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50759-2022-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GB_T50759-2022.pdf

GB_T50759-2022-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GB_T50759-2022.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7938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_T50759-2022-油气回收处理设施技术标准-GB_T50759-2022.pdf

器》GB/T13347和《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 收标准》SH/T3413的规定; 3当用于易聚合、结晶等导致堵塞的场合时,管道阻火器两 端宜设置压力监测,并应采取防堵措施。 5.1.7储罐呼吸阀应配置阻火器,阻火器应为耐烧爆燃型

5.2储罐油气收集系统

5.2.1易挥发性可燃液体物料内浮顶、拱顶和低压储罐的油气收 集系统的连接宜采用单罐单控或直接连通方式;为保证安全和产 品质量,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X2R 1储存不同种类介质、性质差别较大的同类介质、火灾危险 性类别不同的介质的储罐·其油气收集系统不应采用直接连通; 2储存极度、高度危害液体的储罐与储存非同类物料的储罐 的油气收集系统不应采用直接连通;×Z ?1 3不同罐组的储罐的油气收集系统不宜采用直接连通; 4 不同罐型的储罐的油气收集系统不宜采用直接连通; 5成品储罐与其他储存非同类物料的储罐的油气收集系统 不应采用直接连通。 人 5.2.2下列储罐应独立设置油气收集系统,当经过预处理后可与 其他油气收集系统合并设置: 1苯乙烯等易自聚介质的储罐; 2操作温度大于120C的高温物料储罐; 3油气中硫化物体积含量大于或等于5%的储罐; 4遇其他气体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物料储罐; 5其他需要独立设置气相收集系统的储罐。 5.2.3油气收集系统应根据储存物料的性质、火灾危险性、储存 温度排气压力和型等因素设置、当多座储的油气收集系统

温度、排气压力和罐型等因素设置。当多座储罐的油气收集系统 直接连通,共用一个压力控制阀时石龙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其储存的物料应为同一品种或 性质相近的物料

5.2.4 储罐油气排放压力的设定值不应与呼吸阀和紧急泄放阀

5.2.4储罐油气排放压力的设定值不应与呼吸阀和紧急泄放阁 等的动作压力区间有交集

等的动作压力区间有交集

5.2.5储罐顶部气相空间的操作压力,无气体密封时,不应低

呼吸阀的吸人整定压力;有气体密封时,不应低于0.2kPa(G) 油气排出压力不应高于呼吸阀的呼出整定压力,并应设置压力京 1Z 地及远传仪表

5.2.6油气收集系统的能力应满足同一系统内所有储罐最大注

5.2.7储罐的油气排放量应根据大呼吸气量、小呼吸气量、高活

5.2.8储罐的保护气体用量应考虑物料性质、物料输出量和气温

变化引起物料的温升或温降等因素。对于储存易聚合、氧化结晶 的物料储罐,还应设置下列措施: ?S 1 储罐气相空间应设置低压力报警,报警值不应低于储罐呼 吸阀的设定值: 1 2储罐气相空间应设置氧含量监测报警及联锁保护。 5.2.9常压储罐排出的油气不宜排入全厂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 7 当受条件限制,需排至全厂低压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气体热值和氧含量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可燃性 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的相关要求; 2油气收集管道上应设在线氧含量分析仪和氧浓度高高联 锁切断设施; 3油气收集管道上应采取防止全厂可燃性气体倒流入储罐 区的油气收集管道的措施

2.11油气自收集系统进入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处理装置前应 设置切断阀和阻火设备。当多个油气收集系统共用一套油气回收 装置或油气处理装置时,在进人油气回收装置或油气处理装置前 应分别设置远程控制切断阀。切断阀应具有手动和远程操作功 能,其与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处理装置的距离不宜小于10m。 53装东设施油气收焦系统

5.4.1易挥发性可燃液体物料装船设施宜设置液相臂和气相臂, 气相臂与油气收集系统应密闭连接。 5.4.2油气收集系统的压力不应高于船舶上呼吸阀呼出整定压 力,不应低于吸阀的开启压力。 5.4.3装船设施应设置船岸安全装置,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1S196一12的规定。 5.4.4装船设施的油气收集系统应设置远程控制切断阀;远程控制 切断阀宜设在栈桥根部陆域侧·距码头前沿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5.4.3装船设施应设置船岸安全装置,并应满足现行行业

5.5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处理装置

气性质、油气浓度和尾气控制指标等要求,经技术经济比选综合确 定工艺方案

5.5.2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处理装置的设计规模宜为储存或/禾

5.5.2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处理装置的设计规模宜为储存或/禾

某互通式立交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月的油气平均浓度。储存系统油气浓度可根据物料性质、操作条

5.5.4吸收液的选用应符合下列

1用于吸收汽油、石脑油、芳烃、溶剂油等单一品种的油气 时,吸收液宜选用同种物料或性质相近不易挥发的液体; 2用于吸收混合油气时,吸收液宜选用挥发性小的低标号柴 2O X 3吸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提高吸收效果。 5.5.5吸收塔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吸收塔宜为填料式;一\ 入 X1 填料宜为低压降、规整填料,压降不宜高于1kPa; 3 填料层上下段宜设置压力仪表,塔底液体段应设置液位就 地指示及远传仪表,并应采取高低液位联锁控制措施; 4吸收塔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0.35MPa。 5.5.6 1 分离膜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2 单个膜组件的油气处理能力不宜小于100Nm/h; 2 膜组件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1.0MPa; 2 3 有机材料分离膜的膜组件操作温度不应超过50C; 4+ 2 分离膜组件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8a; 5 2 分离膜对正丁烷的透过选择性不应低于对氮气的20倍; 6 分离膜组件应预留备用口;

7 吸附罐应采取失电保护措施

5.5.10换热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热器宜选用低压降换热器,压降不宜高于300Pa,设计 压力不应低于1.0MPa; 2换热器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和温度仪表: 3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不应低于50W/(m·C)。 5.5.11制冷系统油气冷凝通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气冷凝通道应设置自动除霜系统,冷凝后的油水混合物 应设置油水分离装置,采用水冷凝器的制冷装置应采取防冻措施; 2当制冷系统连续操作时,油气冷凝通道应设置全通量的备 用通道。 7 5.5.12油气处理装置人口的油气浓度宜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 的25%。 5.5.13燃烧法油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装置产生的氮氧化物、二嘌英、硫化物等污染物应满足相 关排放限值和控制指标的要求: 2装置人口应设置防回火措施。 5.5.14,氧化法油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7 ? 71 油气处理装置的反应器、换热器、电加热器等设备的设计 压力不应低于1.0MPa,并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2 1A 催化剂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应低于3a; 3 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应设置温度检测报警及过热保护 措施; 4反应器前的油气管道上应设置油气浓度检测及高高联锁 关闭切断阀,并应采取防回火措施

5.5.10换热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换热器宜选用低压降换热器,压降不宜高于300Pa,设计 压力不应低于1.0MPa; 2换热器的进出口应设置压力和温度仪表: 3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不应低于50W/(m·C)。

1油气冷凝通道应设置自动除霜系统,冷凝后的油水混合物 应设置油水分离装置,采用水冷凝器的制冷装置应采取防冻措施 2当制冷系统连续操作时,油气冷凝通道应设置全通量的备 用通道。 5.5.12油气处理装置人口的油气浓度宜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阳

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1等离子体反应器前后应设置孔径不超过100um的气体过 滤器; 2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反应器内被处理气

体的最大爆炸压力,并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 3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表面运行温度应低于200C; 4等离子体后应设置臭氧分解装置,且应控制氮氧化物的排 放浓度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5.5.16机泵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增压用压缩机宜选用液环式压缩机;制冷用压缩机宜选用 往复式或螺杆式压缩机,制冷剂宜选用环保型制冷剂; 2真空泵宜选用螺杆式或液环式: 3液体输送用泵宜选用离心泵; 4真空泵、压缩机的进出口应设压力仪表,出口应设温度仪 表;输送泵出口应设压力仪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