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0.8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西安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X标

北大街~五路口站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降水工程

GB28395-2012 混凝土及灰浆输送、喷射、浇注机械 安全要求.pdf西安地铁X号线X标项目经理部

四、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6

第三章施工计划安排 8

四、施工场地布置 10

五、临时设施安排 10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措施 21

二、安全保证体系 21

三、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23

四、人身、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26

五、消防、保卫措施 27

第七章现场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7

编制范围为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X合同段北大街站~五路口站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处降水井。

(1)《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北大街站~五路口站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北大街站~五路口站区间喷锚构筑法隧道》《北大街站~五路口站盾构吊出井围护结构》施工图纸。

(3)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降水施工方案。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北大街站~五路口站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位于西五路正中机动车道内,暗挖区间里程范围:YDK20+044.723~YDK20+140.948,长96.23m,隧道结构形式有喇叭口隧道、双连拱隧道。盾构吊出井设计范围:YDK20+140.948~YDK20+159.048,盾构吊出井宽22.6米,长18.1米,深19.7米。

本段附近的主要建筑物有西安市中心医院和西安市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地面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及地面建筑物相对较为密集。

(1)北五暗挖区间道路施工降水管共12口,深40m,钻井总进尺480m。

(2)盾构吊出井处施工降水管共9口,深45m,钻井总进尺405m,排水管及电力线均采用暗排,安装排水管线110m。

设置暗排2m*1m*0.6m沉淀池2座,位于北大街车站围挡内和盾构吊出井二期围挡内。安装抽水水泵21台,排水管及电力线均采用暗排,安装排水管线260m,电力线安装265m。

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全新统地层(Q4)

以黄褐色为主,主要为粉质黏土,可塑,含少量砖瓦片,局部杂填土等,土质不均。地表多为路面(地面铺砖、混凝土或沥青)及灰土碎石垫层等,本层层厚0.70~7.90m,层底深度1.0~7.90m,层底高程393.29~399.66m。

(2)上更新统地层(Q3)

该层分布于填土底面至地下水位以上。黄褐色,可塑,虫孔及大孔隙发育,具湿陷性。新黄土(具湿陷性)层厚0.30~3.30m,层底深度3.80~5.40m,层底高程395.10~397.51m。

褐黄色,软塑。工程性质较差,该层分布于地下水位附近。层厚0.70~2.80m,层底深度5.80~9.50m,层底高程392.74~395.46m。

褐黄色,可塑,土质均匀,孔隙发育,含少量蜗牛壳碎片。该层主要分布于地下水位附近至古土壤顶面,层厚3.5~9.80m,层底深度9.50~12.80m,层底高程387.58~390.98m。

红褐色~灰色,硬塑,局部为可塑,团粒结构,具针孔状孔隙,含钙质条纹及少量钙质结核,层底钙质结核含量较多,局部地段钙质结核富集成层。本层层厚1.60~4.60m,层底深度13.7~16.50m,层底高程384.69~386.78m。

(3)中更新统地层(Q2)

四、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本区间位于西安市东西主要干道上,地下管网密布。根据经验西安市的人为坑洞埋深在5~11m之间,宽度小于3m,施工前应查清人为坑洞的具体位置及坑洞大小。对存在有人为坑洞的地段,应予以重视,采取一定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防止其对地铁工程的危害。

本场地的地面沉降主要受暗挖施工、明挖施工、盾构施工、黄土湿陷性、施工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明暗挖施工期间应加强支护结构,控制支护体系的变形,严格控制降水井出泥、出砂,达到控制周边地面沉降、保护周围环境安全。降水期间通过加强对周围建筑、地面及支护结构沉降及水平位移的监控,时刻掌控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特殊岩土及特殊地质问题

西安市新生代以来堆积了巨厚的松散沉积物,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而对本区间有直接影响的是地下潜水。

革命公园内有一人工湖,约占地3600m2,距线路最近距离大于200m,勘察期间水面高程399.60m,水深约2m。

(1)地下水赋存与补给

场地内地下潜水位埋深11~12.3m。

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侧向地下水径流及管道渗漏补给,其径流方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主要流向北北西;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潜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等。

2、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及补给关系

拟建场地地下水赋存于中、上更新统黄土、古土壤、粉质黏土层及其中的砂层、粉土夹层中,含水层的厚度大于50m。其中新黄土、古土壤、粉质黏土层透水性弱,古土壤底部的钙质结核层形成相对隔水层,粉土、砂土夹层透水性良好。

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由于含水岩组透水性及富水性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古土壤底部以下孔隙水表现出一定的微承压性。

3、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动态特征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侧向地下水径流及管道渗漏补给,其径流方向与地形总体坡度一致,主要流向北西;潜水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径流排泄、人工开采、潜水越流排泄及蒸发消耗等。

盾构吊出井处的抗浮水位为400m。

降水井的井位位于西五路机动车道边南北两侧,西五路车流量大,为保证西五路通行能力,降水井将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南半幅位置降水井,能保证西五路北侧双向四车道的通行量。二期进行北半幅降水井施工,能保证南侧双向四车道的通行量。工期划如下:

第一期(南半幅):降水井共计11口,每口井成井计划工期为3天,两台锅锥钻机同时施工,总工期为2010年01月12日~2010年02月05日,确保在盾构吊出井围挡二期导改前完成降水井。

第二期(北半幅):降水井共计10口,暗挖区间段每口井成井计划工期4天,总工期为2010年03月20日~2010年05月15日。

降水井总计划开始施工日期2010年01月12日,开始抽水时间为2010年3月26日,暗挖区间开始抽水时间为2010年07月20日,结束日期为2011年08月23日。总计589天。

1、参加甲方、监理单位进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

2、在规定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报送施工进度、详细的进场施工机械设备表。

3、备齐施工所需的表格:即开工申请表、设备材料报验单、施工记录表、水位观测记录表,对各种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标定。

4、技术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5、将施工方案中的工期横道计划、地层剖面图、井身结构图、场区平面图、岗位职责表等有关图表,置于办公区明显位置。

1、探明地下障碍物及各种管线,做好井位放线测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2、复测确认坐标控制点、高程点,随后人工布井、物探测管线,人工探井有效后,测量井位,将井位放线测量表向有关部门报验。

3、将施工用水引至现场,选好排水口并联系好排渣场地及车辆。

4、做好设备进场前的检查验收,材料样品报验,设备停放、材料堆放的场地调查安排。

1、项目部配备施工技术员、特殊工种施工员和现场工程师。

2、施工技术组负责降水工程中的成孔、下管、填砾、质量检查、水位观测、地下障碍物的探测、井点位置确定等技术工作。

3、特殊工种施工人员负责降水工程中的电工、电焊、吊车工、司机、钻机操作等关键工种的工作。

4、现场工程师负责整个降水中的成井质量、降水效果、施工协调、资料收集、协助降水资料的编写。

5、施工技术人员和特殊工种进场前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可进入岗位。

6、除清渣清浆运输另行委托外,组织4个专业班组:围挡探井班、钻井班、管线铺设及人井班、洗井及下泵班,并已经做好进场准备。

1、对施工设备全面检修,使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根据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数量及特点,准备了足够的备用机械和工器具,可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连续进行。

2、对各种需要检验的材料送有关部门检测鉴定,筛选优质材料,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需要报验的材料及时报送监理,确定供货厂家和规格品种。

采用锅锥钻机,降水井及管路坑槽开挖施工为了不影响白天的正常交通,安排在每夜21时至次日早6时进行施工;降水井施工的同时采用人工开挖管线预埋坑槽,待降水井及预埋坑槽施工完成后,及时铺设排水及供电电路,安装抽水水泵,浇筑混凝土恢复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当夜未施工完成的降水井及开挖后的坑槽在其上部铺设2cm厚钢板,保证车辆及行人通行安全。

(1)区间降水井处于人行道、行车道上,地下埋设多种管线,安全程度要求高,钻井施工用水用电、排浆排渣,场地狭小,材料与废弃物的运输困难,且容易污染环境、影响交通,为此路口处要特别注意交通疏导和环境卫生。施工时需符合西安市工程施工管理规定及西安市环保规定。

(2)降水井施工采用5m*6m临时围挡设置交通指示牌及标志进行防护,管线预埋槽切割及管线预埋采用临时安全防护,防护紧跟开挖作业区域。

(3)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分别在南侧及北侧各设置降水井3个配电箱,配电箱放置在人行步道绿化树旁,设防护栏,专人看护。

(4)尽量减少生产备用材料,主要材料随用随运,备足1~2天材料,堆放在盾构吊出井围挡或北大街车站围挡内内,清渣土及运料安排在夜间施工。

(1)降水工程临时设施利用区间施工临时设施,施工完成后搬出。

(2)电缆、潜水泵、小型施工器具等设备存放在小型工具设备库。原则上施工设备停放在施工围挡区内。

(3)堆放砾料、水泥滤水管、井管、红砖、水泥等施工材料,原则上砾料和水泥滤水管等按钻机成井的实际进度分批进场,并码放在施工临时围挡内的硬平地面上,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面积不小于30m2。

(1)井位布置的一般形式

根据降水设计方案,管井布置距结构外缘不小于2m,控制在3~5m范围内。

安排1名测量工程师及2名测工与专业技术人员配合采用莱卡TCR802全站仪进行测放井位。井位根据管线平面图及结构边线位置初步布放后,对井位进行物探,如发现有地下管线及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对井位作出相应调整,要求对改移的井位再经地面物探核查,确认无地下管线后,用油漆作出标志。开钻前须再由人工挖探坑确认,由专业技术人员量测井位并加以确认。

在施放好的井位上人工挖探井直至见原状土,在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后下入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层,以防止钻井施工用水大量漏失及塌孔。如遇地下管线,需适当调整井位,重挖探井。

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锅锥成井,井身应保持圆正垂直。

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全井孔内泥浆,用泥浆泵抽出沉渣并测定孔深。替浆过程中,将泥浆排放至泥浆池,渣土随挖随运,堆放在围挡内的弃土场。

下管采用托盘式下管法,下放井管同时水位以下包缠1层6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双层尼龙网裹严,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3道铅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静水位以上采用混凝土实管,静水位以下采用无砂砼滤水管,井底用预制混凝土底座封闭。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

用空压机由上而下分段洗井,重点在上段潜水层的中、下部,直至上下含水层串通(形成混合水位)且水清砂净。洗井装备要用同心式或并列式的钢管洗井,禁止使用软管洗井。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对于洗井设备要求空压机风量满足12m3/min。

(7)管线铺设及人井衬砌

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1.0~1.5m处。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继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要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9)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通畅

井管(点)间距(与设计相比)

井管(点)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

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设计相比)

为便于观察单井抽水水量变化及含砂量的检测,排水方式为单井直排,采用φ89mm的钢管排水,均暗埋于地面800mm以下挖槽宽度0.3m。根据与市政管线管理部门协商,在北大街车站围挡内设一沉淀池,在盾构吊出井二期围挡内设一沉淀池,后排至市政雨水管内。

1)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量测、打桩、放线。

2)管沟底部开挖宽度,除管道结构宽度外还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其宽度按规范确定执行。

3)挖沟时将挖出来的土堆放在沟边一侧,土堆底边距沟边保持0.6~1米的距离,管沟的开挖及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如不能及时回填,管沟两侧需采取防护措施,防止雨水流入管沟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在道路上开挖管沟时,由安环部负责做好交通安全防护工作。

4)槽内下入Φ89mm钢管6束,与6眼抽水井相接。

3、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

1)抽水井的供电电缆采用开挖沟槽的方法埋地敷设。电缆周围及下部填充细砂,厚度为0.2米。电缆经由线路(硬化地面除外),地面上每隔20m左右设露出0.2m高的标志桩。

2)由动力配电箱引出的电缆到潜水泵之间电缆长度除留有适量的长度外,其它剩余量一律剪除,并排列整齐。电缆两端,配统一编号的标志环各一环。

3)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它建筑物时,须穿厚度为2mm以上护电套管加以保护。

4)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

5)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

6)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

7)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所用电缆设计为三相五线制双“O”线。用电器具作好接“O”保护。

8)每条电缆的施工都要做好施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施工人员姓名、施工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及存在的缺欠及整改措施。

排水及供电线路平面布置图见后附图纸

(11)降排水维护管理

降水工程施工结束后,是较长时间的维持降排水阶段,延续降排水要到二衬施工结束,降排水维护与动态观测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安排具体开泵。在降水井施工完成并开始抽水30天后开始开挖土方,至二次衬砌完成。

1)定时巡视降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运行的故障和隐患,如水泵抽水出水情况,是否需要检修换泵;供电线路是否正常;排放水的含砂情况及排水联络管道是否畅通。

2)在更换水泵时应先量测井深,掌握水泵安全合理的下入深度,以防埋泵。

3)注意对井口的防护、检查,防止杂物、行人掉入井内。

4)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换电源,尽量缩短因断电而停止抽水的时间间隔,备用发电机保持良好,要随时处于准备发动状态。

5)随时到土建结构施工的掌子面,了解掘进遇到的水情和降水效果,对管理和服务加以改进,发现隧道出水、涌砂,应立即查明原因,协同开挖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1)按设计要求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确定监测井的位置及数量,一般应选定降水井总数的20%作为观测井,其位置平均分布于降水区域内。

2)降水井施工完毕,抽水开始后,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深之前(一般为前15天),每天观测1次水位、水量;当水位达到设计降深后,每5天观测1次。

3)对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与s~t的过程曲线,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测掘进掌子面的地下水位,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开泵地段和开泵数量,在保证掌子面无水掘进的同时,减少地下水资源无谓排放。

4)根据观测记录,及时分析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原因,提出调整及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设计降水深度。

(12)降水结束后的降水井回填

施工降水为结构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属临时工程范畴,因此降水工程结束后,应予以拆除或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本工程施工围挡、临时供电线路、临时设施等,应在工程竣工或完成其使用目的后立即拆除,降水井和其它地下临时工程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所有降水井进行回填,其目的是使原有井身空间与地层连成一体,保证井室与路面、井身与周围地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暗埋排水管线、电缆应按市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暗埋的排水管、电缆等挖出之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并分层夯实到规定的高度后,填300mm厚的无机料,然后铺砼沥青路面,恢复原貌。

每眼井需分二步回填。井深范围内2m以下回填石屑。地面下2.0m内(包括人井井室)用C15砼回填,回填到沥青路面底部,然后通知市政铺设沥青路面,恢复原貌。混凝土应在回填石屑后间隔3天再回填。

围挡→提泵→测井深→回填卵砾石→回填级配砂石→浇筑混凝土(或填粘性土)→混凝土养护→恢复路面

每眼井回填前需测量井深,了解井筒是否完整,井内有无卡堵或落物,如有卡堵需通井,如有落物,必要时要打涝。

回填石屑时要人工均匀填入,防止蓬堵现象发生,如发生蓬堵,要用人工振捣或用水冲落。

为保证井孔回填密实,回填石屑3天后方可回填混凝土,回填混凝土时,要人工振捣密实,混凝土需打到与路面基本平齐。每眼井回填完后需围挡养护7天。

凡是在沥青路面上的降水井,在凿井前已支付掘路费,回填后及时通知市政补油。

降水井回填后,要求降水井周圈无沉陷,回填面与原路面平齐。

(13)控制地面沉降,确保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安全的措施

根据降水设计文件中有关地地面沉降监测设计方案,本次降水沉降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基点之间的联测和地面的沉降监测,监测工作时间从降水施工开始前至降水结束。监测与盾构吊出井及暗挖隧道同时监测。

根据沉降监测工作要求,项目部成立专门的沉降监测组,由技术负责任项目组长,测量工程师为组员,沉降监测工作计划见表。

组织测量组全体成员进行沿线现场踏勘,了解所需监测的地面、建筑物的形状特点,并与所在产权单位进行协调沟通。

所有测量点均应在降水工作开始前布设完成,并且达到稳定。

监测点布设时间在不影响交通情况下安排在白天进行,如受交通影响需夜间作业时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作业人员佩带反光背心,并由专人负责安全保护。

采用冲击钻凿孔,按要求进行测点安放,作好标记,计划由两个小组三天时间完成。

配备两名测量工程师为工程主持人,负责野外技术工作,立尺员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测工组成,另外配备两名勤杂工,负责指挥交通、测绳量距等工作,一名测量工程师负责野外记录,内业计算及资料整理由一名测量专业的工程师负责完成。测量组共计5人。

降水工作开始前基点与工作基点均已联测完毕。

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之间的联测按一等水准精度要求每三个月测量一次,以检查工作基点的稳定性。

降水工作开始前,利用附近已联测过的工作基点(或水准基点)对地面的监测点进行连续两次测量,以取得监测点的首次高程,降水工作开始初期每天测量二次,测量三天后,如果日沉降量≤±0.04mm则改为每天测量一次。监测等级严格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执行。计划每六天完成一次所有地面监测点的测量工作。

测量仪器采用苏光DSZ2精密水准仪,另配置FS1测微器、因瓦水准尺,均已由国家测绘检定部门进行年检,测量时严格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进行作业。

本次沉降监测工作,由第三方监测对测量工作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和测量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对测量成果资料严格执行自查、互查及最后审查,每项工作必须严格签字制度,使所有测量工作质量均应达到优。

根据“施工降水设计方案”要求,在降水及隧道开挖工作开始前,确定一个预警预报值,对指导隧道开挖安全施工具有很重要意义。如果发现累积沉降值达到25mm时及时上报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6、数据处理及资料提交

严格野外作业程序,现场检查无误后进行内业计算处理,利用沉降分析软件分析各地面点的沉降变化,绘制沉降变化曲线图。

正常情况下每测量三次后提交一次沉降成果,如果发现沉降异常则立即汇报并提出建议。

当所有工作任务完成后,编写本次工作的竣工报告并上报甲方。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各项作业;加强重点要害设备、人员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搞好安全生产;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具;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定期对作业条件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

加强变形监测是实现基坑及沿线周围建筑物沉降在可控范围内的重要保障,为采取相应的降水和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数据基础。监测单位需要严格消除人和物的影响,对每次变形监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及时向各单位回报。

在降排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如外来水涌出、潜水和层间水不能完全疏干等问题,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由于地下上、下水管道多年漏水严重,这些水赋存于杂填土和很多已废弃的地下构筑物中,由于具体位置不明,水量大小亦不明,靠降水井难以得到控制,往往造成基坑壁失稳,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有效预防这种异常水给工程带来损失,应对出水范围的基坑壁或隧道顶部,必须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局部土钉补强等方法,在土体稳定后再继续下步开挖。

3、基坑管涌及流砂现象处理措施

当基坑内出现严重的管涌或流砂现象时,立即停止基坑开挖,采取以疏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在已发生的管涌部位采用管子将管涌点扣住;然后或同时在管子外围用砂包或土包设置围堰,以及向管子和围堰内填充过滤材料;其次在管子侧面开孔,排出管涌的水;最后在管涌口周边注浆。该施工方法简单,效果可靠,能有效阻止深基坑中的管涌。

4、停电、水泵损坏应急措施

停电后,降水井供电线路切换到备用发电机,保证降水工作稳定持续的进行。水泵损坏后,由维修班组负责用备用水泵替换,并维修损坏设备,保证备用抽水设备的正常储备。

5、不均匀沉降应急措施

1)根据变形监测结果,若基坑周围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沉降变形达到警戒值,立即通报各施工单位,同时停止施工,增加变形监测的频次,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待建筑物或地面沉降变形趋缓后,再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把降水对地基的变形影响降至最低。

2)合理确定井点立管的深度,控制降水曲线。当基坑附近没有建筑、管线、道路时,坑中井点水位应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米为宜;当邻近有建筑、管线时,井点主管埋深可适当提高,其深度以保证基坑不出现流砂为宜。

3)适当控制抽水量。在开挖基坑时,井点降水用最大的抽水量运行;在底板完成后,可适当调减抽水量,使基坑外的降水曲面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要在坑内、外设置水位观测井,及时控制水位。

4)在降水井管与建筑物、管线、路面间设置回灌井点,持续用水回灌,补充该处的地下水,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防止回灌井点外侧建筑物地下水的流失,使地下水保持基本不变。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措施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少于10‰;杜绝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部门、各工种的各自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处理分析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并由各级安全组织督促检查,加以落实,营造“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建立以安全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

防机械伤害;防触电;防交通事故;防火灾事故;防食品中毒。

连霍高速公路天水至定西段藉口互通立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3页).docx(5)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1、项目经理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检查时间和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一个月检查一次,各生产作业队每半个月检查一次,作业班组每天检查一次,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进行,在施工准备前、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变化和节假日等情况下都要检查。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建立登记、整改、消号制度,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3、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水泥厂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格奖惩,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1)认真组织执行国家和上级颁发的安全生产的法令、规程、制度、条例、规定、细则、措施和指示要求,定期召开由工程技术人员、领工员、班组长和安全人员参加的安全例会,总结安全生产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2)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发挥安检员的作用,保护其行使检查工作的职权,配齐工班安全员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