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置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重庆]安置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2.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安置房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重庆******区旧城改造

拆迁安置项目A区1#~5#楼工程

冬期施工方案(中建最新版)(31P).doc重庆****(集团)有限公司

1.1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按六度抗震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三级(车库四级)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框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885㎡,施工用地面积约17300㎡,±0.00=275.30m。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在场地未平整完毕前提供控制坐标点、内部造型轴网复杂,轴线施测工作要求高度严谨。住宅楼多为错层、跃层,需加强控制点引测并做好保护,办公室及公寓大楼外型全弧形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本工程面积大,建筑幢号多,且施工步调不一致,交叉作业,控制点保护工作宜做好。

1.3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依据

1.3.1轴线控制依据

本工程由于各栋楼开工时间不一,业主先期提供出A2#楼的控制坐标点(A2#楼的8个角点),为防止控制点在平整场地时遭到破坏,在对A2#楼控制坐标点进行闭合无误后,在就近的公路上,选择通视的三点K01、K02、K03建立外控点,每个点用水泥钉钉入,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各幢楼轴线控制点测设依据。

1.3.2高程控制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点高程:H=m),将其引测入施工场地外的公路上,位置(DM02H=272.30m)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点,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建筑物基础的高程控制点。塔吊安装完成后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塔吊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主体结构上升时的依据。在负一层筒体施工后,把标高引测到电梯井内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复核塔吊上标高控制点的依据。高程抄测所使用的仪器为S3水平仪,其精度为3mm。各定位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好保护工作。

2.测量组织及仪器配置

2.1测量组织机构与管理: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较为复杂,体量较大,属高层建筑。工程轴线、标高的平面控制竖向投递测设质量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的控制质量,项目决定成立工程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平面及高程施测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测量小组组织机构图如下:

在施工测量实施前,测量组按照设计施工图及其它技术资料,绘制出放线图,编写放线步骤,测量过程控制的方法,误差控制目标等。

测量组长组织施测,各土建工长及质检员参与施测;若发现主控制线误差偏大,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呈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对其进行审核检查,确保主控制线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后再交土建工长进行分线。

主控线测量放线完成后,再将主控线交由土建工长弹出柱、墙、梁的边线与检查线,然后进行土建施工。测量工长应及时准确填写《轴线标高抄测记录》、《工程定位测量记录》等表格,会同内业人员做好测量放线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本工程配置的测量仪器如下页表3

2.3仪器校检、管理与维护:

重点加强测量器具的校检:技术内业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把仪器送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调校和保养,保证仪器的精度,减少系统误差,以满足工程轴线标高施测控制质量的要求。

注重使用管理和维护管理,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激光垂直仪由测量工长专职保管,并在使用中承担对仪器的管理责任,任何人不得随意乱动或使用仪器。

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建立健全仪器台帐、检校计划及使用维护管理。工程所用仪器必须定期送到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校核,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同时做好记录记载。

2”、(2D+2ppm)

本工程建筑造型异常复杂,轴网多,工期紧,场地平整与施工同时展开,此本身即对施工放线提出了很高技术要求,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方能实现设计之优美且满足规范之要求。住宅楼户型设计平面为等腰直角△形布置,竖向既有平层又有错层、跃层;办公大楼主体则无一例外全部弧形构造。于是本工程施工放线纷繁复杂,为此如下部署。

3.1为了更好实现设计之意图、充分展现设计之优美、尽量满足规范之要求,项目部精心遴选,组建专门特色测量小组。

3.2特色测量小组着重攻克对采用普通测量方式方法所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复杂部位,选择测量方法、部署实施步骤、组织实施、复查校核。

3.3特色测量小组对每一个施测部位的测量方案均精心遴选,采用最佳方案。施测前做好测量准备,尤其是做好测量内业工作。充分并正确利用好电脑高精度之优势,既减轻内业工作之负担,又提高数据之精度。

3.41#、2#、3#住宅楼平面等腰直角△形构造,在每栋楼中设置4个内控点,成长方形布置。施测时,通过内控点采用普通方向量距法和方向汇交法,二者相互配合运用,对各栋楼结构进行定位,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控制点施测准确性。

3.54#楼主体圆弧半径大,R37500~R43500,圆心在建筑物外,半径画圆望而却步。除半径方向,建筑物没有直线,普通方向量距无据可依。为此设置5个内控点。采取另类方向量距法——弦线支距、切线支距,以及虚拟圆心、极坐标法等。同时利用这些方法原理与方向汇交法融合后综合运用。

3.6对于局部复杂异形构件或较小圆弧除就位放线外,还采取放大样,制做定型模板,就位安装相结合的方法。

3.7住宅楼楼层各控制点设置于同一标高结构板面上,尽量保证两两相互通视良好,避开墙柱。

3.8施测时清除障碍物,正倒镜测量、来回丈量,回路闭合检校。

3.9对特殊部位特殊施测方法施测前由小组编写详尽作业书,包括站点、后视点、测距起始点选择,前后视点夹角、待测距离等均做详细列表。作业书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3.10对特殊部位特殊施测方法施测过程中如实记录,完毕对其进行成果分析,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操作。同时从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4、平面轴线及高程控制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状复杂,住宅楼平面呈等腰直角△形布置、办公楼平面则为多段圆弧组合。因场地平整分阶段进行,基础施工时间前后不一致,为此按各幢楼分别设立控制网进行,各幢楼施工控制网分别直接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来建立外控点进行投放确定,据此施放轴网及建筑物细部轴线。

高程控制:因场地平整分阶段进行,基础施工时间前后不一致,控制点无法直接设于场地内,故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利用水准仪转测至场地外适当位置,以此作为±0.000以下高程控制点DM02。±0.000以上则分别在各幢楼塔吊、电梯井内设DMx1、DMx2控制点,塔吊上DMx1点进行主体高程控制,电梯井内DMx2点进行主体高程校核。

4.2基础轴线平面控制

本工程工程面积大,轴线网复杂,椭圆桩、联桩多,且分阶段平场、分阶段施工,施工放线工作量大。为此按各幢楼分别设立控制网进行,各幢楼施工控制网分别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进行投放确定,据此施放轴网及建筑物细部轴线。

4.2.1控制点线平面布置

基础轴线控制网采用外投内控法。控制点平面布置详附图2《基础控制点平面布置图》,据此进行各幢楼基础轴线网施测。

4.2.2施测步骤与方法

依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点先进行闭合,在闭合无误后,将控制坐标点移至就近的公路上,建立外控制坐标点K01、K02、K03,场地平整完毕后,利用外控点用全站仪分别测设出各幢楼控制点Kxy,并作好永久性保护措施。完成后报请集团公司质检科放线办复核、监理工程师验线。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基础轴线网施测及挖孔桩、独立柱基、筏基和条形基槽等定位放线。本工程放线工作复杂,整个放线测量过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工程放线质量。

4.2.2.1平基后现场根据基准点K01、K02、K03,利用全站仪进行各幢楼基础控制点投测,投置完毕后作好标志与保护。报请集团公司质检科放线办复线。

4.2.2.2经集司复线校正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线。确认后工长进行轴网施测,施工完毕报质检员检查校核。

4.2.2.3经质检员检查校核各控制点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后,工长再进行挖孔桩、独立柱基、筏基和条形基槽等定位放线。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标志或做引桩,做好保护措施,以进行基坑槽开挖后轴线复核及钢筋插筋定位。

4.2.2.4基础各控制点坐标详附图《A区控制点总平面图》。

4.3±0.000以上平面控制

4.3.1控制点线平面布置

±0.000以上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各幢楼分别在其建筑物内设置5~6个控制点Kxy,利用激光经纬仪进行竖向投递。

4.3.2施测步骤与方法

±0.000(A3#楼4.200)层粱板混凝土浇筑前在控制点位置预埋300×300钢板。测设时在钢板上刻“十”字线并用红油漆作出标识,周边围砌红小砖,加盖混凝土板予以保护。(详下图)

4.3.2.1待±0.000(A4#楼4.200)层粱板混凝土浇筑后现场根据基准点K01、K02、K03,利用全站仪进行各幢楼内部控制点投测,在钢板上刻“十”字线,用红油漆作出标识,并立即按上图作好保护措施。报请集团公司质检科放线办复线。

4.3.2.2经集司复线校正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线。确认后工长进行轴网施测,施工完毕报质检员检查校核。

4.3.2.3经质检员检查校核各控制点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后,工长再进行墙柱等构件定位放线。

4.3.2.4主体各控制点坐标详附控制点布置详附图1《A区控制点总平面图》、3~6《Ax#楼主体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4.3.3平面控制点竖向投递:

投递方法:激光经纬仪投递。使用范围:±0.00m层以下各层,采用激光经纬仪或垂直仪投递;标准层每层采用激光经纬仪或垂直仪从±0.00m层的基准点投递;并在第11层、第21层板面重新布置平面控制点;即将±0.00m标高平面控制点,投递到第11层板面,闭合复核后将板洞封闭,以此控制点第11至21层平面控制投递据点;在施工至20层后将第11层控制点传递到21层,闭合复核后将板洞封闭,并以21层控制点做为22层到31层各层投递据点。

具体投递方法与步骤:撤除操作层预留投递孔模板,清理各层预留投递孔,目测视线通视;将经纬仪置于投递基准点上,对中、精平;操作层投递孔覆盖粘有白纸的有机玻璃板,临时固定,做为激光捕捉靶;将激光打开,使激光垂直上投到玻璃板上;收缩激光束大小,使激光在捕捉靶上收缩到笔头大小,用笔记录激光点位,划小“十”字丝;将经纬仪水平方向旋90度,重复上述操作,在捕捉靶上得到第二点;再顺上次方向旋90度,180度,再得到第三第四点;将上述四点中一三点连线,二四点连线,交点即为投递成果点,划长“十”字丝记录。操作层每三点进行闭合复核,在每层对所投点进行复核闭合时,分盘左、盘右进行闭合,其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可弹出墨线,完成投点。再进行细部施测分线。

4.3.4.1为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竖向传递过程中,经纬仪按水平方向每90°角向上投点一次,不得简化操作。

4.3.4.2考虑到新建主控点在竖向传递过程中,由于仪器和操作过程存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故各幢楼在第11、21层布点后采用三角形的形式进行闭合复核。

4.3.4.3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应不大于5mm,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如下要求:

4.4.1高程控制原始依据

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经过监理复核认可,在监理旁站下引测。

4.4.2高程控制点的布置

±0.000以下高程控制点DM02设于1#大门外墙。±0.000以上则分别在各幢楼塔吊标准节、电梯井内壁设DMx1、DMx2控制点,塔吊上DMx1点进行主体高程控制,电梯井内DMx2点进行主体高程校核。

高程控制点布置详附图1《A区控制点总平面图》、附图3~6《Ax#楼主体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4.4.3高程控制点的引入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利用水准仪转测至2#大门临时办公室外墙适当位置,以此作为±0.000以下高程控制点DM02。±0.000以上则分别在各幢楼塔吊、电梯井内设DMx1、DMx2控制点,塔吊上DMx1点进行主体高程控制,电梯井内DMx2点进行主体高程校核。高程引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转测点,以减小仪器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保证引入值的准确性。

4.4.4高程传递施测方法

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时,利用50m大钢尺,在塔吊塔身、电梯井墙体内侧从高程基准点DMx1、DMx2向上竖直量取楼层高度,做出标志(红油漆三角),楼层高程控制点DMx1i、高出操作层设计板面1.0m。以点DMx1i控制整个操作层水平构件标高,以点DMx2i进行复核,经过复核两高程控制点偏差在5mm内,取均值,否则应重新传递。

4.4.5高程控制基准点复核调整:每10层进行一次高程控制基准点的复核调整,即第1层、11层、21层、31层共进行四次高程控制基准点的复核调整,使标高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用50m钢尺,从上道基准点将两高程控制点,上传至操作层板面标高以上1m,两高程控制点偏差在3mm以内,取均值作为新建高程控制基准点,用红油漆涂三角标识,并注明标高和“基准”字样,本楼层段以上各层标高以此作为基准。

4.4.6.1高程基准点设置校核后报请监理单位复验,确保设置满足规范要求,并形成相应技术档案资料。

4.4.6.2高程控制点引入时,应尽量减少转点,以减少累计误差。

4.4.6.3为实施有组织排水,在结构施工中,每五层进行电梯井道及预留孔洞临时封闭,在高程控制布点电梯井封闭时应预留拉尺洞200×200,预留洞位置以保证钢尺从高程控制基准点到操作层能垂直拉通为准,周边砖砌150mm高挡水。

4.4.6.4为了减少量具带来的系统误差,在进行标高传递过程中使用同一把钢尺,控制点传递精度层间测设偏差不超过5mm,建筑总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H为建筑总高)且不大于±20。

4.4.6.5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核自基准点传递上来的两个标高点,其相互较差应小于3mm,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与控制点中间范围,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模板拆除后,应在每层墙、柱上弹出1.0m水平控制线(控制线标高为每层楼板设计标高+1.0m),作为填充墙砌筑、室内外装修、门窗安装的依据。

4.4.6.6控制点地基应良好,不得置于舒松土层上;外控点应距基坑边沿一定距离,以防被破坏。所有控制点均应加强保护,确保控制点准确。

5.1.1测量人员必须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严禁工人自己分线。

5.1.2所有测量仪器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过程中按《计量法》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报监理备案。

5.1.3施工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并经工程部、监理审定同意后方可实施。

5.1.4做好原始点位的保护工作,便于施工中随时校核。

5.2.1施工放线测量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主管施工员对场地进行考察研究,编制合适的测量方案,严禁盲目作业。

5.2.2必须使用经检核校正的仪器,使用正倒镜测设、闭合检查,减少系统误差。

5.2.3配合人员固定,并选择适宜的天气及时间进行放线测量,避免风雨、烈日及昏暗天气进行测量作业,减少偶然误差。

5.2.4若发现主控制线误差偏大,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呈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对其进行审核检查纠正。

5.3.1每道测量放线工序完成后,进行预检,由验线员、质检员、工长及放线人员共同参加,预检合格后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并填写《楼层测量记录》,一并交监理报验。报验应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3.2工程师验线采取重点抽检的方法,必检部位有:建筑物平面控制原始点复核、标准层平面控制点设置、高程控制点引入,高程控制基准点设置等,其它抽验部位由监理工程师现场确定。

6.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A1#、A2#、A4#住宅楼各设置三个观测点,分别设置在各幢楼“等腰直角△”三顶点外墙山墙角点;A3#楼在三段小圆弧顶点处设置三个观测点。施工现场内(必要时亦可选择场外),施工建筑外四个方向选取通视好、沉降稳定且易于保护位置,设置四个永久基准点GB1、GB2、GB3及GB4作为沉降观测依据,周边砌砖保护。沉降观测永久基准点埋设如下图: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用50型角钢埋设于建筑物外墙角点上,埋设方法如下图:

沉降观测点及基准点布置详附图2~5《Ax#楼主体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6.2沉降观测使用的仪器:DS1水准仪;丈量尺为米厘塔尺。

6.3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结构长城杯施工组织设计相邻两点的点位高差≦0.5mm;闭合差≦0.60√n.

6.4沉降观测施测的时间

各幢楼沉降观测分别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的时间为该幢楼第二层开始施工时进行,以后每施工5层观测一次。根据重庆地区的地质情况,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或与征求监理工程师意见,考虑每一个月对建筑物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并认真填写好《沉降观测记录》资料表格。分析沉降观测数据,检查建筑物累计沉降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工程完工后的沉降观测周期与业主、总监理工程师协商确定。

观测时应有三人配合,一人握尺、一人看镜、一人记录。架水平仪于待观测点与沉降观测基准点之间大致中间位置,置米厘尺于沉降观测控制点上,读出其读数并记下;再将米厘尺分别置于各观测点上,读出其读数并记下,计算出待观测点的沉降量。读数时应估读一位。

LY/T 3202-2020 竹缠绕管廊6.6.沉降观测施测记录。

观测完毕及时完成内业资料,根据现场记录进行整理后,认真如实填写《建(构)筑物沉降观测记录》等资料表格。并移交给内业进行报验。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