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03.1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篇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4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二篇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琼中三永凤凰汇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

第三篇 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四篇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4.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4.2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第五篇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六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6.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6.3保证措施

第七篇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7.1文明施工体系及措施

7.2文物保护体系及措施

第八篇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8.3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8.4责任期限内的维护方案

第九篇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9.1施工加强质量监控承诺

9.2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缴纳与使用的承诺

9.5冬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9.6农忙季节及春节施工措施

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

附表二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表

附表三 工程管理曲线

附表四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七 临时占地计划表

附表八 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

附表九 合同用款估算表

第一篇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1、延安市市场沟至黄蒿坬二级公路建设工程A标段招标文件;

2、延安市市场沟至黄蒿坬二级公路建设工程A标段设计图纸;

3、现场踏勘调查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通过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及信息;

4、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我单位设备、物资资源和经济技术实力等综合施工能力;

5、国家现行公路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延安市市场沟至黄蒿坬二级公路建设工程A标段路线全长0.915公里,其中楼湾山隧道0.688km。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涵洞、隧道、排水、交通工程、道路照明工程及绿化工程等。

工程有关施工图纸已由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公路院设计完成,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延安市市场沟至黄蒿坬二级公路建设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嘉岭路上,市场沟沟口大桥东桥头,向东穿楼湾山隧道至黄蒿坬,与现有的延安南过境路相接。

2、隧道工程(K0+112—K0+800,全长688米)

隧道行车洞断面采用单洞双向交通方式。单洞净宽14.0米,净高5.2米,设双侧人行道1.0×2米、行车道3.50×2米。考虑沿途村民骑车、推车经过隧道需占用部分车道,两侧设2.50×2米的侧向宽度。内轮廓考虑对结构受力有利的三心圆, R1=730cm,R2=524cm。

1.2.3 交通、供水、供电条件

施工用水,在进、出口位置建设60立方米蓄水池一处,每日用水车拉水供应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与地方电力部门协调引至现场,根据项目用电情况设置在进出口各设置一台315KVA变压器。

1.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3.1机械设备、人员的动员周期

如果我单位中标,我们将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详细复核图纸及对现场的详细调查,掌握本合同段的主要工程量、地质情况以及施工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同时对拟投入到本工程的施工队伍进行广泛动员。将分俩次调遣施工队伍及机械设备进场;第一次项目部管理人员30人和全部施工机械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7天内进场。完成施工调查、现场交接桩、修建施工便道,修建项目部临时设施等施工准备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中心试验室的建设。

1.3.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我公司在西安设有分公司,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混凝土拌和站、混凝土运输车、路基压路机、路基平地机、装载机、挖掘机、凿岩台车、衬砌台车、混凝土摊铺机等设备可由西安直接运往工地,其它设备由自卸汽车运往工地。

所有人员均由西安乘坐汽车到达工地。

施工材料由第一批项目人员指定详细的工程材料需求计划表,就近采购,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开工材料的储备工作。除业主指定的材料外,对工程用的其他材料联系和当地供货商签定合同,汽车运至现场。

1.4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详见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 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表(斜率图)、附表三 工程管理曲线、附表四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第二篇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土石方工程、路面工程、涵洞工程、隧道工程、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以及绿化工程等。

路基土方按填挖调配最近并方便作业的原则组织流水施工。

路基土方调配按集中挖掘、就近调配的原则进行,开挖时适用与非适用材料要分别进行挖运,不应混杂,适用材料用于路基填筑,非适用材料外弃。除个别路段以及路堤基底清理、台阶开挖等必须采用人力施工外,其余路段全部采用机械化施工作业。

要作好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以杜绝因水毁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同时,对保证路基的稳定,提高道路的使用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临时排水沟的设置应结合边沟、排水沟、急流槽等永久排水设施设置。

2.1.2路基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艺

2.1.2.1路基挖方施工

2.1.2.1.1路线施工准备工作

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资料上报监理工程师。增设水准点和导线点、恢复中桩、加桩,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工作,现场放出路堑开挖边线等具体位置,并将施工中所有标桩做固定性保护。

修建临时便道及路基外的排水设施,并通至桥涵或沟渠,以利于排水。

2.1.2.1.2清理场地及拆除

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施工范围内的表土、杂物有机质和腐植土,清除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其中对于胸径大于15cm的树木应锯成树段、堆放整齐。

2.1.2.1.3开挖

用推土机或挖掘机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地进行取土,施工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及自卸汽车配合,将合适的材料直接调运到填方地段。用于路基填筑,对非适用材料,整齐堆放在指定的弃方位置。

经常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和标高,保证开挖边坡不陡于设计。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零填方挖路床顶面以下0—30cm土方翻松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5%。

雨季开挖路堑时,采取分层开挖,每层底面有大于2~4%的横坡,以利于排水。挖方边坡面与路槽顶面预留30cm厚,待雨季过后,再修整到设计要求。

2.1.2.1.4边沟、截水沟及排水沟的开挖

开挖的位置、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所有排水沟渠的开挖,应从下游出口向上游开挖。

2.1.2.1.5路基整修

按设计图纸要求恢复中桩,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及标高。对深路堑边坡修整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刷坡,边沟的整修采用挂线进行,整修后的路基应平整、密实、曲线圆滑、边线顺直。边坡坡面平顺稳定,边沟整齐,沟底无积水现象。

2.1.2.2路基填筑施工

2.1.2.2.1路堤填料

填料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砂类土、强风化石料、软质岩石,不得使用种植土、草皮土、淤泥、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2.1.2.2.2填筑施工方法

2.1.2.2.3施工工艺

2.1.2.2.3.1工艺说明

(1)工程复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现场线路中心控制桩点,做认真细致的复测。复测内容包括中线、高程,作出横断面,计算工程量。

(2)调查研究:接桩后进行全面地调查和踏勘,编制施工方案,合理进行土方调配,计算最佳运距提供准确数据。

(3)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学习招标文件和监理程序,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施工方案。

(4)开工前的工作:挖方段的土质按要求取样送中心实验室进行物理分析和湿度与密实度试验,测定最佳含水量和标准重型击实密度,试验结果送监理工程师审定。为了使施工测量快速而准确地进行,由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编制一份每25m整桩号和变化点的施工测量用表,表中有桩号、平曲线、竖曲线、路面中心高程、路肩高程、横断宽度等内容。

(5)临时运输道路的勘测、征地和修建。

(6)土方量核实。土方核实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核实土方工程量,第二是调查核实取土场可利用的土源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7)路基填筑试验段:在路堤填筑前,按规范对路基填料进行试验,取得土样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对填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压实试验,试验段长度选择100m,选择所需的机械设备、辅设厚度、压实方法、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路堤填筑的施工依据。

2.1.2.2.3.2路堤填筑的施工

2.1.2.2.3.2.1分层填筑

采取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由低到高的填筑方法。为保证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边坡两侧各超填50cm;根据填土高度及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和压实参数计算出计划分层数、压路机走行速度和碾压遍数,并绘出分层施工图,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在运输填料时,计算出控制卸土的密度,梅花形卸车;分段作业时,先填段按l:l坡度分层留台阶有利于搭接;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要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300mm。填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200mm;任何靠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应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厚度的1/2,并应均匀分布,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3%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能用透水性小的土覆盖在由透水性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2.1.2.2.3.2.2摊铺整平

完成一层卸土后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拉线和打方格网保证摊铺厚度一致、平顺均匀。在摊铺平整的同时,用推土机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碾压时,路肩不致发生滑坡。

2.1.2.2.3.2.3机械碾压

2.1.2.2.3.3质量检验

路基压实质量检验标准和路基外形尺寸检验标准见《路基实测项目表》。

2.1.2.3路基附属排水与防护工程施工

2.1.2.3.1路基排水施工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以不破坏原有自然排水系统为原则,沿线所经河流、排水沟渠、洼地及灌溉渠道均相应设置了桥梁、涵洞。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沿线方向做纵坡设计,沟底最小纵坡为0.12%,排水沟出水口间距一般不大于500米;为满足沟底最小纵坡要求,部分路段排水沟顶设计标高高于原地面,沟侧面及护坡道需填方(填筑式排水沟):另外部分路段设置加深的排水沟以加大沟底纵坡,确保路基水通达排水沟合理排泄,保证路基稳定、安全。在局部排水困难的地段,路线两侧设置集水坑以汇集排水沟内水,集水坑与排水沟间设引沟相连。

本合同段主要为隧道工程,隧道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本合同段的进度,因此把隧道工程的施工作为重点难点工程在后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2.3.1路面基层施工

本合同段的基层包括天然砂砾底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

2.3.1.1砂砾底基层

(1)在铺筑天然砂砾底基层之前,应从填筑好的路床上将所有浮土、杂物消除干净,并严格整形和压实使其符合图纸所规定的要求和规范的有关要求。

(2)路床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不合格材料或掺添同类合格材料重新进行修整,并达到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和压实度。

(3)底基层铺筑之前,路基必须12~15t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一般压3~4遍,无明显轮迹和“弹簧”现象,方可铺筑底基层。

(1)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曲线段每5m设一桩,并在两则路肩边缘设指示桩。

(2)进行标高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1)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按事先算好的距离倒料。用平地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确定的路拱。

(1)到达工地的集料,应符合规范的规定,拌和结束时,其含水量应稍高于最佳含水量1%,以弥补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耗。

(2)粗细集料离析时,应采取在整层内清除过细或过粗材料,掺入所缺的集料或用符合级配的集料替换修复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

(4)用平地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型。在整型过程中,采用灰点法控制标高,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5)当监理工程师认为由于气候情况,运料工作会引起路床面产生破坏或车辙,或者会使材料产生污染时,则应暂停运料工作。

(1)每一层摊铺整型后,随即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压路机在全宽上进行碾压。碾压方向均应与中心线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连续均匀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迭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使每个摊铺碾压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适度的路拱。

(2)压路机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3)结构物两边凡是压路机具压不到的地方,用机夯分两层夯实,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

(4)每层的压实连续进行,直到压实度达到规范的要求。

(6)应按监理工程师选定的地点进行表面平整度检查。凡超过规定允许偏差时均应返工做到合格标准。

(7)任何未压实或部分压实的集料被雨淋湿,应翻松晾晒至要求含水量,重新整平碾压成型。

2.3.1.2二灰碎石基层

上基层、下基层铺筑均采用基准钢丝进行标高、纵坡、平整度及横坡度控制。

(1)下承层准备

①检查下承层的标高、平整度、宽度、横坡度等指标。

②清理下承层表面被污染处,使其表面清洁。

③修补处理下承层的缺陷。

④洒水,使下承层湿润。

(2)测量放样及设置有关标志

②打基准杆,直线段每10M1根,曲线段适当加密;

③架设基准杆钢丝用紧线钳拉紧,调整好正确标高及平面位置;

④报验。先自检、自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下一工序。

⑤设置警告、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车辆、人员进入工地现场。

①采用连续式稳定粒料拌和设备集中拌和。

②正式生产前按照试验段取得的数据调试拌和设备使其满足生产配合比的要求。

③抽检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

④做好防雨及安全生产工作。

⑤拌出的混合料应色泽一致、均匀,含水量适宜。

①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太脱拉自卸车运至现场。

②装车时各车的数量应大致相等。

③等待装料的车辆停靠应规则有序。

④运输车辆应加盖雨布防止水份蒸发。

⑤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相应记录。

①摊铺机就位后,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调整好松铺厚度。

②供料能力、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应相匹配,保持3台以上的运料车一等待卸料。

(6)横缝处理

每天施工结束,横缝做如下处理:摊铺机驶离末端后,人工将混合料铲齐,压路机碾压后用3m直尺检验,在符合要求处划横线将端头铲除。

碾压程序、速度、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按下列规程进行:

①摊铺50m左右即可开始碾压,作为一个碾压段。

②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由边向中、由低向高。碾压时先后两次两轮重迭1/2轮宽。

⑥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压路机不要漏压,也不要过压,不要调头。禁止其它车辆驶入。试验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均匀度检测压实度;测量人员在压实过程中跟踪检测标高和平整度。

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合格后办理签认手续。

①碾压完毕,用草帘覆盖保湿养生。水车洒水的次数以保持草帘潮湿为宜。(注意:第一昼夜的初期养生最为重要).

②洒水应均匀不要漏洒,也不要过洒。

③水车行驶应平稳、缓慢,不得急刹车和调头。

④养生期一般为7天。养生期内除水车外其它车辆不得通行。

⑤养生期过后如需通车则限速行驶。

2.3.2路面面层施工

2.3.2.1施工方案

(1)沥青混凝土料采用厂拌法施工,混合料拌和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械拌和,大吨位运料车运输,并用蓬布覆盖,到现场后摊铺机摊铺,面层施工中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找平。混合料碾压采用钢筒式及轮胎压路机进行组合碾压。

(2)在拌和设备安装完毕后,料场及拌和设备周围一定范围内应将场地进行混凝土硬化,防止集料被污染。拌和楼及摊铺机等主要设备进场后均应进行安装调试,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沥青、碎石、矿粉等主要材料提前采购、储备,作好储料的一切准备工作。

2.3.2.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每层沥青混合料均按三阶段进行配合比设计。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⑴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本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用量的比例,组成符合招标文件和图纸规定的矿料级配,进GTM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将试验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批准后,再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调试。

⑵ 生产配合比的设计阶段

从间歇式拌和楼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中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并筛分最后合成的混合料的级配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图纸的要求;反复调试最终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试拌后,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将试验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批准后再验证生产配合比,即铺筑试验路段。

⑶ 生产配合比的验证阶段

拌和楼采用生产配合比及最佳沥青用量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取试拌的沥青混合料及试验段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以标准配合比作为正式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根据标准配合比和质量管理要求中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定工程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验和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通过铺筑试验路段,验证生产配合比,检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的适用性,确定路面工程的施工方法,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技术依据。

2.3.2.3施工方法

① 采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每天拌料前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使各动态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定期对计量装置进行校核,保证混和料中沥青用量及集料的允许偏差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② 拌和厂生产设备安置于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较好的地方,并做好场地内的临时防水、防雨、防火等安全措施。

③ 各种矿料按规格分别堆放,插牌标明,矿粉与填料装入储料仓,防止受潮。

⑤严格控制沥青混和料的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正常拌和时间由试拌得出。

⑥拌和厂拌出的沥青混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或严重离析现象,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

⑦该拌和设备设成品料仓,并有保温设备,但储料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以混和料在料仓内温度下降不大于10℃为准。

⑧拌和厂应在试验室的监控下工作,沥青混和料的出厂温度不得低于《技术规范》的规定,高于正常出厂30℃的沥青混合料予以废弃。

⑨每天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以总量控制,以各仓用量及各级配计算平均施工级配、油石比与施工厚度和抽提结果进行校核。

⑩每周分析一次检测结果,计算油石比、各级矿料通过量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指标检测结果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检验生产是否正常。

① 沥青混合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底部及两侧均应清扫干净,并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1:3),且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箱底部。

② 车辆装料应由前至后分堆放料,每装一斗料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集料的离析。

③ 车辆的运输能力保障大于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在现场等候的卸料车不少于5辆,使摊铺机连续均匀不间断地进行铺筑。

④ 运料车在靠近离摊铺机30cm左右时以空挡停车,使其由摊铺机推动前进。

⑤ 混和料到达现场温度不低于160℃。否则按废料处理。

① 本标段面层采用2台ABG型自动调平摊铺机单元铺筑施工。

③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局部离析,需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允许用人工找平或更换混合料,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

④ 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

⑥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不得卸入摊铺机摊铺。

①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备压实机具,选择压实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② 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遵循“高温、强震、紧跟、慢压”的原则。

a.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起稳定作用,根据实践证明,采用较高温度,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b.初压采用双钢压路机,一般碾压二遍。

c.初压的顺序,压路机由路肩一侧压向路中心,或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后轮应重叠1/2轮宽,靠路缘石附近留出20~30cm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

d.碾压将驱动轮向着摊铺机方向,防止混合料发生推移或产生拥包。

e.初压尽量减少喷水,防止沥青混合料降温过快。改性沥青初压温度不低于150℃。

a.复压主要解决密实度问题。保证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40℃时压实效果较好,并紧跟初压之后进行;

b.复压采用两台20t轮胎压路机碾压,轮胎气压不小于0.7MPa,后轮应重叠1/2轮宽;

c.复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复压遍数由试验段提供,一般为6~8遍;复压速度也由试验段提供,一般可采用4km/h。

a.终压主要是消除轮迹,改善铺筑层的平整度,碾压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20℃以上为宜。

b.终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一般不用振动,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一般为3~4遍;终压速度可采用2.5~3.5km/h,最终的数据由试验路段提供。

c.终压的顺序与初压相同,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20℃。

①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保证沥青面层质量的重要环节,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步骤。

②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随初压、复压、终压及压路机的类型而别。

③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死角、边缘、接头等,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趁热压实;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断面上。

每天正常按规范规定项目及频率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以指导生产,并进行试验资料汇总,进行动态管理。按部颁标准和业主有关规定的项目及频率,进行成型路面的检测,如压实度、厚度、标高、弯沉值等,对路段进行质量评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不留隐患。

2.3.5排水设施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测设管道中线、起、终点、检查井位置桩及中心线位控制桩,并在开挖范围外设方向控制桩,在稳固处设间距不大于100m的临时水准点,施工设置的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必须经过复核后才能使用,并经常校核。

沟槽开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土,人工配合刷坡的方法施工。首先确定槽底开挖宽度,根据边坡开挖坡度及开挖深度确定沟槽上口开挖线;开挖完成后采用木料、板材、钢结构等材料进行支撑,以保证施工安全及防止坍塌。

检查井井底要求素土夯实,密实度大于95%,然后铺筑60cm3:7灰土,最后浇筑厚10cmC15混凝土基础。灰土碎石夯实采用立式电夯夯实,按照轻型击实标准要求分两层施工,铺设时需要检测灰剂量,保证灰剂量达到设计要求。C15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插如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振捣,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

基础及墙身采用M7.5浆砌片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砂浆的配合比,砌筑完成后及时涂抹砂浆防水层。

盖板采用C30混凝土预制块,盖板浇筑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后,才能进行盖板的起吊安装。安装过程中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安装,防止盖板安装的过程中磕碰台帽,引起破边缺角。

井筒的功能是管理、维护上下井的通道,也是埋在道路路面结构层里的构筑物,所以对检查井质量要求应该更高,砌筑采用内缝下、外缝大的摆砖方式,外灰缝塞碎砖以减小砂浆用量,每层砖上下灰缝错开,随砌筑随检查弧形尺寸,井内踏步,应随砌筑随座灰,其埋入深度不小于设计尺寸。

井室内混凝土流槽为C15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翻斗车运输,人工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模板采用木模。

检查井砌筑到规定高程后,要及时安装井圈,盖好井盖;井圈安放前,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找平,井口周围用1:2水泥砂浆嵌牢。

2.3.6照明设施施工

本项目所有照明设施的基础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注意各种预埋构件的埋设,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进行路灯的安装工作。灯杆与基础的连接采用法兰盘连接,必须保证所有螺帽拧紧,并且必须涂抹防水层。

2.4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本合同段隧道计长688米,采用单洞双向通车的交通方式,单洞净宽14米,净高5.2米,内轮廓采用三心圆结构,各段之间采用光滑过渡面。

2.4.3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根据本隧道特点,结合我单位拟投入的设备能力,公路隧道施工经验及技术水平,确定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由于地质条件差,隧道开挖采用线形微震爆破新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必要时提前施作二次衬砌,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对于易出现塌方的Ⅴ、Ⅳ级围岩,采用超前小导管等预支护措施,确保安全通过。开挖采用短进尺、弱爆破,洞口段尽量采用机械开挖,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开挖方法:隧道开挖均采用新奥法施工。对于Ⅴ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宜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Ⅳ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宜采用上下断面正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同时钻孔同时爆破,以减少爆破次数和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支护参数。

2.4.4主要施工方法

2.4.4.1施工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全站式测量仪系统来提高测量的精度,采用三角闭合测量方法,洞外平面控制采用B级测量。

隧道内导线按等边直伸导线布置,且形成导线网。

洞外联测,应选在阴天,气温稳定,无大风情况下进行。

2.4.4.2洞口段施工

洞口为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开挖,下台阶滞后上台阶3~5m,上台阶的碴用长臂反铲挖掘机清理到下台阶,然后装运出碴。

隧道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先清除边仰坡上的浮土、危石,做好边仰坡的施工排水设施,以防地表水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失稳。

由于洞口围岩风化破碎,为了防止洞口坍塌和能顺利进洞,采用φ50导管注浆进行超前支护围岩,开挖后及时做初期支护,并用工字钢架加强初期支护。开挖进尺控制一次立一榀工字钢拱架,以保证施工安全。

洞口开挖主要用机械进行,若有坚硬岩石时则采用控制爆破炸除,以降低震动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并且控制每次开挖进尺0.6m,即一榀工字钢拱架间距,以便及时架立钢拱架支护围岩,确保安全。

2.4.4.3洞身开挖

2.4.4.3.1Ⅴ级围岩开挖

Ⅴ级隧道围岩,地层软弱,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性差,施工难度大,施工中一定做到“小扰动,强支护,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 勤量测”,保证围岩稳定。

进洞施工前先采用小导管注浆作为超前支护,以保证开挖面稳定。

Ⅴ级围岩采取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台阶长度控制在5~10m,全断面衬砌施工紧跟开挖面。开挖以人工开挖为主,松动控制爆破开挖为辅,每循环进尺0.6m,月进尺安排30m。

为减小下半部开挖时因初期支护拱脚悬空引起的下沉,初期支护拱脚部位设双排锁脚锚杆加固,同时下半部左右两步交错开挖。

Ⅴ级围岩开挖顺序:先上面,再两边,之后中间核心土,最后下面的施工顺序。

2.4.4.3.2Ⅳ级围岩开挖

Ⅳ级围岩,岩石也较破碎,采用超前支护并设有H12格栅钢架加强初期支护,采用上下断面台阶法开挖,用线形微震爆破法施爆。为了防止塌方保证施工安全,开挖后及时架立钢支撑和施作初期支护。控制掘进每循环进尺1.0m, 月进尺安排45m。即每二循环立三榀钢支撑。

Ⅳ级围岩开挖顺序:先上面,再中间,后下面的施工顺序。

掘进工班人员及职责

2.4.4.3.4钻爆

钻爆是保证开挖断面轮廓平整准确、减少超欠挖、降低爆破震动、维护围岩自承能力的关键,采用线形微震爆破新技术,可以达到以上目的,施工时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放样布眼:台车或人工钻眼前,测量人员要用红油漆准确绘出开挖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在直线段,可用3~5台激光准直仪控制开挖方向和开挖轮廓线。

定位开眼:钻孔时,钻杆要与隧道轴线要保持平行。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对于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眼精度要求比其它眼要高,开眼误差要控制在3cm和5cm以内。

钻眼:采用气腿式凿岩机和钻孔台车钻孔。钻孔时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钻孔严格按设计炮孔方向钻进,把对孔误差减到最小,以确保爆破质量。掏槽孔要保证平行,周边孔开眼要在轮廓线内5cm,外插角1°~2°,保持开挖错台在10cm以内;周边孔对孔误差环向不大于5cm,径向不大于3cm;掏槽孔不大于3cm,其它炮孔开眼误差不大于5cm。

清孔:装药前,必须用由钢筋弯制的炮钩和小于炮眼直径的高压风管输入高压风将炮眼石屑刮出和吹净。

瞎炮的处理:发现瞎炮,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孔外的导爆管损坏引起的瞎炮,则切去损坏部分重新连接导爆管即可;但此时的接头尽量靠近炮眼。如因孔内导爆管损坏或其本身存在问题造成瞎炮,参照《公路隧道爆破安全规程》有关条款处理。

2.4.4.3.5装渣运输

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装渣运输方案,应根据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机具设备、运量要求确定方案,并不断改进装、运、卸和调车作业,减少干扰,提高运输效率,保证作业安全。

2.4.4.3.6超前支护和初期支护

2.4.4.3.6.1复合式衬砌设计要点

隧道洞身段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采用柔性支护体系结沟的复合式衬砌,即以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拱架、隔栅钢架等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衬砌结构方案设计采用工程类比法,结合构造要求,根据围岩类别和洞室埋深条件拟定相应的支护类型,再通过必要的理论分析计算(有限元法、前线—结构法)进行校核,确定支护的衬砌模式。

2.4.4.3.6.2超前小导管施工

两隧道Ⅴ级围岩设有φ50*4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使用液压钻孔台车钻孔和安装。

小导管四周钻4排φ8孔眼,呈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15cm,前端做成尖形,尾部焊φ6加强箍。

小导管施工:小导管采用先钻孔后下钢管法施工,钻孔时开孔从工作面最后一榀工字钢拱架上部穿过,打入小导管后,钢管尾部和工字钢架焊接成整体。止浆墙采用喷射砼,掌子面和附近拱部1.0m范围,喷30cm厚砼进行封闭。孔口用CS麻丝胶泥止浆。然后进行注浆。其施工工艺如下:测量布孔→钻孔→清孔→顶入钢管→封闭掌子面→清管→注浆→开挖

注浆:本隧道采用单液水泥浆,注浆使用425#水泥,其水灰比暂定为1:1~0.8:1。施工时根据实际试验调整确定。如果地下水大时,可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4~5Mpa。

采用2TG120/105型双液注浆泵进行注浆。

2.4.4.3.6.3初期支护

施工准备→清理危石→冲洗岩面→初喷砼3~5cm→布设锚杆位→安装锚杆→布设钢筋网→安设型钢钢架→喷砼至设计厚度→喷射效果检查→下道工序

两隧道用钻孔台车钻锚杆孔,钻孔前按设计位置定出孔位,当遇石质破碎时,可采取加深、加密锚杆措施。钻孔应和锚杆所在部位岩层面垂直。锚杆安装作业在初喷砼后立即进行。

安装锚杆:灌注砂浆后及时插入,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

钢筋网一般在系统锚杆施工之后安设,但如遇到围岩松散地层,拱部易坍塌或掉块,为了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可先施作钢筋网(必要时亦可先架设型钢钢架),钢筋网采用φ6钢筋,事先加工制作成2*2m的方片,施工时运至工作面进行焊联,钢筋网加工制作及安装时应注意:

钢筋加工时要进行调直,除锈、去油污、确保钢筋质量要求。

铺设钢筋网前,先预喷3~5cm厚C20砼形成钢筋保护层。

钢筋网铺设时,应随砼初喷面起伏状敷设,并与壁面接触紧密。

钢筋网的节点与锚杆接点焊接牢固。

Ⅴ级围岩采用I20a型钢拱架支撑,Ⅳa级围岩采用I18型钢拱架支撑,Ⅳ级围岩采用钢筋格栅拱架支撑,格栅拱架主筋采用φ25钢筋,连接筋采用φ12钢筋。

钢架按设计要求在洞外加工成型,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园顺,并在现场进行试拼,试拼后需在同一个平面内,允许偏差为:宽度±20mm,高度±30mm,扭曲度20mm。钢拱架堆放和运输时不得损伤和变形,安装前应除锈。为了安装方便,每榀钢拱架分八段,拱部分二段、左右墙部各二段、仰拱二段,段与段之间用200×200×10或150×150×10联结钢板通过螺栓连接牢固。

架立时,钢架应垂直隧道中线,为增加基底承载力,可在基脚处设垫板,沿纵向将钢架用φ25联接钢筋连接,同时将钢架与锚杆头焊接。

钢拱架和初喷砼表面密贴顶紧,若有空隙时先用特制的楔形砼垫块挤紧,并与锚杆、钢筋网焊牢。钢楔块沿拱架大致均匀布置,间距不宜过大。再喷砼填充密实,尔后进行喷砼作业。

先喷拱架与壁面之间的空隙处,再喷拱架周围,然后喷拱架之间的砼,分几次喷射直至砼达到设计厚度。且拱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cm。

搅拌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原材料的称量误差为:水泥、速凝剂1%,砂石3%;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输时间不得超过2h;混合料应随拌随用。

砼喷射机具性能良好,输送连续、均匀,技术性能满足喷射砼作业要求。

喷射砼作业应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自下而上,先喷型钢钢架与拱壁间隙部分,后喷两钢架之间部分。

喷射砼分层进行,一次喷射厚度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而定,喷头运行轨迹为螺旋状,使受喷均匀、密实。

喷射砼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cm。

2.4.4.6衬砌防排水

防排水设计原则是以排水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采用防、截、堵、排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防水可靠,排水畅通,保证运营期隧道内不渗不漏,基本干燥。

隧道二次模筑砼衬砌前,根据设计要求,先安装各种防排水设施,防水板在洞外按一次衬砌长度制作成型,洞内防水板采用吊挂台架无钉孔铺设,防水板施作的同时施作好环向和纵向排水盲管,并与墙趾φ100mm泄水孔相连。

2.4.4.7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

2.4.4.7.1监控量测

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本次衬砌结构采用信息化设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根据楼湾山隧道工程特点及“新奥法”施工原理,设置如下量测项目:

地质超前预报:通常隧道每掘进150~200m,宜采用地震波测量系统(TSP)作一次测量,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可为隧道施工的方法、措施的变更和拟定提供依据,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和事故的发生率,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围岩变形量测:通过洞内变形收敛量测来监控洞室稳定状态和评价隧道变形特征。

应力—应变量测:采用应变计、应力盒、测力计等监测钢拱架、格栅支撑、锚杆和衬彻受力变形情况,进而检验和评价支护效果:

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通过对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回归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对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进行评价,然后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反求围岩初始应力场及围岩综合物理力学参数,并与实际结果对比、验证。

此外,根据施工及地质等情况,和设计、监理工程师研究增加其它量测项目。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2.4.4.7.2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

及时根据量测数据绘制水平位移、拱顶和地表下沉等的量和速度时态曲线及距开挖面距离关系图。

对初期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选择与实测数据吻合好的函数进行回归,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下沉及水平位移值。

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

根据开挖面状态,水平位移值及拱顶等下沉量的大小和速率综合判断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

视窗防护玻璃建设二期项目实施施工组织设计(2020)根据量测结果及下表的规定指导施工。

变形管理等级表

量测资料整理后立即反馈给设计和监理单位,以便及时研究修改设计和变更施工措施。以使施工经济、合理、安全。

2.4.4.8二次衬砌

2.4.4.8.1施工方法

本标段隧道均为复合式衬砌,衬砌全部采用先墙后拱全断面整体式浇筑。为了保证衬砌质量,加快衬砌速度,配备2台9m长衬砌台车,进、出口各一台,采用HBT30C型砼输送泵灌注,MR4510型搅拌运输车运输砼。灌注时采用泵压法,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每循环衬砌长度9m。

TB10011-2012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清理基底→测量检查→衬砌台车就位→测量校核→自动计量拌制砼→砼运输车运送砼→泵送砼入模→震捣器震捣→拆模→养生

其具体施工操作要点如下:

要求砼生产和输送能力与砼输送泵的灌注能力相匹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