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标段土建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地铁工程标段土建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33.7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铁工程标段土建工程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1.1、《*站防水施工图》

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1.6、国家、省、市其他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职业健康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1.7、我单位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方面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等。

GB/T 38721-2020标准下载 2.1、确保安全原则

安全生产时企业永恒的主题,最好的效益,发展的基础,施工生产永远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根据本标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进度,实行网络控制,搞好工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工期要求。

严格按照建设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北京市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组织施工。

2.5、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的原则

重视环境的保护,控制大气、水和噪声等污染以及职业健康、安全和卫生。

2.6、严格遵守规范、标准的原则

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本站共有乘客出入口4个,分别位于*交叉路口的四个象限;此外,布置消防疏散通道3个,分别位于车站两端,消防通道全部设置于*路中间绿化带内;风亭两组共6个,西风亭有新、排风亭各1个,东风亭有新、排风亭各1个,另有活塞风亭2个。所有风亭均为低风亭、设置于*绿化带内。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形式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体系。

车站防水等级为一级,明挖结构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方案。顶板采用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和底板采用双层各厚的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暗挖结构采用厚ECB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方案。防水板与基层间设置/m2的无纺布缓冲层,底板平面部位的防水层上表面设置/m2的无纺布保护层,并浇注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站所处区域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包括杂填土①1层、粉土填土①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包括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粘土③2层、粉质粘土④层、粘土④1层、粉土④2层、粉细砂④3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包括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粉细砂⑤2层、粉质粘土⑥层、粘土⑥1层、粉土⑥3层。

****站标准段结构地质断面图

车站标准段底板底主要位于④层,端头井底板底分别位于⑤层和⑤1层,围护桩桩底基本位于⑤1层和⑥层。

****站端头井段结构地质剖面图

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地下水对本站的影响最大的主要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这三层水水位均位于结构底板以上,对车站基础直接产生浮力作用的地下水为承压水,含水层为圆砾卵石⑤层、中粗砂⑤1层。地质勘察报告中地下水位高程测量在6月进行,标高13.85~11.48,属于枯水期,水位标高变幅约2~。

5、特殊岩土及地下水对本工程的影响

(1)拟建场地第四纪冲洪积覆盖层厚度约为200~300m,场地内除有填土层分布外无湿陷性黄土、膨胀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特殊性岩土分布。

(2)拟建场地填土为杂填土层、粉土填土层,普遍分布。粉土填土的密实度差,自稳性很差,很易发生坍塌。杂填土层厚度最大处达,较为松散,含有砖块、卵石、白灰等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对暗挖洞顶支护会产生不利影响,易坍塌。

(3)对本站影响最大的三层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均位于结构底板以上,含水层以砂砾石为主,对本工程的建设主要存在基坑渗透变形、支护体系失稳、结构上浮等影响。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变化大、水量补给较充分,且含水层透水性较好,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产生潜蚀作用,并造成流砂、坍塌现象,还会产生基底的管涌和隆起现象,影响施工安全。

拟建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区内,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I类,车站区域自地面以下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在地震作用下均不液化。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

1.1、轨道交通地下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2、防水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

1.3、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加强防水。

1.4、选用的柔性防水层应具有环保性能、经济实用、施工简便、对土建工法的适应性较好、能适应当地的天气和环境条件。成品保护简单等优点。

1.5、优先选用不易窜水的防水材料和防水体系,减少窜水对后期堵漏维修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车站主体结构及出入口通道的防水等级为一级。东、西风井与消防出入口相连,防水等级也为一级。一级防水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a、熟悉施工图纸及操作规范,制定作业交底书,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防水技术要求。

b、试验室对所采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确保采用的原材料满足要求。

c、防水工程主要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a、工程部根据作业要求编制材料计划,下发限额领料单,由作业班组到材料部门领取所需材料。

b、防水施工材料提前采购,进场后对其外观、规格、型号、性能指标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防水材料进入现场进行见证抽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c、为防止防水卷材在储存或领用过程中损坏,作业班组领取防水卷材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有无断裂、变形、孔洞等缺陷,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4.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防水混凝土采用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置成的C40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0。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应满足抗裂抗压、抗冻和抗侵蚀等耐久性要求。试验混凝土抗渗等级应比设计高一级(0.2Mpa)。防水混凝土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oC,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采用厚C15素混凝土垫层。

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方案。顶板采用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和底板采用双层各厚的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Ⅱ型)。

采用厚ECB防水板进行全包防水方案。防水板与基层设置/m2的无纺布缓冲层,底板平面部位的防水层上表面设置/m2的无纺布保护层,并浇筑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结构环向垂直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

2)、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

3)、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4)、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涂水泥浆或界面剂,再铺30~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5)、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涂刷界面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6)、在施工缝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时,可不另外涂刷其他种类的界面剂。

变形缝、施工缝为防水施工的重点控制部位,防水方案如下表:

5.1、明挖结构底板、侧墙防水施工方法

明挖结构底板、侧墙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双层铺设,第一层采用SBSⅡPY PE4类材料,第二层采用SBSⅡPY S4类材料。

(1)混凝土垫层和围护桩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注浆或表面封堵)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找平层。

(2)找平层采用1:2.5的水泥砂浆或防水砂浆,后厚度不小于。

(3)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用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4)找平层表面应坚实、基本干燥,不得有明水,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

(5)在阴角部位均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50x的钝角或R≥的圆角,阳角部位均应做成不小于20x的钝角或R≥的圆角。

(1)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材料采用单层SBSⅡPY PE类材料,宽度为,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转角两侧各,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

(2)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次部位的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3)平面防水层均可采用空铺法铺设在基层表面,防水层幅面间的搭接宽度为,采用热熔满粘焊接。第一层防水层与阴、阳角部位的加强层热熔满粘。

(4)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热熔焊接,要求砂面面向施工人员,第二层卷材搭接宽度,热熔满粘。第一层防水层搭接缝与第二层防水层搭接缝之间应错开1/3~1/2幅宽。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立即浇筑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立面的第一层防水层采用点粘或条粘发固定,第二层防水层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满粘粘贴,搭接做大同平面防水层。要求防水层甩槎长度均应超过预留钢筋端部至少。必要时应将甩槎卷起后吊挂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保护。

(6)平面防水层的甩槎(超出钢筋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措施进行保护(模板、砖、沙袋等硬质材料覆盖),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

(7)侧墙防水层应连续铺设至顶板上表面以上的高度。

(8)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施工缝防水层采用单层SBSⅡPY S4类材料,加强层宽度为,砂面应面向施工人员,加强层应与防水层满粘粘结;变形缝顶板部位加强层采用厚、宽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共)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范围隔离膜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不得有空鼓及折皱,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侧墙及底板均采用厚,宽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组成“复合防水加强层”。

(9)立面防水层分段铺设完毕后,除需要进行后续搭接的防水层外,均需要及时施做保护层,保护层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

(10)预留孔洞(车站与出入口通道、车站与通风道、车站与区间接口)四周的防水层均需要采用厚度不小于的复合板进行保护。

(1)雨、雪天气和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3)应确保基面的干燥程度满足设计要求。

(4)防水层施工抢,应确保穿墙管、预埋件均应施工完毕。防水层铺贴后,严禁在防水层上开洞,以免引起渗漏水。

(5)采用热熔条粘发将防水层固定在基层表面时,应确保粘结牢固、可靠,基层表面可不涂刷基层处理剂。

(6)如围护结构基层潮湿时,第一层无法采用条粘或点粘施工,也可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卷材,固定点应设置在卷材搭接缝部位,并确保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

(7)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法,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铺设完毕的防水层滑脱。

(8)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于“外防内贴”法铺设时,基层应干燥。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铺设,且第一层铺设前,应在基层表面涂刷冷底子油。

5.2、明挖结构顶板防水施工方法

明挖结构顶板防水层采用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用涂刷法施工,一级设防要求时的成膜厚度不小于。与聚氨酯防水涂料配套是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40~/m2的聚氨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14~20目)。

(1)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靠尺进行进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压实;当基层出现大于的裂缝时,应骑缝各先涂刷后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3)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3x的钝角或R≥的圆角,所有阳角部位均应做成1x的钝角或R≥的圆角,转角范围基层应光滑、平整。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先涂刷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5 ~/m2),底涂层实干后,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度为,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照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得过厚过薄,应用单位面积涂布量和测厚仪两种手段控制涂膜厚度;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做防水层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厚的细石混凝土,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不小于350#纸胎油毡或厚度为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所有的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倍率均为25~30倍。

(1)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2)涂膜防水层不得有露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现象。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牢固粘贴,不得有空鼓、砂眼、脱层等现象。成膜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3)涂膜收口部位应与基层牢固粘贴,不得出现翘边、空鼓部位,必要时在收口部位采用防水砂浆覆盖。

(4)刚性保护层完工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涂层的预留搭接部位应由专人看护。

(5)应根据施工环境温度的变化(夏季高温环境或冬期低温环境)对防水涂料的配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温度下的成膜速度和质量。

a、填土宜采用粘性土,填土中不得含石块、碎石、灰渣及有机物。

b、回填施工应遵循对称的原则,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回填厚度超过后方可使用机械回填夯实。

5.3、暗挖结构防水施工方法

暗挖结构主要采用塑料防水板进行防水,塑料防水板采用无钉孔铺设双焊缝施工工艺施工,其中一级设防要求是,采用厚的ECB防水板,缓冲层和底板(仰拱)柔性保护层均采用/m2的短纤无纺布。与防水板配套使用的材料包括塑料外贴式止水带、注浆系统、塑料圆垫片(暗钉圈)、铁垫片、水泥钉等。

(1)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无明水流,否则应进行行初支背后的注浆或表面刚性封堵处理,待表面上无明水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2)铺设防水板的基面应平整,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进行找平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1:2.5水泥砂浆抹面的方法,一般宜采用水泥砂浆抹面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基面应满足如下条件:D/L≤1/10,其中D:相临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最大深度;L:相临两凸面间的最短距离。

(3)基面上不得有尖锐的毛刺部位,特别是喷射混凝土表面经常出现较大的尖锐的石子等硬物,应凿除干净或用1:2.5的水泥砂浆覆盖处理,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刺破防水板。

(4)基面上不得有铁管、钢筋、铁丝等凸出物存在,否则应从根部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浆覆盖处理。

(5)变形缝两侧各范围内的基面应全部采用1: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

(6)当仰拱初衬表面水量较大时,为避免积水将铺设完成的防水板浮起,宜在仰拱初衬表面设置临时排水沟。

(1)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用水泥钉(或膨胀螺栓)、铁垫片和防水板相配套的塑料圆垫片将缓冲层固定在基面上,固定时钉头不得凸出垫片平面。固定点之间呈正梅花形布设,侧墙上的固定间距为80~;顶拱上的固定间距为50~;仰拱上的防水板固定间距为1~;仰拱与侧墙连接部位的固定间距应适当加密至左右。所有塑料垫片均应选择基层凹坑部位固定,避免固定防水板时局部过紧。

(2)缓冲层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为,搭接缝可采用点粘法进行焊接或塑料片固定,缓冲层铺设时应与基面密贴,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过大的褶皱,以免影响防水板的铺设。

(1)铺设防水板时,防水板的铺设方向应尽可能的少的出现手工焊缝为主,并不得出现十字焊缝(即不得出现四层材料搭接部位),顶、底纵梁以及仰拱防水板、底板防水板宜采用沿纵向铺设的方法,具体铺设方向应根据结构形式确定。

(3)防水板固定时应注意不得拉得过紧或出现大的鼓包,铺设好的防水板应与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平整、伏贴,以免影响二衬灌注混凝土的尺寸或使防水板脱离圆垫片。

(4)防水板之间接缝采用双焊缝进行热熔焊接,搭接宽度为。焊接完成后采用检漏器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位0.25Mpa,保持该压力不少于15分钟,允许压力下降20%。如压力持续下降,应查出漏气部位并对漏气部位进行全面的手工补焊。

(5)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对其表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破损部位及时进行补焊,补丁应剪成圆角,不得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等尖角存在,补丁边缘距破损距离不得小于7cm。补丁应满焊,不得有翘边空鼓部位,以确保单焊缝的不透水性。

(6)对防水层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所有防水层甩槎均应超过预留搭接钢筋最少40cm,也可将甩槎卷起后固定,并注意后期的保护。甩槎过短会导致后期接槎无法操作。

5.3.4分区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采用塑料防水板的矿山法结构,均要求设置分区系统,分区系统均设置在变形缝部位。

(1)分区系统包括与防水板同材质的塑料止水带,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cm。(具体构造见图)

(2)采用外贴式止水带专用焊接机将塑料止水带两端热熔焊接在防水板表面,每道焊缝宽度不得小于30mm,并采用塑料焊条对焊缝进行补强焊接。要求焊接部位牢固、密实、不透水。

(3)进入现场焊接止水带前,应取0.5~1.0m长度的止水带进行班前试焊,焊接完毕后将两端热熔密封,然后进行充气检测,充气压力0.15Mpa,并维持该压力不小于15分钟,否则应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测,并调整焊接工艺,达到要求后才能够进入现场焊接。

(4)止水带的接头采用现场对接焊接,要求对接牢固、严密、可靠、对接焊接后,接头部位采用厚度为2.0mm的丁基橡胶密封胶粘带进行密封加强处理,密封胶粘带应牢固粘贴在接缝四周的20cm范围内,要求粘贴紧密、牢固、不透水。

5.3.5注浆系统的施工技术要求

所有矿山法结构全包防水层表面均设置注浆系统。一级设防要求时,注浆系统的设置间距宜为3~4m。注浆系统包括注浆底座和注浆导管,注浆底座应应与防水层热熔焊接。注浆导管应采用塑料螺纹管,并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确保埋入筑混凝土内的部分不被压扁。

(1)注浆底座边缘采用四点焊接在防水板表面,四点应对称设置,每个焊接点宜为10x10mm。焊接应牢固,避免浇捣混凝土时底座脱离防水板。但不得将底座边缘全部热熔满焊在防水板表面,以免后期浆液无法注入。

(2)注浆系统应尽量靠近变形缝、施工缝和穿墙管等易出现渗漏水的位置设置,一般距这些特殊部位的间距50cm左右设置为宜。变形缝两侧的注浆系统环向间距宜适当加密至2m左右。

(3)注浆导管与注浆底座连接应牢固、密闭,必要时应采用铁丝将导管与底座间连接部位绑扎牢固,避免底座与导管脱离。

(4)导管可以在结构内穿行一段距离后集中在两侧墙引出,引出部位可以预埋木盒,将集中引出的导管设置在木盒内,(每个木盒设置6个导管)。此时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应设置在内、外排钢筋之间,并且每隔40~50cm固定在钢筋上。开孔端应牢固地固定在钢筋上,避免浇捣混凝土时注浆管被拉入混凝土内。

(5)注浆导管也可以与底座连接点垂直穿过内、外排钢筋引出,此时需要将注浆导管牢固的固定在内、外钢筋上。

(6)导管开孔端可直接引出结构表面,也可以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将开孔端用封口盖堵住并用封口胶带严密封口后埋入混凝土内(或单独用封口塑料胶带封口),模板拆除后将开孔端表面封口胶带盒混凝土破除即可露出注浆导管。此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导管开孔段位移。

(7)二衬顶拱设置的背后回填注浆系统不能代替防水板注浆系统。

(8)二衬完工后,如果出现渗漏水,应利用注浆系统对防水板和二衬之间进行注浆。注浆液应采用水灰比为1:2~左右的水泥浆,同时应添加8~10%的膨胀剂。注浆压力根据渗漏水情况、结构厚度、埋深等因素确定,一般可控制在0.3~0.5Mpa。

底板或仰拱防水板铺设完毕后应及时施做保护层,在防水板上表面铺设单位重量不小于400g/m2无纺布,然后浇筑70m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

(1)喷射混凝土基面有明水流时严禁铺设防水板。

(2)手工焊接应由熟练工人操作,也可采用塑料焊条焊接。

(3)钢筋的两端应设置塑料套,避免钢筋就位时刺破防水板。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注意对防水层进行有效的保护。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防水层和钢筋之间设置石棉橡胶遮挡板,避免火花烧穿防水层。结构钢筋安装过程中,现场应由专人看守,发现破损部位应及时作好记好,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再进行全面的补焊及验收。

(4)仰拱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注意作好保护工作,避免人为破坏防水层。

(5)振捣时的振捣棒严禁触及防水层。

(6)当破除预留防水层部位的导洞时,应采用人工凿除,尽量避免采用风镐等机械破洞。预留防水层一旦被破坏,会直接影响防水层的后续搭接,无法保证防水板的连续性。

(7)需要破除导洞临时喷射混凝土支撑的部位(顶纵梁、底纵梁等部位),必须在预留防水板两侧设置厚度不小于10mm的木板临时保护层,避免破洞时对防水板造成机械破坏。

5.4接缝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接缝方式材料包括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注浆管、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嵌缝用密封胶、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等。

5.4.1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用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蹼型。止水带宽度均为35cm,橡胶厚度10c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度1mm。

(1)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伏、扭曲影响止水效果。

(2)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均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保证浇捣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3)止水带的现场接头不得设置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cm范围内,现场接头应尽可能少,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硫化对接。

(4)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均不得小于15cm,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o。

(5)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和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

(6)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定位准确、牢固,避免跑模、涨模等影响止水带定位的准确性。

(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振捣时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5.4.2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1)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安装在膨润土防水毯表面时,可直接采用水泥钉和铁片垫固定止水带,固定点距止水带边缘不大于20mm位置,固定应牢固、定位准确,避免浇筑混凝土止水带位移或脱落。

(2)止水带设置在其他防水层表面时,可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不得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

(3)止水带兼作为分区止水带时,应与防水板密贴设置(见分区系统施工技术要求),其他非分区部位可固定在防水板表面或防水层的保护层表面。

(4)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尽量整环设置,如出现现场接头时,应尽量采取现场热硫化对接;当无条件时可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粘贴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的齿条间应采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片或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进行加强密封。接头两侧止水带的纵向轴线需对齐。塑料止水带的接头要求见分区系统防水施工技术要求。

(5)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要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6)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7)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应采用转角预制件或采取其他防止水条倒伏的措施。

(8)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否则必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5.4.3遇水膨胀止水胶

(1)施工缝表面必须坚实、相对平整,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否则应予以清除。

(2)止水胶任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3)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4)挤出成形后,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止水胶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5)止水胶与施工缝基面应密贴,中间不得有空鼓、脱离等现象。

(6)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影迷是,不得出现脱开部位。

(7)在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覆盖保护。

5.4.4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

注浆管均指全断面注浆管,采用专用固定件固定在施工缝表面,并每隔5~6m两端各引出一根注浆导管。

(1)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2)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的末端应临时封堵严密。

(3)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00mm。

(4)安装注浆管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应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5)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30mm,(即有效出浆长度),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固定牢固。

(6)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

(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一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注浆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注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位置。注浆导管任意部分均不得出现挤扁或直弯,以免影响浆液的流动,导管开孔端应进行临时封堵,以免异物进入。

(8)注浆管破损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过渡搭接。

(9)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用临时遮挡措施对注浆管进行保护。

(10)注浆管的注浆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a、应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也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化学灌浆材料。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所有预埋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b、注浆应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c、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应维持该压力至少2分钟。

d、注浆材料、注浆压力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应对整个注浆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注浆效果满足防水要求。

e、需要重复注浆时,应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须在其固化之前清除干净。

5.4.5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

膨润土橡胶遇水膨胀止水条属制品型产品,主要用于非迎水面结构的施工缝部位(楼板施工缝),断面尺寸为20x10mm。

(1)止水条应安装在施工缝表面预留凹槽内,施工缝表面、凹槽底和侧面均应坚实,并确保凹槽平整、干净,无油污、疏松、掉砂、起皮等部位。

(2)止水条采用专用胶粘剂粘贴在施工缝凹槽内,粘贴应牢固,与基层地面密贴。粘贴不牢、空鼓部位用水泥钉固定。

(3)止水条采用对接连接,对接部位应密贴,不得出现翘边现象。

(4)已经遇水膨胀的部分要割除,并重新安装止水条。

明挖结构顶板变形缝迎水面、变形缝背水面以及楼板变形缝上表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嵌缝时,应采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1)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

(2)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

(3)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意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

(4)密封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

(5)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

(6)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贴牢固。

5.4.7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刷在施工缝和桩头混凝土表面,用量1.5kg/m2。采用双层涂刷,两层之间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施工作业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选材养护要求确定,一般宜达到终凝时间为准。

5.4.7.1基层处理

(1)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施工缝表面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理干净。

(2)基层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3)基层表面应无积水,涂刷前,基层表面应保持湿润。

(4)施工缝表面如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缝凿出U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20mm,然后用刚性封堵材料封严。

5.4.7.2施工工艺

(1)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可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缝(水平或垂直)可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

(2)采用涂刷法或喷涂法施工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会造成涂层材料缺水,水化反应进行不完全达不到相应的强度,甚至造成粉化。因此应及时适当喷雾湿润,使涂层水化反应充足,以提高涂层的粘贴强度和渗透性。

5.4.7.3注意事项

(1)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涂层未实干前不得触碰或上人。

(2)雨前2小时不得涂刷作业。并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oC环境温度)施工。

四、 季施性施工注意事项

1、明挖结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以上时施工。

2、试配混凝土时的初凝时间:常温下宜在6~8h;高温季节(28OC以上)施工时,宜在15h以上;冬期施工时,不得早于8h,并根据外界气温情况进行调整。混凝土终凝时间不得超过24h。

3、水泥砂浆防水层冬季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5OC,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OC以上,夏季施工时,不应在35OC以上或烈日照射下施工。

4、 防水层施工环境气温条件

1、质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过程控制上保证工程质量。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质量标准。

2、坚持岗前培训及持证上岗制度,坚持“三检、四按、五不准、六做到” 即:三检:“自检、交接检、专职人员检查”;四按:“按图纸、按规范、按工艺、按标准”;五不准:“资料不健全不准开工、材料不合格不准进场、测量不闭合不准使用、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达不到质量标准不准交工验收”;六做到:“方案做到合理、技术资料做到齐全、质量检验做到可靠、试验做到真实、测量数据做准确、施工方法做到正确”。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审查施工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施工标准、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逐步进行技术交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防水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

4、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及时办理隐蔽工程的签证手续。

5、发挥质检工程师质量否决权作用。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要求、技术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或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要求等现象,有权制止,必要时下令停工整顿,有权进行处罚。

6、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

7、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各种材料均要有试验单或出厂合格证,并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试验,达到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坚决不能使用。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员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法规,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2、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做好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设施布置,合理安排场地内临时设施,封闭施工场地,建立防洪、防火组织,配齐消防设施,制订三防措施和管理制度,使防洪、防火、防盗落实到实处。

4、工人进场前,有项目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进场后施工人员必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进行安全检查活动。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软底鞋,特殊工种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

6、特种作业工作人员工必需持证上岗。

7、防水材料为易燃材料,作为危险源控制,在铺设作业区应注意采取防火措施,保护与明火作业面的安全距离LY/T 2222-2020 竹单板,设专人防护,配备灭火器材,设应急明照明设施。

9、施工用照明用电线路每天要进行一次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防止电线破损、漏电伤人(装置漏电保护器)。

10、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并要求穿软底胶鞋,并且人员相对固定。

2、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项目部及各工程队负责人中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确保施工期间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

3、合理布置场地。各项临时设施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做到场地整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作业要求。

4、现场工程概况、施工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录牌、防火须知牌、事故记录牌和施工总平面图要设置齐全,规格统一,内容完善,位置醒目。

8、现场用材须堆放整齐T/CECS10061-2019 绿色建材评价 新风净化系统,不得出现材料胡乱丢弃现象;

9、各种施工机具使用完后不得随意堆放,应清洗干净后放在指定的堆放地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