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加固改造工程(碳纤维布)施工组织设计

码头加固改造工程(碳纤维布)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0.5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码头加固改造工程(碳纤维布)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说明

1.1坚持四个基本指导思想

1.1.1坚持“用户至上”的思想

我公司一贯坚持的“用户至上”的思想。用户满意是我们的唯一的服务目的,业主的要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依据。因此,我们在承建本工程任务后,必须在施工全过程中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为早日完成本工程做出我们的努力。

DB42/T 1682-2021 地面大气电场仪安装技术规范.pdf1.1.2坚持“质量优异”的思想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建优质工程,抓规范管理,塑加固行形象,让顾客满意,坚持“质量兴业”是我们赢得市场,取得信誉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图纸、国家规范及优良评定标准组织施工,主体结构、安装工程、拆除工程等都将以先进的工艺、优质的材料、科学的管理来实现优质的工程质量。

1.1.3坚持“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思想

“安全第一、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的政策,是对广大施工人员的最大关怀,也是我公司组织施工生产的一贯原则。因此,必须从思想、组织人员、物力投入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如若能够承接该工程,将如实贯彻实施,保证安全文明双丰收。

1.1.4坚持“社会信誉”的思想

能承接本工程施工,本身具有较好的广告效应,其社会效益,确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从企业生存发展需要,我公司必须高度重视,搞好本工程的施工任务,以树立我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我公司确定的场容管理、文明标化目标为:创广州市级标化样板工地和文明工地。

1.2.1实现目标的基本措施

承接本工程施工,我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作为专业建筑结构加固公司,我们具有丰富的结构加固施工的经验,实力雄厚,组织施工生产要素的能力强,无论在施工力量的组织、机械的选配、材料的供应、特殊工艺施工等方面,均自成体系、具有独到优势。

1.精选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组成高层次、高效率的项目管理班子,以确保各项施工顺利进行。

2.发挥企业综合性实力强及施工承包自成体系的优势,在劳动力组织、施工机械设备的选配及材料供应等生产要素的组合方面,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保证条件。

3.针对本工程所具有的特点,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综合合理性。

4.合理安排进度计划,精心组织立体交叉施工,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该项工程。

5.强化质量监控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和广州现行的有关施工质量规范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6.针对本工程施工的特定环境条件,认真制定有关文明安全等系列的标准化管理措施,确保本工程达到市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文明工地标准。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编制依据为下列文件、规范(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7年11月1日)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粘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

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2002年6月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最新送批稿)

A、熟悉有关施工现场状况、施工图纸、地质勘察资料、现场定位轴线、周边建筑物、交通、管线等每个细节,配合业主做好有关方面的协调工作,安排好临设及管理成员的办公场所等布置。

B、根据场地情况以及文明施工的要求,做好现场的布置工作。

C、施工区域和规定外延范围内,地上地下和障碍物与业主一起配合妥善处理。

D、做好施工区域封闭和现场布置。整个施工区域设置公司统一规定的标志牌和旗帜,并设置相关围栏和禁示标志,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A、根据本项目需要,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报监理业主及各方审定,以指导施工。

B、配合业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C、落实进场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的安排工作。

2.2.3组织图纸会审和交底

A、会审: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详细阅读设计施工图,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图纸节点和尺寸,然后由项目工程师组织会审,分析并汇总施工图中的问题,以便按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织施工。

B、交底: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的基础上,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和现场控制轴线及有关情况的交接、交底,进一步理解施工图或有关图纸问题,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并把交底记录整理成文,由业主单位印发有关单位,并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C、根据施工图纸、合同要求、规范规程及图纸会审交底的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尽快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编制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逐级上报各级有关部门,并由公司总工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审批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次上报同意,并送交业主和监理审阅,方可进行施工。

2.2.4施工组织网络

2.2.5施工人员准备

技术员1名施工员5名安全员1名

2.2.6本工程的工期为:12个日历天。(完成10个桩台且从甲方书面通知进场起算)

3.1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

近年来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纤维增强塑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一直是国外土木工程界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FRP的含义很广,它指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各种高科技纤维材料,其中CFRP(CarbonFiberReinforcedPlastics)在土木工程领域研究和应用较多,并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根据生产的原料不同,碳纤维有很多种类,并且有不同的特点。用于工程结构的碳纤维产品主要选用由PAN基碳纤维原丝制成,主要有碳纤维布(CarbonFiberSheet)、碳纤维板(CarbonFiberPlate)和碳纤维预应力筋(CarbonFiberPrestressBar)。这些碳纤维产品的共同特点是:①轴向抗拉强度高,纤维方向的抗拉强度约为普通碳素钢的十几倍;②密度小、重量轻,易于施工操作;③耐久性好,有良好的耐腐蚀及耐老化性能,不需采用特殊的防护措施;④弹性模量高,高强型碳纤维的弹性模量略高于普通钢材,而高弹型碳纤维的弹性模量可达钢材的两倍;⑤应力应变曲线呈线性关系,直至拉断脆性破坏。纤维材料加固技术起源于德国和瑞士,而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的研究工作开始于80年代末。迄今,瑞士、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大学、科研机构、材料生产厂家都相继进行了大量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补强加固的研究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已编制形成了自己国家的标准与规范。

我国自1997年开始对碳纤维布加固修补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且该课题被列为建设部研究开发课题及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相继在清华、同济、东南、天津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大批基本构件的试验研究。《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已于2002年5月正式实行,目前正在修订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2005)》也已将碳纤维加固技术列入正式内容。

与传统加固修补方法及粘钢板、包钢加固、喷射混凝土加固技术相比,碳纤维材料(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

高强高效由于CFRP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中可以充分利用其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特点来提高混凝土结构及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改善其受力性能,达到高效加固修补的目的。

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表明,粘贴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及耐久性,可以抗拒建筑物经常遇到的各种酸、碱、盐对结构的腐蚀。使用该种加固修补方法对结构进行处理后,不仅不需要如粘钢板工法所需要的定期防锈维护,节省了大笔维修费用,而且其本身更可以起到对内部混凝土结构的保护作用,达到双重加固修补的目的。

适用面广粘贴CFRP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如建筑物、构筑物、桥梁、隧道、涵洞、烟囱等)、各种结构形状(如矩形、圆形、曲面结构等)、各种结构部位(如梁、板、柱、拱、壳、墩等)的加固修补,且不改变结构形状及不影响结构外观,这是目前任何一种结构加固方法所不可比拟的。尤其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如大型桥梁的桥墩、桥梁及桥板,隧道、大型筒体及壳体结构工程等,采用原有的加固手段几乎无法实施,而采用该项加固技术都能很顺利地解决。

施工质量易保证由于碳纤维材料是柔性的,即使被加固的结构表面不是非常平整也基本可以保证近100%的有效粘贴率,而且粘贴后发现表面局部有气泡,也很易于修补,只要用树脂注射器将树脂注射进气泡中将空气赶走就可以了。

碳纤维材料质量轻且薄碳纤维布厚度为0.1~0.3mm,碳纤维板的厚度为1.2mm和1.4mm,其密度为钢材密度的20%,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自重及原构件尺寸。

满足建筑和美观需要由于碳纤维加固后不增加原构件尺寸,且施工后基层颜色接近混凝土颜色。

施工前须按施工图定位放样,将加固部位在现场上定出。

施工前应对需加固处混凝土做缺陷标识及记录,内容包括:裂缝长度、宽度、深度,蜂窝麻面的面积大小,钢筋裸露情况等。

3.1.2基层表面处理及修复

根据不同情况对缺陷处进行修复和处理:裂缝宽度>0.3mm时,采用压力灌注、封闭处理;将松动的混凝土表面浮层凿去。

要求清除表面的浮浆、油污、木屑等所有杂质,除去表面2~3mm厚的砂浆层,直至露出坚实的骨料。磨去面上突出5mm以上的“毛刺”。表面层打磨后应用强力鼓风机或吸尘器将表面灰尘彻底清除。

方形承台粘贴碳纤维布需要包裹时,碳纤维布遇阳角处,应打磨成半径为20mm以上的圆弧角。

1.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用的化学灌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浆液的粘度小,可灌性强。

浆液固化后的收缩性小,抗渗性好。

浆液固化后的抗压、抗拉强度高,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浆液固化时间可以调节,灌浆工艺简便。

浆液应为无毒或低毒材料。

2. 化学灌浆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在工程中应用时浆液应进行试配,其可灌性和固化时间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3.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灌浆材料的组成原材料质量均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4.水泥浆、水泥砂浆的配方应先进行试配,并检验其抗压、抗拉、抗弯强度。

5.灌浆法施工。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灌浆施工工艺流程按下图所示进行。

6.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可分为:

表面处理法。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细(小于0.3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凿槽法。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数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钻孔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大型结构上的深裂缝,可在裂缝上进行钻孔;对于走向不规则的裂缝,除骑缝钻孔外,需加钻斜孔,扩大灌浆通路。钻孔直径一般风钻为56mm,机钻孔应选最小孔径。裂缝宽度大于0.5mm,孔距可为2~3m,裂缝宽度小于0.5mm,是抗缩小距离。钻孔后应清除孔内的碎屑粉尘,孔径大于10mm时,可用粒径小于孔径的干净卵石填入孔内以减少耗浆量。

7.埋设灌浆嘴(盒、管):

(1) 采用表面灌浆处理的裂缝,可用灌浆盒或灌浆嘴;凿“V”形槽的裂缝宜用灌浆嘴;钻孔内用灌浆管。

(2) 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以及裂缝贯穿处,钻孔内均应埋设灌浆嘴(管或盒)。其间距当缝宽小于1mm时为350~500mm;当缝宽大于1mm时,为500~1000mm。在一条裂缝上必须有进浆嘴、排气嘴、出浆嘴。

二乙烯三胺或(乙二胺)

注:括号内水泥用量为封缝用。

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盒、管)的底盘上抹一层厚约1mm的环氧胶泥将灌浆嘴的进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订的位置上。钻孔灌浆管可先在孔内埋设铁管。

8.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其封缝方法可分为:

(1) 环氧树脂胶泥封缝。对于不凿槽的裂缝可用环氧树脂胶泥封闭。先在裂缝两侧(宽20~3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抹一层厚1mm左右、宽20~30mm的环氧树脂胶泥。抹胶泥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2) 粘贴玻璃丝布封缝。现在裂缝两侧(宽80~100mm),涂一层环氧树脂基液,后将已除去润滑剂的玻璃丝布沿缝从一端开始涂贴密实,不得有鼓泡和皱纹。玻璃丝布可粘贴1~3层。

(3) 水泥砂浆封缝。对凿“V”形槽的裂缝,可用水泥砂浆封缝。可现在“V”形槽面上,用毛刷涂刷一层(厚1~2mm)环氧树脂浆液,涂刷要平整均匀,防止出现气孔和波纹,再抹水泥砂浆封闭。

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封闭效果。试漏需待封缝胶泥和砂浆有一定强度时进行。试漏前沿裂缝涂一层肥皂水,从灌浆嘴通入压缩空气,凡漏气处,应予修补密封至不漏为止。

浆液配制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制方法进行。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

(7)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裂缝吹干净。

(8)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

(9) 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常用0.2Mpa;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4Mpa~0.8Mpa。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达到规定压力后,因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

(10) 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

(11)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洗干净。化学灌浆还应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12) 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盒),再用环氧树脂胶泥和深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13)清洗灌浆嘴(盒)上的浆液,化学浆液可用和烧掉,清洗干净的灌浆嘴(盒)可以重复使用。

(14) 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15)化学灌浆施工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化学灌浆材料多属易燃品,应密封贮存,远离火源。

爱配制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

9. 灌浆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10. 灌浆及粘结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3.1.3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由于本工程每次可作业时间很短,只有4个小时,如果要在4个小时内完成整套工序不太现实,所以初步确定每个叉桩桩台分两次完成,即第一次完成表面打磨和表面修复工序。第二次等潮水退后,再用磨机磨去表面残留污垢后,用烘干机烘干需粘贴碳纤维布的范围,表面烘干后迅速粘贴碳纤维布,此过程必须在2个小时内完成,因胶水最少需要2个小时才能凝固。考虑到本工程加固对象已在水下沉泡多年,海水可能已进入混凝土内部,在表层处理时海水可能会由内往外渗漏而影响碳纤维布的粘贴质量,如出现此种情况时,实际施工中可采用对渗水部位的混凝土凿开处理,然后用速干水泥进行修补,修补后再用专用于水下作业的粘贴剂做界面处理。最后再粘贴碳纤维布。

现场根据图纸下料,对加固碳纤维布的规格、长度、宽度、厚度进行核查。采用围束加固时碳纤维布条带应搭接形成封闭箍,搭接长度为150mm,两层粘贴时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并应注意布的两端是否宽度一致。

施工前应检查所用粘结剂是否与提供的材料产品说明书相符,使用材料是否过期。

粘结剂的搅拌应按产品说明书,严格控制:

粘结剂搅拌时,应严格防止异物落入粘结剂内;应远离正在进行混凝土基层打磨现场或采取严密防尘措施避免灰尘落入。

注意施工时环境温度对粘结剂固化的影响,应遵照产品说明书规定对搅拌加以调整。粘结剂内不得添加其它溶剂。

搅拌充分的粘结剂应均匀涂刷到混凝土基层表面。

粘贴前,再次按设计图要求对加固区域进行定位确认,必要时放线。

碳纤维布的贴敷应紧随粘结剂涂刷进行。要求纤维布贴至混凝土基质后平整,无气泡,粘结剂应浸满碳纤维布幅面。

多层粘贴时,应在下层粘结剂达到指触干燥时及时进行上一层的粘贴。间隔不能超过60分钟。

粘结剂的固化,一般在常温下即可。

在最后一层表面再涂上一层粘结胶。

3.1.4现场成品保护措施

现场已施工完的成品应进行固化期保护,预防人为破坏。

3.1.5安全注意事项

粘结剂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日光直射。

粘结剂配制和粘贴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施工人员应带好防护面罩、手套和着工作服。

第四章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

4.1现场施工管理方案

1.编制《施工管理大纲》,行使“总管理、总协调、总进度控制”等管理职能,针对各施工阶段和专业工程的不同特点,分别突出管理的侧面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并保证其实施性。

2.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组织和指导施工的指令性文件,必须通过制度明确其编制、审定、执行、检查和总结等方法,组织设计呈交业主、监理审核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工程结束后编写施工总结,并负责将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归入竣工资料中。

3.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制度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施工条件不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修改施工图纸时,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

4.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制度

施工中为了防止重大技术偏差,必须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复核制度,技术交底应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落实,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技术措施的交底,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严格执行“谁复核谁负责”的技术复核制度。

5.工程质量检查评审制度

分施工阶段组织工程的质量验评与质量等级确定工作。

着力抓好计划的编制、实施及检查调整这三个管理环节,使计划有效的发挥合理组织施工,平衡调节关系的作用,进度计划须经业主、监理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7.施工现场安全及文明标准管理制度

根据“谁负责生产就谁负责安全”的原则,现场建立各级安全施工责任制度。严格实行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对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实施“事故责任报告制度”,组织定期的例行检查和不定期的专业检查。通过检查、达到消灭事故隐患,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落实安全制度等目的。

有关合同实质性内容,由各专业人员和部门经历负责,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9.向甲方及监理提供每日工作量

10.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确保优良,为此,工程技术资料须以优良工程的要求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须做到施工现场与资料整理同步。

A、工程技术资料应按分类要求立卷管理,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的全过程都必须有完整的技术资料。

B、施工技术资料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工地资料员整理收集,工程峻竣工后将完整的资料交于公司归档。

4.2安全技术、消防、保卫措施

4.2.1安全技术措施

A、严格执行«施工用电安全规程»、«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规定»。

B、施工现场应认真执行“六个统一”,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建立和贯彻落实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C、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施工。

D、专职安全员根据安全生产的制度和有关规定,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如发现严重不安全的情况,有权指令停止施工,并立即上报主管安全的项目经理,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E、各种设备、材料应尽量远离操作区域,并不准堆放过高,防止倒塌下落伤人。

F、操作和上下攀登的地方加设防滑措施。

G、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设施必须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凡是触及或接近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取绝缘保护以及保护安全距离等措施。电力线和设备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截流量。所有电器设备和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移动电具必须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十分潮湿的场所必须使用安全电压,设置醒目的电气标志,无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的电气设备不准使用。每日收工和节假日前必须拔掉保险丝,切断电源。

施工场地任何人不准擅自拆除施工场地安全防护设施和现场安全标志。如要拆除,须有项目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协商后,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由有关人员进行操作。

各施工班组不准因施工不便等原因随意割除结构中的钢筋、工程的上模板、支撑干件、脚手等防护措施。

4.2.2安全消防措施

B、建立灭火施救方案,在自救的同时及时报警。

4.2.3安全保卫措施

A、严格出入制度GB50791-2013 地热电站设计规范,组织值班巡逻。

B、执行“广州市社会治安防范责任条例”,层层签订治安责任协议书。

C、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大型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哄抢、盗窃或破坏。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关于施工过程的应急措施:

1.工伤救护:及时到最近医院抢救。

地下人行通道改造工程顶进涵洞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