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镇北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南江镇北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85.1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江镇北防洪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平江县南江镇北(昌江河)堤防工程

编制单位:湖南湘禹水电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2年2月

根据平江县中小河流治理的总体规划,平江县南江镇北(昌江河)堤防工程属湖南省2011~2012年中小河流治理拟实施项目。平江县中小河流治理总体规划于2008年12月完成了《湖南省平江县昌江河河流治理规划》,2009年通过省厅审查。

南江镇北(昌江河)堤防工程位于昌江河干流上南江镇范围,堤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15.07km2。昌江河为汨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平江县墨家山,流经钟家大屋、南江、高滩板口、梅仙、打树坪,于青口滩汇入汨罗江。由冬塔乡发源的昌水河为昌江河一级支流,在南江镇露江山汇入。由双叉尖发源的太保寺河为昌江河的一级支流DB65/T 3786-2015 新疆非耕地(盐碱地区)节能日光温室设计及建造规程.pdf,在南江镇来家湾汇入。

南江镇总面积196km2,辖50个行政村,7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有20060户83481人。耕地面积34419亩,其中水田面积21822亩。

平江县南江镇北(昌江河)堤防工程治理范围北起昌水红门村红门楼,东起崇义堰,南起浆田油榨湾,西至余坪村冯家段,河道全长9.6公里,两岸堤防全长17.28公里,保护南江镇及昌江河沿岸黄裴、崇义、东桥、红门、农科、桥西、高南、余坪等8个村不受洪涝灾害,本次设计加固堤防21处,6.374公里,喝道疏峻13处,4.765公里,其中新建土地7处,1.875公里,新建浆砌石挡土墙湖南二处,0.722公里,新建浆砌石护岸13处,3.777公里,新建排涝涵8处,维修排洪涵,更换涵管10处。工程建成后,保护面积3.87km2,保护南江镇及8个村37716人口,保护农田3019亩。

目前工程保护人口3.77万人,根据《防洪标准》中的2.0.1的规定:城市防洪堤等级为Ⅳ级,防洪标准为50~10年一遇,结合《规划报告》和审查意见确定保护圈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治涝标准采用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干。

城镇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2.1.1及2.1.5条规定确定堤防工程的级别为4级:穿堤建筑物的级别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南江镇北(昌江河)防洪工程位于昌江河干流上南江镇北范围,交通便利,南江镇北(昌江河)防洪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15.07km2,在南江镇由3条主河流汇聚于成,一条为东塔乡发源的昌水,集雨面积为71.96km2;一条为东塔乡发源的昌水,集雨面积为71.96km2;一条为石浆发源的石浆河,集雨面积为82.30km2,一条为大江洞电站尾水的大江洞河,集雨面积为49.54km2。以石浆河为主流,干流长度为22.05km,干流平均长度为6.54%。流域内属丘陵地区,植被破坏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

昌江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春温多变,预计明显,降雨集中,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南江雨量站实测资料)1624mm,年降水量多集中在4~7月,占全年总量的54%。年降水的地理分布由加义以南,平江、浏阳两县交界处向西北方面递减,流域内的东部山地亦是暴雨中心,水量充沛。降水量分布不均,年内、年际之间变化大,年最大降水量2442mm(发生在1995年)为年最小降水量1102mm(发生在1968年)的2.2倍。1d降雨大于100mm的年份占23.7%,暴雨多出现在4~7月,出现的几率均在90%以上,尤以五、六月份为最。

工程区地处昌江河两岸的冲积阶地,其地势平坦,为主要的农耕水稻地。石浆河两岸高程为149.0~150.0m,昌江河两岸从上游至下游,两岸高程为149.0~144.0m。支流石浆河,大江洞河,从东向西流动。太保寺河则从西向东汇入昌江河。干流大江洞河在双江咀以上从北东45°流向南西45°,在双江咀以下则流向南西60~70°。工程区东北面为幕阜山区,中低山地貌。其幕阜山山顶高程为1590m。山上森林密布,山势雄伟、陡峻,石平江县内的森林公园和旅游重点,避暑圣地。工程区的两侧为低山丘陵区,山上的松杉树林较多,是重点林区之一。两岸丘陵山地是昌江河及其支流的发源地。

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由中生代燕山期的花岗岩,前震旦系板溪群的板岩河第四系冲积堆积的砂卵石层,残积堆积的粘土夹碎石,砂质壤土,砂土和人工堆积的砂堤。现从老至新依次叙述如后:

前震旦系板溪群的板岩(pt):

为灰绿色或灰白色白云母石英片和砂质板岩,风化后呈黄色~褐黄色,主要分布于城区两侧以西的丘陵区,厚层一中厚层,节理发育,岩体破碎,风化甚剧。

中生化燕山期花岗岩(r25)。

灰色~灰白色,坚硬,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及云母。岩体呈块状结构,并见有伟晶岩脉。风化后呈浅黄色至黄色,广泛分布于南江镇河床堆积层底部,在石浆河和大江洞河。昌江河的局部冲刷较深的河段均有零星出露。在本次钻探孔中均已揭露。

第四系冲击堆积层(Qq1)

为黄色~浅黄色的中粗砂和砂砾石。砂卵石主要成分花岗岩及少量板岩,坚硬,磨圆度好。在工程区内分为三层,上部为含淤泥质的灰色~灰黑色的粉细砂夹少量砾石,中部为黄色~浅黄色粗砂夹砂卵砾石,砾石粒径一般为1~5cm,厚度1.0~1.5m,结构较松散,标贯击数N小于10,下部为砂卵砾层,砾石粒径最大可计10~15cm,一般为3~5cm,标贯击数N多为15~30m,少量N>30,以中密为主,局部稍密~紧密。

人工堆积层为工程区内已建堤防的堆积体。其堆积物来源于元河流阶地和河漫滩的冲积,为黄色~浅黄色或灰白色的以石英为主构成的粉细砂,中砂,夹粒径1~3cm,局部有少量7~10cm的砾石。由于兴建时未进行夯实碾压,其结构松散,其标贯击数N均小于10,故造成多次堆积物被水毁冲垮或滑坡。

区内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幕阜山隆起带西缘,并以公田,白羊田大区域性断裂为界,在工程区的西部有中生代的汨罗凹陷,区内的断裂构造以NE和NNE向为主。而褶皱构造多以NW向为主,形成这一构架的原因,是因为区内前期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后期断裂又受到强大的燕山运动长期持续作用。

近年区内地壳稳定,无区域性地震。

区内东部山体由花岗岩构成。西部山体多由板溪群板岩和片岩组成。花岗岩为块体结构。节理裂隙以闭合为主,基岩裂隙水贫乏。地表风化残积层较厚,有空隙浅水,但水量小,西部的板岩,裂隙较发育,表层裂隙张开,基岩裂隙浅水分布较广,地表覆盖层较薄,孔隙浅水不发育且动态变化大。

工程区范围内现有三个采石场,分别位于石浆河右岸106#国道昌水大桥门,南江桥上游右岸昌江河边,太子庙村昌江河左岸河边。他们均开采河中冲积堆积的砂卵砾石。所采的砂为灰白色,以石英颗粒为主,含泥量低,其模度系数为2.7~3.5之间,是当地在建民房河高速公路的材料供应地。储量丰富,能满足本工程要求。

工程区西侧的板江乡林场村细洞组,有乡村公路通,距离约4.5~5.0km,有震旦系泥质报告风化残积的低液限粘土,可做堤防的防渗土料或围堰土料。

南江镇西北侧板江乡小水村块石料场,有公路与工程区相通,距离约为4.0~5.0km,箭筒十分方便。块石料为二云母花岗岩,岩体新鲜,、完整。其抗压强度大于80Mpa,储量约为20万m3,完全可以满足堤防护坡护脚的要求。

5.1堤防工程总体布置图

昌江河南江镇北段水系交错复杂,根据实际情况江河堤治理划分为6条堤线,分别分段经行整治加固,堤线布置如下: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城市防洪初设报告》,在充分满足防洪要求及地形、地质条件、降低投资工程成本的同时结合考虑市政布置并结合南江镇城市发展需要,整个堤防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浆砌石换、土堤三种堤型进行加固。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结合城市规划要求拟定土堤标准断面:堤顶宽为2~4m,外坡比1:2.0,采用C15砼预制块护坡,内坡比1:2.0,外堤脚采用C15混凝土固脚,大堤标准断面设计见后图。

2、浆砌石挡土墙护岸设计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拟定堤防挡土墙护岸标准断面,根据南江镇实际情况,以及前些年已加固河堤河岸的运行情况,该堤段推荐仰斜挡土墙护岸加固方案。

3、浆砌石斜坡式护岸设计

南江北堤防工程已建堤防地段均较平坦,岸坡均为粉细砂或中粗砂夹少量卵砾石,部分地段已采用浆砌石或混泥土护坡,大部分地段无边坡崩塌问题,但仍有一些未护坡地段无法抵御洪涝灾害,有的已出现滑坡现象,部分已采用干砌石垂直护坡,未作勾缝处理的地段,由于受水力冲刷坡脚失稳,形成滑坡和崩塌,属于不稳定堤段,需重新护坡。

根据我县河流自然条件和运行情况,南江北堤防工程采用浆砌石斜坡式护岸,坡比根据河堤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1:1.7,但应注意保证河堤平顺连接,护岸基础座落于河床边基岩或中密~紧密的砂卵砾层上,为保证边坡稳定,堤脚嵌入莎莉层的深度根据河床冲刷深度而定。

为保证堤防正常运行,护岸须设置排水孔和变形缝,排水采用预埋50PVC排水管,孔距为3m,呈梅花状布置,内端用土工布扎实,防止堤土流失,每20m,设木板沥青伸缩缝。

4、防洪堤填筑前,应根据监理的指示,在选定的料场开采区开挖填料,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仿的现场生产性试验,并根据所获得的实验成果确定填筑施工参数,实验成果报告报送监理。

6.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施工测量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通过现场的定位、放样、安装和检查,将设计图纸上的设计位置,标定在施工需要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尺寸和位置,对能否按设计施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建筑物的定位准确,在放线之前必须对四周的道路、场地控制点及控制线的坐标、标高位置、地面及地下设施关系,核实无误后方可放线定位。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须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

1、建筑物平面网的测设

(1)为了防止边坡滑动和施工对控制点的影响,将重要的控制点引到施工区外便于保护的地方用预制桩作定位点。以便随时用以测量。

2、测设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求

(1)在测设过程中,其测回归零差不大于12″,同一方向一测较差不大于12″。

(2)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控制网的影响,须把网线标志桩引测至施工影响区域外有利于保存和使用的地方,并设永久性桩点作为施工放线的后控点,标志桩应用木桩打牢周边用砼包裹,以防其位移。

(3)施工放线时以控制网为依据,置仪器于标志桩点,后视控制点,盘左(盘右)取中,将此轴线传至施工层,根据设计图轴线间相互位置放出所需轴线。

(4)为确保轴线控制网的测量精度,放样后的主控轴线点位,必须进行检测。测角用南方测绘全站仪,检查直线度;测定交角的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1″,测距结果较差不超过1mm。

(1)为保证标高引测的准确性,在建筑物周围采用附合测法测设20个半永久性标高控制点,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避免采用转点法引用标高,而产生较大误差。引测误差小于±20mm(L为测线长度)。

4、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1)严格按企业质保手册中仪器、设备的控制程序,作好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及钢尺的检校、试验,确保仪器使用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成立专门的测量组,仪器定人操作,定人保管。

(3)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应对仪器实行可靠的监护,避免不相关的人员私自动仪器而影响测量精度。

(4)坚持换手复核制度和公司检查制度,保证工程放线质量。

(5)进场后首先对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同时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本工程的特点,编制相应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选择适当的控制点进行施工放线测量。测量方案必须在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6)施工放线时,引测不少于3个精度满足规范要求、达到相应控制等级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到施工现场。其中2个控制点作为施工常用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其余的控制点作为备用及校核用控制点。引测控制点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执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所有的控制点均定期进行校核。

(7)在施工现场,根据总平面设计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立施工控制点,分别施放出施工基准点。所有控制点施放完成后,均须进行认真的复测,以使其精度满足施工控制及规范的要求。同时,随着工程的进展,应保证各控制点始终通视。

(1)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

(2)测量时,与业主现场工程师和监理共同参与测量。

(3)测量结束时,及时整理测量成果资料,并报送监理审核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6.1.2施工临时围堰及排水

本工程临时围堰根据设计图纸布置,围堰顶高程、顶面宽度、边坡坡度均按设计给定的施工。在围堰填筑前,先通过测量定线,放出围堰填筑范围线,用钉木桩的方式标明围堰大致范围,再根据齿槽开挖线开挖齿槽,其开挖可利用料用于填筑围堰,围堰迎水面可用砌筑一层沙袋,防止河水对围堰的冲刷,同时抵御一部分渗水。

6.2防洪堤土石方施工

(1)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根据监理指示的深度开挖,将开挖料运至指定地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开挖料应分为可利用料和废置废渣,可利用料应专用于本工程永久和临时工程的填筑及场地平整,废置废渣运至规划的堆渣地点。堆渣时应按规划的范围和堆渣方式进行堆放,应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1)在开挖时,应组织好堤防回填范围,确保开挖料直接利用,避免二次挖运。开挖基槽时,不应扰动地的原状结构,如经扰动则必须挖除。

(2)开挖时,应该随时注意观察边坡的稳定性,并定期观测对周围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的影响。

(3)基础开挖具体措施

挖方的弃石或放石,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与排水。机械挖砂卵石应在基底标高以上保留30cm左右用人工挖平清底。挖至基坑底时,应会同建设、监理、质安、设计、勘察单位验槽。

本工程基础在河漫滩上,达到基础底部时,大部分会位于水下基础开挖施工。这就要求施工的时候做好排水施工。在含水层施工时,一般采用大开口挖基础。经现场察看,应采用围堰抽水排水后才便于基础开挖施工。

基础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待排水完后,立即进行基础的碾压回填。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3~5遍,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钎探、验槽,验明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如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符合时,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协商研究处理。

1、回填前应根据施工详图和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提交一份填筑和碾压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填筑和碾压作业施工。填筑堤身可利用开挖料,但要经监理和业主认可,则可降低成本,实现调配平衡。

(1)对于填筑平面面积较小,不能使用大型压实设备进行压实的部位,可使用经工程师批准的小型碾压或夯实设备。

(2)坡面压实应使用经批准的手动式动力夯或坡面碾。

(3)填筑压实设备应采用平碾、凸块振动碾或轮胎碾,自重应不小于12t。经过压实效果论证并于事先得到工程师批准的其它类型的压实机械也可使用。

4、防洪堤填筑前,应根据监理的指示,在选定的料场开采区开挖填料,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仿的现场生产性试验,并根据所获得的实验成果确定填筑施工参数,实验成果报告报送监理。

(1)填筑必须待建基面及堤基杂物与处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填筑时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料,进占法卸料,结合部位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铺土,辅以人工摊铺边角,振动碾碾压,边角或结合部位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或人工进行夯实。

(2)填筑施工应由最低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斜坡填筑。填筑严禁出现界沟,限制铺层厚度30cm,每个分段作业面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施工中应做到相邻分段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每条施工缝用挖机向下挖60cm,宽1m,再进行回填,回填厚度30cm之内,每层用蛙式打夯机打夯。

(3)填筑作业应分层平行摊铺。新铺填料应平整、厚薄一致、无结块,碾压机具的行驶方向应平行堤轴线。靠岸坡或穿堤建筑物地形突变而碾压机具碾压不到的局部角落,应以报经工程师批准的有效作业措施对填料进行压实。填筑前先用核子密实仪测定填筑料含水量和压实试验数据,符合规范要求后,采用自卸汽车卸料,推土机向前进占平料。平料时严格控制铺料厚度,每层松铺厚度为30cm,根据铺土厚度,计算每车土料控制面积,均匀卸料,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及时检查铺层厚度,发现超厚部位立即进行处理,与岸坡交界处辅以人工仔细平整,平整后,采用轮胎碾按与坝轴线平行的进退法碾压8遍。碾压时,含水量控制在16%~22%之间;含水量较低时,采取预先洒水润湿,含水量较高量,采取翻松凉干。填筑一层后,采用核子密实仪进行检测,压实层不出现漏压和虚浮层、平松料、弹簧料和光面等不良现象,合格后进行下层填筑。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均衡上升。施工段之间出现高差时,采用斜面搭接。每层各工作面之间碾压搭接宽度为1.0m。对于堤面的边缘地带,以及与岸坡、混凝土建筑物接合部位,采用人工蛙式夯土机分层夯实。土堤填筑后边坡采用人工削坡成形。

6.3防洪堤混凝土施工

1、基础验收:防洪堤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基础应无积水,且对基础进行钎探、验槽,验明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如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符合时,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协商研究处理。

混凝土在拌合站拌合好后,用翻斗车运至施工部位,当卸料扣高程至施工部位大雨2m时,需采用溜槽或溜筒,保证混凝土骨料不分离。下卸混凝土较困难时,人工用铲和钯混凝土,严禁向内冲水。

混凝土入仓后,应及时平整,然后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下料厚度不超过40cm,振捣时均匀振捣,保证混凝土成型后内实外光面平整。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等牢固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砼初凝结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浇完拆模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期至少为14天。

6.3.2混凝土质量控制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优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仓面作业等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各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①保证贮罐密封良好,避免材料受潮,不同品种、标号及厂家的水泥分别贮放。贮存时须遵守招标文件的各项指标。

②散装水泥入罐温度实行每天抽检制度,当实测温度超过60℃时停止卸车入罐。

砂石骨料严格按规程规范控制,骨料的各项指标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生产用水每季检测一次,在水源改变或对水质产生怀疑时应采取砂浆强度试验法进行检测对比。如果水样制成的砂浆抗压强度低于原合格水泥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80%,该水不能继续使用。

6.4浆砌预制砼块施工

混凝土块体预制→边坡整平、夯实→边坡交验→坡脚基础浆砌→浆砌混凝土块体(自下而上)→回填夯实→调整、勾缝→坡面清理。

预制砼块工程量较大,经综合分析,设置预制场一座。项目开工后就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负责六边形空心砼板预制。

预制块铺砌施工在该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前先进行测量放线,清理坡面。制作预制混凝土构件所需混凝土的原材料的采购、储存、运输、拌和以及配合比试验等均应符合相关规程规范和本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

制作场地应平整坚实,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不因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引起沉陷变形。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预制混凝土构件必须振捣密实,表面保持平整,棱角分明。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值。

所运用的水泥砂浆强度为M7.5号,严格按标号配比水泥砂浆,砂浆所用的水泥、砂及水均按规范要求使用,使用中砂,砂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mm,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和;

在图纸规定的高回填边坡的区域内,按图纸将回填边坡修整成坡度整齐的新鲜坡面,将坡面上的树桩、有机质或废弃物清理集中运至渣场。

在砌筑施工前先用打夯机将坡面夯实平整,使坡面的标高与图纸要求一致。

在砌筑前每一个预制块均用干净水洗净,垫层应干净并湿润,预制块均座于新拌砂浆上,沿路线方向每10~15m设置一道沉降缝,并用沥青麻絮填塞,平缝与竖缝宽度不大于40mm,在砂浆凝固之前,对所有缝灌满水泥砂浆,在砂浆凝固前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

将洒漏、多余的水泥砂浆和石料集中运到渣场,将施工场清理干净。

涵管订购→堤身填筑预留缺口→测量定位→基底处理及检测→碎石垫层→基座砼→安装管节→回填。

为保证涵管的质量,我单位拟统一在专业生产涵管的公司统一采购。采购前熟读设计图纸,掌握其结构尺寸及技术性能,再向厂家进行交底。厂家在预制涵管的过程中,由项目部指派质检员同监理人员现场监督,并进行各工序质量验收,各工序验收合格后在进入下道工序。混凝土管出厂前,厂家需提供完整的出厂合格资料。

2、堤防填筑至涵洞底高程时,在涵洞的位置预留施工缺口,保证堤防填筑与涵洞施工平行作业。

3、施工前,组织测量放样,复测中线、高程,准确放出基础位置,首先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涵洞中心及纵横轴线,并在施工中及时复核。按照设计图纸测量涵洞的位置、方向、长度、孔径。

6.5.3涵管基础施工

1、基础应施工前整修基坑,测出基底标高,报请监理认可,基础施工时先打好轴线桩,并在桩上标好高度。

第一次基座砼浇筑时,其中涵管接头部分基座砼预留长45cm的缺口。待混凝土涵管安装完成,焊管接头处理完成后,预留缺口以及涵管底高程以上部分基座砼一起浇筑,以便涵管与基座砼结合紧密。第一次基座砼浇筑后,要对下一次浇筑面冲毛处理,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的结合性。

4、混凝土基座应按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基座尺寸及接缝符合图纸要求,接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1、管节吊装在管外避加方木垫块,运输中管节两侧塞上三角木垫,再补以钢丝绳固定,防止管节损坏。安装采用吊车吊装,再用人工进行定位,涵管从下往上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边装边裹油毛毡,塞沥青麻絮。吊装时注意保护管节端头不被钢丝绳损坏。管节平稳安放在管基上后,摘下钢丝绳,用撬杠缓缓移动直至两管对接,并注意两管接头处内侧管底平顺、不错台,在对接前在接头处铺设二层10cm宽的油毡,油毡下放一根铅丝,两管对接完成后将油毡用铅丝在接头处捆绑。沉降缝处两管间设1~1.5cm的缝宽用沥青麻絮填塞,按此程序一节一节地安装直至完成。安装时随管节安装进度在管底铺设一层2~3cm的1:2的水泥砂浆。每节涵管应紧贴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且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于脏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安装过程中用全站仪控制轴线定位,待安装就位后,通过检测各种数据符合规范要求。管节敷设好后马上进行两侧分层对称填土夯实(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要达到96%),同时进行洞口施工。

2、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轴线垂直,管节内外壁表面应平直圆滑,其表面上的蜂窝麻面的总面积不得超过管节总面积的1%,不得出现露筋的现象。

(1)安装作业时应对管节编号,按流水坡度依次安装。

(2)检查各管节中心线与涵位中心线是否重合,各沉降缝上下是否贯通。

(3)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管节高度,使其内壁平齐;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内不得留有泥土等杂物。

(4)安装完成后,焊管做闭水试验,检查各个接缝是否渗水,如有需对接缝重新处理。

1、当基座、涵管砼的强度达到100%以上方可进行粘土回填,对称施工,因施工工作面较小,采用小型碾压机碾压,对于靠近墙身处及边缘、死角等地方用小型平板振捣器夯实,在填筑过程中必须对应涵台两侧对称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须达到96%以上,回填至防洪堤路面底面高程。

2、回填的材料必须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3、涵洞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100c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使用小型夯机夯实。

3、回填材料在回填施工中应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压实度不小于96%。

为了便利大型机械的使用,可采取横向碾压法,以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进行碾压,对于压路机不能靠近台背时,采用小型夯机配合人工夯实。回填料应分层摊铺,并满足相应压实度要求。大型机械无法作业时采用手扶式振动碾配合蛙式打夯机,当填筑至涵顶压实厚度60cm以上时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台背及挡墙背宽度可以满足压路机作业时采取重型压路机与手扶式轻型振动碾结合的方法压实。

河道疏浚主要对河道淤积的淤泥、砂石进行清理,改变河道过流能力。河道疏浚施工在大部分堤身填筑完成后施工,这样有利于施工围堰便道的最大利用,同事便于合理调配机械,开挖的土方、砂卵石全部运至弃碴场堆放。弃碴场安排一台推土机用于推土。

7.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土堤土料要求:土料粘粒含量宜为15%~30%,塑料指数为10~20,填筑土料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我+3%。填筑标准:压实度不小于0.9,含水量控制在20%~25%。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垃等杂质;

土堤填筑时堤基表层不合格的额土层、杂物等必须清除,堤基范围内的坑、沟、槽等应按堤身填筑要求进行回填处理,老堤结合处须将老堤坡挖成台阶状分层填筑。

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可参照下表规定进行取值

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表

4)浆砌石护岸材料要求

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片石形状不受限制,最小长度及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每块重量最宜为20~30kg,块石形状大致方正,厚度不宜小于200mm,宽度不宜小于及等于厚度,顶面及底面应平整。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或矿渣水泥。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砂的最大粒径: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用于砌筑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

在开始砌筑前先铺砂浆30mm~50mm,然后选用较大较整齐的块石,大面朝下,放稳放平。按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法,基础转角和连接应同时砌筑,基础砌筑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塞,不得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方法。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石砌筑。基础灰缝厚度20mm~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不得有相互接触现象。

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应设在基础变形缝或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相邻砌筑高差不宜超过1.2m。缝板安装应设置标准、牢固,缝板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设置分段施工位置,一般宜设在基础变形缝部位。挡土墙外露面应留深10mm~20mm的勾缝槽,按设计要求勾缝。砌筑外露面应选择有平面的块石,使砌体表面整齐,不得使用小石块镶垫。砌体中的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牢固,较大石块应宽面朝下,石块之间应采用砂浆填灌密实,不得干砌。每层石块应高度一致,每砌高0.7m~1.2m找平一次。

新建涵闸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确定进出口底板高程。为方便施工,涵管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圆管,厚度我0.15、0.075m;采用承插式,不需设伸缩缝河止水;末端设置拍门,当外河水位较高时,河道疏浚开挖采用机械施工方法,采用74km推土机推运,1m3反铲挖装8t自卸汽车运至弃砸场。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防管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合同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并针对本工工程项目的特点,强化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本标段安全管理目标: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具体为工程作业亡人事故“零目标”、无重大火灾事故、无一次损失10万元以上的机械设备事故、因工重伤率不超过0.06%(每年度)、无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死亡事故。

8.1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1)积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部门、地方的劳动保护法规的要求定期发放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需穿工作服、劳动鞋,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人员岸规定佩戴专门的劳动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悬挂安全警示牌,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设置有效防护措施。特别在建筑物的临边、孔洞外以及高边坡部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

(3)制定机械操作程序,严格要求操作手、驾驶员按程序操作,经常检查机械,及时排除故障,严禁酒后操作机械设备。

(4)车辆运输要求严格限定行驶速度,行车保持安全距离。

(5)夜间施工必须在施工区、生活区及场内交通道路要设置足够的照明,保证作业安全及交通安全,并安排持证的专业人员管理维护。

(6)加强电器设备管理,电器要防雨:安装防触、漏电保护器,不工作时要切断电源并加锁DB52/T 1057-201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电工要持证上岗。

(1)仓库材料要摆放整齐,且要备有消防灭火器。长裤必须建立防火制度,仓库结构和内部设备必须有利于防火,管理人员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掌握基本防火技能。仓库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库房内不得住人。

(2)油库四周要清爽无杂草,且要备有消防灭火器。

(3)工地、生活区应备有足够的消防砂、、水及消防器材。电灯照明应按规定使用保险装置,严禁乱拉乱接电源线路。

8.3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HN-005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的各级安全责任制,并现场安排专职安全员层层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充分发挥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目标管理,并坚持定期考核、奖惩兑现。

(3)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知识规定,把安全生产纳入该工程的主要议事规程,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事故发生。制定安全施工目标,杜绝人身伤亡、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力争排除一般事故。

(4)建立健全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的详细情况报告监理人及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建立全部施工人员的安全记录档案,随时向监理人提供查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