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轩高层商住楼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明轩高层商住楼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2.6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明轩高层商住楼结构转换层施工方案

三、 模板支撑方案 2

四、 设备层结构承载力复核 2

五、 模板支撑稳定计算 10

六、 梁、板施工方案 13

T/CECS 564-2018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七、 转换层结构模板支撑安装 14

八、 非预应力钢筋工程 16

九、 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18

十、 混凝土施工 20

十一、 楼面梁、板混凝土(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3

十二、 施工控制 23

十三、 施工机具计划 26

十四、 劳动力计划 27

十五、 主要材料计划 27

十六、 施工进度计划 28

明轩高层商住楼位于中山大道和石牌东路交汇处附近,地下室1层、地面上26层,总建筑面积35540m2,总高度93m,结构转换层设在第6层,标高22.200,面积1730m2,结构转换层梁板C40砼量达976m3,该转换层为梁式结构,其下为钢筋砼框剪结构,支承上部21层钢筋砼框剪结构的全部荷载,结构转换层至设备转换层的楼面高度为5m。结构转换层工程特点如下:

转换层设置高度大,转换层设在结构的第6层,标高为22.200m。

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大,楼板厚度为200mm,梁截面尺寸为700~800×1900~2000mm,整个转换层重量达2440t。

大梁采用预应力钢筋与非预应力钢筋相结合。

在设备转换层⑦~16×F~H轴分别设有8个约为3m×5.5m的预留洞口。

1、门式脚手架的规格:立杆42×2.5mm,加强杆26.8×2.5mm。

2、模板:采用1220×2440×18(厚)胶合板。

3、木枋:50×100mm、80×100mm、50×80mm三种规格混合使用。

钢管支顶、纵横水平拉杆及剪力撑采用Φ48×3.5钢管。

结构转换层中以较集中荷载并具有代表性的④~⑨×A~D轴部位为例,其平均施工面荷载为30.7KN/m2,而设计院提供在第五层(设备转换层)楼面的设计活荷载为3.5KN/m2,相距甚远。根据常规施工方法,尚需利用1~5层架设Φ48×3.5钢管满堂红支撑来分担转换层的施工荷载。预计要浇筑转换层结构砼时,设备转换层的砼龄期大于15天,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2,砼强度等级大于80%fcu,为此,对设备转换层④~⑨×A~D轴部位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时,按原砼强度等级C25的80%即C20来复核。

计算依据:1、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

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3、《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该层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25,预计要浇筑转换层结构砼时,砼龄期大于15天,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二,砼强度等级大于80%fcu,故复核计算时按C20查表,计算单位:弯矩M为KN·m、剪力V为KN、线荷载q为KN/m、长度为m。

b×h=250×1000为便于查表按300×900计

恒重q1=(0.3×0.4+0.15×1.42×0.8+0.2×0.35×2+0.25×1.0+0.15×1.65)×25=23.2(KN/m)

1.2q1=1.2×23.2=27.8(KN/m)

M12=M13=0.036×27.8×7.92=62.5(KN.m)下同

M1c=0.071*27.8*7.92=123.2求活荷载q2

M22=0.056×1.4q2×7.92

M2c=0.107×1.4q2×7.92=9.35q2

底筋3Φ20Ag=941mm2M2=239.4

面筋4Φ22Ag=1520mm2Mc=373.4

q22=(M2-M12)/4.89=(239.4-62.5)/4.89=36.2

 q2c=(Mc-M1c)/9.35=(373.4-123.2)/9.35=26.8

∴q2=26.8KN/m

SKL2—2SKL2—3300×600

恒载:q1=(0.3×0.45+0.15×1.65+0.15×1.32)×25=14.5

1.2q1=1.2×14.5=17.4

M12=0.036×17.4×7.92=39.1

M1c=0.071×17.4×7.92=77.1

M22=0.056×1.4q2×7.92=4.89q2

M2c=0.107×1.4q2×7.92=9.35q2

底筋3Φ20Ag=941M2=150.6

面筋4Φ20+2Φ25Ag=2238Mc=324.5

∴q2=22.8KN/m

SL1—1SL1—2300×600

q1=(0.3×0.45+0.15×2.5)×25=12.8

1.2q1=1.2×12.8=15.4

M11=0.078×1.2q1×7.92=75

M1B=0.105×1.2q1×7.92=100.9

M21=0.073×1.4q2×7.92=6.38q2

M2B=0.116×1.4q2×7.92=10.14q2

底筋3Φ22Ag=1140M2=180.7

面筋4Φ25Ag=1964MB=286

∴q2=16.6KN/m

SKL4—2SKL4—3300×600

q1=(0.30.45+0.15×2.9)×25=14.25

1.2q1=1.2×14.25=17.1

M12=0.036×17.1×7.92=38.4

M13=0.036×17.1×9.12=51

M1C=0.071×17.1×9.12=100.5

M1D=0.107×17.1×9.12=151.5

M22=0.056×1.4q2×7.92=4.89q2

M23=0.056×1.4q2×9.12=6.49q2

M2C=0.107×1.4q2×9.12=12.4q2

M2D=0.036×1.4q2×9.12=4.17q2

底筋M23Φ20Ag=941M2=150.6

M33Φ20Ag=1140M3=180.7

面筋MC2Φ25+4Φ20Ag=2238MC=324.5

MD2Φ22+2Φ20Ag=1388MD=215.0

∴q2=15.2KN/m

SKL3300×600

q1=(0.3×0.45+0.15×2.35)×25=12.2

1.2q=1.2×12.2=14.64

M11=1/24ql2=1/24×14.64×8.62×1.2=54

M1A=1/12ql2=1/12×14.64×8.62×0.8=72.2

底筋3Φ22Ag=1140M2=180.7

面筋4Φ25+2Φ22Ag=2724M=350

M21=1/24×1.2×1.4q2×8.62=5.18q2

M2A=1/12×0.8×1.4q2×8.62=6.9q2

∴q2=24.5KN/m

SKL19—1400×650

p1=12.2×4.3+12.8×3.45=96.6

p2=14.25×(4.35+3.95)=118.3

q1=0.4×0.5×25=5

M11=(1/24×5×7.852+118×3.152/7.85)×1.2=194.4

M21=p×3.152/7.85×1.4=1.77p

底筋4Φ25+2Φ28Ag=3196M2=498

面筋4Φ28+4Φ25Ag=4427M=630

相对于楼面次梁线荷载q2=148/8.25=18KN/m

经对设备转换层楼面复核可知该楼面梁的承载力可达15.2~26KN/m但相距结构转换层大梁的施工荷载42.64KN/m还是不足。

经对第4层楼面承重结构复核,该层楼面的主、次梁平面布置、截面尺寸、配筋等基本相同,即采用三层楼面梁可承担45.6~78KN/m的施工荷载。为使施工更加安全、稳妥,支承设备转换层楼面的模板支撑系统暂不拆除,支承三、四层楼面模板拆除后(在结构转换层700~800×1900~2000及200~250×1900~2000大梁的相应部位)安装Φ48钢管满堂红支顶,间距为700×700,设纵横两层水平拉杆,即用4个结构层来支顶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荷载。

在后浇带两侧各安装双排柱距为600,纵向间距为800的Φ48钢管支顶(从地下室底板顶至结构转换层)。

在结构转换层中须经复核支模计算的梁截面尺寸为:700×1900、700×2000、800×2000,其余梁的支模方法,可参照地下室及二层楼面支模方案。现以梁最大截面尺寸b×h=800×2000mm进行计算。

楼板砼厚200mm,楼层净高4.8m,用18厚胶合板模板用80×100木枋作小龙骨、大龙骨,Φ48×3钢管作支架,模板木材按红杉计,fc=10N/mm2、fm=13N/mm2、fv=1.4N/mm2

底板自重力0.3×0.8=0.24KN/m

新浇砼自重力24×0.8×2=38.4KN/m

钢筋自重力1.5×0.8×2=2.4KN/m

振动荷载2×0.8=1.6KN/m

总竖向荷载0.24+38.4+2.4+1.6=42.64KN/m

按强度要求,底板需要厚度:

h=(L/4.65)×(q1/b1)1/2=(300/4.65)×(42.64/800)1/2=14.89mm

按刚度要求底板需要厚度:

h=(L/7.8)×(q1/b1)1/3=(300/7.8)×(42.64/800)1/3=14.47mm

取最大值h=14.89mm底板厚度用18mm。

设已知T=30°V=2m/hB1=1.2B2=1.15则

F=0.22γct0B1B2V1/2

=0.22×25×200/(30+15)×1.2×1.15×21/2

F=γ0H=25×2=50KN/m2

取二者较少值F=47.4KN/m2计算

立档间距为300mm,设模板按连续梁计算,楼板厚200mm梁底模板厚18mm,侧压力化为线荷载q=47.4×(2-0.2)=85.9KN/m

M=1/10qL2=1/10×85.9×0.32=0.773KN.m

Wn=(0.773×106)/13=59462mm3

侧模的截面尺寸为18×1800mm

W=1/6×1800×1802=97200mm3>Wn

ω=qL4/150EI=85.9×3.004/(150×9×103×1/12×1800×183)

=0.589<[ω]=300/400=0.75

在1800高侧模各1/3h处,水平方向间距600设一根螺栓固定,每根受到的拉力为N=(47.7+4(振动荷载))×0.6×0.6=18.612KN

螺栓需要面积A0=N/f=18612/215=86.6mm2

选用Φ12螺栓A0=113mm2满足要求

由上可知底板q=42.64KN/m

小龙骨间距为300,则小龙骨p=0.3×42.64=12.8KN

Wn=1.28×106/13=98462mm3

截面抵抗矩:W=1/6×80×1002=133333mm3>Wn

ω=PL2/48EI=12800×8002/(48×9×103×1/12×80×1003)

=0.00284<800/250

Mmax=0.158×12.8/(2×0.6)=0.607KN.m

Wn=0.607×106/13=46700mm3<W=133333mm3

W=pL2/48EI=12800/2×6002/(48×9×103×Y12×80×1003)

=0.0008<600/250

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42.64×0.6/2=12.8KN

设用Φ48×3mm钢管A=424mm2

钢管回转半径为:i=(d2+d12)1/2/4=(482+422)1/2/4=15.9mm

各立柱间布置纵横双向水平拉杆,上、中各一道

按稳定性计算钢管的受压应力

长细比λ=L/i=1500/15.9=94.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φ=0.681

σ=N/φA=12800/0.681×424=44.3N/mm2<f=215N/mm2

其他梁板模板的支模系统参照“地下室高支模搭设方案”

柱钢筋绑扎 柱模板安装 Φ48钢管脚手架搭设(设备转换层及以下两层φ48×3.5钢管脚手架)楼面梁板支模

柱混凝土浇筑铺放梁中非预力钢筋(拉结筋应在梁内预应力筋穿好后再进行放置)穿梁中预应力钢筋铺放各种管线及预留洞口或管道支吊、绑扎定位预应力钢筋预应力筋张拉端及固定端安装就位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模板、楼板及柱模板均用18厚的胶合板。木枋材料:主、次龙骨均采用80×100杂枋木。

转换层结构模板支撑安装

梁底模板的支撑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决定着工程的安全,根据现在施工条件,确定采用Φ48×3.5钢管作为大梁底模板的竖向支撑,横向间距800,纵向间距600,在支顶竖杆的上部,中部均设纵横水平方向的拉杆,在支顶竖杆的两恻设Φ48×3.5钢管剪刀撑形成支顶系统,施工时先在楼面铺设1220×2440×18模板两层将钢管的集中荷载均匀地摊铺在楼面上,安装时须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以小面积先做样板,经验收后,让其他班组按样板进行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铺设。

由于砼连续浇筑,对侧模板作用的侧压力很大(47.4KN/m2),如果侧模板固定不好,浇筑砼时则很容易爆板,经计算侧模板在1800高约各1/3h处,在水平间距,竖直间距均为600用Φ12对拉螺栓固定侧模。

为了预防支撑系统发生失稳破坏,保证其整体稳定性,700~800×1900~2000的大梁支撑水平拉杆两端必须紧贴砼柱或有可靠的连结,使支撑系统形成稳定结构体系。

梁底模板按设计要求调整支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梁底模板应按规定起拱。

大梁模板采用48×3.5钢管作支撑,楼板模板采用多功能脚手架作支撑。脚手架要求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纵横排列整齐,每两排脚手架之间用配套的剪刀撑拉结,设上、下两道水平钢管拉杆,确保竖向和水平方向的稳定。

木模工按图纸施工,确保构件、预埋件、预留孔形状、尺寸、相应位置、中心线、垂直度及标高的准确。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安装后,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预留孔洞位置的检查,4米以上梁起拱高度为全跨2‰。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发生变形,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修整加固后,方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序。

支顶结构转换层的模板拆除在预应力钢筋两次张拉完成、孔道灌浆完成及封锚完成后方能进行。

悬挑部分梁板模板拆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能拆除。

柱模板的拆除在柱混凝土浇筑两天以后方能进行。

支顶设备转换层的模板拆除必须在结构转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能拆除。

支顶二、三、四层的钢管支顶及模板必须在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浇筑7天后方能拆除。

1、钢筋加工均在现场进行。材料进入工地后,按规范要求,按批抽样做试验,试验合格方可使用。试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及时入档。钢筋工程必须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钢筋无法就位时,若确因设计原因造成,及时与广东省建工设计院、业主、监理公司联系,共同协商及时解决,不得自行解决。

2、梁、板下层钢筋位置,梁及柱侧边钢筋位置用水泥砂浆垫块控制,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

3、设计要求焊接的部位,除必顺遵守焊接技术规程的各项规定以外,由持上岗证的专职焊工在焊试件试验合格后方能施工。为节约钢材,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ф25及以上钢筋连接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

4、大梁普通钢筋采用机械直螺纹套筒连接的保质措施:

(1)接头采用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并且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的A级接头。

(2)A级直螺纹连接套的材料用45号优质碳素结构钢,其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超过或到被连接钢筋屈服承载力和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倍。

把预加工好的螺纹钢管端头套上保护套或拧上连接套,然后按规格分堆摆放。防止堆放、吊装、搬运过程中碰坏钢筋头部螺纹。

安装前检查螺纹套筒与连接赶紧的规格尺寸必须一致。安装连件时,两根钢筋端头端面要旋紧并利用旋紧扭力弹力,削除螺纹咬合间隙。检查两边长度要均长。允许外露0.5—1牙。

(5)螺纹套筒材质有质量检验单和产品合格证。

(6)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螺纹连接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7)受力钢筋采用A级接头连接,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8)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接头套筒处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连接套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9)钢筋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基本垂直,用切断机和砂轮片切断钢筋头部不能马蹄形和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10)钢筋施工过程中,对每批进场和接头进行性能检验;

a.每种规格钢筋母材的抗拉强度试验数量取三根。

b.每种规格钢筋接头的单向拉伸试验抽样数量取三根。

c.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如一组中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仍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该验收批判定为不合格。

5、为保证结构安全,应尽量避免在预应力钢筋或波纹管边施焊,特殊情况必须施焊时,采取隔离措施后(在预应力筋或波纹管与焊接管线之间用石棉板进行分隔)方可实施焊接作业。钢筋焊接时严禁将预应力筋作为电焊搭接线。

6、钢筋绑扎完毕后,项目部先进行自检,在钢号、规格、根数、间距、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焊接部位、焊缝、洞口预留、洞口加强等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再申报隐蔽工程验收,并及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7、梁、柱钢筋绑扎时,切忌猛放、猛插、防止将套管刺破。

9、在布筋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波纹管破损应及时用粘胶带缠裹密实。同时,波纹管的接头处用粘胶带缠裹密实以防漏浆。

10、以预应力筋数量严格按设计要求铺设,保证位置准确,平面顺直,布筋时如与非预应力筋及其它管线发生冲突时,优先保证预应力筋的铺设。

11、张拉端设置时,应保证预应力筋与承压板垂直,承压板安装好后须固定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移位。

12、梁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及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直径规格相同,短钢筋间距2000—2500mm.

13、框支梁有粘预应力钢筋结构施工详见预应力公司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C40商品砼,结构转换层最大梁(800×2000mm)的最小截面尺寸为800mm虽小于1000mm。但在砼浇筑期间,因砼在硬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较大温度应力,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温控措施和抗裂措施:

将本结构转换层的有关技术参数,技术要求等与砼供应商进行交底,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适量粉煤灰,高效缓凝减水剂拌制砼,尽量降低砼入模温度,对所用的原材料加设遮阳设施和淋水降温。

浇筑砼时采用分段、分层浇筑,减少中心温度的积聚,缓解水化热的影响。

加强砼早期的保温,在浇筑完成后沿楼板及孔洞周边砌60mm高120mm宽砖带,在12小时内蓄水养护三天。三天之后采用双层湿麻袋覆盖砼,实行外部保湿,以减少砼内外温差,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14天。

安装大梁模板时,在胶合板内侧设置两层塑料薄膜加强保温。

(1)混凝土运输车到达时,现场除了进行坍落度、数量等常规检查外,还必须在表格中准确记录每车混凝土的温度和车牌号,如果混凝土的出车温度高于设计入模温度(当时气温+5ºC)以上,立即通知搅拌站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出罐温度;

(2)混凝土后即开始测量,采用直接测温法,即在混凝土中预埋Φ48钢管,用WMZ—03温度指示仪,每个测点分上、中二条钢管埋设。二条钢管相互间距100mm,测温点布置在800×2000大梁上:12—22×A—L轴布置两组测点。对测点进行编号并在表格中记录混凝土上、中二点的温度,并同时测量环境温度。考虑混凝土浇筑后2—3天升温最高,故在混凝土浇筑后前4天,每隔3小时测温一次;

4天以后,每隔6小时测温一次。如果混凝土上测点温度与中间测点温度之差大于25ºC,则在楼面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加盖二层湿麻袋以加强保温。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30ºC。注意淋水以保持麻袋湿润。

1、严格按设计要求的C40强度等级进行施工和抗压试验。

2、梁、板混凝土浇灌以分隔缝为界(11、12轴)分南、北两大段进行。各大段混凝土浇灌时连续作业,不留施工缝每段安排两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对1900及2000高梁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先浇700mm厚,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混凝土初凝时间要求14~16小时,由混凝土搅拌粘控制配合解决)复浇至梁顶设计标高。为防止出现施工冷缝,先浇部分梁混凝土的接缝用塔吊复浇解决。

3、梁、柱、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利用楼面梁、板浇灌柱、剪力墙混凝土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混凝土作第二次浇灌。柱及剪力墙混凝土一律浇至梁底50mm处。楼层周边柱混凝土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梁上层钢筋弯入柱内部分的最低标高处;第二次待梁上层钢筋安装完毕后浇至梁底;第三次同梁、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4、混凝土震捣采用插入式及平板震动器,设专人使用,以防漏振。采用振动棒时做到“快插慢拨”,对预应力钢筋的张拉端和固定端处必须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严禁压踏波纹管和预应力筋,不得触动锚具和承压板,不能用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在楼板混凝土初凝前抹压三遍成活,避免板面出现裂缝。

5、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除按施工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外,另外多留出两组试块做同条件养护以确定张拉日期。

6、混凝土浇灌前,由专人洒水湿润模板,严禁干模浇混凝土。

7、为防止混凝土柱烂根现象发生,混凝土柱浇灌时,应先填以5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水泥砂浆。

8、为方便5KL10及5KL3梁的预应力钢筋的张拉,8~9轴×C轴、14~15轴×C轴、8~9轴×J轴、14~15轴×J轴处楼板混凝土在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及封锚后再浇补浇。

9、结构转换层南、北段混凝土浇筑量,各为495m3。每段安排两台混凝土地泵进行浇筑(另外联系一台备用泵),两台泵的混凝土浇筑量为40m3/h,浇筑时间每段的15小时左右。

10、一台混凝土泵布置在东面基坑外22轴附近。另一台混凝土泵布置西面基坑外23轴附近(混凝土泵机布置前,先进行地下室外墙周边的土方回填工作)。利用商住楼西面石牌街道作为混凝土泵车的通道。

11、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安排:

(1)考虑白天环境气温较高,不利于所浇混凝土的散热,并考虑商住楼西面石牌街白天行人及车辆较多,故安排在下午3:00—4:00开始浇筑混凝土至第二天白天,直至浇完每段(南半部或北半部)楼面混凝土;

(2)考虑到星期五、六、日三天周末及休息日,上公路的车辆较多,所以浇混凝土时尽可能避开这三天;

(3)晚上浇筑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泵车的运输。

12、采取措施防止泵送堵塞

(1)同混凝土供应商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混凝土的级配管理和坍落度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

(2)搅拌运输车卸料前,高速运转1分钟,使卸料时的混凝土质量均匀。

13、楼层外排柱的混凝土浇筑;由于结构转换层大梁钢筋比较密,特别是柱头处多层钢筋纵横交错,给柱头处混凝土的浇筑带来一定的困难。施工采取的措施如下:

(1)采用较大坍落度(18cm)的混凝土浇柱子;

(2)利用ф32直径的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棒不能插入部位用钢筋插实及在模板外侧用铁锤敲振的办法使混凝土充满柱内各个部位。

(3)在梁底部位柱的两侧开口(500×500),装斜槽浇灌混凝土,及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楼面梁、板混凝土(包括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水泥:采用体积安定性合格的525#普通水泥。

2、石子:采用5~30mm粒径,含泥量不超过1%。

3、砂:采用中砂,砂的细度模量为2.7,含泥量不超过3%。

4、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加15%特Ⅱ级粉煤灰和少量的FX高效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

5、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采用C40商品混凝土,控制混凝土坍落度120±20mm。掺入FX高效缓凝减水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求14~16小时。混凝土的出罐温度控制在25℃以内。

6、搅拌站降低混凝土温度的其它措施

石子在入罐前充分淋水降温,不使用出炉不久的水泥。要求搅拌站提前,将足够一次浇筑结构转换层楼板所需的水泥贮存一段时间来进行降温。

7、楼面梁、板混凝土浇筑后,沿楼板周边砌60mm高120mm宽砖带,12小时后进行蓄水养护保养三天,再进行标准层的施工,预防过早吊装钢筋引起楼板出现裂缝。

2、项目部主要控制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的品种和用量、外加剂的掺量和混凝土的坍落度。另外监督搅拌站采取必要的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的措施和保证连续浇筑的输送能力。

3、为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不出现冷缝,现场配备二台混凝土泵。混凝土输送能力达50m3/h以上。

4、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对1900~2000高的梁分两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厚度700mm,第二层复浇至设计标高。浇筑前后的接槎控制在2小时内,楼板面混凝土浇筑3~8小时(或混凝土初凝前1~2h)左右,用长刮尺按标高刮平,再用滚筒压数遍,然后反复抹压表面。赶去表面泌水以闭合收缩裂缝,提高密实度。

5、异常情况的处理: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如果混凝土运输车不能及时赶到,应立即通知楼面放慢浇筑速度;如果混凝土堵管,立即启用备用混凝土泵并维修泵管,如果停电,应立即启用备用发电机和自带动力的混凝土泵。

6、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拨”,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每点间距不能大于500,振捣棒应插入下一层50mm左右进行振捣密实,振捣以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不得有漏振的部位。

7、施工顺序(以南半区~×~轴轴为例):

(1)两台泵集中浇~×~轴范围内1900~2000高梁浇700mm,之后复浇至设计楼面标高。

(2)一台泵浇~17×~轴混凝土,由轴往轴方向浇筑;另一台泵浇~×~轴混凝土,由轴往轴方向浇筑。

(3)最后两台泵集中浇筑~×~轴范围内混凝土。对1900~2000高梁先浇700高,之后复浇至设计楼面标高。浇筑由轴往轴、轴往轴国土资源编制预算,最后由往轴方向浇筑。

(1)楼面板四周脚手架,凡遇有楼面预应力张拉端时,脚手架板面高度低于楼面板800mm,(、、、、轴,、、、、轴处)便于预应力筋张拉。

1、施工机具计划(非预应力部分)

模板支拆、垂直支撑安装拆除

钢筋下料制作、钢筋绑扎及预应力施工配合

外架子搭拆、张拉架搭拆,防护棚安全网支拆

预应力钢丝下料、镦头、编束、穿束、张拉、孔道灌浆、封锚

电气、水暖、消防管线及闸箱预埋及安装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Ⅱ级松驰φj15.2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