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城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doc

万科城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2.7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万科城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doc

根据施工图纸,选取楼层高度最高6.5m的二层梁板进行模板支撑验算,各栋支模的各梁截面、板尺寸按荷载大小分类统计汇总如下表:

1. 万科城三、五、七期建施、结施设计图纸

3. 广州一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安全计算软件(2012版)

4.《佛山市深基坑与模板支撑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方法》佛建工{2006}21号

SY/T 5236-2016 抽油杆吊卡、吊钩13.《省、市高地模安全管理规定相关文件》

15.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6.省建设厅《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粤建监字[1998]027号)

施工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及职责

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施工特点,组建模板支撑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模板支撑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图2.1。

图2.1模板支撑工程施工管理组织架构图

模板支撑工程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长的管理下,根据合同节点工期需要完成施工工作。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模板支撑的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合格后严格按照方案进行组织施工。在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职安全员对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技术交底,并组织各班组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交底记录存入资料室档案库。

本工程配备6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模板支撑支撑体系的搭设须由考核合格、持有特种作业证件的架子工进行施工。项目专职安全员、资料员需对架子工的特种作业证件进行审核,并将相关资料录入资料室的档案库存档。本工程部分特种作业人员证件如下:

1)质量目标: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抹灰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

2)安全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及重大安全事故;月度工伤事故频率≤1.5‰;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职业健康和安全。

3.3 模板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1、劳动力准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在施工期间计划投入约42人进行模板支撑工程施工。

3、材料准备: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材料堆放场地进场模板、枋木、顶托、步步紧、承插型盘扣式钢管立杆及横杆、扣件式钢管等。

4、技术准备熟悉图纸,明晰各施工节点大样,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及时解决现场施工中的问题。

3.4 模板工程施工工序

模板支撑施工流程: 基础木板放置—→安装支撑立杆、水平扫地杆—→安装纵、横方向水平杆—→安装竖向剪刀撑—→安装水平剪刀撑—→操作平台的搭设—→安放上顶托—→叠枋(龙骨安装)—→梁底模板安装—→梁钢筋绑扎—→梁钢筋验收—→梁侧模安装—→楼板模板安装—→楼板模板验收—→楼板钢筋绑扎—→楼板钢筋验收—→砼浇捣—→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

本工程为能确保优质,高效按计划完成,开工前必须根据我司的技术,经济能力,现场情况,施工经验等因素编制好施工计划来指导施工并要充分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部署:

⑴人力:要充分调动项目部各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并对各专业工种工人进行挑选和培训,安全教育,技术交底。

⑵资源:对该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情况,提前落实好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工作,并在进场后按国家、省、市及行业的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验,保持材料、机械设备适时可用。

⑶施工管理:按照我司质量体系标准运行,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按质、按量、安全、文明地完成施工生产任务。

⑷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进度计划落实,不得影响总工期和各节点工期的实现。

①粗钢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新技术:

③采用塔吊及砼输送泵进行施工用料的水平及垂直运输工作;

4.1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同时结合设计平面分布,此工程二层梁板支撑体系采用盘扣式钢管搭设满堂红脚手架加上托作竖向支撑杆件,按如下构件进行部署:

4.1.1 A类(梁)

按何载分布为2~5.5KN/m,主要以梁截面为200×1100及250×600mm按最不利截面取200×1100为支撑系统计算依据,其它截面按此要求布置;第一层龙骨采用50X100mm单枋,间距为250mm,第二层龙骨采用48×3.5mm双钢管,间距为900mm。纵横水平杆用φ48×3.5钢管加扣件固定,纵横向水平杆间距为900m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不大于550mm,中间层步距为1200mm;立杆横间距900mm,纵向间距1200mm,立杆下端设置18厚垫板加枋木分散受力;梁侧设竖肋枋木间距为300mm一道,梁采用Ф12穿心螺栓竖向间距为475mm一道,横向间距600mm一道,Ф12穿心螺栓加48钢管及瑚蝶扣压实固定(注:梁高小于700mm时不加设拉结螺栓,采用模板或卡具做为侧向模板支撑)。剪刀撑应纵横设置。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得超过4跨,楼板支撑体系采用盘扣式钢管(48×3.5mm)加上托作竖向支撑杆件。

4.1.2 B类(板)

板支撑系统设计按最大板厚150mm进行计算。纵向间距为1200 mm,横向间距为1200 mm,经计算符合要求。为考虑到支撑与梁支撑水平拉结时的稳定性,按此立柱模数布置时,水平拉结钢管必须与梁水平拉结钢管接结成整体。扫地杆离楼面起400mm设置,水平杆步距1200㎜,纵横向水平杆与梁(楼板)侧面砼顶牢固;模板平板采用18mm厚夹板,楼面板底第一层龙骨采用50×100mm单枋,间距300mm,第二层龙骨采用双48×3.5mm双钢管,间距为1200mm。横向每四跨设一道剪刀撑,纵向剪刀撑设置不少一道。

图4.1.3 边梁支撑立面示意图

4.2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

4.2.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进行模板支撑施工前,应根据模板支撑部位区域的梁位下放好线,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合格后开始搭设支模立杆。

满堂红脚手架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搭设,不可自两端相向或相间搭设,以免错位。搭设满堂脚手架前,立杆底座的垫板需安放准确。

为方便施工管理,所有的模板支撑系统使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进行搭设。对于梁高≥700mm的梁,梁侧设竖肋枋木间距为300mm一道,采用Ф12穿心螺杆加Φ48钢管及蝴蝶扣压实固定。竖向间距不大于475mm一道,横向间距不大于600mm一道。整个模板支撑梁、板支撑体系纵横向剪刀撑按满堂脚手架的搭设要求搭设,在支撑外围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每隔6m×6m在纵、横方向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分别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6m。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60°,在最顶层水平杆以上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6m,纵横间距不大于6m。

位于模板支撑体系的楼板立杆间距为1200mm×1200mm,离梁支撑立杆间距1200mm,与模板支撑体系利用纵、横水平杆连接成整体。为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在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必须使用钢管将支撑体系与墙柱连接成整体。

4.2.2梁钢筋安装操作平台

对于梁截面尺寸较大的模板支撑部分,根据现场实际,当无法在模板安装完后再沉梁,须在梁底模安装完后就需要进行梁底钢筋的绑扎。由于楼层较高且梁高较大,所以在梁钢筋绑扎前应在梁两侧搭设好操作平台。见附图6。

4.2.3 混凝土浇捣

本工程混凝土使用汽车泵进行浇筑,浇筑大梁时,为使大梁模板及支撑系统受力均匀,应按照分层浇捣的方式进行。每层的高度差不应大于500mm。上下层混凝土浇捣的过程中,应使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不小于50mm。模板上堆放材料要均匀,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应及时摊铺开,混凝土堆料高度不得超过200mm。

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每一处的振动应以砼面呈现浮浆粗骨料不再下沉为宜。插入式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应避免振动棒直接作用在梁模板侧模上,避免振动棒直接振动钢筋、预埋管件等。在振动的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直上直下,不漏点,不超振”的原则。

楼面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平板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在垂直于浇筑方向来回振动,振动间距不大于平板振动器短边尺寸为宜。严禁集中在一个点或面上重复持续振动。收面过程配合感应式激光扫平仪进行收面水平度及平整度控制。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在施工缝处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在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2N/mm2时进行。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剔除松动的砂、石并冲洗干净,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应将旧混凝土湿润,不得有明水,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混凝土浇捣顺序:分两步进行浇筑。先对墙柱进行浇筑,浇至大梁底时,待混凝土初凝后再对剩下的墙柱与梁板一同进行浇筑,按次梁方向逐步推进进行浇筑,大梁混凝土从梁中间向两边浇筑。要求砼堆放不能过高,堆载要均匀,及时赶平散铺,防止超载对支架体系造成安全事故。

4.2.4 模板的拆除

4.2.4.1模板拆除条件

墙、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强度达到2.5MPa后即可拆除,框架梁、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拆除,无梁楼盖、悬臂梁及相邻的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施工中在施工现场做好试块,与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经试验符合拆模强度要求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监理单位发出拆模的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要求如下表所示:

模板支撑支撑体系在搭设的时候,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撑体系不能拆除。

4.2.4.2模板拆除顺序

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的拆除先放低支架(降低调节螺栓)或打掉楞木下的楔块,拆除部分楞木,然后逐块拆除模板,拆下的模板应先落在支架的楞木上,然后用绳子吊送至地面,切不可自高空抛下,以免损伤模板或伤人,同时,拆下的模板要及时运走,整理。

梁模板:梁模板的拆除是先侧板后底板,梁侧板的拆除是先降低支架或打掉楔块,然后使底板降到支架上逐块拆下模板。

4.2.4.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模板拆除须的待预应力张拉后进行,防止倒塌事故发生。

(2)、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的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6)、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面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掉下伤人。

(7)、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过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9)、在混凝土墙体、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或将板的洞盖严。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2)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模板的安装应便于模板的拆除。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满涂隔离剂。

(6)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7)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8)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5.2 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员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支顶搭设、模板、支顶的加固等按规范要求安装。

2、支撑施工前应检查材料是否有破损、钢管是否变形、是否有裂缝,搭设过程中随时检查支撑连接是否牢固有效,确保较支撑体系的质量。

3、模板安装中,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木枋,对梁底所使用的木枋应事先检查,挑选完整的木枋,梁底模按规范起拱,确保模板和支顶系统不变形。

4、模板安装中或完成后,由质安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模板支顶方案得到落实和按规范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模板支撑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6.1 模板支撑工程注意事项

(1)、浇柱梁板混凝土前,由专项施工指挥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杆件的坚固程度。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时应及时排除险情,必要时应暂停上部施工。

(2)、浇注梁板混凝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由值班施工员组织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及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3)、在支架搭设过程中应对照方案所列内容,对支架的步距,支架的垂直,支架的纵横拉结及高度应进行实测并记录,在未达到有关要求应进行返工。

(4)、模板安装前要及时对标高进行复核,确定梁高位置,在明显位置标明截面尺寸,并应与图纸及要求相同。

(5)、柱捣好后柱头板镶嵌要注意质量,要四角与柱垂直,要与柱截面相同,要注意缝隙不能过大,以免引起漏浆。

(6)、部分次梁若不在柱上,在施工中要进行复核位置正确与否,截面是否与图纸相符,起拱高度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7)、模板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并按照自检内容进行自检,在自检及格后才允许工序交接入下工序施工。

(8)、楼面顶架必须保证其承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搭设完毕,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梁板钢筋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楼面混凝土。

(9)、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有木工随时检查,施工员和安全员亦应随时检查支架和模板的情况,发现问题严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待进行加固完成后才允许复工。

(10)、模板支撑搭设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的施工需带好安全带。

6.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本模板施工工程在开工前要向监督机构办理快报登记手续,对工程的检查、监测和中间验收认真全面落实执行并在工地张贴告示。

2)单位工程负责人要按本方案中的要求向搭设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实行专人全程监控。

3)必须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专项验收,达到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4)为确保安全施工,预防物体打击事故,在楼面以下3.0m处满铺一道密目式安全网,安全网应绑扎牢固。

5)架体支顶、模板、钢筋安装必须分段检查、分段整改,分段验收,梁支顶完成后要验收一次,整体梁板钢筋模板完成后要验收一次,混凝土浇筑前要验收一次。

6)采用天泵(汽车泵)浇捣楼面砼。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模板。砼浇筑顺序应有序,均匀进行,不要过于集中。

7)在浇捣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质安员进行跟班。对支顶架及楼板支顶的标高进行检查、观测,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质安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特别是钢管脚手架有无弯曲而造成失稳或木枋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出现上述异常情况,应停止浇筑,待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方可恢复浇筑。

8)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9)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拆除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

10)架体的拆除,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申请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考核合格证书如下:

(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2)、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5)、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值班时不应跑长途;

(6)、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

7.3 应急知识培训

应急小组成员在项目安全教育时必须附带接受紧急救援培训。

培训内容:伤员急救常识、灭火器材使用常识、各类重大事故他险常识等。务必使应急小组成员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能较熟练地履行抢救职责。

若工地发生安全事故后,项目部除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外,还应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重伤事故:企业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工会组织。

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别重大事故:企业应立即报告当地市级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会组织、人民检察机关和监督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或委托人)应在接到项目部报告后4小时内到达现场。

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

员工受伤后,轻伤的送工地现场医务室医治,重伤的送医院救治。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残废的,企业应在8小时内通知劳动行政部门处理。

(2)、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组织扑救,在场的人员有引导其他人员疏散的义务。

(3)、火灾扑救时,根据火情,扑救指挥者可以决定以下事项:

2)、截断电源、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

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临近建筑物的有关消防设施;

5)、请示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

(4)、火灾现场人员自救措施:

1)、发生火灾应迅速报警,了解情况的人员应及时将现场被困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

2)、救火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救火时应站在上岗位置,以防因烈火,宵烟熏烤而受伤害。

3)、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4)、必须穿时浓烟逃走时,应尺寸用浸湿的衣物裹身体,用湿毛巾或湿布扣住鼻子,贴近地面爬行。

5)、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住火苗。

6)、当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缓。

(1)、首先查明触电者是否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

(2)、隔离电源方法:

2)、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

3)、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

(3)、对触电者进行急救

1)、触电者停止呼吸、心脏不跳动,如果没有其他致命的外伤,应视触电为假死,必须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即使请医生和送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抢救。

2)、抢救可用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方法。

7.5.3 机械伤害

当机械性伤害发生时,应尺快将伤员搬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象小喷泉一样喷出,时间稍久,就会有生命危险。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出血时慢慢流出,时间久了也危险。

毛细管出血:血色鲜红,出血时血液从整个伤面渗出,常自动凝固。

止血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填塞止血和止血带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止血纱布的或干净毛巾、布料折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子盖住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或掌、拳把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脏的一头)用力压向其下面的骨头,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血的目的。

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适用于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动脉出血,当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不可以有效地止住出血时可用此法,常用橡皮管作止血带,也可用绷带、三角巾、布带等代替。使用止血带时记住六个字;

准:看准出血点,准确包扎止带

垫:垫子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上:扎在伤口上方,接近伤出口,但禁扎于上臂中段

适:松紧适宜,以出血停止,摸不到远端脉搏为合适

包扎目的: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轻疼痛

动作的要轻而熟练,不可碰撞伤口

接触、覆盖伤口的敷料要干净,最好经过消毒

包扎要牢固,紧松合适,打结应避开伤口

扎用器材有条件时可用三角巾、四头带和专用绷带等包扎救护材料。当无专用材料时,可灵活的采用身边干净的衣服、毛巾等进行包扎。

7.5.4高空坠落应急

人从高处跌下后,由于跌下的高度以、身体落地的部位及姿态的不同,症状表现各异,高处跌落下时的急救要点如下:

(1)、首先要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时的身体的着地部位。

(2)、如果伤员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的迅速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的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的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3)、如果伤员是腰肾背部先着地,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三个人同进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

7.5.5 坍塌事故应急

(1)、如有顶架倾覆事故发生,按小组预先分工,各负其责。架子班组长应组织所有架子工,立即拆除相关顶架,其他人员应协助清理有关材料,保证现场道路畅通,方便救护车辆出入,以最快的速度抢救伤员的,将伤亡事故降到最低。如事故严重,应立即报告公司质安部,并请求启动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使用、工程监测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不得采用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泵送混凝土,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4)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产生偏心、激烈振动和冲击,做到均衡受力、缓提慢放。

8.2支架模板结构设计的安全有效使用期

本工程模板支撑模板结构设计是用作满足支撑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自重和施工荷载之用,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方可拆除,因此本工程每层模板支撑段设计安全有效使用期考虑为一个月。

现场模板支撑的监测仪器主要采用工地上现有的电子全站仪及经纬仪和水准仪进行,现浇筑砼监测的过程中组织4个人的监测小组轮流监测,并由现场的质安员进行巡查目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一)模板支撑工程施工监测控制措施

1、浇柱梁板混凝土前,由专项施工指挥小组检查支撑体系中各种杆件的坚固程度。

2、浇注梁板混凝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由值班施工员组织人员,采用事前准备好的千斤顶,把滑移部位顶回原位,以及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意外坍塌。

3、在支架搭设过程中应对照方案所列内容,对支架的步距,支架的垂直,支架的纵横拉结及高度应进行实测并记录,在未达到有关要求应进行返工。

4.、模板安装前要及时对标高进行复核,确定梁高位置,在明显位置标明截面尺寸,并应与图纸及要求相同。

5、柱捣好后柱头板镶嵌要注意质量,要四角与柱垂直,要与柱截面相同,要注意缝隙不能过大,以免引起漏浆。

6、部分次梁若不在柱上,在施工中要进行复核位置正确与否,截面是否与图纸相符,起拱高度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7、模板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全面检查,并按照自检内容进行自检,在自检及格后才允许工序交接入下工序施工。

8、楼面顶架必须保证其承载力和整体的稳定性。搭设完毕,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梁板钢筋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楼面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时应及时排除险情,必要时应暂停上部施工。

(二)支架、模板位移、变形、沉降临界状态报警值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250。

3、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

4、其临界状态报警值为上述各项指标的允许值的80%。

(三)模板支撑工程监测

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2、测点布设:本工程支架规模较大,在模板支撑支模范围内对其中一段最不利梁段布设一个观测剖面。在监测剖面上布设2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及3个稳定性沉降观测点。监测大样图见附图7。

3、监测频率:在浇筑混泥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30分钟一次。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纸平面布置结合平面规划布置,本计算依据结合设计图纸梁截面荷载统计,取最大的梁和板分别进行复核验算,并且满足施工现场施工操作要求。

9.1 A类梁(200×1100)梁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撑计算书

结构楼板厚150mm,梁宽b=200mm,梁高h=1100mm,层高6.50m,结构表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立杆至板立杆距离1.20m;板弹性模量E=6000N/mm2,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抗剪强度fv=1.40N/mm2;采用两根盘扣式钢管支撑,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12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1.20m,支架可调托座支撑点至顶层水平杆中心线的距离a=0.65m;钢管直径48mm,壁厚3.2mm,截面积4.50cm2,回转半径i=15.90mm;立杆钢管重量0.0479kN/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剪强度fv=120.00N/mm2,Q345钢材抗弯强度f=300.00N/mm2。

(1)梁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

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梁宽(m) 梁高(m) 系数 设计值

①底侧模自重 0.3 kN/m2 ×(0.20 + 1.90 ) ×1.2 = 0.76 kN/m

②砼自重 24.0 kN/m3 × 0.20 × 1.10 × 1.2 = 6.34 kN/m

③钢筋荷载 1.5 kN/m3 × 0.20 × 1.10 × 1.2 = 0.40 kN/m

④振捣砼荷载 2.0 kN/m2 × 0.20 × 1.4 = 0.56 kN/m

梁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 q1 = 8.05 kN/m

梁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①+②+③)/1.2 q2 = 6.24 kN/m

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L=25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h=18mm,板模宽度b=200mm。

W=bh2/6=200×182/6=10800mm3,I=bh3/12=200×183/12=97200mm4。

σ=Mmax/W=52828/10800=4.89N/mm2

梁底模抗弯强度σ=4.89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

剪力系数KV=0.606,Vmax=KVq1L=0.606×8.05×250=1220N

τ=3Vmax/(2bh)=3×1220/(2×200×18)=0.51N/mm2

梁底模抗剪强度τ=0.51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

挠度系数Kυ=0.644,q2=6.24kN/m;

υmax=Kυq2L4/(100EI)=0.644×6.24×2504/(100×6000×97200)=0.27mm

[υ]=L/250=250/250=1.00mm

梁底模挠度υmax=0.27mm<[υ]=1.00mm,满足要求。

(3)第一层龙骨(次楞)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L=900mm ,C=200、γ=200/900=0.22,

q=q1×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梁宽=8.05×250/200=10.06kN/m

P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

=1.2×(0.15×25+0.30)+1.4×2.50=8.36kN/m2

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骨(次楞)的荷载P=(600+175)/1000×250/1000×8.36=1.62kN

Mmax=Mq+Mp=(0.40+0.57)×106=970000N·mm=0.97kN·m

σ=Mmax/W=970000/83333=11.64N/mm2

第一层龙骨(次楞)抗弯强度σ=11.64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

Vmax=0.5×q×梁宽+P=0.5×10.06×200/1000+1.62=2.63kN

τ=3Vmax/(2bh)=3×2.63×1000/(2×50×100)=0.79N/mm2

第一层龙骨(次楞)抗剪强度τ=0.79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

q=q2×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梁宽=6.24×250/200=7.80N/mm

υmax=υq+υp=0.62+1.22=1.84mm

[υ]=L/250=900/250=3.60mm

第一层龙骨(次楞)挠度υmax=1.84mm<[υ]=3.60mm,满足要求。

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如下图:

(4)第二层龙骨(主楞)验算

钢管横向间距L=1200mmGY/T 5202-2019标准下载,计算跨数5跨;第二层龙骨(主楞)采用双钢管,Φ48×3.5

W=10160.00mm3,I=243800.00mm4 ;

弯矩系数KM=0.500,P=V=1/2×q×梁宽+P=0.5×10.06×200/1000+1.62=2626N=2.63kN

DBJ50/T-259-2017标准下载Mmax=KmPL=0.500×2.63×1000×1200=1578000N·mm=1.58kN·m

σ=Mmax/W=1578000/10160=155.31N/mm2

第二层龙骨(主楞)抗弯强度σ=155.31N/mm2<f=205.00N/mm2,满足要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