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

多层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3.2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多层厂房混凝土施工方案

红外与信息激光电子产业园

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1

第三章施工技术及方案 2

3.1砼浇拌及运输 2

鳌山湾滨海公园护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2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2

3.3混凝土施工缝 5

3.4浇混凝土结构浇筑 7

3.5大体积砼浇筑 9

3.6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12

3.7混凝土质量检验 13

第五章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8

5.5缝隙、夹层 22

5.7表面不平整 23

红外与信息激光电子产业园(电子厂房1)

本工程为多层厂房,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总面积为17462.7m²,框架结构,层数10层,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裂度六度,建筑总高度为38.95m。自然地面相对平整。施工现场宽敞、平整,临设布局合理,临时施工用水、电消防设施配套齐全。

1、本方案主要就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进行全面综述。

2、本方案在编制内容上,分别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配置、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1)本工程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及技术资料。

(2)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现行的建筑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以及湖北省武汉市有关工程质量保证的政策性文件和技术性文件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3)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技术设备能力,专业化程度以及所积累的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主要规范、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本项目砼工程主要采取商品砼进行供应浇筑,我部将对商品砼供应单位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控制要求,以达到合同文件及相关施工规范的各项要求,建筑精品优质工程。

3.2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3.2.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1、泵送混凝土对模板和钢筋的要求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和施工的冲击力大,因此在设计模板时,必须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确保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一旦钢筋骨架发生变形或位移,应及时纠正。混凝土板和块体结构的水平钢筋,应设置足够的钢筋撑脚。钢筋骨架重要节点应采取加固措施。

2、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支架和预埋件进行检查;

(2)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接缝是否严密,预埋件位置和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接头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好混凝土浇筑区域。

(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①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②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③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④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2)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①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②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于模板。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4、混凝土浇筑时的注意事项

(1)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时,先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后浇筑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必须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中间用钢丝网相隔。

(2)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钢筋,若发现有变形、位移时立即进行修复。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漏浆擦去和清除。每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须顺同一方向用扫帚扫毛,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均,深浅一致,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4)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2m时,采用溜槽或串筒使混凝土下落。

(5)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修整压平。

(6)浇筑剪力墙中门窗洞口位置混凝土时,应从门窗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先浇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楼梯段混凝土宜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7)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订好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8)夜间施工时,应保证足够的照明,确保混凝土浇筑不受光线影响,并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

在雨季施工时,应准备充足防雨布、塑料薄膜,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覆盖。雨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混凝土施工,大雨持续时间如果过长,应做好施工逢处理。雨量如果不大,可继续施工,要求搅拌站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并延长毎罐的搅拌时间,一般毎罐混凝土可延长30s。混凝土浇筑时,每次的浇筑宽度不宜超过1.5m,同时增加振捣次数,振捣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事后要检查已浇筑的混凝土,看混凝土表面有无雨水冲刷跑浆现象;模板拆除后,检查有无麻面、孔洞、露筋等,如果有要及时处理。

3.2.2混凝土振动设备

形式有硬管的、软管的。振动部分有锤式、捧式、片式等。振动频率有高有低。主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柱、梁、墙、厚度较大的板,以及预制构件的捣实工作

当钢筋十分稠密或结构厚度很薄时,其使用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其工作部分是一钢制或木制平板,板上装一个带偏心块的电动振动器。振动力通过平板传递给混凝土,由于其振动作用深度较小,仅使用于表面积大而平整的结构物、如平板、地面、屋面等构件

3.3.1施工缝的设置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3.3.2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混凝土达到1.2N/mm2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2.注意施工缝位置附近回弯钢筋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清除。

3.在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5.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施工缝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

(1)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接合处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1;

(2)在水平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一次观测校正;

(3)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50~60cm,间距为50cm。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亦应补插钢筋。

3.3.3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是为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克服由于温度、沉降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临时施工缝。该缝需根据设计要求保留一段时间后再浇筑,将整个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后浇带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也可采用普通水泥加入相应的外加剂拌制,但必须要求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3.4浇混凝土结构浇筑

在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前,对地基应事先按设计标高和轴线进行校正,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同时注意排除开挖出来的水和开挖地点的流动水,以防冲刷新浇筑的混凝土。

承台基础施工时,需分层一次浇筑完毕,不允许留设施工缝。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务使砂浆充满模板。

本工程车库外围剪力墙下有条形基础,深度800mm,宜分段连续浇筑混凝土,各段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2~3m距离,做到逐段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1.多层框架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以结构平面的伸缩缝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在每层中先浇筑柱,再浇筑梁、板。

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相同时,用钢筛网将其分隔开,先浇筑柱(高标号混凝土)混凝土,待柱混凝土浇筑2h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不得留有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分批做坍落度试验,如坍落度与原规定不符时,应予调整配合比。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不得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雨篷结构负弯矩部分钢筋的位置。

4.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柱子应分段浇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

(2)墙与隔墙应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m。

(3)采用竖向串筒导送混凝土时,竖向结构的浇筑高度可不加限制。

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并有交叉箍筋时,应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4)分层施工开始浇筑上一层柱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现象。

在浇筑剪力墙、薄墙、立柱等狭深结构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度后,由于积聚大量浆水而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匀的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的高度时,适量减少混凝土的配合比用水量。

5.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则可连续向前推进。

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允许单独浇筑,施工缝可留在距板底面以下2~3cm处。

6.浇筑无梁楼盖时,在离柱帽下5cm处暂停,然后分层浇筑柱帽,下料必须倒在柱帽中心,待混凝土接近楼板底面时,即可连同楼板一起浇筑。

7.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钢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又要注意砂浆挡住石子不下去。必要时,这一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可改用较小型号振动棒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8.梁板施工缝可采用企口式接缝或垂直立缝的做法,不宜留坡搓。

在预定留施工缝的地方,在板上按板厚放一木条,在梁上闸以木板,其中间要留切口通过钢筋。

剪力墙浇筑应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段浇筑,均匀上升。墙体浇筑混凝土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或混凝土应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cm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墙体混凝土的施工缝一般宜设在门窗洞口上,接搓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保证接搓严密。

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内外墙交接处的构造柱和墙同时浇筑,振捣要密实。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2,不碰撞各种埋件。

混凝土墙体浇筑振捣完毕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3.5.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

(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气喝成。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留有基础后浇带,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中预留有一条后浇的施工缝,将整块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浇筑,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

基础后浇带的浇筑,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径长度大于50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为5~7d。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也避免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前1~2h,应抹压,以防沉降裂缝的产生。

(2)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三种方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a)全面分层;(h)分段分层;(c)斜面分层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动器的棒长和振动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多少,一般为30~50cm。

(3)浇筑混凝土所采用的方法,应使混凝土在浇筑时不发生离析现象。

3.5.2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一、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5.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做适当调整。温度筋宜分布细密,一般用φ8钢筋,双向配筋,间距15cm。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

6.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三、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四、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五、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

3.6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并防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于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这种养护方法的优点是不必浇水,操作方便,能重复使用,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但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对不便淋水和覆盖养护的,宜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养护,减少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始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板及支架等。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下表确定。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有外表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万方航空煤油罐施工方案,应重新检查验收。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高低压配电柜及元器件知识基础培训,105页.pdf,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