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道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某大道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45.6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大道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澄南大道立交施工组织设计

1、根据与业主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制定本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2、本方案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桥梁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建设工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和现场施工条件,以合同总工期18个月,即正式开工,2005年4月底竣工做为总工期控制目标,按业主要求建设工期18个月提前到17个月完成全部合同内工程项目作为我部内控进度计划目标,统筹考虑标段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满足阶段工期要求。

成都市建筑工程渗漏防治措施3、本方案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

3.1施工承包合同书,日

3.2施工图设计文件,2003年 5月及2003年8月、9月变更图纸

3.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4《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

3.5《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41—94)

3.6《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 13013)

3.7《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GB 1499)

3.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

3.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 076—95)

3.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3.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

4.1本着“质量第一,精心施工,恪守合同,争创一流”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对本工程进行质量管理,科学组织施工,把好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以高标准的工序质量来保证全部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2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4.3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搞好工序衔接,实现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

4.4搞好环境保护,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4.5优化施工方案,采取网络技术组织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

本标段为江阴市澄南大道B合同段,设计桩号为MK3+380~MK4+807.691,共计,标段内有锡澄路互通立交一座,跨锡澄运河下承式钢筋砼系杆拱桥一座;锡澄路互通立交是本标段的主要工点,主线上跨锡澄路,立交形式为苜蓿叶形全互通,锡澄路互通东侧紧邻锡澄运河,与锡澄运河大桥相衔接。由主线桥、支线桥、匝道桥、辅道桥四大部分组成。桥梁结构物上部构造主要是现浇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摩擦型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线桥全长,起讫里程桩号为MK3+734.596~MK4+687.638,横向左右两幅分离,纵向9联35跨;左幅分跨:5*24+5*28+3*29+(29+40+29)+3*29+4*26+3*26+4*26+(2*26+27.652+2*26),右幅分跨:3*24+(2*24+5*28)+3*29+(29+40+29)+3*29+4*26+3*26+4*26+(2*26+27.652+2*26)。其中第四联的M14~M15孔跨越锡澄路并上跨支线桥第三联(N6~N10),M14、M15#墩布置为斜交形式。主线桥与各匝道桥连接部位如下:主线桥M3#墩与F匝道桥(F1#墩)连接; M5#墩与H匝道桥(H22#墩)连接; M10#墩与E匝道桥(E13#墩)连接; M13#墩与G匝道桥(G1#墩)连接; M16#墩与C匝道桥(C1#墩)连接;M19#墩与A匝道桥(A13#墩)连接;M23#墩与D匝道桥(D19#墩)连接;M26#墩与B匝道桥(B1#墩)连接;M30#墩与Ra辅道桥(Ra1#墩)及Rb辅道桥(Rb10#墩)连接;在主线桥MK4+687.683终点过渡墩处与锡澄运河桥相连接。

支线桥全长,单幅桥,纵向5联17跨;匝道桥共有A、B、C、D、E、F、G、H八座,箱梁均为等高度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辅道桥共有Ra、Rb、Rc、Rd四座,Ra、Rb两辅道桥各为10跨两联连续箱梁桥;跨径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为等高度预应力砼连续箱梁,Rc、Rd分别为单跨、先张法空心板梁桥。

新建锡澄运河大桥为单跨三片拱肋下承式系杆拱桥,桥面总宽,单向纵坡0.5%,双向横坡2%,通航宽度。新桥桥位处现有一座锡澄运河老桥需拆除。老桥全长,3跨简支T梁,(25+40+25)米,桥宽,下部结构为灌注桩基础,每墩4根桩。现有通航宽度。

本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境内,起于青山收费站,止于锡澄高速公路。

路线所经区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较低,起伏高差较小,为较典型的山前平原和冲击平原地貌。

本合同段沿线土质主要为亚粘土和亚砂土,表层土CBR值普遍较低;经过场地内主要河流有锡澄运河和应天河,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项目区域气候受海洋性季风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3.3。C,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夏季降水充沛6—9月为汛期,平均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沿线地形平坦,线外交通运输较方便,且为沥青路面,道路条件较好。锡澄运河为五级航道,与长江相通,水运方便。

工程所在地岩矿资源贫乏,工程所用水泥、砂、石材料主要自外地购进。

沿线网电布设发达,均能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采用双向四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为。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本合同段合同建设工期18个月,合同开工日期为,因多方原因未能按时开工,现计划开工日期为,竣工日期为:2005年4月31日。

本合同段桥梁工程数量大,主要分布在锡澄路互通立交及锡澄运河大桥内。另招标文件规定施工期间锡澄路不中断交通,锡澄运河航运每天断航不得超过6小时。可见桥梁工程数量大、工期紧、干扰施工因素多。

桥梁工程具体数量见下表:

综上所述,本合同段工程重点在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施工将围绕2个重点,1个难点展开。

2个重点是:交通合理科学分流;锡澄路互通立交的施工。

1个难点是:锡澄运河大桥拱肋、系杆的施工。

第三章 施工计划与目标

计划工期17个月,比合同工期18个月提前1个月。

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并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保部优,争国优。

不发生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破损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

严格执行环保法有关规定,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第四章 施工总体布署

成立江阴市澄南大道B标段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合同,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协调好内外关系,确保质量、工期、安全和经济等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1.2队伍布署和任务划分

项目经理部拟设在MK4+500右。经理部下设1个道路施工队,7个桥梁施工队,1个稳定粒料拌和站,2个水泥砼拌和站,其具体布署和分工如下表:

1.3施工设备及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

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工,确保该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和经济等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我方拟投入一支施工组织管理水平高、技术熟练的路桥施工队伍。在接到业主中标通知书之日起陆续进场,开工后一个月内全部到位。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试验、测量及质检仪器设备表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合同段建设工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和现场施工条件,施工进度的控制原则是:按业主要求的建设工期18个月提前到17个月完成全部合同内工程项目并满足阶段工期要求。各主要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如下:

部分施工人员开工前进场。

进行材料的调查研究工作,联系货源和进料渠道。

修建办公和生活设施,施工人员陆续进场。

施工机械、机具分批分期进入施工现场。

平整场地修建生产设施。

复测平面控制导线、水准点、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

建立大型拌和站和中心试验室。

测量放样,做好动工准备工作。

调查地下原有管线,对影响桥梁施工的管线进行拆迁。

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学习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监理程序。

由项目部总工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编制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1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复测和引测。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图纸、复测资料进行计算和测量放样。

1.2以本工程执行的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标准。

2.1对施工现场及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本工程平面布置图,建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在考虑通视条件、稳固状态、放样方便等各种因素,要求达到每设一个控制点。控制点在高架桥中心线两侧间隔分布,以建立通视情况良好的导线控制网。放样时每点至少有两个控制点做后视,以便校核。

2.2定期对导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校验,保证各点位于同一系统。随着施工的进展,每个月至少复测一次,以求控制网达到精度要求。

3.1按图纸中结构不同的施工部位,分别制定不同的测量方法,以满足精度要求和施工进度要求。

3.2桩基础施工时所需要的轴线,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用全站仪直接放出桥墩中心点。然后将仪器架至桥墩中心点,后视控制点,定出切线,再转90度定出法线桩。如果一次无法投测到位,可以在附近适当位置临时转点,但转点次数尽量控制一次。

3.3桩施工结束,采取同样方法确定承台位置。

3.4承台浇注完毕后,所需要的轴线采取后方交会,定出偏移轴线,测站为承台上的任意点,根据该点坐标值计算出到中心点角度和距离,以极坐标法定出其它轴线。

3.5箱梁施工阶段轴线放样

a.箱梁底腹板轴线控制

●在墩身施工完,而支架尚未搭设之时,对墩身顶进行中心点投测,并做好标志,为下道工序做好准备。

●在底模铺设和支架预压完毕,而墩顶尚未掩盖之时,以上述放样好的中心点为测站,以另一桥墩中心点后视,后视尽可能远,定出箱梁底模上的侧模边线。

●侧模的投测方法可采用支距法或坐标法。

●投测完毕之后,用钢卷尺校验底模两侧相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为理论的计算长度。

b.箱梁翼缘轴线的控制

此部分要控制的是桥面结构最外端的侧模轴线。由于箱梁翼缘与水平面存在一个角度,且全部朝向中心线倾斜。所以仍然采用桥墩中心点对其进行控制。

●桥面轴线的放样主要包括桥梁纵向轴线及部分横桥向轴线,尽量利用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进行放样。若无法从周围建筑物顶向桥面放样,则采用自地面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向桥面引入转站。

●以桥面上的转站为测站,后视地面控制点,进行桥面轴线的放样,定护栏的线形。

4.1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a.根据业主提供的等级水准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引测,布置在施工区域附近。为保证施工期间高程点的稳定性,点位设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b.考虑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测。

4.2箱梁以下部分的测量

a.箱梁以下部分主要包括承台高程控制、墩身高程控制等。

b.各部分的标高均直接采用高程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到施工部位,并按规定误差范围进行精度控制。

4.3箱梁以上部位的高程测量

a.箱梁以上部分主要包括箱梁底板高程控制、翼缘高程控制、桥面高程控制等。

b.箱梁底板部分的高程放样直接使用控制网中的点位,引测至梁两端的墩身上。使用模线连接两端标高,从而为底模的高程建立控制线。

c.翼缘部分存在一个倾斜的底面,该部分采用控制网中的点,引测至桥跨两上端面翼缘的下方。由于翼缘底是倾斜的,所以建立高低两个控制标高。将两端标高点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翼缘底模的高程控制线。

d.桥面系施工阶段,箱梁砼面已经达到设计强度。所以只要将高程从地面高程控制点引至桥面进行施工控制。

5.1经纬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垂直、水平度盘水平;目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

5.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

5.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采取多次往返测量。

5.4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

5.5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

5.6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所有仪器操作均要进行换手复测。

5.7在定点测量时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

5.8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

5.9每个月必须对控制点进行校核一次,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雨后,也要及时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校核。

5.10严格控制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

第六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第一节 施工准备

本工程施工准备主要内容有交通组织、人员、设备、材料的进场及施工人员驻地建设;施工便道、场地硬化、动力线、给水管道、通讯设施建设;控制网复测、施工测量放样等。

澄南大道B标为在原平交道口基础上修建立交,现有交叉路口为十字路口,南北向四车道,东西方向二车道(向东道路已封闭)。立交施工占有原交通道路,为解决北、南、西三向道路交通问题,需修建临时交通辅道。

1.1交通辅道的平面布置

我部拟在c、d设计辅道外侧红线内修筑临时交通辅道,两条临时交通辅道通过F匝道第5孔(净高5.1m)、主线桥第8孔(净高7.5m)、H匝道第20孔(净高7.1m)与N支线起终点相连,向西与澄南大道老路连接。(见交通辅道示意图)。

1.2交通辅道结构形式

临时交通辅道宽度拟定为13M,其中机动车道宽9米,两侧各2米的人行道。因临时交通辅道大部分处于拆迁建筑物处,地基较好,且表层为建筑物砖石砼结构碎块,此段交通辅道施工时对建筑砖石砼碎块原地整平碾压30cm厚度,上铺10cm碎石,再进行碾压形成泥结碎石路面,对于辅道处于原耕地范围的路段,地基处理采用30cm4%的石灰土,上铺30cm厚度宕渣和10cm碎石,再进行碾压形成泥结碎石路面,使用期间派专人进行养护,并及时维修,确保交通畅通。

1.3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确保施工期间被交道路车辆安全,正常通行。

1.3.1为确保交通安全及施工安全,施工范围内用彩钢板封闭围护,并设置施工标志、安全标志。

1.3.2跨临时交通辅道的箱梁支架采用我公司自行研制的桁架式支架,保证每幅路10米的通行宽度,交通维护上采取如下措施:

a、支架前后设置限高架,并设置警示灯、慢行标示牌等。

b、桁架立柱基础前设置防撞墩,用反光漆刷上斑马线,以示司机注意,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c、支架前后方200m处设置限高、限速标志。

d、支架前后方50m处设置减速梯及警示墩。

1.3.3搭设支架时,尽量利用夜间车辆较少的时间进行。

在穿过村庄或桥下有公路的桥梁,施工期间要维护原路的正常交通,设置明显的交通安全标识,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确保施工期间被交道车辆安全,正常通行。

2、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

根据该工程的工程特点及工程量,我部计划进场固定职工80人,民工720人,为保证临建包干费用,拟采用以下措施:项目部、生活区及拌和站租用厂房或民用楼房;生产加工车间、仓库等在立交圈内在不占用桥位的情况下尽量利用有效空间进行设置。

3.施工便道及施工场地

根据招标文件有关要求,本着少占土地、满足使用并注意保持原排灌、排涝系统,避免破坏和污染的原则,进行便道修筑和施工场地布设。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保证在雨季时满足工程施工。

施工便道与当地现有道路相连,便道采用路基宽度7.0m,路面宽度6.0m标准,支线便道采用路基宽度4.5m,路面宽度3.5m标准,每隔150~200m设一会车道。路面采用15cm泥结碎石结构形式,设双向横坡,道路两侧设边沟以利排水。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见图。

新建便道和施工所用临时占地在施工完成后予以复耕恢复。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我部将申请由江阴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协助接入2.5寸水管供水。考虑前期钻孔桩泥浆及后期砼现浇箱梁养生用水量都较大,且此两项施工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我部计划利用锡澄运河内的水用胶管作为输水管道负责各桥位钻孔桩泥浆及砼养生用水。

拟在外辅道的外侧红线处安装三台560KVA变压器,高压接地方电网,需架设160m高压支线。施工现场所需低压线路设在红线内便道的另一侧,以减少对施工现场机械的干扰。对焊机等大用电量设备,设专线供电。考虑施工的连续性,防止电网拆迁等因素造成停电停工,故配200KW发电机组三台备用。

本工程拟派施工设备由我公司设备中心采取汽车运输的方式,按施工计划安排分期、分批到达施工现场,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主要材料在市场准入材料范围内择优选购,并符合国家、江苏省及江阴市的有关规定。材料运输采用水运与汽车运输相结合的方式,地材就近解决,采用自行运输或雇用地方船只由水上供料。施工所用混凝土由我公司设在立交圈南部约2.5KM的拌和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地。混凝土拌和站拌和能力为120m3/h。

10.锡澄运河大桥施工前准备:

10.1老桥拆除:桥面系用风镐等机械破碎清除,T梁用浮吊吊运至岸上,平板车托运至业主指定地点。盖梁和部分立柱利用浮吊用破碎机破碎、清除。立柱破碎至可利用的高度,保留的立柱作为搭设平台的基础。在桥梁施工完毕后,水下爆破拆除水下立柱和承台,并清理干净。

10.2平台和支吊系统搭设:对应于老桥桥墩位置顺应河道方向和河道中心打入3排Φ1000钢管桩,搭设41米结构施工用平台和支吊系统。平台采用钢管桩基础,上部用贝雷梁和型钢方木组拼而成。上部拱肋在支架上施工。对应的系杆和桥面系在平台上或在吊架上施工。

§第二节 主要施工要点

本工程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软基处理预压期长,工期较紧,原本可流水作业的工序只能采用并行操作法施工,因此在施工人员及设备上要加大投入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1.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石灰土:采用德国宝马路拌机拌和。

土方路堤:采用挖掘机装车,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

2.路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3.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桥梁桩基础采用循环回转钻机及旋挖钻机成孔。

全部普通混凝土连续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根据不同地形条件采用不同的支架平台体系。箱梁外模采用进口木质胶合板,内模采用钢木组合结构。

运河拱桥拟用钢管桩基础搭设51米结构施工用平台和支吊系统,两侧各5米作为便桥。上部用贝雷梁和型钢方木组拼而成。上部拱肋在支架上施工。对应的系杆和桥面系在平台上或在吊架上施工。

混凝土由搅拌楼集中拌和供应,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汽车泵或地泵泵送到位。

本着连续、平行、协调和均衡的基本原则,拟准备如下施工方案:

1.1对于一般土基处理:

a、清除淤泥:我部拟采用射水吸泥与机械挖淤相结合的方法清淤,结合实际情况在挖掘机易进入的地方挖除淤泥,塘内的淤泥一定要完全彻底清除干净,直到清挖至河底原状土完全暴露为止。清除塘内淤泥,以及坡上杂草、杂泥后,河岸边坡按不小于1﹕1.5的坡度挖成阶梯状,每层阶梯高宽不小于100cm。在基坑内设置一个积水坑,积水坑内放置一台泥浆泵,及时抽干地下外渗水,防止基坑原状土含水量上升,破坏原土土质。

b、水(鱼)塘回填: 地势低洼积水和水(鱼)塘路段,清淤后采用碎石土回填至原地面,回填部分的压实度不低于90%;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地基的水塘,清淤后采用素土回填至原地面,整平后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

1.3软土路基处理地段:

本合同段内分布的不良地质体主要为软(弱)土地基。一般软土段及桥头、桥头过渡段采用湿喷桩+砂垫层+土工布预压方法。

本合同段预压处理路段等超载土方20961M3。

预压期采用90~180天。

预压施工高度等于路基设计高度+路面与路堤填料密度的等效厚度差+超载高度(超载预压时加此项)+路基的预压期沉降量。

对于等载预压、超载预压土方,应分层填筑,逐层压实至要求的压实度。顶部应平整,并成2.5%~3%横坡以便排水。

1.3.2湿喷桩处治方法:

本合同段湿喷桩处理路段设计总桩长为283977m。

a、湿喷桩设计桩径0.5m,桩矩1.0~1.5m左右,在平面上呈梅花形布置(布置区域边线与构造物基础轮廓线平行)。并处理至路基坡脚外或锥坡坡脚外增加1排桩。

①现场平整和碾压:施工场地首先应予以清理、整平,坡度不大于2%,并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稳定后,测量地面高程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对于河塘地段清淤后在河塘底填筑30~50cm素土(压实度不小于85%),在整平河塘底后,湿喷桩钻机进行施工。

湿喷桩施工前按设计图纸要求绘制每个施工段落的桩位平面布置图,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施工前每个段落放完全部桩位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复测。

ⅰ.湿喷桩钻机自动纵横向移位,调整钻机钻杆垂直度,使钻机钻杆倾斜度不大于1%,钻头对准孔位。

ⅱ.启动搅拌钻机,钻头正向旋转,实施钻进作业。为了不致堵塞钻头上的喷射口,湿喷桩在钻进过程中可不喷水泥浆,只喷射压缩空气,即保证顺利钻进又减小负载扭距。下沉钻头钻进时,控制钻进速度,须根据土质软硬,选择档次。

ⅲ.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

ⅳ.启动搅拌钻机,反向旋转提升钻头,同时打开发送器前面的控制阀,按需要用量向被搅动的疏松土体喷射水泥浆,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尽可能搅拌均匀,使软土与固化料充分混合,喷射量与提升速度应匹配,如一次喷浆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可采用两次喷浆。提升时不能使用快档,宜选择中、慢档提升,保证搅拌均匀。

ⅴ.重复启动搅拌钻机,钻头正向旋转,钻至设计标高后停钻,再次反向旋转提升钻头,边提升边搅拌(如喷浆量不足,可喷足不足浆量)至原地面,进行全桩长复搅(复搅一次是指喷浆结束后,钻头从桩顶下钻搅拌至桩底后提升搅拌至桩顶这一过程)。

ⅵ.移动钻机至新孔位重复以上的过程。

ⅰ.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浆标高,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体长度,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ⅱ.湿喷桩施工中途如遇停电、喷浆口堵塞等机械故障而不得不中断时,必须复喷,第二次喷浆接桩时,其重叠长度应大于1m,如间隔时间超过12小时,该根未完成桩作报废处理,重新进行打设,新桩与报废桩外边缘的距离不大于设计桩距的15%。

ⅲ.湿喷桩水泥应保证质量,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性的劣质水泥。

ⅳ.桩身施工时,应采用中低速档钻进(或提升),切勿采用高速档钻进(或提升)。

ⅴ.施工记录有专人负责,记录真实可靠,字迹清楚,施工过程中,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监督,以确保成桩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对不合格者根据其位置和数量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复打或补桩等措施进行处理。粉喷桩的允许偏差为:

桩距:±100mm;桩径:不小于设计;桩长:不小于设计;竖直度:1.5%

单桩喷浆量:符合设计要求

ⅰ.成桩七天后,将桩头上部按规定要求清除露出桩型,并按有关要求和频率对桩头进行检查,检查桩体成型情况及搅拌均匀程度、桩径、桩距等指标。

ⅱ.成桩20天后,对湿喷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查其成型情况,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1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见附表)

2.2土方存放:土方从取土场运至现场后直接堆放到需要铺筑的路段进行翻晒,在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摊平压实。另外在不同地段的低填方路段,结合实际情况设临时土方堆放场,翻晒后进行二次倒运。

2.3.1填土路基土方要求含水量接近最佳值,并清除土料中杂质,运至现场后进行摊铺压实,先用推土机大致整平,为保证路基横向排水流畅,每层要有2%~4%的横坡,再用6T压路机静压2遍,然后用平地机细致刮平,根据实验路段的施工参数,遵循先轻后重、先低后高、顺路线方向压实到规定压实度。

碾压成型的填方路基,如遇雨淋,无论验收与否,应在雨后重新碾压,再填筑上一层。

2.3.2填土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填筑,不得混淆,优质土应填在上层,移挖作填的土,如含水量符合要求,应随挖随填,并及时压实。每层土的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公路式断面路基填土,其填筑宽度在修整边坡后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严禁贴坡补足宽度。

2.3.3填方路段原地面标高以下的各种管道、涵洞及其它构造物

应先期完成,地面下各种管、涵周围及顶面回填土应按路基、沟槽压实度要求对称,均匀进行,薄铺轻夯,分层回填密实。对浅埋管道必须加固处理。

2.3.4桥台与路基结合部填土应认真,分层填筑压实,层厚不应大于20cm,并略向桥外方向倾斜。先施工构造物后填筑路基时,对于大型机具难以压实的地方,应采用小型震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薄层夯实或碾压。对涵顶50CM以内填土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

2.3.5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震、先低后高、先慢后快以及轮迹重迭等原则,二轮压路机前后轮迹应重迭20cm,三轮压路机为后轮宽度的一半。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分,应采用小型机具分层夯实,土方路基压实须达到设计规定值。

本标段路基填料主要为石灰稳定土,按路基不同层位的石灰掺加剂量,采用路拌法铺筑。

2.4.1材料准备:粘性土要经过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20mm,生石灰粉在使用前避免受潮成团,其粒径应能通过10mm筛,并尽快使用。

2.4.3洒水、拌和整型:摊铺均匀后如经检查含水量不足,应用喷洒式洒水车补充洒水,以求达到最佳含水量,焖料24小时后,采用宝马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应有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和含水量,调整操作,拌和深度应达到层底,严禁在拌和层底留有素土夹层,应略破坏下承层的表面(约1cm),以利于下层的粘结,拌和要从边到中进行,切入相临幅不少于30cm,以确保该层材料充分拌和,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花面和土团,水分合适均匀。用于平地机初步整平和整型,对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和石灰稳定土进行找补平整,并配合人工消除集料窝,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每次整型都要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整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2.4.4碾压养生:掌握拌和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石灰稳定土表面应保持湿润状态,如蒸发太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碾压应用12t以上压路机,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15cm,应采用先轻后重的方法,在路面全宽的范围内进行,直线段有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有内路肩向外路肩进行碾压,后轮应重迭1/2轮宽。稳定土要经过不少于7天的养生期,养生期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也不宜过湿,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该层尚应经过一个月的温暖天气的气候养生,以保证石灰的固化。

软土层厚度大于5.0m、路堤高度大于5.0m,及软土层横向有倾斜的软土路段,纵向每50m设一观测断面,在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布设3个观测点;一般路段纵向每100m布设一观测断面,仅在路堤中心布设1个观测点;在跨度超过30m的桩基结构物的两端各设一观测断面,跨度小于30m时仅在一端设置。

3.2.1施工期:每填一层观测一次,路堤填高超过极限高度之后,每天需要观测一次,因故停止施工,每三天观测一次。

3.2.2预压期间:第一个月每三天观测一次,第二个月至第三个月每七天观测一次,从第四个月起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直到填筑路面前。

3.3临时水准点的设置

临时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垂直向和水平向变形影响的坚固的地基上或永久建筑上,其位置应尽量满足观测时不转点的要求,每三个月对设置的临时水准点校核一次。

3.4侧向位移(稳定)观测

3.4.1侧向位移点及其基桩的布设

侧向位移点布设在软土层厚度大于3.0m、路堤高度超过5.0m路堤两侧的坡脚处,基桩必须布设在坡脚外路堤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一般情况下布设在离坡脚20m以外。侧向位移点纵向间距每50m路基两侧各设一处。

3.4.2观测及其频率

侧向位移桩和基桩设置好后,采用钢尺量测侧向位移桩和基桩之间的距离,量测钢尺的拉力为5公斤(或由量测人自定),有条件时也可用红外测距仪量测。观测工作在路堤填高超过3m时开始,其频率为每天观测一次,直至路堤达到设计的施工标高。

3.5不稳定状态的判断标准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若中心沉降量达到1.5cm/d,或日侧向位移量达到0.5cm/d以及边部沉降量大于中心沉降量时,标志着不稳定状态的出现,应立即停止加载。

3.6路面铺筑时间的确定

路面铺筑必须待沉降稳定后进行,采用双标准控制;即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设计容许值,同时要求连续2~3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均不超过5mm,方可卸载并开始路面铺筑。

4.1最终路基修整在路基工程施工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回填之后进行。

4.2首先检查路线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度、边坡及相应标高等,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路基边缘和坡角处挂线进行整修。整修采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自上而下进行刷坡。

4.3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4.4路基边坡刷坡应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原则上每填筑2米高路基刷坡一次,路基填筑完毕后,用人工将边坡和平台刷整齐,线形应顺自、圆滑,坡面应平。

5.2.1台背回填前先将桥台基坑回填至原地面高,这部分属于基坑回填,按基坑回填方法进行。

5.2.2台背回填务必在完成该孔箱梁或其它构造物上部结构,支撑系梁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开工报告批复后)进行。

5.2.3填筑前清除结合面淤泥、杂物、软土、松散土与路基衔接部位逐层开挖台阶、分层填筑。

5.2.4作业面尽量能满足压路机操作,当台背太窄不能满足压路机碾压时,需开挖路基一定长度,个别角隅压路机无法碾压或八字墙外侧不准重型碾压处,采用手振动羊足压路机压实。

5.2.5台背回填范围按照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指定进行确定。填筑前在台背(或肋板),分左、中、右用红漆标示出填层厚度和层数,以保证回填施工均匀地分层进行和表面横坡一致。

5.2.6台背回填范围内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5.2.7台背回填时,要顺路基做成一定坡度,防止雨水浸泡台背和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渗透影响填固质量。

5.2.8台背回填填料采用的灰土,场外集中拌合。

5.2.9桥头回填作为关键工序重点控制。

6.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6.1加强测量控制:施工前要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对可能覆盖的控制点要做护桩并精确测量,路基施工中每一层都要进行放样,准确控制中桩位置,标高及该层填土边缘位置,避免不足和超填浪费,按要求加宽部分应随着路基的增高,将其多余部分随时修整加以利用。

6.2加强检测: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求及时测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控制施工质量,随时掌握填料的天然含水量。当其含水量偏大时,应先挖出,摊在稍高处晾晒,然后才可铺填。当天气干燥时,摊铺后要用洒水车洒水。控制洒水车行走速度,以使洒水量适度。洒水车不得在一处停留,以免造成局部过湿。总之,要控制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6.3严格控制每层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进速度、碾压遍数和振动力大小,严禁采用倾填的方法施工。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要求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6.4雨季前必须做好已填筑路基的临时纵横向排水,对高填方路段应做好防水处理。

路面工程主要包括: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

1.二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

1.1.1混合料运至现场后,应立即用推土机摊铺,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1.1.2用压路机快速的在初平的路段上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1.1.3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每次整型都要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整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然后再根据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每隔20m设一断面,并埋置灰点标记。

1.1.4标记点或标记线设置好后,再用平地机以此为准精细刮平,将高出的料直接刮出路外,注意不要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1.1.5整形使稳定土层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1.2.1掌握好稳定土含水量,整形完成后当拌和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及时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二灰稳定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如蒸发太快,则及时补洒少量水。

1.2.2碾压用12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用先轻后重的施工方法。在路面全宽的范围内进行,直线段从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后轮重迭1/2轮宽。

1.2.3碾压时先稳压一遍,再用轻振碾压2~3遍,然后再重振碾压3~4遍,直到表面无明显轮迹,最后不开振动光一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在稳压、轻振碾压时采用1.5~1.7km/h,以后用2.0~2.5km/h。

1.2.4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

1.3.1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石灰粉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1.3.2在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应将接缝修整平顺。

二灰稳定土底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二灰稳定土底基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以保证石灰的固化。二灰稳定土底基层完成后,按要求做好试验和弯沉值试验,试验合格再报请监理现场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1.1下承层:提前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规范要求,达不到标准的路段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施工。

2.1.3混合料组成设计

2.1.3.1混合料组成的各种原材料进行标准试验。

2.1.3.2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及抗压强度等实验。

2.1.3.3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2.1.4选定不小于100m路段做试验段,以验证配合比,确定虚铺系数、摊铺速度、合理的碾压组合遍数等参数,优化施工方案以指导后面的施工。

2.2.1测量挂线:利用控制点放出中桩和边桩的位置,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曲线段每5m设一桩,确保平面位置及高程的准确无误。挂线时基准线要拉到规定的拉力,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

2.2.2清扫、洒水、准备下承层:把下承层清扫干净,表面无浮土、杂物、洁净,并洒上水使之湿润,便于层与层之间的粘接。

2.2.3.1所用拌和站自带电子计量系统,各种材料分级进料且计量准确。

2.2.3.2根据实验资料及试验段总结,提前作好拌和机的调试和人员的准备工作。

2.2.3.3配料必须准确,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2.2.3.4拌好混合料后,存入储料斗,待储满后,再放入运输车箱,以减轻或避免混合料发生离析。

2.2.3.5实验室定期对原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针进行检验,频率不小于规范要求。

2.2.4运输: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

2.2.5.1摊铺机位于摊铺起点,按松铺厚度垫好熨平板,熨平板下两边靠中部垫宽20cm以上长60cm的硬质木板,高度与松铺高度一致。

2.2.5.2运料车在摊铺机前20~30cm处停下,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接住,推向挡前进,运料车向摊铺机受料斗卸料,在摊铺过程中,边摊铺边卸料,卸完料后运输车即离去,另一辆运输车再倒向摊铺机。

2.2.5.3拌和机产量、运输车辆运料能力,同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匹配。摊铺开始前,有3辆以上的运料车等候,并配专人指挥车辆,使摊铺机开机后连续摊铺,尽量避免停顿。运料车倒车接近摊铺机时,避免撞击摊铺机。

2.2.5.4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对于加宽段,应采取如下措施尽量减少纵向缝。

在第一幅摊铺完成立即进行第二幅摊铺时,接缝处先摊铺料未碾压的10~15cm同新铺料共同找平,一道碾压。

如第一幅摊铺完成后未能立即进行第二幅摊铺时,按照留设纵缝方式处理,在第一幅施工时,靠第二幅一侧设置方木或钢支撑(厚度与压实厚度相同),碾压密实,至凝固后拆除模板。等该幅养护期完成后再进行第二幅施工。纵缝与路线平行,不斜接,纵缝留设位置避开下层已有的纵缝位置及上层可能设缝位置。

2.2.5.5横缝的设置原则与纵缝相同,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横缝的发生。横缝应垂直于路线中线,不斜向留缝。

2.2.6.1混合料摊铺后在水泥初凝前及时进行碾压,用CA25压路机先静压一遍,从两侧向中线碾压,速度约1.6km/h,然后轻振1遍,再用YZl8A压路机重振2~3遍,速度约2.3km/h,到满足压实度要求为止。最后用YZl8A压路机静压1~2遍,直到无明显轮迹。

2.2.6.2碾压过程中由质检组进行检测:a、检查含水量是否合适,需要调整时及时反馈到拌和站进行调整;b、检测压实厚度及高程,有差异时,摊铺机应及时作相应调整:c、检测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以灌砂法为准;d、检查混合料均匀性,有明显离析、弹簧处,应及时进行处理,调换混合料;e、检测平整度,提出改进措施。

2.2.7.1碾压完成后即进行保湿养生,第二天开始洒水养生7天。洒水养生必须注意控制洒水量,特别是不能泡水。

2.2.7.2封闭交通: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须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但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5.1.3-2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总包).doc§第五节 桥梁工程施工

一、锡澄路互通立交施工

锡澄路互通立交桥下部构造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柱式墩,肋板式台;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连续箱梁采用满堂支架现浇。

本立交均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桩径Φ180cm桩基24根,桩径Φ150cm桩基436根,桩径Φ120cm桩基540根。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解决好以下问题:

a、桩位处的旧建筑物基础要彻底清除干净,以尽快的埋设护筒开钻。在桩位处用机械(人工)破土开挖,使原建筑物基础全部暴露,根据基础类型分别采用人工开凿、机械破碎、机械切割、机械吊运等方法以最快最安全的方法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清除一切障碍物和管网的改移工作,为顺利开工创造条件。

C:由于互通范围内线形较为复杂,墩柱横向间距又随桥梁宽度变化,桩径、桩距也不断变化,所以桩位比较复杂,在正式开钻前脚和桩位坐标,并正确定位。

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