证的产品,同时须贴上检测标志,否则不得使用。

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请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及时填写施工测量记录。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的位置设置及观测记录须由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负责。

本工程的钢筋加工、制作均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进场时须严格控制钢筋的数量及质量,同时必须认真检查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备案证。普通钢筋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1499和《钢筋混凝土用热扎挂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钢筋进场后,按规范规定和国家有关鉴证检测的文件作材料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开始成形。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或焊接性能不良时,钢筋停止使用,作化学成份分析检测。

本工程抗震等级为四级,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当不满足以上要求时,钢筋不允许使用。

钢筋场内存储,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直接分批堆放在有实心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垄上并加以覆盖,以避免污染、生锈,严禁乱堆乱放。每堆钢筋处均严格按ISO9002系列标准做好现场挂牌标识,标明该钢筋的规格、型号、工程使用部位等,以免混淆。加工成型好的钢筋应尽快吊至工程施工部位。

(1)钢筋加工前先根据图纸放样配料,技术人员检查放样配料单,并检查进场的钢筋与配料单是否相符。

(2)基础、梁、板主筋采用电弧焊连接。地下室柱主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进行接长。

(3)现场所进的盘园钢筋使用冷拉调直,冷拉率不宜大于4%。

(4)焊工须持有焊工上岗证,操作前先进行试焊,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焊接。

(5)在钢筋的成品加工、制作、绑扎过程中对多余材料(废料)及时做好清理工作,做到现场清洁,达到文明施工的要求。

(6)本工程为四级抗震结构,箍筋应做135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也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钢筋做不大于90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7)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偏差,每工作班同一类型的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3件。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mm;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5mm。

(1)柱、墙插筋时,为避免柱、墙插筋在混凝土浇筑时的位移,要求在上层梁钢筋上弹出柱定位控制线,根据控制线将竖筋加以校正。并采用每侧一根附加钢筋(Φ14)与插筋点焊牢固,点焊应不损伤主筋。因本主体工程采用大模板吊装施工,先浇筑柱、墙板混凝土,后浇筑平台板混凝土。所以在墙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须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移,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钢筋接头的设置位置宜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同一受力纵向钢筋不宜设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宜相互错开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焊接接头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梁类、板类构件,不宜大于25%,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4)钢筋绑扎做到无漏扣、松动现象。对因现场施工原因而产生的钢筋松动、位移,须在钢筋隐蔽验收前修复完毕。

(5)钢筋的焊接接头质量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的规定,焊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检验。

(6)梁筋应在模板上标出箍筋位置。

(7)柱筋、梁筋、板筋搭接部分至少绑扎三点,底板及双向受力的钢筋网须逐点绑扎,柱梁的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均须绑牢,铁丝扣之间要成八字形。梁的纵向受力主筋采用双排布置时,中间垫以直径25短钢筋。

(8)在墙或板中设有预留洞时,应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如洞口较小,主筋可从洞的一侧绕过;如洞口较大,则按图纸要求对洞口周围进行加固补强。

(9)考虑大模板施工,对于墙体拉结筋、过梁、圈梁等后施工部位均采用预埋钢板埋件,埋件规格:墙拉筋为5×100×200mm,过梁、圈梁、构造柱为5×200×200mm,对外挑窗台板、外挑空调板、外挑雨蓬均作后浇处理,先预埋5×100mm通长钢板埋件,后焊钢筋,并提前做好预埋件的加工,按图纸要求所需位置进行预埋。在钢筋验收以前,技术人员认真检查预埋件是否有漏放、错放。

5、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2)钢筋保护层制作:采用1:2水泥砂浆制作,设置间距800mm正方形设置,同时注意在剪力墙下及地梁下须设双排垫块,宽度同墙或梁宽,长度方向间距600mm,以确保垫块具有足够的承受力QGDW 758 2012 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不易被损坏,柱、剪力墙优先采用塑料定位卡,80cm梅花状布置,平台板垫块设置间距不大于1000mm,即可满足要求。

(3)为保证基础底板、楼板及悬挑板上层钢筋间的有效位置,设置钢筋马凳的做法如下:采用16焊成马凳(基础底版采用Ф25钢筋),凳脚间距500mm。在平台负筋每侧设置1根通长马凳,在双层平台筋时,顺长跨度方向设置每1000mm宽1根通长马凳。从而确保平台筋不易被踩坏,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现场,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成品钢筋,现场挂有成品保护牌。钢筋绑扎完,及时铺设施工架板,架板放置在用Φ25钢筋制作的长600mm高500mm的钢筋马凳上,要求纵横交错铺设,以确保钢筋的成品保护质量。

(5)混凝土浇注时,派专人调整钢筋。

本工程±0.00以上为6层,结构类型为异形框架柱结构,各层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主体结构墙板采用大模板施工,梁、板模板采用竹胶板及钢管支撑体系。为减小因模板底部所垫木方变形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使用的木材均为白松。

GB/T 38943.3-2020 土方机械 使用电力驱动的机械及其相关零件和系统的电安全 第3部分:自行式机器的特定要求.pdf(1)模板设计使用说明

根据本方案设计后,结构混凝土可达优质清水墙效果,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阴阳角方正、顺直、无漏浆现象,省去原有的抹灰层做法,避免了以往抹灰的空鼓现象,并缩短施工周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