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 深槽开挖施工方案

排水工程 深槽开挖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76.8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排水工程 深槽开挖施工方案

2、周边环境及条件 4

6、边坡、水位等的监测 12

7、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14

8、质量保证措施 15

DL/T 1382-2014标准下载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7

10、工期保证措施 20

1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22

12、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23

13、恶劣天气应急流程及措施 24

14、应急救援预案 25

15、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31

1.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施工图纸等;

1.1.2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情况及本标段的地质勘查报告;

1.1.3本公司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1.4招标文件中要求执行的国家、北京市及有关部委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定、规程、验收标准;

1.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在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及该工程设计文件、有关规范、技术条件和其他相关文件,并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满足业主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1.2.1质量目标明确,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管理,保证措施完善,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2.2安全目标明确,安全措施可靠,制度完善,确保施工安全。

1.2.3工期目标明确,统筹机械设备、材料、人力,合理高效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顺利实现。

1.2.4施工中做到保护环境、文明施工,整个工地达到北京市安全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设计雨水南起于温榆河北滨河路与顺于路西延相交路口以北,沿路向北,排入未来城北区三号路设计雨水方沟W*H=3000*1580mm,设计雨水管径D=500~1400mm,设计雨水干线长L=1319.1m。明开沟槽深度约为2~4.5m,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及企口管橡胶圈接口,180度砂石基础。

本工程污水WO线北起于温榆河北滨河路与未来城北区三号路相交路口处,接入未来城北区三号路设计污水后,沿路向南,排入温榆河北滨河路(顺于路西延—鲁疃西路)设计污水管道(D=700mm)。

本标段设计污水管道D=700mm,污水管线全长1396.3m,管线位置位于道路永中以东2.5m。沟槽深度在3.1m~8.2m之间,其中深度在4.5m以上的沟槽拟采用分层机械开挖施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施工单位需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项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论证,经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而本工程沟槽深度超过5米的污水管线部位及长度为:W06—W033,L=1173米;因此,施工前必须先组织有关专家对此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附图:雨污水管线平面示意图见附图1

道路桩号K0+000~K0+390段为中湿状态(W01—W10);道路桩号K0+390~K1+350段为过湿—潮湿状态(W10—W33);道路除了K0+390~K0+625段为少量挖方外,其余均为填方段。

表层为0.4~1.3m厚人工堆积土层,岩性为粉土~粉质粘土(湿);下一层为0.8~5.8m厚新近沉积层,岩性为粉质粘土(很湿);再下层为3.7~7.5m厚新近沉积层,岩性为粘土(很湿)。

该工程观测到两层地下水,均为潜水。勘探期间本标段第一层静止水位埋深3.0~6.0,静止水位标高26.41m~30.32m;第二层水静止水位埋深11.0~13.3m,静止水位标高20.38m~22.10m。

本工程污水槽底最低标高为26.55m。

雨污水管道周边以大东流苗圃内的苗木为主,两侧15m内无建筑物。经现场勘查,场地内无其它管线,地上地下构筑物、线路均已调查清楚。施工区域距温榆河比较近,最近点直线距离100m左右。

附图:污水管线纵段面图2

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雨季施工特点,我项目经理部计划将雨污水沟槽土方开挖分成两个工作段平行施工,选用大型土方机械,配备充足的劳动力,组建两支相对独立的作业班组进行平行施工;开挖顺序是以温榆河会议中心为界,从管道下游向上游施工,施工物资提前进场,并采用“短距离开挖(3~4个井段),完成一段再开一段的原则”进行安排,确保施工生产安全有序的展开。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6

组长:刘志刚(项目经理)

副组长:周兴奇(执行经理)、廖相如(项目总工)

组员:刘亚菲(项目副总工)、徐贵宝(项目生产经理)、田磊(技术员),周全宏(技术员)质量负责人(杜春明)、安全负责人(杨广侠)、王江文(施工员)、实验员(李人可)、资料员(刘颖)、机械设备负责人(张勇振)、各专业队队长

本段雨污水管线工程,分为两段同时施工;第一施工段W1—W16(温榆河会议中心以北),第二施工段W17—W33(温榆河会议中心以南),施工开始时间定为2011年7月20日,完成时间定为2011年9月19日。

4.1.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时编制土方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交底。方案和交底需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内容详尽、通俗易懂,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单独编制专项工序安全交底。

4.1.2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并办理预验手序。水准标识清晰、准确。控制桩设置规范、可靠,土方开挖过程中,确保其不被破坏或扰动。测量放线要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中线)。测设中心桩,按每20米整桩号和交叉起止点等控制路基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

4.1.3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平整各部分的标高,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沟槽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备好施工用电、用水等设施,临时道路保持平整、坚硬、畅通。

4.2.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对操作工人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4.2.2做好材料、设备进场计划。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施工。

4.2.3开挖完成后要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安排好预留回填土方堆放地点及土方外运路线,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2.4在施工现场架设足够的照明设施,做好夜间照明准备;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4.3主要机械、机具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机具配置一览表

土方开挖劳动力计划安排一览表

5.1沟槽开挖方法的确定

由设计图纸可知雨水管线与污水管线中线平行,间距2.5m,故采取雨污合槽开挖。污水管线全段开挖深度在3.1米~8.2米之间。本段土质主要是人工堆积土层和新近沉积层,岩性从上到下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填土、碎石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故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配合,然后加大放坡系数进行土方开挖。确保污水管线土方开挖施工的安全。

在土方开挖前先进行场地平整,将高差比较大的部位进行整平;根据沟槽深度及开挖土方的机械的型号决定开挖深度。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范围空间比较狭小,施工现场无法过多存土,大部分开挖土方外运,回填土方堆放距离沟槽边3m以外。土方堆放不准超过2.5m高,堆放土方用苫布或密目网覆盖。考虑到污水管线基坑局部位置开挖深度较深且采用机械开挖,基底容易被扰动,故槽底预留200mm人工清底,严禁扰动原状土基。

考虑深槽施工处在雨季,故沟槽开挖长度不宜过长,取3~4个井段为宜,雨季施工及时收听未来72小时的天气预报,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防雨的准备,备足雨季施工的机具,避免雨水泡槽引起塌方、槽面滑坡、管道“飘管”等安全、质量问题。

确定开挖顺序→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人工清槽→验槽

5.2.1确定开挖顺序

为确保雨污水管线工程均衡连续施工,充分发挥劳动效率,结合施工现场条件,以便雨污水管线土方开挖及管道安装施工方便和方便排水,采取从管道下游往上游分段开挖土方及管道安装。

5.2.2测放基坑开挖线

测量人员根据基坑开挖平面图放出管线控制中线、基槽开挖上下口边线,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依线进行开挖。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计图纸,在污水管线土方开挖前,确定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m的部位。

第一步开挖采用330型挖掘机,挖土深度挖至距设计污水沟槽底4.5m的位置(高度),根据分析岩土报告和规范为依据,将第一步沟槽放坡定为1:0.5,挖出的土方,现场存放一部分以备沟槽回填,其余土方用自卸拉土车集中外运,不得堆放在施工区域内影响施工,沟槽两侧3m以内不准堆放重物。

第二步开挖时采用330型挖掘机,二步平台留1m宽,根据分析岩土报告和规范为依据,将第二步沟槽放坡定为1:1,挖出的沟槽土方,现场存放一部分以备回填,其余土方用自卸拉土车外运至指定地点。

从污水管线的一端顺序开挖,采用机械挖槽,人工检底。机械挖槽至设计标高以上200mm时,改用人工检底,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灵活调整,确保边坡稳定。沟槽开挖宽度满足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

在整个开挖的过程中,测量人员应随时对基坑进行测量监测,确保基坑边线的准确无误,尤其是深浅基础衔接处的位置标高控制,严防超挖。

当基槽挖至距设计标高200mm时,改用人工清槽检底,严禁超深度开挖及对基底土质的扰动。

人工清槽时,每间隔10m钉一中心桩,抄好水平控制线;检查槽底尺寸,按比例修坡、清底。

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部分后,人工清挖完毕,可请业主、监理、勘探、设计等一同对基底土体进行验评,办理验槽记录。如土层土质不符合要求,则应继续下挖及换土,经验评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流水作业时,为减少坑底土体暴露时间,避免土体结构受到破坏,在征得有关单位的同意下,可将共同验评时土样收集,请监理单位验收余下开挖部分,但必须留有验槽记录。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槽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安装污水管道,回填180º砂基,回填土方与雨水管道槽底平齐。槽边3m严禁堆放土方,保证管道材料进场,吊装机械作业距离槽边位置不小于1.5m。

因为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根据现场调查及岩土报告中的叙述,本工程降水采用井点降水,降水方案另附。如果降水效果不好,坡面渗水,采用截流排水法,往坡面上安插泄水管,将水排出;排水泄水管管径及间距依现场情况而定。槽底靠近污水侧设置排水边沟,井位外侧设置集水坑,用水泵将水排入导流沟渠内,在由导流沟渠将水排入沉淀池,水经二次沉淀后就近排入温榆河。排水前先报批,经河道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将水排入河道中。

施工降水断面图详见附图5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4.5m的地段,分层开挖放坡,土质不好、土体自稳性差的坡面采用喷锚支护的方法使土体稳定。

本段地质多为人工堆积土层和新近沉积土层,采取分步开挖,分步锚喷混凝土进行支护的方法,结构厚度为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满铺间距25mm25mm铁丝网片,往坡面上钉入φ18钢筋制成的“U”型卡,“U”型卡长度为0.5m,呈梅花状打入土体。

5.4.1.1喷锚支护施工时,必须按设计开挖坡率、设计开挖深度分段分层开挖,开挖一层,施工一层,不得超挖。

5.4.1.2一般制作流程为:清理边坡→挂放钢筋网片→打入“U”型卡→喷射混凝土→养护

由于机械开挖沟槽后,坡面上留有很多不规则的纹路和松动的土壤,所以施工前必须将边坡松动部分处理干净。

挂网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坡面,将局部松动部分清理干净,网片用“U”型卡固定在坡面上,以连结成整体,网片钢筋间距为25mm*25mm,网片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必须保证喷浆的厚度,同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将提前制作好的长度0.5m长的“U”型卡打入土体中,将钢筋网片牢固的安置在坡面上,并保持与坡壁垂直,“U”型卡呈梅花状布置。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石料的最大粒径、早强剂的用量。面层喷射混凝土为C20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00㎜;喷射混凝土水灰比为0.40~0.45,砂粒45%~50%,水泥与砂石重量比为1:4~1:4.5。喷射混凝土所用水泥为PSA32.5水泥,喷射混凝土内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15mm。

喷浆时要及时跟踪监测喷护层厚度,防止厚度不足,但大的坑洼也不得人为进行找平,防止增加自重。喷护时先自下而上喷第一遍(以控制厚度为主),最后再自上面而下喷(以控制外观为主),以保证厚度均匀、颜色一致、无流痕。

初期养护对喷护混凝土至关重要,要保证不少于3天的养护期,养护期内坡面要保持湿润,不得有干燥现象或忽干忽湿现象。采用洒水养护的方式,洒水时要尽量形成雾状,减少水流对坡面的冲击。养护阶段要经常派人查看坡面有无破损,以便及时进行补救。

5.4.1.3每施工500m2喷锚网面层,应制作一组喷射混凝土试块,每组试块不少于3块。

雨污水管线合槽开挖横断面图见附图3

污水管线开挖横断面示意图详见附图4

负责监测方案实施,监测数据的分析

监测方案实施,资料整理

6.1.2监测组主要职责:

①项目副总工负责监测方案的审查。

②技术主管负责监督监测方案的执行。

③测量组负责监测方案的安排与实施,包括量测断面选择、测点埋设、日常量测、资料管理等;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绘制图表。并快速、准确地将信息(量测结果)反馈给现场施工指挥部,以指导施工。

④现场监控量测,按监测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与其它环节紧密配合,不得中断。

6.2.1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稳定初始值,且不应少于2次。

6.2.2从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每天观测1次,稳定后每3天观测1次。

当大暴雨、结构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6.2.3监测工作以仪器测量为主,并与日常逻视工作相结合,施工期间,做好现场监测点的保护工作,每次监测前,对所使用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发现有位移,要按布网时的测量精度恢复。

6.2.4施工中要及时观测和反馈信息,定期分析监测报告,及时发现报告存在问题,监测报告每周报送业主和监理。

6.2.5由于工地现场施工情况变化,具体测量时间、测量次数将根据施工场地条件、现场工程进度、测量反馈信息和工地会议纪要相应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监理报告,并书面报告业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6.2.6受基坑挖土等施工的影响,基坑周围的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还必须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深基坑土方开挖时,安排专人对边坡进行看护。

6.2.7基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大约有1~2倍的基坑开挖深度,因此监测测点就考虑在这个范围内进行布置。对地层变形监测的项目有:地表沉降、土体边坡水平位移的变化。

地表沉降监测虽然不是直接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测量,但它的测试方法简便,可以根据理论预估的沉降分布规律和经验,较全面地进行测点布置,以全面地了解基坑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有利于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进行监测分析。

监测测点的埋设要求:在沟槽挖深的1—2倍范围内每30m并排埋设2根Φ18钢筋,用C20混凝土浇筑成矩形水泥墩,利用顶部突出的钢筋,打磨圆滑后作为沉降观测点;测点需伸入原状土300mm左右,测点顶部做好保护,避免外力产生人为沉降。

深度超过5m的沟槽施工时,专职安全人员进行边坡巡视。如发现边坡有异常变化,及时疏散沟槽内的操作人员。 7、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7.1.1雨季挖槽要合理安排工序,减少晾槽时间;短距离开挖,完成一段再开挖一段,防止雨水泡槽。

7.1.2做好槽底排水措施,保证基槽底部无积水和渗水。必要时在沟槽两侧设置盲沟和集水井及时排除积水,同时施工降水机组要连续运转,不得停顿,确保排水管道畅通。

7.1.3沟槽四周设置挡水埝,防止雨水流入沟槽内。

7.1.4挖槽要根据土的种类、性质、湿度和挖槽深度,按照安全规程放坡,挖土过程中加强对边坡和支撑的检查。必要时放缓边坡或加设支撑,保证边坡的稳定。

7.1.5挖出的土方应集中外运至场外,以避免场内积水或造成塌方。留作回填的应集中堆置于槽边3m以外。机械在槽外行驶应距槽边5m以外,手推车运输应距槽边1m以外。

7.2.1路基以下不得回填含水量过大的湿软性粘土;管道回填前应将槽底杂物清理干净,槽底不得有积水,杂物等。

7.2.2回填前须将沟槽底和边坡处的泥土、软土清除后才能进行回填。

7.2.3道路用地范围以外的管道沟槽两侧及管顶以上5Ocm范围内不得回填湿软性土;现场土质不符合回填要求时,采用天然级配砂石换填,压实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7.2.4回填或换填级配砂石及土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20cm,采用振动夯实机具夯实。

7.2.5填土中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土时,应分层填筑,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填筑透水性大的填料。各种土不得混杂使用。

8.1质量保障体系框图

8.2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8.2.1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用尺量检查

8.2.2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创精品工程的首要措施。严格按土方开挖标准施工,保证基槽和场地土质符合规范要求。

8.2.3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要做好工序的穿叉配合,每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2.4按要求分层分段开挖,机械开挖后要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度大小和坡面平整度应达到规范要求。

8.2.5基坑开挖分段长度,视土体维持不变形、坍塌的最长时间和施工流程、衔接情况及雨季施工的特点确定。

8.2.6土方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跟班作业,及时抄测槽底标高,严防超挖和扰动基础持力层。

8.2.7施工时做好防雨准备,水泥等材料应码放在防止雨水淹没的平台上,并用蓬布覆盖,基槽周围做排水沟和挡水埝,备足抽水设备。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1.1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足够安全标志,在基坑顶部周围要设置围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消除事故隐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级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9.1.2司机、电工等特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机械设备要有年检合格证。

9.1.3开始挖土前,需对机械进行检查,完工后对机械进行保养,施工中按安全操作系统进行机械操作。

9.1.4晚上施工时,照明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照明要充足。

9.1.5因场地内地质条件较差,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机械人员施工安全,由专人负责指挥挖机操作,挖掘机上基坑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坡度,挖掘机行走地方土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强度不够的地方,必须采取措施。

9.1.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劳保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上班,有关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手续,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9.1.7开展安全文明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配足专职安全员和安全协管员,做到每个施工点有一名安全协管员。

9.2搭设临边防护栏的要求

9.2.1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2m,下杆离地面高度为0.5~0.6m。

9.2.2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并打入地面50~70cm深。钢管离槽边的距离,不应小于150cm。

9.2.3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杆上任何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杆所处位置有发生人群拥挤、车辆冲击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如下图所示:

9.3挖土施工安全要求

9.3.1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据工程地质和土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9.3.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且不应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9.3.3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山坡水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方上侧弃土。在挖方下侧弃土时,要将弃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倾斜,弃土表面要低于挖方场地的设计标高,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

9.4.2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细则以北京市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及管理规定为基本准则并加以细化。

9.4.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自觉性,并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评比,找出不足,重点改进。

9.4.4做好施工现场总平面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中,严格按总平面图布置,不得随意改变。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整改,或进行必要的调整。

9.4.5施工沿线范围除预留路口外全部采用钢质围挡封闭,以降低施工对周围的干扰与影响。

9.4.6现场机械机具分类堆放停置。

9.4.7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铭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号等。

9.4.8加强施工范围地上、地下管线及公用设施的保护;

9.4.9开挖基坑地段设置护栏,有明显的警示及交通导向标志;

9.4.10及时修复因施工遭到破坏的行车路面,确保行车顺畅;

9.4.11加强施工沿线的夜间照明;

10.1.1施工中采用动态控制,全过程对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进行动态管理。

10.1.2做好各专业的协调与接口工作,缩小工序搭接时间。

10.1.3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联系,同时积极主动与当地其他相关部门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取得当地居民及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施工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10.2.2配备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选派从事市政管道工程的专业队伍。

10.2.3搞好标准化施工,认真贯彻执行ISO9002标准,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正确的施工方法来提高施工进度,稳产高产,防止大起大落。

10.2.4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保障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逐季、逐月作出劳动力使用计划,保证劳动力充足。

本工程施工涉及施工机械种类多,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配足围护结构施工设备、降水设备、基坑开挖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混凝土设备及基底换填压实设备等,同时做好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工作,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其完好率、利用率。对常用易损的机械配件有足够的库存量。

组织全员开展劳动竞赛,建立激励及约束机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班组实行当月奖励,充分调动积极性。

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不断对职工进行操作规程、工艺、措施交底,进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培训以及安全施工培训。

10.7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10.7.1搞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制定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通过分析各施工工序的时间,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影响进度的薄弱环节,科学合理地缩短各施工工序的循环时间来提高施工进度。同时牢牢抓住“关键工期”的工序管理与施工,确保关键工序的工期。

10.7.2根据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分别编制月、旬、周施工生产计划,建立生产分析会议制度,对照检查,找差距、找原因、完善管理,促进施工。

10.7.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合同文件、技术规范与施工监理程序,准确掌握有关施工要求的标准与程序;提前做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与材料试验,及时申报开工,及时提交竣工验收。

10.7.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杜绝因工作失误造成返工而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11、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根据OH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的标准,本工程火灾、爆炸重大危险源通常有2个,一个是施工现场作业区,一个是临建仓库区。其中化学危险品的搬运、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是危险源普查的重点。因此,工程开工后要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监控,并培训施工人员掌握工地储存的化学危险品的特性、防范方法。

11.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1.2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11.3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11.4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11.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11.6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为紧急事务联络员,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

11.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公司安全部门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12、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流程及措施

12.2项目部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并派人保护现场。

12.3协助交警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12.4做好事后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13、恶劣天气应急流程及措施

春季沙尘暴,夏季暴雨,是本工程严密注视的恶劣天气,工程开工后,随时收集未来7天内天气状况的信息,一旦得到国家气象中心预警预报,工程应急机制小组即启动。

13.1调整施工进度和强度。

13.2做好成品保护和材料设备保护。

13.3做好人员安全保护,必要时调整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

13.4启动专项资金,投入各项保护费用。

14.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14.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14.3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

14.3.1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

14.3.2地质复杂发生涌砂涌水。

14.4危险因素预防、应急措施危

14.4.1基坑坍塌滑坡

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

③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⑤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

⑥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

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③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④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⑤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⑥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①开挖过程中对检查井井位处等薄弱部位设专人监视。

②若发现出现少量渗漏,应及时处理,每隔1m插入直径3cm的泄水管内侧设过滤网,防止砂土流入及槽内;再用事先准备好的编织带装土堆放。

④沟壁变形超过允许范围时,必须立即加设支撑,防止变形进一步扩大,遇薄弱环节错位开裂,出现渗水通道时,及时处理。

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①作好基坑四周围闭工作,在基坑坡顶和基坑边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安全网;

②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

14.5应急救援组织架构

组员:廖相如刘亚菲徐贵宝徐文杰杨广侠李铮苑克周

14.5.4各救缓组职责:

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主要职责: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及抢险物质,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

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

14.6.1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14.6.2紧急通讯联络

14.6.3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

②抢救被埋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听取回声,并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对

③抢救被埋者时,要防止伤害遇险人员,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破土块。

④各抢险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指挥组命令,按照本“预案”“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中各专业处置组的职责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展开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组应根据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在确定没有被困人员、伤亡人员已转移和事故现场已稳定的情况下,由应急救援组组长(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状态结束。

由善后处理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妥善处理。

14.8.2调查、总结

由事故调查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处理,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上报。

根据公司的相关要求,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重大事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使参加救援的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本应急救援预案每年演练一次,通过演练(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检查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程序了解程度,及时发现应急工作程序和应急准备中的不足,增强应急小组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力,确保预案一旦启动,能及时有序地展开救援。

认真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附表: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15、应急救援的培训与演练

DB11/ 1014-2013 液氨使用与储存安全技术规范15.1培训目的及次数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施工项目部及施工队伍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15.1.1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15.1.2二级应急组织每一项目开工前或半年进行一次培训;

15.1.3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

15.2.1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

15.2.2施工安全防护、作业区内安全警示设置、个人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常识、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大型机械的安全使用;

某大厦空调系统施工组织设计.doc15.2.3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识别;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