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77.1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商住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矗娃•吟都商住楼工程位于XX市南湖区大桥镇夏云路与中环南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59928.41m2,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本工程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交通十分方便,但场地较为窄小。

本场地抗震基本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按6度设防,场地类别为二级。

潭桥公交首末站施工组织设计(实施).doc本地区基本雪压为0.35kN/m2,基本风压为0.45kN/m2。

本工程外墙面主要为面砖,局部为涂料。内墙除卫生间、厨房间和候梯厅外的其他房间均为混合砂浆拉毛,卫生间、厨房为水泥砂浆拉毛,候梯厅为面砖。外门窗采用节能型塑钢门窗,所有门窗均采用无色低辐射中空玻璃。本工程外墙采用煤矸石烧结保温砖,混合砂浆砌筑,外墙采用25厚NPL无机复合保温砂浆抹灰。内墙采用200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砌筑。,卫生间、浴室等潮湿房间采用200厚(局部100厚)煤矸石烧结保温砖,水泥砂浆砌筑。

屋面采用主要为水泥砂浆面层,部分为地砖。

(1)该工程具有混凝土量较大、设计标准高、技术复杂、专业分包单位多等特点,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建设单位及总承包单位的统一协调指挥下,集中优势力量,将优秀的设计与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最佳的组合,以便优质、高效、低成本完成本工程,把本工程建成国省内一流的建筑精品工程;

(2)工期510天时间比较紧,不利于工程质量,工程计划2011年5月16日开工,到2012年10月10日竣工;

(3)质量要求较高,整个工程质量标准:与建设单位协商执行标准;

(4)料具、机械设备需用量大;

1.6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为了加强对工程的施工总承包管理,公司将发挥集团优势,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骨干,在施工现场组建精干高效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指挥,项目经理部严格按项目法实行施工管理。项目经理部直接受建设单位(监理)指令并对建设单位负责,对专业分包商进行管理和协调。项目经理部为施工现场总指挥部,总工程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测量员、材料员等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开展工作。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如下表:

1.7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体系

本工程工期紧、标准高,涉及的专业面广,明确各参建单位在工程项目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是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能科学有序地进行的基础,在把该工程建设成一流建筑精品的同时,实现优质、高速、低成本的目标。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1年5月16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10月10日。根据施工内容,将整个工程计划安排如下。

桩基施工计划于2011年5月20日开始,于2011年6月15日完成。

地下室结构于2011年7月5日开始,于2011年8月20日完成;主体结构于2012年3月5日完成;

2.1.3机电工程施工

安装队伍计划于2011年7月15日开始施工,配合土建做预留预埋。2012年9月20日机电工程主管道安装完,具备精装条件。

2.1.4装修工程施工

为保证工期,2012年1月10日,在结构施工阶段开始插入内墙砌筑、抹灰、粗装修;

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见附表1。

本工程面积大,工期较紧,为保证工期及工程质量,同时加快料具的周转次数,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部署如下:

(1)地下室结构完成后,组织流水施工。施工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汽车泵和地泵解决,采用一台地泵、一台汽车泵和二套布料杆进行混凝土浇筑,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

(2)在主体结构施工达到地上九层以上后及时组织人员穿插进行室内砌筑、抹灰等初装修工作,以保证总工期不拖延。

地下室底板侧模使用240mm厚砖模,侧面1︰2水泥砂浆压光。底板钢筋连接采用滚轧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其中底板混凝土垫层使用汽车泵浇筑,底板混凝土使用固定泵进行施工。

地下室内外混凝土墙、电梯井、梁板采用18mm模板;为保证地下室外墙防水质量,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墙水平施工缝使用钢板止水带。为节约料具的投入,地下室墙、梁、板分二次浇筑,要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现场采用搅拌的泵送混凝土;砌体拉结筋采用植筋办法。

施工顺序:清槽→垫层→防水→防水上找平层→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地下室外防水→防水层外保护层→回填土)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粗装修→机电安装

2.6混凝土搅拌及输送机械

(1)本工程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拟投入以下设备:

1)HBT70固定式混凝土泵:1台,输送泵管各一套。

2)混凝土运输罐车:10台;

另外,浇筑底板混凝土时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增加混凝土运输罐车。

3.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文明施工措施

总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由技术负责人费夏平主管,按生产和生活区分开的原则,各专业加工、堆放等施工生产用地均分片布置。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均布置在工程西、南侧场地上,其中,砂、石材料堆场地面采用150mm厚C15混凝土硬化;钢筋、木工场地设于场地西、南侧。钢筋场地铺设50mm厚碎石硬化,以防污染钢筋。

3.1.2生活、办公区

生活区布置在北侧,施工高峰期将根据实际需要再加盖部分临设。包括工人宿舍、水冲式卫生间、淋浴间、娱乐室等;办公区设在北侧。

3.1.3施工用临时道路

场区留设一个大门与场外市政道路连接,场区施工用临时道路和大门与夏云路之间的混凝土道相连,道宽7m,200m厚毛石垫层、C20混凝土150mm厚随打随抹;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均与临时道路用混凝土道连通。场区施工用临时道路主道采用水泥硬化,其主要目的是降尘及预防雨天进出现场车辆车轮带泥污染市政道路,以达到城市管理需要。

场区平整时做成一定坡势,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场区系统地布置排水沟,雨水经场区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雨水管网。为防止雨期施工时雨水进入地下室,在地下室基坑上口四周设置300mm(宽)×200mm(深)排水沟,雨水通过排水沟经过过滤汇入城市雨水管网。排水沟两侧为120mm砖墙并抹1︰2.5水泥砂浆,沟底为50mm细石混凝土。办公区和宿舍区楼房前均设置排水沟,污水经现场临时化粪池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1.5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办公楼、食堂的饮用水和施工用水均使用自来水,由城市管网接入。

工地应安装2个400kVA的变压器,供施工单位现场施工及生活用电。同时为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由施工单位配备160kW备用发电机电源。

现场施工用电详见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3.1.7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3.1.8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创建文明标准化工地已成为当前城市文明施工的重要窗口,是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要使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采取以下措施:

(2)工地办公室应具备各种图表、图牌、标志。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等标识均按统一要求制作。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入口处设立“七牌一图”。

(3)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分开,生活设施齐全,具有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且必须具备通风、防暑、防火、卫生等基本条件,食堂清洁、卫生,生活污水按规定排放,努力使施工场所的场貌规矩、整齐,同周边环境相融洽。

(4)施工现场材料、成品堆放整齐,加强和提高成品保护意识,并设专人看管,防止损坏和污染。建立节水措施,消灭常流水、常照明。

(6)严格控制建筑噪音、粉尘污染,减轻噪音扰民。;

(7)临时设施搭设统一,规划整齐,施工现场的半成品、材料堆放、机械设备、照明线路均按规定堆放或架设。

(8)现场应具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由专人负责,安全标志、防火标志及宣传牌要明显醒目。

(9)施工场地应平整、道路硬化、排水畅通、无路障、无积水,按程序组织施工,做到工完场清。

(10)严格按照文明施工标准搭设办公室及生活区临时设施,在施工程严禁住宿。

(1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大门,设置门卫并建立门卫制度,工地管理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

(13)施工现场要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建立防火制度,按规定在相应的场所配足消防器材及防火用品。

(14)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应有专库、专人管理,禁火场所严禁有明、暗火。施工现场设立吸烟区,工地不应有烟头。

(15)施工区域严禁居住家属,更不能让小孩窜入工地玩耍。

企业形象策划目标:创建文明卫生施工现场,争创名牌工程。根据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工程工期等因素,具体实施要求如下:

1)工地大门要求:本工程计划设大门1个,大门为车辆出入用,具体布置位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1)。门楼式大门门柱截面尺寸为1m×1m(也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改变,但要保证大门不能倾覆),总高度为6.2m,其中门楣高度为1.2m,大门净高度为5m。门柱可由角钢或钢管焊制,外包薄钢板,然后喷漆。

2)围墙做法:围墙按照XX市创建文明城市要求做好围护。

3)现场图牌:对现场图牌各城市都有自己的规定,可按照XX市的统一要求实施,但当XX市建委提供的图牌不能满足公司的“七牌一图”时,按照我公司要求补齐;根据现场情况,本工程七牌一图放在项目办公楼前处。图牌下面用砖砌成花坛加以固定,花坛用瓷砖镶贴。

4)现场办公室、食堂、厕所做法及要求:本工程现场办公楼内部的会议室、办公室、经理办公室等都应悬挂局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作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标牌的大小可根据现场办公室的大小和所悬挂位置来确定。但制作样式(包括字体的颜色等)都应符合要求,不得随意改变。会议室根据项目需要悬挂本公司已建主要工程的照片。办公室内地面为防滑花岗岩,办公桌椅统一购买;食堂应宽敞明亮,室内镶贴瓷砖;厕所采用水冲式公共厕所,内墙镶贴瓷砖。

项目施工及管理人员统一着装。现场办公室和其他房间都应悬挂门牌,门牌样式为有机玻璃板,尺寸为280mm×90mm。

本工程劳务选用素质优良、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在施工管理上、技术上、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保证。

本工程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数490人,其中木工150人、钢筋工100人、混凝土工40人、架子工30人、电焊工16人、机电安装40人、防水工14人、普工60人,其他工种40人。各专业施工队伍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人员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展开。

3.3工程材料的进场计划

本工程所需材料提前15d编制需要量计划,且保证所用材料提前1~3d进场。诸如钢筋等加工周期较长的大宗材料须提前编制准确、详细的进场计划,既不过早进场而积压资金,也不能出现缺少材料而影响施工。

3.4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料具使用计划如下所示:

木模板15000m2、钢管2500t、十字扣件80000只、活动扣件13400只、对接扣件11300只、木方650m3、铁丝、钢钉若干吨。

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3.5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的措施

文明施工,尽量减少人为地大声喧哗,干活时不得喊号子。在钢筋、钢管、扣件进场或出场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出现较大声响。木工房、钢筋加工、模板修复等有较大噪声的作业要尽量做到封闭施工,避免噪音污染;减少夜间施工,以免影响居民休息,不得干扰企业机关的正常工作,如确属施工工艺要求时,要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采取相应的降噪减震等措施,做到不影响或少影响周围单位或居民的休息。防止施工车辆运送中随地撒落,如有撒落,派专人打扫。落实施工现场“门前三包”制度;

3.6施工现场通信联络

3.7现场临时用电设施

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为了保证主体施工过程及后期机电安装、装修工程用电,对土建、安装、装修等整个施工过程用电进行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了各施工阶段用电机具的用电量,以满足整个施工过程的用电要求。

3.7.2现场变压器容量

施工现场建设单位提供变压器2台,容量各为400kVA。

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用电需求决定每3层设置一个分配电箱,分配电箱安装楼层为二层、五层、八层、十一层、十四层、十七层。分配电箱摆放在施工层上,其电源线引自总配电箱。

3.7.4电缆线路敷设

电缆敷设时,不得有过度弯曲,并不得有机械损伤,用电机具留有备用长度,配电箱内电缆接头采用干包式电缆终端头。末端开关箱电源线选用YX—3×4+1×1.5四芯橡套软电缆,二级分配电箱电源线选用YX—3×35+2×16橡胶套五芯软电缆,一级分配电箱选用VV—3×70+2×35电力电缆。

3.7.5安全管理规定

(1)工程施工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电缆采用五芯电缆,整个供电系统遵循“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2)现场用电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并满足《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要求;

(3)供电线路应由专业电工定期巡视检查;

(4)配电箱由专人负责管理及维修;

(5)现场施工机具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非专业施工人员不准随便触摸施工用电机具;

(6)现场施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拖、接临时用电线路,更不能随意拆除接地保护线;

(7)施工前检查供、用电设备是否正常,用电机具不允许“带病”工作;

(8)严禁使用损坏的插头、插座及绝缘老化的电缆电线;

(9)移动式临时配电箱应距地600mm以上;

(10)配电箱附近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配电箱应放置在干燥地段,并且周围要有足够的操作场地;

(11)照明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应采用36V安全电压,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12)低压配电的操作顺序如下,送电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顺序相反;

(13)一级分配电箱至总箱的供电线路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配置,二级分配电箱至末端开关箱的供电线路由各施工队配置。

未尽说明详见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四章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4.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本着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经复核检查后,利用经纬仪进行平面轴线的布设。在不受施工干扰且通视良好的位置设置轴线点的控制桩,同时在围墙上用红油漆做好显著标记。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控制桩妥善保护,用200×200×10mm的钢板,加焊锚脚,埋入混凝土内,在板上刻画“十”字丝以确定精密点位,并在桩上搭设短钢管进行围护。根据施工需要,依据主轴线进行轴线加密和细部放线,形成平面控制网。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查控制网的轴线,确保测量精度。建筑物的平面坐标控制网

标高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铅坠仪、水准仪、塔尺、钢尺传递至底板来控制标高。注意结构与建筑标高的不同。对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应就近引测一较为永久的标高复测点,标注其绝对标高值。建设单位所提供水准点及标高复测点应有书面记录,并应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证。

在一层墙壁上各设置一永久性标高点,即每层永久性的楼层标高基准点+0.500m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不经许可,不得覆盖或破坏。以后每层依次为依据向上引测,在此竖向方向引一通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程每3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层高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20mm。

4.1.3各施工细部点详细放样

1.各楼层控制轴线的放样

把控制轴线从预留洞口引测到各楼层上,放出轴线位置。每次传导时四个控制点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四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大模板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300mm控制线。放双线控制以保证墙的截面尺寸及位置。然后放出轴线,待墙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墙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

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笼上放样出窗门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放置窗体洞口成型模体。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

待墙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用水准仪引测,立即在墙上用墨线弹出每层+0.500m线,不得漏弹,再根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100mm控制线。

待外墙拆完模后,沿大角处向内各量出300mm,用经纬仪竖向放出通线,用以控制外墙转角模板位置,防止大角出现偏差。在大角模板的相应位置做出标记,待上层大角模板合模时,通线与标记一定要相吻合。

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梯角平行线,以便纠偏。

观测点的布置及做法:根据图纸上观测点的位置,由专业测量单位负责观测,观测点采用先浇筑后钻孔设置。

沉降观测的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建筑物内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根据《地基基础施工规范》规定,基础做好之后每施工1层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并做好每次的观测记录。必要时委托具有国家资格证书的测绘院,按照上述方案来完成此工作。

4.1.4.1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

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铝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铝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得不到原始数据,致使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次/30d)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3层为一观测周期,沉降观测必须定期准时进行。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另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致使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未有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性的高层建筑物、构筑物施工过程中,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规定,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4.1.4.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求如下:

(1)工程周围要布置三个以上水准点;且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100m。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m)。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做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自地下室基础施工阶段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1层,临时观测点移上1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1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整理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

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

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定期将

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到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4)利用沉降曲线计算出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度。

4.1.5控制点、预留洞的做法

待±0.00完成后,将控制线按分段施工的要求,设四个控制点。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在底板打混凝土之前,把事先做好的200mm×200mm×10mm的钢板与底板钢筋牢固焊接。待混凝土彻底凝固后,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在钢板上用钻头铳点做出标记。并加以保护,未经同意不得进行覆盖、击打等蓄意破坏。

在控制点的正上方每层相应位置预留四个300mm×300mm大小的预留洞,在紧靠核心筒一角处预留一个300mm×300mm大小的预留洞。不用时用特制的盖子盖上加以保护,同时也防止落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轴线位移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工程定位后,应会同有关单位验收,并形成书面记录。

由于地下室地下水位较高,且随着施工的进行,主体结构即将进入雨期施工阶段,地下水位将不断升高。为保证结构安全及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降水。地下水位降深应基本保持在基坑地槽面下约500mm处,以能保证基坑清槽及地下室结构顺利施工为宜,水位下降过大会影响地基持力层土体结构的变化从而降低了地基持力层承载能力,所以应定期测量井内水位的高低,通过控制抽水量调节地下水水位。

降水井的降水工作应从基坑清槽时开始,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方可停止。在每个电梯基坑、集水井及相关设备基础坑内各设置1个降水井,每个井内采用1台φ100污水电泵每天24h不间断降水,隆水过程中应确保地下室范围内的地下水位稳定,避免因水位变化而使工程遭受破坏。

长900m直径150钢管(下端钻孔)抽水坑采用碎石填充厚钢板止水环包过滤网防水附加层底板砼浇筑至此部位前用厚钢板焊严卷材防水层

本工程采用开挖明沟、暗沟截水与集水坑集中排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在开挖淤泥及杂填土之前,于基坑四周及基坑中部分别设置排水明沟和排水暗沟,在地基顶标高以下人工开挖净尺寸3m深,1.5m×1.5m的积水坑,使水流汇集于集水坑内,每个集水坑中放置一台100污水泵昼夜不间断排水,集水坑、排水明沟采用240mm砖墙砌筑。集水坑边用钢管及密目安全安全网搭设护栏。

基坑四周设排水明沟,沿基坑四周向每隔5m设一条南北贯通的暗沟,均通至两侧的排水明沟内,排水暗沟截面尺寸为300mm×300mm。排水明沟、暗沟深度应始终保持比挖土面低0.3m,以利于截水;集水坑应比排水沟低0.5m。暗沟在施工砂垫层时,内填碎石然后铺砂以达到排水沟畅通的目的,并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坑底0.5m以上。排水沟设2%的坡度,水流不致于阻塞。集水坑壁开挖过程中为防止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作用造成坍塌,边开挖边用木方模板支撑加固,坑底铺300mm厚碎石;水泵应包以滤网,防止泥砂进入水泵。

在清槽过程中,当排水沟开挖深度超过500mm就必须先支好挡土板,然后继续往下挖。尤其是排水明沟靠边坡一侧的土层,地下水渗透较为严重,开挖时更应注意先支好挡土板后再向下开挖,以防止出现由小面积塌方引起大面积塌方的现象出现,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及工期延误。集水坑内的污水泵应24h连续抽水,直到地下室室外回填土开始回填。

4.3土方工程及基坑围护

本工程桩基采用预应力管桩,进场后首先组织机械挖土,露出桩头。清槽均采用人工挖土。清槽所挖出的土方采用人工运送至地下室两侧边坡处平整分层夯实。为防止手推车陷入土中,工人站在垫板上作业,并用垫板铺设1.2m宽手推车通道。

清槽至设计标高后,对于超挖及欠挖部分,我方一方面将超挖部分清至老土层,一方面将欠挖部分挖至设计标高。超挖在30cm以内用垫层混凝土找平,超挖在30cm以上部分用1︰3粗砂兑5~20石子分层夯填至垫层底。

(1)当土方开挖后在人工修土30cm时,修土面要用水准仪找平,用竹片桩作标记。

(2)该工程垫层做法为150厚C15素砼,浇捣砼垫层前要视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在垫层上找平并用水湿润,砼垫层厚度标记,用竹签桩控制问距为2m,垫层采用商品砼,并使用砼布料泵车进行垂直与水平运输至作业面进行浇捣,在浇捣砼时用平板机振实直尺粗括平,木蟹打平。浇捣砼垫层应根据先深后浅的原则施工,即先简体基础、承台、地梁基础,最后底板基础。

(3)一般工程桩则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凿桩,凿桩标高应按设计要求伸入承台,接近标高面要用小钢锤细凿,力求桩顶面完整平实,严禁用“石蟹"剖桩。在凿桩工作和砼垫层完成并弹线后,现场测量人员、质检人员及时配合监理单位进行桩位复核。

4.3.3.1回填土注意事项

为保证地下室外墙的结构安全,地下室外土方回填在外墙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以前不可施工。

回填土采用场外汽车运土。

为防止回填时土方进入地下室后浇带内侧墙,后浇带处砌筑370mm厚挡土墙,挡土墙外侧做3mm厚SBS卷材防水一层,挡土墙防水做法详见4.7.6章节防水节点做法中后浇带做法。

外墙防水保护层采用密度20kg/m3的5cm厚聚苯板,与回填土施工同步进行。但聚苯板的粘贴高度在回填过程中始终比当前回填高度高1.5m。根据设计要求,靠地下室外墙800mm范围内为灰土回填,故此部分应重点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土的质量及夯实质量。回填土每层铺填厚度250mm,用蛙式打夯机械分层夯实,打夯时采用连续夯击的办法,做到一夯压一夯,不得有漏夯现象。回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压实。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破坏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4.3.3.2回填压实方法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应符合有关规定。当采用不同含水率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下面,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于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土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

2)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迹及夯实区域重叠不小于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2)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当采用机械分层夯实时,其预留下沉高度对砂土为1.5%,对粉质黏土为3~3.5%。

(3)人工夯实前应将土初步整平。回填夯实管道附近时,应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到管顶0.5m以上。严禁强行施工损坏管道。机械碾压时应控制行车速度,不应超过3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机械与地下室外墙及管道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将管道压坏及损坏卷材防水层。

4.3.3.3质量控制与检验

(1)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实度,或用轻便触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数来检验干密度和密实度。

(2)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一组,但每屋不少于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3)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应集中。

4.4.1模板总体设计方案

本工程地下室梁、混凝土墙、板模板以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施工。1.地下室梁底模采用18mm厚木夹板,下用30mm×40mm方木连接,竖、横向用Φ48钢管加强。

2.地下室内外墙及标准层内外墙模板采用18mm厚木夹板,包括梁底板、旁板及门窗洞口封头板,龙骨为美松,规格为48mm×100mm(经压刨后尺寸)内墙模单块拼装,外墙制成大模施工。

3.内楞采用48mm×100mm方木及Φ48×3.0钢管;外楞采用Φ48×3.0钢管。

4.对拉螺栓为Φ12圆钢,间距为450mm×450mm

5.支撑系统采用Φ48×3.0钢管排架,立柱间距为800mm×800mm,平台板向上200mm设纵向扫地杆,扫地杆向上1600mm及顶部设两道水平杆,木龙骨间距为350mm。

模板安装前要做好模板的定位基准工作,其工作步骤如下:

(1)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的放线,首先由控制线引测建筑物的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测建筑物的边线以及模板控制线;、

(2)做好标高测量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支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即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宽度为50mm;

(4)所用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4.4.2地下室模板设计

4.4.2.1混凝土墙模板验算

1.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模板的安装

(1)混凝土底板模板采用18mm厚木夹板,竖、横向用Φ48钢管作加强杆。在边坡用Φ48钢管打桩或与土钉墙上的瞄杆,用作外模支撑的支撑点,用钢管、扣件连接加强杆和支撑点,使模板固定牢固。

(2)每根Φ12圆钢拉结螺栓中间用5mm厚、尺寸为50mm×50mm的钢板满焊,用作止水片,并在Φ12圆钢螺栓靠模板两边各放一块20mm厚、尺寸为50mm×50mm的木板,木板要做成内大外小,待混凝土浇好拆模后,凿掉两边木板,截掉长出墙面的螺杆,再用1∶2水泥防水砂浆分层补平。

2.标准层剪力墙模板安装

剪力墙横竖围檩间距450mm×450mm,内墙Φ12螺栓间距450mm×450mm左右,墙内穿Φ30mm塑料管以便回收利用,螺栓可重复使用。上下端围檩悬臂长度不大于200mm,钢管支撑系统排架主管间距800mm×800mm,水平钢管3道,第一道离地面200mm,第二道离地面1800mm,第三道在木龙骨底部,必须纵横连接,以保证其整体稳定性。竖向加强杆外先套U形帽,再用螺帽固定,考虑到剪力墙用商品混凝土,底下3排拉结螺杆用双螺帽加强。

为保证模板施工位置准确,确保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采用焊钢筋限位来控制墙厚度,同时以弹模板300mm控制线来进行校正,并可作为验收的依据,模板限位尽量焊在大规格钢筋上,楼板面向上50mm。

安装工程的所有预埋管,在模板封模前应安装固定牢固,位置尺寸复核准确后再封模板,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及预埋件、预留洞的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顶板采用Φ48钢管塔设满堂支模架,立柱间隔距离为900mm×900mm,顶部木龙骨截面为60mm×100mm,龙骨间距不大于350mm,木龙骨接头要错开。平台板铺设时必须平台板压墙梁模,平台模拼缝处贴胶带纸。

柱模板支模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管箍牢,避免柱模整体歪斜甚至倾倒,钢管柱箍的间距在0.8m以内为宜,并在柱模下方留一清扫孔,以便清除里面的杂物。

5.标准层梁板模板安装

顶板采用Φ48钢管塔设满堂支模架,立柱间隔距离为1200mm×1200mm,顶部木龙骨截面为60mm×100mm,龙骨间距不大于400mm,木龙骨接头要错开。平台板铺设时必须平台板压墙梁模,平台模拼缝处贴胶带纸。

模板支好后,首先要进行自检,填自检自评表,再上报项目部及监理公司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做好交接手续,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混凝土的侧压力标准值:查设计规范得:t0=5.71

F1=0.22r0t0β1β2V1/2=0.22×24000×5.71×1×1×1.81/2=40.4kN/m2

F2=HVc=3.4×24=81.6kN/㎡

取二者中小值,即F1=40.4kN/m2

h=F/re=40.4/25=1.62m

螺杆间距按450mm×450mm设计。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內、外两组模板,保护内、外模板的间距,承受混凝土侧压力对模板的荷载,使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拉杆采用自制的穿墙通长螺栓,采用Q235圆钢制作。

模板拉杆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F——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已知F=60KN/m2,a=0.45m,b=0.45m,根据表对拉螺栓拉力计算可查出对拉螺栓的拉力P值为12150N。

根据螺栓拉力为P=12150N查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得直径12mm螺栓满足要求(容许拉力为12900N)。

按抗弯强度计算内钢楞的容许跨度b

根据上例计算得F=74kN/m2。

式中F——混凝土侧压力(N/mm2);

b——内钢楞跨度(mm);

JB/T 13557-2018 超长袋脉冲袋式除尘器.pdff——钢材抗拉、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W——双根内钢楞的截面最小抵抗矩(mm3);

内钢楞采用Φ48mm×3.0mm钢管,截面惯性矩IX=10.78×104mm4,截面抵抗矩WX=4.49×103mm3,钢楞弹性横量E=2.1×105mm2,钢材、抗拉、抗弯强度计算值,取Q235钢f=215N/mm2,内钢楞竖向布置,间距a取600mm

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1)得:

JCT481-2013 建筑消石灰按挠度计算内钢楞的容许跨度b

式中,ω为内钢楞最大挠度值(mm)。

两者取小,取整数b=450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