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50.3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工程

XX工程(试验段)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工程

《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01—98)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规范》(SY/T4103—1995)

某索道防护桥钢结构吊装施工方案《常压钢质焊接储罐及管道渗透检测技术标准》(SY/T0443—98)

XX工程(试验段)项目是一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中山市域居民、工商业、小型工业用户提供洁净的天然气能源,改善城市空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输气干线工程是该总体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一条主干线和一个综合站、二个高中压调压站、五座阀井,由中海中山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

XX工程(试验段)设置南朗综合站1座,城区高压调压站l座、火炬开发区高中压调压站l座,全线设置单阀门井l座,三通阀门井2座,手动埋地球阀井2座。主干线起自南朗综合站,至城区高中压调压站、火炬开发区高中压调压站,包括L,NG应急气源和中山CNG加气母站工程。

XX工程近期(至2010年)计划建设综合站1座,高中调压站6座,高压管道50km以及相关后方设施和站外工程等,建成后主要满足中山市中心城区、小榄镇、古镇及坦洲等镇用气需求。项目中期(到2015年)计划建设门站3座,高中调压站19座,高压管道约180km等,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中山市24个镇区的用气需求,年输气能力将达5亿方。

本工程包括18.2km干线、l座南朗综合站、2座高中压调压站和5座阀井。向中山城区工业、商业、居民用户供气。

输气干线起于南朗综合站,至城区和火炬开发区高中压调压站,干线管径Φ508m,设计压力为4.0MPa,材质L360直缝双面埋弧焊钢管。

2.2.1探伤检测指令由相应标段的监理工程师下达。

2.2.2对一般管段管道环焊缝无损探伤采用100%射线探伤(RT)。

2.2.3对穿跨越大中型河流、主要公路、铁路和死口段的焊缝,采用100%的X射线照相和l00%超声波探伤检查。

2.2.4站场、阀井内工艺部分的对接焊缝为射线探伤100%;角接焊缝为100%表面探伤。

2.2.5其他管材的探伤标准按施工图有关规范执行。

线路工程:Φ508暂估2055道焊口;Φ323.9暂估71道焊口。

站场工程:X射线检测暂估2000张底片。

本中心在南朗镇设立XX工程检测项目部,按照合同约定调遣检测队伍,调拨机具设备进场,针对现场实际进行详细的踏勘,配备适应性强的施工机具,优化施工程序,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力争缩短工期。

充分储备检测主辅材料,避免由于材料供应中断,从而延误工期。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安全措施和规章纪律,加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5.2施工机具、设备维修计划

5.2.2施工中做好施工机具、设备的维护保养。作业班组必须认真执行公司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建立消耗材料常用的配件库,准备充足的备件,保证现场设备完好。

5.3.1熟悉设计文件、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招标文件,并进行分类登记。

5.3.2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详细踏勘,了解掌握线路走向、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特别是对山区、河谷、穿越处以及文物保护区重点勘查。

5.3.3参加业主及设计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报业主及监理批复。

5.4.1申办当地施工许可证,办理施工和临时用水、电、路、讯的许可证。

5.4.2在开工前组织先遣队伍,在施工机具、设备、物资到达前,做好铺点工作。在施工设备、机具和临时生活设施到达后,负责拉运并按施工临时暂设平面布置摆设,在施工人员到达前,达到开工条件。

5.4.3物资采购准备:结合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出详细供料计划。根据计划落实供料地点、规格和数量。保证工程施工按计划进行。

6.1检测质量保证指标

6.1.1底片质量合格率99﹪

6.1.2检测比例符合率100﹪

6.1.3检测指令执行率100﹪

6.1.4评片准确率99﹪

6.1.5超声波检测准确率99﹪

6.1.6表面渗透检测准确率99﹪

6.1.7法规、规范、标准执行率100%;

6.1.8合同履约率100%;

6.1.9顾客满意率大于95%。

6.2检测对象与适用检测方法

6.2.1直管段管道对接环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6.2.1.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直管段管道对接环焊缝采用100%射线探伤。

6.2.1.2对于坡度小于35°直管段部分,拟采用X射线管道爬行器进行单壁单影中心内透法检测。

6.2.1.3对于坡度大于或等于35°直管段部分,因X射线管道爬行器最大爬坡度限制,不能完成检测作业,拟采用定向X射线探伤机进行双壁单影外透法检测。

6.2.1.4所有检测过程应严格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之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相关要求及招标方、现场监理要求。

6.2.2热煨弯头与直管段对接环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6.2.2.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热煨弯头与直管段对接环焊缝采用100%射线探伤。

6.2.2.2热煨弯头曲率半径一般小于X射线管道爬行器转弯半径(7D),拟使用定向X射线探伤机进行双壁单影外透法检测。

6.2.2.4所有检测过程应严格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之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相关要求及招标方、现场监理要求。

6.2.3冷弯管段对接环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6.2.3.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冷弯管段对接环焊缝采用100%射线探伤。

6.2.3.2冷弯管段曲率半径一般大于X射线管道爬行器转弯半径(7D),拟使用X射线管道爬行器进行单壁单影中心内透法检测。

6.2.3.3由于敷设坡度限制不能使用X射线管道爬行器的部分,拟使用定向X射线探伤机进行双壁单影外透法检测。

6.2.3.4所有检测过程应严格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之射线检测工艺规程相关要求及招标方、现场监理要求。

6.2.4穿越及死口段对接环焊缝无损检测方法

6.2.4.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标段穿越及死口段对接环焊缝采用100%射线探伤和100%超声波探伤。

6.2.4.2射线检测

满足管道爬行器使用条件且时间许可,可采用管道爬行器进行检测。当死口距离未焊接管口较远或急需检测结果时,采用定向X射线探伤机进行双壁单影透照。

6.2.4.3超声波检测

   使用便携式数字超声波探伤机对进行检测。

6.2.4.4所有检测过程应严格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之射线检测工艺规程、超声检测工艺规程相关要求及招标方、现场监理要求。

6.2.5站场、阀井内工艺管道无损检测方法

6.2.5.1站场、阀井内焊口主要为直管与法兰、弯头等管件连接的对接接头,要求进行100%射线探伤。角接焊缝要求100%表面探伤。

6.2.5.2射线检测

根据实际情况及钢管直径,按照标准的要求,采用三种透照方式。环缝中心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双壁双影法。

阀门处焊口透照,我们将应用补偿技术填补工件较薄部分(直管段部分),以达到合格的透照质量。具体做法为:透照前应采用与管材近似的补偿块先把直管段边垫平后,再贴片透照。

6.2.5.3表面检测

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剂对站场、阀井内焊口角接焊缝进行渗透检测。

6.3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6.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标段天然气管道对接接头射线检测的工艺要求。

检测工艺卡是本规程的补充,由Ⅱ级人员按检测委托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GB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SD143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检验篇

GB/T12605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GB4792放射性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B5618线型象质计

GB16357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18465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要求

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级别的资格证书。上岗前还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

现场进行γ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

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

6.3.5设备、器材和材料

6.3.5.1检测设备

射线透照采用铅箔增感屏,铅箔增感屏的厚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增感屏厚度的选用(mm)表3

低能X射线(400KV以下)

象质计的型号、规格应符合GB/T12605《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附录A的要求。

外径大于114mm的管道焊缝射线探伤时,象质指数应符合表4的规定。小于等于114mm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时,应选用Ⅰ型专用像质计,且符合表5要求。小于等于76mm采用双壁双影透照时应使用Ⅱ型专用像质计单根钢丝长度应大于管道的周长。

管径大于114mm环缝透照管道环缝的照相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射线入射方向与管壁表面倾斜一个角度,上下焊缝影像不得重叠,底片上可现一只象质计,象质计、搭接标记、片号等标记位置摆放如图1所示。

管道透照单壁厚度(mm)

图1大口径管双壁单影象质计摆放

原则上每张底片上都应有像质计的影像。当一次曝光完成多张胶片照相时,使用的像质计数量允许减少但应符合以下要求:

环形对接焊接接头采用源置于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地放置4个像质计。

小径管双壁双影透照象质计及其他标记布置应符合如下规定:

6.3.5.5沟槽式测深计

为判定未焊透和内凹深度,应使用沟槽式测深计。沟槽式测深计的厚度宜与焊缝余高相近,其型式和规格应符合《钢管环焊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中附录A的要求。

6.3.5.6黑度计和黑白密度片

观片灯亮度应符合要求,至少应能观察最大黑度为4.0的底片,且观片窗口的漫射光亮度可调,并备有遮光板,对不需观察或透光量过强部分屏蔽强光。

6.3.6受检部位的表面准备

焊缝及其边缘50mm范围内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应经外观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检测,对有可能掩盖缺陷或与缺陷相混淆的情况,如弧坑、凹陷、焊瘤、较多的焊道沟槽(多道焊时)、突出的焊纹、飞溅、气孔等缺陷、严重的机械损伤及其它外来杂物,应及时通知监理方进行表面处理。焊缝外观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至少在焊接完成后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

6.3.8管道环焊缝透照布置

6.3.8.1几何条件

透照最小焦距Fmin应满足下述要求:

6.3.8.2透照方式

根据XX工程(实验段)管道及站场无损检测工程特点和技术条件的要求,环焊缝射线检测凡能够使用管道爬行器的均使用X射线管道爬行器检测,在无法使用管道爬行器进行中心透照时(死口、连头、返修复探等),选择双壁单影法检测。

如图2所示,射线源焦点位于管道内部中心,透照厚度比K=1,环缝360º一次曝光。

工程号(沟槽试块(桩号(焊口号(施工单位号(母材厚度(拍片日期(返修(沟槽试块

((((((((((((((((

)))))))))))))))))))))))))))))))))))))))))))))))))))))))))))))))))))))))))))))))))))))))))))))

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

双壁单影法透照如图4所示。透照时应考虑裂纹检出角和几何不清晰度的限制,按照K值≤1.1的条件确定最少透照次数和一次透照长度。具体透照次数和一次透照长度执行主体线路X射线工艺卡。

根据一次透照长度和透照次数,相应的确定胶片长度和搭接长度。搭接长度每端不少于30mm,搭接标志可用标记带上的数字号或搭接标记标识。双壁单影法的标记布置按图5要求进行。

象质计沟槽试块工程编号桩号象质计焊口号底片号

搭接标记壁厚日期搭接标记

图5双壁单影透照标记布置

双壁双影法透照如图6所示。当管道外径小于等于114mm,采用双壁双影法时,底片呈椭圆焊缝影像,其间距应控制在3~10mm。为保证检测整个焊缝,至少要在互相垂直方向两次透照(图6)。

对外径小于等于76mm的管道,其焊缝应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并允许椭圆一次成像,但必须保证其检出范围不小于周长的90%,其测量方法应符合附录B中B.0.3的规定。双壁双影法的标记布置符合图7要求。

图7双壁双影法标记布置

射线检测人员应用白色油质记号笔划出检测起始点及标记方向,管道环焊缝一般以顶部平焊中心作为零点。

6.3.10曝光量的选择

X射线管道爬行器由于管电压已定,只有曝光时间可调,所以曝光量的选择应现场进行试拍。在开工前制作每台X射线爬行器相对不同壁厚、不同管径的曝光参数表。

采用X射线机进行双壁单影检测时,应根据生产商提供的曝光曲线经过现场实测修订后,制作成曝光曲线。

6.3.11无用射线和散射线屏蔽

透照场内若存在木块、竹片、砖瓦等物件,会产生散射线,散射会随着射线能量降低而愈加强烈,当工件置于地面,应尽可能采用铅等进行屏蔽。

在背散射严重的地方应在暗袋背面放置一块厚1~2mm的铅皮,防止胶片受到背散射。

对初次制定的检测工艺,或使用中检测工艺的条件、环境发生改变时,应进行背散射防护检查。检查背散射防护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贴附“B”铅字标记,一般“B”铅字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按检测工艺的规定进行透照和暗室处理。若在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增大背散射防护铅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现“B”字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

6.3.12.1管道爬行器使用前检查各部件接头是否接触良好,电池电量是否满足拍片需要,曝光时间是否准确等。

6.3.12.2采用X射线机进行拍片前应根据要求训机,达到工作要求的条件后才能进行检测作业。

6.3.13.1采用自动洗片机处理。

6.3.13.2配制显影液和定影液。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详细规定,配制时控制好温度的高低、水和药液的比例,定影液和显影液不能相互混入。

6.3.13.3药液配置好后,开机、设置好显影温度,无负载运转20min左右,使显影液和定影液充分溶解,温度升到设定值。

6.3.13.4观察暗室环境是否达到洗片条件,安全灯位置是否合适。将胶片放置整齐,关闭暗室,进入洗片状态。

6.3.13.5洗片时要统筹安排时间,拆装胶片时防止划伤;控制胶片在进入洗片机时的间距,观察洗片机运行的情况,勿产生绞片和粘片等情况。

6.3.13.6时刻保持水循环状态。

6.3.13.7严禁使用过期的显、定影液或不匹配的显、定影药液。自动洗片机应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6.3.13.8洗片前,应等显影液温度恒定后再进行,以避免由于温度不一致而造成的底片黑度不均匀。

6.3.13.9严格按胶片的药液的要求进行洗片,严禁通过提高显影温度的方法来增加底片黑度,在发现显影液老化时应及时更换。

6.3.13.10当发现底片有未定透倾向时应及时更换定影液。

选择的曝光条件应使X射线底片的黑度范围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1.5≤D≤3.5

6.3.14.2底片的象质计灵敏度

底片的象质指数应符合本工艺第2.6.3.5.4条透照厚度和象质指数规定要求。

6.3.14.3影像识别要求

底片上的象质计影像位置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齐全,且不掩盖被检焊缝形象,底片上至少应识别表4.3规定的象质指数且连续长度不小于10mm。

6.3.14.4不允许的影像

底片有效评定区域不应有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伪缺陷或其它妨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

6.3.15.2底片评定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并须遮盖来自观片灯的多余光线。

6.3.15.3底片评定人员应按所执行标准对底片进行评定,评片人员必须是取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RTII级及以上级别的人员。

6.3.15.4评定焊接质量前应先评定底片质量,凡不符合合格底片标准要求的底片均作废片处理,并及时通知复照。

6.3.15.5填写评定结果时,对缺陷应予定性、定位、定量。

6.3.15.6为了保证评片的准确性,建立复评制度,复评人员必须是RTⅡ级及其以上人员,复评人员检查初评人员评定结果的正确性,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6.3.15.7评片人员及复评人员应在评定记录上签注姓名、资格、日期。

6.3.15.8底片评定中,有疑难的缺欠无法确定时,应根据焊接工艺采用其它检测方法辅助确定。

6.3.15.9评定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不能放过可疑缺陷,内焊口的余高和咬边按外焊道的外观质量评定。对底片上发现的超标影象难以评判的缺陷(如内咬边),应及时报告监理。

6.3.15.10底片评定后对不合格焊缝底片应及时开出返修通知单,返修通知单应注明返修部位、缺陷性质、缺陷尺寸。

6.3.16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

6.3.16.1现场检测记录:包括被检工件名称、规格、检测部位、检测方法、检测比例、检测标准、焊缝编号、拍片张数、布片图、拍片日期等内容。

6.3.16.2底片评定记录:包括底片编号、缺陷记录(定性、定量、定位)、评片结果(合格、不合格)、评片日期、评片人资格、签名,复评人资格及签名、复评日期等内容。

6.3.16.3检测报告:依据底片评定纪录按照业主或监理提供的表格填发检测报告,报告均以计算机制作打印输出,由底片评定人员签发,复评人员审核。

6.3.17胶片、底片保存

6.3.17.1胶片、底片不可接近氨、硫化氢、煤气、乙炔、酸等有害气体,否则会产生灰雾。

6.3.17.2装片或取片时,胶片与增感屏应避免磨擦,否则会引起擦伤,形成伪缺陷。

6.3.17.3胶片应保存在低温环境中,通常以10~15℃最好,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

6.3.17.4胶片应远离热源和辐射,在暗室红灯操作距离不宜过近,暴露时间不宜过长。

6.3.17.5胶片应竖放,避免受压感光。

6.3.17.6射线底片根据分项工程名称、分类进行立档封装保存,装入底片盒中,放在通风、干燥、防火的地方保存。底片不可接近氨、硫化氢、煤气、乙炔、酸等有害气体,否则会产生灰雾并引起火灾。底片保存7年后经检测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销毁。

产品检验完成后的记录、报告等资料应按规定进行整理后交付检测委托方。检测项目应将一份完整的检测资料交公司档案室存档。

6.4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

6.4.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本标段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接头超声检测的工艺要求。

JB/T9214《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通用技术条件》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按《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检测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校正视力≮1.0。

超声波检测必须遵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程。

当现场检测条件不符合工艺要求或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检测人员有权停止检验,待条件改善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检测。

6.4.3.2检测仪和探头

探头工作频率为2~5MHz。单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水平方向偏离角不应大于2°。

a.在达到所探工件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不小于10dB。

b.仪器和探头的组合频率与公称频率误差在10%之间。

6.4.3.3超声试块

本规程采用SGB试块和SRB试块,其形状和尺寸见图8和图9。

DBJ/T61-34-2016标准下载SGB试块用于测定坛上仪、探头系统性能以及对仪器做调整和校验。

SRB试块用于比较焊缝根部未焊透深度。

6.4.4.1受检管道表面状态

探头移动区应清除焊接飞溅、铁屑、油垢及其他外部杂质。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探头的自由扫查。

6.4.4.2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保证检查到整条焊缝。

采用一次反射法检测时DB11/T 1190.2-2018标准下载,探头移动区应不小于1.25P:

式中:P—跨距,mm;

采用直射法检测时,探头移动区应不小于0.75P。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