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院新校区排水管网施工方案2012

某学院新校区排水管网施工方案2012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4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学院新校区排水管网施工方案2012

某学院新校区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设计车行道路面结构为20cm4.5Mpa水泥砼+15cm水泥稳定砂砾+20cm厚泥结碎石。(一期工程只做20cm厚泥结碎石,15cm水泥稳定砂砾与20cm4.5Mpa水泥砼二期工程再做。)

  某学院新校区施工道路及给、排水工程。

JTG 3223-2021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pdf  1.2.1设计概况

  ⑴、设计车行道路面结构为20cm4.5Mpa水泥砼+15cm水泥稳定砂砾+20cm厚泥结碎石。(一期工程只做20cm厚泥结碎石,15cm水泥稳定砂砾与20cm4.5Mpa水泥砼二期工程再做。)

  ⑵、本工程采用株洲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

  ⑶、本工程污水管道设计根据**市河西排水工程规划的要求进行设计。

  ⑷、管材及接口:雨水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圆管,管道接口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污水管道采用Ⅱ级承插口钢筋砼圆管,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⑸、跌水井:采用竖槽式跌水井,按国标S234(井底为流槽形式)。

  ⑹、检查井为砖砌圆形雨水检查井,井盖采用防盗球墨铸铁井盖,且检查井盖与地面相平。

  ⑺、未详之处均按规范进行。

  1.2.2、道路工程

  1.2.2、招标范围:

  本工程招标范围为:设计施工图中K0+405.425~K0+584.033;GK0+000~GK0+424.95;CK0+000~CK0+245.862;FK0+000~FK0+179.746;XK0+000~XK0+045.693;BK0+000~BK0+131.653桩号20cm厚泥结碎石机动车道及其沿线给、排水工程和N2~K2段给、排水工程。

  ⑴**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道路位于**河西十一区,学院北邻黑龙江路、南邻泰山路、东邻华山路、西邻昆仑山路,交通较为便利。

  ⑴该工程施工组织要求高,工期较短,要保证按质、按期全面完工需要高效、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和科学、合理优化的施工安排。

  ⑵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应保证万无一失,安全防护要求较高。

  ⑶为了保证排水畅通,管道从低处向高处施工。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排水工程(若填方高度超过管道埋深,应先填筑部分土方)及由其他单位施工的管线,后施工路基、路面工程。

  1.4.1施工管理目标

  实行责、权、利高度统一的项目法管理,确保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持续有效运行。具体目标如下: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标准,争创优良工程。

  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制订阶段工期目标,确保确保整个工程30天按期竣工交验。

  杜绝重大伤亡、设备、火灾事故,并达到建设部安全评分标准优秀以上。

  实行现场标准化管理和创“文明工地”活动,施工现场和临时设施整洁、美观、卫生,施工过程中有序、低噪、无尘。

  ⑸建设项目施工总成本:

  控制在目标值以内。

  在施工过程中,满足业主对工程建设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在保修使用过程中,我公司选派优秀的泥工、水电工组成专业维护队,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我公司将跟踪服务,认真做好工程的回访保修工作。

  1.4.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

  公司组建“**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施工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具体对整个工程施工进行总承包全过程管理。公司及项目组织机构如下:

  1.4.3施工生产安排及材料设备供应

  ⑴现场施工生产安排如下:

  由于主要工作量是路面工程、管线土方开挖和管线安装,施工现场无法进行封闭,但在施工过程中对正在施工的管线范围用警示牌及红绳进行隔离,所有办公设施和临时生活设施均在附近租用民房解决,不另建临时设施。

  根据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的布置及施工工艺要求,各施工段先开挖最深处管线,多起点、多线路同时开挖,根据各种管线实际布置的要求安排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协调管理所有专业队伍,路基施工、土方开挖、土方运输、管线基础、钢筋混凝土管安装、给水管安装等工程均由公司各专业劳务施工队承担施工任务。

  工程材料设备──施工材料、管道材料、配件、附件由项目部自行采购,报业主、监理进行材质检验后进行使用。

  施工周转材料──由项目部组织供应。

  施工设备──由公司设备部门组织调配。

  1.4.4本工程施工生产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安排、组织生产、配合与协调,具体组织如下:

  a.土方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多起点、多线路同时开挖,汽车集中运输;

  b.路基应分层历实整平;

  c.管线基础和检查井所需混凝土、砂浆采用移动发电机配合500强制混凝土搅拌机,进行现场搅拌,不设专用材料堆场,施工过程保持施工现场工完料清;

  d.污水管、雨水管所用的钢筋混凝土管道采用汽车吊安装,给水管的球墨铸铁管采用人力安装;

  e.水泵基础由土建施工队伍施工,水泵安装由公司专业安装队伍施工;

  1.4.5施工人员组织

  管理人员:在公司范围内选调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身体健康、工作责任感强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能连续指挥生产的管理班子。

  专业生产工人:从公司劳务分公司、安装分公司选调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组织纪律性强的成建制班组组成专业施工队,配齐充足的后勤服务、设备维护、特种工作人员。

  1.4.6施工设备的组织

  大型设备由公司设备公司组织调配;小型设备由小型设备租赁公司调集。根据本工程工程量的大小和现场场地情况,本工程拟投入以下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机械充足的工程能力:

  选用1台500强制式砼搅拌机,插入式振动器2台,250L和灰机1台。

  水泥磅秤计量装置1套(每套由两台500Kg磅秤组成)。

  选用强力打夯机六台,空压机十台,风镐三十把,东风5t自卸汽车十辆。

  ⑸水电、设备安装机械1套。

  1.4.7施工测量、计量器具的选择

  选用J2激光经纬仪1台,DS3水准仪1台,选用经校验的50m钢卷尺2条,5m塔尺2条。

  1.4.8材料周转和投入、组织

  钢材和水泥、砌体——选择由公司材料分公司按ISO国际质量标准要素,评审质资合格的厂家产品,项目部严格执行“采购”质量要素要求,优中择优,并加强现场检验手段,以确保工程结构质量。

  砂、卵石——采用就近取材的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材质合格、运距最近、费用经济合理的砂石场购买。

  特殊材料——如专业工程的安装设施等,均会同建设单位定好货样并商定价格后,由项目部材料部统一购置。

  1.4.9工程资金管理

  ⑴项目经理部设立专门银行帐号,工程款存入本帐号,由项目经理和公司委派会计控制专款专用。

  ⑵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

  ⑶财务科按月、季根据各部门提出的资金计划,统一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

  1.4.10施工协调

  1)建立包括业主、设计院、监理、质监、各协作施工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制度;负责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协调组织,排除障碍,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

  2)开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预算,确保施工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顺利进行。

  3)施工前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将存在的问题及早处理,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使施工操作人员熟悉设计施工意图。

  4)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施工协调指挥,各专业工种的隐蔽工程实施会签制,防止遗漏。

  1.4.11加强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措施

  ⑴由土建施工组编制各工序、工种配合施工的综合进度计划。贯彻“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计划一经形成,各方面都要遵循计划安排施工,从而达到加快整体工程进度和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⑵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

  ⑶安装分工:钢筋混凝土管道由土建负责安装,给水管道、阀门、水泵由专业安装队伍负责施工。

  ⑷保证各种管线标高的准确,土建专业在土方施工及基础施工中严格控制标高,作为专业施工的依据。

  1.4.12场内外通讯、呼叫设施设置

  ⑴现场设无线对讲系统,采用4台对讲机指挥施工。

  1.4.13施工准备

  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布置合理的关键线路,并注意有些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⑴组织检查验收控制桩,办理验收交付手续。测量放线,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

  ⑵清除现场障碍物,搭设临时工棚,安排生产设施;

  ⑶按施工平面图布置现场道路及设备安装位置;

  ⑷布置和交接现场水源、电源、交通、排水暂设工程;

  ⑸材料及设备的进场组织;

  ⑴熟悉、会审图纸;

  ⑵编制施工图预算,并进行交底;

  ⑶编制进度计划及施工作业计划;

  ⑷汇总材料、劳动力、机具计划;

  ⑸落实材料货源、检验、机具调试运转;

  ⑹对进场施工队伍进行文明、安全、技术教育;

  ⑺与上级单位及施工承包队伍签署承包合同及目标责任合同。

  1.4.14施工检测

  ⑴结构用主要原材料、预制构件按规范要求,同建设方、监理公司共同取样、检验鉴定,合格后使用。

  ⑵砼、砂浆试块的留设按规范要求,同建设方、监理公司共同取样。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对试块进行同条件养护。

  ⑶进场材料按规定要求,同建设方、监理公司共同取样检测。

  ⑷检测方法和主要范围如下表:

  1.5现场施工组织管理

  1.5.1施工阶段、施工区段划分

  划分原则:以图纸设计为依据,施工管理目标、规范规程为标准,科学组织资源,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组织有序、均衡地施工。

  根据设计及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的不同分布,以及各种管线埋设深度、位置,将该工程分为土方施工、管线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管线安装、给水管线、检查井、泥结石路面铺设等施工分项。由于采取多起点、多线路同时施工,各施工分项实施交错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主要程序如下:

  包括各种管线的土方开挖,土方外运,基槽验收等。

  包括各种管线的基础垫层、基础、管线放坡。

  包括污水管、雨水管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给水管的球墨铸铁管安装工程。

  包括污水井、雨水井、水表井等井道的施工及附属配件、构件的安装。

  ⑤管线验收、土方回填

  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道的验收,给水管道的闭水试验,土方回填及压实。

  ⑥泥结碎石路面铺设

  包括20cm厚泥结碎石路面整平压实。

  1.5.2施工程序

  ⑴整个工程以土方工程施工为先导,按照先深后浅;干线、支线同时开工;由下而上,先湿作业、后干作业的顺序进行施工。

  测量定位→线路放线→土方开挖→管线基础→管线安装→土方回填→井道施工→配件安装→闭水试验→土方回填→路面恢复

  1.5.3施工现场实行智能信息化系统管理,建立局域网和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及时交流和数据共享,从而为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1.6主要施工工艺

  1.6.1施工测设

  1.6.1.1施工测设总论:

  ⑴根据甲方和设计院所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和水准点,经往返复测并签证后作为引测控制网的起始依据,其控制点的检测闭合差结果应为零,测量控制点要进行有效的保护。

  测量严格按照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精确定位的原则。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城建放线队所放红线建立,经复核签证认可,作好相应记录。准确地建立以主要轴线构成的桩位控制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标高外延至周围空地或邻近建筑物上,以便建立测量控制和校核系统。

  ⑵先控制轴线网后局部测设定位。

  ⑶本工程投入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测设精度。

  工程轴线施测方法:

  矩形网采用直角坐标法施测,各施工段控制点坐标应闭合。

  ⑴标高控制点的建立

  根据设计指定的已知标高的水准点,引测至现场场内控制桩上,并经复核标准后方可正式使用,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采用标杆控制,由控制点测定标杆上的标高并分划标记;

  ①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设水平线使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高(+1.30~1.40),使后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

  ②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经过核定,量高差时尺身应竖直和使用规定的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更正。

  1.6.1.2施工测设准备工作

  1)仪器的校验:J2激光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2)熟悉图纸,测量方案及有关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测量任务。

  3)主控轴线桩、水准点的交接。

  1.6.1.3施工测量

  考虑施工现场范围广、地形条件复杂等施测影响因素,测量定位根据施工段采用直角坐标法施测,各施工段内部控制点坐标应闭合,各施工段主要控制点坐标应闭合。

  (1)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国家水准点标志或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相对标高参照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到施工管线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必须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控制点大样图如下所示:

  (2)高程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不得大于Ⅱ等的√n值(n为引测站数)闭合误差值在允许值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修正。

  3)管线基础施工抄平放线

  (1)基础开挖:施工平面图及断面图,按管线的轴线定位,连结相应的轴线,检验管线轴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土方开挖完成后,按设计图纸要求校核标高,检验土方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槽标高传递如下图所示:

  1.6.2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施工

  本工程有多种管径的钢筋混凝土管,按照明挖埋管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

  a.根据设计测量定位后,对明挖土方部位用白石灰进行标识,挖土采用0.8m3的反铲挖掘机进行,留15cm给人工清底。由于有部分管线埋深达3~11米,对于深度超过挖掘机施工能力的,采用人工开挖。

  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支撑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或钢材木材混合使用。撑板支撑采用木材时,其构件规格宜符合下列规定: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长度不宜大于4m;横梁或纵梁宜为方木,其断面不宜小于150mm×150mm;横撑宜为圆木,其梢径不宜小100mm。

  撑板支撑的横梁、纵梁和横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根横梁或纵梁不得小于2根横撑;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1.5~2.0m;横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1.5m。

  撑板支撑应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在软土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进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宜为0.4~0.8m。撑板的安装应与沟槽槽壁紧贴,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队撑板的对接应严密。

  横梁、纵梁和横撑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横梁应水平,纵梁应垂直,且必须与撑板密贴,联接牢固;横撑应水平并与横梁或纵梁垂直,且应支紧,联接牢固。

  采用横排撑板支撑,当遇有地下钢管道或铸铁管道横穿沟槽时,管道下面的撑板上缘应紧贴管道安装;管道上面的撑板下缘距管道顶面不宜小于100mm。

  支撑应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雨期及春季解冻时期应加强检查。

  支撑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撑后,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施工设计的规定;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安装应牢固,安全可靠;钢板桩的轴线位移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不得大于1.5%。

  上下沟槽应设安全梯,不得攀登支撑。承托翻土板的横撑必须加固。翻土板的铺设应平整,其与横撑的联接必须牢固。

  拆除支撑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并应制定拆除支撑的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拆除撑板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支撑的拆除应与回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且在拆除后应及时回填;采用排水沟的沟槽,应从两座相邻排水井的分水岭向两端延伸拆除;多层支撑的沟槽,应待下层回填完成后再拆除其上层槽的支撑;拆除单层密排撑板支撑时,应先回填至下层横撑底面,再拆除下层横撑,待回填至半槽以上,再拆除上层横撑。当一次拆除有危险时,宜采取替换拆撑法拆除支撑。

  c.在原有建筑物邻近挖土,如深度超过原建筑物基础底标高,其挖土坑边与原基础边缘的距离必须大于高差的1~2倍,并对边坡采取保护措施;如对旧有建筑物基底有影响时,必须提请有关部门采取防止建筑物变形、沉陷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d.管沟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应用砂、碎石填补夯实。

  e.挖至基槽底时,应会同指挥部、质量监督站和设计院进行验槽。

  f.挖方的弃土或放土,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与排水,当土质良好时,应距槽沟边0.8m以外堆放,且高度不宜超过1.5m。在软土地区,不得在挖方上侧放土。

  g.管沟土方完成后应排干积水并人工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h.开挖路面或原建筑物基础时使用的工具主要为风镐(带空压机)、大锤、撬棍等,首先用风镐凿松然后用其他工具砸成小块,最后用装载机装上自卸汽车运出施工现场。

  ⑵开挖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应满足设计基底标高;

  ②地基的承载力,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标准值为150Kpa,如果达不到,则应采取超挖换填或桩基础等方法加以处理。

  ⑶开挖的基底平面尺寸:每侧应比设计管道宽0.5m以上,以便于施工操作。

  ⑷基坑排水:在基坑四周设置集水沟,用泥浆泵将地下水、积水、砼泌水、养护水排出坑外。

  ⑸开挖时地下管线的保护

  在开挖时,遇到管线,将采取临时支撑或绑架悬挂的方法,加以保护,以保证管线的正常使用。

  ⑹基坑开挖到位并经验收合格后,应立即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

  ⑺垫层混凝土施工:基础混凝土生产及浇筑按照常规的方法,基础外形按设计图纸要求。

  ⑻管道质量验收:采购的管道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管道外观无露筋、蜂窝麻面等现象。

  ⑼管道埋设:采用8T汽车吊管就位,逐段安装,接头处用垫砖垫起,接口采用平接口,接口处用水泥砂浆钢丝网抹带。接好接口后,撤去垫砖。

  砌筑所用红砖都应有出厂合格证,且进场实验合格,砌筑所用水泥应符合强度、安定性标准;

  检查井垫层已浇筑且具有一定的强度;

  检查井四周的管道已安装。

  砌墙阶段现场机具设置砂浆搅拌机生产砂浆,采用人力斗车运至施工操作点。

  a砌筑顺序:从下至上依次施工。

  b砌筑工具:灰桶、砌刀、铁铲、皮数杆、线锥;

  c脚手工具:采用工具式移动脚手架;

  d砌筑方法: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偏差要小于±2mm;

  ④灰缝厚度、标高:采用皮数杆控制;

  垂直度:用2m靠尺控制;

  灰缝平直:用灰线控制。

  给水道施工时若与其他管道交叉,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处理;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本节规定处理并通知有关单位。

  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圆形管道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且同时施工,当钢管道或铸铁管道的内径不大于400mm时,宜在混凝土管道两侧砌筑砖墩支承。砖墩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粘土砖和水泥砂浆,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砂浆不应低于M7.5;砖墩基础的压力不应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砖墩高度在2m以内时,砖墩宽度宜为240mm;砖墩高度每增加1m,宽度宜增加125mm;砖墩长度不应小于钢管道或铸铁管道的外径加300mm;砖墩顶部应砌筑管座,其支承角不应小于90o;当覆土高度不大于2m时,砖墩间距宜为2~3m;对铸铁管道,每一管节不应少于2个砖墩。

  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矩形管渠与其上方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当顶板至其上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在70mm及以上时,可在侧墙上砌筑砖墩支承管道。

  当顶板至其上方管道底部的净空小于70mm时,可在顶板与管道之间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实,其荷载不应超过顶板的允许承载力,且其支承角不应小于90o。

  圆形或矩形给水管道与其下方的钢管道或铸铁管道交叉且同时施工时,对下方的管道宜加设套管或管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套管的内径或管廊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加300mm;套管或管廊的长度不宜小于上方给水管道基础宽度加管道交叉高差的3倍,且不宜小于基础宽度加1m;套管可采用钢管、铸铁管或钢筋混凝土管;管廊可采用砖砌或其他材料砌筑的混合结构;套管或管廊两端与管道之间的孔隙应封堵严密。

  1.6.3沟槽回填:

  管道施工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沟槽应及时回填。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制管铺设管道的现场浇筑混凝土基础强度,接口抹带或预制构件现场装配的接缝水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5N/mm2;现场浇筑混凝土管渠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预制构件现场装配的钢筋混凝土管渠应采取措施,防止回填时发生位移或损伤。

  压力管道沟槽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回填高度不应小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其余部分;管径大于900mm的钢管道,应控制管顶的竖向变形。

  无压管道的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沟槽的回填材料,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土时:

  (1)槽底至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冻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2)冬期回填时管顶以上50cm范围以外可均匀掺入冻土,其数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块尺寸不得超过100mm。

  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时,其质量要求应按设计规定执行。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回填土的每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压实度确定。对一般压实工具,铺土厚度按200mm。

  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

  沟槽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采用明沟排水时,应保持排水沟畅通,沟槽内不得有积水;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节及其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根据一层虚铺厚度的用量将回填材料运至槽内,且不得在影响压实的范围内堆料;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需要拌和的回填材料,应在运入槽内前拌和均匀,不得在槽内拌和。

  沟槽回填土或其他材料的压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cm。管道基础为土弧基础时,管道与基础之间的三角区应填实。压实时,管道两侧应对称进行,且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的基础底面位于同一高程时,管道之间的回填压实应与管道与槽壁之间的回填压实对称进行;同一沟槽中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当回填至较高基础底面高程后,再按上款规定回填;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接梯形,且不得漏夯;

  采用打夯机压实时,应夯夯相连;管道沟槽位于路基范围内时,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回填土表层的压实度不应小于87%,其他部位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规定。

  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铸铁圆形管道,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0%;对钢管道,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5%;

  当管道覆土较浅,管道的承载力较低,压实工具的荷载较大,或原土回填达不到要求的压实度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具有结构强度或可以达到要求的其他材料回填。为提高管道的承载力,可采取加固管道的措施。

  没有修路计划的沟槽回填土,在管道顶部以上高为50cm,宽为管道结构外缘范围内应松填,其压实度不应大于85%;其余部位,当设计文件没有规定时,不应小于90%。处于绿地或农田范围内的沟槽回填土,表层50cm范围内不宜压实,但可将表面整平,并宜预留沉降量。

  管道沟槽回填土,当原土含水量高且不具备降低含水量条件不能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管道两侧及沟槽位于地基范围内的管道顶部以上,应回填石灰土、砂、砂砾或其他可以达到要求压实度的材料。

  检查井、雨水口及其他井室周围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场浇筑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路面范围内的井室周围,应采用石灰土、砂、砂砾等材料回填,其宽度不宜小于40cm;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沟槽的回填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

  新建给水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部位的回填应符合要求的压实度,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承管道紧贴。

  1.6.4给水管道安装

  1.6.4.1管道沟槽开挖

  由于给水管道埋深较浅,施工工艺简单,全部采用明挖埋管施工,施工工艺与钢筋混凝土管道的土方施工相同。

  1.6.4.2给水管道安装的准备工作:

  ⑴准备好下管的机具及绳索,并进行安全检查。球墨铸铁管管径在125mm以下,可用人力下管,采用传递法,管径在150mm以上可用撬压绳法下管,直径大的管可酌情用起重设备。详见本标准室外排水有关方法及规定。

  ⑵将管中心对准定位中心,做好各种辅助工作。

  ⑶下管前,必须对管材进行认真检查,对有裂纹的管子,应进行处理。若裂纹发生在插口端,应将有裂纹的管段截去后方可使用。

  ⑷先将有三通、阀门、消火栓的部位定出具体位置,再按承口朝向水流方向逐个确定工作坑的位置。如管线较长,由于铸铁管长度规格不一,工作坑一次定位往往不准确,可以逐段定位。

  1.6.4.3给水管道下管

  ⑴复测三通、阀门、消火栓位置及排尺定位的工作坑位置,尺寸不适合的,必须进行修理。

  ⑵下第一根管时,管的中心必须对准定位中心线,找准管底标高(在水平板上挂水平线)。管的末端用方木顶紧在墙上或钉点桩挡住、顶紧、严防打口时管子移动。

  ⑶连续下管铺设时,必须保证管与管之间接口的环形空隙均匀一致。承插口与管中心线不垂直的管,管端外形不正的管和按设计成曲线铺设的管,其管端四周任何一点的间隙均应符合质量标准。

  ⑷铸铁管承插接口的对口间隙不得小于3mm,最大间隙不得大于质量标准中规定值。间隙大小应以铁丝检尺进行检查为准。管径不大于500mm的管道,每个接口允许有2o转角;管径大于500mm时,只允许管道有1o的转角。

  ⑸阀门两端的甲乙短管,下沟前可在地面先接口,待接口牢固后再下沟。

  1.6.5室外给水管道水压试验与冲洗试验

  ⑴管道试验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常温条件一般采用水压试验,冬季或缺水时也可采用气压试验。

  ⑵室外给水管道水压试验质量标准,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压力见下表。

  ②压力升至试验压力时,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5Mpa,管道、附件和接口未发生漏裂,压力降至工作压力时,经外观检查不漏即为合格。

  ③一次打压接口漏水率不超过3%;渗水、冒沫及潮点不超过7%,漏水接口必须进行修理。渗水、潮水可酌情处理。

  ⑶管道水压试验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如下。

  ①在加压至试验压力时,工作人员不得下管沟检查管口。

  ②压力表安装前应经过检查,避免安装失灵的压力表。加压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和注视两头压力表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切不可超压。

  ③升压和降压都应缓慢进行,不能过急。

  ④不得自行延长试验压力的稳定时间,更不允许擅自加大试验压力。

  ⑤事先作好充分准备,确定好冲洗管道的排水点或排水进。

  ⑷地下压力管道必须进行两次水压试验。

  ①在回填沟槽和装配阀类以前,分段进行预先试验。

  ②在回填沟槽和完成该段管道各项工作以后进行最后试验。

  1.6.6闭水试验

  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试验水头应按规范的规定确定;当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1.6.7室外给水管网安装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㈠管沟,出现的质量通病

  ①施工图、材料和机具均已齐全,方可挖沟;

  ②挖沟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①挖沟过程中随时严格检查和控制沟底标高;

  ②遇有超挖时应立即采取补效措施。

150万吨年催化剂裂解(DCC)制乙烯装置工程施工方案  ①沟槽开挖时要注意排除雨水与地下水,不要带水接口;

  ②管基要座落在原土或夯实的土上,管道基础达到强度后方可下管。

  ㈡管道铺设的质量通病

  ⑴对口间隙过小或过大

  ①对口后及接口前均应用铁丝检尺测量间隙;

深圳新天国际名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②对口后不准移动管位。

  ⑵承插接口环形间隙不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