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桩板墙施工方案

现浇混凝土桩板墙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现浇混凝土桩板墙施工方案

2、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2

3.4机械设备与人员安排 15

JCT908-2013 人造石3.4.1施工设备 15

3.4.2施工人员 15

3.5震动滑动钢模钢模灌注墙施工工艺标准 16

4、施工方法及要点 24

4.1挖孔板墙施工 24

4.2板墙间板预制及安装 31

5、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40

5.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40

5.3现浇混凝土板墙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2

5.4教育和培训 44

5.5安全资料的记录 44

6、质量保证措施 45

6.1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场验收制度 47

6.2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48

6.3技术交底制度 48

6.4测量复核制度 48

6.5“三检”制度 48

6.6施工资料记录整理 48

6.7现浇混凝土板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9

7、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53

8、工期保证措施 53

8.1施工进度计划保证的组织措施 53

8.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的技术措施 54

8.3施工进度计划保证的合同措施 54

8.4施工进度计划保证的经济措施 55

8.5施工进度计划保证的信息管理措施 55

8.6确保工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55

9、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56

9.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56

9.2应急处理程序 58

10、冬季施工措施 59

10.1准备工作 59

10.2技术措施 59

10.3安全措施 62

10.4机械操作及防冻措施 63

板墙中长3m,板墙宽0.3m,板墙深15m,板墙截面尺寸0.3m×3m×15m,板墙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墙体材料用量,C25混凝土14m3,钢筋1498.24Kg。

(根据民生渠首水毁时对现场实况进行的资料进行的测量深度见表)

1988年7月对民生渠首上游树捆冲刷深度现场进行测量记录

民生渠首冲砂闸流速1.75m/s拦砂坎冲刷深度现场进行测量记录

民生渠首泄洪闸与防水闸裹头拦砂坎当时都沉放5米深预制板桩并且都被水毁。

一、震动滑动钢模灌注墙沉模,护壁采用钢板,壁厚40mm空腹5mm双层钢板焊接形成水道和气道。采用振冲器通过自激振动传到钢模模具形成模具整体震动,利用模具地脚预留孔冲出压力水冲开土并辅以压缩空气以利造孔和滑动将模具冲贯入土中。

二、模具腹腔中土方开挖,用回旋钻机开挖。根据工程地层的特点,钻头拟主要采用高50厘米直径100厘米钢丝绳软连接侧翼梳齿,钻头侧面均距开六孔通过高压水将土冲开形成回旋泥流用泥浆泵抽出,开挖模具腹腔中土方达到设计深度。

三、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

钢筋笼采用井外作业,绑扎完后采用吊车进行安装。每节钢筋笼按设计尺寸及配筋加工制作完毕。

钢筋笼加工图如下所示:

钢筋必须是附有出厂合格证明的钢筋,进场后及时报试验室取样试验报验,合格后才允许用于工程中。

钢筋焊接所用焊条必须与钢筋类别、规格相适应,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经项目部实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φ<25mm)间焊接均应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焊接接头应错开布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是指35d,且不小于1000mm)同一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全部截面面积的最大百分率为50%。

焊接时焊缝高度应等于或大于被焊接钢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b应等于或大于被焊钢筋直径的0.7倍,钢筋焊缝要求平顺饱满,不得咬焊、堆积、漏焊,气孔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下钢筋笼必须将焊渣清出干净。钢筋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

主筋φ≥25mm的钢筋采用高强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技术,接头错开布置,每个断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为了保证钢筋笼具有足够的刚度,在制作钢筋笼时增加径向临支撑。钢筋骨架应在预制的支架上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成型,以确保骨架各部分尺寸及方便施工为原则,要求主筋顺直,箍筋间距均匀,绑扎及点焊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吊装过程中不能有开焊、松脱和变形现象,定位钢筋必须高度足够,以保证钢筋骨架有足够的保护层。

孔板墙混凝土浇筑前,钢筋笼施工时应埋超声

四、板墙身混凝土灌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安装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灌混凝土,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

2、混凝土制作、用料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根据试验确定。现场搅拌混凝土坍落度宜为8cm~12cm,如采用商品混凝土,非泵送时塌落度宜为8cm~12cm,泵送时坍落度宜为16cm~20cm。

3、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实际灌注量的充盈系数不应小于1.1。

4、混凝土灌注高度应高于板墙顶设计标高50cm。

五、振动上拔模成墙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保证板墙顶及其下部混凝土强度,在软弱土层内的拔模成墙速度宜为(0.6~0.8)m/min;在松散或稍密砂土层内宜为(1.0~1.2)m/min;在软硬交替处,拔模成墙速度不宜大于1.0m/min,并在该位置停拔留振10s;

2、模腔内灌满混凝土后,应先振动10s,再开始拔模成墙,应边振边拔,每拔1m应停拔并振动5s~10s,如此反复,直至沉管全部拔出;

3、在拔模成墙过程中应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二次添加混凝土,以满足板墙顶混凝土标高要求;

4、距离板墙顶5.0m时宜一次性成板墙,不宜停拔。

2、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现场踏勘、调查的资料和业主介绍的有关资料。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经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我多年的施工实践、配套设备、施工能力、施工管理的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技术力量和经济实力以及历年施工类似工程所获得的丰富经验。由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而成。

(1)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2)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3)遵循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

(4)遵循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原则。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第一单元格震动沉模→第一单元格土体开挖→第二单元格震动沉模→第一单元格钢筋网吊装→第二单元格土体开挖→第一单元格混凝土灌注→第二单元格钢筋网吊装→第一单元格震动提模→第二单元格混凝土灌注→下一单元格震动沉模→第二单元格震动提模→下一单元格土体开挖→下二单元格震动沉模→循环至墙体施工完毕

3.2.1现场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施工重点,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工程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大型机具使用,进退场计划,材料的采购、运输、堆放计划,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并制订出上述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指令性、指导性相结合的方法,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施施工总平面的科学、文明管理。

鉴于场区整体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因而在本工程的施工场区布置上,主要考虑到下列原则:

(1)整体布局要有利于各机组的正常施工而不互相影响。

(2)在施工期间内吊车及材料运输车自如的进出施工场区。

(3)有利于平行交叉各机台施工互不受影响。

(4)辅助设备及泥浆系统的设置应保证在施工期间场区的干净、整洁,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各类施工用资料表格准备齐全。

振动震动滑动钢模灌注墙工程开工前需要掌握如下有关资料:

(1)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2)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特别对板墙位图、柱结构图,应详细阅读理解清楚,有不明确的及时提出;

(3)现场地形图、管线图、测量基准点资料;

(4)场地及邻近区内的危房等特殊建筑物分布情况及地下障碍物(旧基础、地下工程、报废管线等)的分布。特别是要搞清楚埋藏深度;

(5)施工中所有有关报表、规范、技术书及以往工作经验资料等等;

在技术准备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有分歧意见的在技术交底会议上明确提出来,并通过书面形式确定。

(6)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场地特征具有针对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

4)板墙位图和施工流程说明;

6)保证质量、安全、环保技术措施;

7)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作业计划;

8)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的配备计划;

9)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0)劳动力组织及技术管理人员配备计划;

11)隐蔽工程验收项目计划。

(7)依据现场情况,编制各种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管理方案和现场管理制度及奖惩措施。建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期成本控制等各种体系;

(8)落实技术交底制度

在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项目部,项目部向项目施工各级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个参与施工人员熟悉技术要求,明确施工意图,贯彻施工图纸要求、施工规范及该工程、工艺特点,层层落实技术交底制度,落实施工技术交底情况后,施工人员签字资料返回项目资料库。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要求,提前做好机械、设备进场准备工作,充分满足施工需要.该工程计划用2台KS75型振动震动滑动钢模板墙机完成。

设备进场计划为:施工设备计划于甲方通知日期进场,进行设备安装及开工准备工作。

合理选择施工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的重要环节。设备型号数量选择的原则是:

(1)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2)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方法的要求;

(3)适应施工场地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电、供水条件等;

(4)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较少的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

(5)能较好地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器具的选型配套。

3.2.4主要物资计划

施工单位应对水泥进行复查试验,按其试验结果使用。对振动震动滑动钢模灌注墙施工来说,主要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凝结时间和胶砂强度。

安定性试验:安全性不合格的水泥主要是水泥中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含量太高。不合格的水泥会在后期硬化过程中,使已经硬化的混凝土产生裂纹或完全破坏,则安全性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

凝结时间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对施工有重要意义。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时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以后称为硬化阶段。我国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一般为1~3小时,终凝时间为5~6小时。

对于振动震动滑动钢模灌注墙施工,墙体的浇灌混凝土时间较长,要求水泥初凝时间长,有时需加缓凝剂。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不同批的同标号水泥,胶砂强度可能相关较大,造成板墙身混凝土强度不合要求。因此,如能及时快速检验出水泥胶砂强度,就可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凡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粗骨料,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两大类,在相同水泥用量的情况下,碎石拌出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左,卵石拌出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较好。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一般要用碎石作粗骨料。

石子颗粒级配好坏对节省水泥和保证混凝良好的和易性有很大关系。石子颗粒级配通过筛分法确定,有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之分。

连续级配因大小颗粒搭配较好,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不易发生离析现象。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用5~40mm石子较多,当导管直径较小,钢筋笼主筋间距较小时,也可使用5~20mm或25mm石子。粒径小一些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减小板墙身混凝土强度的离析性。对于水下砼,最大粒径应≤40mm。

粗骨料的颗粒形状还有属于针状和片状颗粒的,针、片状颗不仅本身易折断,影响砼强度,而且会增加骨料的空隙率,并影响砼拌合物的工作性。因此,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号时,含量不大于石重的15%,为一般混凝土时,其含量不大于石重的25%。此外,粗骨料的含泥量还有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时,应不大于石重的1%,为一般混凝土时,应不大于石重的2%,对于基本上是非粘性杂质的石粉,可分别增加为1.5%和3%。

碎石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对于经常性的生产质量控制则用压碎指标值检验较为简便。

在混凝土中凡粒径<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细骨料,一般以天然砂为细骨料。灌注墙混凝土要求细度在2.5~3.1中间较好,即最好是中砂。细度过小,单位体积或质量的砂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增大,润裹这些砂的表面及填充其空隙所需的水泥浆量增大,对灌注不利,细度过大,会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泌水现场,影响混凝土的工作。

砂的含泥量对于C30及C30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大于3%,对于C30以下的混凝土不应大于5%,堆料场地为泥土地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兜底铲运时混入泥团。

有机质:用比色法试验,不得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配成砂浆,进行强度对比,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

混凝拌合用水可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及适当处理后的工业废水。一般水下灌注混凝土主要采用自来水。

与灌注墙有关的外加剂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目前以前两种使用较为普遍。

减水剂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以及水与其他液体和固体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时的内阻力减小。这样,为保持相同流动性所需的用水量就减少了。

为保证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不硬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大于单根板墙的混凝土灌注时间,水泥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矿物的水化速度、水泥—水胶体系的凝聚过程、加水量等有关。

二、对灌注墙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2、混凝土拌和物要求有较好的流动性

混凝土灌注应防止水泥砂浆外流和地面的泥浆从料斗口带入模腔内,灌注高度必须达到足够的充盈量,保证最终的混凝土面满足设计的板墙顶标高,拔模成墙速度严格控制在0.6~0.8m/n,充盈系数不小于1.1,确保板墙身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混凝土拌和物要有一定的粘聚性

泌水率在1.2%~1.8%的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较好的粘聚性。水下混凝土要求2小时内析出的水分不大于混凝土体积的1.5%。

4、要求坍落度随时间损失小、初凝时间长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和粘聚性,要求混凝土有较长的凝结时间和减少坍落度损失。对水下混凝土,一般要求混凝土拌完后1小时5分钟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还能保持在15cm。此外,要求混凝土有一定的容重。水下混凝土靠自重灌注,靠重力和流动性密实,要求容重大于23kg/m3~24kg/m3,因此不能用轻骨料。

根据土方开挖施工的总体进程,合理安排现浇混凝土板墙的施工。

3.4机械设备与人员安排

0.3m×6m×15m

其中机械操作人员为专业操作人员,且要有相关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3.5震动滑动钢模钢模灌注墙施工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震动滑动钢模灌注墙的工程。

3.5.2.1原材料要求

3.5.2.1.1水泥: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3.5.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5.2.1.3石子:卵石粒径不大于50mm;碎石粒径不大于40mm;配筋板墙石子粒径均不宜大于30mm,并不宜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1/3。

3.5.2.1.4水: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3.5.2.1.5钢筋:品种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采用,有出厂合格证及复检报告。

3.5.2.2主要机工具

3.5.2.2.2配套机具设备:有下料斗,1t机动翻斗车,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机械,交流电焊机,氧割装置,50型装载机等。

3.5.2.3作业条件

3.5.2.3.1 根据现场的地质资料及设计施工图纸,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3.5.2.3.2 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障碍物均已排除或处理。场地已完成三通一平工作,对影响施工机械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适当处理(如铺设矿渣),并有排水措施。

3.5.3.5.2.3.3施工用水、用电、道路及临时设施均已就绪。

3.5.2.3.4 现场已设置测量基准线,水准基点,并妥加保护,施工前已按施工图纸放出轴线、定位点,并已复核板墙位。

3.5.2.3.5 在复杂土层施工时,应事先进行成孔试验,数量一般不小于2个。

3.5.2.3.6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

3.5.2.4作业人员

3.5.2.4.1主要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测量工、技术员、电工

3.5.2.4.2钻机操作工和电工应持证上岗,其余工种接受安全和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3.5.3.1工艺流程

3.5.3.2操作工艺

3.5.3.2.1打沉模机就位时,应垂直、平稳架设在打(沉)板墙部位板墙锤(振动箱)应对工程板墙位同时,在板墙架或套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在施工中进行套管深度观测。

3.5.3.2.2采用活瓣式板墙尖时,应先将板墙尖活瓣用麻绳或铁丝捆紧合拢,活瓣间隙应紧密。当板墙尖对准板墙基中心,并核查高速套管垂直度后,利用锤击及套管自重将板墙尖压入中。

3.5.3.2.3 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墙尖时,应先在板墙基中心预埋好板墙尖,在套管下端与板墙尖接触处垫好缓冲材料。板墙机就位后,吊起套管,对准板墙尖,使套管、板墙尖、板墙锤在一条垂直线上,利用锤重及套管自重将板墙尖压入土中。

3.5.3.2.4 成板墙施工顺序一般从中间开始,向两侧边或四周进行,对于群板墙基础或板墙的中心距小于或等于3.5d(d为板墙径)时,应间隔施打,中间空出的板墙,须待邻板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施打。

3.5.3.2.5开始震动滑动钢模时应轻击慢振。锤击震动滑动钢模时,可用收紧钢绳加压或加配重的方法提高震动滑动钢模速率。当水或泥浆有可能进入板墙管时,应事先在模腔内灌入1.5m左右的封底混凝土。

3.5.3.2.6 应按设计要求和试墙情况,严格控制震动滑动钢模最后贯入度。锤击震动滑动钢模应测量最后二阵十击贯入度;振动震动滑动钢模应测量最后两个2min贯入度。

3.5.3.2.7 在震动滑动钢模过程中,如出现套管快速下沉或套管沉不下去的情况,应及时分析原因,进行处理。如快速下沉是因板墙尖穿过硬土层进入软土层引起的,则应继续震动滑动钢模作业。如沉不下去是因板墙尖顶住孤石或遇到硬土层引起的,则应放慢震动滑动钢模速度(轻锤低击或慢振),待越过障碍后再正常震动滑动钢模。如仍沉不下去或震动滑动钢模过深,最后贯入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应核对地质资料,会同建设单位研究处理。

3.5.3.2.8 钢筋笼的吊放,对通长的钢筋笼在成孔完成后埋设,短钢筋笼可在混凝土灌至设计标高时再埋设,埋设钢筋笼时要对准管孔。垂直缓慢下降。在混凝土板墙顶采取构造连接插筋时,必须沿周围对称均匀垂直插入。

3.5.3.2.11 板墙顶混凝土一般宜高出设计标高200mm左右,待以后施工承台时再凿除。如设计有规定,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5.3.2.12每次拔模成墙高度应以能容纳吊斗一次所灌注混凝土为限,并边拔边灌。在任何情况下,套模腔内应保持不少于2m高度的混凝土,并按震动滑动钢模方法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拔模成墙。在拔模成墙过程中,应有专人用测锤或浮标检查模腔内混凝土下降情况,一次不应拔得过高。

3.5.3.2.13锤击震动滑动钢模拔模成墙方法是:套模腔内灌入混凝土后,拔模成墙速度均匀,对一般土层不宜大于1m/min;对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不宜大于0.8m/min。采用倒打拔模成墙的打击次数,单动汽锤不得少于70次/min;自由落锤轻击(小落距锤击)不得少于50次/min。在管底未拔到板墙顶设计标高之前,倒打或轻击不得中断。

3.2.15套管成孔灌注墙施工时,就随时观测板墙顶和地面有无水平位移及隆起,必要3.5.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5.3.2.16板墙身混凝土浇注后有必要复打时DG/TJ08-2013-2019 钢渣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标准,必须在原板墙混凝土未初凝前在原板墙位上重新安装板墙尖,第二次震动滑动钢模。震动滑动钢模后每次灌注混凝土应达到自然地面高,不得小灌。拔模成墙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板墙管外壁和地面上的污泥。前后两次震动滑动钢模的轴线必须重合。

3.5.4.1灌注墙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灌注墙的板墙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板墙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板墙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板墙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要求执行。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板墙,每根板墙必须有1组试件。

灌注墙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板墙径允许偏差(mm)

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板墙位允许偏差(mm)

条形板墙基沿中心线方向和板墙基础的中间板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