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广高速衡大段威县北服务区、常屯收费站施工组织设计

大广高速衡大段威县北服务区、常屯收费站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40.6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广高速衡大段威县北服务区、常屯收费站施工组织设计

大广高速衡大段威县北服务区、常屯收费站

3.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5

5.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17

山东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部分非强制性条文适用指引(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2020年11月25日).pdf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9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23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30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38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42

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45

水电、消防工程施工方案 51

6.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62

7.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66

8.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72

9.应急预案及防治措施

10.冬雨季施工措施81

11.扬尘治理措施83

拟用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表1

  劳动力计划表              表2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表3

  施工总平面图              表4

常屯收费站、威县被服务区设计施工图纸。

大广高速衡大段FJ05标招投标文件。

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质量验评标准。

本工程应用的相应图集。

本工程应用的主要法律、法规。

项目名称:常屯收费站宿办楼、威县北服务区

建筑物耐久年限:50年

建筑面积:常屯收费站:1550㎡。威县北服务区:3800㎡

三.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

3.1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要求,依据本工程合同确定的承包工程项目及范围,本公司拟对该工程项目作出如下总体施工部署。

3.1.1组织该项目施工将以土建工程为主线安排施工,给排水、电、照明、预留预埋等工程项目配合土建工程穿插施工。

3.1.2为了保证厂区的主要道路畅通,计划东侧暂时做临时办公室,其它如食堂、宿舍、钢筋、木工棚、塔吊等详见平面布置图。

3.1.3土建工程施工大致划分为2个施工阶段:

A:基础自开工后30天完成;

B:主体结构确保自开工起90天完成.

C: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全部完成并通过交验时间为2010年9月10日。

3.2.1各专业施工队伍的管理遵循如下原则:各专业施工队伍,都应是管理、业绩诸方面优秀的队伍,确保各专业队伍能够满足合同规定的各项要求。

3.2.2第二施工阶段将是各专业施工队伍高密度穿插和立体交叉施工的特殊阶段,在此阶段作为施工单位应建立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施工单位及社会相关部门的密切协调工作机制,针对场地占用、成品保护、服务配合、质安管理等问题,在各项合同约束下,加强平衡调度、及时化解矛盾、统一步调,确保实现2010年9月10日竣工交付的总体工期目标。

3.3与现场监理工程师的协调

在施工全过程中本公司将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建立密切的协调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办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设备、器具等主动提交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并申请报验;对施工中的各专业工程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及时报验;要教育全体管理和施工人员,尊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理的指令.

3.4与建设单位的协调

3.5现场平面布置(附图1)

3.5.1临时道路及围挡

主要通道为东入口,地面为硬化路面,其余现场施工道路全部采用压实路面,运输道路要碾压(夯拍)坚实,施工现场设完整的排水系统四周场地按雨施要求一次平整到位,排水坡度不小于0.3%,两边设梯形排水沟。主排水方向由中间向四周排至沉淀井再到大街污水井。

3.5.2生产和生活临时设施

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建造临时设施,修好现场围护为开工准备好仓库、警卫室、办公室等。

现场食堂、职工宿舍、办公区、厕所等按照筹建处及总监办下发文件的要求进行实施。现场门头按照筹建处统一标准制作。

3.5.3钢模板、竹(木)模板、架管、卡具以及其它系列配套部件集中码放。

4.1.1图纸、图集、规范、规程等资料准备

a.技术部门组织生产、预算等部门及有关人员认真会审图纸后,参加设计交底,并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或洽商。提前收集有关图集、规范等,发放给有关人员并组织学习。

b.开工前,根据图纸要求认真组织工程相关人员学习理解施工规范,并有重点地进行专项技术培训。

c.熟悉图纸,与设计、甲方及监理进行图纸会审,尽量把技术问题在施工之前解决。以设计变更或洽商的形式解决。确保图纸在建筑、结构、尺寸、专业交叉方面无重大错误,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问题得到解决后,马上组织钢筋、模板放样技术人员进行放样工作。

d.组织全体管理人员深入学习公司程序文件,贯彻ISO9002标准精神和内容。根据本工程图纸需要,准备齐全各专业所需施工规范、规程、图集等。

4.1.3技术工作计划

4.1.3.1试验计划

一次浇筑量≤1000m3,每100m3为一个取样单位(3块);每一台班做3块。外加同条件试块.

4.1.3.2隐预检计划。

3.独立柱基础钢筋绑扎、连接;

6.框架梁钢筋绑扎、连接

4.1.3.3施工测量记录计划:

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4)0.5m水平控制线;

4.1.4高程引测与建筑定位

开槽前,建筑物定位筹建处指定的桩位进行,现场根据路基项目部提供桩点引测控制桩,由监理公司验收后投入使用。在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在垫层上测设出楼角座标及控制线,由监理公司验线后进入下道工序,水准点由筹建处委托引入,现场根据筹建处提供的水准点用复核水准线路引测进入并校核水准点,对引入现场的标高控制点用钢筋锚入地面用混凝土浇筑,在附近做明显标志,并注意保护。高程控制网依据筹建处及路基施工单位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水准点设置在现场通视良好、固定构筑物上。

4.1.5样板制、样板间计划

施工中做到样板开路,结构工程中,考虑到总体施工部署,每一个区域都要设置样板段,钢筋、模板、砼等分项均事先选定区域做样板,经各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4.2.1建筑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预算的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放场地面积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对所有的材料供应商首先依据ISO9001标准对候选单位的质量保证模式进行考核,验证其各项保证能力,从合格单位中选定,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请筹建处及总监办认可。

4.2.2物资准备工作的程序:

4.3.1现场设砼搅拌站一套、2台350搅拌机、2台砂浆机。

4.3.2现场设QTZ40塔机2台、土方机械随时租用。

4.3.3工程中柱、顶板用模板均采用12厚竹编胶合板模板,小背楞采用50×100方木,大背楞采用Φ48×3.5钢管。

4.3.4钢筋工程采用现场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在现场布置一条加工作业线(含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直螺纹套丝机各二台)。

4.4劳动力与组织准备

4.4.2建立与业主、设计、监理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办理各种备案手续。

4.4.3调配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求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消防和文明施工教育。需持证上岗的管理人员或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做好验证或岗前培训取证工作。

4.5.1施工用水:按照总平面布置水源引入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水表。管线分别引至各用水点。分别确定雨水、污水排出渠道。现场施工产生的污水经现场两级沉淀后排出。

4.6临水临电管线材料计算及选用

4.6.1用水量的计算

①现场施工用水量的计算

经计算:q1=0.24L/s

q1—施工用水量(L/s)

Q1—年(季)度工程量(以实物计量单位表示)

T1—年(季)度有效作业日(d)

t—每天工作班数(班)

③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计算

经计算:q3=0.18L/s

q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L/s)

P1—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一般为20~60L/人•班)

K4—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

t—每天工作班数(班)

⑤总用水量(Q)的计算

Q=0.8(q1+q2)=0.34L/s

4.6.2供水管径的选择

本工程场地较小,工程量大,用水量集中;主管道采用Φ50UPVC给水管,支管道采用Φ32、Φ15的塑料及镀锌管。厕所设冲洗水龙头两个;食堂、宿舍区、办公区、砼搅拌站位置各设两个。

4.6.3污水排放应达到排放标准。

4.6.4施工动力用电情况

本工程主要的动力设备有: 砼搅拌站、砂浆搅拌机、打夯机、电焊机、钢筋调直机、弯曲机、切断机、电刨、电锯、砼振捣器等,详见主要机具装备表。

①施工现场动力用电容量

经计算:∑P=83KW

查表得:K=0.7,cosψ=0.75

P=1.1×P动=85.3KVA

施工动力用电需三相380V电源,照明需单相220V电源;根据现场动力装置的布置以及临时设施和施工的需要,配电线路上设5个二级配电箱分别进行控制,后期装修时各层再设分配电箱。

4.6.5配电导线的选择

①为了安全和节约起见,选用BX型铜芯橡胶皮线。

1号配电箱工作电流为:

0.7×85.3×1000

1.732·U线·cosψ

1.732×380×0.75

故导线选用截面70mm2(4×70+1×50)的BX型铜橡胶皮线,其他分配电箱引入线选用4×25+1×16的即可。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5.1.1施工工序:土方开挖、清槽钎探→垫层浇筑→放线支模→独立柱钢筋绑扎→独立柱基础砼浇筑→基础砼养护→测量放线→柱钢筋绑扎→ 柱支模→ 砼浇筑→柱砼养护→一层梁板支模→一层梁板钢筋绑扎→一层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二层放线→二层柱钢筋绑扎→ 二层柱支模→二层柱砼浇筑→二层柱砼养护→二层梁板支模→砼浇筑→砼养护→三层放线→三层柱钢筋绑扎→三层柱支模→三层柱砼浇注→三层柱养护→三层梁板支模→砼浇筑→砼养护。 

5.1.3外墙装修施工工序

外墙抹灰→安装断桥铝合金窗→外饰面施工→屋面工程

5.1.4内装修施工工序

内墙抹灰→顶棚吊顶→地面施工→门窗安装→墙面涂料→油漆施工

.5.2.1所有使用的测量仪器、工具(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必须在年检检定合格范围内方可使用。

5.2.2.1定位放线: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桩坐标及建筑物设计坐标,确定测放路线,进行图上作业,编制出切实可行的测设控制方案,利用经纬仪、全站仪,在便于施测、使用和长期保留的原则下,测放出场区平面控制点和建筑物的主要轴线。

5.2.2.2、建立施工控制网

5.2.2.3、建立施工控制网,采用外控的方法。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为了施工方便,控制线布置原则是偏出轴线2米,建立方格控制网,并做好半永久性混凝土控制桩。    

5.2.4测量员施测完各层施工流水段后,由技术员和主管工程师进行复测。填写相关资料,请甲方及总监办、驻地监理单位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3.1.1由于本工程开挖深度1米左右,放坡系数为0.3。根据施工规范要求,机械开挖预留300厚土由人工开挖,清底铲平至准确标高,保证坑底原土不受扰动。随挖土随测量,严禁出现超挖。如果出现超挖或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有墓穴、枯井、原有基础深度超过设计基底时,应等地基验槽时,请设计院出处理方案,再进行处理。基槽开挖后,及时通知勘察、设计单位验槽。

5.3.1.2土方开挖完后及时做好防护

5.3.2.1按设计要求,回填土料采用素土,回填土的压实系数≥0.95。 

5.3.2.2回填土用本工程挖方时已存土。回填前对回填土料进行检查验收,不得含有杂土块,经检查合格后方准回填使用。

5.3.2.3填土土料的含水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填土前取回填土样做击实试验,确定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及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以判断回填土的压实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3.2.6回填工作若不能连续进行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并不在转角处。

5.5.1钢筋连接(大直径钢筋连接为特殊过程)

5.5.2.1工艺流程:

5.5.2.2基础钢筋绑扎前根据设计在垫层上弹出安装线,再按线铺设。钢筋绑扎时,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交叉点全部用铅丝绑扎牢固。

5.5.2.3基础钢筋的绑扎,下层用预制砼垫块支垫,间距双向100应计算考虑钢筋直径和保护层厚度,使定位准确。

5.5.2.4基础钢筋:施工前由项目主管工程师编写《关键过程作业指导书》,经公司工程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施工前,由项目部经理对该过程进行预先鉴定,并填写《关键过程预先鉴定记录》。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质检员进行连续监控并记录。

5.5.2.5 柱插筋:在基础底板浇筑砼前插入基础钢筋内。      

5.5.2.6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钢筋保护层采用大理石垫块来控制,垫块厚度同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分别绑扎于梁、板、柱受力主筋外侧。垫块应派专人分批按种类制作,厚度误差控制在设计要求厚度±2mm内。垫块成品应按规格分类堆放、分别标识,以免混用。

5.5.2.7根据弹好的柱位置线,将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移位。在浇筑砼时,必须设技术全面的钢筋工盯现场,对因砼振捣偏移的钢筋扶正,理顺后逐根绑扎牢固,柱伸出的钢筋位置偏差较大时,可将钢筋缓慢弯曲,1:6角度扶正,使伸出的钢筋位置准确、间距合理,以免造成钢筋移位现象。

整理竖向主筋→校正柱筋位置→ 弹柱控制线→绑柱筋→垫保护层

5.5.3.1绑梁筋时第一个箍筋距支座5㎝处,主次梁相交次梁两侧主梁上各加三根箍筋间距5㎝或按设计要求施工。   

5.5.3.2板筋,负弯矩筋在施工时容易踩下,出现隐患。必须增加足够的马凳(使用焊接工字形马凳)使上部钢筋不致发生过大位移。

5.5.4质量控制标准

5.5.4.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存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严禁使用。

5.5.4.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5.4.3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焊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5.5.5钢筋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5.5.5.1.严把钢筋进场关。凡是进场的钢筋均按试验规定抽样进行复试,复试结果必须经甲方、总监办、驻地监理审查批准。

5.5.5.2.严把审图关。专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审图和钢筋翻样工作。若钢筋过密一定要提前放样,提前采取措施。

5.5.5.3.锚固、接头长度要用尺检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5.5.4.钢筋接头质量控制。所有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5.5.5.在柱模板上口加贴模定位定距箍,该箍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构件截面钢筋位置准确,混凝土保护层均匀。

5.5.5.6.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钢筋马凳放下铁钢筋上。

5.5.5.7.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5.5.5.8混凝土浇筑前,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污染柱钢筋,在插筋上部套塑料管或塑料薄膜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及时清走塑料管或塑料薄膜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

5.5.5.9.控制钢筋下料成型。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准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进行交底,并在加工场地派驻专人,对钢筋加工成型质量进行监督和加工。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运至现场后,还要再次严选,有效控制下料成型质量。

5.5.6钢筋直螺纹连接

5.5.6.1钢筋等强度滚压直螺纹接头施工程序:

(2)检查待加工的钢筋

(5)检查连接套筒的规格等级

(8)检验螺纹牙形及加工长度

(9)拧好连接套筒及保护帽

(11)检查连接套筒丝头是否完好无损

(12)将连接套旋合到位检查外露情况

(13)给完成的接头做标记

(14)检查待连的一端是否有保护帽

5.5.6.2验收标准

1、钢筋连接作业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种规格钢筋的接头母材试件不应少于三根。

B、钢筋接头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C、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D、钢筋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E、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10%进行外观质量检查,钢筋与套筒规格应一致,接头无完整丝扣外露。

2、在螺纹长度合格的范围内累计完整丝扣应不小于下列丝扣数。

3、直螺纹连接套筒的验收

直螺纹连接套筒达到下述条件为合格:

(1)连接套有合格证。

(2)连接套有材料质量证明书(材质单)。

(3)连接套一端应有塑料保护盖。

(4)塑料保护盖上有与连接钢筋规格相同的规格标志。

套筒尺寸允许偏差如下:

4、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的验收

钢筋滚轧直螺纹接头达到下述条件为合格:

(1)套筒两端拧入连接套的长度应相等,差值不大于一个丝扣。

(2)两端钢筋丝头应拧紧,使钢筋丝头顶紧。

(3)钢筋旋合到位后,外露完整丝扣不超过1扣。

(5)拧紧的接头做油漆标记。

柱模板采用12厚系列竹编板组拼,φ48×3.5双钢架管作背楞,内外阴阳角均采用阴阳角模组装。

梁的侧模采用散装散拆的施工方法,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的两侧模间在中部设置一根对拉螺栓;当梁高大于700mm时,须在梁的中部和下部设两根对拉螺栓。梁的侧模在梁柱节点之间,侧模一端同节点相连,另一端应留有50~150mm调节缝,以调节施工误差和方便整体拆模。经计算,梁模安装时,底模下的方木的间距为250mm,平放50(100木方子,在木方子上钉竹胶板;方木下设双根钢管为底楞;侧模板立挡的间距选用500mm。支撑主要为ø48×3.5钢管步距0.8m。

5.6.3.1工艺流程:

5.6.3.2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的脚手板(或200*200的竹编板、或450长的50*100木方),支柱一般采用双排,间距以60~80cm为宜。支柱中间或下方加横杆(间距1000)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

5.6.3.3梁底模安装时,平放50(100木方子,间距250mm,木方子接头互相错开,然后在木方子上钉竹胶板,两侧木方子与竹胶板边缘齐,拉通线找直,铺设完毕后,调整底模就位,并用扣件锁住。

5.6.3.4支设时,按规范规定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高度,安装组合好的梁的模板,拉线找直。梁钢筋绑扎验收后办预检,清理杂物,安装梁侧模。

5.6.4板模板安装:

5.6.4.1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安装横纵钢(木)楞→调整模板下皮标高并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5.6.4.2支架搭设时楼地面及支柱的处理同梁模。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底部设扫地杆,顶部横管用双扣件固定,上铺5×10cm方木(间距40cm)后摆放胶合板。

5.6.4.3安装时先安第一排龙骨,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依次安装。支柱间距1.2m,大龙骨用钢管,间距80cm,小龙骨用50×100mm方木间距25cm。调节支柱高度将模板找平。

5.6.4.4平铺模板时,板与板的接缝粘贴胶带,以防漏浆。平铺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底板标高。

5.6.6.1模板拆模

模板拆除时,应先拆模板连接器 拆模板拆阳角拆阴角。

阴角模拆除:角模的两面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者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可能有时遇到困难。需先将模板外表的混凝土剔除,然后用小锤敲高出部分的角模,进行脱模。

角模拆除后,凸出部分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凿,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及时修补。

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5.6.6.2梁、板模拆除

一般构件在同条件砼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在设计要求的75%以上。8米及以上构件的同条件砼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在设计要求的100%以上。

悬挑构件的同条件砼试块抗压强度报告在设计要求的100%以上。

同条件试块放置在相应的部位进行养护。

拆除模板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和监理人员,经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拆除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5.6.7模板体系的验算

为了保证本工程模板体系满足安全性能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模板

设置情况,现取以下几个重要部位进行模板体系的计算复核:

5.6.7.1连梁下支撑横杆验算:

使用材料:标准钢模板(若使用竹木组合的定型模板也按钢模考虑);ф48脚手管,壁厚3.5mm,标准钢管扣件。

方案设置:按350*600的连梁考虑(取最大的梁),层高4.3m(最大层高),梁下立杆排距800,纵向间距1200,水平杆步距1500,梁下横杆间距600。

横杆计算长度取梁下立杆排距600mm

截面计算:新浇砼自重:G1=0.35*0.6*0.8*2500*10=4200N

钢筋自重:G2=0.3*0.6*0.8*1.1*1000=158N

模板架管自重:G3=750*0.6*0.8=270N(此处可不组合此项)

施工荷载:取2500N/m2

G4=0.3*0.6*2500=450N

组合荷载:G=G1+G2+G3+G4G=G1+G2+G3+G4

=4200+158+270+450=5078N

弯距计算:M=G*L/4=5078*0.6/40.6

δ=M/W=761.7*1000/5078=150N/mm2

梁下横杆设置符合要求。

5.6.7.2满堂架的设计验算

所有室内均可考虑满堂架(不考虑跨中设置宽300的独立支撑带),立杆间距1.2m,层高按最大为4.3m,板厚取最大0.10mm。

GB/T 30024-2020 起重机 金属结构能力验证.pdf(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取1.2*1.2为计算单元)

G1=750*1.2*1.2=1080N

G2=1.2*1.2*0.10*25*1000

G3=1.2*1.2*0.15*1.1*1000=396N

震捣时产生的水平荷载:G4=1.2*1.2*2000=2880N

施工荷载取G5=1.2*1.2*1500=2160N

组合荷载:G=G1+G2+G3+G4+G5=1080+3600+396+2880+2160=9036N

根据计算单元取G单杆=N=9036/2=4518N

受压立杆验算一般为其稳定性验算DB34 T 1742-2020 水闸技术管理规范.pdf,公式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