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章)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章)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11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章)

人。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施工安排和布置时结合现场调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并进行必要的防护。

4.1.1.2.施工条件调查

对工程施工条件进行调查,掌握当地气象、水文、给水、供电、通讯、排水、道路以及铁路、公路道路、水运交通运输等施工条件,以及各种工程构件、材料和工程物资的供应情况。

CJT439-2013标准下载4.1.1.3.施工环境调查

进驻施工现场后,组织专业地质人员对本标段内的岩溶路基、安家包大桥2#、6#墩钻孔位置及隧道不良地质段的地质进行重点补充勘探工作,与设计资料核对,并及时将勘探结果反馈给监理和设计单位。

4.1.3.1.图纸复核

开工之前,组织技术人员复核设计图纸,正确领会设计意图。如发现设计有误或设计不明确时,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4.1.3.2.现场核对

组织对设计图纸和有关文件进行现场核对,发现不符及时报设计单位解决。

4.1.3.3.接桩复核

交接桩完成后,立即组织复测,延伸到两端相邻标段进行闭合,水准点复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导线点复测采用全站仪,对所有复测均按铁路测量规范要求进行。复测成果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用于施工放样。

4.1.3.4.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组织技术人员按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批准后用于指导施工。

4.1.3.5.试验准备

进场后,及时组建工地试验室,安装、调试试验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标定,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再进行各种试验工作。

4.1.3.6.技术交底

根据施工任务划分,对各项目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包括:测量桩交接、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安全、质量措施。技术交底做到准确、详细,以指导各项目队的施工。

4.1.4.1.施工队伍

4.1.4.1.1.施工队伍调遣

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调遣工作。从事临时工程施工的有关队伍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工点,在正式工程开工前完成临时设施的修建工作。其他施工队伍及人员乘火车或汽车,在正式工程开工前一周内到达施工现场。

4.1.4.1.2.施工队伍动员

搞好施工队伍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进场人员充分认识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正式工程开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使作业人员对工程概况、项目特点、质量标准、要求、安全、环保及各自的施工内容有较充分的了解。针对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宣传,确保施工安全。

4.1.4.2.工程机械

在施工准备期间,完成施工所需的全部工程机械的检修和分批进场工作。用于临时设施施工的机械和混凝土拌和站的拌和设备在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进场。第一批进场的机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采用公路运输方式,第二批及其后进场的施工机械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运至万州车站后,汽车倒运至现场。

4.1.4.3.工程材料

沿线工程用砂缺乏,施工时一般圬工采用机械制砂,高标号混凝土及桥梁等结构物采用河砂;沿线石料丰富,工程用料可就近供应。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与厂家签订自购料采购合同或意向,确定材料的运输和交付方式,确保施工准备及正式工程的材料供应。对建设单位组织招标采购的材料及时与中标单位签订供料合同。

4.1.5.线路复测及控制网布设

4.1.5.1测量制度管理

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施工测量制度》,确保本标段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维持测量工作的持续性,制定各项奖惩制度,明确各级测量人员的职责范围,强调测量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

本标段全线测量工作,主要实行项目经理部、工程队二级分工负责制和复核制。在各级分工范围内的测量工作主要依靠自检复核。在各级分工衔接上采取互检复核,实行用户验收制。

4.1.5.2.应用规范、标准

4.1.5.3.仪器装备

4.1.5.4.线路复测与地面控制测量

4.1.5.4.1.测量方法

为保证今后施工的中线、水平正确,在动工之前进行线路贯通复测。大桥、隧道必须布设控制网,保证桥轴线精度、墩台施工精度和隧道贯通精度。

本标段测量方法采用:隧道平面控制网采用B级GPS控制网。水准复测与线路贯通一同施测,采用平、高同测的方法(即三角高程与中线复测同时进行),隧道高程控制测量和线路复测一同完成。

4.1.5.4.2.交接桩

进场后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现场桩橛交接工作,交接时作好桩橛标识,并绘制点之记。注意熟悉线路走向、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情况,以及桥隧等建筑物所处位置,便于控制测量选点布网。

4.1.5.4.3.GPS选点布网

在隧道洞口布设成三角形,保证洞口控制点不小于3个,洞口点到后视控制点的边长不小于300m。

桩橛埋设应按测规要求办理,设为砼包钢筋,深度不少于50cm。桩点周围的观测环境要清理干净,场地要平整。

采用GPS静态测量方法进行隧道GPS控制点的测量,外业观测前对GPS接受机按规程进行严格检查和编号,并编制卫星可见性预报表,按照GPS网B级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4.1.5.4.4.测量精度

直线7~20、曲线3.5~20

偶然中误差MΔ(mm)

4.1.5.4.5.外业观测

4.1.5.4.5.1.GPS作业要求

注:GDOP值——为任一时刻所测GPS网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在外业作业前,对GPS接收机的电池、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夜间观测需要的设施等进行充分的准备,制定作业计划和作业标准。

GPS静态测量采用4台GPS接收机进行全天候作业,合理安排昼夜作业时间,事先做好外业资料、设备等准备工作以提高外业效率,减少干扰。

4.1.5.4.5.2.水平角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4.1.5.4.5.3.光电测距、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注:mD为标称精度,N为单向测回数。

4.1.5.4.6.内业计算

平差前对各基线向量进行严格的筛选,采用严密的平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

平差使用统一的点位坐标和GPS广播星历基准数据。平差后的最终坐标为本工程独立坐标系统。

4.2.1.总体施工方案

4.2.1.1.总的思路和安排原则

以云雾山隧道、渡口河特大桥为重点,作为施工主线,加大设备及劳动力的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科技先导作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云雾山隧道要突破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岩溶地段快速掘进、反坡施工地段防淹井三大课题,选择合理、匹配的机械设备,保证本标段总工期实现。渡口河特大桥要抓好高墩、连续刚构悬臂灌筑施工的关键技术,保证大桥整体质量。其它工程项目,合理组织平行或交叉作业,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均衡发挥综合生产能力,使整个标段任务全面有序的完成。施工全过程要根据当地政府对环保和水保的要求,做好环保和水保工作。积极主动搞好和相邻标段其它施工队伍及铺架单位的配合工作。加强同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合作,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4.2.1.2.施工总体安排

安家包大桥、白果车站和云雾山隧道横洞口、进口施工条件较好,在施工准备2个月后,即可开始施工;

云雾山隧道出口、周家湾隧道、渡口河特大桥和白龙坝隧道工点均远离两河口,进场后,以最快速度拉通施工主便道,修建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确保按预定时间开工是施工准备的重要目标;

云雾山隧道分三个工区同时施工:进口工区负责施工DK242+084~DK242+420及DK243+260~DK245+570段,全长2646m;横洞工区负责施工横洞和正洞DK242+420~DK243+260段,全长840m;进口、横洞口工区同属第二项目队。出口工区负责施工DK245+570~DK248+724段,全长3154m,为反坡段,属第三项目队。采用有轨运输,考虑到前期洞口外车场布置所需的准备时间较长,横洞、由横洞进入正洞100m以及出口200m地段均采用无轨运输,待横洞口及出口洞外车场布置好后,适时转换为有轨施工。进口336m为无轨运输,和横洞贯通继续施工时转换为有轨运输,利用横洞有轨运输线施工。

周家湾隧道长1144m,两头施工,进口端负责DK248+576~DK249+130段单线施工,为顺坡段,出口端负责DK249+130~DK249+720段双线施工,为反坡段。进口端施工场地和云雾山隧道出口一并考虑,布置在洞口左侧,出口端施工场地布置困难,只在洞口沿等高线位置布置空压机房等必须的生产设施,其他生产与生活设施与渡口河特大桥一并考虑布置在渡口河特大桥左侧300m。周家湾隧道采用无轨运输。

白龙坝隧道全长818m,由进口顺坡施工。进口场地布置困难,只在洞口沿等高线位置布置空压机房等必须的生产设施,其他生产与生活设施与渡口河特大桥一并考虑布置在渡口河特大桥左侧300m。采用无轨运输。

安家包大桥0#台施工需与长鹰坝2#隧道出口一并考虑,协调施工。

渡口河特大桥1~7#墩身、3~6#墩的连续刚构施工需设缆索吊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缆索吊位置宜昌侧设在0#台与1#墩之间,万州侧设于7#、8#之间,在4#、5#墩之间设缆索吊起吊场地;8~14#台施工,便道由白龙坝隧道进口引入。0#、14#台在周家湾隧道出口和白龙坝隧道掘进完成后开始施工。特大桥场地与周家湾隧道出口、白龙坝隧道一起考虑,布置在左侧300m。

小桥涵在施工准备完成后,即开始顺序施工。

白果车站站场土石方工程挖填基本平衡,区间路基土石方全部为借方,施工时先集中机械进行站场土石方的施工,站场土石方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区间土石方和站后工程的施工。

4.2.2.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4.2.2.1.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4.2.2.1.1.渡口河特大桥施工方案

4.2.2.1.1.1.渡口河特大桥基础施工方案

明挖基础和承台的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岩石地基采用风镐破碎或弱爆破,支安组合钢模浇筑混凝土;

4.2.2.1.1.2.缆索吊施工方案

根据该桥主跨连续刚构挂篮的重量,采用起重能力为8t的缆索吊起吊。缆索吊沿桥纵向中心线布置,跨越特大桥的1~7#墩,跨度400m。缆索吊塔架高度,宜昌侧43m,万州侧59m,采用万能杆件拼装而成,上部断面4×2m,下部断面为6×4m;

最大工作垂度:20m,保证吊钩下的有效作业空间不小于10m。

各索规格:承重索:2根6×19-45纤维芯钢索,安全系数大于3;牵引索:6×19-23纤维芯钢索,安全系数大于3;起重索:6×19-28纤维芯钢索,安全系数大于5;缆风索:6×19-37纤维芯钢索,安全系数大于2。

地锚:采用重力式片石混凝土地锚,并在地锚内埋设钢丝绳作为索头,预埋钢丝绳的角度与主索边跨和地面的夹角相同。对地锚的抗拔、抗滑、抗倾覆能力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进行严格的检算。

4.2.2.1.1.3.实体墩身施工方案

1#、13#实体墩墩高为15.0m、7.0m,墩身、帽共用1套钢模板,一次浇筑成型,1#墩模板采用缆索吊安装,13#墩采用25t汽车吊安装模板;12#墩高23.0m,单独1套钢模板,分两次浇筑成型,井架提升模板及小型工具;钢模板均由专业厂家定制而成,不设拉杆;根据两头隧道的施工工期情况,先施工宜昌台,后施工万州台。

4.2.2.1.1.4.空心墩身施工方案

2#~11#墩均为空心墩。2#、7#、8#、9#、10#、11#墩墩高27m~38m,墩身4m以下采用1套钢模、4m以上采用1套爬模施工;2#、7#墩模板采用缆索吊安装,8#~11#墩模板采用井架提升安装,另设1部施工电梯供施工人员上下。3#、6#空心墩墩高为57.5m、58.5m,设1套爬模,缆索吊安装模板和提升工具,设1部施工电梯供施工人员上下。4#、5#空心墩墩高为87.5m、128m,设2套爬模,缆索吊安装模板和提升工具,设2部施工电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4.2.2.1.1.5.连续刚构施工方案

主跨为1联(72+128+72)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型连续刚构,断面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截面结构。主墩支点梁高9.2m,主跨跨中梁高4.2m,顶宽10.7m,底宽6.4m,顶板厚0.42m,腹板厚0.4m~0.8m,底板厚0.4m~0.9m。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共投入2套(4副)挂篮。

4.2.2.1.2.安家包大桥施工方案

钻孔桩采用3台KTY2500A型全液压动力头钻机施工。1#~7#墩墩高为35m~47m,采用1套爬模施工,模板采用井架提升安装。设1部电梯供施工人员上下;8#墩墩高为23m,实体墩身,采用无拉杆整体大块钢模拼装,井架提升。两台根据施工进度安排,首先施工万州台,后施工宜昌台。钢筋在桥下钢筋棚集中加工,现场绑扎成型。混凝土由桥下拌和站集中供应,泵送入模。

钻孔桩穿过2#、6#墩溶洞时,采取减小冲程、回填碎石粘土(比例1:1)的技术措施。

4.2.2.2.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由于本标段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环保水保的重要性,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实施综合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技术,并将其纳入工序中;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施信息化施工,稳扎稳打,实现施工安全目标;组织合理、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实现快速施工;隧道施工防排水贯彻“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对于岩溶发育地段,采取可维护的防排水系统措施。反坡施工地段,做好防排水设施,严防突水、涌泥和淹井事故的发生。

4.2.2.2.1.云雾山隧道施工方案

云雾山隧道全长6640m,另在进口端有180m的横洞。隧道位于直线上,纵坡分别为1‰、6‰和14.9‰。围岩级别长度:Ⅱ级围岩长2936m,Ⅲ级围岩长1493m,Ⅳ级围岩长1738m,Ⅴ级围岩长473m。断面型式:三线隧道段314m,双线隧道段272m,燕尾段隧道220m,单线隧道段5834m。

隧道通过广泛分布的白云岩、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等可溶岩地层,岩溶发育强烈。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隧道深部岩溶较发育,从地表算起,推测垂直渗流带深300m,其下100m为水平径流带,再下部为深部循环带。隧道正常涌水量为34653m3/d,最大涌水量为67369m3/d。

4.2.2.2.1.1.本隧道的工程特点和施工难点

一是工期紧,隧道施工分进口、出口和横洞口三个工区同时施工。横洞口工区在进口工区完成进口~DK242+420段后停止施工,由进口工区继续向出口掘进;二是隧道埋深大于500m,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岩爆问题;三是出口向进口掘进为反坡施工,施工过程中防止淹井;四是隧道涌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为34653m3/d,最大涌水量为67369m3/d,施工过程中,存在突发的涌水、涌泥的地质灾害。五是DK245+404~DK245+604段位于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内,岩体碎裂岩化及角砾化,岩溶水发育,该段围岩为Ⅳ、Ⅴ级围岩,施工前准确地超前探明地质情况,采取积极稳妥的施工措施安全通过;

4.2.2.2.1.2.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针对可能涌水、涌泥的岩溶地段及DK245+404~DK245+604段断层等不良地质地段,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成立专门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小组,配备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先进设备,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准确获取围岩状态相关参数,配合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做好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工作。地质预报工作坚持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质勘探的结合,地质分析方法、物探方法与超前水平钻探的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到综合超前预测预报。采用帷幕注浆或导管注浆等多种方法,预处理、早处理、强处理,为正洞大断面快速施工提供依据。针对可能出现突水、突泥等突发情况制定相应处理预案,认真做好物资、人力、设备的准备工作,尽量防止突发事故,维持隧道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根据本隧道具体情况我们选定:岩溶灾害预测预报技术、溶洞、溶槽注浆封堵技术、岩爆施工处理和预防技术、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加固技术、岩溶地区隧道可维护排水系统和采用高密实自防水混凝土,解决隧道渗漏难题6个课题,成立QC小组,专题攻关研究。

DK242+106~DK242+298和DK242+298~DK242+398两三线段,围岩级别为Ⅳ、Ⅱ级,开挖断面大,最大开挖宽度达19m,开挖高度达13m。根据围岩级别,DK242+106~DK242+298段192m采用CD法施工,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型钢拱架;DK242+298~DK242+398段100m采用台阶法施工,局部系统锚杆加强支护。开挖时,遵循“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并根据量测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及开挖进尺、衬砌时机。

DK242+760~DK242+850燕尾段,围岩级别为Ⅱ级,采用中导洞法先行施工中隔墙,后错开分别施工单线分离段。

仰拱及时紧跟,采用预制混凝土支墩、轨束梁架空运输轨道。混凝土衬砌采用12m长走行式钢模衬砌台车和泵送混凝土作业,洞室过渡段等结构物衬砌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组合钢模;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法铺设;混凝土由第二、第三混凝土拌和站供应,通过横洞有轨运输施工段由于受横洞断面尺寸限制,采用4m3轨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出口采用6m3轨式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洞内有轨装碴运输采用双车道,采用35t电瓶车牵引2节SS16梭式矿车运输。

云雾山隧道施工分为横洞、进口、出口三个工区:

进口工区负责施工DK242+084~DK242+420及DK243+260~DK245+570段,全长2646m;

横洞工区负责施工DK242+420~DK243+260段,全长840m;

出口工区负责施工DK245+570~DK248+724段,全长3154m。

4.2.2.2.1.3.横洞施工方案

做好洞口的防排水工作并施做洞门后,开始进洞。

横洞口轨顶面标高与地面相差9m,横洞内的弃碴大部分弃置于横洞洞口,逐渐填平洞口场地,作为正洞有轨运输的施工场地,坡脚采用浆砌片石挡墙予以挡护。

4.2.2.2.1.4.正洞施工方案

云雾山隧道DK242+084~DK242+398段为三线隧道,长314m(含22m明洞),DK242+398~DK242+760段为双线隧道,长362m,DK242+760~DK242+850段为燕尾式隧道,长90m,DK242+850~DK248+724段为单线隧道,长5874m。

DK242+084~DK242+106

DK242+106~DK242+298

DK242+398~DK242+760

DK242+760~DK242+850

DK242+850~DK242+890

GBT50326-2006标准下载DK242+890~DK243+555

DK243+555~DK244+505

DK244+505~DK244+658

DK244+658~DK245+404

DK245+404~DK245+604

DK245+604~DK245+968

DK245+968~DK246+511

DK246+511~DK248+224

CECA GC4-2017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DK248+224~DK248+45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