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凤凰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恩施市凤凰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2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恩施市凤凰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恩施市凤凰山隧道施工图设计》

承发包合同、招投标文件。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

◆1、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GB/T 7920.9-2020 土方机械 平地机 术语和商业规格1.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Ⅱ级;

1.2设计行车速度:40km/h;

1.3设计荷载:城A级;

1.4建筑限界:隧道单向行车道宽:2×3.75m;左右侧向宽度0.25m;人行道宽:1.5m;检修道宽:0.75m;机动车道限界高度5.0m;人行道限界高度2.5m。

恩施凤凰山隧道位于恩施市城区,隧道西接凤凰大桥与东风大道立交,东接土桥大道(鱼种场处),是恩施市道路骨架“四纵三横”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二级,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

凤凰山隧道为双洞分建,北隧道长291.73米;南隧道长288米,南北隧道全长579.73米。隧道穿越的山体地形完整,无滑坡、塌方等破坏地形。隧道围岩为透水性Ⅲ级围岩,南北隧道全部采用复合式衬砌,圆形洞身、混凝土路面。

隧道东起清江河畔沿江路,西至土桥坝,隧道穿过凤凰山,为东西走向,隧道西洞口处横断面呈“u”型,隧道东面洞口处横断面呈“n”型,隧道纵断面呈“n”型,隧道为西低东高,隧道西洞口洞底标高422.50m,东洞口洞底标高427.7m,隧道东洞口处、西洞口处均为基岩(砂岩)陡坎,西洞口处向西平地或缓坡接阶地地表面,东洞口处向东平地或缓坡接阶地地表面。

凤凰山隧道洞区构造位置处恩施红色断陷盆地中部偏东侧,西距恩施大断裂约6千米,恩施大断裂为活动性断裂,但恩施市境内无诱发地震的记录。隧道区内出露岩层为白垩纪正阳组(K2Z)细砂岩,岩体构造类型为巨厚层块状构造。

隧洞围岩为正阳组泥质细砂岩,局部夹含铁细砂岩;岩层中节理裂隙稍发育,单轴天然抗压强度取定围岩级别为111级。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及软弱破碎带,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岩体完整性好,属块状岩体;围岩具弱透水性。

◆5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场区内地下水仅局部发育,场地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由于隧洞进东洞口区地下水排泄条件好,赋存条件差,无地下水分布。

6.1围岩自稳能力差,施工难度大

隧道西洞口、东洞口处地形均为上陡下缓,局部为陡崖。洞体穿越围岩均为砂岩,岩石呈层状,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造成施工难度大。

6.2施工场地狭窄,安全防护困难

隧道所处凤凰山位于恩施市城区,隧道进口与东风大道相距不足70m,隧道口两侧山体距离仅40m,且地形陡峭,所以施工场地非常狭窄,生产生活场地布置难度大。且东风大道车流、人流量大,安全防护困难。

6.3施工对环保、水保、文明施工要求高

凤凰山隧道属于城市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恩施州城建设的重点工程,地处城市中心,隧道顶部即为凤凰山森林公园,因此凤凰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对环保,水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高。

凤凰山隧道进口处路面底面标高低于东风大道6.2米,处于凤凰山谷之中,弃渣外运与解决排水是隧道施工的难点。

凤凰山隧道按照“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快速掘进、均衡生产、技术创新、确保工期”的原则组织施工,积极稳妥地采用目前国内外隧道施工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方法,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配套,确保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隧道在穿越围岩掘进时,采用超前加固围岩、浅眼控制爆破、加强初期支护等措施来实现安全生产。对不良地质地段,坚持“先预警、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快反馈、控沉陷”的施工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针对施工场地狭窄,地处城区的工程特点,施工场地布局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即边施工、边开创施工场地,同时兼顾相邻工程的需要合理布局,以节约场地、降低费用。

6.6主要工程数量表(见附表)

我公司抽调强有力的管理、技术力量,组建“恩施凤凰山隧道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认真履行合同。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安全、财务、设备、材料、后勤等部门,施工队以隧道构造分部划分,辅助综合施工队等4个施工队。(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和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动力投入表)

1、工期:2005年4月1日开始施工2005年12月31日竣工;

2、质量:分项工程优良率95%以上,单位工程确保优良;

3、管理:强化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无死亡重伤事故,重大机械事故。

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施工合同签定后,我单位将利用五天时间进行施工前动员,向全体员工介绍本合同工程的基本情况和建设意义,明确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强调本工程高标准、高速度建设的具体要求,使全体员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投入到生产中。

(2)、设备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人员、设备、材料将根据施工进度需要和业主要求分期分批进驻现场、并依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加强。计划2005年3月30日以前进场并做施工准备,同时施工人员迅速进入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和周转材

料均由东风大道进入工地。机械设备利用不同吨位的货车拖运。

设备选型、配套上把握“先进、适用、合理”的原则。主要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表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

鉴定和同后进行交接桩工作。交接桩后我方立即进行复测,核对资料,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业主等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保证测量控制点准确无误,在复核过程中,对控制点桩位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保护,在点位处设置明显标志。

A、测量、试验仪器设备准备。试验检测由项目部试验室进行。另在工地建立工地试验室,一些基本试验在工地现场进行检测,以满足施工需要。

B、迅速组建现场施工管理机构,现场办公,靠前控制。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到位,并根据施工需要进行业务分工,明确责任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

C、制定质量、安全、技术、试验等施工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明确责任范围、方针目标、具体做法和保障措施等。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保证各种管理渠道畅通。

D、认真做好设计图纸审核及图纸现场核查工作。组织参加业主单位召开的技术交底会议,明确设计意图和标准,统一技术资料编制及管理办法,消除设计疑问。

E、结合投入施工的实际力量和对施工现场的深入了解,尽快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关键工序编制出详细的施工指导方案,报业主和监理审批。

F、组织做好向隧道施工各队进行作业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案,任务分工,操作细则,工艺流程,质量要求,施工标准,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让全体施工人员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全心全意投入施工。

(6)、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

A、场地清理:进场后立即开始场地清理工作,按照实际征地范围清理构筑物,障碍物,积极配合业主迁移管线或拆除构造物,如发现有关文物古迹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妥尚保护,同时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关系,为临时和主要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B、施工场地安排(见施工现场布置图)

C、电力设置: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配置一台315KVA变压器,布置在东面进洞口附近。顺着进场道路埋设电线杆,架设施工用电线路。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防止停电造成工程停工或因停电影响质量事故发生,另备6160发电机组1台。

D、施工用水:在凤凰山隧洞进口端,清江河岸边就近修建一座抽水站,并在隧洞进口端山坡上建一座250t蓄水池,以解决隧洞内以及其它施工用水。

本隧道的测量工作是关键。开工前,首先复测设计中线,并在山顶布设导线网联系进出洞口方向,达到设计精度,进出口高程进行复测闭合,采用统一高程。施工中在洞内布设导线,建立中线与导线互控网络,经常将洞内点引出洞外与导线网联系,进行检测复核。贯通后进行洞内与洞外控制点闭合测量。确保隧道中线精度符合要求。

隧道洞口土石方开挖前,先清除边仰坡上的浮土、危石,做好边仰坡的施工排水设施,以防地表水冲刷而造成边仰坡失稳。

与暗洞交接处7m范围开挖至隧道上断面标高,作为隧道进洞施工平台。明洞段采用拱部明挖,内边墙暗挖方法(边墙垂直开挖),并对内边墙喷砼防护。明洞开挖完成后,在明、暗洞交界处开挖线外侧约22cm,按间距40cm施作ф140钢管用作超前支护兼导向,洞外预留4m的长度,用I22工字钢顶住钢管头,然后施作长约4m、60cm厚的25#砼套拱,并将洞外预留钢管I22工字钢打入砼中,最后施作明洞衬砌。

明洞开挖完成后,就地绑扎明洞钢筋全断面浇筑明洞砼。明洞内模采用拼装式衬砌台车,拱部外模采用钢拱架和组合式钢模板。由砼输送泵泵送砼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当明洞衬砌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按图纸要求做好拱背的防排水设施,然后进行回填。拱部回填土分层捣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cm,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50c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立即满铺,分层向上填筑至设计标高,并做好洞顶粘土隔水层及截排水设施。

进洞施工前根据设计先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加固。进洞时,按设计采用钢支撑紧贴开挖面,形成假拟洞口并将小导管与钢支撑焊接打入洞口砼套拱中。开挖顺序如下所示:

a)开挖上半部边、仰坡:

b)架设进洞型钢拱架,打入超前钢管并注浆:

注:1、超前小导管;2、型钢拱型支架

c、施作套拱衬砌形成假拟洞口,施作明洞衬砌,上半部开挖。

洞身开挖将根据围岩情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S3型支护段采用中隔墙法或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S4型支护段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或台阶法施工;S5型支护段采用长台阶法施工。

根据围岩地质超前预报以及对掌子面围岩观察分析,首先进行必要的超前支护,然后即可进行中隔墙法施工,其施工顺序为:先开挖左侧洞室,做好初期支护,再开挖右侧洞室做好初期支护,形成整体主要承载结构,再施作防排水措施和浇筑仰拱及回填,拆除中隔墙铺设防水层,整体式浇筑二次衬砌。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根据围岩情况,采用以小松挖掘机开挖为主,辅以人力风镐对轮廓线进行整修的施工方案,当遇上大块骨石时,采用预裂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松动清除。施工中,先行导坑的距离将视地质条件(围岩情况、涌水情况)而定,一般在7~10m左右,当围岩基础承载力较低,侧压力较大时,可调整到3~5m左右。以便尽早闭合成环形成整体受力。

a、施工中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循环进尺,开挖和支护工序必须衔接紧密,以减少围岩变形。

b、除①部外,其余各部的开挖必须在邻近作业面的初期支护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c、拆除中壁时,脚手架一定要牢固,施工人员通过拆除点时要注意联系。

D、加强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监测,根据量测数据及时判断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a、充分利用①部围岩变化情况,分析、预报前方地质情况。

(2)短台阶七步流水施工法:

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是采用2~3层短台阶,分步平行开挖,分步施作拱墙初期支护,砼仰拱超前施作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有效抑制围岩变形。上半断面环形部分采用人工风镐开挖,其余各部采用小松挖掘机开挖、装碴。如遇有骨石则采用密打眼,少装药,进行松动控制爆破后开挖。其施工工艺及施工顺序如下页图所示。

(3)环形留核心土开挖法:

环形留核心土法即对开挖断面按起拱线的位置分成二个台阶,上台阶在开挖时预留断面核心土,沿环形用人工风镐开挖,遇有骨石时采用松动爆破清除。其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3)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前了解拟开挖岩体的特性以供监理工程师及时作出是否需要修改设计的正确判断,并研究拟采用的开挖方法、支护类型等,我方按规定的时间钻探测孔或采用TSP202地质超前预报仪进行预测。从技术管理上配备专职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预测、分析,及时提出预报资料,做好施工应急措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本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包括以下九项内容。

地势条件变化对施工影响程度预报;

可能出现塌方、滑动影响预报。

隧道穿越不稳定岩层较大断层预报;

软岩出现内鼓、片劈掉块地段预报;

岩体突然开裂或原裂隙逐渐增宽等危害性预报

G、位移变形加快影响围岩稳定预报;

H、浅埋段下沉裂缝对隧道稳定预报;

I、洞口滑坡、坠石及时预报。

根据本隧道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我公司以往隧道施工中,在地质预报和探测方面积累的经验,初步确定本隧道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超前地质探测和预报。

采用仪器探测进行地质预报;

根据开挖工作面用前推法预测;

根据超前管棚、小导管预测;

用相似比拟法对隧道涌水量预测;

根据超前炮眼钻孔对涌水量预测。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因此,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

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

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地下水将断层泥带走)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开挖面上有可能不稳定块体出露,尤其是小断(夹)层或其它软弱结构面和围岩的节理裂缝构造可能不稳定块体的出露处,往往是局部围岩坍方的部位;

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岩石裂缝旁出现岩粉或洞内无故发现有岩粉飞扬时,也说明可能即将发生坍方;

围岩发生裂缝,并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

支护受力(敲击发声清脆有力,拱架接头挤偏或压劈等)变形甚至发出声响时,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坍塌的可能;

喷射砼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纹,亦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围岩或隧道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隧道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稳定、快速地进行,在软弱围岩,断层破碎带,岩堆等不良地质地段,进行超前支护。根据我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对重点工程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超前小导管注浆作业指导书

(1)、喷射砼封闭开挖轮廓面和掌子面:

(2)、钻孔并安设小导管。钻孔直径大于钢管直径20mm以上,超前小导管按环向间距40cm,每排布置34根,辅射角为5°~7°,纵向留1.46m的搭接,导管用直径42mm,壁厚4mm的钢管制作,每根长5.5m,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焊接加劲箍,钢管围壁钻四排φ6mm压浆孔。

(3)、注浆。注浆采用水泥浆;其浆液的水灰比为0.5:1~1:1,水泥标号为425。注浆压力为0.6~1Mpa,为防压裂工作面,同时还需控制注入量,当每根导管的注浆达到设计量时即可停止。当孔口压力达到规定但注入量不足时也应停止。

(4)、检查注浆效果。注浆结束后,必须钻孔检查注浆效果,如未达到要求时补孔注浆。

(5)、超前小导管全部焊接于型钢支撑上。

①装碴作业按秩序进行,禁止抢装抢运。

②车辆装载禁止超限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石碴坠落,保持良好的施

③车辆在同方向行驶时,两辆车的间距不得小于15m。

④车辆行驶过程中应派专人指挥,保证施工安全。

⑤卸碴外线路应设置大于1%的上坡道。卸碴码头应搭设牢固,并设有挂钩、栏杆、车挡装置,注意防止溜车。

6)、锚喷一次支护施工方法

为保证施工人员和隧道结构物的安全,必须加强临时支护,及时喷射砼封闭开挖面,尤其是在基岩裂隙水较多处,更应及早施作锚喷砼支护,防止水对围岩的软化作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为保证喷射砼的质量,减少粉尘和回弹量,拟采用湿喷法,即首先将骨料预加水,浸润成潮湿状,再加水泥和水拌合机拌合。喷射前,将受喷面的粉尘和杂物用水或风清理干净。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的豆粒石,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要求级配良好。细骨料选用坚硬耐久的粗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5,外加剂选用专用粘稠剂,掺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使初凝时间不大于5分钟,终凝不大于10分钟。喷射砼施工时,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喷头与受喷面基本垂直,距离保持0.6~0.8m左右,并呈螺旋状自下而上施喷。每次喷射宽度控制在1米左右,喷射完成2小时后,对其表面喷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

(1)、钢架在洞外按设计采用液压千斤顶加工成型,加工后要试样,允许误差为:沿隧道周边轮廓偏差为±3cm,平面(翘曲)偏差为±2cm,各单元由I字钢,连接钢板焊接成型,焊缝处的厚度hf=5mm(腹板),hf=9mm(翼缘)单元间以螺栓连接。连接钢板用橡胶垫垫紧。

(2)、钢架安装在初喷4cm砼后架设。钢拱架间设纵向连接筋和定位系筋,钢架间以喷砼填平且不小于设计厚度。如因开挖造成凹凸不平,并有较大间隙时,设置砼垫块或钢板,使钢架支撑充分起到作用。喷射砼由底部向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钢架保护层不小于2cm)

(3)、在大小管棚施作段,在复排管棚端头,为提高超前支护的承

载能力,必须用钢拱架、钢格栅及时支撑,并尽量贴紧,在钢架支撑后方可进行开挖,管棚与钢梁间焊成整体,保证结构牢固。

(4)、架立时,钢架垂直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

(5)、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时,钢架加工按起拱线上部半圆形部分分2~3节加工。

钢格栅施工如钢架基本相同。

对于有裂隙渗水处,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渗水的影响。必要时改变喷射砼的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先喷干混合料,待其与涌水融合后,再重新加水喷射,并由远至近向涌水处逼近,然后在渗水处安设排水管将水排出,再在导管周围喷射。涌水量大时,设置泄水孔,边排边喷射。涌水地段锚杆施工时,如孔内流水,则在附近另外钻孔施工锚杆。

径向锚杆施工,钻眼位置、方向、直径要严格控制,根据不同围岩不同断面支护设计调整锚杆间距、位置、长度。钻眼完成后用气清孔,把孔内松散、碎石吹出孔外,以防止安装时发生堵眼情况,能够使锚杆顺利安装。清孔后将锚杆边旋转边送入眼孔,并检查眼孔是否直顺畅通。锚杆安装不合格者,重新钻孔、安装锚杆。然后将安装好锚头的锚杆安装好之后,安装套管、止浆塞、垫板及螺母。然后注入水泥浆,注浆时浆眼孔内气体排出。注浆压力控制在0.5~1Mpa,并保证注浆饱满,如遇浆液不饱满的情况则进行补浆处理。待注入浆液强度达到70%以上时,对锚杆施加不小于60KN的预应力,并保证杆体最终抗拉力不小于150KN。

设计要求喷层与二次衬砌间全断面铺设防水材料作为防排水隔离层,采用土工布与塑料防水板配合使用,铺装自拱顶向两侧铺放。如喷

面起伏较大无法使防水层与砼表面密贴时,进行修凿补喷。若有锚杆头、

钢管头、钢筋头、铁丝等外露时,事先切除或用锤打扁,然后用砂浆素灰抹平。对于基面上锐利棱角,附着大颗粒石子及突出的岩石也应敲掉或凿除,然后抹平。防水层铺设时,先铺无纺布再铺防水板。首先用专用热熔衬垫与射钉把无纺布固定在喷射砼表面,固定时从上而下进行,间距拱部55cm左右,边墙可达80~100cm。然后把防水卷材按规定用手动熔接器加热,焊接在专用塑料固定片上。注意不要绷得太紧,以防砼衬砌时挤推撕裂。工作缝连接处将预留30cm搭接,两幅之间搭接宽度为10cm;搭接处用自动熔接机热熔焊接,不得出现漏焊,使用前焊缝处必须用气压检查。防水卷材如有破损可用小块卷材熔接。

8)、砼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为了保证隧道质量,隧道的二次衬砌全部采用全断面整体式衬砌。

施工时间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确定,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速率趋于减缓时再进行隧道二次衬砌。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挖与衬砌工作面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衬砌质量,加快衬砌进度,计划将两工作面间拉开一定距离且采用衬砌台车配合砼输送泵灌注的方法进行。首先测量定位,通过轨道将台车移至衬砌部位,调好标高,按隧道衬砌内轮廓线尺寸调整好模板支撑杆臂。将其底部基坑内杂物和积水清除干净,斜坡基底要修凿成水平或台阶状。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系统洞外集中拌和。砼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砼不发生离析,自进入搅拌车至卸料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砼输送泵灌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二次衬砌每循环灌注9米,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整。砼分层连续对称一次灌注至拱顶,为防止拱圈砼收缩开裂,施工中做好封口工作。灌注施工时,要严密观察防水层情况,防止防水层撕裂。

当有超挖现象时,必须用与衬砌同级别的砼回填,要求衬砌背密实无空洞。段间接缝处,注意安设止水带,并保证其位置正确。拱墙背后的排水设施等同时施作。本隧道设有大量的设备,电器等安装的预埋构件,施工中按设计要求预留,保证其位置、尺寸、数量准确无误,砼脱模强度必须达到5Mpa,拆模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养护。

隧道内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其面层为24cm厚的35号水泥砼。

(1)测量放样:在隧道贯通及衬砌完毕后即可进行路面施工计

划由内向外分幅推进。测量放样出中心桩、水准桩、胀缝、曲线起讫点并相应在路边各设一对边桩,以复核砼分块线。

(2)拌合、运输:拌合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进行。施工前,按砼

的配合比要求,对水泥、水和粗细骨料用量准确调试后,输入到自动计

量控制存贮器中,经试拌检验无误,再正式拌和生产。运输采用砼输送车。从搅拌到浇筑的时间控制在0.5小时之内,卸料采用纵向方式后退供料。

(3)摊铺与振捣:混凝土摊铺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整套机械在轨道上移动前进,路面高程也以轨道为基础控制。模板用I24槽钢,并在槽钢上预先制作拉杆置放孔,传力杆必须与板面平行并垂直接缝,其偏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接着由跟在摊铺机后面的砼振捣机再一次整平,并进行捣实。

(4)表面修整:砼振实后即进行整平、精光、纹理制作工序。整平用纵向表面修整机,通过整平梁在砼表面沿纵向往返移动而将板面整平。精光工序由人工辅助完成。纹理制作采用压纹机,在砼表面无波纹水迹时,对砼表面进行压槽,平均深度控制在1~2mm之间。纹理走向保持与路面前进方向垂直,相邻板块纹理相互衔接。

(5)养生:灌注完成后注意进行洒水湿养,并用草袋覆盖,每天洒水4~6次,养护14天。

(6)纵缝:面板根据行车道宽分幅施工,纵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型,拉杆为Φ16钢筋,长度80cm,利用预先在模板上制作的拉杆置放孔置入,面板施工完毕后在顶面用切槽机切槽,深度5cm,宽度0.5cm,用填缝料充填。

(7)缩缝:采用假缝形式,传力杆在面板浇注时置于传力杆架上,灌注砼时一同埋入。传力杆为φ25钢筋,长60cm,外涂沥青制作,切缝采用“跳仓法”,每隔几块板切一缝,然后逐块切,深度5cm,宽度0.5cm,用填缝料充填。

(9)施工缝:每日施工终了或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故中断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处。处理方法同胀缝、纵缝或缩

缝,但应避免两幅施工缝在同一里程上。

(10)施工注意事项:适时拆模、锯缝。锯缝过早,砼强度未达到要求,容易造成砼路面的破损、毁坏。过迟则易造成路面断板的危险。一般在抗压强度达到8~10Mpa时进行,切缝完成后立即用用填缝料充填。

10)、防排水措施: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类型,本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采用了以“防、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1)洞口防排水:根据地形情况,在洞口边仰坡坡口外侧5m左右

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对坡面、洞口的危害;对靠近洞口的自然冲沟进行整形加固,避免洪水危及洞口,路基排水纵坡进口端与路线纵向一致,出口端保证不小于0.3%的排水坡度,防止雨水进入隧道。洞口范围雨水经截、排水沟汇入路基涵洞或自然沟渠中。

(2)明洞衬砌外层设置土工布与塑料防水板,通过水平盲沟、竖向盲沟,泄水管将衬砌背后水引入中心沟,并在衬砌回填土上设置50cm厚的粘土隔水层,让水顺坡流入天然沟内。

(4)预防突水技术措施

a、加强地质预报。利用液压钻孔台车超前钻挖和现场工程地质预

报综合分析判断相结合,超前探明前方地质与水文情况。每次探水段长7.5m,开挖5m,保留2.5m开始下一次探水。探水孔孔径(终孔)为55mm,钻孔外偏角为10°,并对探水孔出水点位置、水量、水压等做详细记录。具体布置如下图所示:

b、开挖中的预防。爆破开挖中,在周边与中间夹钻数个超深度的检查孔,未见异常才进行爆破作业,并严格控制爆破规模。

如果出现涌水量超过设计范围的情况,我部将首先填写实际测量的数据资料上报驻地监理办。

对于可能突水地段超前探水孔中2/3孔出水且总水量大于10m3/h的情况采用全断面堵水注浆。注浆孔布置如下页图所示:

c、对于灰岩地段超前探水孔中总水量小于10m3/h但个别探水孔出

水量大于2m3/h的情况。其注浆孔布置如下页图所示:

(6)施工中具体排水工作

a、顺坡采用自然排水,反坡由机械抽排。在工作面附近,根据实际的出水情况,备足抽水设备,保证不间断地排除掌子面积水。

b、反坡排水:采用接力集中抽水方式,工作面积水由水泵抽往集

水箱,再由高压泵抽向洞外,集水箱采用薄钢板制做,随洞身开挖的加

深,根据水量情况每200m左右,随高压水泵向前移动。并由涌水量大小和高压水泵的扬程计算随时增设集水箱和高压水泵。

c、排水由专职人员负责,加强排水设施的维护,及时延伸管路和设备,做到有备无患。

本隧道计划采用爆破法开挖,将产生大量硝烟;出碴、进料大部分为内燃机械,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隧道长度较大,烟尘难以排出。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通风防尘措施,并采取喷雾消尘予以配合,以保障洞内空气清新,保证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速度。施工

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案(见示意图),每洞口配备二台90—1型轴流风机及∮1200mm软通风管。同时加强通风管理,防漏降阻,控制百米漏风率在1%以内,满足施工生产的环境需要。

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内出入的车辆安装废气净化装置,降低CO、NO2的浓度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同时采用混凝土湿喷技术,降低洞内空气中粉尘含量。

12)、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

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砼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

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1)现场监控量测的作用

A、了解围岩、支护变形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B、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依据,确定二次砼衬砌施作时间;

C、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D、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观察,内容包括:工作面附近围岩岩性,断层破碎带、变质带及岩石种类的观察;节理发育程度、接触面充填物的性质、开挖面稳定状态的观察;开挖面有无松散坍塌剥落现象、有无地下水等观察。以上观察内容均需做好记录。

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初期支护的状况进行观察,内容包括支护锚杆是否被拉曲,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支撑有无被压曲现象等。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

根据本隧道围岩组成特点,按要求选择三个必测项目,五个选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观察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对测点

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3对测点

每3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3根锚杆

围岩内位移(洞内设点)

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或多点式位移计

每30—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2—11对测点

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隙量测

混凝土内应变计应力计压力盒

代表性地段量测每断面宜为11测点

支柱压力计或其他测力计

每10—50M榀钢支撑一对测力计

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3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周

施工中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施工中初期阶段或地质变化显著,位移下沉量大时,量测断面间距可适当加密。当施工发展到一定程度,地质情况良好,且位移下沉量较小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表中较大值,根据情况也可适当加宽。如围岩位移量较大,位移突然增大,位移速度加

速等情况,量测频率增加,另外,进洞内状态观测时,对每个开挖面都要进行观察,一般每天观察一次,对于选测项目的量测断面布置及项目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要确定。量测元件安设时,量测断面尽量靠近开挖面,与开挖面距离小于一次开挖进尺。量测元件的安设及初读的时间在爆破后24小时内,并在下一次爆破之前完成。净空位移量测在一般位置布置两条水平线,在洞口段和浅埋地段,布置三条测线。水平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锚杆轴力量测设在同一断面。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0.1mm/天以下时,一般可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此时可施作二次衬砌。隧道施工初期,初期支护按本设计施作,经一段时间量测得到可靠量测资料后,可对支护参数进行调整或调整施工方案。

对量测数据整理的方法为:将同一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相互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位移等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以确定围岩变形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位移围岩的稳定性特征。一般情况会出现如下两种时间—位移特征曲线见下页图:

(a)图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可施作二次砼衬砌。

(b)图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喷锚支护出现严重变形,

这时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严重时施工人员须迅速撤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a)正常曲线(b)反常曲线

用经验法对监控量测情况进行信息反馈:通过日测及位移量测结果的分析,对围岩的稳定状态、支护状态进行评判,将评判结果反馈到施工设计中,改变施工方法及设计参数。

测试前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检查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确认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工作中按各项量测的操作规程安装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时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时再进行测试。每测试时都要做好记录,并记录环境温度、掘进里程以及施工情况等,并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形较大时,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并及时进行资料整理。量测资料应认真检查、审核和计算,每次量测结束后,在二小时内进行资料整理工作。及时将资料填入有关图表,了解数据反映的变化规律。

监控量测程序见下页监控量测施工工艺框图

13)、不良地质地段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我单位施工经验特对不良地段施工加以叙述:

对本标段不良地质地段如有断层破碎带和浅埋强风化地段,施工时容易发生坍方和涌水,给工程带来损失和延误工期,因此要予以重视。根据我公司以往隧道施工中处理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经验,确定总体施工方案如下:

在接近断层及接触带时,加强地质预报,结合管棚、小导管、炮眼钻进及岩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定出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提供相应的图表资料和提出合理性施工方案建议。

必要时利用钢拱架和超前导管注浆防护;

减少循环进尺,采用无爆开挖或松动放炮,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及时支护,做到随挖随护;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并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

加强施工量测,及时反馈信息。

松散地层的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在这种地层施工,主要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常用手段: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办法。

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等几种施工方法。

在岩溶发育地段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采用超前探测钻孔对溶洞发育规律进行探测预报,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溶洞水的处理:以排为主,堵排结合。隧道通过岩溶含水带时,对于超前

探水孔中单孔流量>2L/S,或总流量的溶洞>10L/S,预留5~10m岩盘进

行注浆堵水。对于富存岩溶水的岩溶,凡与上部岩层或地表有水力联系的,溶洞水无法在衬砌之前排干的,则采用全封闭衬砌;而与地表及溶洞外部岩层无水力联系的干溶洞或溶洞水囊,采用半封闭衬砌,并与墙背设置弹簧排水管,引水入中心排水沟。

根据情况,对可能遇到的溶洞、洞穴。处理措施如下:

清淤:清除溶洞或洞穴松散充填物。

加固:采用锚喷和钢筋网对岩溶洞壁进行加固,锚喷支护按Ⅲ类围要求施作。

堵塞:在岩溶洞穴内回填浆砌片石、洞碴等。

隧道加固:岩溶段隧道初期支护加强,根据岩溶发育规模及与隧道的关系、岩溶壁稳定情况,采取相应的隧道加固措施。

根据溶洞的大小,会同甲方及设计单位,具体研究处置方案。

对于断层破碎带的处理,根据我单位在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九顶山隧道、大保高速公路大箐隧道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超前钻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堵水,大、小管棚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案,其要点如下:

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施工中打超前探孔探明前方地质及水文情况;

按设计及施工需要采用大管棚与双液注浆结合加固围岩,开挖前视情况必要时增设小管棚预注浆;

采用爆破法掘进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原则上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震动。

采用分部开挖时,其下部开挖分左右两侧交替作业。

断层地带的支护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

断层地带开挖后要立即喷射一层砼封闭岩面,并架设有足够强度的钢架支撑,必要时增设钢架或按围岩降类处理。

衬砌作业紧跟开挖面,衬砌断面尽量早闭合。

(二)、隧道工程的施工顺序

防护、排水等附属工程紧跟隧道工程,两者施工间隔不宜过长,保证防护、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即能起到一定作用,维护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能起到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就本合同段内主要工程的施工顺序加以叙述:

隧道工程根据不同的围岩类别采用不同施工方法,其施工顺序不相同。但基本上以下面几种为主。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力风镐进行或实施光面爆破、出碴采用装载机与自卸汽车无轨出碴,锚喷一次支护二次模注防水砼,其施工顺序如下:

II、III类围岩施工

地质预报→超前支护→上台阶开挖→出碴→锚喷一次支护→下台阶开挖(分左、右侧)→下台阶锚喷支护→仰拱及充填→模注二次砼→水沟及路面工程。

三、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质量等级优良,保证省部优,争创国优”。

质量方针:“永恒追求更好,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优质产品”。

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工程质量管理责任制

根据质量创优目标,我部将在中标后建立系统的岗位责任制。

⒊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加强质量管理

以质量技术管理网络为基础,建立质量情报信息网络,确定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为质量信息情报员。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质量管理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搜集、传递、整理、分类和归档,作为总结前阶段质量管理工作、确定下阶段质量管理目标的辅助基础。质量情报信息的内容有:

a.进入工地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查验收情况。

b.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隐蔽工程和有关质量的记录情况。

c.对国家和上级部门以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颁布的有关工程质量的法规;局制定的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制度)、技术质量措施的执行情况。

d.历次质量检查(含上级和现场监理检查)、各种验收检查的记录情况,质量事故调查(含不合格工程的原因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

e.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情况。

f.机械设备、计量测试仪器人员素质等其它影响工程质量的调查记录和处理情况。

g.其它标段有关工程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情况。

以上信息的搜集整理,按照责任分工,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及时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某锤击沉管夯扩灌注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⒋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实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确保质量等级优量的质量目标,对本工程实行质量创优责任目标管理、质量目标终身责任制和全面质量管理,日常管理按ISO9002质量体系进行运转,严格执行我部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本着“出手必优、全线创优”原则,严格执行标准。

针对本标段实际情况,在投标施工总体安排和各分类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已考虑的具体质量措施有:项目经理部设置测试中心,采用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进行整个隧道的定位控制测量。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输送车运输,隧道采用全液压衬砌台车,确保结构物表面质量。

①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质量第一、保证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②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YB/T 4768-2019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管线钢.pdf③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质量管理制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