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彰开发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沈彰开发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34.3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沈彰开发大道施工组织设计

沈章开发大道(三环高速至北部大道段)

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书

TCBDA 8-2017: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人造石材应用技术规程(无水印 带书签)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沈章开发大道(三环高速至北部大道段)改扩建工程招标文件。

沈章开发大道(三环高速至北部大道段)改扩建工程施工图纸。

3、 有关施工技术规范。

4、 现场调查及本单位实际情况。

5、参考有关公路路基工程、公路桥梁工程、涵洞工程及钢筋工程、砼工程、砌体工程等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①根据业主对本工程质量要求,制定相应质量目标和质量保证措施及体系,确保既定目标能够实现。

②按倒排工期方法确定各项工程施工进度,以此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力,并做到机械设备配套、技术工种齐全,确保按计划完工;

④全面符合招标文件关于工程质量、工期、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第一节 工程位置及概况

本标段位于沈章开发大道起点部分,路线起点位于沈章开发大道与三环高速交叉处南侧200米处,下穿三环高速及于虎铁路后,沿原沈于线旧路中心经造化镇,与文大线交叉。沿线重要控制点:于虎铁路公铁立交桥的平面与纵断面控制、造化镇内受拆迁控制道路平面线位,标高与规划相一致。全线共有小桥3座、涵洞1道。施工工期为2010年6月15日至2011年7月31日。

第二节 沿线地貌及气候

本工程段位于全国自然区划分中属Ⅱ2a区,于洪区北部。路线所经区域为平原区,整个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海拔高度在36米到44米之间。地势较平坦。年平均降雨量810毫米,主要集中在6、7、8、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0%。暴雨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

本工程是是连接北部的重要交通要道,全年交通量极大,在施工中需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本工程为加宽改扩建项目,原路从于虎铁路桥至文大线旧路路面宽度为。从文大线至终点处路面宽度为,根据设计原路面不予以利用全部挖除。

路基:挖方工程量包括路基端面正常挖方量和路基换填增加的挖方量,其中清淤泥量单列。路基填方项目包括路基填土方数量和路基换填透水性材料、台后换填透水性材料三部分。本项目弃方量为25.643万方,其中2.093万方为边沟清淤,结合当地工业园区建设调配利用弃方。具体工程量如下:路面:新建路面结构:按半刚性基层路面设计

细式粒改性沥青砼面层(AC) 99.926千平

中式粒沥青砼面层(AC) 99.051千平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99.76千平

20cm5%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162.0千平

级配砂砾垫层 166.3千平

15cm5%水泥稳定砂砾 3.737千平

级配砂砾垫层 3.833千平

3、 桥梁、涵洞

K0+531.00小桥:1;

该桥原为一孔石砌轻台小桥,净宽,90度。该桥上游水面约宽,下游水面宽。经与当地水利部门和规划部门的协商沟通后,拟建一孔小桥,角度为90度。上部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下部采用石砌轻台、扩大基础,净宽,两侧设2*(3.5非机动车道+防护栏)。

K4+193.60小桥:1;

该桥原为一孔盖板涵,涵长净+2*护轮带,90度。拟建一孔小桥,角度为90度。上部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矩形板,下部采用石砌轻台、扩大基础,净宽,两侧设2*(非机动车道+防护栏)。

K4+297.00小桥:1。

该桥原为 4孔1.5圆管涵,净长+2*护轮带,90度。拟新建一孔小桥,角度为90度。上部采用普通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下部采用薄壁台、桩基础,净宽,两侧设2*(非机动车道+0.5米防护栏。

第五节 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六车道 一级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

地震烈度;VII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1)道路标准横断面:双向6车道,路面宽,非机动车道4米,道路全宽。即:(双黄线+6×3.5米行车道+2×路缘带+2×非机动车道)。

过北部开发大道后,取消非机动车道,采用土路肩。道路横断面:双向6车道,路面宽,路基宽。即:(双黄线+6×3.5米行车道+2×路缘带+2×土路肩)。

(2)桥梁横断面采用道路标准横断面

第三章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根据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和有效施工工期为依据,坚持以高标准配足、配齐与本工程特点相适应的设备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所需设备的来源(自有、购买、租赁),对于自有设备,统一到公司维修;购买设备,派人员到厂接洽,确定价格;租赁设备确定来源、能力、台班单价及时对机械设备操作手进行培训,使机械设备操作手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做到“三懂四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同时定立机械设备操作手的岗位责任制。

机械设备动员工作从—为期五天。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工程量和工程特点,要求我们选拔精明强干的项目经理,选聘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各类业务、技术人员,选择精干的施工队伍,建立有效的施工组织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应具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和法制观念,要有决策能力和事业心,要懂经营会管理,具有一定的施工生产实践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和较强的对外交往、业务洽谈能力,对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规程熟悉,并已取得项目经理资质证书的人员。

业务管理人员的选配本着业务系统化管理的原则和程序,优先选配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技术人员。

施工力量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要求,结合施工队伍的技术装备情况、技术熟悉程度和施工能力来确定施工队伍。根据预算算出全部工程用工工日数、平均日出工人数、施工高峰期日出工数以及技术工种、机械操作工种、普通工种等用工人数。

对于技术工人,主要是提高施工操作水平。要通过学习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使操作人员懂得本工种的生产技术原理、技术标准、“应知”、“应会”事项和技术操作、安全操作规程等。要特别注意及早培训缺少或数量不足的技术工种和难以掌握的工种。

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队伍分设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各施工队伍对项目经理部负责,并行使项目经理部授予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三节 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施工设备除运输车辆外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站等均采用大型货车装载运输;施工人员主要是客车;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材料运输方式如下:

第四章.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第一节 确定管理目标

本标段拟于2010年6月10日开工,2010年9月30日完工。

2. 路基施工50天。

3. 涵洞施工75天。

6. 桥面板、防护栏及路基防护、排水工程在完成。

1.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达到优良等级。

2. 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3%以上,其中分项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优良率为100%,单位工程达到优良等级。

3. 创省部级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1. 杜绝因工死亡,现场施工人员的年负伤率不大于5‰;

2. 不发生断桩、梁体倾覆、塌方等责任事故;

3. 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重大火灾事故;

4. 杜绝因施工造成的沟渠堵塞,道路交通中断,通讯电力损伤等工程施工责任事故。

遵照业主有关工地文明施工要求,配制各类牌图和宣传标语;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行为文明,控制噪音,场地整洁有序,争创文明施工现场。

第二节 项目经理部的设立及其组织机构

根据以往项目管理经验,如我单位中标,将设立项目经理部全面实施对本工程的各项管理。该项目经理部拟采用一级管理体制,即项目部直辖施工队,以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费开支。项目经理部设一名项目经理,作为我单位法人代表的全权代表,另配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内设四部二室六个职能部门,即施工技术部、安全质检部、计划财务部、物质保障部、综合办公室和中心试验室。项目部定员20人。

为做到靠前指挥,充分发挥本项目部指导、协调、监控、服务的职能,该项目部就近设在施工现场,驻地位置初步设定在造化村。

项目部组织机构见“拟为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第三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

①贯彻实施单位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规定项目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能分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优劣负全面责任。

②严格执行单位质量体系文件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项目质量检查、评审和改进,行使质量否决权。

③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同时,强化项目管理的“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保证兑现合同承诺。

④对进入项目的人力、资金、材料、施工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⑤组织项目质量成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降低成本消耗,节约开支,提高效益。

⑥及时组织不合格品的质量分析会,对质量事故及不合格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并向单位职能部门反馈各种质量信息。

⑦组织动员项目全体人员积极配合内外质量审核,对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制订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限期整改,避免或减少不合格项的重复出现。

⑧负责工程分承包方的管理和审核,批准合格当地材料供应商的名单。

⑨组织制定、实施具有质量否决权的经济责任制。监督检查本项目岗位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培训,并考核和评价其工作。

①组织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纸自审,参加业主或设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做好会审和交底记录。

③审核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加工订货计划;监督有关人员做好进货或过程的质量自检、专检和交接检,保证进货和过程质量控制符合标准的要求。

④组织重要部位和特殊过程的隐蔽工程验收,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措施的落实情况。

⑥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检查质量体系运行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及时研究处理质量活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对质量持有否决权。

⑦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主持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仲裁工程质量争议。

⑧负责组织选择评价砂、石、水泥等当地材料供应商的资格和能力。⑶综合办公室

①负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的收发管理等工作,检查监督指导各级各类人员的执行情况。

②负责其他文件的收、发、管工作。

③拟定年度职工培训计划,并做好落实。

④积极完成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其他工作。

①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并规定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按工程合同要求组织现场的施工,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文明施工负责。建立施工日志,作好并检查有关人员施工过程中检验和试验状态的记录,作好特殊过程、关键过程的施工记录。

②负责工程技术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范、验收标准及上级、甲方制定的规章制度、措施。

③负责项目部范围内的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统一管理。负责竣工资料的编目、组卷移交工作,保存各项检验和试验记录。

④负责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工程中各工序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参加隐蔽工程预检和工程验收,对工程的每一分项、分部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并记录。

⑤负责工程中测量标识,对合同中明确规定有可追溯性要求的范围负责重点标识。负责指导施工过程的工序、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的监督检查工作。

⑥负责编制材料设备需求计划,协助物资设备部作好材料、设备的选型、订货工作。负责重要物资、工程设备、构配件、新型材料的试验、检验或运行。

⑦负责对工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并制定和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对业主提供的产品进行技术性能确认,对业主提供的不合格品组织评审,提出处置方案。

⑩负责所施工工程的现场管理,落实现场安全责任制,强化施工生产安全管理,落实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

①负责选择工程施工中所需的劳务合同、设备租赁合同的签订工作。

②负责劳务合同和租赁合同的起草、洽谈、签订、报批工作,负责项目指挥部合同的管理。

③负责监督施工承包合同的履行情况,变更时作好洽谈记录,并按规定报送单位职能部门进行合同评审,保存评审资料。

④负责合同、概预决算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⑤负责项目的计量支付和调概索赔工作。

⑥负责建立和实施成本核算制,编制和考核责任成本,组织签订成本责任状。

⑦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的资金供应和财务核算和决算。

①负责调查材料设备分供方,并向单位物资设备部门提出建议,在单位公布的合格材料设备分供方名录范围内采购材料和设备,在有关部门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合同。

②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物资的供应工作,执行物资采购控制程序,采购供应施工所需材料。负责汇总和编制材料设备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产品的技术标准的性能,并签订采购合同。

③负责进场材料的验证工作并作好记录。

④负责按对现场材料进行产品标识,并对其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有效性标识。

⑤对业主提供的产品进行验证、储存和维护,确保产品满足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

⑥负责安排、组织产品的现场搬运、贮存工作,并作好记录。

⑦负责及时收集、整理相关的材质证明文件。

⑧负责项目部库存产品的接收、标识、存放、发放和记录的管理。

⑨负责施工过程中所需周转料的组织供应。负责机械设备的进退场及与施工的配合工作。

⑩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工作,建立台帐,作好设备的状态的记录和标识工作,制定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制。

①部门设专职质检员和专职安全员,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监控。

②认真执行国家颁发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③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业主的有关安全规定和本单位施工现埸安全管理标准

④制定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安全预防措施。

⑤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工作,定期组织项目工程质量检查,主持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仲裁工程质量争议。

⑥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研究处理质量中的技术问题。

⑦负责对施工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安全工作,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①负责组织施工全过程的检验试验并记录。

②负责按照要求管理各种计量设备的使用、校准和保养,并按合同要求向业主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第五章 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前的准备

了解工程全貌、工程整体情况和设计意图,形成对所承包的工程整体的全面的印象。

根据设计图纸提出部署、施工安排的初步建议,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

根据设计图纸的内容,确定应收集的技术资料、标准、国家规范、实验规程等内容,做好技术保障。

根据工程内容,选派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

通过图纸审核,可以找出并收集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交底时提出。

审核时应仔细阅读设计说明,重点掌握道路平面设计;纵断设计;结构物设计;标准图集;数据表格。

道路部分平面图中应了解路线的走向、转角、曲线情况结构物设置情况,线路附近地表、地貌、河流村镇等情况。在纵断中应了解线路竖曲线的位置、线路纵坡设计、线路纵向排水设计等。了解路基土方及各段土方量。在横断面图中应了解道路横断面设计、路面各层结构设计、线路横断面超高、横断面排水等情况。在平面和纵断面读图时应了解结构物设计,了解 结构物在道路上的位置,了解结构物的类型规模、内容。

技术人员相互独立审核设计图纸,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补充,最终达到审核目的。

按工程内容、施工区段划分由技术人员分别审核。

第二节 恢复定线、材料化验

工程开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组织测量技术人员进行复测水准、导线点,栓桩定线。

控制点检测自交桩后,对导线点进行检测,导线检测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的导线标准,用全站仪检测。 将检测的角度、边长和高差分别与原有角值、原有边长、原有高差进行比较并将计算结果提交技术负责人。

根据现状路面及设计加宽部分横断面进行复测,起伏较大地段,进行加密。横断面复测从已知高程控制点开始,与另一已知水准点闭合。

对相关部门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确认闭合后方可进行控制点加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地理环境和现有的测量依据进行控制点加密,采用附和导线。

水准点增设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标准,采取附合水准测量,基平和中平测量误差均在20 √—Lmm。

(5)资料的整理与收集

所有测量成果,均要有书面计算记录及草图,每日做好测量日志。确保工程竣工后资料能及时归档,要求施工时及时填写放线报验单和复核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签批后立即归档,确保资料完整无缺。

(6)化验人员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材料试验计划:及时取及时委托市处化验室,为开工作准备。

第三节 路基工程施工

由于本项工程位于沈阳市近郊且施工区段内企业较多商店林立,故交通量巨大,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应选择先进行路线右侧半幅路基施工,预留左侧半幅7.5米宽作为施工材料运输及区段内车辆通行。待路线右侧路基及换填处理并且砂砾垫层施工结束之后,再进行原路线7.5米宽的旧路挖除及与左侧加宽段的换填处理,并进行砂砾垫层施工。由于工期紧张地型复杂,路基施工计划三个作业面同时进行。

拟定选取200m路基作为试验段路基,在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填筑压实试验。

现场试验应进行到该种材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试验中详细记录填筑与压实方法,包括使用设备、工序,每层材料种类、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以及填料的含水量范围,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等,并向监理工程师

报告。试验路基的施工方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在规模施工时使用。

用于填方的土、石等各类填料,均应进行现场压实试验,如达不到要求,应及时整改直至得出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法为止

⑴工程实际情况,必须对新路基填料进行取样试验,具体试验内容与方法如表—1,土的CBR值必须达到规定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时,需对填料采取改进措施(*用白灰或粉煤灰改善),直到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路堤填筑。(各驻地监理办需进行复测)

⑵施工准备结束后应报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路基试验段施工。试验所有材料和机具相同,通过试验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同时要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及整理并形成实验报告。

路基土标准试验项目 表—1

路基施工中,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应根据土质情况及施工气候,做成2%-4%的排水横坡,并没有临时排水设施及时使雨水排走。

雨季施工或因故中断施工必须将施工层表面及时平整压实。

新路基要用夯实机具进行强夯后,再进行垫层施工。

因原路基施工宽度不足,今年新加宽部分,要严格执行路基施工标准。

(1)场地清理及填前碾压

路基用地范围内树木、灌木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树跟要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填方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或腐殖土厚度确定,清理出的腐殖土废弃,种植土应集中存放,以备培路槽时使用。地表清理结束后,对原状土含水量及强度不符和要求时进行晾晒、换填,并分层碾压,填前碾压压实度应大于86%;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填前碾压压实度不应小于96%。填前碾压达到压实度以上标准后可以转入填方作业。对于旧路两侧积水无法抽出的路段,须先填筑以粒料为主的填料(石渣、建筑残土等)进行抛石挤淤,用强夯夯实后,在正常填筑。

路基填方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的强度,具体要求见表—2。

水田区及受地下水影响较大的路段,路基填料应选用水稳定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砾、石渣、碎石或风积砂等材料。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 表—2

加宽旧堤时应选用透水稳定性较好的土,将路肩及边坡自下而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土质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

土方路堤应水平分层填筑。用水稳定性较差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的±2%之内。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易超过30cm,若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固定时,最大松铺厚度不易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8cm。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填筑路堤应全断面分层水平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可由最低处分层填起,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有最低一层填起。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采用纵项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要求比《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应提高1个百分点。

路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它指标应在路基修筑半个月前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

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补压。检验方法以灌压法为主,也可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法时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

压路机对立即填土压实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米,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作业段宜纵向重叠1.0—1.5米。

土方路基的碾压应在该种土的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不符和要求时采用翻晒、洒水等措施,使其达到上述要求。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经压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处应进行补压后再做检验,一直达到合格为止。土石路堤可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当采用灌砂法有困难时,可以通过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顶面稳定、无轮迹时,可判为密实状态。

在路基施工中应控制三线保三度。三线指:中线、两条边线。三度指:宽度、平整度、压实度。其中应以压实度作为第一控制指标。

路基施工中必须按需要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然后再做主体工程。

在路基施工期间应保证具有临时泄水槽、排水边沟等临时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及地表水冲刷路基,且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

路基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保证雨水迅速排除。两侧路肩应做成拦水坝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但应保证路肩宽度及压实度。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水位。

本工程项目全线设计排水,路左侧为暗排雨水管道,路右为污水管道。

雨水、污水管道纵断面设计:雨水管底最大纵坡为1‰,最小纵坡为0.5‰,污水管底最大纵坡为1‰,最小纵坡为0.7‰。每三座检查井设一座沉泥井。

雨水口连接管均为d=0.3m;坡度为i=1%。

本次设计采用II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管道基础接口:采用180砂石基础,胶圈接口。

雨水口:本次设计采用立箅式双箅雨水口。

附属设施:检查井井盖、井圈,雨水井箅、井座均采用定型产品。

施工前应通阅设计图纸,核对各部尺寸和高程,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检查井井盖高程不应低于相应点道路设计高程。

检查井位置与其它构造平行交叉时,可做适当调整,管道纵坡保持不变。设计在道路变坡点低处的雨水井位置不可变动。

管道施工前应复测排入水体高程,核对无误后再行施工。

当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地下水情况确定施工降水方案,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开槽施工,当降水时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施工时必须注意保护地下管线设施,在探明地下管线设施位置前严禁机械开挖。

对利用的现有排水管道应进行疏通。

管道建成投入使用后,应定期维护,保证排水通畅。

管道采用大开槽施工方式,铺设在道路范围外的管道,管道沟槽用土回填至现状标高,回填土分层夯实密实度达到96%以上,应达到道路时候技术标准。

回填水撼砂,沟槽回填土要紧密夯实,为保证路基填土的稳定性,管顶0.5m以上填土时应分层填筑,每层最大厚度不超过20cm,并碾压夯实,使路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免路基下沉,密实度要达到95%以上。

施工工艺流程见附表

放坡开挖管道,以钢板桩及挡土板方式支护,管道基础及安装按以下方法施工。

测量前必须将施工图纸与现场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如发现图纸上的线位、点位不清楚或数据不全、字迹模糊等情况,必须与设计有关人员联系核对,直至全部清楚为止。

在现场施测前,应先核对原始测量控制点位和观察现场地貌,确定施测方法。本次施工拟采用全站仪定位、水准仪定标高及经纬仪定线的方法,施放结果必须经监理及设计院认可。

测量手薄采用规定格式,测得的数据必须清楚,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并有测量员签名;手薄各页不得撕毁,以便随时检查核对。施测前应先检查核对仪器,仪器必须经过标定且符合要求后才能使用。测点采用木桩加小钉作标记,木桩周围用砼做保护

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对重要的现况地下管线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方采用人工进行管沟开挖,以避免地下管线的损坏;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1:0.5的坡放度进行开挖施工。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宽0.5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应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交通;场地开阔处,开挖弃土应置于开挖沟槽上边线1.0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保持基坑壁稳定;沟槽开挖期间应加强标高和中线控制测量,以防超挖。当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0.2米时,应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填铺砂石基础。当有地下水时,根据地下水情况确定施工降水方案,进行施工降水,以保证干槽施工,当降水时地基被扰动应进行地基处理。

管道直接敷设在经过夯实的砂石垫层上,采用滑动橡胶密封圈接口。管道安装应首先测定管道中线及管底标高,安装时按设计中线和纵向排水坡度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保持平顺,无竖向和水平挠曲现象。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管材是否破裂,承插口内外工作面是否光滑。

排管顺序应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答井与管道接口处采用半节短管,带承口的应排在窖井的进水入向,带插口的应排在客井的出水力方向。

管子在铺设前,先将管节的承口内表和插口的外表用钢丝刷把油污杂物清除干净,按管径规格选用相应的橡胶密封圈,并套入插口槽内,要求做到四周均匀、平顺、无扭曲,在橡胶圈表面和前节管子的内表涂抹“851”防水涂料,以防渗水。

下管时,吊点应设在管子的重心处,用拦腰起吊的方式起吊,或采用专用吊具。禁止采取钢索穿管吊管的方法,在吊运管时,要防止管节接口受损。

铺管时,将管节平稳吊下,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调整管节的标高和轴线,然后用紧管设备将管子的插口慢慢插人承口,在承插管子的过程中,管节仍需悬吊着,以降低紧管时的拉力,管节拉紧后,调整管子的轴线和标高,然后用管枕击实。管节插入时,应注意橡胶圈不出现扭曲、脱槽等现象

安管工作进行之后要及时对三角区进行处理,材料选用粗砂。然后再进行管顶50cm之内回填并使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砌筑前,应对沟槽、支撑、机具设备进行仔细检查,检查沟槽有无裂缝,支撑有无松动、脱落;工具是否牢固;绳索是否结实可靠;机具设备是否完好,传动部分有无安全防护装置等内容。对检查出的问题,应采取加固、修理或更换,以保证施工时的安全。

进入砌筑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扣好安全帽系带。并正确使用个人的劳动保护用品,砌筑施工要穿工作服、戴工作手套。

上下沟槽及脚手架,应设立梯或斜道。立梯应坚固,不得缺层;斜道应搭设牢固可靠。严禁作业人员攀登支撑上下沟槽。

砌筑时,如地下水位高于基础时,应采取降排水措施,以保证干槽施工的要求且施工质量和安全有保障。

现场运输道路应平整畅通。搬运砖、石、预制(块)板材料,要拿稳放牢、绳索工具要牢固。两人搬运应相互配合,动作一致。用车子或筐运送,不要装得太满,防止滚落伤人。下坡时,车辆应设闸或支挡措施,车后应有人用溜绳拉住缓慢行驶,前后车辆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平路不小于2米,上下坡不小于10米)。

往槽内运砖采用溜槽时,溜槽应支设牢稳、密封,以防滚落槽外伤人。同时,上下操作人员应相互配合,溜槽下面人员严禁用手接砖,以防伤手。采用帆布筒或串筒向沟内下砌筑砂浆时,串筒节间必须连接牢固,设置应安全可靠。沟上进料口应设漏斗,并与灰盘连为整体。严禁将各种砌筑材料向沟内抛扔。

各种砌体高度超过1.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脚手架各结构件连接应牢固可靠,材质符合要求,满足砌筑需要,严禁超载。

井基施工时,如有支撑影响井体砌筑时,应首先将影响井体砌筑范围内的护壁支撑进行倒撑。倒撑时,应在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指导下进行,应先支设新撑,后拆除旧撑,拆除旧撑时,应确认新撑牢固可靠时,方可进行旧撑拆除。然后将沟槽两侧土壁由上而下进行挖刷,使其尺寸满足井体砌筑要求。挖刷时,应站在稳固的立梯上或简易脚手架板上进行,如沟槽超过3m深时,操作人员应系安全带,以保证操作工人的安全。挖刷后的边坡度应与原槽壁边坡略同。如遇土质较差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大边坡或挖成台阶形式,以保持土壁的稳定性。

砌井所需其他材料的垂直运输,应根据沟槽的宽度和现有设备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垂直运输方法。

砌井时,须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砌筑施工。操作时不准站在井墙上砌筑、勾缝、检查井筒(井墙)垂直度和清理墙面等工作。砖的灰斗应放置稳妥,利于砌筑。砍砖应面向井墙壁,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架和井墙上的碎砖、灰浆清扫干净,防止井内工作时掉落伤人。铸铁扒梯应安砌牢固,垂直和水平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满足养护工上下使用与安全。井内抹面、勾缝时,向井内吊运砂浆等,井内工人应避开井口,以防落物伤人。

管道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且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覆填。

在回填中需拆除固壁支撑时应采取先下后上方法拆除。

回填时,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质,检查窨井处的管道四周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材料处理,窨井四周的回填料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材料。

施工中多余的土石方都必须及时予以清除,以免影响环境。

第五节 路面垫层施工

路面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框图:(见附表)

首先是在土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通过试验来精确确定砂砾的松铺系数,并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清理平整路基,使之具有合格的平整度和路拱度。

(2)备料、摊铺及碾压

用自卸汽车将合格的按砂砾记算好的数量均匀卸至路段,选用适宜的按设计厚度分层整平、洒水、压实。高程、厚度、干密度、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砂砾垫层成型后,应及时洒水养护,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尽快安排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六节 路面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图(见附表)

本工程下基层采用20 cm水泥稳定砂砾,上基层采用20cm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本公司有独立的、满足工程需求的拌和设备,需要在当地征用用地大约10000平米,拌和站设置在本工程终点附近,以减少运距。水泥稳定砂砾(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见附表)

底基层必须按规范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和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和湾沉检测的结果,不符和设计要求的,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添好的填料、挖开凉晒等措施。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和车辙应刮除;松散处应耙平洒水碾压。逐一段面检查底基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整度、压实度、路工、路拱是否符合规定,切应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

首先是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肩外侧设指示桩。通过试验来精确确定水稳砂砾的松铺系数,并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集料的最大粒径和集配都符合要求,必要时,应先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颗粒。配料应准确,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护水泥免受雨淋。

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的场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应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向拌和室中添加的水量,拌和要均匀。

已拌成的混合料应尽快运到铺筑现场。如运距远、气温高,则车上的混合料应加以覆盖,以防水分过分蒸发。

摊铺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稳定土摊铺机或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如拌和机的生产能力较低,则应用最低速度摊铺,以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在摊铺机后面应设立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摊铺机后应用震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及时进行碾压。

A 每天的工作缝应做成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B 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处理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的高度压实厚度相同。木方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厘米。

C 从新摊铺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理干净和拉毛。

D 如压实层末端未用方木作支撑处理,应将末端斜坡挖除,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

应避免纵向接逢。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逢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在最后一幅一侧用方木做支撑,高度与稳定土的压实厚度相同。

A 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D。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低塑性土或沥青膜等。在养生期间石灰土表层不应忽干忽湿,每次洒水后,应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石灰稳定土碾压结束后,过1~2D,当其表面较干燥时,可以立即喷洒透层,作下封层或铺筑面层。但初期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B 在养生期间末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第七节 路缘石、牙石施工

(施工工艺见附表)路缘石安砌的高程应按横断面结构图要求施工,每5m设一控制点挂线安砌,其下层卧底材料要填密实、饱满。缝宽为10mm,用10#水泥砂浆勾满、勾实,并在外露面压成凹型缝。

原材料、乳化沥青等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符合要求。乳化设备、沥青洒布车等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对基层顶面进行清扫、清水冲洗,直至表面清洁,集料颗粒表面部分人小组外露。对喷洒区附近的构造物、树木等用报纸、塑料布等进行保护,以防污染。

a洒布乳化沥青的气温不应低于10℃,且是稳定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有雾或下雨不应施工。

b洒布时,应先检查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油管路、油量表、车辆行驶速 度的控制系统等。每次喷洒前和洒布结束后,应对洒布车的输油管道及喷嘴进行疏通、清理,保持喷嘴干净,管道畅通。

c每车开始洒布时在纵横搭接处应严格控制,以免沥青洒布不均匀或洒布过量。

d乳化沥青洒布路段,在未撒铺集料前,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e撒铺石屑时,两段搭接处,前一段浇洒乳化沥青应暂留10—15米不撒铺石屑,待第二段浇洒乳化沥青后,一起撒铺石屑,两段洒布 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f施工完毕7天内不允许车辆通行,7天后只允许施工车辆通行,其行车速度严禁超过15KM/H,并不得急刹车和原地调头。

第九节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A摊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检测。若下承层达不到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直至达到规定,并且经监理工种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沥青混凝土面层。

B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承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较小;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高程、宽度符合要求; 封层表面无松散石屑颗粒,无泥土及其它杂物。

(2) 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包括标高测定与平面控制两项内容。对无自控装置的摊铺机,应根据所测标高值和本层应铺厚度综合考虑确定实铺厚度,用适当垫块或定位螺旋调整摊铺机就位。为便于掌握铺筑宽度和方向,还应放出摊铺的平面轮廓线或设置到导向线。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查、调试,使之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设备的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15T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

(4) 准备沥青拌合料

A原材料的质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B宜选取储量大、产量多、质量稳定的料场做为料源,尽量减少料源数量,以保证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C拌和好的沥青混凝土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须及时调整。

D拌好的沥青混凝土如需储存时,其储存时间以混凝土温度符合摊铺

温度为准,并不宜超过72h。

E出厂的沥青混凝土应逐车称重,并检测混凝土温度,签发运料单。

(5)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A 沥青混凝土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厢板粘结,可在车厢板上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为1∶3),但不得有余液积聚。

B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凝土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C 运料过程中运料车应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D 运料车的运输能力应有富余,保证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始终有运料车等候卸料。

E 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F 沥青混凝土运至现场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如不满足的温度要求或有花白料、已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的混凝土不得摊铺在道路上。

(6) 沥青混凝土摊铺

A 沥青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摊铺。

B 摊铺机在受料前应在料斗内涂涮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

C 摊铺时应先检查摊铺机的与熨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适当。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

D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要求,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选用。在摊铺前必须对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检查,若低于规定温度,混凝土应废弃,严禁强行摊铺。

E 当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凝土,必须摊铺时, 提高混凝土拌和温度,使其符合低温摊铺温度要求; 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 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熨平板应加热;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

F 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由试铺试压方法或根据以往实践经验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及横坡路拱,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沥青混凝土的松铺系数

G 沥青混凝土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速度或停顿。摊铺速度应符合2~6m/min的要求。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凝土,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H 机械摊铺后的混凝土,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凝土: 横断面不符合要求; 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 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 表面明显不平整; 局部混凝土明显离析; 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I 人工找补或更换混凝土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严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工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凝土层面上操作。

K 若摊铺过程中遇雨,应停止摊铺,立即对已摊铺完段落进行碾压并做好施工接缝,严禁雨中摊铺。

A 压实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B 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程序,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压实机械宜采用钢筒式静态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路机的数量根据生产力决定。

C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

D 混凝土的初压应在混凝土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裂缝,压实温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经试铺试压确定; 碾压顺序应按“由低到高”的原则进行,即直线段和未设超高的曲线段,由外侧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由线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碾压。相临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凝土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凝土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2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凝土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E 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不宜少于4~6遍。碾压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 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15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宜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2宽度。 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并根据混凝土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薄时选用较小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方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凝土形成鼓包。

F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并无轮迹。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表—9的要求。

G 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H 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凝土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已经发热后停止,向轮胎洒水。

I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J 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

K 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凝土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L 初压、终压时均应严格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检测,若不满足规定,则该段沥青混凝土面层应予以铲除,重新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A 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

B 纵向接缝部位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已铺混凝土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再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当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知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10~15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凝土铲走。碾压时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层10~15cm,充分将接缝压紧密实,并应保证接缝的顺直。

C 相邻两幅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横向接缝可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凝土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但在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凝土铲除。

D 斜接缝的长度宜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凝土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顺。

E 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接,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对摊铺带末端的处理某住宅小区6号楼钢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施工中可采取压实后未冷却时人工刨除、下面铺垫薄层砂带或麻袋、牛皮纸,压实冷却后刨除或切除等方式进行。注意在继续摊铺前接缝部分应完全干燥,并应补洒粘层沥青。

F 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凝土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若不符合要求,应予清除。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要求者,应趁混凝土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G 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凝土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凝土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第十节 桥梁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本工程项目需要新建小桥三座NB/T 10464.5-2020标准下载,圆管涵一道。

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审核图纸和技术资料,准备施工材料及施工机械进场,同时核对水准点,恢复定线、设置临时水准点,设定填土填料界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