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跨工业大道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

合肥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跨工业大道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6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合肥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跨工业大道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2

2工程概况………………………………………………………………………………………3

2.1工程概述………………………………………………………………………………3

2.2主要技术指标…………………………………………………………………………6

GB/T 39025-2020 有色聚酰亚胺短纤维2.3施工条件………………………………………………………………………………6

2.4主要工程数量…………………………………………………………………………8

3总体施工部署…………………………………………………………………………………9

3.1总体施工方案…………………………………………………………………………9

3.2施工任务划分及安排………………………………………………………………10

3.3总体工期安排…………………………………………………………………………10

3.4施工场地总体布置…………………………………………………………………10

4施工组织机构………………………………………………………………………………12

5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13

5.1连续梁施工工艺流程………………………………………………………………13

5.2连续梁结构体系的转换……………………………………………………………14

5.3连续梁施工方案、方法……………………………………………………………15

6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58

6.1工程特殊过程的界定………………………………………………………………58

6.2特殊过程的控制…………………………………………………………………58

6.3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58

6.4关键工序的确定…………………………………………………………………58

6.5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方案、流程、科技优化措施………………………………59

7质量检验项目、方法及标准……………………………………………………………59

7.1钢筋骨架制作及安装的允许偏差………………………………………………59

7.2模板安装尺寸允许偏差…………………………………………………………60

7.3梁体预留管道安装允许偏差……………………………………………………61

7.4预应力筋断丝、滑移限制…………………………………………………………61

7.5连续梁悬臂浇筑及梁体外形尺寸允许偏差………………………………………62

8质量保证措施………………………………………………………………………………65

9安全保证措施………………………………………………………………………………77

10环境保护、文明施工………………………………………………………………………91

⑴新建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双凤双线特大桥施工图及其他相关设计文件。

⑶双凤双线特大桥施工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⑷铁道部颁布的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铁道部近期颁布执行的有关“客运专线设计、施工、验收暂行规定”等相关技术规范、规定;《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439号)等。

⑸新建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招标文件、清单及补遗(答疑)书等。新建合蚌客运专线延长线九分部施工文件。

⑹本单位施工类似工程(沪宁铁路、石武铁路、向莆铁路等)积累的施工经验。

本标段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及合肥市庐阳区内,施工范围为DK116+500~DK122+000,包含合蚌双凤双线特大桥及合福双凤特大桥。合蚌双凤特大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双凤开发区及合肥市庐阳区内,与合福线、既有淮南线并行。双凤特大桥在DK116+758.492处跨工业大道相交,夹角为88.4°,采用(40+64+40)m连续梁跨越,跨越墩号为104#、105#、106#、107#。

本连续梁桥墩采用单柱等截面双线圆端型实体形式,中墩105#、106#高度分别为6.5m、5m;承台分台阶,上层平面尺寸为10.4×5.2m,高度为1m,底层平面尺寸为11.9×8.8m,高度为3m;主墩基础采用1.5m直径的钻孔桩,每墩布12根,共24根,三排矩形布置。边墩104#、107#高度分别为10m、7.5m;承台上层平面尺寸为10.4×4.8m,高度为1m,底层平面尺寸为12.2×8.9m,高度为2.5m;边墩基础采用1.25m直径的钻孔桩,每墩布11根,共22根,三排梅花形布置。

⑴防护墙:防护墙高度与相邻轨道面等高,防护墙每2m设10mm断缝,下端设泄水孔并在泄水孔周围涂刷防水涂料,在支点处及中跨中设置450(270)×300mm过人槽口。

⑵电缆槽:根据通信、信号、电力等专业要求,在防护墙外侧分别设置通信、信号电缆合槽。电缆槽由竖墙和盖板组成,电缆槽盖板预制,根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综合接地的需要,电缆槽中间竖墙在靠近预留综合接地端子部位设置预留孔。

⑶接触网支柱:接触网支柱实际设置根据总体布置设置,支柱中心距支座中心线距离应大于4m,困难条件下,应大于3m。

⑷人行道栏杆:人行道外侧设置人行道栏杆,人行道栏杆遮板为预制构件。

⑸通风孔的设置:在结构两侧腹板上设置直径为100mm的通风孔,通风孔距悬臂板根部距离为0.3m,间距2m左右。若通风孔与预应力筋相碰,应适当移动其位置,并保证与预应力钢筋的净保护层大于1倍的预应力钢筋管道直径,在通风孔处应增设直径170mm的螺旋筋。

⑹桥上排水系统:分别在防护墙与承轨台及两线承轨台间设置泄水管,积水通过排水管导管引到桥下。

⑺梁端排水措施:为防止梁端雨水漫流,保证封锚混凝土耐久性,梁端设置高出梁面保护层的挡水台,同时在梁端挡水台缝隙内设置耐候伸缩缝。

⑻梁底泄水孔的设置:在0号块横隔板两侧和6号块左端设置外径为Φ110mm的泄水孔,在灌筑梁底板混凝土时,在底板表面根据泄水孔的位置设置一定的汇水坡,避免箱内的积水。

⑼检查孔的设置:在梁端底板设置0.25×1.5m的槽口,在槽口直角处设置直径为250mm的倒角。施工时在孔壁预埋螺母套筒M20,层距300mm。在施工完成后拧入螺栓,便于攀登。

⑽结构外形:箱梁两侧腹板与顶底板相交处均采用圆弧倒角。

⑾封端:封锚前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并对锚具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封端钢筋网。利用锚垫板上安装螺孔,拧入带弯钩螺栓,封端钢筋与之捆绑形成钢筋骨架。

⑿无砟轨道与梁体的连接方式:采用无砟轨道底座直接在桥面设置。

设计速度:速度目标值为200km/h

轨道结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区域位于江淮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极端最低气温-20.6℃,极端最高气温3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全年气温变化的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地貌单元属淮河平原与沿江平原之间的江淮岗地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岗地波状起伏,位于二、三级阶地上,由岗、塝、冲组成。岗塝和冲沟地貌发育较完整,一般标高25~50m,相对高差5~10m,坡度5°~10°。平岗、缓岗一般分布于丘陵与平原交会处及河流下游缓坡地区,坡度较小,多在1°~3°间,土地利用率较高,一般岗顶辟为旱地,冲沟多为水田。线路两侧为厂房及屋舍,交通便利。

详见桥址纵断面图、桥址平面图。

经统计,本连续梁工程数量见下表:

C50干硬性补偿收缩砼

fpk=1860Mpa

外径φ160/φ110PVC

施工任务划分及安排见下表施工任务划分及安排表。

搭设中跨及边跨满堂支架

地基处理→砼垫层→搭设支架

拼装0,1,1’,9号模板

制作模板→拼装模板→稳固模板→检查模板

0→1、1’→2~7、2’~7’→9→8、8’

配置四套挂篮、四台砼泵车

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结合本连续梁的实际情况,该工程工期安排于2010年2月16日开工,2010年7月31日完工,具体安排见下表:

施工T构机械、材料等由工业大道途经纵向便道后到达连续梁施工现场。

生产区内主要设有钢筋加工棚、配电房、机电修理间、木工间、机械电气设备及物资存放场、钢管支架存放场地和应急物资及材料堆放场地、以及场内道路、生活房屋和配套设施等。试验室、砂石料储备场、混凝土拌合站均设置在DK119+700合蚌线右侧。混凝土拌合站设两座HZS120型拌合楼,总生产能力为120m3/h,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和电子系统计量。施工用混凝土15分钟内可到达本连续梁施工现场。

本连续梁设置400KVA变压器1台,置于106#墩西侧,T接当地电源。其它墩位施工供电统一使用纵向架空低压线,并配备两台200KW柴油发电机1台,确保整个连续梁施工用电。

生产用水可使用井水及附近池塘水,生活用水使用井水。

经理部将按两级管理模式进行协调管理,下设4个架子队,主要有综合工程一队,综合工程二队,综合工程三队和一个土方队。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本工程连续梁作业队现场施工。

主要施工方案、方法和施工工艺

第一步:在边跨现浇段、0、1、1’号梁段范围内做清表压实地基处理,并做25cm厚C15混凝土垫层,开挖排水沟。对支架进行搭设、预压和调整。

第二步:检查墩顶标高及中线,安装105#,106#中墩的永久支座并锁定活动支座,浇筑中墩上临时支座。立模浇筑0号块混凝土,待强后张拉纵向预应力束T1、T2、F1、F2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随后立模浇筑1号和1’号梁段,并张拉锚固T3、F3、F4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第三步:在0号块两侧及1号和1’号梁段对称安装挂篮并进行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以105#,106#中墩为中心,对称移动挂篮悬臂灌筑2~7、2’~7’梁块。待强后各梁段张拉顺序如下:

⑴2、2’梁块,T4、F5、F6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⑵3、3’梁块,T5、F7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⑶4、4’梁块,T6、F8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⑷5、5’梁块,T7、F9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⑸6、6’梁块,T8、F10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⑹7、7’梁块,T9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第四步:分别在两边墩104#和107#现浇支架上浇筑边跨支架现浇段9,拆除挂篮,安装临时刚性构造,现浇边跨合拢段8,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T10,B10~B12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完成后拆除临时固结,落梁。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B7~B9。

第五步:拆除边孔支架,安装中跨跨中临时刚性连接构造,用悬吊支架现浇中跨合拢段8’。张拉并锚固纵向预应力束T11,B1~B6、B13,及横向、竖向预应力筋。

第六步:拆除悬吊支架,进行桥面铺设等工作。

连续梁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利用连续梁成桥设计的负弯矩预应力筋为支撑是连续梁分段悬灌施工的受力特点。悬灌过程中各独立T构的梁体处于负弯矩受力状态,随着T构的依次合拢,梁体也依次转化为不同的受力状态,直至连续梁的成桥状态,这个转化就是连续梁的体系转化。连续梁采用悬灌施工法,在结构体系转换时,为保证施工阶段的稳定,边跨先合拢,释放梁墩临时锚固,T构梁体由双悬臂状态变成单悬臂状态,最后中跨合拢,形成连续梁受力状态。施工过程中存在梁的受力结构体系转换,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结构由双悬臂状态转换成单悬臂受力状态时,梁体某些部位的弯矩方向发生转换。所以在拆除梁墩锚固前,应按设计要求,张拉一部分或全部布置在梁体下部的正弯矩预应力束。对活动支座还需保证解除临时固结后的结构稳定,并控制和采取措施限制单悬臂梁发生过大纵向水平位移。

⑵梁墩临时锚固的放松,应均衡对称进行,确保逐渐均匀地释放。在放松前应测量各梁段高程,在放松过程中,注意各梁段的高程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找出原因,以确保施工安全。

⑶对转换为超静定结构,需考虑钢束张拉、支座变形、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结构的次内力。若按设计要求,需进行内力调整时,应以标高、反力等多因素控制,相互校核。如出入较大时,应分析原因。

⑷在结构体系转换中,临时固结解除后,将梁落于正式支座上,并按标高调整支座高度及反力。调整以标高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全桥连续梁共分五大部分浇筑:

⑴0号为墩顶梁段,长9m,重422.3t,1、1’为0号两侧对称第一梁段,长3m,重129.3t,首先搭设支架浇筑;

⑵2~7、2’~7’为0号梁段两侧对称分段悬浇部分,长3.25m~4.25m,重106.8~143.8t;

⑶9段为边跨现浇段,长7.75m,重87.1t;

⑷8段为边跨合拢段,长2m,重53.4t;

⑸8’段为中跨合拢段,长2m,重53.4t,具体设置见下图:

采取满堂支架现浇的梁段有:中跨0号、1号、1’号、边跨9号八个梁段,其中1号、1’号梁段须在0号施工完毕后施工。

⑴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工艺(见下图)

0、1、1’号块施工工艺流程

其中1号、1’号梁段为悬臂,没有临时支座及支座安装。

①满堂支架(满堂支架设计及检算见附件)

满堂支架的加工及安装严格按照技术交底施工,满堂支架搭设及安装完毕后报技术组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满堂支架设计荷载130%的超载预压,约550T,以检验满堂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和满堂支架结构的可靠性,检验满堂支架变形情况,并且消除满堂支架的非弹性变形,为混凝土灌注、立模标高提供依据,并记录满堂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量及沉降量。

满堂支架的预压方式采用堆码砂袋预压,预压的重量根据梁的几何尺寸进行模拟加载,用吊车吊砂袋从中间向两侧对称均匀堆载。

加载前布设好观测点,观测点的布设要上下对应,以观测满堂支架弹性变形量。观测点的数量为:纵横向每2m一个,观测次数为:加载前、加载一半、加载完毕、加载12小时、加载24小时和加载48小时共6次。

观测要求:及时、准确、认真、测量数据齐全,把综合分析变形量、沉降量结果作为设置预拱度的准确、可靠数据。

满堂支架预压时同时加强其稳定性观测,施工人员跟班作业,以确保安全,一旦发现满堂支架出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卸载或紧急撤离措施。

在整个施工中支座不起任何作用,当临时支座拆除后支座才开始工作。临时支座如下图布置:

临时支座承压采用C40混凝土,钢筋采用φ28的螺纹钢,单边临时支座的螺纹钢根数为216根。锚固钢筋锚固长度设为1.5m,并且在每根钢筋两端均设置弯钩。

在中跨合拢段完成后,对称拆除临时支座。在临时支座中部沿四周凿除砼,用手动钢筋切割机将φ28螺纹钢切断,凿除临时支座混凝土,用M50水泥砂浆对墩身及梁体外露的钢筋头进行修补覆盖4cm,防止钢筋外露受腐蚀。

底模板采用18mm厚的竹胶板做模板,由厂家提供的容重为10.4KN/m3,底模的背肋采用10×10cm的方木间距为30cm,脊梁采用10×15cm的方木在翼缘板下间距为90cm,腹板下间距为30cm,底板下间距为60cm。

侧模模板采用18mm厚的竹胶板做模板,侧模的背肋采用10×10cm的方木竖向放置间距为40cm,侧模脊梁采用槽钢作横带间距为60cm。

侧模采用Q235直径为25mm的圆钢做拉杆。沿桥梁轴线方向间距为1.5m,沿箱梁垂直方向间距为60cm。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加工图进行技术交底,加工时同一类型的钢筋按先长后短的原则下料,钢筋用弯曲机加工后与技术交底核对。钢筋在钢筋棚集中加工,运到现场绑扎成型。

梁段钢筋整体绑扎,先立底模,绑扎底板钢筋,然后进行腹板和中隔板钢筋绑扎,立侧模和中隔板模板,最后绑扎顶板钢筋。

当梁体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相碰时,可适当移动梁体钢筋或进行适当弯折。梁体钢筋最小净保护层除顶板顶层为30mm外,其余均为35mm,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所有梁体预留孔均增设相应的环状钢筋,桥面泄水孔处钢筋可适当移动,并增设斜置的井字型钢筋进行加强,施工中为确保腹板、顶板、底板钢筋的位置准确,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架立钢筋的设置,可采用增加架立钢筋数量或增设W型或矩形的架立钢筋等措施。为确保钢筋净保护层厚度采用细石子混凝土垫块,垫块采用与梁体同等寿命的材料,并保证梁体的耐久性。

底板→中隔板、腹板→顶板

为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流动面积过大出现施工缝。底板浇注时从悬臂端向墩顶两侧对称进行,混凝土输送管道布置如下图:

中隔板过人洞底部的混凝土需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插捣,必要时可单独在模板上开口。

根据混凝土供料速度底板混凝土计划在5.0~6.0个小时内全部浇注完毕。每个小时浇注15~20m3混凝土。

腹板及中隔板混凝土浇注:

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浇注腹板及横隔板混凝土,腹板和横隔板同时水平分层进行。分层厚度0.5m(浇注分层厚度25cm),采用6个工作面,每60分钟一层,计划8.5小时内腹板全部浇注完成。

腹板捣固时在有附着式震动器的部位以附着式震动器振捣为主、插入式为辅。使用插入时震动器时严禁触击钢筋、波纹管、预埋件、竖向预应力钢筋。因支座处钢筋网较密,应加强振捣。

腹板横隔板浇注顺序图(顺桥向)

顶板混凝土浇注顺序图(顺桥向)

顶板混凝土浇注时搭设作业平台,禁止施工人员踩踏钢筋,防止在混凝土未凝固前扰动钢筋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

顶板混凝土计划在8小时内浇注完毕,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可调整浇注顺序先浇注腹板顶部混凝土,以防止出现施工缝。

在底板、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均需安排专人进行表面抹面、收光处理,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安排在砼浇注过程中,要将高处部分砼铲除,局部不平整处填平、振实。

第二次收浆,安排在砼浇筑完成4~6小时左右,由于泌水引起的砼收缩,用木抹子收光、抹平,特别注意顶板标高及边缘处混凝土线形检测。

第三次收光,安排在砼初凝后6小时左右进行,用铁皮抹子仔细收光、抹压,消除表面气泡、抹纹,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纹,并保证桥面板平整度。

挂篮预留孔、桥面泄水孔、测量钢桩的埋设:

梁体内挂篮预留孔、桥面泄水孔采用PVC管预埋,埋设应在混凝土浇注前准确定位,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加强保护,在混凝土终凝前拔除。并确保预留孔洞的预埋件与桥面板钢模密贴,防止孔洞成型后底部孔洞不圆顺。对可能进浆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加盖保护。

测量钢桩采用Φ18mm螺纹钢制作,顶部磨圆高出桥面板混凝土约5mm,预埋平面位置误差控制在5cm以内。

②混凝土养护及降温措施

外露面混凝土灌注完终凝后及时洒水养护,并覆盖无纺土工布安装喷淋装置确保养护湿度,洒水养护不少于14d。

夏季养护期间在钢模外定时喷水,以降低钢模表面温度,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可适当松开钢模锦绣花苑综合楼10#、11#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向钢模内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直至拆模覆盖养护。

5.3.3悬臂灌注节段的施工

⑴悬臂灌注节段施工工艺如下图:

2~N#块悬灌施工工艺框图

8-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⑵挂篮设计、拼装、堆载预压及移动

采用三角斜拉式挂篮(如下图)。挂篮采用专门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