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输油管道锤击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广西]输油管道锤击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74.9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广西]输油管道锤击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方案

三、打入式管桩施工方案 5

四、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 20

YD/T 2896.22-2018 智能光分配网络接口 技术要求 第22部分:基于 Socket 的智能光分配网络设施与智能光分配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pdf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6

六、环保计划和措施 41

七、文明施工措施 42

八、雨季施工及现场排水措施 42

打入式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工程隶属中国石油xx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原油输入、成品输出及水处理的运输主动脉,管廊全长约11km,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土建工程内容有:挖山填塘(海)造地及场地平整、桩基工程、钢筋混凝土基础及框架梁柱、浆砌排水明沟、水工保护、地面铺装、电、光缆预埋、管廊封闭围护等附属工程。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和炼油项目均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筹资金投资建设的炼油工程。

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工程走向:中国石油xx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厂外输油管线长约为11km,其走向为:1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接点为起点,跨越果鹰大道并沿果鹰大道北侧西行至110kv变电站,管廊沿变电站南、北侧拐向南港大道的西侧北行至金鼓大道的南侧,沿金鼓大道的南侧西行至铁路,再沿该铁路西侧北行至聚园路南侧的炼油厂厂外铁路南侧,并沿炼油厂厂外铁路南侧西行至炼油厂的管廊交接点。

1.2管廊D段桩基工程设计概况

b、收锤标准:最后1.0m沉桩锤击数≤30击;最后贯入度≯30mm/10击,亦不宜小于15mm/10击。

1.3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1.3.1场地地形地貌

整个拟建厂外输油管线管廊的原始地貌为海岸丘陵及池塘与浅海区域,经人工挖山填海与填塘造地与土方施工机械初步平整碾压后,整个场地为20m×11000m带状场地,场地平坦。管廊场地穿(跨)4处铁路、14处公路,途经2个居委会13个自然村;沿线挖大小山18座、回填大小池塘26座、浅海域约11万㎡。场地虽经土方施工机械平整碾压,但场地土层呈松散或稍密状态。

1.3.2外管廊D段区域地质概况

厂外输油管线管廊D段位置从1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接点为起点,跨越果鹰大道并沿果鹰大道北侧(浅海域)西行至110kv变电站,全段长约2.6km。该段地质土层地勘资料揭示,地质土层从上向下描述:

第①层素填土:灰黄色为主,主要由山体挖方区的全风化~中等风化的砂岩、泥岩、页岩组成,局部覆盖粉土。土性不均匀,呈稍密~密实稍湿~饱和状态,岩块粒径差异大,呈棱角状,砂岩的块体较大,泥岩和页岩较为破碎,经夯实后主要呈细粒土状,土工试验结果以粉质粘土,砾砂为主。该层分布整个场地,在填方区厚度较大,变化范围5.1~13.0m,分布在厂外输油管线D段全区域。

第②层海陆混合相沉积层:黑色、灰黑色,由于上部回填土的挤压作用,使该层土中含砾砂及角砾,有腥臭味,土性不均匀,局部夹有粘土薄层。该层在场地原始海沟低洼处均有分布,层厚变化较大,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分布。属高压缩性、低灵敏度土。

第③层基岩全风化带:该层分布不连续且分布较少,全风化泥岩相对砂为多。属中等压缩性土。

第⑤层基岩中风化带:该层普遍存在,按不同岩性共分为2个亚层,亚层之间相变无规律,泥岩相对砂岩分布更广泛。

本桩基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依据中国石油xx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厂外输油管线设计图、桩位平面布置图、施工验收规范、工艺标准及相关的规范、程序,结合公司质量管理手册、上报项目质量管理程序文件与施工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旨在明确厂外输油管线管廊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顺序、工艺标准、验收规范及项目相关规定,确保施工的每道工序及工程质量符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规定及验收规范要求。

1.6参考文献及相关验收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97—2001)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7)《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BY4025—93)

(8)《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BY4024—93)

(10)《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16)《建筑工程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003年)

(21)《建筑施工工艺标准》第二版(2003年)

厂外输油管线管廊预应力管桩工程,主要是果鹰大道沿海回填区(约2.9km),即管线管廊D段。根据工程特点,D段管桩施工,采用小流水循环推进式作业方式,进行打桩施工,即一台打桩机为一个小流水段,流水段按每台桩机3个工作日完成工作量进行设置;D段管桩工程,计划安排3~5台柴油打桩机,从10万吨码头库区的交接点,即管廊的起点,以此为起点流水循环推进式,进行管廊D段管桩施工。

三、打入式管桩施工方案

a、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质量交底卡,明确相应的验收标准;编制相应的质量管理程序及控制措施。

b、对一线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培训和技术交底。交底主要交底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等相关程序规范的交底。

c、编排打桩流程图或管桩施工顺序图(编管桩施工顺序图或编号图)。准备桩基工程沉桩记录和隐蔽验收记录表格,安排记录人员及与现场监理对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或方案进行确认及交底。

a、场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施工场地“三通一平”准备工作;

b、施工机械准备:根据工程特点及里程碑工期节点,选用适宜数量的施工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进场准备工作;

c、现场勘察、清理及平整碾压:深入现场实际勘察,对地下通讯、燃气、市政排水、电力及临近建(构)筑物等地下设施的走向布置进行深层了解;

场地清理、碾压及排水设施:清除高空及地下的障碍物(地下非本次施工的市政、通讯等设施,均视为本次施工的障碍物),若打桩施工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场地应进行平整、碾压,预防桩机倾斜或倾倒,保证桩机移动时的平稳及垂直,并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

施工用电采用现场柴油发电机提供动力。

d、测量定位及控制网络建立:依据设计图进行桩位放线和区域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

e、依据设计图和整体施工计划,编制管桩预制、进场的详细计划和施工人员进场计划并及时安排进场施工人员的技术、质量、安全培训。

3.2平面测量控制网络设置:

3.2.1平面测量控制网络的设置与测量

a、平面测量坐标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GPS点,建立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平面坐标控制网络。平面坐标控制网络的观测,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进行测定与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300~35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φ18钢筋,在钢筋中刻十字丝或钻一小孔,标桩埋深≯500㎜,采用浇筑80×80×30㎝混凝土保护,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20。厂外输油管线管廊按单独控制网络进行设置和必要保护。

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设置,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移交的GPS点,建立厂外输油管线管廊平面高程控制网络。平面高程控制网络的观测,采用附和导线观测方法,进行测定与复核。控制点距离,一般按150~200m设置一点,标桩宜采用φ25以上的粗钢筋,将钢筋顶端部打磨平整,标桩埋深≯800㎜,采用浇筑100×100×30㎝混凝土保护,混凝土等级不小于C20。厂外输油管线管廊按单独控制网络进行设置,等级宜按Ⅲ等水准,进行设置和必要保护。

测距仪器精度要求测角误差3″、测距误差±3mm。测高程仪器要求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不小于24~30倍、水准管分化值不大于15″/2㎜,并经国家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校验符合相关规范规定,且在校验规定期限内。

c、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为确保测量仪器、设备及测量精确性,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测量仪器定期送检,由国家计量单位专业检验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测量及测量仪器管理由专职测量工程师、测量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其它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擅自动用仪器。测量由专业工程师测量,专业质检员复测并记录,内业资料员整理测量成果报告,技术负责人审批、QA/QC主管复核,并上报测量成果报告。

d、水准测量:Ⅲ等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50~65m,测站前后视距之差不大于2m,视线距地面距离不小于50㎝。观测程序:“后前前后”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读数宜采用中丝读数。水准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15~20天后进行观测。水准测量结果限差:往、返测、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最大允许闭合差=±12√L(mm),式中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

e、平面坐标测量:测量视线长度宜不大于200~300m,控制点夹角不小于300不大于1200。坐标观测应在标桩控制点埋设15~20天后进行观测。测量允许限差:导线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1.8″,导线全长闭合差1mm/55000;方位角闭合差±3.6″√h。

f、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文件要求,测量成果报告资料格式按中国石油xx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工程,项目交工文件规定格式进行整理编写(土建按xx地方表格)。

g、资料签字,施工形成的交工文件签字必须经监理、业主、技术负责人、测量、复测、记录人员签字确认。资料质量必须准确、真实、齐全完整、评定、签字完整有效。

3.2.2施工测量放样:

a、依据设计图、平面控制网络进行工程桩测量定位放线,并设置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距离应设置在打桩震动和挤土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测出各桩位点,用白灰画出与桩径相等的圆圈,并在桩中心打设标志小木桩,小木桩上根据桩位编号图上的编号进行桩位编号。施工期间应有专人经常检查控制桩、桩位标志桩有无碰撞、松动、偏移,防止毁坏,以便施工期间检查和桩位对中。

b、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桩位放样复核,复核时依据轴线控制桩拉线或用仪器进行复测(桩机移位时,应尽量避开桩位放线标志桩,若损坏,必须重新测量定位,严禁以随意恢复桩位标志桩,进行施打管桩,恢复测量定位时,质检员跟踪检查,未经质检人员检查的桩位,严禁施工)。桩机移位对中时,施工员或质检员检查桩对中情况,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重新进行桩位对中,直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桩位放线、对中允许误差,详见表见01

表01预制桩(PC、PHC桩)桩位允许误差表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桩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3施工主辅材料要求与质量验收

a、管桩规格、质量及选用生产单位

预应力管桩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及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水泥、砂、碎石及外加剂或掺合料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焊条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本桩基工程接桩焊条拟选用E43或E507系列。

接桩用钢板的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宜选用低碳钢(钢板材质在预定管桩时,应在技术要求中明确规定)。接桩防腐材料:0.8mm镀锌铁皮、冷底子油、厚奖型环氧煤沥青漆。

3.3.2桩进场质量验收及验收标准

a、预制管桩的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详见表01~04。验收程序,出厂自检→进场自检→共检(专业质检员、监理工程师、业主共同检查,批准使用前,停工检查点)。管桩进场时,项目质检工程师先检查管桩出厂合格证(包括预应力钢筋、接桩钢板出厂合格证、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成品桩出厂检验报告),核对标识及规格,进行桩的外观质量检查验收。每次运到施工现场的管桩,桩身外观质量检查,务必全数逐根检查,检查验收合格后,上报区域主管监理工程师、业主专业工程师进行共检,共检通过后,办理相关签字确认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共检未通过后管桩,严禁使用。

表02预应力管桩允许偏差和验收方法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表03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骨架质量验收标准

表04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验收标准

砂、石、水泥、钢筋原材料

查出厂证明文件或抽样送检

查预制厂配合比试验报告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成品桩裂缝(起吊、运输、堆放引起裂缝)

深度<20mm,宽度0.25mm

,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裂缝测定仪,本工程不检

附表-1桩接缝焊接质量允许偏差及验收

上下节端部错口(外径<700)

上下节端部错口(外径>700)

无气孔、无焊遛、无裂缝及夹渣

b、质量检查报告及对有质量缺陷的管桩处理

对有质量缺陷的管桩,应按规格分开堆放。质检工程师出具书面检查验收报告,上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并通报生产厂家、监理及业主,未经技术处理和业主、监理批准,有质量缺陷的管桩严禁使用。有严重外观质量缺陷或材质不明确、出厂合格证和实物标识不一致的预制管桩,直接退场。并通报项目采购部门,取消该生产厂家的供销合同。

对质量检查符合设计、验收规范规定的管桩,进行挂牌标识,标识牌明确使用时间,严禁使用未到养护龄期的预应力管桩。

c、管桩起吊、运输时预制管桩混凝土强度要求

预制管桩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应平稳并不得损坏。

d、管桩在厂内和施工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

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同规格的管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应向同一端;

多层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管桩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可设垫木,也可不设垫木,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省去,垫木边缘处的管桩应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

3.4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底桩就位、对中和调直→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再接桩→打至持力层→收锤→试验→验收

3.5桩位测量定位放样:

a、依据设计图、平面控制网络进行工程桩测量定位放线,并设置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距离应设置在打桩震动和挤土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以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测出各桩位点,用白灰画出与桩径相等的圆圈,并在桩中心打设标志小木桩,小木桩上根据桩位编号图上的编号进行桩位编号。施工期间应有专人经常检查控制桩、桩位标志桩有无碰撞、松动、偏移,防止毁坏,以便施工期间检查和桩位对中。

b、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桩位放样复核,复核时依据轴线控制桩拉线或用仪器进行复测(桩机移位时,应尽量避开桩位放线标志桩,若损坏,必须重新测量定位,严禁以随意恢复桩位标志桩,进行施打管桩,恢复测量定位时,质检员跟踪检查,未经质检人员检查的桩位,严禁施工)。桩机移位对中时,施工员或质检员检查桩对中情况,符合规范规定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应重新进行桩位对中,直至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桩位放线、对中允许误差,详见表见05

表05预制桩(PC、PHC桩)位允许误差表

a.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桩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6.1桩机就位、校正:

a、打桩机械及桩锤提升高度选择:

打桩选用60型~62型筒式柴油打桩锤、桩帽,辅助设备配备:电焊机、运桩车、钢丝绳、钢垫板或槽钢,以及木折尺等。

桩锤提升高度:桩锤的提升高度宜根据试桩和具体施工地质条件及机械的技术参数,由沉桩试验进行确定。

沉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打沉桩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打沉试验桩的目的,主要核对地下地层结构和地质资料揭示的情况是否相符,验证设计的贯入度是否和实际施工的具体地层结构相匹配、验证设计选择的桩形及桩的细长比、桩端进入基岩风化带的施打参数;桩锤、施工工艺及机械技术参数与技术措施是否适宜等。

c、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打桩顺序、编制打桩顺序号:

依据设计桩位布置图确定桩机的进出路线并编排打桩顺序号,便于安排施工顺序,预防管桩漏打。桩位编号图详见附图。

d、桩身画线、桩机就位对中及校正垂直度:

桩身画线:底桩就位前,应在桩身上划出单位长度线,长度线标记顺序按由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便于观察桩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一般管桩单位长度线,优先采用油性红色记号笔划线,桩单位长度记号线一般划30㎝长,便于沉桩时观察。

吊桩就位一般采用单点吊将管桩吊直,使桩尖插在桩位的白灰圈内,桩头部位插入锤下面的桩帽套内就位,并对中调直,使桩身、桩帽和桩锤三者的中心线重合,保持桩身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桩垂直度观测包括打桩架导杆的垂直度,可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机架15m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测或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锤垂线进行观测校正。

3.6.2起吊预制桩:

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使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起动机械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点,缓缓放下插入土中,位置应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除去索具。但本工程地质土层结构情况比较复杂,地质地层结构从上向下第②层为淤泥层,呈软塑~可塑状态、厚度变化大,变化范围2.1~15.8m。为确保沉桩时接桩在地面上50~100㎝内,本工程在沉桩过程中,不除去吊桩捆桩索具。以预防桩在施打过程中,管桩直接沉到淤泥层内或自然地面以下与桩位偏移、倾斜等沉桩工程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挖桩或补桩处理。

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低锤击1~3击,使桩入土一定深度,保持桩稳定,校正桩的垂直度。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两个线坠在正交方向上挂吊锤垂线校正;大于10m桩玉滩水库扩建工程施工方案,采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机架15m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测或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锤垂线进行观测校正。保持桩身垂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否则应重新起吊对中。

b、打桩宜采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桩垫,以缓和落锤对桩的冲击。桩垫一般采用麻袋、纸皮或木砧等衬垫材料,锤击压缩后的厚度以12~15㎝为宜,桩帽宜采用钢板加工,并用硬木或绳垫承托。落锤或打桩机枕木亦可用“尼龙6”浇铸件(规格¢260×170㎜,重10kg),既经济又耐用,一个尼龙桩垫(枕木)可打600根桩而不损坏。桩帽和桩周围应留5~10mm间隙,桩帽和桩接触表面应平整,桩锤、桩帽、桩身应在同一条直线上,以免沉桩时桩身偏移。桩锤本身带帽者,则只在桩顶护以绳垫、尼龙垫或木垫块。

c、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工程结构、桩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及机械技术参数等相关条件进行选用。

d、若设计管桩桩端要求进入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层时,即桩端持力层是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层。在施打过程中,应在接近强风化或中风化基岩层时(施打过程中,要求对照地质资料和仔细观察管桩上的单位尺寸线,掌握管桩进入地层的深度,若管桩接近基岩强风化或中风化带时),轻击数阵击,平缓的把管桩打入基岩强风化带或中风化带内,在施打过程中,预防因施打速度过快或锤击过重,造成管桩滑移、倾斜或重锤击打把管桩打断。要求,在施工过程,认真仔细的阅读对照地质勘查报告或总结施工经验,掌握地下地质特点,灵活的选用桩锤和控制锤提升高度与施打速度。

施打顺序:一般情况下,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或从中间向四周施打;或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先深后浅进行施打;或依据的桩的规格先大后小施打;或根据桩长先长后短进行施打;或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宜先近后远进行施打。根据工程特点D段管桩工程采用横向对称施打、纵向同步前移的小流水施打顺序施工。在施工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设计、周边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打顺序或方法。

a、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DB36T 1329-2020 水上运动安全管理规范.pdf,应进行接桩。采用焊接接桩时,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采用对称电焊,以减少焊缝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缝厚度符合设计或验收规范规定要求。

b、接桩焊接:焊接时二、三个电焊工在对称方向同时施焊,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程点焊4~6个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每层焊接厚度要均匀、连续饱满、无夹渣、无气孔、无焊遛。管桩接口焊接不少于3层,第一层焊接完毕后,务必将表面的焊渣清理干净,并检查无表面缺陷后再焊下一层,焊缝要饱满连续,每层焊缝余高应大于1.5~2mm,焊缝表面没有夹渣、气孔、无焊遛等缺陷。

c、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500~l000m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1000L、单位mm(即12m桩长≯10㎜),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1/1000L、单位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