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3223-2021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pdf

JTG 3223-2021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542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 3223-2021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pdf

2.l.1l波速测试wavevelocitytest

利用电脉冲、电火花、锤击等方式激发弹性波,测试弹性波在岩土体中传播时间, 据此计算弹性波在岩土体中传播速度的测试方法

ZJM 008-4331-2020 商用车轮毂轴承单元2.1.12沉降相对稳定法settlement

规定的沉降稳定标准进行加荷观测的载荷

(规定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加荷观测的载荷试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2.l.1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

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valueofsubsoilbearing capacity

2.1.15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hydraulicfracturingtechnique

在钻孔内一定深度,利用封隔器封隔一小段钻孔,向封隔段注入高压流体(通常 为水),致封隔段孔壁岩体产生破裂,然后关泵、减压,通过获取的水压致裂压力 时间记录曲线来确定地应力的测试方法

将测量传感器安装在钻孔孔底的测量小钻孔内,并观测读数,然后在测量小钊 外同心套钻钻取岩芯,使岩芯与围岩脱离,测取套孔岩芯的变形数据,据以计算地 力的测试方法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3.1.1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及风化岩体,可测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 参数。

3.1.2平板载荷试验点应布置在基础底面高程处,测定承压板影响深度范围内(2倍 承压板直径或宽度)岩土体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当基础底面设计高程未能确定时 承压板底面宜设置在天然地面以下0.5m处

3.1.3平板载荷试验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在承压板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 性质应均一;当承压板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地层有变化时,应分层试验。同一持力层 测试点的数量不宜少于3个

3.2.2承压板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宜采用圆形或方形,其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软弱地基土中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得小于5000cm² 2在坚实地基土中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得小于1000cm²; 3在碎石土地基中试验时,承压板直径或边长应大于受压层最大颗粒粒径的10 倍; 4在岩石地基中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宜小于700cm²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定量程不应小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4倍;当使用重物加荷时,应事先对每件堆载物的 重量进行称量、编号,合理安排堆载顺序及位置,重物应一次备齐且其重量不应小于 计极限荷载的1.2倍;当使用千斤顶和重物联合加荷时,其加载总能力不应小于预 计极限荷载的1.4倍。 2使用地锚反力装置时,地锚反力总和应大于预计极限荷载的1.5倍,且每个地 锚反力应基本相等,反力梁的刚度应与干斤顶量程相匹配。反力装置也可采用斜撑(板 结构,以利用坑壁土提供反力。 3压重平台的平面尺寸和刚度应满足试验和堆载的要求。当使用压重平台堆载 时,应于平台下试坑角点部位设置防止荷载偏心导致重物倾倒的支柱。 4无论采用何种加、卸荷方式,应至少设置一个监测荷载量值的测力装置。测力 装置可采用力传感器、压力表或测力钢环,其检测精度应达到荷载增量的2%。

3.2.4量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1沉降观测装置其组合应牢固稳定,调节方便。 2量测沉降用的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全量程不宜小于50mm,检测误差不得大 0. 01mm。

3.3.1应根据路段地质条件、基础埋深、勘察阶段等选择代表性地点

挖试坑。试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坑底面宽度不应小于3b(b为承压板边长或直径)。 2试验前应保持坑底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3试验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开挖试坑及安装设备前,应先将坑内地下水位降 至试坑底面以下,并防止因地下水位降低而可能产生的土体破坏现象。设备安装完毕, 立待水位恢复后再行试验。 4试验过程中,试坑应避免冰冻、曝晒、雨淋,必要时设置工作棚。 5试验前宜在坑边,试验后宜在承压板下0.5~1.0b处采取土样,详细描述岩土 特征,进行有关试验。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3.3.2试验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置承压板前,应整平板下的试坑面,铺厚约2cm的中粗砂垫层,轻轻拍实, 并用水平尺找平,轻放承压板,避免测试土体受到扰动,并使承压板与试验面平整接 触。 2应依次安装传力柱、千斤顶、载荷台架及反力装置,载荷台架及反力装置的中 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一致,并应避免对承压板施加压力。 3安装沉降观测装置,其固定点应设在不受变形影响的位置,且沉降观测点应在 承压板中心两侧对称设置

3.3.3试验荷载应分级施加,并保持静力条件及荷载对承压板中心的竖向传

荷载增量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第一级施加的荷载(含设备自重)宜接近坑底以上土的有效自重压力; 2后续各级荷载增量可取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8;当极限荷载不易估计时,可 按表 3.3.3 取值。

表 3.3.3 荷载增量

稳定法适用于饱和软黏土及对变形有明确要求的建筑物;沉降非稳定法适用于可塑~坚 硬状粉质黏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软质岩

3.3.5施加荷载p后,应按时观测相应的沉降量S。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时间t及

3.3.5施加荷载p后,应按时观测相应的沉降量S。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时间t及

标准和试验终止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沉降相对稳定法:每施加一级荷载,开始应按1min、2min、2min、5min、5m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10min、10min、15min、15min、15min间隔,以后按30min间隔观测一次沉降,并记录 量测沉降值,直至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2沉降非稳定法:每施加一级荷载后,应每隔15min观测一次沉降,累计观测达 2h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3试验总加荷量不宜小于设计值的2倍

3.3.6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3.3.7当需观测卸荷回弹值时,每级卸荷量可取每级加荷增量的2倍,每级卸荷后宜 每隔10min观测一次回弹量,历时1h。荷载全部卸除后,宜继续观测3h,观测时间间 隔宜为 10min、20min、30min、1h、1h。

3.4.1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校对,剔除异常数据,整理荷载p与沉降值S、

3.4.1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校对,剔除异常数据,整理荷载p

3.4.2沉降相对稳定法资料整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需要的时间和相应的沉降量。 2根据推算的沉降量按本规程第3.4.2条的有关规定进行修正。

3.4.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表3.4.4 各类土的相对沉降值S/b

注:对于软~极软的软质岩、强风化~全风化的风化岩,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基的复杂程度取S/b 所对应的压力为0

3)由双曲线拟合法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p.值,取fa。=p./F(F为安全系数 可视地基工程性质取F为2~3(高压缩性土取低值,低压缩性土取高值)

P.=R,P P,=1/b'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表3.4.5 破坏比R

3.4.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数不应少于3个; 2试验点的fa。或p.值的极差不大于其平均值30%时,可取平均值作为fao或p 当极差大于其平均值30%时,应查找、分析出现异常值的原因,并按粗差剔除准则补充 试验和剔除异常值。

3.4.7土的变形模量E。(MPa)可按下式计算:

土的变形模量E。(MPa)可按下式计算

3.4.8地基竖向基床系数应按下列要求计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K,=KsaE. /F

式中:K,一一基准竖向基床系数(kN/m),即方形承压板面积F=0.0929m²时的基床系 数:

F。一一实际使用的承压板面积(m)。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4.1.1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软土、一般黏性土、粉土和砂土,可测定地基土不同深 度处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等参数。

4.1.2螺旋板载荷试验点应在了解地层剖面后布置。同一试验孔在垂直方向上的

4.1.2螺旋板载荷试验点应在了 点应结合土层变化和均匀性布置,试验点间距宜为1.00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0.75 当土质均匀、厚度较大时,试验点间距可适当增加,但应不大于3.00m

4.2.1螺旋板载荷试验设备应由螺旋承压板、加荷装置、测力传感器、反力系统、沉 降量测仪表组成。

4.2.2螺旋承压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的钢质材料制造,其表面粗糙度不宜大于6.3um 螺旋承压板的规格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 4. 2. 2 螺旋承压板规格和几何尺寸

3螺旋承压板应根据土层及其性质选用。对软土应选用截面积为500cm的螺旋承 玉板,对软塑黏性土及松散~中密砂土可选用截面积为200cm的螺旋承压板,对硬塑翻 性土及密实砂土应选用截面积为100cm的螺旋承压板

加荷装置应由液压千斤顶和传力杆组成,其传力误差不得大于全量程的1%

4.2.3加荷装置应由液压千斤顶和传力杆组成,其传力误差不得大于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传力杆应采用合金钢厚壁管,直径宜为38mm,每根长度宜为1.0m。液压千斤顶宜采用 50kN级,并具有良好的稳压性能。

4.2.4测力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4.2.5由地锚、钢架梁等构成的反力系统必须牢固稳定,安全可靠,其承载能力 小于试验最大荷载的1.5~2.0倍

4.2.6沉降量测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测力传感器标定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

4.3.1试验前应检查螺旋承压板的规格和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板面是否光 滑,有无损伤,百分表、液压千斤顶、记录仪等是否完好,

4.3.1试验前应检查螺旋承压板的规格和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1平整场地,然后采用下锚机或用人力旋入反力地锚和固定沉降支架的小地锚。 2安装相应组件,对钢架梁、千斤顶座、表座托板均应用水平尺校准。 3连接传力杆,按传力杆连接顺序依次接好电缆,并与测力传感器和螺旋承压板 连成一体,检查信号输出是否正常。 4将螺旋承压板头旋钻至预定的测试深度,并保持传力杆垂直。 5固定沉降支板,安装液压干斤顶、顶头、顶座等加压部件,并保持整个传力系 统垂直度,避免偏压。 6在沉降支板上安装百分表,调整好百分表量测头与沉降支板的距离,并使百分 表指针对零。 7使用仪表时,应按规定预热、调零,然后量测。

1同时测定地基土模量及承载力时,应采用沉降相对稳定法。 2仅测定地基承载力时,应采用沉降非稳定法。 3沉降相对稳定法和沉降非稳定法试验应分别符合本规程第3.3.5条的有关要 求。

4.3.4试验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按每转一圈下入一个螺距进行操作,旋至测试深度,应尽可能减少对土体的 扰动。 2应按选定的试验方法(沉降相对稳定法、沉降非稳定法)进行操作 3土体破坏后,应卸除加荷和沉降位移观测装置,再将螺旋承压板旋至下一个预 定深度进行试验。 4在钻孔中进行螺旋板载荷试验时,应在离测试深度20~30cm处停钻,并清除孔 底受压或扰动土层。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4.4.4极限承载力p,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E。=0l,I2 ubp/Se I,=0.5+0.23b/z [,=1+2μ?+2μ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5.1.1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软土、黄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素填土及含少量碎石 的土层,可用于划分土层,判定土类,测定地基承载力,预估单桩极限荷载,判定饱 和砂土、粉土地基液化的可能性,测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5.1.2根据探头的类型,静力触探试验可分为单桥静力触探试验、双桥静力触探试验 和孔压静力触探试验。

5.1.3静力触探试验测试点的布

1应避开地下管线、人防工程等地下设施和影响生产安全的潜在因素。 2距已有勘探孔的距离应不小于30倍探头直径。 3进行对比试验时,对比孔间距不宜大于2.0m,并应先做静力触探试验,再进行 其他勘探、试验。

5.1.4进行水上静力触探试验时GB/T 51234-2017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规范,应有保证孔位不发生移动的稳固措施和防止探木 曲的约束装置。

5.2.1静力触探试验设备应由贯入系统、探测系统和辅机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1贯入系统应包括触探主机、探杆和反力设备。 2探测系统应包括探头、电缆、量测仪器。 3辅机应包括探头标定设备、用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的饱和器件等

5.2.2触探主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贯入能力应满足探测深度的要求。

《公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2应能匀速地将探头垂直压入土中。采用单桥、双桥探头测试时,贯入速率应为 1.2m/min土0.3m/min;采用孔压探头测试时,贯入速率应控制为1.2m/min。 3额定起拨力应大于或等于额定贯入力的120%

5.2.3探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高强度无缝钢管制造,其抗拉强度应大于600MPa。 2探杆轴线直线度误差应小于Φ1mm/m。 3使用的探杆长度应相同,其长度误差应小于0.2%,丝肩紧贴,互换性好。 4探杆不得有裂纹或损伤。 5用于前5m的探杆,弯曲度不得大于0.05%;后续探杆的弯曲度不得大于0.1%。 6探头联结端的探杆直径,在8倍探头直径长度范围内,应小于探头直径。 7探杆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探杆不得使用

GB 31604.3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镍迁移量的测定5.2.4探头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