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市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95.4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市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1依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中的招标范围、工程数量、工期要求、图纸、补遗、现场踏勘情况以及我单位调查的有关资料等。

1.1.3现场踏勘及补充踏勘情况。

1.1.4我单位拟上场的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劳动力情况及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

招标文件所列的**市**区长江北岸**路工程(******~***)6标段青岛海湾大桥承台施工方案,里程桩号为K5+684.88~K6+279.23所有工程项目。

1.3.1以科学的施工管理、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为手段;以优良的施工机械、高素质的施工力量为保障。

1.3.2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为目标。

1.3.3本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是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考查资料等所编制的施工组织方案,对工程的施工总体布置,劳动力、工程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资源的组织,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环境及文物保护等诸方面起指导作用。

1.3.4若我单位中标,开工前在此基础上另行编制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依据有关质量标准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和分项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市**区位于长江上游,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腹地,是**第二大城市,**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长江三峡库区水陆交通枢纽,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基地,是库区重要工业、商贸和移民城市。

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对**区造成较大的淹没影响,沿江路是联通现有的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线,恢复城市原有功能必不可少的设施。

本标段为**市**区长江北岸**路工程(******~***)6标段,里程桩号为K5+684.88~K6+279.23。属于城市主干路III级,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4m和19.5m,路线总长约600m。该段沿江路除磨刀梁处以高架桥下穿**大桥外,其余地段均以填筑路堤方式形成道路。路堤穿越滑坡、冲沟、斜坡、平台、山脊等地貌单元。填方路堤采用砂砾石填筑,单级边坡1:2,根据堤身高度的不同,分别在高程175m、165m、155m上设有马道或压脚平台,路堤高度最大为30m。挖方路堤,开挖边坡1:0.5~1:1.5,形成的边坡最大高度35m。

本标段横穿路堤的排水设施主要为14#排水涵等其他排水设施。排水设施由消力池、管涵、加糙台阶式消能工等组成。14#排水涵为圆形断面,管径1.25m。

2.2.1桥梁工程技术标准

桥面宽度:桥面总宽20m,行车道宽16.5m,临江侧桥面人行道宽3.0m,背江侧桥面人行道宽0.5m

跨径:25m+25m+21.574m

设计车速:30Km/h

桥面纵横坡:桥面纵坡为1%,桥面横坡为2%

2.2.2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2.2.2.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Ⅲ级

2.2.2.2设计车速:30Km/h。

2.2.2.2平面线型:本段共设置三处平曲线,JD12和JD13设置超高和相同加宽,最大超高横坡2%,超高方式为绕中心旋转。

2.2.2.3纵断面:沿江道路设计标高受三峡水库水位控制,不低于177m(吴淞高程),本段设计最高高程为193m,桩号为K6+279.17,设六个变坡点,最大纵坡4.36%,最小纵坡0.302%,在平曲线的范围内设置竖曲线满足“平包纵”的要求。

2.2.2.4道路标准横断面:本段道路红线宽19.5m,车行道宽15m,临江侧人行道宽3m,内侧宽1.5m。

2.3磨刀梁高架桥桥址概况

本桥位于**大桥引桥正下方,桥位受**大桥引桥桥墩、地形条件和沙河路弯道等因素限制,选择余地不大。桥位区北侧呈平台状,平台宽约20m,高程为163m左右;南侧呈陡斜坡状,两端坡角度约68°,陡坎最高为12m,基岩出露,中间为**大桥片石护坡,坡角度为38°。桥位区地质稳定,无簖层、构造破碎带通过及活动断裂。场地上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崩坡残积粉质粘土层,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岩层。桥位区岩石以泥岩为主,夹砂岩层。

2.4.1桥型布置及跨径组成

根据线路布置,结合现有地形、地质条件,同时为方便施工,采用简支梁的布置方案。桥跨全长71.574m。

本桥跨径组成为25m+25m+21.574m。桥梁控制点坐标:C点(XA=11555.1230,YA=33716.7468),JD13(XC=11600.6750,YC=33651.8610)。

本桥上部结构采用25m跨预应力钢筋砼T形梁,混凝土标号为C50。每跨T形梁共9片,T形梁中心距均为2.2m,斜坡段为2.12m,梁高1.75m,腹板厚18cm,马蹄宽45cm;顶板横坡为2%。为了增强支点附近的抗剪能力和满足橡胶支座对支座宽度的要求,梁端部腹板予以加宽至45cm。横隔板厚18cm-19cm,间距5.0m。为了增强横向整体性,在预制T梁安装就位后,现浇横隔板和桥面铺装,湿接缝宽直线段60cm,斜坡段52cm。

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本桥下部结构沿线路前进方向依次为0#台、1#墩、2#墩、3#台。桥位处地势较陡,为减少开挖,便于施工,采用桩柱式桥台,桩柱式桥墩。下部结构基础持力层均为弱风化泥岩。

2.5.1路堤原地面清理

2.5.3路堤砂砾石填筑

2.5.4混凝土预制块护坡

2.5.5边坡挂网喷锚支护

2.5.6排水涵洞一座

2.5.7磨刀梁高架桥

3.0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说明

3.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见“庆市**区长江北岸**路工程六标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

3.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利用沙龙路、沙河路作为进出施工现场的道路,施工现场修建部分施工便道。进出T梁预制场新修300m进场施工便道。

3.2.2T梁预制场布置

遵循“安全、紧凑、通畅”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预制厂布置在0#台尾路堤上。结构布置为并列式预制场,详见《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平整**大桥桥下场地作为下部结构施工钢筋加工场和料库。

施工用水由甲方提供,工地建造两座蓄水池作为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由甲方提供,在预制场内设临时配电房(180KVA变压器一台)。另备用两台30KW卧式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供电。

施工人员采用就近租用民房,材料库房根据施工需要在平整**大桥桥下场地修建200M2。

4.1.1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根据技术文件及所要求的精度,对设计成果进行接桩复测,布设导线。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对全线尤其是磨刀梁高架桥作出测量技术方案,对重要的控制桩进行严格加固保护。开工前在路堤施工干扰、路堤填筑所产生的变形影响区以外,且不易损坏、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设置若干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开工前应施测路堤位置天然地形下的纵、横断面,放定路堤清基、开挖及填筑起坡线及路堤坡脚线,当地形变化较大时,应以实际地形为准,测算修改路堤脚线。

4.1.2现场补充调查: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收集资料,对现场的水文地质、气象气候、地形地貌、材料供应、民俗民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可利用房屋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

4.1.3设计技术交底:参加业主主持的设计单位进行的设计技术交底,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设计意图,并提出图纸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请求答复和解决。

4.1.4建立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主任由一名试验工程师担任,试验员由3人组成。在试验设备安装,经技术监督、计量部门标定后,在监理工程师认可及监督下进行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及其它试验工作,为施工做好准备。

主要试验测试仪器配备见“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4.1.5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组织各施工队技术主管、主要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技术资料、图纸和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及分项目作业指导书,并对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1.6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定额等资料编制施工图预算。

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机械设备进场,先开工工程所需要的机械先期进场,后开工所需要机械陆续进场。通过现有道路利用汽车、平板车运到施工现场。我单位一旦接到中标通知书、合同签署,我们将按照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调集施工到达施工现场,以满足先期开工的需要。其他设备陆续组织进场。所有的机具设备在开工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合格后才能使用。

机械设备的配置见“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4.4施工物资材料准备:

工程材料的准备,如钢材、木材、水泥、砂石料、商品混凝土等,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安排要求有计划的从现有道路利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材料在使用前进行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工程开工急需材料在7日内运到施工现场。

桩基、承台采用C25混凝土;立柱、帽梁、耳墙等采用C30混凝土;T形梁和行车道板湿接缝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所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拌制过程的噪声污染。

4.4.2预应力钢绞线

Ⅰ级热轧光圆钢筋、Ⅱ级热轧螺纹钢筋,其技术标准符合国标GB1499-1991、GB13013-1991的规定。

4.4.4钢板、不锈钢板

人行道系用钢板、不锈钢板,技术条件必须符合设计和国标的规定。

使用甲方提供的42.5级、32.5、52.5级水泥。

砂、石、水的质量要求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文办理。选用长江的优质砂石料。

5.1项目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5.1.1建立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组织指挥,优质、安全、高效、按期地完成工程任务,我单位拟成立“**市**区长江北岸**路工程项目部”。项目部将在接到中标通知书3日内组建完毕,并开始工作。项目部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设四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具体见“**市**区长江北岸**路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的任务是实施本工程项目的组织指挥,负责与业主、监理及各级政府的业务往来,协调下属各施工单位之间的设备、人员、材料等资源的调配,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负责施工组织方案的制定、工程的控制测量、试验等技术工作,对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等全面负责,全面代表本单位履行合同义务和权利。

项目经理部由30人组成,项目经理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一级项目经理担任,常务副经理由一名工程师担任,总工程师由一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工程技术部主任由一名结构工程师担任,安全质量部主任由一名质量工程师担任,物资设备部主任由一名材料工程师担任,计划财务部主任由一名会计师担任,综合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工程师担任。

项目经理依据法人授权,向业主和我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全权代表本单位法人处理本工程的一切事物,实施本工程的集中统一组织指挥。

5.1.2项目经理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安全质量部: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其它工作。并全面负责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计划财务部:内设计划科、财务科,主要负责编制施工计划、工程预、决算,综合平衡施工任务,参加验工计价以及工程统计等工作;负责工程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进行财务核算和定期经济活动分析等工作。

物资设备部:主要负责项目所需工程材料的计划编制,组织采购、进货、保管保养、定额发放和管理,向项目工程提供及时配套、质量可靠的物资保障;负责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机具模板、支架等的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工作,向项目工程提供配套完好的机械设备。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特点,结合我单位的施工能力,本着统筹兼顾、合理调配、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的原则,共安排五个独立建制施工队进场施工。即机械施工队、桥梁施工队、T梁预制架设队、砌筑施工队、喷锚施工队。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各施工队具体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工程的施工组织,落实项目经理部下达的施工计划;负责工程按规范化、标准化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创优规划的落实,组织物资供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正常使用。

各单位施工任务划分情况如下:

负责磨刀梁高架桥下部结构及桥面铺装的施工。

5.2.2T梁预制架设队

负责T梁预制场的平整,制梁台座的建设,预制T梁和人行道板。并负责架桥机的拼装及运梁、移梁、架梁作业。T梁的质量关系到整座桥梁的工程质量,我们将配备4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桥梁工程师全面负责T梁的预制架设,确保工程质量。

负责路堤开挖、填筑以及全标段需要机械开挖的基础和其他回填施工。

负责混凝土预制块护坡的砌筑、14#排水涵管其他排水设施的施工。

负责路堑边坡安设锚杆、安装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的施工。

6.0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包括四新技术的采用)

本标段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项目多,包括路堤、桥梁、防护、排水等工程,是个综合性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我们本着科学组织,统筹兼顾,合理调配,精心安排的原则组织施工。充分作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磨刀梁高架桥为全线重点工程,以路堤填筑施工为全线的难点工程,其它工程平行流水作业,展开全面施工。条件成熟时排水涵洞提前开工,为路堤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并减少台背三角填土,提高路堤填筑质量。

6.2.1.1路堤边坡压实采用振动边坡压实机。振动边坡压实机为国内最新开发研制的坡面压实机械,采用振动边坡压实机既可以减少路堤填筑的超宽量,减少人工削坡量,又可以保证边坡的密实度。

6.2.1.2路堑边坡喷锚支护采用RPJ喷射混凝土机器人。采用机器人喷射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节约成本,能保持最佳喷射混凝土角度和距离,因而大幅度减少回弹,省去脚手架;作业效率高、速度快;作业安全,改善环境;显著提高喷射混凝土质量,保证了工程质量。

6.2.1.3路堤填筑压实采用装有自动检测密实度、含水量计算机系统的振动压路机。计算机系统检测密实度、含水量指导试验人员在合适的时候检测路堤压实度,既可以保证路堤压实度,又可以避免过压,节省机械费用。

6.2.1.4在施工中,我单位还研制开发许多小型机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利用这些新设备、新机具可以很好地控制、降低成本。

6.2.2.1全站仪进行控制网施测,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

6.2.2.2采用先进的梦龙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工程项目的控制,集中关键工序的资源配备,尽量缩短关键线路的施工时间。

6.2.2.3路堑爆破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不破坏边坡围岩的整体性,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6.2.3.1T梁的预制采用新型张拉体系。

6.2.4.1采用新型高效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加快施工进度。

6.3.1.1经过测量放线确定路堤地基范围后,应查明路堤地基范围内及邻近区域的地下构筑物并逐项登记。

6.3.1.2上、下游路堤坡脚线范围内为路堤清基范围,清基按设计要求到达指定的地层层位,未指定地层层位的清基深度一般为0.5m。

6.3.1.3路堤清基之前,应将进入堤基范围的地表水源完全截断,清基过程中如遇降水应及时采取措施阻止雨水汇入作业面并将作业面积水排干,必要时对开挖边坡及填土表面进行保护。

6.3.1.5堤基范围内的水塘、洼地、水井、洞穴、废弃涵管等均应清理干净,清理边坡一般为:岩质边坡1∶0.5,土质边坡1∶1.5,对直立陡坡应进行削坡处理,需要进行回填部位应以路堤填筑料回填,并分层压实,压实标准与路堤填筑标准相同。

6.3.1.6堤基范围内清基后的地面应尽量保持平顺,对堡坎应予以清除,使之与邻近地面接坡坡度不大于1:1.5。

6.3.1.7岩石堤基应将全风化层及破碎和松动的岩石清理干净,清理后的岩石坡不陡于1:0.5。清理后的坡面应大体平顺,但不应形成大面积光面坡,不得有急剧变坡。

6.3.1.8路堤清表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直至相邻碾压面无明显辙痕,然后由实验员用环刀法或灌沙法测出其压实度,确保压实度大于90%。若基底软弱时,报送施工方案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按批准的方案处理,使基底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清基后须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坝体回填。除岩石出露的堤基外,清基后的堤基在填筑前,应对地基土层进行碾压,压实度大于90%。当路堤基底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清表处理后将原地面挖成宽度2m内倾坡度的台阶。

6.3.1.9路堤地基和岸坡处理过程中,应进行地质测绘。

边坡开挖应严格遵循自上而下,分级分区跳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决不允许自下而上开挖施工,对岩质边坡可限制装药量进行梯段爆破。若开挖中遇到地质缺陷,如断层,夹层,破碎带,地下水露头或涌水等,我们将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商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施工。开挖时若遇到岩石,尽量用有人工或机械撬挖,避免爆破;若岩体质地太坚硬,则采用光面和预裂爆破等控制技术,或采用化学膨胀剂进行无声爆破,避免因爆破对边坡保留岩体造成不利影响。

6.3.3路堤填筑施工

本标段路堤填方高度较大,路堤填筑砂砾石,采用浆砌混凝土块护坡;由于此回填量及回填高度均较大,路堤的压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的路面的质量与美观,所以施工中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抓好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

6.3.3.1试验路段

对将用于路堤填方的各种主要材料先进行现场碾压试验,试验长度不小于50m。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机具,铺料方法,碾压遍数,加水量和铺料厚度等施工方法和参数,试验中检测路堤填料的压实沉降量、压实干容重、孔隙率、结构状况以及最大块径、渗透系数等。碾压试验完成前,应用优选的机具和压实参数,进行较大面积的复核试验。设计将根据碾压试验成果,最终确定设计压实标准。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等,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时的依据。试验结果如压实度达到要求,试验段可作为路堤的一部分,否则将其恢复原状。不同填料或机械设备组合变动时,都要进行试验段施工。

6.3.3.1施工方法

依据试验段总结的填筑路堤工艺流程进行施工。路堤填筑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方法施工。四区段即: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即:①施工准备②测量放线③基底处理④分层填筑⑤摊铺平整⑥碾压夯实⑦边坡整修⑧检测签证。各区段流程单独作业,不允许交叉作业。

为了保证路堤填筑时边坡的压实度,边坡填料采用目前国内新研制成功并在多项工程应用中取得很好效果的振动边坡压实机碾压。

6.3.3.4施工注意事项(技术措施)

①填筑体应分层回填,分层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40cm。且临江面路堤填料水平超填宽度不得小于30cm。

②路堤填料时要防止大小颗粒分离。若出现这种现象,应进行混杂拌和后,才能进行填筑、碾压施工。

③铺料与碾压工序宜连续进行,若因施工或气候原因造成停歇,复工前要洒水湿润,方可继续铺料、碾压上升。

④机械碾压作业宜采用进退错距法,碾迹搭接宽度应大于10cm。

⑤为节省摊铺平整时间,在运送填料时,要控制松料厚度。

⑥碾压时,行车方向宜平行于路堤轴线。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顺碾压方向,搭接长度应不小于0.30~0.50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1.0~1.5m。上下的分段和碾迹位置应错开。

⑦填筑区完成一层卸料后,用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做到摊铺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地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碾压效果。

⑧施工过程中,随时抽查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情况确定翻晒或者洒水,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进行碾压。

⑨填料压实作业采用振动压路机后退法施工,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内弱振至强振,做到压实均匀,没有漏压,死角。

⑩填料应尽可能在大面积内进行铺筑,以减少接缝。采用分块填筑时,要求接缝与路堤轴线斜交,并优先采用台阶收坡法,接坡处未压实的虚坡料应挖除。高差大于1m时应挖结合槽,一般槽深0.25m,底宽0.5m,两侧边坡1∶1,每隔5m挖一处,回填时人工夯实。对块间连接处的漏压带采取专门的处理措施。

⑾与岸坡结合时料物不得分离架空,并对边角处加强压实。

⑿排水设施周边的填筑料的压实可采用小型碾压设备,防止对排水设施造成损坏。

⒀垫层料、反滤料和过渡料与相邻层次之间,材料层次应分明,不要混淆。在向基础和岩边的接触处填筑垫层料和反滤料时,不允许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和架空现象。

6.4浆砌混凝土块护坡施工

本标段块护采用15cm厚混凝土预制块浆砌护坡,垫层料厚度30cm。

6.4.2.1护坡施工前,应根据坝体设计断面准确放样,确定削坡线,且在削坡过程中随时放样检查,削坡不能一次削至设计线,防止出现亏坡。

6.4.2.2削坡后须进行整坡,使路堤外坡达到一定的平整度,整坡过程中应经常配合测量控制。坝坡在削坡后应取样测定干容重,削坡后堤身水平宽度30cm范围内,干容重不得低于设计干容重的98%,不合格者应予补压,一般可每100m取样一次。

6.4.2.3堤坡经验收合格后才能铺设垫层。

6.4.2.4垫层要分段逐层铺设,并要求人工洒水,拍打击实,力求各层层面清楚,互不混淆,达到设计厚度。

6.4.2.5浆砌石脚槽的开挖采用人工开挖,若遇到岩石应人工开凿,避免放炮,以防基底扰动。

6.4.2.6砌筑前,应将混凝土预制块上的泥堆冲洗干净,砌筑时应保证砌体表面湿润。勾缝砂浆为M7.5。

6.4.3施工注意事项(技术措施)

6.4.3.1砂浆:按照设计要求护坡的砌筑用水泥砂浆标号为M7.5,砂为中粗砂,不可含有泥块和浮草等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配合比由试验确定,试配砂浆的强度要按设计要求堤高15%;砂浆的搅拌,搅拌时间不得低于1.5分钟,搅拌的砂浆保水性能应良好,分层度不得大于2cm。拌和均匀颜色一致,稠度保证在3-5cm;砂浆的使用应盛入不漏水的客器内并随拌随用,未经处理的隔夜砂浆不得使用。

6.4.3.2混凝土预制块:护坡采用的混凝土预制块为六边形块体,边长30cm,同时应制备部分半块体,便于边角铺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预制块达到标准强度方可用于坡面铺设。

6.4.3.3材料质量控制:凡进场的材料,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水泥要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及其他有关材质证明。

6.4.3.4铺设时自下而上,要求有两条边与路堤轴线平行,并按设计要求局部进行勾缝,勾缝砂浆为M7.5。局部边角异形块可用混凝土填平并用木条嵌缝。

6.4.3.5预制块铺设应认真挂线、紧靠密实、塞垫稳固、表面平整,防止垫层料从缝中带出。

6.4.3.6在各平台浆砌石脚槽采用块石料砌筑,砌筑时要求认真挂线、自下而上错缝堆砌、紧靠密实、塞垫稳固、大块封边、表面平整和美观。砌石砂浆为M7.5。

6.5喷锚支护工程施工方案

6.5.1路堤开挖边坡经过挂线整修后,顺坡面搭设作业平台。按设计要求布测锚杆孔。锚杆材料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前作好调直,除锈及清除各种油漆污垢等工作。

6.5.2钻孔采用露天钻机钻孔。成孔后用高压风清孔,切忌用水冲洗。锚杆孔距误差不应超过15cm,孔深误差不超过5cm,钻孔轴线与设计偏差不大于5度。锚杆孔轴方向应基本垂直于边坡开挖轮廓线,当开挖轮廓线为垂直时,锚杆方向可保持10°左右向下倾斜,避免仰角。

6.5.5锚杆安装完成后,用人工清理坡面,将绑扎好的钢筋网铺在坡面上并与锚杆尾端连接,钢筋网与坡面之间用2cm砂浆垫块隔离。钢筋网应沿开挖面铺设,与岩面距离3~5cm,捆扎要牢固,在有锚杆的部位宜用焊接法把钢筋网与锚杆连接在一起。

6.5.6喷射混凝土采用RPJ型喷射混凝土机器人,按湿喷工艺施工。混凝土拌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粗骨料最大粒径15mm。喷砼的位置、面积、厚度应符合施工详图规定,喷射砼之前,应做好喷射作业区的表面处理,包括清除所有松动岩块及其它影响喷砼粘着的污迹、赃物;表面清理可使用压力水(风)冲洗,并润湿岩石面,处理后的岩面不应有松动的岩块、积水,当有裂隙水外渗时应设导水管。喷注砼时,喷咀应尽可能保持与岩石面距离约70cm,喷射方向大致垂直于岩面。为减少喷砼下垂或下落,可分层喷砼,且每层喷注应在前一层喷砼尚未完全凝结前进行。一般相邻喷注间隔时间为30~60min。混凝土终凝后用草袋覆盖洒水养护。

6.5.7喷砼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干斑、疏松、脱落、裂缝等现象,应保证喷层厚度,喷砼在充分凝结前,不得受水流直接冲刷,喷砼表面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每隔10~15m设2cm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并按设计要求交错设置泄水孔。

6.6.1主要施工方法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清理进行,混凝土工程采用组合钢模板,普通脚手架支撑,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输送车配合人工运输,机械振捣。浆砌工程采用机拌砂浆,构件预制由预制场统一预制,拖车运输,汽车吊起吊安装。

6.6.2施工注意事项

6.6.2.1按设计图纸要求清基到指定地层和设置基础垫层。

6.6.2.2排水设施的砼浇筑模板架立要稳,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防止模板变形和漏浆等,要求砼强度达到3.5Mpa方可拆模。

6.6.2.3砼浇筑前应认真做好灌注仓内清理、模板检查、钢筋检查、永久缝缝面处止水安装及浇筑前准备工作,并做好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

6.6.2.4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应按设计图纸绑扎牢固,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值。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在±0.1间距内。钢筋接头宜采用电弧焊,焊接长度及焊缝高度应满足强度要求,钢筋接头位置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6.6.2.5伸缩缝止水材料的尺寸及品种规格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规定,其材质、物理力学性能均应符合有关规定,伸缩缝填充材料应满足材质要求。

6.6.2.6砼浇筑施工中的砼搅拌、入仓、振捣收浆、冲毛应按砼施技术规程执行。

6.6.2.7砼浇筑完毕后表面应进行妥善保护,面层凝结后应洒水养护,砼养护时间一般为10~15天,在炎热或干燥气候情况下,应延长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28天。低温季节施工时,砼浇筑完毕后,外露表面应及时保温。

6.6.2.8砌筑排水设施的条石,条石风干抗压强度不低于100Mpa,软化系数大于0.8。条石尺寸可根据断面要求选择。砌筑条石的砂浆为M7.5。所用条石在砌筑前应洒水湿透,并保持表面洁净。

6.7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6.7.1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6.7.1.1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挖孔→护壁→(挖孔→护壁……)→清底→钢筋预制作与吊装→灌注砼。

6.7.1.2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6.7.1.2.1人工挖孔

在挖孔前应先平整好场地,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定出桩孔中心后,在桩位附近设置定位龙门桩;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并搭好孔口雨棚,做好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地表水;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孔口附近的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在孔口用砼围圈锁口预以围护,与桩身护壁砼首节一起浇注,其高度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滚入孔内伤人。

孔中土石挖掘,各类土层和岩层均采用镐锹直接开挖。

孔壁支护使用现浇砼护壁。正常握进时每挖掘0.5~1.0m时,即立即模灌护壁厚度150mm,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加早强剂,护壁内设ø8环形钢筋间距20cm,靠内径设置,纵向采用ø8钢筋,间距40cm。在进入设计要求弱风化岩层后,可不设护壁,桩孔底部做适当扩孔以增大单桩承截力。

孔中渗水处理首先要提高砼护壁质量和护壁管节间孔隙的处理,做好防渗。当渗水量不大时可用铁皮捅盛水,人工提引排走。渗水量大时用潜水泵排走,当孔深大于水泵吸程式须将水泵吊入孔内抽水。挖孔过程中,如遇到涌水量较大将潜水层进行封闭处理。

挖孔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必须做到孔底平整,岩层倾斜时应凿成水平或台阶,表面无松碴、泥、沉淀土。

6.7.1.2.2钢筋骨架制作

钢筋骨架在孔桩附近分节成型,吊车吊入孔内并在孔口进行焊接接长,焊接采用双面电弧搭焊缝长度须满足施工技术规范大于钢筋长度5d的要求,并将接头错开100cm以上。

主筋成型采用加劲筋成型法。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劲筋圈钢筋,为保证加劲筋尺寸、型状进而保证钢筋骨架尺寸,加筋筋成型使用简易模具成型。在加劲筋上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在平整的工作场地上,并标出加劲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的标记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劲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劲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依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步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利用对称焊接在加劲筋处的4个耳朵形钢筋来控制钢筋架的保护层厚度。

钢筋骨架用吊车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或型钢临时支在护筒口,再起吊另一段。对正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焊接时先焊须桥方向,钢筋骨架在下放时,应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应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经核每节骨架入孔时解下的标志牌,防止漏掉或接错骨架事故的发生。最后详细检测钢筋骨架的底面标高是否与设计相符,偏差不得大于±50mm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加劲筋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钢管,将整个骨架焊于护筒上。

当灌注完毕后,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即要割断定位骨架筋。使钢筋笼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避免钢筋砼的粘结力受损失。

6.7.1.2.3灌注混凝土

人工挖孔桩若孔中水的渗流量较小,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即可用串筒灌注空气混凝土,否则必须灌注水下砼。灌注空气混凝土为常规混凝土施工方法。

挖孔灌注桩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并应按各项原始记录填写施工记录汇总表,以存档备查。

6.7.2桥梁墩台工程

6.7.2.1施工程序

定位放线→系梁基坑开挖(支护、排水)→基底检验与处理→绑扎钢筋→立模板→砼浇筑→拆模养护→回填夯实→搭设脚手架→加工、绑扎钢筋→立柱模→灌注柱混凝土→搭设盖梁支撑体系→安装盖梁底模板→绑扎盖梁钢筋→立盖梁侧模板→灌注盖梁混凝土→养生→拆除模板及支架。

施工工艺见柱式墩台施工工艺框图

6.7.2.2施工方法

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完毕或桩基经过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承台、系梁、墩柱、耳墙、胸墙的施工。为保证桥墩柱混凝土表面的光滑,每个桥墩柱均采用一次灌注到顶的方案施工。墩柱模板采用拼装式大块组合钢模板。

在已浇注好的墩柱上用高强螺栓紧固摩擦箍(由型钢和钢板制作),50号工字钢作横梁,大块组合式钢模板铺设在横梁上。盖梁模板拼装如下图示。

钢模板的加工,其几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以满足混凝土灌注的变形要求。模板接缝必须平整、严密、不漏浆。

模板使用前必须对其刚度、几何尺寸和平整度、严密性进行检查、校对,修正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后不得与脚手架相连,并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墩柱钢筋的加工必须根据设计柱高进行严格的配筋,各种钢筋和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的误差。绑扎和焊接必须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采取良好的定位措施,保持其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必要时可在钢筋骨架的某些连接点处加以焊接。

墩柱及盖梁混凝土灌注采用吊车、混凝土泵车提升混凝土。墩高过大时,从柱顶到柱底用串筒法灌注。混凝土的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振动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不得离析,应密实并达到表面光滑的目标。

6.7.2.3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模板使用前必须清除表面污垢,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后不得与脚手架连接,支撑加固牢靠,灌注混凝土时应有专人值班检查,不得有松动、跑模现象。

混凝土的灌注必须严格计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必须保证均匀和振捣时间,但不得造成混凝土离析,做到混凝土内实外光。

盖梁混凝土的浇注需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上升,保持水平分层。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间隔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若超过允许时间,须按施工缝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否则应挖掉重新浇注。

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加强养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和支承模板。拆除模板时不得损坏结构物的棱角,保持其完整性。

6.7.3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

6.7.3.1预制场布置、安排:

遵循“安全、紧凑、通畅”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预制厂布置在0#台尾路堤上。结构布置为并列式预制场,详见《预制场布置示意图》。并设置一台跨径15m,脚高8米的龙门吊,采用万能杆件组拼,主要负责预应力砼T形梁的预制施工和移梁存放等工作。预制场设4个预制底座,并配备2套钢模板。每片T形梁的预制周期为10~15天,计划每月生产9片,计划3个月完成T梁的预制。

考虑预制场地狭小,制梁时间短,不设置存梁位置,逐片架设。T梁运输在场内采用龙门吊,场外采用轨道运输。

6.7.3.2模板的制作与安排

侧模板采用分片拼装式钢模板,底模支承在底座上面,5mm厚钢板底座,并在底座两侧加焊角补强。为方便移梁起吊,在梁底预留兜底的活动段底模。梁端部的底板、底座均应加强。预制台座应坚固,无沉陷,保证底模的饶度不大于2mm,并设置反拱。

侧模沿梁长方向划分,每两个横梁隔梁间为一个单元模扇。单元模扇由紧贴于混凝土表面的侧板(使用5mm厚钢板),支承侧板的水平助、直撑、斜撑、紧固侧模扇的拉杆及安装于侧板上的振捣架组拼成。为方便拆模还需拆卸模扇的设施。

端模用5mm厚钢板,安装时连接在侧模上,每套模板制作2组端模。底板和侧模总长,考虑到梁体混凝土在预应力作用下压缩的影响,组拼后的总长度应比梁的实际长度增加工1/1000梁长。模板制作要保证有足够的精度,制作完成后要进行组装检验,合格的方可使用。

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均采用龙门吊,装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模板的完好状态,认真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②模板在首次使用时,要对模面认真进行除锈工作。除锈采用钢丝刷和砂轮清除锈垢,然后涂刷脱模剂,脱模剂的涂刷要注意均匀,不遗漏。

③模板装拆时,要注意检查接缝处止浆垫的完好情况,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接缝紧密,不漏浆。模板安装的精度要求见附表。

④安装过程中,要及时对各部分模板进行精度控制,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检查,若超出容许偏差,则应及进纠正。

6.7.3.3钢筋骨架的制作与安装

钢筋的制作在钢筋加工棚中加工,钢筋连接均采用双面电弧搭接焊,梁片钢筋分成梁肋部分、行车道板部分、模隔板钢筋部分。骨架成型在制作平台上分别制作。

T型梁钢筋骨架在现场采用龙门吊起吊安装。其装配程序是:安装梁底支座垫板→在底模上准确标出各段钢筋网片的定位线→安装梁肋钢筋并用临时支架撑稳→安装各个横隔板钢筋→设置金属波纹管→提前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安装侧模和端模→安装翼板钢筋骨架。在吊装钢筋骨架时应防止骨架变形,在适当部位焊接斜撑等临时杆件并使用专用吊架吊装。

所有钢筋在加工之前,必须做清圬、除锈和调直处理。

6.7.3.3混凝土浇筑

钢筋和模板安装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签认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的商品混凝土,水平运输使用混凝土输送车,垂直运输使用汽车吊。商品混凝土采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试验确定掺加适量高效减水剂。振捣以附着式振捣为主,插入式振捣为辅。浇注采用水平分层,斜向分段的连续浇筑方式,从梁的一端顺序向另一端推行。在将近另一端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应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5m处合拢。分段长度宜取4~6m,分段浇注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筑的连续。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砼接缝相互错开。为避免腹翼板交界处,因腹板砼沉落而造成纵向裂缝,可在腹板混凝土浇筑完后略停一段时间,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浇筑翼缘板,但必须保证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将翼板砼浇筑完毕。浇注到顶后,应及时整平、收浆。

6.7.3.4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浇筑前,要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对模板和钢筋的稳固性,以及砼的拌和运输,浇筑系统所需的机具设备是否齐全完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始施工。

②浇筑时,下料应均匀、连续,不要集中、猛投而产生混凝土的阻塞。在钢筋密集处,可短时开动附着式侧振或插入振捣震捣器以辅助下料。分段浇注在混凝土尚未达到的区段内,禁止开动该区的附着式震捣器,以免空模震捣变形。

③注意检查模板、钢筋及各种预理件的位置和稳固。

④浇筑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砼的坍落度和干硬性,严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前后台密切配合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⑤每片梁除留足标准养护3组试件外,还应制作随梁通条件养护试件2组,作为拆模张拉预应力钢筋等工序的强度控制依据。

⑥认真填写混凝土浇筑施工原始纪录。

6.7.3.4混凝土养护

全桥T形梁拟全部采用自然养护。

6.7.3.5预施应力

使用金属波纹管预埋成孔,在预埋金属波纹管时,要控制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平顺,端部的预埋钢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每隔0.5m用定位钢筋固定牢固安装于钢筋骨架中。金属管道连接头处的连接管宜采用大一个直径级别的同类管道,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5至7倍,连接时应不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管道转动或移位,并应用密封胶带缠裹紧密防止水泥浆的渗入。所有管道均应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设排气孔及在最低点设排水孔。压浆管,排气管和排水管应是最小内径为20mm的标准管或适宜的塑性管,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金属或塑料结构扣件,长度应足以从管道引出结构物外。

预应力筋在浇注砼前,穿入管道。穿束前,要检查锚垫板和孔道,锚垫板应位置准确,孔道内应畅通无水和其它杂物。预应力筋安装前应采取防止锈蚀措施,直至压浆。在力筋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以查出可能被损坏的管道。混凝土在浇筑之前,必须将管道上一切非有意留的孔、开口或损坏之处修复,并检查力筋能否在管道内自由滑动。

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预应力筋张拉在梁体砼强度达到100%后,并对梁体外观尺寸进行检查,锚夹具进行检验,张拉用具进行检查,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后实施。分别从T梁两端同时张拉,在张拉时应逐根作好记录,张拉程序为0→0.1σk→1.03σk(持荷5分钟锚固)→锚固,张拉控制力σk为1302.0Ma,张拉时两端千斤顶升降速度应大致相等,测量伸长的原始空隙、伸长值、插垫等工作应在两端同时进行。千斤项就位后,应先将主油缸少许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筋绷直,在预应力筋拉至规定的初应力时应停车测原始空隙或画线作标记。为减少压缩应力损失,插垫应尽量增加厚度,并将插口对齐,实测σk值时的空隙量减去放松后的,插垫厚度应不大于1mm。两端同时张拉,为减小应力损失,先压紧一端锚塞,并在另一端补足至σk值后,再压紧锚塞。

①预应力筋采用应力、应变双控张拉。实际伸长值要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5%以下,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②当对拉的两端压力表读数相差大于0.5Mpa两端应同时停机卸荷后,同时更换油表重新张拉。

③必要时应对锚固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④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不大于6mm。要严格控制钢丝束与锚垫板垂直,实施张拉时应使千斤顶的张拉力作用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一致。

⑤要加强对设备、锚具、预应力筋的检查,严格执行张拉工艺,以防止滑丝和断丝,要求每束钢绞线滑丝或断丝不超过1根,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

⑥钢绞线严禁用电弧焊切割,强调用砂轮机切割,因为采用乙炔—氧气切割,难以保证预应力筋不受高温影响而降低张拉质量。

⑦要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6.7.3.6孔道压浆和封端

预应力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一般不宜超过14d。压浆前要切割锚外钢丝,预应力筋割切后的余留长度不得超过2cm,封锚和冲洗孔道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和有串孔现象。

压浆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合格材料,为保证压浆质量掺入适量的运用膨胀剂,水泥浆主要技术条件要达到:

①强度不应低于M40。

②泌水率最大不超过3%,拌合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24h后泌水被浆全部吸收。

③自由膨胀率不大于10%。

④水泥浆稠度宜控制在14~18s之间。

⑤水泥浆自拌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分钟范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

⑥孔道压浆从最低点的压浆孔压入,由最高点的排气孔排气和泌水。压浆顺序自下而上,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应将所有最高的排气孔依次一一放开和关闭,使孔道内排气畅通。压浆使用活塞式压泵最大压力宜为1.0MPa,在保证水泥浆的泌水率足够小时,采用一次压浆,压浆要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为保证管道中充满灰浆,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不小于0.5MPa的一个稳压期,该稳压期不宜小于2分钟,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如结构混凝土温度如低于5℃应加盖暖棚。

⑦压浆后应从检查孔中抽查压浆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处理和纠正。在拌制水泥浆同时,制作标准试件与构件同条件养护。当水泥浆强度达到30MPa后,方可移运和吊装。

⑧孔道压浆后应立即将梁端水泥浆冲洗干净并对梁端凿毛,然后设置端部钢筋网,妥善固定封端模板,浇注封端混凝土,要必须严格控制封端后梁体长度以免造成梁体架设困难。

6.7.5T梁的架设方案

T梁的架设方案采用简单钢导梁架设法。预制梁从预制场利用轻型轨道移到0号桥台后端。梁的安装顺序从第1孔至第3孔逐孔架设,每跨先安两个边梁,再安中间各梁。钢导梁用工字钢组成,用人字扒杆纵向移动导梁到架设桥孔上。

6.7.5.1主要设备

导梁的构成根据跨径的大小、荷载的大小通过计算进行组合,采用4根50号工字钢组成。为了便于运输,导梁宜分段组合。分段组合的连接接头,一般在工字钢上下及侧面,采用5mm厚钢夹板和螺栓连接,使易于装拆。采用4根工字钢作导梁时,可每2根工字钢构成一组,两根工字钢相距60cm,用<15×5角钢作水平横撑和斜撑焊接在一起,各横撑和斜撑间距为150cm~200cm,导梁每段两端上下各焊20cm×63cm×1cm钢板作垫板。两组导梁中心间距按运输构件的平轨枕固定其轨距。

由扒杆和风缆等构成,主要作用是架设导梁。

6.7.5.2安装程序

①利用木门架和扒杆将已拼装好的导梁由3号绞车牵引到5号台和4号墩上。

②落位后在导梁上铺设轻轨,将混凝土预制梁搁置在轨道平车上,纵移至桥孔上。

③滚筒、走板横移梁板,为减少横移时的阻力,可不用滚筒,而在走板底面加四氟板滑移。横移时的牵引工具可用链条滑车,链条滑车的千斤绳紧插在墩台顶面的锚栓孔内或墩台帽边缘侧面预埋的锚柱上。移梁的千斤绳可挂在梁的支座或走板上。

根据线路中心线和墩台里程,在墩台上放出每片梁的纵向中心线、支座纵横中心线、梁端头横线及支座部廓线,在梁端横线上定出各片梁底部边缘的点。

顺坡斜置的梁,放线时应考虑坡对平面跨径尺寸的影响。

在每片梁的两端标出梁的竖向中线,梁两个端面的坚向中线应互相平行。

落位时,在梁侧面的端部挂线锤,根据墩台顶面标出的梁端横线及该线上标出的梁侧边缘点来检查控制梁的顺桥向及横桥向正位。

在梁的顶部中心挂线锤,根据梁端面上的坚向中线检查梁是否正直并不向两侧倾斜。

梁的桥向位置,以固定端为准,横桥向位置以梁的纵向中心线为准。

6.7.6.1横隔板翼板连接

为了增强横向整体性,在预制T梁安装就位后,现浇横隔板和桥面铺装,湿接缝宽直线段60cm,斜坡段52cm。T形梁架设完毕后,安装模板,绑扎翼板、横隔板、湿接缝钢筋,现浇绞缝混凝土。

6.7.6.2桥面铺装

6.7.6.3伸缩缝施工

为确保伸缩缝面平整、紧密,钢纤维混凝土先铺到桥上,安装伸缩缝时,从路面割切出伸缩缝应占体积,再安装伸缩缝。桥面伸缩缝采用国产CQ60型伸缩装置,全桥共3条;伸缩缝间桥面连续。

安装伸缩缝的上部构造端部间隙、伸缩缝的安装预定宽度均与安装时的桥梁平均温度相适应。

安装CQ60型伸缩装置时,定位值均应通过计算决定,梁体温度一定要测量准确,伸缩体横向高度应符合桥面线型,装设伸缩装置的缝槽应清理干净;如有顶头现象或缝宽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凿剔平整。

安装后的桥面伸缩缝,缝面必须平整,并无堵塞、渗漏、变形、开裂现象。

6.7.6.3栏杆施工

栏杆采用轻型栏杆,高1.05m。栏杆安装时应保证与其下纵梁的连接可靠。

7.0工程施工计划及其说明

7.1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7.1.1项目工程总工期

待监理工程师发布开工令之日起365日历天,计划从2003年7月开工,2004年7月竣工。

7.1.2分项工程工期

7.1.2.1施工准备

2003年7月15日至2003年7月31日

7.1.2.2磨刀梁高架桥

7.1.2.2.1桥挖孔桩基础施工

0#台墩挖孔桩基础2003年8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

1#墩挖孔桩基础2003年8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

2#墩台挖孔桩基础2003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30日

3#台挖孔桩基础2003年9月30日至2003年10月31日

7.1.2.2.2桥梁墩台施工

0#台立柱、承台、耳墙、胸墙、帽梁2003年9月1日至2003年10月31日

1#墩立柱、承台、帽梁2003年1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

2#墩立柱、承台、帽梁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2月15日

3#台立柱、承台、耳墙、胸墙、帽梁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3月15日

7.1.2.2.3T梁预制

7.1.2.2.3.1预制场建设、模板加工制作

2003年12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

7.1.2.2.3.2T梁预制架设

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4月30日

7.1.2.2.3桥面铺装及人行道

2004年5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

7.1.2.3路堤工程

7.1.2.3.1清基

2003年8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

7.1.2.3.2路堑土石方开挖

2003年8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

7.1.2.3.3砂砾石路堤填筑

2003年9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

7.1.2.4浆砌混凝土块护坡工程

2003年1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

7.1.2.4喷锚支护工程

2003年8月16日至2004年2月15日

7.1.2.5排水涵洞工程

2003年11月16日至2004年1月15日

7.1.2.6竣工整理移交2004年7月1日至2004年7月15日

7.1.3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

7.1.4工程管理曲线

7.1.5工期保证措施

本合同工程工作量相对较大,为保证如期完成,在落实资金的同时必须利用时间和空间,保证资源供应,加强管理和各专业间配合,严格按计划完成当天当月任务,以确保365日历天完工。

7.1.5.1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利用

7.1.5.1.1各阶段均要合理地利用时间和空间,按照施工网络计划和施工布置,形成流水作业。

7.1.5.1.2充分利用时间,对不受技术规程影响的分项,组织两班作业。

7.1.5.2保证资源供应措施

7.1.5.2.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订出材料的需用计划,配置足够的原材料和周转材料。

7.1.5.2.2签订材料供需合同以保证不发生停工待料现象。

7.1.5.2.3与劳务公司组织竞标的优选劳务队伍签订劳务合同,确保劳动力按进度需要按时入场。

7.1.5.2.4配置先进高效的施工机械设备,并充分利用以满足施工生产的需求。

7.1.5.3加强管理

7.1.5.3.1建立与施工进度挂钩的经济责任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工期分阶段考核,不断提高工人施工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提高工效。

7.1.5.3.2确保一次达到质量要求,避免质量问题影响工期。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因安全事故影响工期。

7.1.5.3.3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活动GB/T 42014-2022标准下载,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7.1.5.4加强各专业配合

定期召开生产联系会,作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使各专业有序作业,防止互相阻挡而影响工期。

严格执行施工合同,工程资金专款专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为加快工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7.1.5.5限期工程的赶工措施

7.1.5.5.1发扬我单位连续作战能力强的特点,对不受技术规程影响的分项JTG D20-2017标准下载,组织多班作业。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