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施工1标段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施工1标段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83.0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施工1标段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魁奇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属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地处佛山市汾江南路至建新路。线路出魁奇路站后,沿汾江路一直向北行进,过季华园站和同济路站后,线路转东下穿密集房屋后,向东转入建新路到达祖庙站。

本标段盾构施工场地位于魁奇路站,工程施工交通条件便利。吊出井位于祖庙站。

本标段工程主要由两组双孔单线盾构隧道区间组成,全长6988.6072延米。主要附属工程包括联络通道5个,废水泵房3个,其中YDK1+305、YDK2+702.096、YDK3+808.295里程的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合建。工程范围见示意图1.

1.1【魁奇路站~季华园站区间】:左右线总长2602.0358m,左线为直线,右线有2个R=2500m的平面曲线,曲线总长120.722m,占区间总长度的4.6%。线路位于城市主要交通道路汾江南路下,场地地形起伏小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地面高程为6.9~8.4m,线间距13~15m。

1.2【季华园站~同济路站区间】:本区间左右线长度为2381.5134m。区间线路平面上共有2个曲线段,曲线半径为3000m。线路位于城市主要交通道路汾江中路下,场地地形起伏小,地面高程为6.9~8.4m,线间距为13m。

1.3【同济路站~祖庙站区间】:本区间左右线长度为2005.008m。区间线路平

面上共有2个曲线段,曲线半径分别为2000m和300m。线路一部分位于城市主要交通道路汾江中路下,一部分穿过地面建筑物,场地地形起伏小,地面高程为6.9~9.4m,线间距为13.18m。

1.4【魁奇路站~季华园站区间】:隧道最大覆土厚度为17.2m,最小为9.2m。隧道最大纵坡为23.5‰,对应坡长为250m。在区间最低点设区间泵房及联络通道。【1.5【季华园站~同济路站区间】隧道最大纵坡为23.2‰,对应坡长为260m。在区间最低点设区间泵房及联络通道,隧道最大覆土厚度为17.2m,最小为9.2m。

1.6【同济路站~祖庙站区间】隧道最大纵坡为29‰,对应坡长为220m。在区间最低点设区间泵房及联络通道,隧道最大覆土厚度为17.2m,最小为9.2m。区间隧道的纵坡设计基本避开了不良地质。

根据工期要求和具体的场地接口条件,采用两台三菱φ6260EPB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盾构机由魁奇路站始发,过季华园站、同济路站,至祖庙站吊出。盾构吊出井于2007年10月22日移交,计划左线盾构机于2007年11月10日进场拼装,2007年12月10日始发;右线盾构机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进场拼装,2007年12月30日从右线始发。

3.1.盾构机始发次数

3.1.1第一次从魁奇路站始发

3.1.2第二次过季华园站后,在季华园站北端始发

3.1.3第三次过同济路站后,在同济路站北端始发

盾构始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安装盾构机始发台、盾构机组装就位和调试、安装洞门密封圈、安装反力架、拼装负环管片、拆除洞门围护结构、盾构机贯入作业面加压和掘进等。始发流程如图所示。

始发台采用钢结构形式(具体见附图),主要承受盾构机的重力和推进时的摩擦力。由于盾构机重达300多吨,所以始发台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此外,在始发台的两侧每隔1.5m加设200H型钢作为横向支撑,支撑在车站结构的地梁上,提高始发台的稳定性。在安装始发台前先由测量组在车站底板设立控制护桩,根据护桩精确定位始发台的高程和左右位置。然后由工班将始发台安设在预定的位置上,并由测量组进行复核,在完成定位之后,将始发台固定。在盾构机主机组装时,在始发台的轨道上涂硬质润滑油以减小盾构机在始发台上向前推进时的阻力。盾构机在始发井的始发位于直线段,始发台同车站端墙垂直。始发台的坡度(即盾构机的中心坡度)与隧道设计轴线坡度基本保持一致。

4.2盾构机的下井、组装及调试

盾构机进场之后,用250T履带式吊机吊运至井下始发台上进行组装,始发之前须对盾构机进行调试,以确保盾构掘进时能正常运转。(详见盾构机吊装方案)

反力架提供盾构机推进时所需的反力,因此反力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反力架支撑在底板和中板上,反力架的纵向位置保证负一环砼管片拆除后浇注洞门时满足洞门的结构尺寸和连接要求以及支撑的稳定性。反力架的横向位置保证负环管片传递的盾构机推力准确作用在反力架上。安装反力架时,先用经纬仪双向校正两根立柱的垂直度,使其形成的平面与盾构机的推进轴线垂直。为了保证盾构机始发姿态,安装反力架和始发台时,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始发台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盾构姿态与设计轴线竖直趋势偏差<2‰,水平偏差<±3‰。

4.4洞门密封装置的安装

为了防止盾构始发掘进时泥土、地下水从盾壳和洞门的间隙处流失,以及盾尾通过洞门后背衬注浆浆液的流失,在盾构始发时需安装洞门临时密封装置,临时密封装置由帘布橡胶、扇形压板、垫片和螺栓等组成。

为了保证在盾构机始发时快速、牢固地安装密封装置,在车站施工时在预留洞门处预埋环状钢板,洞门预埋件的结构尺寸见图。

密封装置安装前应对帘布橡胶的整体性、硬度、老化程度等进行检查,对圆环板的成圆螺栓孔位等进行检查,并提前把帘布橡胶的螺栓孔加工好。盾构机进入预留洞门前在外围刀盘和帘布橡胶板外侧涂润滑油以免盾构机刀盘挂破帘布橡胶板影响密封效果。当盾构机刀盘进入洞门后将扇形压板置于外侧并用螺栓固定;当盾构机主机全部通过洞门后将扇形压板置于内侧靠在负环管片的外表面,起到防止泥水、浆液流失的作用,从而减少始发时的地层损失。

凿除围护结构的主要目的是割掉盾构机通过范围内的钢筋,使盾构机顺利进入端头加固区。根据车站施工图纸,盾构机始发时的车站围护结构为φ1000mm钻孔灌注桩。

洞口凿除分两部分进行:A部分先进行凿除。B部分在盾构推进前再快速凿除。

施工时先凿除钻孔桩砼750mm厚,并将外层钢筋焊割掉。当盾构机推进至洞门时将剩余的钢筋焊割掉,并进行剩余围护结构的凿除。

凿除施工时在盾构机与掌子面之间搭建脚手架,采用人工用高压风镐进行凿除围护结构砼施工,凿除按照从下往上、从中间往两边的顺序进行,凿除的范围为预留洞门轮廓线内的围护结构。拆除工作保证围护结构钢筋全部切断,以避免盾构刀盘被围护结构的钢筋挂住。凿除施工完毕后拆除脚手架,快速拼装负环管片,使盾构机抵拢掌子面,避免掌子面暴露太久发生失稳坍塌。

4.6始发前的准备工作

4.6.1负环管片为标准环管片。管片为300mm厚,内径为5400mm,外径为6000mm。

在拼装负七环负环管片前,在盾尾管片拼装区下部180度范围内安设7根长1.4m、30mm厚的钢管(盾尾内侧与管片间的间隙为30mm)。在盾构机内拼装好整环后利用盾构机推进千斤顶将管片缓慢推出盾尾,由于始发支座轨道与管片外侧有130mm的空隙,为了避免负环管片全部推出盾尾后下沉,在始发台导

轨上架设管片托架,将负环砼管片托起。负六环以前管片将采用通缝拼装。具体见附图2。

4.6.2始发台要具有相当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始发台导轨必须顺直,并严格控制其标高及中心轴线。始发时将始发台导轨抬高20mm,并在台轨道上涂抹硬质润滑油,以减少盾构推进阻力。

4.6.3始发前在刀盘边缘和密封装置(帘布橡胶)上涂抹油脂,避免刀盘上刀头损坏洞门密封装置。

4.6.4在洞门结构底部安装导轨,防止盾构低头。

当盾构机的刀盘部分切入帘布橡胶板并抵达掌子面时,由于盾构机没有进洞后周围岩土侧压力的磨擦作用,且盾构油缸的推力和掌子面通过刀盘的反力都很小,所以,在试运转时应使刀盘慢速旋转,且要正、反向旋转,使盾构姿态正确。进洞后,根据洞门岩层土体加固情况设定土压。盾构推进速度不宜过快,盾构机总推力不大于1000T。盾构机坡度略小于设计坡度,待盾构机出加固区之后,根据土层情况调整铰接油缸行程进行纠偏。当盾尾进入洞门后,及时调整扇形压板的位置将洞门封堵严实,以防洞口漏泥水、漏浆从而减少地层的损失。在掘进过程中,根据情况在盾构机正面及混合仓内加入泡沫剂、高分子材料以改善碴土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表的监测信息对土压设定值以及推进速度等施工参数作及时的调整。

⑴盾构机主机与设备桥连接,后续台车为1~10#台车。根据业主协调提供始发车站长度为110m,后续台车可以一次性全部下井。

⑵由于盾构出碴口位置与盾构始发井之间长度所限,始发阶段在第七号台车上安装皮带输送机作为出碴设备。8~10#台车需拆除上部连接钢架,以便碴斗吊出。

⑶电机车配置为五个碴土车,两台管片车,一台砂浆车,形成一列完整配置。

⑷管片和碴土的吊装均通过出碴口进行起吊。

⑸盾构机掘进100m后,拆除反力架和负环管片。

⑹注浆材料配比根据试验进行确定,分洞口段、一般段及补强注浆三种情况,初凝时间控制在3~10小时,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洞口段注浆材料初凝时间相对取小值。双液注浆一般在地质条件较差和出现较大涌水情况,初凝时间控制在5~15s。

4.8测量系统及数据采集

4.8.1隧道导向系统

   采用日本演算工房隧道导向系统,自动定位,掘进程序软件及评估,PC机共同完成盾构掘进的立体方位和走向的最新信息,并自动适时向转向控制机构下达调整指令,以便将盾构机掘进方向控制在设计的线路公差范围之内。始发掘进前应正确的输入控制点坐标、轴线、坡度等有关数据信息,并制定出如果导向系统出错时的人工测量方案和设备、人员。在始发100m范围内采用人工测量对自动测量系统进行校核。

始发及掘进过程中,通过盾构机配置的数据采集系统获得大量的有关盾构掘进的资料,同时对地表及建筑物特别是重要建筑物进行全天候监测,并与盾构掘进参数相关联,从而制定一套盾构掘进参数设置与建筑物变形控制关系图表,指导施工。洞内掘进控制与洞外建筑物监控量测及盾构机和管片姿态统一协调。监控数据必须及时传入洞外控制室,采用住处网络技术进行控制。在安装负环管片时,应对每环管片都采取人工测量的方法,对管片的位置和姿态进行测量,并以最快的速度指导施工,确保盾构机按设计线路掘进。

4.9盾构机始发推进要点

⑴由于始发时盾构机与地层间摩擦力很小,盾构易旋转,这时可以在盾构机两侧盾壳焊接两排钢块作为防扭装置,用来卡住始发台,防止盾构机旋转。同时应加强盾构机姿态的测量,如发现盾构有较大转角,可以采用大刀盘正反转的措施进行调整。

⑵如果由于负环管片转动或松动而且盾构推进油缸推力过大,致使负环管片变形、破损或破裂,应立即停止推进,及时更换或加固破损管片,同时对管片环的临时支撑进行加固。

⑶在洞口围护桩破除完毕之后,始发台的端部与洞口围岩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保证盾构机在始发时不至于因刀盘悬空而造成盾构机“低头”,可在始发洞口内安设一段型钢作为始发导轨,导轨末端与洞口围岩之间,预留出刀盘的位置,以保证推进时,盾构机刀盘可以正常旋转。

⑷在拼装负七环负环管片时,为防止两块邻接块失稳,可在管片抓取头归位之前,在盾壳内与负环钢管片之间焊接一根槽钢以扶住邻接块。

⑸盾构机向前推进时,在始发台两侧必须设专人进行观测、查看,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主司机停止推进,待故障排除后,再向前推进。

4.10盾构机始发后100米试掘进

本工程计划将盾构机在始发后的100m作为掘进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掘进及时详细分析在不同地层中各种推进参数条件下的地层位移规律和结构受力状况,以及施工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并及时反馈调整施工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详细的资料和参数,确保盾构机在全标段安全顺利施工。

在试掘进阶段,掘进模式采用土压平衡式。土压平衡模式掘进时,是将刀具切削下来的土充满腔室,然后利用土仓内泥土压与作业面的土压和水压相抗衡,与此同时,用螺旋式输送机排土机构,进行与盾构推进量相应的排土作业,掘进过程中,始终维持开挖土量与排土量的平衡,以保持正面土体稳定,并防止地下水土的流失而引起地表过大的沉降。

4.10.1掘进参数的初步设定

4.10.1.1土压的设定

土压设定的理论值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正面土压力:P=K0γh

其中:P:土压力(包括地下水)

γ:土体的平均重度,取18.6KN/m3

h:隧道埋深,取11米(隧道中心埋深)

K0:土的侧向静止土压力系数

代入公式后计算得出:P=1.43kg/㎝2

随着隧道埋深的不断加大,土压也会越来越大,应每掘进10环计算一次土压设定值。加大土压时,首先关闭螺旋输送机,停止出碴,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观察土仓内土压的变化,当土仓内的土压达到土压的设定值时,打开螺旋输送机,根据压力传感器所反映的土压的变化调节螺旋输送机的速度,直到土压保持在土压设定值上不变为止。

4.10.1.2出碴量的控制

由于盾构机的特殊构造,使其无法观察掌子面的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出碴量的大小来推算掌子面的情况,出碴量过大,掌子面就有可能出现了坍塌,出碴量过小,则掌子面就可能有空洞或裂隙比较发育。所以必须控制好出碴量。

每循环理论出碴量=π/4×D2×L=3.14/4×6.282×1.5=46.44m3

盾构机每掘进一循环的出碴量应控制在理论出碴量的95%~105%之间,即44.12m3~48.76m3之间,根据盾构施工经验,每环出土4.5箱,每箱17m3为正常,如超出此范围,则土木工程师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4.10.1.3掘进速度

试掘进时,掘进速度不宜过大,应控制在2~5㎝/min为宜。

4.10.1.4盾构机轴线及地面沉降控制

盾构机轴线控制偏离设计轴线不得大于±50㎜;地面沉降量控制在+10㎜~-30㎜。

4.10.1.5监测点的布置

为了能及时反映盾构机掘进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在地面布置一定数量的地面监测点。为了能及时地反馈盾构机始发时地地面及土层的变形情况,在盾构机开始掘进之前,对已布置好的监测点须测得原始数据。

4.10.1.6试掘进的技术要求

在掘进第一段30米时,由于围岩土体强度较大,盾构机的姿态调整较为困难。盾构机的推进速度应控制在2cm/min左右。为减少刀盘切削困难,可适当往掌子面加水泡沫,同时应密切注意土仓的压力和刀盘扭矩的变化。掘进时对土仓压力、刀盘转速、油缸推力、掘进速度、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量等诸项分别作好记录,通过对隧道沉降、地表沉降的测量及数据反馈,对上述技术参数进行修改,直到确定一组适用的技术参数。

第二阶段30米掘进采用已掌握的各项参数值,通过施工监测,根据地层条件、地表管线、房屋情况,对施工技术参数作缜密、细微的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施工技术参数。这一阶段掘进速度可适当加快至3~4cm/min,日进度应达到6环左右。

第三阶段为正式掘进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各项施工技术参数已基本确定,人员都已基本掌握了各项技术要领。这时要控制好每一循环的作业时间,争取控制在1小时/循环。日进度力争维持在8环左右。

通过试掘进,对盾构机姿态的控制,管片安装质量均有了各项具体的保证措施,进一步掌握了施工技术参数。机手已能根据地下隧道的覆土厚度、地质条件、地面附加荷载等变化情况,适时地调整盾构机的掘进参数,同时为整个区间隧道的施工进度、质量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隧道沿线的房屋和管线的监护也掌握了初步的规律,并以此指导施工的全过程。

4.10.1.7负环管片的拆除

盾构机掘进120米后,便可以进行负环管片的拆除,形成正常的掘进状态。

负环管片的拆除利用15T门吊,先从封顶块拆起,保留三块标准块。具体是先用100#角钢把所有的负环管片的邻接块连在一起,以防拆除封顶块后邻接块失稳;然后拆除封顶块的连接螺栓,使用门吊吊起封顶块;最后用门吊吊住邻接块,拆除邻接块连接螺栓,割断角钢,吊走邻接块,完成负环管片的拆除。

4.11洞内运输及施工设施

碴土及施工材料(管片、砂浆、钢轨等)的洞内运输为有轨运输,每台盾构机配备两列运输车辆,由一台45吨、两台25吨电瓶机车组成,25吨列车编组为:一节电瓶机车,二节碴土车,一节砂浆车,两节管片车;45吨列车编组为:一节电瓶机车,三节碴土车。为便于在洞口附近装卸材料和砂浆,在洞口设置道岔。运输车辆轨距为90mm,洞内行车速度控制在10km/h以内,倒退作业时,行车速度控制在8km/h,全部车辆配有停车制动系统。

4.11.2轨道铺设要求

最大行车速度:车辆最大行车速度10Km/h。

最小曲线半径:25米。

4.11.3轨料的选择

根据配套设备情况选用43Kg钢轨,轨枕采用20热扎型工字钢及定型钢轨枕,间距1m。扣件选用铁路常用的扣板式扣件,用普通M18螺栓加防转垫圈代替螺旋道钉。扣件由M18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扣板等零件组成。钢轨接头夹板选用22型鱼尾板(长度510mm),轨道布置见附图1。

碴土的垂直运输,采用2×12米×45吨门吊出碴,施工材料(管片、砂浆、钢轨等)运输采用26.4米×15吨门吊。为了保证垂直运输能够安全进行,在井下吊装位置安装监视系统。

4.11.5地面运输及弃碴

广佛1标盾构工程的所有碴土外运工作专业土方公司完成,碴土及施工材料(管片、砂浆、钢轨等)的地面运输采用汽车运输,碴土采用反铲挖机进行装车。区间隧道长6988.6072m,4662环。理论计算每掘进一环出土量为实方46m3,总弃碴量为214452m3(实方)。

(1)时间:根据市的有关规定,弃碴时间为晚10点~早7点。

(2)弃碴场地的大小能容纳总弃碴量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后才能弃碴;

(3)弃碴手续:主要有弃碴证、弃碴车辆准运证、道路通行证、运输单位余泥运输资格证等。

4.11.7组织方式及安全文明要求

(1)弃碴坑中临时弃碴要适量,弃碴不能溢出,不能危及围挡,下雨天进行遮盖,每日需将弃碴坑清空,以保证第二天弃碴。

(2)弃碴车辆用翻斗车(泥浆用不漏浆的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对车轮进行冲洗,下雨及刮大风时,弃碴物遮盖,不能超载,车速控制在30km/h以内,施工车辆遵守城市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3)运输线路固定,必要时经业主和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4)运输车辆注意保养和检修,保持良好车况。

(5)由于车站场地及运输费用限制,不可能使用过多车辆,采用反铲快速装车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6)碴场采取防护措施并配备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必要时对弃碴物取土覆盖,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弃土完毕后进行绿化。

4.11.8其他施工措施

(1)洞内照明布置在隧道左侧,采用26W防潮节能灯,间距9米

(2)隧道右侧设50㎝宽的人行踏板,走道边设立隔离护栏。

(4)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通风,利用洞口外的风机将新鲜空气通过通风管直接送至盾构机头部。

五、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安全生产体系如下图所示。

5.2.1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共青团安全监督岗。

⑶按照我局颁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⑷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⑸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等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不准上岗。未进行三级教育的新工人不准上岗。

③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复核,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定》执行。经过培训考核合格,获取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要设专人管理。

④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提高职工遵守施工安全纪律的自觉性,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达到提高职工整体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⑹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要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

⑴无因工伤亡⑴年重伤率控制在0.06%以下

⑵交通死亡事故⑵年轻伤率控制在1.2%以下

⑶无火灾、受压容器⒊三消灭:⑴消灭违章指挥

及锅炉爆破事故⑵消灭违章作业

5.2.2确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

⑴本项目安全目标确定为“三无一杜绝”、“一创建”,“三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无交通死亡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⑵根据本工程特点,安全防范重点有以下八个方面:

①防高处坠落事故;②防隧道坍塌事故;

③防起重伤害事故;④防触电电击事故;

⑤防机械伤害事故;⑥防通道爆破安全事故;

5.2.3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⑴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①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应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③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要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④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⑤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a.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电工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b.电缆线路采用“三相五线”接线方式,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应符合安全规定,并应架在专用电杆上。

c.变压器必须设接地保护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变压器设护栏,设门加锁,专人负责,近旁应悬挂“高压危险、切勿靠近”的警示牌。

d.室内配电盘、配电柜前要有绝缘垫,并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e.各类电气开关和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要设接地或接零保护。

f.配电箱要能防火、防雨,箱内不得存放杂物并应设门加锁,专人管理。

g.移动的电气设备的供电线,应使用橡胶电缆,穿过行车道时,应穿管埋地敷设,破损电缆不得使用。

h.检修电气设备时应停电作业,电源箱或开关握柄应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警示牌或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i.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准挂在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必须安设绝缘支承物。

j.施工现场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潮湿的基坑,洞室掘进用的照明灯采用12V的电压。

l.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⑦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复查地下构造物(如地下电缆、给排水管道等)的埋设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到地下构造物、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

⑵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①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③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④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⑤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

⑥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⑦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⑧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⑩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⑶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工程自然地面距基底深>10m,坑内施工属高处作业,凡时入基坑内进行作业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所有进行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配戴劳动保护用具,如安全带等安全工具。

②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高跟鞋、硬底易滑鞋和裙子进入施工现场。

③在距基坑放坡边缘1.21~0.5m处应设置护栏或架设护网。且不低于1.2mGB/T 26480-2011 阀门的检验和试验,并要稳固可靠。

④从事架子施工的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模板施工,高度超过2m的,要由架子工去完成。

⑥进入基坑施工的人员,要由斜道或扶梯上下通行,不准攀登模板、脚手架、或由绳索上下。

⑦作业用的料具应放置稳妥,小型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上下传递工具时,严禁抛掷。

⑧进行两层或多层上下交叉作业时,上下层之间应设置密孔阻燃型防护网罩保护。

⑨脚手架拆除时,应经安全员检查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严禁将架杆、扣件、模板等模板向下抛掷。

⑩基坑周围应挂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灯光照明。

阜阳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2018年版)(阜阳市城乡规划局2019年1月).pdf⑷盾构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隧道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或制品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