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新城实业有限公司厂房B4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亦庄新城实业有限公司厂房B4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58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京亦庄新城实业有限公司厂房B4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碧桂园钢筋工程施工方案(21P).doc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验收规范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1北京亦庄新城实业有限公司厂房B4位于北京亦庄开发区东区,总建筑面积为8254.8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为459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为3664.87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为13.15米,厂房钢架上弦标高为7.2米,办公室部分为:一层3.9米,二、三层层高均为3.6米。

2.2本工程为轻钢结构,三层办公用房为框架结构。墙体:厂房1.2米以下部分为页岩砖墙体(±0.000米以下详见结构图);标高1.200米以上部分为70厚岩棉夹心板。办公楼墙体为陶粒砼墙厚为250。耐火等级为二级梁、柱、屋顶的耐火极限分别为1.5h,2.0h,0.5h轻钢结构梁,柱等构件均需涂防火涂料以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限厂房的火灾危险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危险等级为轻危险级。

2.3屋顶:厂房屋顶采用压型钢板复合保温板,内做100厚玻璃丝绵,外板灰色的压型钢板,内板为乳白色单层压型钢板。屋顶采光带采用聚碳酸脂板;办公楼屋顶为,厂房窗为铝合金窗,三层办公部分:外门窗为银白色铝合金门窗。

3.1.1本工程组建土建、机电、装饰一体化总包项目经理部,选派经验丰富、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作为公司派出的机构行使综合组织与协调功能,全权负责本项目全过程,全面的施工管理工作,实现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组织指挥、统一全面管理、统一资金复付、统一对外联络。

3.1.3项目经理部在建设方、监理单位及我公司总部的控制、协调下施工。公司对其工期、安全、质量等方针目标进行考核,同时项目经理部受建设方、监理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管理。

3.2施工部署总原则、施工顺序

3.2.1施工部署总原则

北京新城实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及厂房工程,计划2006年1月1日开工、2007年6月2日竣工,总工期计划520个日历天。

基础工程:2006年1月1日——2006年4月31日,共121天

钢结构主体工程:2006年5月1日——2006年9月20日,共143天

框架主体结构工程:2006年9月21日——2006年1月21日,共123天。

二次结构、装修工程:2006年1月22日——2007年6月2日,共131天

3.2.2.1总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基础工程钢结构 主体结构 内、外装修 油漆、粉刷、贴砖竣工清理

3.2.2.2相关专业配合、组织协调

在基础工程及主体结构施工期间,要求水暖、电气专业配合安装预埋管线、预留孔洞,在装修施工期间水暖、电气、设备配合土建施工进度进行。

3.3.2基础验收:2006年4月24日左右,留置7天混凝土强度试块。

3.3.3钢结构结构验收:2006年9月底。

3.3.4竣工验收:2007年6月2日。

3.5工程机械、机具计划表

4.1.1施工图纸进行会审、设计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技术交底。

4.1.2清除现场杂物,平整场地,做好围护栏。做好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

4.1.3搭设好进场大门,悬挂各种宣传板、旗帜。努力营造热烈、团结的气氛。充分展示公司的企业形象。

4.1.4临时设施的建设(包括工人宿舍、管理人员办公室、水泥库、搅拌机棚、钢筋加工棚、木工电锯棚、小型配件库等)保证场内外交通道路安全、通畅。

4.1.5水源、电源就近引入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安全可靠,并满足施工要求。

4.1.6水准点、坐标点引入施工现场,为正确施工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4.1.6各类分承包方已确定,并通过了公司的预审,各种材料、设备、构件能保证陆续进场,满足工程需要。

先钢结构后框架结构,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

选择无风的天,测设各个轴线控制引桩,引桩距基槽边向外2~4米,用水泥护桩。

五、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放出挖土灰线;根据施工具体条件,已制定出土方开挖、运输、堆放和土方调配平衡方案。

5.1.2施工操作工艺:

5.1.2.1基槽开挖前按放线定出的开挖宽度,分段挖土,边坡坡度为高:宽=1:0.5,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5.1.2.2基槽开挖程序为: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质

5.1.2.4在基槽边缘上侧距基槽边缘1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

5.1.2.5开挖基槽时,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5.1.3.1对测量控制定位桩,水准点应注意保护。挖土、运土、机械行驶时候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移位、下沉,平面设置、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3.2基槽边坡在开挖后要防止扰动和冻土,造成失稳。

5.1.4、土方回填施工:

5.1.4.1选用基槽中挖土的原土,并清除其中的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5.1..4.2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

5.1.4.3基础验收完水电管道经隐检完后方可回填。

5.1.4.4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打夯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为250mm,蛙式打夯机夯实不少于3遍。

5.1.4.5人工回填打夯前应将回填土初步平整,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分层夯打。打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管道阴阳、墙边等应用木夯人工夯实。

5.1.4.6回填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标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5.1.4.7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防止铺填超厚和损坏基础。

5.1.4.8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自动用机电设备,使用蛙式打夯机时,要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电线。操作夯机人员必须戴胶皮手套,以防止触电,打夯时要精神集中。

5.1.4.9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禁止用浇水、水夯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

5.2.1.1钢管选用外径48壁厚3.5mm或外径51mm壁厚3mm。

5.2.1.2立杆选用钢管,长度4—6.5m。

5.2.1.3大横杆选用长度4—6.5m的钢管。

5.2.1.4小横杆选用长度2.1—2.3m的钢管。

5.2.1.5十字撑选用长度4—6.5m的钢管。

5.2.1.6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拉扣件选用可锻铸造扣件。

5.2.1.7脚手板选用松木板,板厚不小于50mm,板宽为200—250mm,板长3—6m,在距脚手板两端80mm处,用10号铁丝加两道紧箍,防止板端劈裂。

5.2.2搭设脚手架前的施工准备

5.2.2.1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2.2.2按材料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

5.2.2.3清除地面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2.3.1地基处理:

5.2.3.1.1根据搭设场地土质、搭设高度进行地基处理。

5.2.3.1.2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5.2.3.1.3铺设垫板。

5.2.3.2杆件搭设顺序:

5.2.3.2.1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边墙件→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5.2.4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技术要点

5.2.4.1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夯实找平。在底座下垫厚度不小于50mm的长条板。脚手架底部设立杆应加绑扫地杆。

5.2.4.2搭设技术要求和构造参数:

5.2.4.2.1结构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5m,横向间距1.5m,里排立杆离墙0.4m,相邻立杆接头要错开,对接用一字扣连接。

5.2.4.2.2结构脚手架大横杆上下间距不大于1.2m。接头错开,用一字扣连接;大横杆与立杆十字扣连接,每一面架内的大横杆水平高低,不应相差一皮普通砖厚。

5.2.4.2.3结构脚手架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双排端头离墙10cm。小横杆与大横杆用十字扣连接,小横杆端头伸出大横杆至少10cm。

5.2.4.2.410m以上的脚手架两端、转角以及每隔7根立杆应设剪刀撑;从底到顶连布置,钢管与地面是45°~60°,夹角转扣连接。

5.2.4.2.5架子作业面层脚手板必须满铺,离墙距离不得大于150mm,不得有空隙和留150mm以上的探头板。脚手板应对接,下面必须用双排小横杆,距离为20~25cm。脚手板下层必须兜设水平网。

5.2.4.2.6建筑物顶部脚手架要高于平屋面女儿墙1米,高出部分要绑两道护身栏并加挡脚板。

5.2.4.2.7脚手架按楼层与墙体拉接,每层拉接点水平距离不超过4m,垂直不超过6m。连墙件必须从底步第一根大横杆水平处开始设置。

5.2.5.1人员要求:

5.2.5.1.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5.2.5.1.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5.2.5.2使用阶段设专人负责脚手架,经常检查。

5.2.5.2.1在六级大风和大雨后要检查。

5.2.5.2.2各主要节点处诸杆的安装、连墙杆、支撑、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5.2.5.2.3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5.2.5.2.4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5.2.5.2.5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2.5.3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除下列杆件:

5.2.5.3.1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5.2.5.3.2连墙件。

5.2.5.3.3支撑。

5.2.5.3.4栏杆、挡脚板。

5.2.5.4、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5.2.6.1脚手架应有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的书面验收报告。

5.2.6.2各种脚手架应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5.2.6.3扣件的扭力矩应按规范要求测试,抽点验收。

5.3.1墙体砌筑说明

5.3.1.1±0.000以下采用240厚MU10页岩砖,M7.5砌筑。

5.3.1.2办公楼外墙±0.000以上做250厚陶粒混凝土墙体,厂房部分标高1.200米以下部分为页岩砖墙体,标高1.2米以上为70厚的岩棉夹心板。地下部分用M7.5水泥砂浆,地上部分用M5砂浆。

5.3.2.1材料要求

5.3.2.1.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5.3.2.1.2砂:一般宜采用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进行复验。

5.3.2.1.3砂: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使用前应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5.3.2.2主要机具:

5.3.2.2.1工具:搅拌机、磅秤、垂直运输设备、大铲、瓦刀、托板线、线坠、小白线、砖夹子、卷尺、2m靠尺等。

5.3.2.2.2作业条件:

①应结合砌体和砌块的特点、设计图纸要求及现场具体条件,编制施工方案,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衔接施工。

②施工前,必须做完基础工程,办完隐检预检手续。

③放好墙身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预检合格。

④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标尺竿。

5.3.2.3操作工艺

5.3.2.3.1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竖缝灌砂浆→勒角

5.3.2.3.2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础面或楼层结构面按标高找平,依据砌筑图放出第一批砌块的轴线、砌体边线。

5.3.2.3.3砌块排列应从±0.00面排列,排列时尽可能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75%~80%。

5.3.2.3.4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150mm。

5.3.2.3.5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皮咬搓,交搓搭砌;砌体垂直缝与门洞口边线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5.3.2.3.6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一般为1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

5.3.2.3.7砌块就位于纠正:砌块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冲去浮尘,清除砌块表面的杂物后方可吊、运就位。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砌一皮、校正一皮,皮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5.3.2.3.8砌块安装就位后应用小撬棒微撬,用脱线板挂枝、核正为止。

5.3.2.3.9竖缝灌砂浆: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

5.3.2.4质量标准:

5.3.2.4.1使用页岩砖的技术性能、强度、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规定试验项目必须符合标准。

5.3.2.4.2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强度。

5.3.2.4.3砌筑错缝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应达到标准的要求。

5.3.2.4.4转角处、交接处必须同时砌筑,必须留搓时应留斜搓;灰缝均匀一致。

5.3.2.4.5砌筑砂浆应密实,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搓、松动。

5.3.2.4.6拉结钢筋、钢筋网片规格、根数、间距、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3.2.4.7允许偏差项目:

经纬仪,水平仪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经纬仪,水平仪检查,并检查施工记录

10m长拉线和尺量检查

5.3.2.5成品保护:

5.3.2.5.1砌体上的设备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采取措施,不因剔凿而损坏砌体的完整性。

5.3.2.5.2砌筑施工时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5.3.2.5.3拆除施工架子时,应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5.3.2.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3.2.6.1砌体粘结不牢:原因是砌块浇水、清理不好,砌块砌筑时一次铺砂浆的面积过大,校正不及时;砌块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随吊运随将砌块表面清理干净;砌块就位后应及时矫正,紧跟着用砂浆灌竖缝。

5.3.2.6.2砌体错缝不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规定:未按砌块排列组砌图施工。应注意砌块的规格并正确的组砌。

5.3.2.6.3砌体偏差超规定:控制每皮砌块高度不准确。应严格按标志杆高度控制,掌握铺灰厚度。

5.3.2.6.4砂浆应随砌随用,不得用隔夜砂浆或超过3小时以上的砂浆。

5.3.3陶粒混凝土砌块

5.3.3.1材料及主要机具

5.3.3.1.1陶粒砌块: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

5.3.3.1.2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5.3.3.1.3砂:宜用中砂,配制M5及其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含草根等杂物

5.3.3.1.4水: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3.3.1.5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5.3.3.1.6主要机具:备有搅拌机、磅称、手推车、筛子、铁锹、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砖夹子、瓦刀等。

5.3.3.2操作工艺:

5.3.3.2.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排砖撂底→砌陶粒实心砖墙→验评

5.3.3.2.2砌筑前将基础或楼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5.3.3.2.3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5.3.3.2.4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或水泥混合砂浆一般在拌合后3~4h内用完,严禁用过夜砂浆。

5.3.3.2.5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的各种强度等级的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应做一组试块,砂浆材料、配合比变动时还应制作试块。

5.3.3.2.6砌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体:

a、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交接处咬搓搭砌,掉角严重的空心砖不宜使用。

b、水平灰缝不宜大于15mm,应砂浆饱满,平直道顺,立缝用砂浆填实。

c、陶粒砖墙在地面或楼面上先砌三皮实心页岩砖。陶粒砖墙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过梁。

d、各种预留洞、预埋件等,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避免后剔凿。

f、转角及交接处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搓,斜搓高不大于1.2m。

g、拉通线砌筑时,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

h、当预留施工洞时,必须每50cm预埋2根6mm钢筋,埋入长度不小于50cm,末端必须加弯钩,洞口并要安装两根过梁。

i、排砖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条砖。有破活时,可将七分头或丁砖排在窗口中间,并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上角上必须是七分头,避免窗口出现阴阳膀。

j、陶粒砖砌筑时严禁打砖,遇整块陶粒砖不能组砌时,应用红机砖补齐或切割陶粒砖使用。

5.3.3.3质量标准

5.3.3.3.1保证项目:

a、陶粒混凝土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b、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c、陶粒混凝土砌块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立缝填塞密实。

d、转角处严禁留直搓,其他部位应留斜搓。

5.3.3.3.2基本项目:

a、上下砖错缝,每间2皮砖通缝不超过3处。

b、接搓处砂浆密实,缝砖平直,接搓处水平灰缝小于5mm或有透亮缺陷不超过5个。

c、拉结筋、构造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均符合设计要求。

用经纬仪或吊线、尺量检查

用2m靠尺、楔形尺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以底层窗口为准

2.3.3.3.3成品保护

①暖卫、电气管线及预埋件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损坏。

②预埋的拉结筋应加强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③手推车应平稳行驶,防止碰撞墙体。

④陶粒砖墙上不得放脚手架排木,防止发生事故。

2.3.3.3.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砂浆强度不够:注意不使用过期水泥,计量要准确,保证搅拌时间,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试压应符合规定。

(2)墙体顶面不平直:其道顶部时不好使线,墙体容易里出外进,应在梁底或板底弹出墙边线,认真按线砌筑,以保证墙体顶部平直通顺。

(3)门窗框两侧漏砌混凝土砌块:门窗两侧在一定高度处应对称砌筑混凝土砌块或预埋铁件,便于日后固定门窗框。

(4)陶粒砖墙后剔凿:预留孔洞、预埋件应准备预留、预埋。防止后剔凿,以免影响质量。

(5)拉结筋不合砖行:混凝土柱内预埋拉结筋经常不能与砖行灰缝吻合,应预先计算砖行模数、位置、标高控制准确,不应将拉结筋弯折或切断。

5.4.1.1钢筋为热轧钢筋HP235(φ),热轧钢筋HR400纵向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和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分批抽取式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4.1.2铁丝:采用20~22号绑扎钢筋采用火烧丝,不应有锈蚀和过硬情况。

5.4.1.3水泥砂浆垫块以与构件同等级的砂浆制作其尺寸为50mm见方,厚度等于保护层或塑料卡,支撑筋等。

5.4.2.1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图纸要求,已签发钢筋制作和安装任务单,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钢筋制作安装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5.4.2.2钢筋加工机械已安装检修完毕,并试车运转可以使用。

5.4.2.3加工好的钢筋按施工平面图中确定的位置,按型号、规格、部位、编号分别设垫木整齐堆放。

5.4.2.4配合钢筋绑扎安装的脚手架已搭设,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机械已准备好,并进行检查和试车。

5.4.3施工操作工艺

5.4.3.1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现场应搭设钢筋料棚,棚内地面应设有垫木等支撑物,并有排水措施,防止钢筋遇水锈蚀,若钢筋表面有锈迹,应用砂纸将锈迹磨掉方可使用。

5.4.3.2钢筋保护层厚度:

基础、基础拉梁、短柱、楼梯基础

构造柱、过梁、暖沟等其他现浇构件

以上厚度同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

5.4.3.3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注:a、在任何情况下,以上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

b、Ⅰ级钢筋端部应另加弯钩。

(1)独立柱基础钢筋绑扎

①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其受力钢筋直径为14mm,间距为130mm。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

②现浇柱下单独基础的插筋直径、根数和间距应与柱中钢筋相同,下段宜做成直弯勾,放在基础的钢筋网上;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仅四角插筋伸至基地。插筋的箍筋与柱中箍筋相同,基础内设置二个。

③两基础梁相交处附加两根2Φ20的钢筋,在地基梁处以45°弯至梁底。

④基础柱钢筋伸入基础两侧各200mm。

②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装并固定。

③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10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板与支座顶标高不同时,负筋在梁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E。板受力钢筋铺设短向受力钢筋置于长向钢筋之下。加长筋单向板受力方向或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板跨通长。单向板非受力方向的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口宽加两侧各40d,且应放置在受力钢筋之上。楼板上有后砌隔墙位置,底板沿墙方向设两根二级φ16强筋。后砌隔墙的位置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图,不可随意砌筑。

④板与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⑤板绑扎一般用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配筋板相交点则须全部绑扎)。双板配双层钢筋,两侧钢筋之间需设钢筋支架,以保持上层钢筋的位置正确。

⑥对板的负弯矩配筋,每个扣均要绑扎,并在主筋下垫砂浆试块或马凳,以防止被踩塌,特别对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钢筋的位置,防止变形。

①在楼梯支好的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则先绑扎梁,后绑扎板钢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②底板钢筋绑扎,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并垫好砂浆块。

③主筋接头框架梁、框架柱主筋采用机械连接A级接头,其余构件当受力≥φ22时,应采用机械连接A级接头,当受力钢筋直径<φ22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接头位置应置于受力较小处。

①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或梁边50mm起。

③框架梁内在梯梁作用处,下部钢筋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内,上部钢筋在跨度范围内接头。同一接头范围内的接头数量不超过总钢筋量的50%。

④在梁跨中开不大于φ150的洞时,洞的位置应在梁跨中2/3范围内,梁高的中间1/3高度范围内。

①加工成型的钢筋,应分别按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漆,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储存期不宜过久,以面钢筋重遭锈蚀。

②在运输和安装钢筋时,应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

③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帮好的钢筋上行人,堆放物料或搭设跳板,特别是防止踩踏压坍雨蓬、挑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

④楼板等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扎好后,在浇筑砼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性,在浇灌砼时设专人负责整修。

⑤绑扎钢筋时DBJ50/T-139-2012标准下载,防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⑥模板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

⑦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是,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⑧底板钢筋绑扎好后,支撑与马凳要绑扎牢固,避免其它工种操作时踩踏。

5.5.1模板进场后,要清刷干净,涂刷脱模剂。大模板吊装要平稳,准确无碰撞,不兜挂钢筋,安装要固定,上口要平直,底口要严密,穿墙螺栓要拧紧,垂直度要符合质量标准。

5.5.2在模板工程施工前要根据实际模板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后DB37/T 5147-2019标准下载,做出梁、柱板配模方案再进行施工。

5.5.3独立柱基础梁采用竹模板支设时要与独立柱的模板结合严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