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5栋R4型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5栋R4型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08.0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5栋R4型

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管桩施工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精品建筑工程细部节点做法施工工艺(附图丰富2010),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的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后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条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贯入度突变

——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地面明显隆起、领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总锤击数超过规范规定值的

——桩身回弱曲线不规则

每根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m沉桩锤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P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0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250。

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

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考同一条件的桩不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予以修正。

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和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复盖。

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桩顶平面位置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d/3或150两者中较大者

第五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一切劳动防护用品,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打桩区域内。桩管起吊时20米以内不准站人停留。

吊桩前要认真检查所用工具和丝绳,进行一次试吊,符合安全使用要求者,方能投入生产使用。

施工现场周围要做好排水措施。

施工前认真检查使用机具,关健部位要重点检查并经试运转,符合安全施工要求,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施工中每周一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避免事故发生。

送桩洞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设置安全标记。

如遇六级以上大风,应暂停施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打桩机架的抗风能力。

送桩器与桩顶必须调平垂直,严禁偏心。

现场使用的电器必须接零线接地,都要设触电保护器,所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设专人管理,要经常检查开关,线路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要及时更换,防止触电。

下班后必须由专人将所不用的开关电源拉断后离开地。

夜间施工时安装必要的照明灯。

做好文明施工,一切操作由专人统一指挥。

所有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技术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工艺,落实各项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质量标准,施工中严密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协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证安全与质量在受控状态下施工。

建立文明施工管理网络,由项目经理亲自监督,把任务真正落实到个人,同时也有望得到甲方的大力协助。

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各项规定。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衣着整齐,工作时不准嬉闹,严禁酒后上岗操作。

材料进场按场布图堆放整齐,场内施工机械、设备、索具等不乱放、不乱堆。

车辆进出工地由专人负责指挥,确保安全。

施工现场内必须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和各项安全标语牌。

要求全员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前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要求现场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明确设计方案,设计和规范要求,明确施工控制参数,操作方法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施工质量意外,明确采取防范措施和应对措施。

必须贯彻施工质量的四检查制度,即施工现场机台执行自检,项目部质检员执行互检,现场监理实行专检和抽检,自检、互检程序如下:

监理专检项目:控制基线测量放样、校对垂直度。

监理抽检项目:桩机就位、桩的垂直度、桩顶标高。

开工前由测绘员按图纸将工程桩样桩设置并保护好,经监理验收认可方可使用。

施工过程中认真、及时、详细、真实地填好施工原始记录资料和施工日记。

在施工前,宜在周围的围墙及建筑物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沉降观测点,施工期间定期进行观测,以便大致了解对周边的影响情况,利于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减少周边的负面影响。

7、管桩在装卸及吊运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起吊节点必须设置在距桩头0.2L处,以免钢丝绳滑脱而将桩摔断,而且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桩的堆放点必须选择较硬的场地,并事先平整好,在搁置点处放置木块,桩堆放不超过3层。

(3)桩机单点起吊时,吊点应设置在规定处。

8、管桩验收标准见下表: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用钢直尺一边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距离

注:1、表内尺寸以管桩设计图纸为基准。

2、预应力筋和螺旋箍筋的砼保护层应分别不小于25mm和20mm。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计表面积的0.5%,其深度不得大于10mm。允许作有效的修补。

合缝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允许作有效修补。

磕损深度水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允许作有效修补。

不允许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系统脚手架施工方案(26P).docx,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

管桩端面砼及主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不允许。但当预应力主筋采用钢丝且其断丝数量不大于钢丝总数的3%时,允许使用

凹陷深度不得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25cm2

35KV变电站毛石挡墙施工方案桩接头及桩套箍(钢裙板)与砼结合处

漏浆深度小于主筋保护层厚度,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允许作有效的修补

离心成型后废浆液应倒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