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6.6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组织设计4标.doc

1.按以下要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DB41/T 1471-2017标准下载(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3)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4)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安全保障措施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9)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10)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2.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下列附表:

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

附表二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附表三 工程管理曲线

附表四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七 临时占地计划表

附表八 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项目名称:二连浩特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集宁至阿荣旗联络线大板至查白音他拉段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

招标人:内蒙古公路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大板至查白音他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分公司。

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主线大板至查白音他拉段改建工程起自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接已建成的大板至经棚段高速公路,经大板、召胡图格、查干哈达、先锋、天山口,终点止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查白音他拉(赤通界),接拟建的二广高速公路集阿联络线通辽段。主线全长211.695公里,其中,新建46.414公里,利用既有一级公路改建165.281公里。全线设置大板西、大板东、召胡图格、查干哈达、林东、隆昌、先锋、天山、天山北、坤都南、赛罕塔拉11处互通式立交。同步设置6条互通立交连接线共43.786公里。其中,新建召胡图格、查干哈达、林东至古北口(新建段)、隆昌、先锋互通5条立交连接线共34.473公里;完全利用既有公路林东互通立交连接线和林东至古北口连接线9.313公里。同步实施国省道恢复工程(辅道)236.139公里,其中,新建70.512公里、改建81.203公里、完全利用既有公路84.424公里。

(2)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起点至大板西互通段、查干哈达互通至天山互通段、天山北互通至终点段共131.891公里,利用既有一级公路改建,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维持既有25.5米;新建大板西互通至大板东互通段32.134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7米;大板东互通至查干哈达互通段35.41公里,利用既有一级公路改建,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维持既有25.5米;新建天山过境段12.26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林东互通立交连接线维持既有公路标准。国省道恢复工程(辅道)完全利用路段84.424公里维持既有公路标准;新建二级公路9.949公里,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改造利用二级公路81.203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12米;新建三级公路60.563公里,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主线、连接线及辅道二级公路新建段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辅道三级公路新建段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加固利用既有桥涵维持原荷载标准。

主线及辅道二级公路新建段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辅道三级公路新建段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Ⅱ级,加固利用既有桥涵维持原荷载标准。

1.1.3.标段主要工程数量

标段内挖方73.34万m³,路基填筑219.19万m³;房建工程9867.4m²,桥梁45座(其中主线拆除重建6座,废弃2座,更换桥梁面板10座,桥梁加固2座;辅线桥梁新建10座,立交新建3座,天桥新建4座,通道1座,天山互通桥梁7座);涵洞70座(其中主线新建涵洞3座,加固28座,废弃2座,辅线新建涵洞26座,互通新建9座,涵式通道2座)。

1.2.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标段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低山丘陵区,本区地貌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经受了侵蚀、剥蚀、堆积过程,呈现了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貌景观。山体总体呈北东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脊向河谷有阶梯式降低趋势。山间沿河谷有带状平原分布,局部平原呈波状起伏,偶见馒头状残丘分布。区内最高点为关花坝山,海拔1608m,最低点为乌尔吉木伦河下游前石桌子一带,海拔358m。

本区地貌在长期内外营力作用下,经受了侵蚀、剥蚀、堆积过程,呈现了不同成因类型的地貌景观。根据地貌形态不同,将地貌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分别为:(1)低山丘陵地貌区(Ⅰ);(2)山麓斜坡地貌区(Ⅱ);(3)波状平原地貌区(Ⅲ);(4)沟谷平原地貌区(Ⅳ)。

项目区内水系较发育,沿线巴林右旗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克德河、嘎斯台河、古力古台河等,均属查干沐伦河水系,因受地形控制,各支流均从西向东,西北向东南,北向南汇入主河道。

1.2.3.工程地质特征

标段内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上兴安岭组,岩性上部主要为灰白色、灰紫色凝灰砂岩、砂砾岩、角砾岩夹酸性凝灰岩;下部主要为酸性岩屑凝灰岩、凝灰熔岩、酸性熔岩夹凝灰砂岩等。厚度大于700m。

1.2.4.水文地质特征

标段区域内地表水主要分布在巴林右旗境内的克德河、嘎斯台河、古力古台河等,巴林左旗境内的沙力河、乌尔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哈通河,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天山西河、天山东河、海哈尔河等河流。

工程用水主要来源于项目区内各大河流,虽然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整体水量不大,但基本能满足工程需求。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严格受降水量的控制,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通过地下径流,由源头沿含水层汇集,最终延伸出项目区。

1.2.5.特殊性岩土

公路沿线主要不良地质为风沙(风蚀沙埋)、积雪、崩塌、地震液化等,特殊性岩土主要为黄土、冻土、软弱土、填土。

标段内特殊性岩土主要为黄土、冻土。

标段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地震液化,场地地面以下20m范围内存在饱和砂土,经砂土液化判别,大部分地段为不液化地段,标段内小桥东乌兰哈达八桥和大桥东乌兰哈达六桥工点为轻微液化,液化指数0.597~2.775。

1.3.1.交通、电力及水资源

标段内运输条件比较理想,国道、省道及县乡公路网发达,公路里程较长,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输畅通,局部路段可修建便道或整修地方道路以便工程运输。材料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短途以拖拉机运输为宜。因改扩建工程采用封闭施工,本标段材料运输距离考虑绕行。

沿线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就近解决。

本项目征得水利部门同意,从沿线主要河流、水库及沿线农耕机井中取用,K723+600打水井1口,水井水质较好,可饮用,水量大,可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

沿线曾经开采过的料场大部分均已关停,现在能生产的石料厂集中在大板镇以东及林东镇,有18处石料场可用,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石料性质以凝灰岩、玄武岩为主,个别为花岗岩料场。通过对各石料场的石料取样试验分析,本项目大部分路面碎石性质良好,沥青粘附性普遍4级,压碎值为17.0%~21.5%之间,磨光值基本能满足表层抗滑指标要求,结合标段地理位置,优先考虑林东镇附近石料厂。

路面抗滑表面层主要采用玄武岩,位于金石矿业和兴岳碎石加工有限公司。中下面层采用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友爱村金源矿业和巴林左旗军利砂石有限公司。

本标段砂、砂砾主要为水洗砂,质量一般,含泥量普遍偏大(4%~12%),坚固性4%~8%。只能用于防护、排水工程及小桥涵构造物低标号混凝土结构,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以及桥梁上部结构均采用机制砂。

本项目沿线土料主要为砂砾土及风积沙填料,、细砂土,CBR值及含水量良好,均可用于路堤填筑,可满足路基路床填料要求。

(4)搅拌站、预制场设置情况

本标段根据沿线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考虑方便施工,提高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确保施工质量,标段内预制梁均采用集中预制、现场安装的方法。路面面层、基层混合料的拌和也采用集中拌和的施工方案,设置的搅拌站附近均可拉电。

计划于辅道FDK181+500右侧、主线K714+200右侧分别设置水泥混凝土搅拌站一座,(60m³/h、30m³/h),与辅道共同使用,房建工程单独修建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一座,设置于主线K723+000右侧(25m³/h);辅线FDK186+000靠近S210设置沥青混合料一座,主线K711+800左侧、辅线FDK198+000右侧分别设置稳定土拌和厂一座(800t/h/2套),桥梁预制厂设置在K714+800段右侧天山互通匝道内,与辅道共同使用。

1.3.3.钢材、水泥等供应

四大材料均按市场价由当地购买,其中:钢材、水泥、木材从当地购买;沥青在赤峰市购买,运输采用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

1.4.工程特点及重难点

1)老路改建段较长,既有桥涵拆除、改建、加固较多,交通保畅要求高,组织难度大。

2)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多,标段内特殊性岩土主要为黄土、冻土、填土,区域冬期长且严寒,年有效施工时间短,工期压力大。

1.4.2.工程重难点

1)工程组织管理是本标段的重难点;

本标段桥涵加固、新建多、工程量大,冬休时间长、工期紧,项目部下设2个桥涵作业队,2个路基工程队、2个附属施工队、1个房建工程队、1个路面工程队,如何合理组织各工区的施工顺序、搞好施工衔接、工期安排以及质量控制是本段工程施工的重难点。

按工期要求配备生产要素,使专业队伍、机械设备、资金投入既满足施工工期要求,又能做到队伍不窝工、设备不闲置、资金不浪费,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组织,妥善处理各分项工程衔接过渡及为后续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围绕总体工期要求,保证各阶段各工序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确保大小工序环环相扣,是本标段的难点之一。

2)临时交通组织施工是本标段的重难点;

本标段里程较长、项目沿线辐射村镇较多,施工组织方式对于保障项目的如期完成及社会车辆的通行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施工中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桥涵拆除、改建、加固工程,需既有道路全封闭施工,车辆分流重点在于临时改道,交通疏导。

(2)半幅施工封闭施工,夜间行车安全隐患大,重难点在于安全防护。

(3)天山北互通施工是本标段的重难点,天山北互通涉及跨线桥施工3座,其中2座上跨省道S210,1座上跨大板至查白音他拉主线,交叉施工,涉及路线、路基路面、排水防护、桥涵结构等多专业。

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工期要求,先进行交通导行、保证通行需要,再进行工程施工;工程施工按“先桥涵、后路基,再路面”的原则实施。

主线采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原施工,施工幅根据工艺要求实施分段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辅道利用改建段,采用分段施工原则实施,施工段保留1~2车道通行;新建段先拉通纵向施工通道,再按先桥涵、后路基、再路面的顺序实施。

(2)桥涵工程施工组织

桥梁工程按架梁先后顺序组织实施,确保架梁通道。主线桥涵工程施工与交通组织统一协调,辅道桥涵工程以架梁先后组织施工。

桥梁工程:桩基础、明挖基础→承台→墩台身→盖梁→梁体现浇或架设→桥面系。预制梁提前预制,存梁期不超过3个月。

涵洞工程根据施工便道布置情况,采用分幅或全涵施工。

路堑施工:清表→分级开挖→分级防护;

借土取土:清表→降排水→分级开挖、取土→弃土回填及绿化防护;

路堤施工:基底处理→填路基土→填台背土。

施工过程中须加强施工管理、严格工序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作业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注意调整各种机械的配套,避免发生窝工现象。路基雨季施工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

主线路面工程采用分段、分幅封闭式施工,改建一段、成型一段、开放交通一段。

路面施工:底基层→基层→透层→下面层→粘层→中面层→粘层或封层→上面层。

底基层、基层采用机械拌合,摊铺机分层摊铺,压路机压实;各面层采用洒布机喷洒透层油,摊铺机配以自卸车连续摊铺沥青拌和料,压路机碾压密实成型,各种拌和材料由所设置的集中拌和站以机械拌合提供。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本项目冬期拟不组织路基填筑、混凝土结构、路面工程施工。

为保证冬期解冻后,能及时恢复工程施工,在秋末及冬休期,适时对钢材、砂石料等大宗料进行备料;在取土场设置集水坑对碎石土进行降水,以便及时恢复取料及填筑施工。

1.6.1.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1.6.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1.6.3.施工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根据工程量、施工难度及工程分布情况,结合我单位目前公路施工技术装备及队伍情况,计划组织8个工程队对本标段进行施工。各工程队任务划分、安排见下表。

1.6.4.标准化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交公路发〔2011〕70号)、《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行高速和一级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工地建设(包括驻地建设、场站建设、施工便道便桥、现场文明施工等)、工地试验室、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环保、管理等均应满足《内蒙古自治区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指南系列》(内交发〔2016〕685号)、《内蒙古自治区高速一级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监督管理制度的通知》(内交发〔2013〕334号)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及本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

1.6.5.临建及临电规划

本标段混凝土结构工程比较分散,拟建3座混凝土拌合站、1套4000型及以上沥青混合料拌和站,2座稳定土拌和厂,制梁厂1座、4个取土场,

弃土场、取料场按设计图纸并结合地方意见和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标段拟在K712+600左侧1.2Km处、K717+050右侧1.7Km处,K722+900右侧1.7Km处,K724+820右侧2.1Km,各设置1个取弃土场;分别占地69.5亩、192.2亩、195.6亩、165.3亩。

具体位置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本工程结构物较少且分散,拟在主要桥梁工点、拌合站等工点设置变压器外接电力;涵洞等工程施工用电主要采用移动式发电机供电。

本合同段需建施工便道27.58Km,其中新修25km,利用老路拓宽整修2.58km,施工便道路基宽4.5m,路面为20cm碎石土路面,分别为:

(1)便道33:K705+000~K710+900,新建纵向便道8.6km,旧路改造1.08km;

(2)便道34:K710+900~K712+620纵向旧路改造1.5km;

(3)便道35:取土场15便道1.5km;

(4)便道36:K715+700~K731+000新建纵向便道15.3km。

4)生产、生活及办公用房屋

项目部、工程队生活、办公用房屋采用新建活动板房。钢筋、模板加工场采用钢架层面敞棚,按工厂化加工车间要求布置。

1.7.项目管理总目标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

计划工期:36个月(1095天);

计划开工日期:2019年11月1日;

计划交工日期:2022年10月31日;

具体阶段工期要求按项目管理规定执行。

不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1.7.4.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

遵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做到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创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1.7.5.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树立“以人为本,生存重于施工”的思想,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定期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参建员工职业病发生率小于1.5‰。不出现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1.8.施工进度及资源配置计划

本合同段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施工总体计划详见“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分项工程计划详见“附表二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1.8.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按招标文件要求并根据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本着先进合理科学的原则配置机械设备和测量仪器设备。机械设备配置见“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后。

1.8.3.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详见“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1.8.4.材料使用计划

四大材料均按市场价由当地购买,其中:钢材、水泥、木材从当地购买;沥青在赤峰市购买,运输采用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

“附件二:材料采购计划表”附后。

附件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2.1.1.平面控制网

开工前,由公司精测队按设计单位移交导线控制桩资料,对线路平面控制导线进行复测并进行加密及外移导线控制点。编制导线复测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合格后,方可用于指导工程施工。

平面控制网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规范》,本工程的首级平面控制为一级导线,加密点在首级控制点的控制下采用分段布置、分段控制的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联测。施测的加密控制点的精度按二级导线精度进行。

选点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采用φ20以上螺纹钢包混凝土埋设,钢桩顶面刻“十”字标定桩位,桩位埋设后必须妥善保护,并用红漆作好编号标记。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两点之间、三点之间校核。

导线控制点发现位移及破损后,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复测,确保桩位准确。

2.1.2.高程控制网

1)高程控制网的布置原则

为保证本工程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施工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根据设计单位给定的高程控制点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在两控制点之间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加密高程控制点,或利用一个首级高程控制点测设闭合水准路线加密高程控制点,即施工现场半永久性控制点。要定期对首级及加密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

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半永久性控制点一律按测量规程规定的半永久桩的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须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水准点应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的地方。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2.2.冬休期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季节性冻土最大冻土深度为1.60~1.90m,为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冬休期不进行工程施工,冬休期为当年11月1日至竖年3月31日。冬休期主要进行钢材、砂石料、沥青、防水材料等资源采购及储备,确保冬期解冻后能及时进行工程施工。

2.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工程重点)

利用既有公路改扩建路段,既有道路路基高度、边坡已基本固定。路基填筑高度主要受平纵面指标、路面补强、桥涵利用方案的制约。路面补强方案采用加铺厚度最小的方案;利用的大桥以桥头原伸缩缝处标高作为纵坡调整的控制点。

新建路段路基填筑高度主要受沿线地形、地质、桥涵设置、特殊性岩土分布及交叉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安全、环保、用地等因素综合确定。

2.3.1.路基工程概况及施工安排

本标段主线路基工程主要包括既有一级公路旧路面凿除、路基纵坡调整的开挖及填筑施工。

辅道包括S210省道加宽改建一级公路段和新建二级、三级公路路段施工。

为满足道路施工期间地方交通的需要,路基施工采用先辅道后主线的原则组织施工,待辅道达到通车条件后,再进行主线工程施工。为减少辅道加宽改建对地方交通的影响,尽量在交通车流量少的时段组织路基土石方施工。

2.3.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作业。配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进行路基挖填施工,组成挖、装、运、卸、铺、平、压、检一条龙机械化施工。

2.3.3.借方施工及降水

本标段路基填料需借土,碎石土取土场按设计位置选定,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坡开挖取土;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施工;取土完成后,及时进行回填弃土或覆盖绿化,保护取土场生态环境。

取土场借土挖装、运输示意图

本工程积极性冻深达到1.60~1.90m,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借土前先对取土场设置排水沟、集水坑等进行降水,降低取土场碎石土含水量,避免路基发生冻涨破坏。

2.3.4.路基填方施工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表土质多为粉砂土和碎砾石土,路基填料资源丰富。路基填料选取时对不合格或品质较差的填料进行剔除,选择在路线可视范围以外的规定取土场取土,填料以碎石土为主,品质好、强度高,能够保证路基有良好的压实度,有利于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避免因填料的强度不足引起路基加宽路段产生不均匀工后沉降,避免路面产生裂缝。

填方路基坡高小于8米时,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路基坡高大于等于8米时,采用台阶形边坡,在8米处变坡,上部边坡坡率采用1:1.5,下部边坡坡率采用1:1.75;变坡处设2米宽边坡平台。对于边坡高度大于8m而小于10m路段,采用一坡到底的原则。风吹雪路段,且填方高度小于3m,边坡坡率采用1:3。

2.3.4.1.路基填筑施工作业程序

路基填筑施工以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边坡整修)。

路基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见下图。

路基施工四区段、八流程作业程序图

2.3.4.2.施工区段划分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以主攻重点为主,多任务点同时展开,两结构物之间或200m为一施工区段。各施工区段施工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分段施工、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段成型。在雨季结合路基填料情况安排施工,开工一段,成型一段。

2.3.4.3.施工准备

完成现场交接桩后,测量组立即进行中线、高程的贯通测量,并与相邻合同段联测闭合;施放线路中桩和路基边桩,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并向各施工队技术员交桩,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开始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位置,先行施工急需的排水边沟,并结合施工实际,修建临时排水系统,对渗水性土质或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加固,在便道的外侧开挖一些施工临时边沟,并和当地的排水设施相连接,确保路基填筑范围内排水顺畅,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定期清理维护。

开工前28天,选择一段不少于200米长的全幅路基宽度进行填筑压实试验工作,以确定在规定的松铺厚度的范围内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最佳机械组合、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等,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指导路基填筑的施工参数。

2.3.4.4.基底处理

根据现场地面实际条件及土质情况,按照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填前基底处理。基底处理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路基施工前需对沿线地表进行表土清除,全线清除表土主要利用于路基边坡的回填绿化耕植土、互通区回填绿化耕植土、施工便道的复垦土方、拌合站及取土场的复垦土方。对所有土方进行再利用,做到零弃方。对于清表土等土方应临时放置于坡脚外,征地红线范围内,用于路基边坡和便道等工程的绿化回填土。

主线新建段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对0~80cm路床范围内地表土进行超挖回填分层碾压处理,以保证路床范围满足压实要求。互通区匝道、被交路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对0~30cm路床范围内地表土进行超挖回填分层碾压处理,对30~80cm路床范围内地表土进行翻松碾压处理,以保证路床范围满足压实要求。

低填浅挖路基路床采用天然砂砾分层回填,粒径小于100mm,采用18t以上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地基压实度不小于94%,路床范围压实度不小于96%。雨期施工时,需随挖、随铺、随压实,避免积水。

对于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2.5的斜坡(包括纵断面方向)路堤,路堤基底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米,台阶底设2~4%向内倾斜的坡度。挖台阶前清除草皮及树根。

地面坡度大于1:2.5时,按陡坡路堤处理,除按前述开挖台阶外,根据填土高度情况铺设一定数量的土工格室以增强路基稳定性,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设置支挡工程。

2.3.4.5.路堤填筑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填筑材料采用沿线取土场或挖方利用的普通土及碎石土等。在填筑时,要求上、下路床(0~80cm)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路堤(80cm以下)范围内最大粒径不大于15cm。

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性质及不同粒径而确定。当粒径大于4cm的石子含量占30%以下时,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当粒径大于4cm的石子含量占30%以上时,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

路基填筑应采用20t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对于不同性质的填料,其压实厚度和遍数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路基压实度标准见下表。

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

填土路堤的地基清表后,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应不小于90%。若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基底按“低填浅挖”处理,其处理深度不低于路面和路床的总厚度,且应不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深度。

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

“三线”即中线、两侧边线,施工时用石灰明确中线、边线;

“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控制路堤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的密实度;控制密实度以确保路堤的填筑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堤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堤上不积水,施工过程中做到挂牌施工,每段路基(超过1公里时,以1公里作一个施工段落)必须设40cm×60cm标志牌,标志牌格式及标示的内容如下:

(1)施工前,应安排好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

(3)填筑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填压密实。填筑时应先填路中,逐渐填至路边。原地面不平时,应从低处开始填筑。

(4)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界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

(5)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不因潮湿及冻融而变更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如用透水性较差的土填筑下层,其工作面作成2~4%的双向横坡,以利排水。填筑上层时,不应包复在透水性较好的下层填土的边坡上。

(6)施工中压实度由压实遍数控制。压实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

3)路堤与桥台过渡段的填筑

①填料:填料采用天然砂砾石等透水性材料,压实度不小于96%。

②填筑: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夯实机具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应充分压(夯)实到规定要求。

③桥涵填土范围:桥台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底部长度4m,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2倍台高加4m。如下图所示。

④桥台背后填土宜与锥坡同时进行。

⑤挡墙背面填料宜选用砾石土或砂类土。墙址部分的基坑应及时回填压实,并做成向外倾斜的横坡。填土过程中,应防止水的侵害。回填结束后顶部应及时封闭。

⑥桥头填土大于6米时,在地面以上4米处设置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高密度聚乙烯土工格栅GSL80/HDPE;土工格栅纵、横向屈服伸长率不大于13%,纵、横向每延米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80KN/m,2%应变时的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28KN/m,5%应变时的纵、横向抗拉强度不小于56KN/m。

(2)桥台背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台背填筑施工工艺流程见“台背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台背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①构造物有防水要求时,要先做好防水层才能回填。

②每层松铺厚度原则上不大于15cm。为便于检查每层填铺厚度是否均匀及方便施工,台背回填前,从基础顶面开始,把每层填筑的厚度在台背墙上做上记号,并以此为参照进行每层的施工。这样现场施工人员就能容易且较好地控制每层的填铺厚度,检查施工质量也较为方便。

③为防止桥台发生位移,桥台台背填土进度应符合桥涵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④与台背相接的路基端头,是控制的重点。要求在施工时,对路基端头的压实度进行复测,复测的目的就是确保回填部分与路基部分衔接好,消除隐患。路基端头每层检查3个点,两侧各一个,中间一个。如果临近台背的第一桩号检测不满足要求,继续向路基方向的下一个桩号检测,直至合格为止,这样就可确定台背回填的实际范围。

⑤如果台背回填为砂砾料,为解决砂砾料顶层松散的现象,要求台背回填至最后时,顶层做30cm厚灰量8%的石灰土封层,但回填总高度不变。

⑥考虑施工质量和工效,台背回填大型压路机无法施工时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4)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

①尽早安排横向结构物(涵洞)施工,提前为路基填土创造条件,不留缺口填土。横向结构物施工完成后进行该过渡段填筑,涵背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3m,顶部长度不小于2倍台高;见“涵背回填”。

②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按设计对地基进行处理,且符合要求后进行过渡段填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采用粗粒土或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采用机械卸土、人工平整,两侧同时施工,两侧对称均匀分层进行。

横向结构物周围1m范围内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以压实度达到规定值为准。

与路桥过渡段不留缺口填筑施工流程相同。

①过渡段的填筑在结构物圬工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进行。

②过渡段基底处理与横向结构物的地基处理同时进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③横向结构物基坑回填和过渡段基底处理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坑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尽早安排横向结构物及过渡段施工,提前为路基填土创造条件。

⑤过渡段两侧按设计作好纵向和横向排水,以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堤造成病害。

⑥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质量检测,合格后再填筑下一层,不合格的重新压实,重新检测,直到合格。

⑦过渡段填筑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通过试验确定。

⑧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厚度大于1m后,方可通行重型施工机械。

5)路堤填挖过渡段施工

(1)路基填挖交界处,除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台阶开外、超挖外,为改善路基不均匀沉降还应在路槽下铺设三层双向拉伸土工格栅。

2.3.4.6.检验签证

在路堤每层填筑、平整、压实后,及时进行检测;在确定填料质量、填筑厚度、层面纵横向平整均匀度等符合要求后,再测定密实度。路基填筑压实度采用核子密度仪、灌砂法等进行检验。自检、复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上层路堤填筑。

2.3.4.7.路基面整形、边坡整修

1)路堤填筑达到设计标高后,恢复中线桩和路肩边桩,每20m设置一个断面,在每个断面上根据规范要求划出相应的测点,进行高程测量,计算高程和横坡,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压实度等检测。

2)路基表层15cm内,松散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cm的石块,从表面移走,并重新填平压实。

3)边坡整修须按设计坡率刷除超填部分,要尽力避免超刷并及时整修夯拍。路堤边坡缺土帮坡时,须挖出台阶,分层夯实。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实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4)路基坡脚线至征地线之间的边坡平台整修工作在路基顶面和边坡整修完成后进行。外向横坡4%,修整时与路基边沟顶面相吻合,不出现平坡或反坡,与地表沟、塘、河等平顺衔接,土方平整后压实至85%以上压实度。

5)外观鉴定达到边坡直顺、平整稳定、曲线圆顺。路基边缘整齐、路拱坡面平顺。

2.3.4.8.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1)路基填方施工工艺见“路基填方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基填方施工工艺流程图

2.3.5.路基挖方施工

路堑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0.5~1:1,挖方边坡高度8m一级,设2米宽边坡平台。风吹雪路段,上风侧设不小于5米宽平台作为储雪场,下风侧设不小于3米宽平台作为储雪场。

本标段设计路基挖方为挖土方约73.34万方,填方219.19万方;主要路基挖、填方量位于新建互通、服务区及辅道。

土方路堑采用机械化作业,开挖运输运距在100m以内时以推土机施工,运距在100m以上时采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对于半路堤、半路堑的土方主要以推土机采用横推法施工。

路堑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面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

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路段距离周边建筑较近时或距成型路基及边坡3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

施工前将开挖工程断面图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获得批准后方可开挖。

采用“纵向开挖法”,分层呈台阶式开挖,在台阶式边坡中部,按设计要求设置平台。自卸车运输,能利用的直接运至填方地段作为路基填料,不能利用的,运至指定弃土场。如果在指定设置弃土场的地方不能满足堆积弃方数量时,停止开挖,重新选择弃土位置并将相应修改施工方案提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土方开挖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理,修改施工方案或调整边坡坡率。见“路堑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挖时尽量与相邻填方段同期进行DBJD25-68-2019标准下载,以减少土方调运,同时注意对地下管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的保护。

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并按《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法进行检验。

2.3.6.特殊路基处理

本工程特殊路基处理主要有翻挖回填、软基换填、冲击碾压、重锤夯实、既有路基拼接、季节性冻土施工等,其中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段落为K705+000~K705+950,K712+220~K712+670,K723+200~K723+408,K723+908~K724+100,K727+700~K727+860,K728+870~K729+050。

2.3.6.1.翻挖回填

对路基零填浅挖段或含水量偏大的一般地基,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翻挖晾晒后填筑或翻挖回填。

翻挖深度按设计确定;浅填零填路基范围后及时采用透水性材料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满足路床压实度要求。施工期间,做好两侧排水设施MT/T 1175-2019标准下载,回填后,确保路床顶排水纵横坡度,避免积水。

2.3.6.2.软基换填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