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大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93.5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土方及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1.4地质与水文条件 1

1.5现场施工条件 2

2.2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 4

1-2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20172.2.1地表排水系统 4

2.2.2坑内排水系统 4

4.3锚杆施工方案 5

4.3.1施工工艺 5

4.3.2施工要点 6

2.3.3施工注意事项 10

2.4土方开挖方案 10

2.4.1工艺流程 11

2.4.2施工准备工作 11

2.4.3施工机械选择 11

2.4.4土方开挖 12

2.4.5土方运输 12

2.4.6施工要点 13

2.4.7安全注意事项 13

2.6喷射砼施工方案 14

2.6.1原材料 14

2.6.2施工机械的选择 15

2.6.3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 15

2.6.4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16

2.6.5喷射砼注意事项 16

2.6.6安全注意事项 17

2.6.7防尘技术措施 18

第三章检测方案及监测方法 20

3.1.1锚杆检测 20

3.1.2水泥浆检测 21

3.1.3喷射砼检测 21

3.2.1周边道路及地下设施监测 23

3.2.2倾斜监测 23

3.2.3基坑边坡监测要求 24

3.2.4基坑边坡监测方法 25

第四章施工技术组织安全措施 27

3.1安全管理方针 27

7.2安全管理体系 27

7.2.1组织机构 27

7.2.2安全管理制度 28

7.3安全保证措施 29

7.4基坑临边防护措施 30

7.5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30

7.6可能引发事故的预防措施 30

第五章文明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33

8.2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33

8.3现场机械管理措施 33

第六章周边建筑物、市政管道及环境保护措施 34

6.1周边建筑物保护措施 34

6.2市政管道保护措施 34

6.3环境保护措施 34

6.3.1减少粉尘措施 34

6.3.2道路遗洒控制措施 34

6.3.3光污染的控制 35

6.6.4减少扰民噪声的措施 35

6.6.5施工现场消防措施 35

大连时市沙河口区人民政府机关办公楼位于大连市沙河口区原区政府院内,繁华地带,南至中山路、北至同泰街、西至连胜街、东至白山路。拟建的机关办公楼,包括主楼十层及二层会议室和一层礼堂,整体设二层地下室。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地基等级二级,总建筑面积26144m2,总高度为57.20m。建筑场地较为平坦,整体南高北低,地面标高6.39~8.10m,相对高差1.71m。本工程基坑深10~11m,东西方向长92m,南北方向长45.7m,工程占地面积0.51Ha。

本工程地处大连开发区繁华地带,交通十分便利。

大连市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0.2℃,极端最高温度35.3℃,极端最低气温21.1℃。最大冻结深度0.93m,标准冻深0.70m。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干燥,每年的11月中下旬即将进入冬期施工。

根据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图纸中地层柱状图,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1)杂填土:层厚0.50~1.90m,层底标高5.60~7.50m。

(2)粉质粘土:层厚0.40~3.20m,层底标高5.60~7.50m。

(3)卵石:层厚1.20~4.00m,层底标高2.00~3.80m。

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卵石层中、下部及基岩风化裂隙带中,属于潜水,略具承压性。地下水位稳定埋藏深度为2.30~4.20m,其标高为3.60~5.50m。

2.1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

2.1.1坑内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分层降水分层开挖的降水方案。

本工程采用开挖明沟拦截地下水,然后将明沟中的地下水汇集到事先挖好集水坑中,最后再用水泵将集水坑中的水抽走,实现降水、排水的目的。

基坑四周及基坑中部分别设置排水明沟,且四周的排水明沟的深度比中部的明沟深30cm,使水流汇集于集水坑内,每个集水坑中放置1台Φ60~80污水泵昼夜不间断排水。集水坑深度为1.5米左右。明沟和集水坑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每开挖一层土方需开挖一次明沟和集水坑。排水沟设2%的坡度,以达到排水沟畅通的目的。排水明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以利于截水。

场地须先挖土后按下图顺序施工,并循环进行下一层施工。

在施工现场根据不同边坡土层含水情况确定干作业还是湿作业。

施工准备→移机就位→校正孔位调整角度→钻孔→接螺旋钻杆,继续钻孔到预定深度→退螺旋钻杆→插放钢筋或钢绞线→插入注浆管→灌水泥浆→养护→上腰梁及锚头(如地下连续墙或桩顶圈梁则不需要腰梁)→预应力张拉→锁紧螺栓或楔片→锚杆施工完继续挖土。

湿作业的工序中增加用水冲钻入,采用内外套管钻进并拔出,在有地下水,有卵石、岩石的情况下施工便利。其工艺流程为:

施工准备→移机就位→安钻杆校正孔位调整角度→打开水源→钻孔→反复提内钻杆冲洗→接内套管钻杆及外套管→继续钻进→反复提内钻杆冲洗到预定深度→反复提内钻杆冲洗至孔内出清水→停水→拔内钻杆(按节拔出)→插放钢绞线束及注浆管→灌浆→用拔管机拔外套管(按节拔出),二次灌浆→养护→安装腰梁→安锚头锚具→预应力张拉→楔片锁紧→锚杆完后挖土。

施工前除做好锚杆施工分项组织设计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与挖土方作业配合,使挖土作业面低于锚杆头标高50~60cm,并平整好锚杆操作范围内的场地,以便于钻孔机施工。

2)采用湿作业施工时,要挖好排水沟,沉淀池、集水坑,准备好潜水泵,使成孔时排出的泥水通过排水沟到沉淀池,再入集水坑用水泵抽出,同时准备好钻孔用水。

3)其他准备,包括电源、注浆机泵、注浆管钢索、腰梁、预应力张拉设备等。

1)钻孔前按设计及土层定出孔位作出标记。

2)锚杆水平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不大于100mm。钻孔底部偏斜尺寸不大于长度的3%,可用钻孔测斜仪控制钻孔方向。

3)湿作业成孔:先启动水泵,注水钻进,并根据地质条件控制钻进深度,每节钻杆在接杆前,一定要反复冲洗外套管内的泥水,直到清水溢出。接外套管时要停止供水,把丝扣出泥砂清除干净,抹上少量黄油,要保证接的套管与原有套管在同一轴线上。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速度,压力及钻杆轴线平直。钻进到离设计深度20cm时,用清水反复冲洗管中泥砂,直到外套管内溢出清水,然后退出内钻杆,逐节拔出后,用塑料管测深并作记录。

4)干作业成孔:要随时注意钻进速度,避免“别钻杆”,应把土充分倒出后再拔钻杆,以减少孔内虚土,方便拔杆。

锚杆采用设计强度为1320MPa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锚索下料长度为为自由长度+锚固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为1m;锚索支架间距为2m,使锚索居中;锚索自由段采用塑料布包裹两层;锚索安放时应防止扭压、弯曲,杆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一致。

1)灌浆材料用325号以上的水泥,水灰比0.4~0.45。如用砂浆,则配合比为1:1~1:2,砂浆仅用于一次注浆。

2)水泥浆或砂浆搅拌后用0.1~12MPa的压力泵以耐高压塑料管,将水泥浆注入钻孔内。

3)湿作业有外套管留在孔内的,注浆后用液压拔管器拔外套管。拔外管时要保证拔管器油缸与外套管同心,如不合适应在液压缸前用方木垫平垫实,使液压缸卡住下一节套管,保证卡住后,再慢慢开丝扣。

4)如需在锚固段采用压力灌浆,则在外套管口戴上灌浆帽(压紧器)进行压力灌浆,第一节可从0.3~0.5MPa,以后逐渐加大到2~3MPa。

锚体养护一般达到水泥砂浆强度的70%值,可以进行预应力张拉。

1)为避免相邻锚杆张拉的应力损失,可采用“跳张法”即隔1拉1的方法。

2)正式张拉前,应取设计拉力的10%~20%,对锚杆预张1~2次,使各部位接触紧密,杆体与土层紧密,产生初剪。

3)正式张拉宜分级加载,每级加载后恒载3min记录伸长值。张拉到设计荷载(不超过轴力),恒载10min,再无变化可以锁定。

4)锁定预应力以设计轴拉力的75%为宜。

腰梁的加工安装要保证钢板支承板承压面在一个平面上,才能使桩体受力均匀。因此,在安装锚固头前必须将桩表面凿平、凿毛,然后用M30砂浆找平后并且其强度应达到15MPa以上方可张拉锚索。

锚固头安装采用直接安装法。

7.锚杆体的制作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表面不应有污物、铁锈或其他有害物质,并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

2)锚杆体在安装前应妥善保护,以免腐蚀和机械损伤。

3)杆体制作时,应按设计规定安放套管隔离架、波形管、承接体、注浆管和排气管。杆体内的绑扎材料不宜采用镀锌材料。

1)钻孔的孔径、孔深均应符合设计规定。钻孔深度不宜比设计值深200mm以上。钻头直径不应比规定的钻孔直径小3.0mm以上。

9.孔口承压垫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孔孔口必须设有平整、牢固的承压垫座。

2)承压垫座的几何尺寸,结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承压面应与锚口轴线垂直。

10.锚杆的安装与灌浆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预应力锚杆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明显的弯曲、扭转,并不得破坏隔离架,防腐套管,注浆管,排气导管及其他附件。

2)锚杆体放入锚孔前应清除钻孔内的石屑与岩粉;检查注浆管、排气管是否通畅,止浆器是否完好。

3)灌浆料可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也可采用灰沙比为1:1、水灰比为0.45——0.50的水泥砂浆

4)当使用自由段带套管的预应力筋时,宜在锚固段长度和自由段长度内采取同步灌浆。

5)当采用自由段无套管的预应力筋时,应进行两次灌浆。第一次灌浆时,必须保证锚固段长度内灌浆,但浆液不得流入自由段。预应力紧张拉锚固后,应对自由段进行第二次灌浆。

6)灌浆后,浆体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预应力紧不得受扰动。

11.锚杆张拉与锁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1)预应力筋张拉前,应对张设备进行率定。

2)预应力筋张拉应安规定程序进行,在编排张拉程序时,应考虑到相邻的钻孔预应力筋张拉的相互影响。

3)预应力筋正式张拉前,应取2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应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丝或钢绞线完全平直。

4)压力分散性或拉力分散性锚杆应按张拉设计要求先分别对单元锚杆进行张拉,当个单元锚杆在同等荷载条件下引自由段长度不等而引起的胆星伸长差得以补偿后,在同时张拉个单元锚杆。

5)预应力筋正式张拉时,应张拉至设计荷载的105%——110%,再按规定值进行锁定。

6)预应力筋锁定后48h内,若发现预应力损失大于锚杆拉力设计值的10%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12.灌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切除外露的预应力筋,切口位置至外锚具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3.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mm,偏差度不应大于3%;

锚杆的张拉与施加预应力(锁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14.预应力锚杆的验收试验应遵守下列规定:

1)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不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3根。

2)验收试验应分级加荷,起始荷载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30%,分级加荷值分别为拉力设计值的0.5、0.75、1.0、1.2、1.33、1.5倍,最大试验荷载不能大于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8倍。

4)验收试验中,从50%拉力设计值到最大试验荷载之间所测得的总位移量,应当超过该荷载范围自由段长度预应力筋理论弹性伸长值的80%,且小于在由段长度与1/2锚固长度之和的预应力筋的理论弹性伸长值。

5)最后一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观测期内,锚头位移稳定或2h蠕变量不大于2.0mm。

2.3.3施工注意事项

锚头有锚具、承压板、斜支撑、台座(包括横梁)组成,其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锚杆杆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钻孔深度应超过锚杆设计长度0.3~0.5m。

如果遇到易塌孔土层,可带护壁套管钻进,不宜采用泥浆护壁;岩石钻孔可采用螺旋钻、冲击钻成孔。

一次注浆管宜与锚杆一起放入钻孔,注浆管内端距孔底宜为500~100mm,二次高压注浆管的出浆孔和端头应密封,保证一次注浆时的浆液不进入二次高压注浆管内。

二次高压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5.0MPa时进行,二次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5~4.0MPa之间,二次注浆量不宜少于一次注浆量。

锚杆应在锚固体和外锚头强度达到15.0MPa以上后逐根进行张拉锁定,张拉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05~1.1倍,稳定5~10min后,退至锁定荷载锁定。

锚杆的质量检验,除常规材质外,还应进行浆体强度检验和锚杆验收试验。

浆体强度检验试块数量每30根锚杆不少于一组,每组试块数量为6块。

用于一级基坑工程的锚杆应进行预应力变化的监测。

监测锚杆应具有代表性,监测锚杆数量不应少于工程锚杆数量的2%,且不少于3根。

锚杆监测时间一般不少于6个月,张拉锁定有最初10d应每天测定一次,11~30d每3d测定一次,再后每10d测定一次。必要时如开挖、降雨、下排锚杆张拉、出现突变征兆等应加密监测次数。

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专业工程师及项目总工程师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必要时可采取重复张拉,适当放松或增加锚杆数量确保基坑安全。

本工程土方工程挖土采用机械开挖,从上往下水平分段分层开挖,因为该工程挖土深度较深,土方开挖每层深度按3m,第一层从±0.00挖至-3.0m挖,第二层从-3.0m挖至-6.0m,依次类推。

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围护结构的设计图纸,包括支护结构的类型、桩锚位置、标高及设置方法等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桩锚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软土及变形要求严格时,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断、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成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

在挖土和撑锚过程中,由专人进行检查、观测,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技术措施。

应限制坑定周围振动荷载作用,并应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撑。

基坑挖土时,做好挖土的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及周围挖桩临时堆土的位置安排。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支护结构。严禁碰坏桩头。

2.4.2施工准备工作

1、勘察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周围环境、道路交通、弃土位置及水电供应;

2、规划场内行车路线,清除场内障碍物;

3、按照规划和业主及施工要求做好场内道路修整,并设置场内排水设施;

4、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标高和轴线控制点的布置,挖土基坑边线的控制线。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位置设置测量控制网,控制点应该离开基坑边缘2m,将布置完的控制线、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验收后,方可开始施工;

5、根据平面布置图,布置现场,通水、通电。

2.4.3施工机械选择

1、反铲挖掘机:单斗容量1.4m3

特点:操作灵活,适宜向下挖土,可装车和甩土,土方外运应配备自卸汽车;适用范围:适用于一~三类土;

2、运土车:15T自卸车

挖土采用分层分条开挖基本原则,逐步推进。上部每层开挖厚度控制在3米左右。

根据建筑物及基坑施工特点,将整个场地分成边坡区和中心区进行分段分层开挖,同时实现土方分段开挖与锚杆施工之间的流水作业。

进行挖孔桩施工时,可适当穿插土方开挖施工,这一阶段开挖主要是在基坑的中部进行,开挖上口线与地下室外边线距离不小于15米,以确保挖孔桩施工。

由于深度和宽度都很大,基坑内部应进行分层开挖。如图:

如果遇到有边坡需要做锚杆等基坑支护的层,在该层开挖时首先开挖基坑支护施工的部位,以满足基坑支护穿插施工的要求。

土方运输采用自卸汽车,排土方式为外运。在场地北侧边坡设出入通道,坡度10度至15度。

开挖初期设两个通道,宽度考虑满足来往车辆出入要求,以提高通行效率。由于深度较浅,坡度设为10度或10度以下。当开挖至6~8米深以后,将两个通道中的一个逐渐挖掉,直至最终收尾时,留下一个坡道,最终坡道宽度仅满足单列车辆行使即可。坡度设为15度。

当基坑内的土方全部运出以后,倒退着将车道挖除,并将坡脚余土清理出来。

开挖顺序,采取平面分区开挖、一端开挖的方式;

挖土时注意检查基坑坑底是否有古墓、洞穴、暗沟和裂隙存在,如发现迹象因该及时上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

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及时报验,由勘察、设计、监理、业主共同对基槽进行验收。

土方施工完毕后如不能立即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应继续做好基坑监测及降水排水工作。

2.4.7安全注意事项

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角,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2.挖土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内;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

3.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规定开行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4.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5.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6.挖土过程中如遇到明线管道、电缆及其它埋没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7.基坑四周设1.2M高的栏杆。人员上下基坑走搭设的通道。

8.每日或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土壁及护坡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

9.不得挖坡脚,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性,如有异常情况人员马上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本工程所使用的喷射砼拟采用现场搅拌砼。

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必要时,采用特种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

应采用坚硬耐久的卵石或碎石,粒径不大于15mm;当使用碱性速凝剂时,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材。

喷射混凝土用的骨料级配宜控制在下表所示范围内。

喷射混凝土骨料通过各筛径的累计重量百分数(%)

2.6.2施工机械的选择

1.干法喷射混凝土机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

3)输送距离(混合料),水平不小于100m,垂直不小于30m

2.湿法喷射混凝土机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

生产率大于5m2/h,允许骨料最大粒径为15mm

混凝土输料距离,水平不小于30m,垂直不小于20m;

机旁粉尘小于10mg/m3

3.选用的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工作风压和耗风量的要求;当工程需要选用单台空压机工作时,其排风量不应小于9m3/min;压风进入喷射机前,必须进行油水分离。

4.输料管应能承受0.8Mpa以上的压力,并应有良好的耐磨性。

5.混合料的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2.6.3混合料的配合比与拌制

1.混合料配合比应遵受下列规定:

速凝剂或其他外加剂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外掺剂的添加量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并通过试验确定。

2.原材料按重量计,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和速凝剂均为±2%

3.混合料搅拌时间应遵守下列规定:

采用容量小于400l的强制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60s

采用自落式或滚筒式搅拌机时,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

采用人工搅拌时,搅拌次数不得少于3次

混合料掺有外加剂或外掺料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混合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装入喷射机前应过滤。

5.干混合料宜随搅拌随用。无速凝剂掺入的混合料,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干混合料掺速凝剂后,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0min。

2.6.4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1.喷射作业现场,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拆除作业面障碍物、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和墙角的岩渣、堆积物;

用高压风水冲洗受喷面;对遇水宜潮解、泥化的岩层,则应用压风清扫岩面;

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

喷射机司机与喷射手不能直接联系时,应配备联络装置;

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装置

2.喷射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输料管路和电缆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

3.受喷面有水滴、淋水时,喷射前应按下列方法做好治水工作:

有明显出水点时,可埋设导管排水;

导水效果不好的含水岩层,可设盲沟排水;

4.采用湿法喷射时,宜有液态速凝剂,并应检查速凝剂的泵送及计量装置性能。

上层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宜为±20mm,在坡面喷射混凝土支护前,应清除坡面虚土。

2.6.5喷射砼注意事项

1.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2.基坑开挖和土钉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层进行。在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0mm,在坡面喷射砼支护前应清除坡面上的虚土。

3.桩顶护坡土钉施工可按下列顺序进行:

(1)、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凝土厚度标志;

(2)、喷射第一层混凝土;

(4)、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

(5)、设置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系统。

4.喷射混凝土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

6.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3)、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

2.6.6安全注意事项

1.锚喷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

2.应先喷后锚,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喷射作业中,应有人随时观察围岩变化情况。

3.锚杆施工已在喷射混凝土终凝3h后进行。

4.施工中,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

5.喷射机、水箱、风包、注浆罐等应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要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等有无摩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7.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有关人员。

8.喷射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将输料管顺直,必须紧按喷头,疏通管路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4Mpa。

9.喷射混凝土施工用的工作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

10.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处理管路堵塞前,应消除罐内压力。

11.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罐前方严禁站人。

12.检验锚杆锚固力应遵守下列规定:

1)拉力计必须固定牢靠;

2)拉拔锚杆时,拉力计前方或下方严禁站人;

3)锚杆杆端一旦出现颈缩时,应及时卸荷。

13.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安全应遵守下列规定:

1)张拉预应力锚杆前,应对设备全面检查,并固定牢靠,张拉时孔口前方严禁站人;

2)拱部或边墙进行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其下方严禁进行其他作业;

3)对穿性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应有联络装置,作业中应密切联系;

4)封孔水泥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杆端部悬挂中午或碰撞外锚具。

2.6.7防尘技术措施

1.采用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下列综合防尘措施:

1)在保证顺利喷射的条件下,增加骨料含水率;

3)在喷射机或混合料搅拌处,设置集尘器或除尘器;

4)在粉尘浓度较高地段,设置除尘水幕;

5)加强作业区的局部通风

2.锚喷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10mg/m。

3.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采用个体防尘用具。

第三章检测方案及监测方法

应用于本工程基坑支护的原材料如砂、石、水泥、钢筋及钢绞线等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检查端头锚固型和摩擦型锚杆质量必须作抗拔力试验。试验数量,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涉及变更或材料变更时,应另作一组,每组锚杆不得少于3根。

2.锚杆质量合格条件为:

式中  ——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平均值(KN);

——锚杆设计锚固力(KN);

——同一批试件抗拔力的最小值(KN)。

3.锚杆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时,可用加密锚杆的方法予以补强。

4.锚杆的基本检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1)基本试验锚杆数量不得少于3根

2)基本试验所用的锚杆结构、施工工艺及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应与实际工程所采用的相同

3)基本试验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

4)基本试验应采用分级循环加、卸荷载法。拉力型锚杆的起始荷载可为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10%,压力分散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的起始荷载可为计划最大试验荷载的20%。加荷等级与锚杆位移测读间隔时间按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附录c确定。

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增量达到或超过前一级荷载产生位移增量的2倍时

7)锚杆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

8)锚杆极限承载力取破坏荷载的前一级荷载,在最大试验荷载下未达到规定的破坏标准时,锚杆极限承载力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1.浆体强度检测用试块每30根锚杆不应少于1组,每组试块应不少于6个。

2.试块尺寸为70×70×70mm,对3天和28天强度进行检测。

1.原材料与混合料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每批材料到达工地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喷射混凝土的混合料和锚杆用的水泥沙浆的配合比以及拌合的均匀性,每工作班组检查次数不得少于两次;条件变化时,应及时检查。

2.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1)喷射混凝土必须作抗压强度试验,当设计有其他要求时,可增作相应的性能试验。

2)检查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所需的试块应在工程施工中抽样制取。试块数量,每喷射50~100混合料或混合料小于50的独立工程,不得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得少于3个;材料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作一组。

3.检查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试块应在一定规格的喷射混凝土板件上切割制取。试块为边长10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天,用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并乘以0.95的系数。

4.采用立方体试块做抗压强度试验时,加载方向必须与试块喷射成型方向垂直。

5.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检查应遵守下列规定;

1)喷层厚度可用凿孔法或其他方法检查。

2)各类工程喷层厚度检查断面的数量可按下表确定,但每一个独立工程检查数量不少于一个断面;每一个断面的检查点,应从拱部中线起,每间隔2~3m设一个,但一个断面上,拱部不应少于3个点,总计不少于5个点。

3)合格条件为;每个断面上,全部检查孔处的喷层厚度60%以上不应小于设计厚度;最小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50%;同时,检查孔处厚度的平均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审查要点3.2.1周边道路及地下设施监测

周边道路及地下设施除了需要进行沉降监测外(沉降检测方法见第三章3.4),还需进行水平位移检测,而支护结构的变形则能更精确更快速地反映出支护结构后方的土体结构的水平变形。因此,周边道路及地下设施水平位移监测点设置基坑四周围护桩的桩顶上,间距5m。

在地下室降水期间,根据周边道路和相临建筑沉降及变形监测情况确定时候需要对东侧的多层住宅进行倾斜观测。

在进行观测前,首先在要进行倾斜观测的建筑物上设置位于同一垂直面内的上下两点。如下图:

如果建筑物发生倾斜,MN将由垂直线变为倾斜线。观测时,经纬仪的位置距离建筑物应大于建筑物的屋檐高度,瞄准上部观测点M,用倒镜法向下投射点得N’,如N点于N’不重合,则说明建筑物发生倾斜,以α表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以H表示建筑屋檐高度,则倾斜角度i为:

i=arcsin(α/H)

若观测条件允许预应力空心板桥梁预制加工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倾斜观测时最好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观测。

3.2.3基坑边坡监测要求

由于本工程位于密集建筑群及城市道路中间,支护结构设计除应满足稳定性要求外,基坑变形还必须满足坑内和坑外周边环境两方面的控制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