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K533 271~PDK533 371段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PDK533 271~PDK533 371段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4.7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PDK533 271~PDK533 371段不良地质专项施工方案(修改)

幸福隧道斜井平导高风险段落专项施工方案

(PDK533+271~PDK533+371)

(1)国家及相关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2)掌子面地质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某高层(16层)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3)《幸福隧道设计图纵断面设计图》(第三册)及《幸福隧道平导超前地质预报纵断面设计图》(第五册)。

(4)新建云桂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5)云桂公司下发的“云桂云铁工【2012】19号《风险管理办法》”。

为顺利通过幸福隧道斜井平导PDK533+271~PDK533+371段岩溶发育,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保护职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适用于云桂铁路幸福隧道斜井平导PDK533+271~PDK533+371段溶蚀破碎带,涌水突泥施工。

幸福隧道斜井已按照原定方案顺利进入平导施工,目前掌子面已开挖至PDK533+271,已进入风险源783米,目前根据平导掌子面揭示:围岩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溶弱发育,无水。本段设计主要为:Ⅲ级围岩100米,主要为涌水突泥高风险段落。PDK533+271~PDK533+371段设计为Ⅲ级围岩,采用单车道Ⅲ级锚喷衬砌,

风险源:幸福隧道斜井平导PDK533+271~PDK533+371段隧道埋深约160m,本段未见明显地下水位线,落水洞及竖井较为发育,地表易形成较大汇水面,容易发生涌水突泥事故。

幸福隧道斜井平导1、PDK533+271~+316段:岩体较完整,围岩稳定性较好,岩溶弱发育。2、PDK533+316~+340段:岩体较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岩溶中等发育,含水,建议加强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及水平钻探测,提请加强支护。3、PDK533+340~+371段: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岩溶中等发育,含水,建议加强地质雷达和红外探水及水平钻探测,提请加强支护。

根据现场TSP资料显示,此段围岩较破碎,可能发育有溶洞,现场施工时需加强加深炮孔及超前钻孔的施作,发现溶洞及时提请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施工。

3溶蚀破碎带、竖井及落水溶洞段施工方案

平导PDK533+271~PDK533+371段涌水突泥风险为高度,塌方风险为中度及以上。物探类型采用TSP203+红外探测+地质雷达,钻探类型采用超前钻孔(3孔)+加深炮眼(5孔)。尤其是要加强超前钻孔及加深炮眼的施作,掌握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的性质、位置和规模进行比较准确、全面、系统的探测和判断,确定不良地质体的空间位置、规模和性状,降低地质风险。

本段围岩施工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如遇围岩较差时,采用台阶法施工;

全断面施工方法详见“全断面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台阶法分2步开挖,上台阶高度2.7米,下台阶高度3.3米,台阶长度3~5米,下台阶施工分左右幅开挖,交替进行。

台阶法施工方法详见“台阶法施工工序示意图”。

3.3隧道开挖施工工序

(1)在上一循环的超前支护下,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论,开挖①部→施做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架立钢架(设锁脚锚杆或锚管),铺设钢筋网,并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开挖②部→施做边墙初期支护,初喷混凝土,接长钢架(设锁脚锚杆或锚管)铺设钢筋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注意事项:上台阶开挖每循环进尺不得大于1榀钢架间距,下台阶左右分幅开挖,左右错开间距不得少于两榀钢架,钢架底部要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不得悬空。

1、为确保本段施工安全,PDK533+271~PDK533+371段根据现场实际围岩情况及设计建议,可采用以下三类支护参数。

Ⅲ级围岩:Ⅲ级锚喷衬砌

(1)系统锚杆:Ⅲ级围岩段采用Φ22砂浆锚杆(每环5根),锚杆长2.5m,按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5m布置。砂浆锚杆用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

(2)钢筋网片:拱墙设置钢筋网,采用HPB235钢筋,直径φ6.5,网格尺寸25×25cm,点焊牢固,搭接长度1~2个网格。

(3)喷射砼:拱墙采用C20湿喷砼,喷射厚度为10cm

Ⅳ级围岩:Ⅳ级锚喷衬砌

(1)系统锚杆:Ⅳ级围岩段采用Φ22砂浆锚杆(每环11根),锚杆长3.0m,按环向间距1.2m×纵向间距1.5m布置。砂浆锚杆用砂浆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20,且所有锚杆均设置垫板,垫板采用A3钢,尺寸不小于150mm×150mm×6mm。

(2)钢架架设时利用系统锚杆定位,并应在拱、墙脚位置设Ф22锁脚锚杆,每处2根,每根长度为4.0m,钢架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与开挖面呈45°、65°角,焊接牢固。

(3)钢筋网片:拱墙设置钢筋网,采用HPB235钢筋,直径φ6.5,网格尺寸25×25cm,点焊牢固,搭接长度1~2个网格。

(4)喷射砼:拱墙采用C20湿喷砼,喷射厚度为15cm。

Ⅴ级围岩:Ⅴ级锚喷衬砌

(1)系统锚杆:单车道Ⅴ级锚喷采用φ22砂浆锚杆(每米14根),锚杆长3米,环向间距1.2*1.0(米)布置。

(2)钢筋网片:拱墙设置钢筋网片,采用HPB235钢筋,直径φ6.5,网格尺寸25×25cm,点焊牢固,搭接长度1~2个网格。

(3)喷射混凝土:C20混凝土,拱墙厚度为20cm。

(4)加强支护:设置在拱墙,采用规格为I14/I16钢架,1.0/0.8米/榀。

注意事项:开挖结束后立即进行支护,锁脚锚杆与围岩呈45°向下的夹角,锚杆要与钢架密贴,并用U型钢筋焊接牢固。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Ⅲ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正常施工。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Ⅱ级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通报现场技术主管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时于2小时内上报局项目部总工程师、专业监控量测评估单位、现场指挥部。施工单位总工程师组织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指挥部8小时内组织参建各方对设计施工措施进行综合评价。

当监控量测位移管理达到Ⅰ级管理值以及拱顶下沉、水平收敛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由现场监控量测组长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主管、现场监理工程师暂停施工,并将量测原始资料和分析结果于2小时内上报局项目部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现场指挥部、公司工程部(可先传电子版,后报纸质文档)。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指挥部指挥长、公司工程部部长8小时内到施工现场盯控,并组织参建各方研究相应工程措施,必要时由公司组织专家组研究工程措施。

施工支护紧随开挖面及时施作,以控制围岩变形和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进场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含泥量或含粉尘量过高的河砂、米石进入工程主体。喷射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生产,采用自动计量系统,确保施工配合比准确。喷锚支护做到喷料随拌随用,时间不超过规定。喷射前清理岩面。厚度较大时分层喷射。严格掌握风压和喷射距离,作到厚度符合设计和安全要求,表面平顺。

3.7涌水突泥施工技术及安全方案

3.7.1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中应合理组织,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加强现场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预报资料及实际情况对本段围岩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如遇到围岩的薄弱部位,在高水压作用下有可能被冲开,或发生渗透性破坏,或发生大规模涌水的情况,施工中拟采用如下对策:

(1)采用综合注浆技术进行地层加固和堵水,实际施工中将根据地质预报结果采用超前周边注浆、局部注浆等不同的方式,以取得较好的地层加固效果和达到堵水的目的;若在堵水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对施工现场重新进行研究分析,采取排水与堵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

(2)加强监控量测,进行信息化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中将建立监测系统,采集围岩和结构安全信息,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实行信息化施工。

(3)派专职安全员进行观察防护,以保证发生突泥涌水时,人员及机械设备及时撤离。

(4)每次爆破后由安检人员先进洞察看围岩及地下水情况,确认安全后才组织作业人员进洞作业。

(5)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分部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可能发生的突涌水进行处理,及时封闭支护或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防止涌水突泥事故的发生。

3.7.2施工安全方案

(1)在平导PDK533+271~PDK533+371岩溶洼地、竖井及落水溶洞段展开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以TSP203作宏观控制性预报,以红外探测作短距离有无水的预报,以地质雷达探测围岩的完整性,并采用超前钻孔(孔深20~30m)探水,查清含水层的厚度、岩性、水量、水压等,以以上所做预报探测结果,结合地质素描、区域地质资料、现场地表调查作综合预报分析,得出预报结论,以指导施工。

(2)在掌子面作业过程中洞内停放一辆接送车,汽车头向洞口,一旦有情况发生,作业人员立即向洞外撤离。

(3)采用开挖台车进行开挖作业,应避免在钻眼过程中突然喷出高压水直接伤人。

(4)在离掌子面200米范围内的隧道边墙上配设救生圈,在发生涌、突水后掌子面作业人员可利用救生圈自救出洞。

(5)洞内采用分级断电系统,安装漏电保护器,在洞内因涌水短路或人员触电短路后电源自动跳闸。

(6)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分部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可能发生的塌方隐患进行处理,及时封闭支护或相应的加强支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8坍塌段落施工方案

若遇到隧道自稳条件差的情况,如果施工措施不当,可能发生围岩过度松弛变形或泥沙涌出,可能导致隧道出现坍塌,给施工带来极大影响甚至灾难性后果。施工中拟采用如下对策:

(1)在施工中加强超前预报,及时准确探明隧道围岩地质状况。

(2)采用超前管棚或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注浆进行支护处理,以加固围岩。

(3)不良地质地段坚持“预注浆加固,短进尺开挖,支护及时封闭,衬砌紧跟开挖”的施工原则,避免隧道坍塌的发生。

(4)预注浆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注浆效果进行分析,确保达到预加固岩体的目的。

(5)施工中加强对初期支护的监控量测,出现变形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根据量测数据结果分析指导现场施工。

成立以分部经理为组长,分部总工和架子队队长为副组长的应急反应小组,见下图。

(1)行动组:由架子队队长赵永浩负责,主要是在施工现场发现涌水突泥、隧道坍塌、火情等事故,要立即召集施工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护,尽可能把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同时派人迅速报告项目负责人。平时负有监督、检查、纠正违反程序或技术规定的行为。

(5)疏散引导组:由安全员刘金鹏负责,主要任务是在事故发生时,疏散组长应立即带领本组人员正确逃生;在要道关口处设专人指挥,克服拥挤情况。

4.2应急救援小组联络方式

15126817612

13688731528

15126979900

18756020791

15129335433

15126820952

15126976393

5主要施工风险紧急救援预案

在隧道内的适当场所除要准备相当数量救生圈等便携式器具、呼吸用保护器具、应急灯外,同时要避难和救护人员清楚紧急之际所设置各种避难急救场所和避难路线,在这种场所或路线要布置指示灯或用警示标志等显示出来。而且,对这类装备的场所和器具的使用方法都要大家详细知道,同时,还必须经常保持有效和清洁。

通讯设备:在分部各部门、工地值班室、洞口、工作面及其它必要的地方设置通讯设备。通讯设备采用对讲机、无线通讯设备等。警报设备设在距掌子面达100m远的地方。设置有警报设备的场所,要做到即便是在停电时也能够识别。传递警报用的机器,要在使洞内全体作业人员都能听到警报的地方设置,在噪音大的场所,最好并用除警报声以外的旋转灯等能用肉眼看到确认出为警报的综合方式。

警报设备采用手动警报设备(便携式话筒警笛、电灯闪光装置、紧急铃声等)、自动警报设备(带警报便携式警报测定器、集中管理自动警报器等)、旋转灯(自动警报连动旋转灯等),其它警报设备的任何一个种类和组合。使用电源的警报设备,要配备备用电源。

为了在发生紧急事故时能迅速地进行避难,要在主正洞、平导和各横洞通道口上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备有应急电源的应急(诱导)灯。在应急灯的附近要设通报设备、避难用器具、灭火器等。

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在确保救援工作人员无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自身无救援能力时,及时上报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根据灾害损失情况,按照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及条文的相关规定,及时上报上级机关或相关部门,等待下一步的调查处理。

5.2主要施工风险紧急救援预案

5.2.1隧道涌水突泥紧急救援预案

(1)一旦隧道掌子面发生险情,掌子面人员迅速按逃生路线撤离,同时启动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隧道平导掌子面人员听到报警后迅速撤出。待人员撤离,根据发生险情的情况,及时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2)正洞应根据平行导坑提供的地质资料,并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险情发生。

(3)发生涌水突泥险情时,可根据施工人员所在的位置,各班组负责人应带领自己的班组,就近选择逃生线路,不允许有人员在横洞及其他非避难处所停留,避免发生拥挤。现场最高管理者负责疏散撤离的指挥工作,各级调度人员坚守岗位,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反馈人员撤离及险情出现情况等信息。

5.2.2隧道坍塌紧急救援预案

(1)当发现坍塌时,发现人应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同时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

(2)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及时核对现场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

(4)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立即采取紧急救援工作,救援时必须2人以上进行防护,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继续坍塌无法救援时,则在安全位置守候待命,以便及时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坍塌损害进一步扩大。

(5)当抢救出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护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采取“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6)若坍塌特别严重,自身救援能力有限时,应立即上报地方政府或相关救助部门,请求紧急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7)根据伤亡程度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坍塌损害情况,等待上级指令或进一步调查处理。

(8)现场采取与坍塌程度及范围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环境下,积极进行坍塌处理,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

(9)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包括:

①详细观测隧道坍塌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分析塌方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

②发生塌方后,及时加固未坍塌地段,防止塌穴扩大和继续发展,同时加强排水工程。

③当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未坍塌地段塌体两端洞身,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碴。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塌碴上架设施工临时支架,稳定顶部而后清碴。

④当塌方规模很大,塌碴体堵死洞身时,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在查清塌穴规模大小和穴顶位置后,采用管棚法或注浆凝固法稳固围岩体和碴体,待其稳定后,按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除碴体。

⑤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紧密支撑。塌方较小时,采用同等级混凝土进行填充;塌穴较大时,先使用钢支撑等材料顶住稳定围岩,使其上部空间稳定,根据实际情况上报进行处理。特大塌穴将根据具体情况特殊处理。

1、所组建的应急救援队,在正常情况下随工程队施工,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进行演练,在突发事故时快速组建。

2、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是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应急医疗队用现场医疗卫生条件对伤员进行急救处理,减少其痛苦城住宅标准做法--景观篇硬景.pdf,尽快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3、在工作场所、生活住地备足与突发事故救援相适应的各种应急工具和器材,以常对工具与器材进行保养与更新,保证完好与使用。在突出事故时,保证通讯设备的完好与畅通。

4、发生突出事故后,要密切注意现场周围的动态,非救援人员禁止进入或随意出入现场,尽力保持通往现场与外界道路和畅通。

1、坍塌事故抢险前,应检查事故地点是否已经安全,当确认无危险后方可进行抢险,否则应采取撑、顶、喷射速凝混凝土等可靠的加固措施,确保抢险人员的安全。

2、如有施工人员被困在洞内,而抢救需要较长时间时,在可能条件下,必须尽快予以通风、排水、供给水和食物,避免被困人员因缺氧、缺水、淹溺而危及生命安全.

3、抢救被土体掩埋的伤员,不得使用机械、工具,应人工清除,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4、突发大量涌水、涌泥、透水事故时TBT2325.2-2013 机车、动车组前照灯、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 第2部分:辅助照明灯和标志灯,迅速组织大功率污水泵、泥浆泵等抽水设备进行抽水,同时组织潜水员进入深水区进行搜救,发现遇难人员及时救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