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54.9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本安装工艺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50kN)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各类电力驱动的曳引式电梯的安装工程和用于公共建筑的自动扶梯安装工程。

(2)本施工安装工艺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进行编制。

(3)施工安装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劳动保护和防火措施必须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专项质量施工组织设计.doc17.2电力驱动的曳引式电梯安装工艺

17.2.1电梯设备性能要求

进入建筑工程现场的电梯产品应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规定,且应组织对设备进行开箱检查验收。电梯的形式、控制方式、起重量等符合设计要求;所有的设备、零部件、安全材料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应有完整的土建布置图和产品出厂合格证,还应有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的复印件以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17.2.2施工机具与工具

(2)扳手、钢锯、圆头锤、倒链、千斤顶、钢直尺、钢卷尺、水平尺、水平仪、塞尺、线坠、钢丝绳、棕绳、滑轮、卸扣、绳卡、气割设备、螺钉旋具、剥线钳、摇表、电工刀、钢丝钳。

17.2.3电梯安装作业条件

(1)电梯井、机房的土建工作已完成,混凝土强度等级、几何形状尺寸、中心轴线垂直度、机座和预埋件及地脚螺栓的规格尺寸、位置、标高等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图纸及有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电梯井内无任何杂物,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结构损坏部位已修补完整,机房门窗齐全,地面干净,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3)已按有关规定进行土建交接检验:

1)机房(如果有)内部结构及布置必须符合电梯土建布置图的要求。

2)主电源开关应能够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

3)对有机房电梯,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地接近的地方。

4)对无机房电梯,主电源开关应设置在井道外工作人员方便接近的地方,且应具有必要的安全防护。

5)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达到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

6)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m的安全保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

7)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内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于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除非相邻轿厢间有相互救援用轿厢安全门。

8)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9)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

10)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11)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

12)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

13)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

14)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不小于0.8m×0.8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m×0.2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

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能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只

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

16)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17)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18)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

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50mm;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9)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20)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

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21)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

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

22)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

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23)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

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

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行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

24)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25)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

(4)临时照明已按下列要求安装

1)井道内安装带防护罩且电源电压不大于36V的灯具,井道照明灯具应每层设一盏灯,且最大间距不大于6m。

2)多个同时施工的井道,每个电梯井道应单独供电,并在井道入口处设独立的电源开关。

3)电梯机房、井道顶部、井道底坑应各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照明。

(5)安装用脚手架已按下列要求搭设

图17—1井道井字形脚手架平面图

2)各层横杆应与井道壁卡紧或顶紧,保证架体稳定,而不水平摆动。

3)在脚手架的一侧的各层横杆步距间增设便于攀登的横杆。

4)架设顶层楼板以上的脚手架应便于拆除,使装配轿厢时脚手架能顺利拆除。

17.2.4电梯安装工艺流程

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土建交界检查验收→导轨安装→曳引机安装→轿厢安装→门系统安装→缓冲器、对重装置安装→安全部件安装→机房电气、机房控制设备电气安装→层门控制电气安装→井道管线、线槽敷设→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电梯试运行→调试、负荷试验→资料整理、交工验收

(1)样板架制作、安装工艺

图17—2井道平面布置图图17—3标准样板

2)标出主导轨位置:由平面布置图中的H确定,检查测量的尺寸并作出清晰的标记。这一位置不必放线,安装导轨时可借助于固定铅垂线进行测量。

3)标出对重导轨中心线:此位置根据尺寸B来确定,检查此尺寸并作出清晰标记。

4)标出绳轮中心线:此位置根据尺寸C来确定,检查此尺寸并做好清晰标记。

5)标出对重导轨位置:此位置按J、K尺寸减去25mm来确定,检查此尺寸并作出清晰标记。

7)安装上样板架:在井道顶板下面1.2m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若井道壁为砖墙,则在井道顶板下约1.1m处沿水平方向剔洞,固定于两根木梁上,木梁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100×100mm,两端伸入砖墙孔内稳固,样板支架方木端应垫实、找平,水平度误差不大于3/1000。

8)安装下样板架: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方木支撑固定下样板架,一端顶着层门对面的墙壁,另一端用木楔固定在层门口下面的井道墙壁上。

(2)样板架制作、安装施工要点:样板架应制作精确、结实,符合井道平面布置图上标出尺寸的要求,样板架宜用木方或角钢制作,用方木制作时,应用干燥、不易变形的木材、四面刨平,互成直角,用胶粘剂粘上,并用铁钉固定。

样板制作完成后,用一根加强木条,对角地交在两块样板上,用胶粘剂将它们粘上并用铁钉固定,使其成为牢固的稳定结构。

安放样板架时,确定样板架位置坐标准确,在样板架上悬挂下放铅垂线,铅垂线以电梯安装平面图给定的参数尺寸为依据,兼顾洞口的实际尺寸,由样板架悬挂下放铅垂线确定轿厢导轨和导轨架、对重导轨架、轿厢、对重装置、层门门口等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与关系。安装人员在制作样板架、安装样板架、悬挂铅垂线之前,核对安装平面布置图所给的参考尺寸与有关零部件的实际尺寸之间是否协调,如果发现有不协调之处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调整,确保安装顺利进行。

下样板架安装时在样板架上标记放铅垂线的点,用20~22号细镀锌钢丝放铅垂线至底坑,并在离底坑地面200~300mm处悬挂重10~20kg的锤或重物,将铅垂线拉紧,待铅垂线稳定后,再测量各厅门口、牛腿门口及井壁的相对位置,以此来校正样板的位置,要求达到理想的尺寸位置,然后再将样板架固定在木架上。

(1)测量、放线工艺:基准垂线共计20根,其中:轿厢导轨基准线4根、对重、导轨基准线4根、厅门地坎基准线2根,为了简化施工,挂基线也可以不采用整体样板,而采用方木上直接钉木条法。

无论采用样板法或直接钉木条法,都要按要求全面考虑,确定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

笔,核对无误后,再复核各对角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大于0.3mm。样板或方木上木条的水平度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3mm。

在样板上,将钢丝一端悬挂一个较轻的物体,顺序缓缓放下至底坑,垂直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他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

线放到底坑后,用线坠(10~20kg重)替换放线时,悬挂的物体使其自然垂直静止。若行程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入水或机油中,使其尽快静止。

在底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支撑固定下样板,待基准线静止后用V形卡钉将线固定于样板上,然后再查样板上各放线点的固定点的各部尺寸,对角线等尺寸有无差别,无误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2)测量、放线施工要点:

挂各基准线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井道、各层门洞口位置和零部件位置等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应协调、统一。可在井道顶放两根厅门口线测量井道。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

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线盒、随线架等,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小于30mm。

对重导轨中心线确定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50mm的间隙。

对于前后门(贯通门)的电梯

井道深度≥层门地坎宽度×2+层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2+轿厢深度。

此外,还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各层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门厅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算,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最远的地坎稳装后,其上的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30mm而定,对于厅门建筑上装有石材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由于它们的施工在后,因而确定厅门基准线时,考虑上述因素外,还要参阅建筑装饰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

对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测量的实际尺寸,对所有层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统筹考虑,使其与建筑物协调一致,外表美观。

对多台相互并列电梯确定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应根据建筑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侯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或多列电梯厅门口相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石材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

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位置。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发动机、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关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1)无预埋铁件的电梯井壁,按设计图纸要求的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直线来确定导轨支架在井壁上的位置。导轨支架之间的距离应在1.5~2m之间。

2)当图纸上没有最下和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应按下列规定确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装饰地面上方1000mm的相应位置。最上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井道顶板下面不大于500mm的位置。

3)在确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要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不能相碰。错开的净距离不小于30mm。

4)若图纸没有明确规定时,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2000mm为一排导轨支架。个别处有特殊情况时,如遇到接道板,间距可适当放大,但应不大于2500mm。

5)长度为4m及以上的轿厢导轨,每根至少有两个导轨支架。一般情况下支架间距不得大于2m。

6)根据每根导轨的长度和井道的高度,计算左右两列导轨中各导轨接头的位置,应注意两列导轨的接头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必须错开一定的距离。每根导轨应有2个以上导轨支架。

(2)支架安装有埋设支架法、地脚螺栓法、膨胀螺栓法、预埋钢板法和对穿螺栓法。

1)埋设支架法作业步骤

①固定支架可预留孔或现场凿孔。

②将支架表面清扫干净,制作预埋支架,其端部加工成燕尾形。

③根据井道顶及木样板的铅垂线位置,埋好最上面的一个支架,先用水冲洗洞内壁,将尘渣清理并冲出,使洞壁洇湿。

④用C20混凝土将定位放置好支架的孔洞填捣实抹平。

⑤以最上面一个轿厢支架为吊线基准,将两根铅垂线上端固定在最上面支架的导轨支撑面宽度线上,下端用线坠一直放在坑底,埋设最下面一个支架。

⑥待上下两端支架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应在3天以后),再以上下两端导轨支撑面宽度为基准,拉两根平行线,埋设其余支架。

⑦对重导轨支架的埋设方法同上。

2)地脚螺栓法作业步骤:预先将尾部开叉的地脚螺栓埋入井道中,为了保证牢固,螺栓埋入深度一般不小于120mm。

3)膨胀螺栓法作业步骤

这种方法是用膨胀螺栓代替地脚螺栓。它不需预先埋入,只需在安装时现场打孔(孔的大小按膨胀螺栓的直径),放入膨胀螺栓后拧紧固死,使用膨胀螺栓的规格要符合图纸要求。若厂家没有要求,膨胀螺栓规格尺寸不大于Φ16。作业步骤为:

①钻膨胀螺栓孔,位置要准确且要垂直于墙面,深度要适当。一般以膨胀螺栓被固定后,防套外端面和墙表面相平为宜。

墙面垂直度误差较大时,可采取局部剔修方法,使之和轨道支架接触面间隙不大于1mm,然后用薄钢板垫片垫实。

③对导轨支架,按实际情况进行编号加工。

④导轨支架按号就位、找正找平,将膨胀螺栓紧固。

4)预埋钢板法作业步骤

预埋钢板法与预埋地脚螺栓法相似。它是预先将钢板按照导轨架的安装位置埋在井壁上,然后将导轨支架焊在钢板上,为保证连接强度,焊接应双面焊。采用这种方法,可随着预埋钢板的大小,有一定的位置调整余地。

若电梯井壁较薄,不宜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又没有预埋件,可采用井壁打透眼,用穿钉固定钢板的对穿螺栓法,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6mm,穿钉处井壁外侧靠墙壁要加100mm×100mm×12mm的垫铁,以增加强度,将导轨支架焊接在钢板上。

若井壁厚度小于100mm时,可采用对穿螺栓法,将螺栓穿过井壁,在外部加垫尺寸不小于100mm×100mm×10mm的钢板。

导轨支架在预埋时,先对每个导轨支架进行划线,在上、中、下打三个中心冲的标记,再在距此中心线80mm处平行地划一细线,打上同样的标记。

校正导轨支架的位置,导轨支架上的两条细线必须对准样板架上悬放下来的铅垂线。支撑平面和铅垂线之间的间隙为1~3mm。

导轨支架根据电梯的安装平面布置图和样板架上悬挂下放的导轨和导轨支架铅垂线,确定位置并分别稳固在井道的墙壁上。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由样板放基准线至底坑,确保基准线距导轨端面中心2~3mm后,再进行固定。

(3)若导轨下无槽钢基础座,可在导轨下边垫一块厚度δ≥12mm,面积为200mm×200mm的钢板,并与导轨用电焊点焊。

(4)对于用油润滑且无槽钢底座的导轨,需在立基础导轨前将其下端距地坪40mm高的一段工作面部分锯掉,以留出接油盒的位置。

(5)在梯井顶层楼板下挂一滑轮并固定牢固,在顶层厅门口安装并固定一台0.5t的卷扬机。

(7)导轨的加工质量和安装精度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质量,尤其对运行时的舒适度和噪声等性能都有着直接关系,而且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影响就越大,所以,导轨吊装就位后,应对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进行认真地调整校正。

3)扭曲调整:将精校卡尺端平,并使两指针尾部侧面和导轨侧工作面贴平、贴严,两端指针尖端指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扭曲在允许范围之内。若贴不严或指针偏离相对水平线,则用专用垫片调整导轨支架与导轨之间的间隙(垫片不允许超过三片),使之符合要求。

4)调整导轨垂直度和中心位置:调整导轨位置,使其端面中心与基准线相对,并保持规定间隙。

5)轨距及两根导轨的平行线检查:两根导轨全部校直好后,自上而下或自下

而上,用精校卡尺进行检查。

5.导轨支架安装、导轨安装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1)轨道架的水平度,无论其长度及种类,其两端的差值应不大于5mm。

2)导轨架埋入深度不小于120mm。

3)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3mm。

4)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应固定可靠。预埋件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应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应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混凝土构件的压缩强度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5)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不大于下列数值: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装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1.0mm。

6)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应大于150mm。

7)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应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15mm。

17.2.6驱动主机安装

1.驱动主机安装要点曳引机是电梯产品的关键部件,电梯运动部分的全部重量均悬挂在曳引轮上。因此在曳引轮安装位置处,必须架设承重梁。

承重钢梁安装在楼板下。此方法由土建施工负责。承重钢梁必须与楼板浇筑成一体;

承重钢架安装在机房楼板上。若土建施工时钢梁未能及时埋设,或梯井上缓冲距离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采取将承重钢架安装在楼板上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采取承重钢梁沿地面安装,如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允许采取承重钢梁架起的安装方法,架起的高度应以抗风绳轮底面取平的限度,一般以300mm为限。

(1)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应事先对曳引机的检修高度要求进行审核。钢梁的两端必须架于承重结构上。若承重梁安装在机房楼板下,按曳引机的外轮廓尺寸,先制作一个高250~300mm的混凝土台座,然后把曳引机稳固在台座上。

制作台座时,在台座上方对应曳引机底盘上各固定螺栓孔处,预埋地脚螺栓,然后按安装平面布置图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在承重梁的上方摆设好减振橡胶,待混凝土台座凝固后,将其吊放在减振橡胶上,并经调整校正校平后,把曳引机吊装在混凝土台座上,再经调整校正校平后把固定螺栓上紧,使台座和曳引机连成一体。

(2)为了防止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台座和曳引机产生位移,台座和曳引机两端还需用压板、挡板、橡胶等将台座和曳引机定位。

(3)承重梁在机房楼板上时,当2~3根承重梁安装妥当后,对于噪声要求不太高的杂物电梯、货梯、低速电梯等,可以通过螺栓把曳引机直接固定在承重梁上。对于噪声要求严格的电梯、乘客电梯,在曳引机底盘下面和承重梁之间还应设置减振装置。老式减振装置主要由上、下两块与曳引机底盘尺寸相等,厚度为16~20mm的钢板和减振橡胶垫构成。下钢板与承重梁焊成一体,上钢板通过螺栓与曳引机连成一体,中间放置减振橡胶垫。为了防止电梯在运行时曳引机产生位移,同样需要在曳引机和承重梁之间,用4只φ100mm×50mm的特制橡胶块,通过螺栓把曳引机稳装在承重梁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效果也很好。

对复绕式曳引机和导向轮安装,首先确定曳引轮和导向轮的拉力作用中心点,需根据引向轿厢或对重的绳槽而定。

2.驱动主机安装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紧急操作装置动作必须正常。可拆卸的装置必须置于驱动主机附近易接近处,紧急救援操作说明必须贴于紧急操作时易见处。

1)当驱动主机承重梁需埋入承重墙时,埋入端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至少

20mm,且支承长度不应小于75mm。承重钢梁水平误差不应大于1.5/1000,两根相邻高度误差不大于2mm。

2)制动器动作应灵活,制动间隙调整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驱动主机、驱动主机底座与承重梁的安装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4)驱动主机减速箱(如果有)内油量应在油标所限定的范围内。

5)机房内钢丝绳与楼板孔洞边间隙应为20~40mm,通向井道的孔洞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mm的台缘。

6)安装导向轮时,其端面平行度误差不得超过±1mm。根据铅垂线调整导向轮,使其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5mm。前后方向(向着对重)应不超过±3mm,左右方向不超过1mm。

用倒链将上梁吊至立柱上与立柱相连接的部位,将所有的连接螺栓装好。

调整上梁的横、纵向水平度,再紧固连接螺栓。如果上梁有绳轮时,应调整绳轮与上梁的间隙。

(3)轿厢底盘安装:用倒链将轿厢的底盘吊起平稳地放到下梁上,将轿厢底盘与立柱、底梁用螺栓联接,但不要把螺栓拧紧,将斜拉杆装好,调整拉杆螺母,使底盘水平,然后将斜拉杆用双螺母拧紧。把底盘,下梁及拉杆用螺母连接牢固。

如果轿底为活动结构时,先按上述要求将轿厢底盘托架安装好,且将减振器安装在轿厢底盘托架上。

用倒链将底盘吊起,缓缓就位,使减振器的螺栓逐个插入轿底盘相应的螺栓孔中,在减振器的部位加垫片调整轿厢底盘的水平度。

通过调整轿底定位螺栓,使其在电梯满载时与轿底保持1~2mm的间隙,调整完毕,将各连接螺栓拧紧。

(4)导靴安装时,应注意上、下导靴在同一垂直线上,不应有歪斜,扭曲现象.如果安装位置不合适,应进行处理,不可用外力对导靴强行安装就位,以保持安全钳的正确间隙。

滑动导靴应随载重不同而调整间隙值,使内部弹簧受力不同。

导靴顶面内衬和轨道端面间不应有间隙。

如为滚轮导靴,每个滚轮不应歪斜,整个胶轮平面应和轨道工作面均匀接触。

安装前应调整好,使每副滚轮导靴的弹簧拉力应一致。

(5)围扇底座和轿厢底盘的连接及围扇与底座之间的连接要紧密.各连接螺钉要加相应的弹簧垫圈(以防因电梯的振动而使连接螺钉松动)。

若因轿厢底盘局部不平而使围扇底座下有缝隙时,要在缝隙处加调整垫片垫实。

若围扇直接安装在轿底盘上,其间若有缝隙,处理方法同上。

安装围扇,可逐扇进行安装,也可根据情况将几扇先拼在一起再安装。围扇安装好后再安装轿顶。但要注意轿顶和围扇穿好连接螺钉后不要立即紧固,待调整好垂直度后再紧固。

(6)安装轿厢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轿厢门时,将带悬挂架的轿厢门的上梁安装到悬臂式角钢上的轿厢钢架前立柱上,悬挂架则装在导杆上。梁的位置根据放到导杆上的水准器进

行检测。导杆的侧面应保持垂直。

2)安装轿厢底上的门的传动装置,应安装在橡皮减振器上。拉杆轴线应位于与右悬挂架的横梁插头轴线的同一个垂直平面内。牵引拉杆与横梁插头相连,使其在左端位置时,门则关闭,而拉杆减振器与牵引杆(拉杆穿过牵引杆上的孔)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使此空隙只在触轮与相应的凸轮同时关闭且轿厢门锁打开时,门才开始打开。

3)凸轮的开与闭在安装时应注意:

①当门全闭时,凸轮切断常闭触点,而当门全开时,打开凸轮则断开常开触点。

②当轿厢门打开时,关门开关的终端触点要比门的对口缝处的常开触点早些闭合。

③调整凸轮,沿着牵引杆的扇形槽按所需方向使其移位,并以止动螺栓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上。

④每个门扇的关闭控制联锁触点均安装在上梁。其位置应调整到当任何一扇门打开超过7mm时,触点动作而切断控制电路。

4)轿厢门与梯井门的动力联系在整定电梯的过程中进行调节。其间的联系是由固定在轿厢和梯井门扇上的断电装置实现的。轿厢门扇上的断电装置必须成垂直状态。

5)门的传动装置安装:当宽门扇关闭时,拉杆角钢与牵引杆的轴承之间的间隙不得超过1mm。牵引杆的配置应垂直于拉杆轴心。门的传动装置装配好后,应使牵引杆的轴承在整个工作行程长度内不触及拉杆工作面的端口。

6)安装门锁:安装宽门扇上的门锁时,应使拉杆与悬挂架支柱间的间隙保持在2~3mm范围内。在悬挂架上转动立柱以调整间隙值。扇形轮的位置(开门锁用)应作调整,使门扇打开动作开始前锁能打开。

同样地,要调整作用在门的开锁触点和闭锁触点上的扇形轮。当扇形轮处于正确位置时,牵引杆须停止活动,此时,门扇距减振器1~5mm处止动。当每扇门打开10mm或开锁时,对口缝的常闭触点应可靠地打开(间隙不少于3mm)。间隙可以把接触电器向需要的一侧移动以进行调整。

7)在轿厢门扇和开关门机构安装调整完毕后,安装开门刀。

(7)安装轿厢顶装置:轿厢顶接线盒、线槽、电线管、安全保护开关等要按厂家安装图安装。若无安装图则根据便于安装和维修的原则进行布置。

安装、调整开门机构和传动机构使其符合厂家的有关设计要求,若厂家无明确规定则按其传动灵活、功能可靠的原则进行调整。

护身栏各联接螺栓要加弹簧垫圈紧固,以放松动。护身栏的高度不得超过上梁高度。

2.轿厢安装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当距轿底面在1.1m以上使用玻璃轿壁时,必须在距轿底面0.9~1.1m的高度安装扶手,且扶手必须独立地固定,不得与玻璃有关。

1)当轿厢有反绳轮时,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2)当轿顶外侧边缘至井道壁水平方向的自由距离大于0.3m时,轿顶应装设防护栏及警示性标识。

17.2.8门系统安装

1.门系统安装施工要点

1)按要求由样板放两根层门安装基准线(高层梯最好放三条线,即门中一条线,门口的两边两条线),在层门地坎上划出净门口的宽度线及层门中心线,在相应的位置打上三个卧点,以基准线及此标志确定地坎、牛腿及牛腿支架位置。

安装地坎时要用水平尺找平,同时三个卧点分别对正三条基准线,并找好与线的距离。

对于高层电梯,为防止基准线被碰造成误差,可以用先安装调整好的导轨

在层门地坎中心M两侧的1/2L(L是轿厢导轨间距)处的M1及M2点分别做上标记。

稳装地坎时,用直角尺测量尺寸,使层门地坎距离轿厢两导轨前侧面尺寸均为:B+H–d/2

式中B——轿厢导轨中心线到轿厢地坎外边缘尺寸。

H——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距离(一般是25mm或30mm)。

d——轿厢导轨工作端面宽度。

左右移动层门地坎,使M1、M2与直角尺的外角对齐,这样地坎的位置就确定了,但为了复核层门中心点是否正确,可测量层门地坎中心点M距轿厢两导轨外侧棱角距离,S1与S1应相等。

(2)门立柱、上滑道、门套安装

1)在砖墙上安装可采用剔墙眼埋固地脚螺栓的方法。

2)在混凝土结构墙上安装时:若有预埋铁,可将固定螺栓直接焊在预埋铁上。

混凝土结构墙上如没有预埋铁,可在相应的位置用M12膨胀螺栓安装150mm×100mm×10mm的钢板作为预埋铁使用,若门滑道、门立柱离墙超过30mm应加垫圈固定,若垫圈较高宜采用厚铁管两端加焊铁板的方法加工制成,以保证其牢固。用水平尺测量门滑道安装是否水平。如侧开门,两根滑道上端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线坠检查上滑道与地坎槽两垂面水平距离和两者之间的平行度。钢门套安装调整后,用钢筋棍将门套内筋与墙内钢筋焊接固定。

1)将门底导脚、门滑轮装在上门扇上,把偏心轮调到最大值(和滑道距离最大)。然后将门底导脚放入地坎槽,门轮挂到滑道上。

2)在门扇和地坎间垫上6mm厚的支撑物。门滑道架和门扇之间用专用垫片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要求,然后将滑轮架与门扇的连接螺钉进行调整,将偏心轮调回到与滑道间距小于0.5mm,撤掉门扇和地坎间所垫之物,进行门滑行试验,达到轻快自如为合格。

层门闭锁装置(即门锁)一般装置在层门内侧。在门关闭后,将门锁紧,同时连通门电联锁电路。门电连锁电路接通后电梯方能起动运行。除特殊需要外,是严防从层门外侧打开层门的机电连锁装置。因此,门的闭锁装置是电梯的一种安全设施。

层门闭锁装置分为手动开关门的拉杆门锁和用自动开关的自动门锁。自动门锁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但都大同小异。

电梯自动门的层门内侧装有门锁,层门的开启是依靠轿厢门的开门刀拨动层门门锁,带动层门一起打开。层门门锁和电气开关连接,使其在开门状态时电梯轿厢不能运行。

在电梯运行使用中,层门闭锁装置是发生故障较多的部位,除产品制造质量外,现场的安装调整也是至关重要的。

层门闭锁装置安装应固定可靠,驱动机械动作灵活,且与轿门的开锁元件有良好的配合;不得有影响安全运行的磨损、变形和断裂。

层门锁的电器触点接通时,层门必须可靠地锁紧在关闭位置上;层门闭锁后,锁紧元件应可靠锁紧,其最小啮合长度应不小于7mm。

为了安全起见,门扇挂完后应尽早安装门锁。从轿门的门刀顶部沿井道悬挂下放一根铅垂线,作为安装、调整、校正各层站的厅门锁和机电联锁的依据。

门锁是电梯的重要安全设施,电梯安装完后试运行时,应先使电梯在慢速运行状态下,对门锁装置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调整,把各种连接螺钉紧固好。当任一层楼的厅门关闭后,在厅门外不能用手把门扒开。

固定钢门套时,要焊在门套的加强筋上,不可在门套上直接焊接。

所有焊接连接和膨胀螺栓固定的部件一定要牢固可靠。

凡需埋入混凝土中的部件,一定要经有关部门检查,并办理隐蔽工程手续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层门各部件若有损坏、变形的,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合格后方可使用。

2.门系统安装质量标准

1)层门地坎至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偏差为0~+3mm,且最大距离严禁超过35mm。

2)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

3)动力操作的水平滑动门在关门开始的1/3行程之后,阻止关门的力严禁超过150N。

4)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啮合长度为7mm。

1)门刀与层门地坎、门锁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不应小于5mm。

2)层门地坎水平度不得大于2/1000,地坎应高出装修地面2~5mm。

3)层门指示灯盒、召唤盒和消防开关盒应安装正确,其面板与墙面贴实,横竖端正。

4)门扇与门扇、门扇与门套、门扇与门楣、门扇与门口处轿壁、门扇下端与地坎的间隙,乘客电梯不应大于9mm,载货电梯不应大于8mm。

17.2.9对重(平衡重)安装

1.对重(平衡重)安装施工要点

(1)对重架安装时,首先应安装起吊工具,可在脚手架上相应位置(以方便吊装对重框架和装入砣块为准)搭设操作平台。在适当高度(一般距底坑地面约5~6m),位于对重导轨中心,牢固地悬挂一个环链式手动葫芦。钢丝绳扣栓在导轨支架上,而不可直接栓在导轨上,以免导轨受力后移位变形。用手动葫芦将对重架吊起,悬挂在适当的高度上,在对重架底部与地面之间用方木稳定后,安装对重导靴和注油器。

(2)以对重导轨为基准来确定四个对重导靴在对重架上的位置,以避免由于对重导靴位置不正确而造成对重在对重导轨上运行的阻力增大。

若导靴滑块内衬上、下方与轨道端面间隙不一致,则在导靴座和对重框

架之间用垫片进行调整。

(3)对重砣块的安装时,可按下式确定对重砣块数量:

(1)当对重(平衡重)架有反绳轮,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和挡绳装置。

(2)对重(平衡重)块应可靠固定。

17.2.10安全部件安装

(1)限速器安装:限速器安装时,按安装图的坐标位置就位,由限速轮槽中心向轿厢拉杆上绳头中心吊一垂线,同时由限速轮另一边绳槽中心直接向张紧轮相应的绳槽中心吊一垂线,调整限速器位置,使上述两对中心在相应的垂线上,然后在机房楼板对应的位置上打膨胀螺栓,安装限速器时,边测校位置,边拧紧膨胀螺栓。

(2)安全钳安装:将安全钳楔块装入轿厢架或对重架上的安全钳座内(钳座一般出厂时已装好)。

将楔块和楔块拉杆,楔块拉杆和上梁拉杆拨架连接。调整各楔块拉杆上端螺母,调整楔块工作面与导轨侧面间隙。

调整上梁的安全钳联动机构的非自动复位开关,使之当安全钳动作瞬间,即能断开电气控制回路。

(3)缓冲器安装:对于没有导轨底座的电梯,宜采用加工方法增装导轨底座。若采用混凝土底座,应保证不破坏井道底的防水层,且需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底座与井道底连成一体。

安装缓冲器时,为确保其中心位置准确,可在轿厢(或对重)碰击板中心放一线坠,移动缓冲器,使其中心对准线坠确定缓冲器的位置。用水平尺测量缓冲器顶面,控制水平偏差;

调整缓冲器时,可在缓冲器底部机座间垫金属片,调整后要将地脚螺栓紧固。

2.安全部件安装质量标准

1)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2)当安全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1)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应正确。

2)安全钳与导轨的间隙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3)轿厢在两端站平层位置时,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与缓冲器顶板间的距离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轿厢、对重的缓冲器撞板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应大于20mm。

4)液压缓冲器柱塞铅垂度不应大于0.5%,充液量应正确。

17.2.11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

将连接板紧固在上梁的两个支承板上时。应注意纵向符号必须与曳引轮平行(用来松紧钢丝开关的紧固孔是这样对准的:易于从入口侧面触及到开关)。

根据绳的数目,将螺栓穿入板上相应的孔内。用弹簧、螺母和

开尾销紧固间隔套(仅对于φ9和φ11的钢丝绳)和松绳套。

通过手盘车将轿厢降下,使所有钢丝绳承受到负荷。把曳引轮上的夹绳

装置拆除。用手盘车把对重向上提起约30mm。检查钢丝绳拉力是否均匀,然后

将防扭转装置穿过绳套并安装妥当。

一般随行电缆的一端绑扎固定在井道中部的电缆架上。随行电缆是连接于

运行的轿厢与固定点之间的电缆,起联系轿厢与厅站、机房之间控制信号联络

作用。电缆安装方式应根据井道内轿厢、对重、导轨等设备位置的布置而定。

对全行程随行电缆,井道电缆架应装在高出轿厢顶1.3~1.5m的井道壁上。

而对半行程安装的随行电缆,井道电梯架应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的1/2处加1.5m的井道壁上。

电缆安装前应预先自由悬吊,充分退扭,多根电缆安装后应长短一致。

随行电缆的另一端绑扎固定在轿底下梁的电缆架上,称轿底电缆架。轿

底电缆架安装位置应以下述原则确定:8芯电缆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250mm,

16~24芯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0mm,一般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

多根电缆组成的随行电缆应从电缆架开始以1~1.5m间隔的距离用绑线

在中间接线盒底面下方200mm处安装随线架。固定随线架要用不小于

M16的膨胀螺栓两条以上(视随线重量而定),以保证其牢固。

随行电缆的长度应使轿厢缓冲器完全压缩后略有余量,但不得拖地。

或根据中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余量

确定。保证在轿厢蹲底或撞顶时不会使随行电缆拉紧,在正常运行时不蹭轿厢和地面,

蹲底时随行电缆距地面100~200mm为宜。多根并列时,长度应一致。

使轿厢处于井道下部极限位置时,可用尺丈量电缆离地坑地面高度,电缆

不应拖地;轿厢处于井道上部极限位置时,电缆不应张线。

补偿装置是用来平衡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和随行电缆重量的装置。

补偿装置如果是采用链条的,则应在没有扭转时进行悬挂,为了消除工作噪

声,应当采用润滑剂进行润滑,并有消声措施。

当电梯额定速度小于2.5m/s时,应采用有消声措施的补偿链,补偿

链固定在轿厢底部及对重底部的两端且有防补偿链脱链的保险装置,当轿厢将

缓冲器完全压缩后,补偿链不应拖地,且在轿厢运行过程中补偿链不应碰擦轿

当电梯额定速度大于2.5m/s时,应采用有张紧装置的补偿绳,并应设有

防止该装置的防跳装置,当防跳装置动作时,应有一个电气限位开关动作,使

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该开关应动作灵敏、安全可靠。

2.悬挂装置、随行电缆、补偿装置安装质量标准

1)绳头组合必须安全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的装置。

2)钢丝绳严禁有死弯。

3)当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且其中一根钢丝绳或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为此装设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

4)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

1)每根钢丝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不应大于5%。

2)随行电缆安装时,其端部应固定可靠,且随行电缆在运行中应避免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干涉。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

3)补偿绳、链、缆等补偿装置的端部应固定可靠。

4)对补偿绳的张紧轮,验证补偿绳张紧的电气安全开关应动作可靠。张紧轮应安装防护装置。

17.2.12电气装置安装

(1)控制柜(屏)安装:控制柜跟随曳引机,一般位于井道上端的机房内。确定控制柜位置时,应便于操作和维修,便于进出电线管、槽的敷设。

稳固控制柜时,一般先用砖块把控制柜垫到需要的高度,然后敷设电线管或电线槽,待电线槽敷设完后再浇灌混凝土泥墩子,把控制柜固定在混凝土墩子上。

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将控制柜的过线盒固定在机房地面上。若无控制柜过线盒,则应制作控制柜型钢底座或混凝土底座。

每台电梯均应设置能切断该电梯最大负荷电流的主开关。

(2)中间接线盒(箱)安装:中间接线盒用膨胀螺栓固定于墙壁上。

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内,其高度按下式确定:

高度(最底层层门地坎至中间接线盒的距离)=1/2电梯正常提升高度+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高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面不低于300mm。

中间接线盒水平位置要根据随行电缆既不能碰轨道支架又不能碰层门地坎的要求来确定。若梯井较小,轿门地坎和中间接线盒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较近时,要统筹计划,其间距不得小于40mm。

(3)配管、配线槽安装:根据随机技术文件中电气安装管路和接线图的要求,控制柜至极限开关、曳引电动机、制动器线圈、层楼指示器或选层器、限位开关、干簧管换速传感器、井道中间接线箱、井道内各层站分接线箱、各层站分接线箱至各层站召唤箱、指层灯箱、层门电联锁等均需敷设电线槽或电线管。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常采用电线槽和金属软管、电线管和金属软管,或电线槽和电线管以及金属软管等三种不同混合方式敷设的电气控制线路。敷设主干线时采用电线槽或电线管,由主干电线槽或电线管至各电器部件则采用金属软管。在一般情况下,常在层门两侧的井道壁各敷设一路主干电线槽或电线管,分别敷设由控制柜至井道中间接线箱、分接线箱、召唤箱、指层灯箱、层门电联锁开关、限位开关、换速传感器等。

机房配管除图纸规定沿墙敷设明管外,均要敷设暗管,梯井允许敷设明管。电线管的规格要根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

配Φ20mm以下的线管采用螺纹管箍连接。Φ25mm以上的线管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子连接口、出线口要用钢锉挫光,以免划伤导线。

管子焊接接口要齐,不能有缝隙或错口。如果焊工不能保证管内焊缝处不出现焊瘤,或者在安装位置允许的条件下,最好采用加套管焊。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管口高于基础面不小于50mm。

明配管以下各处需设支架:直管每隔2~2.5m,横管不大于1.5m,金属软管不大于1m,拐弯处及出入箱盒两端为150mm。每根电线管不小于2个支架,支架可直埋在墙内或用膨胀螺栓固定。如用管卡固定,固定点间距应均匀,且不大于3m。

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明配管应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母的螺纹为2~4个螺距。暗敷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5mm。

钢管与设备连接,要把钢管敷设到设备外壳的进线口内,如有困难,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

在钢管出线口处加软塑料管引入设备,但钢管出线口与设备进线口距离应在200mm以内。

设备进线口和管子出线口用配套的金属软管和软管接头连接、软管应用管卡固定。与电线槽连接,应用锁紧螺母锁紧,管口应装设护口。

设备表面上的明配管或金属软管应随设备外形敷设,如抱闸配管、以求美观。

井道内敷设电线管时,各层应装分支接线盒(箱),并根据需要加端子板。

管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1mm。

机房配线槽除设计选定的厚线槽外,均应沿墙、梁或梯板下面敷设。

(4)导线敷设:穿线前将钢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

根据管路的长度留出适当余量进行断线。穿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线皮及扭结,并留出适当备用线(10~20根备一根,20~50根备2根,50~100备3根)。

截面积6mm2以下铜线连接时,按冷压技术进行操作,也可本身自缠不少于5圈。缠绕后刷锡。多股导线(10mm2及以上)与电气设备连接,使用连接卡或接线鼻子,使用连接卡时,多股铜线应先刷锡。

接头先用橡胶布包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龙潭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再用绝缘胶布包好放在盒内。

设备及盘柜压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然后用小线或尼龙卡子绑扎,以便故障检查。

导线终端应设方向套或标记牌,并注明该线路编号。

导线压接要严实,不能有松脱、虚接现象。

动力线和控制线应隔离敷设。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应符合产品要求。

配线应绑扎整齐GB/T 28029.12-2020标准下载,并有清晰的接线编号。保护线端子和电压为220V及以上的端子应有明显的标记。

接地保护线宜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

电线槽弯曲部分的导线、电缆受力处,应加绝缘衬垫,垂直部分应可靠固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