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市政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市政道路工程城市道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

编制:

审核:

审批:

SL/T 802-2020标准下载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娄底大道涟源城

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项目经理部

1.1业主单位与我司签订的工程承包施工合同文件,资格预审强制性履约标准,及其他文件:

《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投标文件》

《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路线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娄底大道涟源城区段改造工程(龙湖新区段)施工设计图》

1.2国家现行个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1.3我司已有的项目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储备

2.1以满足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目标为出发点,本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IS0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要求运作。

2.2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2.3以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2.4以确保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和控制因素,科学组织合理进行施工力量配置,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实时控制及优化。

2.5以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为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

本项目是涟源城区最北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也是涟源市城市道路网结构中的一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涟源市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要道。

本项目是兼有交通性和生活服务性功能城市主干路,在城市外围形成一个联系各片区快速交通干道系统,使城市与外界有便捷的联系,分流中心城区机动车交通的压力,并作为过境交通的主要通道,同时减少207国道、210省道等过境道路对城市造成的干扰。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连源地处雪峰山东南麓,全市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区内发育有孙水及支流,河谷多为“U”型谷。建设区域海拔标高在96.5~510.2m之间,地形起伏较大。

2.2气象水文

沿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温多变,盛夏酷热,雨水集中,无霜期长,严寒期短等特点。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12.1℃,多年平均气温16.9℃,日照时数平均1616.2小时,相对湿度77%~83%,年降雨量为1159~1469mm。

2.3地质条件

涟源市地质构造因受新华夏构造系的影响,位居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的东边,为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北冀部位。

城区范围内基本没有断裂带、大型滑坡和崩塌等地质灾害,其地震烈度为6度。但随着城市建设向东西两侧纵深拓展,一些山丘、谷地作为建设用地、局部出现过较大的滑坡、崩塌现象(如胡家坝明洞处)。

2.4水文条件

涟源市河流稠密,有大小河流172条,呈树枝状分布。河流总长694.35公里,流域面积1749.4平方公里,地表水总量平均15.4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为2.0558亿立方米。但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的水量空间颁布不均、以及降水年变率和月变率都很大,水资源条件给城镇建设与区域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因素。

2.5不良工程地质

3.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

3.3路面结构:采用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3.4规划路幅红线宽度:55m和30m。

3.5抗震设计标准: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

3.6坐标系统:1980年西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3.7路基顶面、底基层及基层顶面验收要求:

①土基顶面竣工验收弯沉值LS=200(0.01mm);

②级配碎石垫层顶面弯沉值LS=150(0.01mm);

③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顶面弯沉值LS=70(0.01mm);

④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弯沉值LS=35(0.01mm);

⑤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顶面弯沉值LS=23(0.01mm);

⑥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顶面弯沉值LS=20(0.01mm);

⑦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顶面弯沉值LS=18(0.01mm)。

娄底大道(G354)涟源城区段道路基本成东西走向,东接拟建的娄涟一级公路,西至秀溪转盘。我司承建K28+800~K31+420段,K28+800坐标为(X=3066314.742,Y=487076.084),K31+420坐标为(X=3065432.084,Y=484774.445),全长2620m。

本项目采用30m和55m路幅,双向6车道布置,包含土石方工程、道路工程、附属工程、支路工程、改路工程、排水工程、涵洞工程、绿化景观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照明亮化工程。

土方工程,挖方88.7万m3,填方15.7万m3,弃方73万m3,挖方大于填方,其中最高挖方位于K30+633左侧边坡,切深约53.5m,最深填方位于K29+700处,深约7m。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稳层+级配碎石垫层的结构形式。具体如下:

车行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本项目附属工程主要包含路基排水、绿化带盲沟、路基防护和特殊路基处理。路基排水包含矩形盖板边沟、矩形边沟、矩形排水沟、平台排水沟共6908m。路基防护包含路堑挡土墙、护肩墙、拱形骨架护坡、窗式护面墙防护。特殊路基处理包含抗滑挡土墙、锚杆框架梁、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其中锚杆框架梁和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是附属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开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本项目排水工程包含雨水5765m,污水5133m,分布于绿化带和机非混合车道下。涵洞工程包含2道圆管涵和1道盖板涵。

经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入研究、对主要工程数量的分析,结合施工现场调查情况,本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

1.本项目为改造工程,原有公路车流量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封闭交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2.土石方工程数量大,其中挖方数量多,主要分布在沿线的6座山坡上。施工中尽量多开工作面,尽快完成土方工程施工。

3.项目所在地雨水集中,年降雨量大,不利于土石方施工。

4.本项目多为加宽路基,新路与旧路的衔接也是本项目的技术关键点,新旧路基搭接处的挖台阶填筑是施工的技术要点。

5.排水及涵洞工程量大,施工持续时间较长,是本项目的关键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组织多点共同作业。必要时,可调配生产资源集中攻关,以保障其紧后工作的施工。

6.特殊路基边坡防护工程量大,防护类型多,边坡稳定性差,是本项目的施工重点和难点。边坡防护宜紧跟路堑开挖施工,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7.沿线房屋拆迁及拆除工程比较多,施工进度受拆迁和拆除进度影响。项目部宜根据拆迁和拆除进度适时安排施工。

三、指导思想及工程目标

根据本合同段的现场条件、工期要求、工程特点、工程量大小及分布情况,立足于“环保优先、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主攻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涵洞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适时安排,路基防护与附属工程紧跟”的原则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以路基为施工主线,其他工程的施工组织安排服从和服务于这个重点,统筹兼顾,均衡生产。

按合同要求,优化施工组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合同内容。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

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计划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本项目施工任务,总工期330天。

在实施本合同工程的全过程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三无、三消灭、一控制、一创建”,即:无因工死亡事故、无行车和人身安全的重大、大事故及行车险性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0.6‰以下;创建安全标准工地。

2.5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和工程特点,公司指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统一指挥管理本合同段工程的实施,代表公司向业主负责,全面履行合同协议,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合同段工程的施工及缺陷修复工作。

1.2职责分工及管理权限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一管理者,负责本合同段工程从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直至竣工交付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和控制,代表公司法人履行合同及对业主的各项承诺。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生产、物资设备供应及管理、施工组织与协调、进度管理和施工安全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制定和落实各项措施及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办公室主任:掌握项目主要工作的进展情况,负责制定、落实管理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会议的安排、组织和记录,负责文件管理、档案管理、行政管理,负责项目财务管理、监督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负责项目部员工的调配、培训和考核,负责后勤保障。

部门及人员设置见“项目经理部部门设置及职责分工表”。

项目经理部部门设置及职责分工

1.1.总体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

为确保本项目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我司选派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队伍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参战。

我司将严格按照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要求,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决心以完善的施工手段,以最优的施工方案,以合理的施工工期,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工程的施工建设。

为此,我标段确定“坚持一个宗旨、把握两个关键点、抓住三个重点”这一施工总部署。

坚持一个宗旨:即通过本工程的施工,展示我公司的风采,以确保合格工程为目标,精心组织施工。

把握两个关键:即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这两大关键。按照IS09001质量保证标准对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抓住三个重点:即边坡防护、排水涵洞工程及路基路面工程。

1.施工任务划分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量,项目划分成2个施工区。

根据现场情况和工区划分拟对两个工区配置施工队伍如下:

第一施工区配置1个土方施工队、1个管道施工队、1个路基防护施工队、1个锚杆施工队、1个人行道铺装施工队。

第二施工区配置1个土方施工队、1个管道施工队、1个路基防护施工队、1个涵洞施工队、1个人行道铺装施工队。

第一、第二工区共同配置1个水稳施工队、1个沥青路面施工队、1个绿化施工队、1个交通工程施工队、1个亮化工程施工队。

——施工员——施工班组长——施工作业人员。交底以书面形式表达,随同任务单一起下达到班组,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认真贯彻。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导线及高程复核,重要控制点要做成永久性标记。

经现场考察,K29+740右侧的民房水电设施完善,场地开阔,交通方便,地处本项目路段中心区域,且在红线外,特租赁此处1栋4层楼民房作为项目经理部;工人住宿区采取附近租赁;水泥稳定碎石搅拌站1处,占地面积约3000m2。

3.3工程施工用电情况

根据施工区域划分及进度安排、施工用电设备主要集中在钢筋加工区和水稳施工阶段中的水稳拌合站中。因此可分别考虑计算钢筋加工区和水稳拌合站的用电量就可以满足项目的总体临时施工用电量。

钢筋加工区临时施工用电设备统计

钢筋加工区临时施工用电拟选用一台100KVA的变压器,水稳拌合站临时施工用电拟选用一台250KVA的变压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4主要人员、设备进场

我司已按照项目组织机构组建项目经理部、配置相关人员进场。施工设备分期分批进场,进场前对机械设备进行鉴定、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完好、性能良好。

物资部门根据工程部提供的材料需求计划进行及时的采购供应。其中,混凝土统一由商品混凝土公司供应。

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工程试验是保证工程使用合格材料的唯一检测手段。为了安全、优质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我司将严格控制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将选择具有相应资设备齐全信誉良好的试验检测单位来完成本项目的试验检测任务。

工程开工前,将打算委托试验室的所有资质证明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

1.2试验数据管理规定

“材料进货检验和试验计划”,保证试验数据采集及时性、真实性,并使试验数据文件管理由专人负责。

砂、碎石的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筛分、紧固性及容重试验;

拌合用水的PH值及有害杂质试验;

各种标号砼的坍落度、强度、和易性、凝结时间、配合比试验;

砂浆配合比、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砖抗压抗折试验;

2.1.2新增导线点与相邻要通视良好,以便于角度及边长测量。导线点必须建在土质坚硬的地方和便于保存之处,以便安置仪器,使点位保持稳定,导线的边长,根据实际地形尽量不使其相差悬殊。导线点布设要满足施工需要,密度要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精确测量各导线点的边长及角度,并根据起始边的方向求出个新增导线点的坐标并进行严密平差,绘制图表报请监理工程师或业主批准后,投入使用。

2.1.3测量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角度闭合差符合施工测量规范要求,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0。

2.2.1按线路起点附近的国家水准点,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沿道路前进方向,增设水准基点,作为整个路线高路控制点,水平测量水准基点的布设密度,应根据实际地形布置,高差太大,应适当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并测定出高程。

2.3.3道路内构筑物测量控制

利用道路中心桩及所布设导线点根据道路内构筑物的里程及设计图表推算出检查井、排水出水口的位置,并在构筑物的中心线上,定设龙门板,在龙门板上测算出高程以此来控制开挖宽度及下挖深度,以防超挖与欠挖,此工作完成后及时报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校核后,方可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龙门桩要加强保护,防止碰桩产生误差,定期用仪器复核,并在开槽铺设管道的沿线布设临时水准点,每100米不少一个,以便随时检查开挖深度及坡度。

3.1施工准备

3.1.1对设计资料和投标文件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特别是土石方数量,交通、植被,建筑和设施拆迁、地质测量等同路基施工有关的资料。

3.1.2根据总施工部署编制路基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并报批。

3.1.3开工前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包括导线点、界桩、水准点复测和补点;横断面检查与补测;恢复中线和固定主要控制桩;逐桩进行路基放样,订出界桩、堤脚、堑顶、边沟、护坡道等位置。并在施工范围外设控制桩,边坡放样及机械施工控制标志。

3.1.4对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测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限、塑性指数或颗粒分析、填料强度等。

3.1.5场地清理包括路基用地范围内地上建筑、设施、文物的清理(保护),地表植被清理,好土的集中堆放,以及填方段填土前地表面的整平压实。

3.1.6做好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如路堑开挖前在上方做截水沟,路堤填方前原地面排水,但不得流入农田等造成破坏,要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

3.2路堑土方开挖

3.2.1路堑施工就是按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出来的土方运到路堤地段作填料,或者运往弃土地点。它虽然不象路堤填筑那样有填料的选择和分层压实问题。但是,路堑是由天然地层构成的,天然地层在生成和演变的长期过程中,一般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处于地壳表层的路堑边坡,开挖暴露于大气中,受到各种自然的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路堤边坡更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路堑边坡的稳定与施工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施工开挖边坡过陡,弃土堆离边坡太近,施工中排水不良,支挡工程未及时做好,都会引起边坡失稳,发生塌滑。

路堑开挖后根据设计土石方调配方案进行调配,在填料满足路堤填筑技术条件的情况下,移挖作填。对于多余的路堑开挖土方作为弃方,运至弃土场。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辅助作业。对地形较平缓的浅路堑,采用全断面纵向开挖方法;当路堑长度较短,挖深较大时,采取横向分台阶开挖方法;路堑较长且深度较大时,采取纵向分层分台阶开挖方法;地形起伏,且路堑长度大、开挖深时,采取纵横向分台阶结合的开挖方法。

  从路堑的一端或两端按横断面全宽逐渐向前开挖。这种方法适用于较短的路堑。路堑深度不大时可以一次挖到设计标高,路堑深度较大时可分成几个台阶开挖,各层要有独立的出土道和临时排水设施。分层横挖使得工作面纵向拉开,多层多向出土,可以容纳较多的施工机械,加快了施工速度。

  沿路堑纵向将高度分成不大的层次依次开挖,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

  如果路堑的宽度及深度都不大,可以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挖掘,称为分层纵挖法,如果路堑的宽度及深度都比较大,可沿纵向分层、每层先挖出一条通道,然后开挖两旁,称为通道纵挖法,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或出口路线,以加快施工速度,如果路堑很长,可在适当位置将路堑的一侧横向挖穿,把路堑分成几段,各段再采用上述纵向开挖,称为分段纵挖法。分段纵挖法适用于傍山长路堑。

  无论采取那种开挖方法,在挖掘时都应利用挖掘机械把边坡做好,也就是在挖掘的过程中,边挖边做坡。否则,一旦挖掘深度过大机械将无法做坡,给施工造成困难。因此,在挖掘的过程中,测量人员应该及时按照图纸要求把边坡开挖线放好,并应根据挖掘的深度随时指挥调整开挖线,力争利用机械一次做好边坡减少人工的做坡量。

3.2.2修筑路拱、刷刮边坡、整平路基面时,宜采用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配合作业,遇地下水时应及时挖沟排除,若路床以下位于含水量较多土层时,应换填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边坡开挖后,应立即刷坡并砌筑相应的防护工程以防雨水冲刷。

3.2.3根据土壤试验对开挖出的适用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应混杂。先挖出的适用土方,应储存于指定地点,待后填路堤上部。对已先挖出的路堑断面,路床顶面应予留30cm后挖,以免施工车辆和雨水对路床的破坏。

3.3路堤土方填筑

3.3.1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度,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自卸汽车、冲击夯等。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路基。

3.3.2选择适宜的取料场,选择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3.3.3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控制每层压实厚度30cm。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挖机翻拌晾晒;当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

3.3.4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到达到设计的压实度为止。根据路堤的填筑高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每层填土都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或旁站。在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3.3.5半填半挖路基和填挖交界处的路基,要结合挖方路基的施工要求进行,填方一般从低处开始,按距路基顶面的不同高度控制压实度标准,最后一层要翻松挖方地段,平整后和填方路段一起碾压成型路基。施工中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施工。

3.3.6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

3.3.7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的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50cm,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cm。

3.3.8路基填土高度小80cm(包括零填)时,对于原地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深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6%;路基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大于80cm小于150cm时,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4%;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50cm时,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3%。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用小型夯实机具加以夯实。台阶顶作2%的内倾斜坡,且台阶保持无水。加宽旧路堤时,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内倾2%、高1m、宽2m的台阶。所用填料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3.3.9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做成4%的双向横坡,填筑上层时,不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质所填筑的下层边坡上。路基填土要求洒水至最佳含水量碾压,对路基填土的土质严格按设计要求取用,对土质不满足CBR值要求的进行换填,在指定的取土场取土进行路基填筑。

3.3.10在填筑顶面以下0~80cm范围内的压密度不小于96%。如果不符合要求,翻松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新老路基交界处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

4.1.1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方案。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公路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4.1.2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cm。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4.1.3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ω和最大干密度ρ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ω,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按着高速公路松铺厚度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砂性土需碾压次数少,粘性土需碾压次数多。光轮压路机碾压次数较高,轮胎式压路机次之,振动式压路机和夯击机次数最少。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不合格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4.1.4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对于高等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

4.1.5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

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必要时可对土采用人工加水达到最佳含水量。需要加的水宜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4.1.6压实施工

⑴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率,最后即可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

⑵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不要急于碾压,而是要采取处理措施,过湿就摊铺晾晒,过干则撒水润湿。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⑶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⑷有大型运载车辆应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充分利用大型车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大型车辆轴载大,对路基具有压实作用,但是长时间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导致过度碾压,形成车撤,反而对路基有害。因此,施工时应尽量让车辆在路基全幅宽度内分开行驶。

由于本项目为改造工程,原有道路需要正常行车,不能封闭交通,所以在进行路面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半幅倒边施工。即分路段进行半幅施工,另外半幅用来正常通行,待先施工的半幅养生完成后开放交通,倒到另外一边进行施工。

本项目路面垫层有两种形式,即15cm级配碎石垫层及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垫层。

⑴级配碎石垫层

级配碎石垫层厚度为15cm,压实度96%,CBR值应不小于100%。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集中拌合楼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摊铺机铺筑施工。

根据设计施工图中给定的逐桩坐标、设计高程、设计宽度,在土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10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路基外侧设指示桩。然后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示出级配碎石基层边缘设计标高。

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集中拌合楼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施工。试验员需提前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对集料进行筛分,确定集料配比、材料质量要求及含水量要求。

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

将拌合好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18t以上)运输到施工现场,同时根据运距远近,视气候条件状况,决定是否给予运输车辆以遮盖,避免混合料的水分蒸发过快,影响垫层的铺筑质量。

将混合料均匀堆放在路基上,根据试验段确定松浦系数,严格控制卸料的距离。项目部派专人指挥自卸车卸料,避免料多或不够。

a.级配碎石垫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纵向接缝在接合部位设置钢模板,使纵缝垂直,不垂直的部位采用切齐处理。铺上层时避免纵缝在同一位置。

b.摊铺前,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结构参数包括平板宽度和拱度、摊铺厚度与慰平板的初始工作仰角;运行参数即指摊铺速度。

c.摊铺时,采用走钢筋丝来控制摊铺厚度及纵坡、横坡。先选择好纵坡基准,其具体作法是:在路面基础边线外0.5m处的钢筋桩上设置与基层顶面纵坡一致的弦线,弦线采用Φ4弹簧钢丝,固定在间距为20m的钢筋桩上,用张拉器拉紧,每段长度按100m进行拉紧,摊铺的导向线以土模边部为准。同时在路基的中线也拉一道钢丝绳,两条钢丝绳的高差为横坡的高度。

d.摊铺机是通过传感器来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机工作时,使传感器的触件沿弦线移动,只要给定设计的纵坡及横坡值,能自动控制铺层面的坡度。

e.摊铺起点处理:摊铺机起动前,用方枋将熨平板垫高到虚铺厚度,然后用料将两侧螺旋区域布满,保证端部起点混合料的厚度。

a.本工程采用20T光轮压路机进行级配碎石的压实施工,碾压时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先内后外,先低后高的原则。

b.先轻后重,先用压路机不开振动静压一遍,然后再开振动进行碾压。速度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以免把集料推走。静压时的速度控制较慢进行,振动碾压时前两遍的碾压速度采用1.5~1.7km/h,以后的碾压速度采用2.0~2.5km/h。

c. 压实机具、工作线路要合理,碾压时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钢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d.碾压结束后,迅速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压实度不够,立即进行补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级配碎石摊铺时,应该连续作业,每天收工之后,要将端部适当碾压,以保证水分不会完全散发。接缝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接缝时,要人工将末端混合料与新拌混合料均匀拌合,必要时可适当洒水,然后用平地机刮平,整平之后,新旧混合料要一起碾压。

成型之后的级配碎石垫层,为了保证表面不收破坏,禁止开放交通并尽快摊铺水稳层。

⑵原有路面碎石化

利用老路段路面垫层及底基层采用碎石化旧路面。破碎前应对原旧混凝土路面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掌握旧路面的破损情况、厚度、每块板的尺寸等相关参数,以便调整多锤头破碎机的工作参数。在施工现场对多锤头破碎机进行保养、试运行,使设备达到最佳工作状态。选取破碎试验路段,对破碎前的路况(裂缝长度、宽度、条数等)、高程进行详细测设,以便试验路段施工后进行数据对比。

破碎前要确定锤的破碎点,一般锤距为50cm左右。路面破碎的形状必须成“锯齿”拼图状,所有的碎粒处于互相啮合,未被打乱的状态,这样可使交通负荷向更大的范围分散;碎粒共同“工作或弯曲”,将负荷分散到更大的范围。经过碎石化后,水泥混凝土颗粒的粒径不大于40cm,且75%以上的颗粒在深度方向的分布满足:表面最大尺寸不超过7.5cm,底部不超过37.5cm。碎石化后旧路面顶面的回弹模量不小于300MPa。

破碎的混凝土的固定方法是用重型静碾压路机碾压,以重型轮胎压路机为首选,因为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碾压时接触面不均匀,尤其是振动压路机会使一些小型碎块下沉,造成破碎块体更加松动而不能起到固定作用。根据公司以往的经验,采用50T的重型轮胎式压路机碾压几遍的固定方法对破碎的混凝土碾压有很好的作用。对于一些破碎后产生的混凝土过分剥落、形成缝隙较大的部分,采用砂浆灌浆及封浆处理,以保证加铺结构层以下没有空洞。

破碎与固定同步进行:同步进行主要是利用重型轮胎式压路机对水泥板进行碾压,使旧水泥板完全破碎并与下步结构层充分接触,同时保证水泥混凝土板体保留大部分强度。利用压路机本身的重力及工作时的冲击力来完成的,其工作时压路机碾压力可以达到250T,利用大的冲压力将水泥混凝土面板压裂并将板体压实以起固定作用。指标控制一般采用高差控制,高差的控制方法是在施工前,每车道50米确定一点测定其高程,施工时每碾压5遍测一次,当前后两次高差小于 5mm时,即认为破碎并碾压密实。

4.2.2底基层及基层

底基层及基层采用的是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厚度为10cm、20cm、21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材料配合比水泥:碎石4:100,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压实度≥97%。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采用水泥:碎石5:100,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为3.5~4MPa,压实度≥98%。水泥稳定碎石材料采用拌合楼集中搅拌,自卸式汽车运输,摊铺机分层铺筑施工。

⑴施工放样

①在级配碎石垫层顶面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设一中心桩,并在两侧路面外边缘0.5m处用长钢筋设立钢筋指示桩。

②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⑵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用碎石:颗粒分析、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等。

混合料配合比、重型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及混合料延迟时间。

⑶混合料的拌和

先试拌,测定混合料级配,含水量及结合料剂量,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拌,直至达到要求。拌和生产中,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应不小于最佳值。拌和后的混合料出厂前应检验其级配、含水量、水泥剂量,合格后方可出厂。

⑷混合料的运输

①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②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混合料用蓬布覆盖,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③到达摊铺现场后,目测混合料上下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灰团、夹心、花面等以判断其是否拌和均匀,如出现拌和不均匀现象,不允许摊铺。

④在运输车辆进入摊铺区域后,应缓慢行驶,直线行走,在倒料时严禁急刹车、打急弯,以免扰动下承层。

⑸混合料的摊铺

①采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纵向接缝在接合部位设置钢模板,使纵缝垂直,不垂直的部位采用切齐处理。铺上层时避免纵缝在同一位置。

②摊铺前,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结构参数包括平板宽度和拱度、摊铺厚度与慰平板的初始工作仰角;运行参数即指摊铺速度。

③摊铺时,采用走钢筋丝来控制摊铺厚度及纵坡、横坡。先选择好纵坡基准,其具体作法是:在路面基础边线外0.5m处的钢筋桩上设置与基层顶面纵坡一致的弦线,弦线采用Φ4弹簧钢丝,固定在间距为20m的钢筋桩上,用张拉器拉紧,每段长度按100m进行拉紧,摊铺的导向线以土模边部为准。同时在路基的中线也拉一道钢丝绳,两条钢丝绳的高差为横坡的高度。

④摊铺机是通过传感器来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机工作时,使传感器的触件沿弦线移动,只要给定设计的纵坡及横坡值,能自动控制铺层面的坡度。

⑤摊铺起点处理:摊铺机起动前,用方枋将熨平板垫高到虚铺厚度,然后用料将两侧螺旋区域布满,保证端部起点混合料的厚度。

⑹混合料的碾压

①本工程采用20T光轮压路机进行水稳的压时,压实时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先内后外,先低后高的原则。

②先轻后重;先用压路机不开振动静压一遍,然后再开振动进行碾压。速度先慢后快: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以免把松散混合料被推走。静压时的速度控制较慢进行,振动碾压时前两遍的碾压速度采用1.5~1.7km/h,以后的碾压速度采用2.0~2.5km/h。

③压实机具、工作线路要合理,碾压时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钢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④碾压结束后,迅速进行压实度检测,如果压实度不够,立即进行补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⑺混合料的接缝

①纵向接缝缝采用垂直接缝,凿除松散粒料,水泥净浆抹面后进行接缝摊铺,控制虚铺厚度,压实后使基层保持同一平面。

②横向接缝。摊铺结束后,如不在结构物搭接处时,需作横缝处理,压路机碾压结束,用3m直尺检查接头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垂直路线方向全部凿除成一条直线,接茬垂直。下次摊铺前在接茬处涂抹水泥浆,摊铺机熨平板座上前一次摊铺好的基层,垫上虚铺厚度方木,即可使接缝平直。

⑻养生及交通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开始养生。先覆盖草袋或麻袋,然后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每天洒水次数应保证养生期间始终保持稳定粒料表面潮湿,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禁止其它车辆通行,封闭交通。

⑴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防水渗等要求,路面用沥青、碎石、砂、矿粉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应该采用碎石,粗集料的生产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沥青砼的粗集料必须采用大型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具有良好颗粒形状,尽量减少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石质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其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上表的要求。

“一级公路”对应的各项要求。

透层油选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用量采用0.7~1L/m2。

③沥青层之间施工时应设粘层,粘层油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R),用量为0.3~0.6kg/m2。

④沥青面层压实度应大于98%。

⑶混合料的拌和

①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②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验证三个阶段进行试拌、试铺后,进行大批生产。

③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④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55~165℃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60~175℃,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45~165℃,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195℃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5℃。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

矿料温度:160~175

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范围145~165超过195废弃

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

碾压温度:不低于130~145

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80

开放交通的路表面温度:不高于50

⑤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⑦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⑧出厂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

⑨拌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⑷混合料的运输

①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②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用篷布覆盖。

⑤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的可靠的照明设施,白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⑸混合料的摊铺

①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②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5~150℃。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③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摊铺室内料要饱料,送料应均匀。

④摊铺机的操作应不使混合料沿着受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予除去。

⑤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⑥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施工气温低于5℃时,都不得摊铺混料。

⑦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须报废,雨季施工时千万注意DB2301T 60-2020标准下载,中面层、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摊铺。

⑹混合料的压实

横向接缝处的施工,首先是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横缝处的处理,在最后一车料倒入摊铺机料斗,并在逐步用空的过程中,摊铺机手应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螺旋输送器内和熨平板前部混合料的堆积量,要保持范围内均匀一致,尽可能摊铺出一个垂直于路中线的整齐断面,然后将摊铺机驶离该断面3~5m,如果该断面仍有不整齐再用人工进行修整,然后立即挖槽、横向埋入钢板,以减少碾压时推移量,钢板的高度与压实厚度相同,宽度为5~8cm即可。

为使接缝位置得当,可以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并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已铺层表面与3m直尺底面开始脱离接触处),然后用锯缝机沿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并将切缝一侧不符合要求的尾部铲除(也可以人工或机械铲除不符合要求的尾部,形成毛接缝)。此工作通常在铺筑层碾压结束后的当天完成。为便于铲除混合料,可事先在施工邻近结束时,在预定摊铺断末端的1m长的摊铺宽度范围内先铺一层报纸或撒一薄层砂,摊铺机铺料结束驶离现场,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整平和碾压密实后,找出切割位置,切割后将尾部料铲除。第二天开始摊铺前,清扫接缝处,对断面切口涂刷乳化沥青,将摊铺机倒到接缝处,使熨平板前缘位于切口约5cm的位置。在下面放入2~3块垫木,垫木厚度为铺层压实厚度乘上松铺系数减去压实厚度,然后即对熨平板进行预热。

横向接缝的碾压是碾压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碾压时,应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即斥之与路面中心线)碾压,摊铺层的外测应放置供压路机能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DB51/T 2661-2019标准下载,伸入新铺混合料层的宽度不超过20cm,接着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碾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需要特别重视的是横向接缝处的碾压要掌握温度的影响,高温或低温时的过度碾压都会使新铺层出现裂纹。

侧石及平石采用麻石,锁边石采用C25预制砼,用M15水泥砂浆挤砌。人行道总厚27cm,从上而下分别为:6cm彩色透水铺地砖、3cm中粗砂找平层、18cm透水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