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76.3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1.1.1设计文件及招标文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GBZ-0519管道及设备保温施工工艺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统一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1.2.1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

苏州工业园区万盛街东,翠园路南

基坑西侧及北侧有已建道路(距离约10—40米)、南侧有河道(距离约23—35米)。

场地除水塘处低洼外,场地内地形较平坦,局部略有起伏。现场有一废弃的沥青路面,呈L形状,宽度约10m。长度约70m。

1.2.3工程相关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苏州城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1.2.4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及基坑支护形式

1.2.4.1围护体系

1、本工程基坑开挖10.7m,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二层钢砼水平支撑的围护形式。

4、围护墙(桩)上做1300×800mm钢筋混凝土围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5、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采用角撑+对撑+边桁架的形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6、立柱坑底以下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桩长:栈桥下24m/非栈桥下20m),立柱采用460×460角钢格构柱(采用4根L140×140×14角钢及若干扁铁焊接,长度14m)。

7、本工程采用管井降水,坑内布置30口降水井,坑外布置8口观测井。

1.2.4.2施工技术要求

1、主要施工顺序:按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钻孔灌注桩-钢砼围檩、支撑-降水-挖土的顺序进行。

2.1搅拌桩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新鲜干燥、无结块,水灰比为1.5~1.8,水泥掺入量为20%,搅拌桩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8Mpa。

2.2搅拌桩应采用三轴搅拌桩,搅拌头直径为850mm,两搅拌头间距离为600mm,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不超过5cm,桩径偏差不超过1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2.3搅拌桩施工采用一搅一喷工艺,施工下沉速度与搅拌提升速度不大于0.6m/min,施工设备应选用动力较大的设备,确保施工质量。

2.4桩体施工须保证连续性,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宜超过24h,如因特殊原因不可避免,则需标明位置,并在其外侧采用1~2幅三轴搅拌桩补强。

2.5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资料,合理控制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搅拌头的压入阻力及注浆速度与注浆压力。

2.6施工过程中,应按规范要求预留试块。基坑开挖前采取钻芯取样进行检测,具体要求如下:(1)龄期:不小于28天;(2)检测数量:3组;(3)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4)取芯宜采用∅110钻头,连续钻取全桩长范围内的桩芯。

2.7要求地铁侧控制搅拌桩施工速度,信息化施工,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适当调整施工速度。

2.8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相关技术规程执行。

3.1本工程均采用钢砼支撑,支撑杆件间翼角500mm(除特别说明外)。

3.2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为35mm。

3.3支撑、围檩底面下设厚100mm、C20砼垫层(扣除围护桩范围、且支撑与垫层间需设隔离)。

3.4围檩主筋相互锚入1000mm,钢砼主撑主筋锚入围檩或支撑800mm,联系杆主筋锚入围檩或主撑600mm。

3.5支撑上皮钢筋位于围檩上皮钢筋下部,下皮钢筋位于围檩下皮钢筋上部;联系杆上皮钢筋位于主撑上皮钢筋下部,下皮钢筋位于支撑下皮钢筋上部。

3.6支撑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设在离支点L/3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采用单面电弧搭接焊,焊接长度大于10d,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拉钢筋接头数量不大于50%;

3.8钢筋、混凝土施工均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参照相关图集、规范。

4.1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水下)。

4.2控制桩位误差不超过5cm。测量控制钻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00。灌注桩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浇灌混凝土前)。

4.3立柱中心与钢筋笼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立柱边应与支撑平行,成桩后立柱垂直度应满足不大于1/300,立柱顶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小于30mm。

4.4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相应规范规程执行。

5.1基坑内采用管井降水,止水帷幕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抽水试验,进一步验证止水帷幕的密封性。

5.2基坑开挖前坑内地下水位须降至开挖面1.0m以下,同时保证基坑超挖处的水位也降至坑底0.5m以下。结合支撑施工以及土方开挖,视降水及水位监测情况适当调整降水方案。

5.3管井入土深度宜为18m,成孔直径宜为800mm,井管直径360mm,侧边应回填洁净粗砂(含泥量小于2%),对主要控制对象一侧应设置水位观测孔。

5.4预降水期间加强坑外水位监测,如果异常应及时处理。

6.1土方开挖前应编制切实可行的挖土方案,并取得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认可后方可实施。

6.2支撑体系完全形成并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严格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限时”的开挖原则,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砼垫层,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6.3土方开挖工程应分层、分段开挖,分块位置需做放坡处理,坡比宜为1:1.5。

6.4施工中严防机具等碰撞损坏围檩、支撑及立柱,机械进出口通道处,应事先在基坑护壁附近铺设路基箱或混凝土板以保护围护结构。开挖至立柱时应预先掏空立柱四周土方,确保立柱四周受力均衡。

6.5开挖至坑底30cm处采用人工挖土,严禁超挖。大面积开挖到标高后,及时完成垫层浇注(8小时内完成),然后开挖局部深坑。

6.6结构垫层应随挖随浇,坑底无垫层暴露面积不大于200平米,要求一个后浇带区域内大底板在基坑开挖见底后一个月内浇注完毕;垫层应浇筑到围护桩边。

7.1换撑板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方可换撑,拆撑。

7.2中楼板换撑板带为200mm厚C30钢筋混凝土,配筋同结构中楼板,顶面与中楼板齐平,换撑率不宜小于50%。

7.3设计要求底板直接浇筑至围护结构。

8.1施工记录应详细、全面。

8.2除规定的施工道路外,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边3m范围内不得行走车辆。

8.3基坑开挖、地下室施工期间,基坑边堆载不得大于25KPa。

8.4基坑开挖前,应充分考虑到天气等不确定因素,作好周详的施工准备。设置完善的明排水系统,基坑开挖后,及时排除地表水及坑底积水,严禁地表水或基坑排除的水倒流回渗入基坑,充分考虑到雨季施工对基坑产生的不利影响,雨天不得开挖基坑,并要求施工单位作好相关的组织与准备,确保基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8.5基坑开挖期间如发现渗水、流砂现象,应及时采取堵漏措施。

8.6不得设置贴边排水沟,可采用盲沟排水。

1.2.4.3基坑环境及监测要求

1、基坑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做好监测工作。施工监测包括对环境的保护监测及对工程本体的监测,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指导施工。

2、由专业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进行监测工作。

3.1周围地面、道路、管线、建筑物沉降和位移。

3.2围护结构(围护体水平垂直位移、支撑内力、立柱垂直位移)。

3.3坑内外地下水位。

4、监测资料应注明施工工况、天气及异常情况。施工前应测二次初值,取平均值作为监测初值。在基坑开挖及使用阶段,每天监测和观察1~2次,在完成基坑开挖且变形趋于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监测次数,直到基坑回填,支护结构退出使用为止。

1.2.5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2.5.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资料揭示,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16个工程地质层、5个工程地质亚层,各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场地内各土层的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基坑主要围护工程量统计表表1

混凝土灌注桩 1、单桩长度、根数:452根、桩长22米 2、桩截面:φ900mm 3、成孔方法:潜水钻机钻孔 4、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桩 1、单桩长度、根数:79根、桩长24米、20米 2、桩截面:φ800MM 3、成孔方法:潜水钻机钻孔 4、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商品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基坑基础梁 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混凝土拌和料要求:泵送商品混凝土

栈桥下梁 1、梁截面:800*800MM 2、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3、混凝土拌和料要求:泵送商品混凝土

管井井点降水管 1、管径:孔径φ800、管径φ360; 2、深度:18米

降水观察井 1、管径:孔径φ800、管径φ360; 2、深度:16米

1.3.1施工总体部署

施工总体分为2个施工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施工三轴深搅桩、围护桩、立柱桩及降水井,第二阶段主要施工钢筋砼支撑及土方开挖。

1.3.2施工步骤说明

第1施工阶段先安排1台套三轴搅拌桩机施工止水帷幕,施工天数40天,5天后安排6台钻孔机进场施工围护钻孔桩,施工天数45天。

支撑和土方开挖顺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意图进行,即先进行四个角撑的施工,然后进行中间对撑的施工,土方开挖顺序也按照此进行。

1.4工程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情况

1.4.1工程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基坑北侧场地较为宽裕,基坑边距离用电红线约35m,基坑北侧为翠园路,翠园路下为轻轨一号线地铁隧道,距离基坑约45m;翠园路北侧为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距离基坑约60m;基坑西侧距离用地红线距离仅6m左右,基坑西侧为万盛街;基坑南侧距离用电红线距离约24m,南侧为中央河,距离基坑约35m;基坑东侧距离用地红线约13m。

1.4.2周边地下管线情况

场地周边管线集中布置在市政道路下,主要有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管、自来水管和各类通讯电缆,施工过程中应在出入口处铺垫钢板,对出入口处人行道路下管线加强保护,同时监测单位应加强对周边管线的监测力度,及时反馈监测信息,确保周边管线的安全。

1.首先对场内施工道路进行修整,做到施工场地“三通一平”,满足超长载重汽车进入现场,在门口铺设厚钢板以保护门口场外道路,并在大门口设置冲洗台。

2.会同业主和监理做好控制点交接工作以及场内增设控制点的测量和埋设,并请有关部门验收。

3.机械进场前,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施工前作试运转,保证进场设备完好正常。大型设备需报安全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4.摸清场地内、外管线位置及埋设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护。

6.做好设计单位(外部)及施工单位(内部)三级技术交底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设计图纸及质量要求。与监理进行沟通,按照业主及质监站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资料报验工作。

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的指定的地点画出平面布置图,现场临时办公室、宿舍等根据业主指定地点搭建,现场搭建水泥库房及搅拌站、钢筋笼制作场地。

8.修建场内临时有效的运行主干道,确保运行畅通无阻,同时将水电管线接至施工要求位置,管线应尽量沿周边布设,减小二次安装和拆接。

9.做好一切与有关施工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办理好各种施工用证件。

10.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的宣传与教育工作,确定班组值班责任人。

11.工程施工中各工艺易产生安全问题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要以书面的形式加以说明,制作成手册分发到班组及每一位职工手中,以便及时规避施工风险。

第三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基坑情况,施工场地规划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施工场地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提供的施工条件和指定位置,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安排,做到既不违反招标文件和设计筹划,又能够很好的满足工程施工需求。

2.充分利用规划用地界,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管理办公为主,不安排人员在基坑施工现场住宿。尽量减少占用绿化地带和市政道路,积极主动地为业主分忧,减少业主的社会协调工作量。

3.充分利用就近设施和资源。

4.施工设施布置以满足生产规模和施工工艺要求为原则,尽量做到规矩、紧凑、美观,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

5.充分考虑满足施工安全、消防,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做到安全有效、满足消防及环保要求。

6.与相邻合同段搞好配合,为基坑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7.结合施工方案,优化场地布置尽量减少自身机械及其他设施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施工效率。

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场地主要包括存放泥浆的场地、存放钢筋的场地、加工钢筋笼所需的场地、围护结构中后期钢筋进场所用场地、场内临时道路、值班室等所需的场地。

2、基坑土方开挖阶段:施工场地包括车辆的停放检修场地、临时道路场地、支模板存放场地、钢筋制作安装场地,值班室、降水设备场地。

(1)安排1台深搅机施工深搅桩,施工顺序由基坑东北角开始沿基坑顺时针施工封闭。

施工场区内沿东西、南北向设置两条施工主干道,沿基坑四周围护桩边铺设环形施工便道,施工主干道与场外市政道路相连形成道路网络。在北侧、东侧各设一进出大门,大门口设有洗车台,驶出车辆必须经清洗干净才能驶出大门,该项工作由专人24小时负责监督管理。

建立与交通部门的联络,了解项目现场所处地周围道路车辆开行的具体要求,以便在确定材料运输计划时遵守,某些特殊构件、大型设备的运输可能会对城市交通产生影响,在实施前主动与交通部门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工程施工钻机的过分集中而导致场内交通组织困难,采取分阶段,分区段施工。

在场外道路与施工场区相接的大门附近郑州某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工程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标有醒目的警示牌(包括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基坑施工危险,进出车辆减速慢行等),有专人在大门口疏导、指挥进出车辆,做到施工交通井然有序。另外派专人协调交通、市容、环卫等相关单位关系,办理各项施工手续,确保工程正常施工。

第四章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4.1主要设备投入计划

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表表2

钻孔灌注桩及钢格柱施工

上海某住宅小区二期A标水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doc150×150×15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