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第1章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52.6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第1章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

第1章建筑施工测量施工工艺

(1)本章施工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的施工测量。

商务区桃花岛片区T04-16至T04-18地块及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本施工工艺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和相应的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编制。

(3)施工中的劳动保护、安全和防火措施等,必须按现行有关标准、规程执行。

1.高程网点布设的准备工作 确定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仓库堆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

(2)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在建筑区内,其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其标石埋深应大于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深度。

(3) 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当使用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时,应尽可能使各点周围的地形条件一致;当使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时,用于联测观测点的工作基点宜与沉降观测点设在同一高程面上,点间高差不应超过±10mm,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应设置上下高程不同但位置垂直对应的辅助点,以传递高程。

2. 高程网点布设的实施 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标石的选型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原状土层中,可根据点位的不同地质条件,按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进行埋设。

(2)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

(3)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按点位的不同要求,选埋浅埋钢管水准标石、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墙脚、墙上水准标志等。   (4) 标石的形式:可按本施工工艺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的规定执行。特殊土地区和有特殊要求的标石规格及埋设,应另行设计。

(5)高程控制测量宜使用水准测量方法。对于二级、三级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测量,当不便使用水准测量时,可使用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具体技术要求应符合节和1.2.3节的规定。

   式中 mo ——所选等级的测站高差中误差值(mm);

8. 静力水准测量作业规定如下:   (1) 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不得将空气带入,可采用自然压力排气充水法或人工排气充水法进行充水。   (2) 连通管应平放在地面上,当通过障碍物时,应防止连通管在垂直方向出现Ω形而形成滞气“死角”。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低于蓄水罐底部,但最低不宜低于。   (3) 观测时间应选在气温最稳定的时段,观测读数应在液体完全呈静态下进行。   (4) 测站上安置仪器的接触面应清洁、无灰尘杂物。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倾斜度不应大于10′。使用固定式仪器时,应有校验安装面的装置,校验误差不应大于±。   (5) 宜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条件不具备时,亦可采用一台仪器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可取2~3个读数的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值。读数较差限值,视读数设备精度而定,一般为0.02~。

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专用觇牌及配件:

注:D为测距边边长,以km为单位;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注:当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前视或后视的水平视线应不低于0.7m。

注:1.当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基辅分划的读数应为对同一

3. 静力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4. 电子三角高程测量的限差

注:D为测距边边长,以km为单位;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1.3 平面控制

(1) 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对于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包含各等级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得少于3个(包括方位定向点),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设置。   2) 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校验。   3) 当使用GPS测量方法进行平面或三维控制测量时,基准点位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   ②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   ③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不小于200m,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的距离不得小于50m,附近不应有强烈返射卫星信号的大面积水域或大型建筑物等。

④通视条件好,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联测。

⑤选点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无热源,以减少气象因素的代表性误差。 (2) 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标志的形式及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特级、一级及有需要的二级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应建造观测墩或埋设专门观测标石,并应根据使用仪器和照准标志的类型,顾及观测精度要求,配备强制对中装置,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误差不应超过±0.1mm。   2) 照准标志应具有明显的几何中心或轴线,并应符合图像返差大、图案对称、相位差小和本身不变形等要求。根据点位不同情况可选用重力平衡球式标、旋入式杆状标、直插式觇牌、屋顶标和墙上标等形式的标志。观测墩及重力平衡球式照准标志的形式,可按本节的规定执行。

注:1.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中未计及基线边长误差影响。

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宜按本规定采用:

  1)最弱边边长中误差不同于表列规定时。

  2)实际平均边长与表列数值相差较大时。

  2)各等级测角、测边平面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其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 30° ,当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 25° 。边角网具有测角和测边精度的互补特性,可不受网形影响。在边角组合网中应以测边为主,加测部分角度,并合理配置测角和测边的精度。

注: (1)C1 、C2 为导线类别系数。对于附合导线,C1= C2=1 ;对独立单一导线,C1=1.2 ,C2=2 ;对于导线网,导线长度系指附合点与结点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取C1 ≤ 0.7 、C2=1 。

2.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宜按本规定采用:

(1)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同于表列规定时。

(2)实际平均边长与导线长度对比表列规定数值相差较大时。

(5) 对于三维控制测量,其平面位置和高程应分别符合平面基准点和高程基准点的布设和测量规定。

1.3.2 水平角测量

式中: n—— 测回数,对于全组合测角法取方向权nm的1/2为测回数(此处m为测站上的方向数);     mα——各测站平差后一测回方向中误差的平均值(〃);     mβ——按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     K——系统误差影响系数,一般为0.5~0.9。     mα可根据仪器类型、读数和照准设备、外界条件以及操作的严格与熟练程度,在下列数值范围内选取:     DJ05 型仪器为 0.4~0.52;     DJ1 型仪器为 0.8~1.02;    

注:1. DJ05为一测回水平方向中误差不超过±0.52的经纬仪。

2. 当照准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时,该方向的2C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相邻测回进行比较,其差值仍按表中规定。

3. 测角网的三角形最大闭合差,不应大于;导线测量每测站左、右角闭合差,不应大于2mβ ;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不应大于 (n为测站数)。 3 .各等级水平角观测作业工艺要求

(1) 使用的经纬仪,项目开始前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   (2) 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晴天的日出、日落和中午前后不宜观测。作业中仪器不得受阳光直接照射,气泡居中如超过一格,应在测回间重新调整仪器。当视线过于靠近吸热放热强烈的地形地物时,应选择阴天或有风但不影响仪器的稳定性的时间进行观测。当需削减时间性水平折光影响时,应按不同时间段观测。

(3) 控制网观测宜采用双照准法,在半测回中每个方向连续照准两次,并各读数一次。每站观测中,应避免二次调焦,当观测方向的边长悬殊较大、有关方向应调焦时,宜采用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可不考虑两倍视准误差2C变动范围。对于大倾斜方向的观测,应严格控制水平气泡偏移,当垂直角超过3°时,应进行仪器竖轴倾斜改正。 1.3.3 距离测量

 注:1.仪器精度档次,系根据仪器标称精度,以各等级平均边长D代入计算的测距中误差划分。 2.一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的过程。 3.时段是指测边的时间段,如上午、下午和不同的白天。

注:1.表中D是以100m为单位计的长度。   2.表列规定所适应的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为:一级1/200000,1/100000, 三级1/50000。

(1) 因瓦尺、钢尺在使用前应进行检定。丈量二级边长的钢尺,检定精度不应低于尺长的1/200000;丈量三级边长的钢尺,检定精度不应低于尺长的1/100000。   (2) 各等级边长测量应采用往返悬空丈量方法。使用的重锤、弹簧秤和温度计,均应进行检定。丈量时,引张拉力质量应与检定时相同。   (3) 自然条件对丈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如下雨、尺的横向有二级以上风,作业时温度超过检定膨胀系数温度范围等) 时不应进行丈量。   (4) 网的起算边或基线宜选成尺长的整倍数。用零尺段时,应改变拉力或进行拉力改正。   (5) 安置轴杆架或引张架时应使用经纬仪定线。尺段高差可采用水准仪中丝法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观测。所测温度应接近尺温。   (6) 丈量结果应加入尺长、温度、倾斜改正,因瓦尺还应加入悬链线不对称、分划尺倾斜等改正。

1.3.4 GPS测量

2 . GPS接收机的检验  (1) 新购置的GPS接收机应按规定进行全面检验后方可使用。GPS接收机的全面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一般检视:     ①GPS接收机及天线的外观良好,型号正确。     ②各种部件及其附件应匹配、齐全和完好。     ③需紧固的部件不得松动和脱落。     ④设备使用手册和后处理软件操作手册及磁(光)盘应齐全。   2)通电检验:     ①有关信号灯工作应正常。     ②按键和显示系统工作应正常。     ③利用自测试命令进行测试。     ④检验接收机锁定卫星时间的快慢,接收信号强弱及信号失锁 情况。   3)试测检验前,还应检验:     ①天线或基座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是否正确。     ②天线高量尺是否完好,尺长精度是否正确。     ③数据传录设备及软件是否齐全,数据传输性能是否完好。     ④通过实例计算,测试和评估数据后处理软件。  (2) GPS接收机在完成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后,应在不同长度的标准基线上进行以下测试:   1)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测试。   2)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测试。   3)接收机野外作业性能及不同测程精度指标测试。   4)接收机频标稳定性检验和数据质量的评价。   5)接收机高低温性能测试。   6)接收机综合性能评价等。  (3) GPS接收机测试检验的方法和具体技术要求,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GPS测量规范的规定。  (4) 不同类型的GPS接收机参加共同作业时,应在已知高差的基线上进行比对测试,超过相应等级限差时不得使用。  (5) GPS接收机或天线受到强烈撞击后,或更新GPS接收机部件及更新天线与GPS接收机的匹配关系后,应按新购买仪器作全面检验。  (6) 只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等进行检验、检定合格的GPS接收机,方可用于变形测量作业。

3. GPS观测的准备工作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GPS接收机在开始观测前,应进行预热和静置,具体要求按GPS接收机操作手册进行。   (2) 采用强制对中器安置GPS接收机天线,并将天线的安置方位做好标记。在位移观测的全过程中,各观测点所使用的天线应尽量固定不变,天线的安置方位也应尽量保持一致,以减低GPS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移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4 .GPS观测作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观测组必须严格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   (2) 经检查GPS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方可开机。   (3) 开机后经检验有关指示灯与仪表显示正常后,方可进行自测试并输入测站、观测单元和时段等控制信息。   (4) GPS接收机起动前与作业过程中,应随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的记录项目。   (5) 每时段观测开始及结束前各记录一次观测卫星号、天气状况、实时定位经纬度和大地高、PDOP值等。每时段气象观测应不少于2次。一次在时段开始时,另一次在时段结束时。时段长度超过2h时,应每当UTC(协调世界时)整点时增加观测记录上述内容一次,夜间放宽到4h。   (6) 气象观测所用通风干湿表需悬挂在测站附近,与天线相位中心大致等高度处。悬挂地点应通风良好,避开阳光直接照射,便于读数。空盒气压表可置于测站附近地面,其读数应顾及至天线相位中心高度,加入相应的高度修正。当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不一致时,可在合适的地方量测气象元素,然后加上高差修正转化为天线相位中心处的气象元素。   (7) 每时段开始、结束时,均需量测天线高一次,方法是:用天线高量测杆或小钢卷尺从厂家规定的天线高量测基准面彼此相隔120°的三个位置分别量取至天线墩中心标志面的垂直距离,互差应小于2mm,取平均值为天线高h。   (8) 观测员应细心操作,观测期间应防止接收设备振动,并应防止人员和其他物体碰动天线或阻挡信号。   (9) 观测期间,不得在天线附近50m以内使用电台,10m以内使用对讲机。   (10) 天气太冷时,GPS接收机应适当保暖。天气很热时,GPS接收机应避免阳光直接照晒,确保GPS接收机正常工作。在雷电、风暴天气,不宜进行GPS测量。  (11) 一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    1)GPS接收机关闭又重新起动。    2)进行自测试。    3)改变卫星仰角限。    4)改变数据采样间隔。    5)改变天线位置。    6)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12) 在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中,同一观测单元期间:    1)参考站观测不能中断。    2)参考站和流动站采样间隔要相同,不能变更。 5. 迀站 经认真检查,所有规定作业项目均已全面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且将点位保护好以后,方可迁站。

1. 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   (1) 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导线网或GPS网的最弱边边长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等级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   (2) 工作基点相对于邻近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等级的观测点点位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约定为坐标中误差的 倍,下同)。   (3) 用基准线法测定偏差值的中误差,不应大于所选等级的观测点坐标中误差。 2. 当观测成果超出限差时的重测要求   (1) 当2C互差或各测回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   (2) 当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该测回。   (3) 在方向观测法一测回中,当重测方向数超过所测方向总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回。   (4) 在一个测站上,采用方向观测法,当基本测回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全部方向测回总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的全部方向;采用全组合测角法,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全部基本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该测站。   (5) 基本测回成果和重测成果均应记入手簿。重测与基本测回结果不取中数,每一测回只取用一个符合限差的结果。   (6) 全组合测角法,当直接角与间接角互差超限时,在满足本条第4款要求,即不超过全部基本测回数1/3的前提下,可重测单角。   (7) 当三角形闭合差超限而重测时,应进行认真分析,选择有关测站重测。

1.4.1 建筑物沉降观测

  ① 钻孔要求与埋设测标式标志相同。遇到土质松软的地层,应下套管或用泥浆护壁。   ② 成孔后,将保护管放入,保护管可逐节连接直至预定的最低部观测点位置。然后稍许拔起套管,在保护管与孔壁间用膨胀粘土球填充,并捣实。  ③ 用专用工具将磁铁环套在保护管外送至填充的粘土面上,用力压环,迫使环上的三角爪插入土中。然后,将套管拔到上一预埋磁铁环的深度,并用膨胀粘土球填充钻孔,按上述方法埋设第二个磁铁环。按此进行直至完成最上土层的磁铁环埋设。  ④ 在淤泥地层内埋设时,应另行设计标志规格,可采用其堆密度与泥土相当的捆扎泡沫塑料铁皮环形标志。

(4) 沉降观测点的施测精度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确定。未包括在水准线路上的观测点,应以所选定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作为精度要求施测。 (5)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按下列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 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2) 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3) 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4)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于一级工程,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对其他等级观测工程,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6)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二级、三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的长度。   2) 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气压缩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3) 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7) 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根据需要,可按下式计算变形特征值   1) 基础倾斜α:

1.4.2 基坑回弹观测

(1) 基坑回弹观测应测定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卸除基坑土自重而引起的基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相对于开挖前的回弹量。 (2) 布设回弹观测点位,应根据基坑形状及地质条件,以最少的点数能测出所需各纵横断面回弹量为原则,并符合以下规定:   1) 对于矩形基坑,应在基坑中央纵(长边)横(短边)轴线上布设,其间隔纵向每8~10m、横向每3~4m布一点。对其他图形不规则的基坑,可与设计人员商定。   2) 基坑外的观测点,应在所选坑内方向线的延长线上距基坑深度1.5~2倍距离内布置。   3) 当所选点位遇到地下旧管道或其他构筑物时,可将观测点移至与之对应方向线的空位上。   4) 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应选设工作基点及为寻找标志用的定位点。 (3) 回弹标志应埋入基坑底面以下20~30cm,根据开挖深度和地层土质情况,可采用钻孔法或探井法埋设。根据埋设与观测方法,可采用辅助杆压入式、钻杆送入式或直埋式标志。回弹标志的埋设可按本节相关规定执行。

(4) 回弹观测的精度可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以给定或预估的最大回弹量为变形允许值进行估算后确定,但最弱观测点相对邻近工作基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得大于±1.0mm。 (5) 回弹观测路线应组成起迄于工作基点的闭合或附合路线。 (6) 回弹观测不应少于3次,其中第一次应在基坑开挖之前,第二次在基坑挖好之后,第三次在浇灌基础混凝土之前。当基坑挖完至基础施工的间隔时间较长时,亦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7) 基坑开挖前的回弹观测,宜采用几何水准测量配以铅垂钢尺读数的钢尺法。较浅基坑的观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测量配辅助杆垫高水准尺读数的辅助杆法。观测设备与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钢尺在地面的一端,应用三脚架、滑轮和重锤牵拉。在孔内的一端,应配以能在读数时准确接触回弹标志头的装置。观测时可配挂磁锤。当基坑较深、地质条件复杂时,可用电磁探头装置观测。当基坑较浅时,可用挂钩法,此时标志顶端应加工成弯钩状。   2) 辅助杆宜用空心两头封口的金属管制成,顶部应加工成半球状,并于顶部侧面安置圆盒水准器,杆长以放入孔内后露出地面20~40cm为宜。   3) 测前与测后应对钢尺和辅助杆的长度进行检定。长度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回弹观测站高差中误差的1/2。   4) 每一测站的观测可按先后视水准点上标尺面、再前视孔内尺面的顺序进行,每组读数3次,以反复进行两组作为一测回。每站不应少于两测回,并同时测记孔内温度。观测结果应加入尺长和温度的改正。 (8) 基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可先在坑底一角埋设一个临时工作点,使用与基坑开挖前相同的观测设备和方法,将高程传递到坑底的临时工作点上。然后小心挖出各回弹观测点,按所需观测精度,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测出各观测点的标高。为了防止回弹点被破坏,应挖见一点测一点,当全部点挖见后,在统一观测一次。 (9)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回弹观测点位平面布置图。   2) 回弹量纵、横断面图。   3) 回弹观测成果表。

1.4.3基础土分层沉降观测

(1) 分层沉降观测应测定高层和大型建筑物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量、沉降速度以及有效压缩层的厚度。

(2) 分层沉降观测点应在建筑物地基中心附近约2m见方或各点间距不大于50cm的较小范围内,沿铅垂线方向上的各层土内布置。点位数量与深度应根据分层土的分布情况确定,每一土层应设一点,最浅的点位应在基础底面下不小于50cm处,最深的点位应在超过压缩层理论厚度处或设在压缩性低的砾石或岩石层上。 (3) 分层沉降观测标志的埋设应采用钻孔法,埋设要求可按1.4.2节的规定执行。 (4) 分层沉降观测精度可按分层沉降观测点相对于邻近工作基点(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大于±1.0mm的要求确定。 (5) 分层沉降观测应按周期用精密水准仪测出各标顶的高程计算出沉降量。 (6) 分层沉降观测应从基坑开挖后基础施工前开始,直至建筑物竣工后沉降稳定时为止。观测周期可按1.4.2节的规定确定。首次观测应至少在标志埋好5d后进行。

1.4.4建筑场地沉降观测

1.5.1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

(1)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相对于底部或各层间上层相对于下层的水平位移与高差,分别计算整体或分层的倾斜度、倾斜方向以及倾斜速度。对具有刚性建筑物的整体倾斜,亦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相对沉降来间接确定。 (2) 主体倾斜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观测点应沿对应测站点的某主体竖直线,对整体倾斜按顶部、底部,对分层倾斜按分层部位、底部上下对应布设。   2) 当从建筑物外部观测时,测站点或工作基点的点位应选在与照准目标中心连线呈接近正交或呈等分角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处。当利用建筑物内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   3) 按纵横轴线或前方交会布设的测站点,每点应选设1~2个定向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其测距或丈量的要求。 (3)主体倾斜观测点位的标志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物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埋入式照准标志形式。当有特殊要求时,应专门设计。   2) 不便埋设标志的塔形、圆形建筑物以及竖直构件,可以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缘认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为观测点位。   3) 位于地面的测站点和定向点,可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采用带有强制对中设备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   4) 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物特征部位,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 (4) 主体倾斜观测的精度可根据给定的倾斜量允许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确定。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物整体倾斜时,基础相对沉降的观测精度应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确定。 (5) 当从建筑物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宜选用以下经纬仪观测法:   1) 投点法。观测时,应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设施。在每测站安置经纬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以所测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   2) 测水平角法。对塔形、圆形建筑物或构件,每测站的观测应以定向点作为零方向,以所测各观测点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离,计算顶部中心相对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对矩形建筑物,可在每测站直接观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或上层观测点与下层观测点之间的夹角,以所测角度值与距离值计算整体的或分层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   3) 前方交会法。所选基线应与观测点组成最佳构形,交会角宜在60°~120°之间。水平位移计算,可采用直接由两周期观测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标变化量的方向差交会法,亦可采用按每周期计算观测点坐标值,再以坐标差计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6) 当利用建筑物或构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一定竖向通视条件进行主体倾斜观测时,宜选用下列铅垂观测方法:   1) 激光铅直仪观测法。应在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线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铅直仪或激光经纬仪,按一定周期观测,在接收靶上直接读取或量出顶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业中仪器应严格置平、对中。   2) 激光位移计自动记录法。位移计宜安置在建筑物底层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装置可设在顶层或需要观测的楼层,激光通道可利用楼梯间梯井,测试室宜选在靠近顶部的楼层内。当位移计发射激光时,从测试室的光线示波器上可直接获取位移图像及有关参数,并自动记录成果。   3) 正垂线法。垂线宜选用直径为0.6~1.2mm的不锈钢丝,上端可锚固在通道顶部或需要高度处所设的支点上。稳定重锤的油箱中应装有粘性小、不冰冻的液体。观测时,由底部观测墩上安置的坐标仪、光学垂线仪、电感式垂线仪等量测设备,按一定周期测出各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4) 吊垂球法:应在顶部或需要的高度处观测点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点悬挂适当质量的垂球,在垂线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网读数板等读数设备,直接读取或量出上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7) 当按相对沉降间接确定建筑物整体倾斜时,可选用下列方法:   1) 倾斜仪测记法。可采用水管式倾斜仪、水平摆倾斜仪、气泡倾斜仪或电子倾斜仪进行观测。倾斜仪应具有连续读数、自动记录和数字传输的功能。监测建筑物上部层面倾斜时,仪器可安置在建筑物顶层或需要观测的楼层的楼板上;监测基础倾斜时,仪器可安置在基础面上,以所测楼层或基础面的水平角变化值返映和分析建筑物倾斜的变化程度。   2) 测定基础沉降差法。可按1.4.2节的有关规定,在基础上选设观测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以所测各周期的基础沉降差换算求得建筑物整体倾斜度及倾斜方向。 (8)当建筑物立面上观测点数量较多或倾斜变形量较大时,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 (9)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视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施工期间的观测周期,可根据要求按1.4.2节的规定确定。倾斜观测应避开强日照和风荷载影响大的时间段。

(10) 倾斜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倾斜观测点位布置图。   2) 观测成果表、成果图。   3) 主体倾斜曲线图。   4) 观测成果分析资料。

1.5.2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1)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包括位于特殊性土地区的建筑物地基基础水平位移观测、受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及工程设施水平位移观测以及挡土墙、大面积堆载等工程中所需的地基土深层侧向位移观测等,应测定在规定平面位置上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 (2) 水平位移观测点的位置,对建筑物应选在墙角、柱基及裂缝两边等处;对地下管线应选在端点、转角点及必要的中间部位;对护坡工程应按待测坡面成排布点;对测定深层侧向位移的点位与数量,应按工程需要确定。 (3) 水平位移观测点标志、标石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物上的观测点可采用墙上或基础标志;土体上的观测点可采用混凝土标志;地下管线的观测点应采用窨井式标志。   2) 各种标志的形式及埋设,应根据点位条件和观测要求设计确定。 (4) 水平位移观测的精度可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来确定。 (5) 当测量地面观测点在特定方向的位移时,可使用以下方法:   1) 视准线法:    ①小角法。基准线应按平行于待测的建筑物边线布置,角度观测的精度和测回数应按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估算确定,距离可按1/2000的精度量测。

②活动觇牌法。基准线离开观测点的距离不应超过活动觇牌读数尺的读数范围。在基准线一端安置经纬仪或视准仪,瞄准安置在另一端的固定觇牌进行定向,待活动觇牌的照准标志正好移至方向线上时读数。每个观测点应按确定的测回数进行往测与返测。

2) 激光准直法:   ①激光经纬仪准直法。可采用DJ2型仪器配置氦一氖激光器的激光经纬仪及光电探测器或目测有机玻璃方格网板;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DJ1型仪器配置高稳定性氦一氖激光器的激光经纬仪及高精度光电探测系统。

②衍射式激光准直系统。用于较长距离(如1000m之内)的高精度准直,可采用三点式激光衍射准直系统或衍射频谱成像及投影成像激光准直系统。对短距离(如数十米)的高精度准直,可采用衍射式激光准直仪或连续成像衍射板准直仪。 应用激光准直法时,点位布设与活动觇牌法的要求相同。激光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使仪器射出的激光束轴线、发射系统轴线和望远镜照准轴三者重合(共轴),并使观测目标与最小激光斑重合(共焦)。 ③ 测边角法。对主要观测点,可以该点为测站测出对应基准线端点的边长和角度,求得偏差值。对其他观测点,可选适宜的主要观测点为测站,测出对应其他观测点的距离与方向值,按坐标法求得偏差值。角度观测测回数与长度的丈量精度要求,应根据要求的偏差值观测中误差确定。   ④ 采用基准线法测定绝对位移时,应在基准线两端各自向外的延长线上,埋设基准点或按检核方向线法埋设4~5个检核点。在观测成果的处理中,应计及根据基准点或稳定的检核点用视准线法观测基准线端点的偏差改正。 (6) 测量观测点任意方向位移时,可视观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或方向差交会法、导线测量法或近景摄影测量等方法。单个建筑物亦可采用直接量测位移分量的方向线法,在建筑物纵、横轴线的相邻延长线上设置固定方向线,定期测出基础的纵向位移和横向位移。 (7) 对于观测内容较多的大测区或观测点远离稳定地区的测区,宜采用三角、三边、GPS、边角及GPS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8) 测量土体内部或建筑结构侧向位移时,可采用测斜仪观测方法。测斜仪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斜仪宜采用能连续进行多点测量的滑动式仪器。仪器包括测头、接收指示器、连接电缆和测斜导管等四部分。测头可选用伺服加速度计式或电阻应变计式;接收指示器应与测头配套;电缆应有距离标记,使用时在测头重力作用下不应有伸长现象。测斜管的模量既要与土体模量接近,又不致因土压力而压偏导管,导槽须具高成形精度。   2) 在观测点上埋设测斜管之前,应按预定埋设深度配好所需测斜管和钻孔或槽。连接测斜管时应对准导槽,使之保持在一直线上。管底端应装底盖,每个接头及底盖处应密封。埋设于结构(如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测斜管,应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步放入成孔或槽内,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固定在结构中;埋设于土体中的测斜管,应先用地质钻机成孔,将分段测斜管连接放入孔内,测斜管连接部分应密封处理,测斜管与钻孔壁之间空隙宜回填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水文地质情况。将测斜管吊入孔或槽内时,应使十字形槽口对准观测的水平位移方向。埋好管后,需停留一段时间,使测斜管与土体或结构固连为一整体。   3) 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轮距)测读一次,测完后,将测头旋转180°再测一次。两次观测位置(深度)应一致,合起来作为一测回。每周期观测可测两测回,每个测斜导管的初测值,应测四测回,观测成果均取中数值。 (9) 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对于不良地基土地区的观测,可与一并进行的沉降观测协调考虑确定;对于受基础施工影响的有关观测,应按施工进度的需要确定,可逐日或隔数日观测一次,直至施工结束;对于土体内部侧向位移观测,应视变形情况和工程进展而定。 (10)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水平位移观测点位布置图。   2) 观测成果表。   3) 水平位移曲线图。   4) 地基土深层侧向位移图(视需要提交)。   5) 当基础的水平位移与沉降同时观测时,可选典型剖面,绘制两者的关系曲线。   6) 观测成果分析资料。

1.5.3 基坑侧向位移观测

(1) 裂缝观测应测定建筑物上的裂缝分布位置,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程度。观测的裂缝数量视需要而定,主要的或变化大的裂缝应进行观测。 (2) 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统一进行编号。每条裂缝至少应布设两组观测标志,一组在裂缝最宽处,另一组在裂缝末端。每组两个标志,分别位于裂缝两侧。 (3) 裂缝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观测期较长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涂装平行线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当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使用专用仪器设备观测的标志,可按具体要求另行设计。 (4) 对于数量不多、易于量测的裂缝,可视标志形式不同采用比例尺、小钢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求得裂缝变位值,或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众多裂缝宜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当需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还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 (5) 裂缝观测的周期应视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通常开始可半月测一次,以后一月左右测一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直至几天或逐日一次的连续观测。 (6) 裂缝观测中,裂缝宽度数据应量至0.1mm,每次观测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日期,附必要的照片资料。 (7) 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裂缝分布位置图。   2) 裂缝观测成果表。   3) 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4) 当建筑物裂缝和基础沉降同时观测时,可选择典型剖面绘制两者的关系曲线。

式中:sA——基础上A点的沉降量(mm);    sB——基础上B点的沉降量(mm);    sE——基础上E点的沉降量(mm);    La——AE的距离(m);    Lb——EB的距离(m)。

2) 跨中挠度值fz:

(4) 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除观测点应按建筑物结构类型在各不同高度或各层处沿一定垂直方向布设外,其标志设置、观测方法按本施工工艺1.5.1节的有关规定执行。挠度值由建筑物上不同高度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值确定。 (5) 独立构筑物的挠度观测,除可采用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要求外,当观测条件允许时,亦可用挠度计、位移传感器等设备直接测定挠度值。 (6) 挠度观测的周期应根据荷载情况并考虑设计、施工要求确定。观测的精度可按本施工工艺《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确定。 (7)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挠度观测点布置图。   2) 观测成果表与计算资料。   3) 挠度曲线图。   4) 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1.5.6 日照变形观测

(1) 日照变形观测应在高耸建筑物或单柱(独立高柱)受强阳光照射或辐射的过程中进行,应测定建筑物或单柱上部由于向阳面与背阳面温差引起的偏移量及其变化规律。 (2) 日照变形观测点的选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利用建筑物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应以通道底部中心位置作为测站点,以通道顶部正垂直对应于测站点的位置作为观测点。   2) 当从建筑物或单柱外部观测时,观测点应选在受热面的顶部或受热面上部的不同高度处与底部(视观测方法需要布置)适中位置,并设置照准标志,单柱亦可直接照准顶部与底部中心线位置;测站点应选在与观测点连线呈正交或近于正交的两条方向线上,其中一条宜与受热面垂直,距观测点的距离约为照准目标高度1.5倍的固定位置处,并埋设标石。 (3) 日照变形的观测时间,宜选在夏季的高温天进行。一般观测项目,可在白天时间段观测,从日出前开始,日落后停止,每隔约1h观测一次。在每次观测的同时,应测出建筑物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并测定风速与风向。 (4) 日照变形观测可根据不同观测条件与要求选用下列方法:   1) 当建筑物内部具有竖向通视条件时,应采用激光铅直仪观测法。在测站点上可安置激光铅直仪或激光经纬仪,在观测点上安置接收靶。每次观测,可从接收靶读取或量出顶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值和位移方向,亦可借助附于接收靶上的标示光点设施,直接获得各次观测的激光中心轨迹图,然后返转其方向即为实测日照变形曲线图。   2) 从建筑物外部观测时,可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或方向差交会法。对于单柱的观测,按不同量测条件,可选用经纬仪投点法、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法或极坐标法。按上述方法观测时,从两个测站对观测点的观测应同步进行。所测顶部的水平位移量与位移方向,应以首次测算的观测点坐标值或顶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值作为初始值,与其他各次观测的结果相比较后计算求取。 (5) 日照变形观测的精度,可根据观测对象的不同要求和不同观测方法,具体分析确定。用经纬仪观测时,观测点相对测站点的点位中误差,对投点法不应大于±1.0mm,对测角法不应大于±2.0mm。 (6)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日照变形观测点位布置图。   2) 观测成果表。   3) 日照变形曲线图。   4) 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式中:s——平均位移值(mm);

A——风力振幅(mm);

ss——静态位移(mm);

sd——动态位移(mm)。

(7) 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风速、风压、位移的观测位置布置图。   2) 各项观测成果表。   3) 风速、风压、位移及振幅等曲线图。   4) 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1.5.8 建筑场地滑坡观测

(1) 建筑场地滑坡观测应测定滑坡的周界、面积、滑动量、滑移方向、主滑线以及滑动速度,并视需要进行滑坡预报。 (2) 滑坡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滑坡面上的观测点应均匀布设。滑动量较大和滑动速度较快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点。   2) 滑坡周界外稳定的部位和周界内比较稳定的部位,均应布设观测点。   3) 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已明确时,可根据滑坡规模选取与十字形或格网形平面布点的方法;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时,可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放射形平面布点的方法。观测点的布设应返映典形断面。   4) 需要测定滑坡体深部位移时,应将观测点钻孔位置布设在主滑轴线上,并顾及对滑坡体上的局部滑动和可能具有的多层滑动面的观测。   5) 已加固过的滑坡,应在其支挡锚固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上布设应力计和观测点。   6) 采用GPS观测滑坡位移量时,观测点的布设除应符合本条其它款的要求外,还应符合本施工工艺第1.3.4 GPS测量条的有关规定。 (3) 滑坡观测点位的标石、标志及其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土体上的观测点,可埋设预制混凝土标石。根据观测精度要求,顶部的标志可采用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活动标志或嵌入加工成半球状的钢筋标志。标石埋深不宜小于1m;在冻土地区,应埋至标准冻土线以下0.5m。标石顶部须露出地面20~30cm。   2) 岩体上的观测点,可采用砂浆现场浇固的钢筋标志。凿孔深度不宜少于10cm,埋好后,标志顶部须露出岩体面约5cm。   3) 必要的临时性或过渡性观测点以及观测周期不长、次数不多的小型滑坡观测点,可埋设硬质大木桩,但顶部须安置照准标志,底部须埋至标准冻土线以下。   4) 滑坡体深部位移观测钻孔应穿过潜在滑动面入稳定的基岩面以下不少于2m。观测钻孔应铅直,孔径不少于110mm;侧斜管与孔壁之间的孔隙按本施工工艺1.5.2.8第2条的相关规定。   5) 采用GPS观测的观测点,其观测墩高不应小于1.5m。 (4) 滑坡观测点的位移观测方法,可根据现场条件,按下列要求选用: 1) 当建筑物较多、地形复杂时,宜采用以三方向交会为主的测角前方交会法,交会角宜在50~110°之间,长短边不宜悬殊。也可采用测距交会法、测距导线法以及极坐标法。   2) 对视野开阔的场地,当面积不大时,可采用放射线观测网法,从两个测站点上按放射状布设交会角在30~150°之间的若干条观测线,两条观测线的交点即为观测点,每次观测时,以解析法或图解法测出观测点偏离两测线交点的位移量。当场地面积较大时,采用任意方格网法,其布设与观测方法与放射线观测网相同,但需增加测站点与定向点。   3) 对带状滑坡,当通视较好时,可采用测线支距法,在与滑动轴线的垂直方向,布设若干条测线,沿测线选定测站点、定向点与观测点,每次观测时,按支距法测出观测点的位移量与位移方向。当滑坡体窄而长时,可采用十字交叉观测网法。   4) 对于抗滑墙(桩)和要求较高的单独测线,可选用本施工工艺1.5.3第5条的各种基准线法。   5) 对于可能有较大滑动的滑坡,除采用测角前方交会等方法外,亦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同时测定观测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移。    6)滑坡体内深部测点的位移观测,可采用测测仪观测方法,测斜仪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测斜仪宜采用能连续进行多点测量的滑动式仪器。仪器包括测头、接收指示器、连接电缆和测斜导管等四部分。测头可选用伺服加速使用时在测头重力作用下不应有伸长现象;测斜管的模量既要与土体模量接近,又不致因土压力而压偏导管,导槽须具高成型精度。

②在观测点上埋设测斜管这前,应按预定埋设深度配好所需测斜管和钻孔或槽。连接测斜管时应对准导槽,使之保持在一直线上。管底端应装底盖,每个接头及底盖处应密封。埋设于结构(如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测斜管,应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步放入成孔或槽内,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固定在结构中;埋设于土体中的测斜管,应先用地质钻机成孔,将壁之间空隙宜回填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水文地质情况。将测斜管吊入孔或槽内时,应使十字形槽口对准观测的水平位移方向。埋好管后,需停留一段时间,使测斜管与土体或结构固连为一整体。

③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轮距)测读一次,测完后,将头测头旋转180°再测一次。两次观测位置(深度)应一致,合起来作为一测回。每周期观测可测两测回,每个测斜导管的初测值,应测四测回,观测成果均取中数值。

④ 符合GPS观测条件和满足观测精度要求时,可采用GPS观测方法观测。 7) 符合GPS观测条件和满足观测精度要求时,可采用GPS观测方法观测。 (5) 滑坡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法,对困难点位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观测路线均应组成闭合或附合网形。

(6) 滑坡观测点的施测精度,除有特殊要求另行确定者外,高精度滑坡监测,可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中所列二级精度指标施测,其他的可按三级精度指标施测。

(7) 滑坡观测的周期应视滑坡的活跃程度及季节变化等情况而定。在雨季每半月或一月测一次,干旱季节可每季度测一次。如发现滑速增快,或遇暴雨、地震、解冻等情况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在发现有大滑动可能时,应立即缩短观测周期,必要时,每天观测一次或两次。

(8) 滑坡预报应采用现场严密监视和资料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次观测后,应及时整理绘制出各观测点的滑动曲线。当利用回归方程发现有异常观测值,或利用位移对数和时间关系曲线判断有拐点时,应在加强观测的同时,密切注意观察滑前征兆,并结合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和气象等方面资料,全面分析,作出滑坡预报,及时报警以采取应急措施。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 滑坡观测系统点位布置图。  

2) 观测成果表。   3) 观测点位移与沉降综合曲线图。   4) 观测成果分析资料。   5) 滑坡预报说明资料。

1.6 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1.6.1 轴线定位测设

1. 施工测量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 熟悉设计图纸, 特别是建筑平面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建筑物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便于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内部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测设时必须准确计算所测设的各种定位数据;测设所需要的图纸有:

1) 总平面图 : 在总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BM点及相互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但要注意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及高压线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2) 建筑平面图 :在建筑平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首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建筑物的细部轴线的依据。

3)基础平面图 : 在基础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基础边线(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及不同基础部位的设计标高等,这是轴线定位及测设基础轴线的主要数据。

4)基础详图:是基础施工开挖边线及轴线控制的重要依据。在基础详图中,可以看到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

5)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在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基础、门窗、地坪、楼梯平台、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些高程通常是以±0.000为起算点相对高程,是测设建筑物各部位高程的主要依据。

(2) 现场踏勘:全面查看施工现场的地物、地貌的情况,搞清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的分布情况,以便根据现有条件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3) 施工场地整理 :达到“三通一平”,并对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核。以便进行准确无误的测设工作。

(4) 制定测设方案和内业计算测设数据: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现场踏勘情况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步骤、测设数据、绘制测设简图等,测设数据可以通过计算机MICROSOFT EXCEL 来计算,也可以采用AUOTCAD 应用电子图直接得出所要测设控制点的坐标。

(5) 仪器的检验: 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必须经过当地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1) 建筑物的定位:将建筑物四周外廓主要轴线交点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线和细部放样的依据。

1) 跟据控制点定位:依据高级控制点测设建筑物定位点的坐标,使用不同的测量设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设;使用全站仪按照操作程序可以直接放样出定位点,但使用经纬仪必须通过内业计算采用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等才能进行测设。

2)根据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定位:如施工场地已有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时,利用内业计算的数据或设计坐标,可直接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但必须是同一坐标系内,且建筑轴线平行于坐标轴,否则,进行坐标转换。

(2) 建筑物的放线:根据已定位的建筑物轴线交点桩(角桩),测设出建筑物满足施工的各轴线的交点桩(或称中心桩),然后,延长到安全的地方(基槽外,并考虑人工或是机械开挖的工作面),并做好标志。

1) 设置轴线控制桩:一般设置在基槽外安全处2~4m处,经纬仪或全站仪定向、定距,打下木桩,桩顶钉上小钉,准确标出轴线位置,并浇筑混凝土保护。如附近有建筑物或围墙,亦可把轴线投测到建筑物上或围墙,涂装红三角标志代替轴线控制桩,为各施工阶段恢复轴线提供依据。最好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恢复轴线,达到更高的测量精度。

2)龙门板设置:在建筑物四角和隔墙两端,距基槽开挖边界线2m以外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设置要牢固,龙门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并在龙门板上轴线位置上定小钉,便于挂线恢复轴线。

1.6.2建筑施工测量

1. 开挖深度和垫层标高控制

建筑施工中的高程测设,又称抄平。

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将要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或全站仪根据相对标高(地面上±0.000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称为水平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如0.500m)。

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4~5m,测设一水平桩,达到施工要求。

水平桩是控制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

2. 垫层轴线的投测 基础垫层做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全站仪、拉绳挂锤球的方法等,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墙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

3. 基础墙标高的控制

(1) 基础墙的标高可以用皮数杆来控制,皮数杆是一根木制的杆子,在杆上事先按照设计尺寸,将砖、灰缝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防潮层、预留洞口的标高位置。

(2) 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可以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将标高测设于模板。

(3)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用水准仪测出基础面上若干点的高程和设计高程比较,允许误差为±5mm。

(1) 墙体轴线测设:

1)利用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和墙边线标志,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将轴线投测到基础面上或防潮层上。

2)用墨线弹出墙中线和墙边线。

3)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是直角。

4)把墙轴线延伸并画在外墙基础上,作为轴线传递的依据。

5)把门、窗和其他洞口的边线,也在外墙基础上标定出来。

(2) 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在墙体施工中,墙身各部位标高通常也是用皮数杆控制。

1)在墙身皮数杆上,根据设计尺寸,按砖、灰缝的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门、窗、楼板等的标高位置。

2)墙身皮数杆的设立与基础皮数杆相同,使皮数杆上的±0.000标高与房屋的室内地坪标高相吻合。在墙的转角处,每隔4~5设置一根皮数杆。

3)当墙身砌至1m以后,就在室内、外墙身上定出+0.500的标高线,作为该层地面施工和室内装修用的+50线。

5. 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在多层建筑墙身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轴线传递将是关键,而用吊锤球、经纬仪、垂准仪等方法将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柱顶上或楼板内就可达到垂直度要求,侧采用经纬仪、垂准仪精度更高。

(1) 吊锤球法:采用重2kg的锤球悬吊在楼板层或柱顶边缘处(便于弹墨线),当锤球尖对准基础面上的轴线标志时且锤球稳定,立即在楼板层或柱顶边缘处的位置上画出标志点。各轴线的端点投测完后,用钢尺检核各轴线间的尺寸,符合精度要求后,可以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并采用此方法将轴线自下而上逐层传递。

吊锤球法简便易行,不受施工场地限制,一般能保证施工质量。但当有风或建筑物较高时,投测误差较大,应采用经纬仪投测法。

(2) 经纬仪投测法:在轴线延长线上的控制桩上安置经纬仪,精确整平后,瞄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投测到楼层边缘或柱顶上。将所有端点投测到楼板上之后,用钢尺检核其尺寸,相对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楼层板上进行细部轴线的弹线及下道工序的施工。

(3) 垂准仪投测法:详见高层建筑施工测量1.7.2。

6. 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多层建筑施工中,按施工顺序由下层向上层传递高程,以便控制楼板、门窗、洞口等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高程传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一般建筑物可用墙体皮数杆传递高程。具体方法参照“墙体施工测量” 1.6.2。

(2) 悬吊钢尺法: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钢尺下端挂一锤球,使钢尺处于铅垂状态,用水准仪在下面与上面楼层分别读数,按水准测量原理把高程传递上去。 这个方法精度高,用于多层、高层的高程传递。

1.7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7.1 施工控制网测设

控制桩之间必须相互透视,并在控制网上加密控制桩,组成封闭图形,其量距精度要求较高,应符合1.3.5的规定。 

2. 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高程控制网测量等级应按四等。 

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1型不应超过15″;DS3型不应超过20″。 (2)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于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 (3)二等水准测量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α不应超过0.2″。 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水准点布设在其周围至少应有3个水准点。

1.7.2. 主轴线定位及测定

根据建立起的平面控制网对建筑物的主轴线进行定位控制,一般在控制网上加密轴线控制桩,其定位方法采用全站仪的放样程序进行放样,也可以用J2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采用直角坐标法,将轴线控制桩精确测定后,在目标点用50mm×50mm×800mm木桩,打入与地面平,在以木桩为圆心,以250mm为半径,高500mm处用混凝土浇筑加以保护。

1.7.3 施工中竖向测量

1. 轴线传递 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中的关键问题是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值在规范许可内。轴线向上投测时,要求竖向误差在每层内不超过3mm,建筑全高累计误差值不应超过2H/10000(H为建筑物总高度),且不应大于:H≤30时,5mm;30m<H≤60m时,10mm; 60m<H≤90m时,15mm; 90m<H ≤120时,20mm;120<H ≤150时,25;H>150时,30mm。

高层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有外控法和内控法两种: 

(1). 外控法:外控法是在建筑物外部,利用经纬仪,根据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来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亦称作“经纬仪引桩投测法”。此法需要有较好的场地条件。

在建筑物底部投测轴线位置: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完工后,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把建筑物主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的底部,并设立标志,以供下一步施工与向上投测之用。

①向上投测轴线:随着建筑物不断升高,要逐层将轴线向上传递,将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严格整平仪器,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底部已标出的轴线标志,用盘左和盘右分别向上投测到每层楼板上,并取其中点作为该层轴线的投设点。

②采用弯管目镜投测轴线:当建筑物升到一定高度时,经纬仪向上投测的仰角增大,观测操作不方便。因此,在经纬仪上配用弯管目镜就可以直接投测,且精度高,但必须用盘左和盘右分别向上投测,然后取中点作为该层轴线的投测点。

(2) 内控法:是在建筑物内首层平面设置轴线控制点,并预埋标志,以后在各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留200mm×200 mm的传递孔,在轴线控制点上直接采用激光铅垂仪法,通过预留孔将其点位垂直投测到任一楼层接收靶上,在接收靶上进行测量放线。

内控法轴线控制点的设置: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在首层平面上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辅助轴线距轴线500~1000mm为宜,并在辅助轴线交点处埋设标志。

1)在首层轴线控制点上安置激光铅垂仪,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棱镜端)所发射的激光束进行对中,通过调节基座整平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严格居中。

2)在上层施工楼面预留孔处,放置接收靶。

3)接通激光电源,启辉激光器发射铅直激光束,通过发射望远镜调焦,使激光束汇聚成红色耀目光斑,并旋转360°投射到接收靶上,然后取中,作为放样点,即为轴线控制点在该楼面上的投测点,并在预留孔四周作出标记。

2.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物施工中,传递高程的方法宜采用。

悬吊钢尺法 :在楼梯间悬吊钢尺,钢尺下端挂一锤球,使钢尺处于铅垂状态,用水准仪分别在下面、上面楼层分别读数,按水准测量原理把高程传递上去。

1.8单层厂房施工测量

1.8.1 施工控制网测设

1. 施工控制网的设计 根据建筑方格网,结合图纸上给出的坐标,选定与厂房柱列轴线或设备基础轴线相平行的两条纵、横轴线作为主轴线,且垂直距离应满足安全要求,即控制网边线距建筑物四边主轴线的距离要满足安全要求,计算出控制网四角的坐标。

2. 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测设控制网时,首先根据场区方格网或测量控制点,将控制网四角点的坐标编号输入全站仪内,利用放样程序把四角点的坐标测设于地面,并做永久性控制桩。测定控制网各边时,应按一定间距测设一些控制桩,称为距离指标桩,距离指标桩的间距是等于厂房柱子间距的整数倍且要考虑伸缩缝的尺寸,但不宜超过50m。使指标桩位于厂房柱行列轴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1.8.2 结构施工测量

1. 柱列轴线测设 根据厂房平面图上所标注的柱间距和跨度尺寸,用钢尺或应用全站仪沿矩形控制网各边测出各柱列轴线控制点的位置,并打入大木桩与地面水平,桩顶用小钉标示出点位,周围浇筑混凝土保护,作为柱基测设和施工安装的依据。丈量时可根据矩形边上相邻的两个距离指标桩,采用内分法测设。

2. 柱基测设 将两台经纬仪安置在两条互相垂直的柱列轴线的轴线控制桩上,沿轴线方向交汇出每一个柱基中心点的位置(即两轴的交点),根据基础剖面图、平面图、大样图所注尺寸考虑开挖深度及宽度,在距柱基开挖边线1~2m处,打入四个定位小木桩,在桩顶钉上小钉标示中线方向,供修坑立模之用。同法可放出全部柱基。再按基础平面图和大样图所注尺寸,顾及基坑放坡宽度,用特制的角尺放出基坑开挖边界,并撒出白灰线以便开挖。在进行柱基测设时,应注意柱列轴线不一定都是柱基中心线。而立模、吊装等均用中心线,此时应将柱列轴线平移,定出柱子中心线,量出基坑开挖边线,并撒上石灰线,便可以开挖。

(1) 当基坑挖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应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在基坑四壁离坑底设计标高0.5m处测设几个水平控制桩,作为控制坑底标高的依据。

(2) 在基坑内测设垫层的标高,在坑底设置小木桩,使桩顶高程等于垫层的设计标高。

(3) 基础垫层浇筑好后,根据柱列轴线桩用拉线的方法,吊锤球把柱基中心轴线投到垫层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画出标记,作为柱基立模和布置钢筋的控制线。

(4) 立模板时,将模板底边对准垫层上柱基中心轴线控制的模板定位线,并用垂球检查模板是否竖直。然后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将柱基的设计标高测设到模板的内壁上。

4. 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

(1) 柱子安装测量

①柱身弹线及投测柱列轴线:

柱身弹线。柱子在吊装前,应先将每根柱子按轴线位置进行编号,并在柱身的三个侧面上弹出柱中心线定位线,在每条线的上端和靠近杯口处画上小三角形 “►” 标志,以供校正时照准。

在杯形基础拆模以后,由柱列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柱列轴线投测在杯口顶面上,并弹上墨线,用红漆“►”画上标明,作为吊装柱子时确定轴线方向的依据。当柱列轴线不通过柱子中心线时,应在杯形基础顶面上加弹柱子中心线。

 柱子中心线应与相应的柱列轴线保持一致,其允许偏差为±5㎜。 牛腿顶面及柱顶面的实际标高应与设计标高一致,其允许误差为:当柱高小于等于5m时,应不大于±5mm;当柱高大于5m时,应不大于±8mm。 柱身垂直允许误差:当柱高小于等于5m时,不大于±5mm;当柱高5~10m时,应不大于±10mm;当柱高超过10m时,限差为柱高的0.1%,但不得大于20mm。

③柱子吊装时的测量工作 :

为了保证柱子的三维坐标符合设计要求,将柱子吊起使柱子中心线对准杯口中心线,然后放入柱基杯口中,用木楔或钢楔暂时固定,其偏差值不能超过±3mm。

当柱子立稳后,立即用水准仪检测柱身上的±0.00m标高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为±3mm。

垂直度校正: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相互垂直的柱列纵、横轴线上,距离柱子为柱高的1.5倍处,用望远镜照准部十字丝竖丝瞄准柱底中线,固定照准部后缓慢抬高望远镜,观测柱身上的中心标志或所弹的中心墨线,若与十字丝竖丝重合,则柱子在此方向是竖直的;若不重合,则应调整使柱子垂直,直到使两台经纬仪的十字丝竖丝均与柱子中心线重合为止。然后在杯口与柱子的隙缝中浇灌混凝土以固定柱子位置。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施工,保证柱子吊装质量,通常把成排的柱子都竖起来,然后才进行校正。此时,经纬仪安置在轴线的一侧,一次可校正几根柱子,要求仪器偏离中心轴线2m以内,且视准轴与轴线的夹角在15°以内。此时应注意要瞄准柱底中线。对于截面变化的柱子,其柱身中心标点不在同一面上,则应将仪器安置在纵、横轴线方向上进行校正。

④柱子垂直校正的注意事项:

垂直校正柱子用的经纬仪必须经过鉴定,鉴定合格后才能使用。因为在校正柱子垂直时,往往只用盘左或盘右观测,仪器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产生的误差对此产生很大影响。

操作经纬仪时,应注意使照准部的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

校正时,除注意柱子垂直度外,还应随时检查柱子中心线是否对准杯口柱列轴线标志,以防柱子吊装就位后,产生水平位移。

当安装变截面的柱子时,经纬仪必须安置在轴线上进行垂直校正,否则容易产生差错。

在日照下校正柱子的垂直度必须考虑温度的影响。因为柱子受太阳照射后,阴面与阳面形成温度差,柱子会向温度较小的一面(阴面)弯曲,使柱顶产生水平位移,一般可达2~5mm,细长柱子可达30mm。故垂直校正工作宜在阴天或早、晚时进行。柱长小于9m时,一般不考虑温差影响

(2) 吊车梁吊装测量

1)吊车梁吊装测量的主要控制:保证牛腿面上梁的中心线与吊车轨道的中心线在同一竖直面内,梁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2)准备工作:用墨线弹出吊车梁中心线和吊车梁两端中心线,然后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到牛腿面上。

3)吊装测量:在地面上测设出与吊车梁中心线相平行距离为定值的吊装测量辅助线,将经纬仪安置于辅助线的一个端点,瞄准另一端点,仰起望远镜,即可将吊车梁中心线投测到每根柱子的牛腿面上并弹以墨线;最后,根据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和梁端中心线,将吊车梁安装在牛腿上。

4)标高控制:吊车梁安装完后,应检查其标高,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吊车梁上,在柱子侧面测设+0.500标高线,检查梁面标高是否正确,其误差应在±3mm,否则,在梁下用铁板垫块调整梁面标高,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3)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在安装吊车轨道前,须对梁上的中心线进行检测,此项检测方法与吊车梁吊装测量方法相同,采用平行线法。首先在地面上从吊车轨道中心线向厂房纵轴线内垂直方向量出长度,得平行线;然后安置经纬仪于平行线一端,瞄准另一端点,固定照准部,高起望远镜投测。在梁上扶尺人员移动横放的木尺,当视线对准尺子的米分划线时(平移尺寸),尺子的零点分划线应与梁面上的中心线重合。如不重合应予以改正,可用撬杠移动吊车梁,使吊车梁中心线间距等于平移尺寸为止。吊车轨道按中心线安装就位后,可将水准仪安置在吊车梁上,水准尺直接放在轨顶上进行检测,每隔2m测一点高程,与设计高程相比较,其误差应在±3mm以内。最后用钢尺检查吊车轨道间距,误差应在±3mm之内。

(4) 屋架的安装测量

5.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烟囱、水塔均是一种特殊构筑物,其特点是基础面积小,筒身长,抗倾覆性能差。因此不论是砖结构还是钢混结构,施工测量时必须严格控制筒身中心的垂直偏差,以保证烟囱的垂直度。当烟囱高度H>100m时,筒身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应不超3H/10000,烟囱圆环的直径偏差值不得大于30mm。

1)施工以前,首先按施工平面图要求,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在施工现场定出烟囱的中心点位置画出以中心点位置为交点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定位轴线。

2)在施工过程中检查烟囱的中心点位置,可在轴线上多设置几个控制桩,各控制桩到烟囱中心点的距离,视烟囱高度而定,一般为烟囱高度的1~1.5倍。

(2) 基础施工测量

基坑的开挖方法依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及烟囱底部半径加上基坑放坡宽度而定。一般采用大开挖,其方法如下:

1)以烟囱的中心点位置为圆心,以烟囱底部半径加上基坑放坡宽度为半径在地面上画圆,并撒灰线,以标明开挖边线。

2)在开挖边线外侧的定位轴线方向上加密四个定位控制桩,作为修、复基础中心用。

3)当基坑开挖快到设计标高时,采用水准仪按照水准测量原理在坑的四壁测设高程控制桩,作为检查基坑开挖深度和浇筑钢筋混凝土垫层标高。

4)浇筑钢筋混凝土时, 根据加密四个定位控制桩,在基础垫层烟囱中心点处埋设铁桩,并用经纬仪把烟囱中心投到铁桩上,刻上+字,作为筒身施工时竖向控制和半径控制的依据。

1)引测筒身中心线:在烟囱筒身施工中每提升一次模板或施工作业面高度时,都要用吊线垂或激光铅垂仪,将烟囱中心垂直引测到施工的作业平面上,以此为依据,随时检查作业面的中心是否和构筑物的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2)引测方法:在施工作业面上设置横向一根控制方木和一根带有刻度的旋转尺杆,尺杆零端铰接于方木中心,木方中心下用细钢丝悬吊8~12kg的垂球(重量依高度而定),逐渐移动木方,当垂球尖对准基础中心控制点时,固定横向方木,用一根带有刻度的旋转尺杆在作业面上检查施工的偏差,并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施工。

3)轴线控制:当筒体每升高10m左右,要用经纬仪检查一次。检查时把经纬仪安置在控制桩上,瞄准相应定位桩,把各轴线投测到施工面上并做标记,然后按标记拉两根小线绳,其交点即为烟囱中心点。定出中心点后,与垂球引测的中心点相比较,以作检核。如果有偏差,应立即纠正,无误后方可继续施工。

4)中心点的控制:对高大的钢筋混凝土烟囱,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烟囱垂直定位。定位时,将激光铅垂仪安置在烟囱底部的中心点标志上,在作业层平面中央安置接收靶,每次模板滑升前后各进行一次观测。观测人员根据在接收靶上得到滑模中心点对铅垂线的偏离进行调整滑模位置,确保中心位置的正确性。

5)测量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在施工测量过程中要经常对仪器进行激光束的垂直度检验和校正,以保证施工质量。

6)筒体外壁坡度的控制:为了保证筒体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除了采用尺杆画圆控制外,还应随时采用靠尺板来检查外壁坡度,两侧的斜面是按照设计要求的筒壁收坡系数制作的,在操作过程中,把靠尺板斜面紧靠在筒体外侧,检查筒体的坡度,如果符合设计要求,其线垂指示为±0.000,否则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7)筒体标高的控制:烟囱筒身标高测设是先用水准仪在烟囱外壁上测设出+0.5m标高线(或任意整分米),然后从该标高线起,用钢尺竖直量距,以控制烟囱砌筑或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高度。

1.8.3管道施工测量

1.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

(1) 施工前,要收集和熟悉管道测量所需的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了解管道与地下管网及其他建筑物的相互关系。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特别是标高一定不能在交叉处出现矛盾现象;了解精度要求和工程进度安排等,还要深入施工现场,熟悉地形,找出交点桩、里程桩和BM水准点的位置。     (2) 恢复中线:即使设计阶段在地面上标定的中线位置就是施工时所需要的中线位置,且各桩点保护完好,也要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若有部分桩点丢、损或施工的中线位置有所变动,则应根据设计坐标采用全站仪重新测设新点并加以保护。

(3)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为了便于恢复管道的中线及其他构筑物的中点,在安全地方设置施工控制桩:

1)中线控制桩的测设:中线控制桩可设置在管道起止点和各转折点处的延长线上,如果管道直线比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在中线一侧的基坑边线外侧1~2m安全处设一排与中线平行的控制桩。

2)附属构筑物控制桩的设置:附属构筑物控制桩设置在管道中心线的垂直线上,恢复附属构筑物的位置时,通过两控制桩拉细线,细线与中线的交点即是。

3)加密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引测高程,应根据设计阶段布设的水准点,利用水准测量原理及等级要求,沿线附近每隔约150m增设临时水准点。

2. 地下管道施工测量 管道中线控制桩定出后,就可按设计的开槽宽度,在地面上钉上边桩,沿开挖边线撒出灰线,以作为开挖的界线,槽口开挖宽度,视管径大小、埋设深度以及土质情况确定。

(1)坡度板法:坡度板是用来控制中线和构筑物平面位置、高程,沿中线每隔10~20m以及检查井处应各设置一块,并编桩号。中线测设时,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将管道中线投测到坡度板上,并钉小钉标定其位置,称其中线钉。各坡度板中线钉的连线向下的投影即为管道的中线。在连线上挂垂球,可将中线位置投测到管槽内,以控制管道中线。为了控制管槽开挖深度,应根据附近的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各坡度板顶的高程。根据管道设计的坡度,计算该处管道的设计高程。则坡度板顶与管道设计高程之差就是从坡度板顶向下开挖的深度,统称下返数。下返数往往不是一个整数,并且各坡度板的下返数都不一致,施工、检查很不方便。为使下返数成为一个整数C,必须计算出每一坡度板顶向上或向下量的高差调整数H。其计算式为

    式中:H1——坡度板顶高程;

          H2——管底设计高程。

根据计算出的高差调整数H来控制管道坡度和高程,便可随时检查槽底是否挖到设计高程。如挖深超过设计高程,绝不允许回填土,只能加厚垫层。

用水准仪测设各腰桩的高程,腰桩高程到管底设计高程的差为下返数h,施工时可检查是否挖到管底设计高程及是否偏离控制管道的中心线。

3. 架空管道施工测量  架空管道中心线的测设与地下管道相同。架空管道支架的基础开挖测量工作和基础模板的定位,与厂房柱子基础的测设工作相同。架空管道安装测量与厂房构件安装测量大致相同。每个支架的中心桩在开挖基础时均被挖掉,为此必须将其位置引测到互为垂直方向的四个定位桩上。根据定位桩就可确定开挖边线,进行基础施工。

4. 顶管施工测量 当地下管道需要穿越铁路、公路、或重要建筑物时,为了保证正常的交通运输和避免重要建筑物拆迁,往往不允许从地表开挖沟槽,此时常采用顶管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管道两端事先挖好操作坑,在坑内安装导轨,将管筒放在导轨上,用顶镐将管筒沿中线方向顶入土中,然后将管内的土方挖出来。因此,顶管施工测量主要是控制好顶管的中线方向、高程和坡度。

(1)中线测量:先挖好顶管工作坑,根据地面上测设的中心控制桩,用经纬仪将中心线引测到坑下,在坑底前后和坑壁设置中线标志,将经纬仪安置在靠近顶管工作坑后壁的中线点上,后视顶管工作坑前壁的中线点,则经纬仪视线的方向即为顶管的设计方向。在管顶内前端水平放置一把尺子,尺上标明中心点,该中心点与顶管中心一致。每顶进0.4~1m时,应用全站仪或经纬仪依据中心线对管顶进方向进行校正。如果使用激光经纬仪则沿中线发射一条可见光束,可以直接对管道顶进的方向进行校正。

(2)高程测设      1)在工作坑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并将水准仪安置在工作坑内,以临时水准点为后视点,在管内待测点上竖一根小于管径的标尺为前视点,将所测得的高程与设计高程进行比较,即可得到顶管高程和坡度的校正数据。

2)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每顶进0.5m,就需要进行一次中线测量和高程测量。距离小于50m的顶管,可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设。当距离较长时,应分段施工,应每隔100m设置一个工作坑,采用对顶的施工方法,在贯通面上管子错口不得超过25mm。若有条件,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激光经纬仪和激光水准仪进行红光导向,可直接控制管顶施工中的方向、高程和坡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

1.8.4 设备安装测量

1. 设备安装测量的内容 按照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将机械设备安放和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洗、调整、试运转,使之具备投产或使用条件的施工过程,还包括接触轨(三轨)铺设测量或接触网安装测量、隔断门安装测量、行车信号、线路标志、站台及大厅装饰等安装测量。 2. 安装测量的目的 设备安装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是安装测量,它的目的是调整设备的中心线、平整度和标高,使三者的安装测量误差达到设备安装规范之内。

3.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的确定 设备安装前应确定纵向和横向基准线(中心线)和基准高程点,作为设备定位的依据。

4. 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程序

(1)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检查原施工单位移交的基础结构的中心线或安装基准线及标高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否则应协同相关单位予以校正。

(2) 根据已校正的中心线与标高点,测出基准线的端点和基准点的标高。

(3) 根据所测原施工单位移交的基准线和基准点,检查基础或结构相关位置、标高和距离等是否符合安装要求。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与厂房墙或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的距离偏差不得超过±15mm。如核对后需调整基准线或基准点时,应根据有关部门的正式决定调整。

5. 平面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形式 安装基准线一般采用直线来控制,根据两点确定一直线法则,只要定出两个基准中心线,就构成一条基准线了,平面安装基准线由纵横两条直线进行控制。

(1) 基准线的形式:测定了基准中心点后,就可以根据点来放线。放出的线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

1)划墨线法:在设备安装要求不高的地方采用木工通常用的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误差较大,一般在2mm以上,而且距离长时不容易划。

2)经纬仪投点:将经纬仪架设在一端点,后视另一点,仰起望远镜,用红铅笔在该直线上画点,点间的距离、部位可根据需要自己确定,此法精度高,速度快,适合现代化施工。

3)拉线法:是安装中放平面位置基准线常用的方法。

(2) 拉线的工具和要求:

1)拉线用的线一般采用钢丝,钢丝的直径可为0.3~0.8mm,视拉线的距离而定。线一般拉在空中,为了确定所拉线的位置,必须吊线锤才能保证精度。

2)吊线锤:线锤是定中心用的,轴线外系有细线,使线锤的锤尖对准中心点,然后进行引测;

3)线架:为固定所拉的线用的,线架在所拉线的两端。其形式不拘,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式的,只要稳固即可。线架上必须具备两个装置:一为拉紧装置,一为调心装置,通过螺母螺杆的相对运动调整滑轮(线通过滑轮槽架设)的左右位置,以达到改变所拉线位置的目的。

(3) 线与副线的检查

1)基准线的正交度检查:对现场组装和连续生产线上的设备,应检查安装基准线的正交角,正交度的容差在规范内。

3)根据基准线与副线的端点投测中间点或挂线点的容差为±0.5mm。

6. 记录存档 设备安装测量时,应记录安装测量数据,填写安装测量日志,并应将竣工图和测量数据等整理成册存档。

7. 设备安装期间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与沉降观测

(1) 设备标高基准点设置。标高基准点的设置一般有两种:

1)简单的标高基准点作为独立设备安装基准点。可在设备基础或附近墙、柱上适当部位处分别用涂料画上标记,然后根据附近水准点(或其他标高起点)用水准仪测出各标记具体数值,并标明在标记附近。其标高的测定容差为±3mm,安装基准点多于一个时,其任意两点间高差的容差为1mm。

2)预埋标高基准点设置在设备连续生产线上时,应用钢制标高基准点,可采用直径为19~25mm杆长不小于50mm的铆钉,牢固地埋设在基础表面(应在靠近基础边缘处,不能在设备下面), 钉的球形头露出基础表面10~14mm。

观测点埋设位置距离被测设备应尽量靠近,并且应在容易测量的地方。相邻安装基准点高差的误差应在0.5mm以内。

(2) 设备安装期间的沉降观测方法与要求:连续生产的设备基础,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其要求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1型不应超过15″;DS3型不应超过20″。 ②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因瓦水准尺,不应超过0.15mm,对于双面水准尺,不应超过0.5mm。 ③二等水准测量采用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时,其补偿误差△α不应超过0.2″。

2)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3)每隔适当距离埋设一个观测点(最好每一基础选一点),与起算水准点组成水准环线,往返各测一次,每次环形闭合差不应超过±0.5nmm(n为测站数),并进行平差计算。

4)对于埋设在基础上的观测点,在埋设之后就开始第一次观测,随后在设备安装期间应连续进行观测,连续生产线上的沉降应进行定期观测(一般每周观测一次),独立设备的观测点,沉降观测由安装工艺设计确定。

1.9 数据处理及竣工图

注:特级变形测量的数据取位,根据需要确定。

1.9.2 观测数据的验算与处理

式中 N ——水准环数;    n ——各环线的测站数。

式中 N——测段数;    n——各测段的测站数。

式中 t=(n-1)(m-1);

σ —各方向观测值与其平均值之差(");

式中 △——往、返测距离的差(mm);     n——测距的边数;    pi ——距离测量的先验权JT/T 1176.2-2020 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统计 第2部分: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统计指标及核算方法.pdf,令为任一边测距的先验中误差,按测距仪的标称精度计算。  

1.9.3 观测结果的平差计算

(1) 建筑变形测量应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并对观测点的变形状况做出分析。必要时,还应对变形测量结果进行物理解释。 (2) 当基准点单独构网时,每次基准网复测后应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当基准点与观测点统一构网时,每期变形观测后应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在变形测量平差计算中,应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 (3) 观测点变形的几何分析应确定观测点是否存在变动,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对于二、三级和部分一级变形观测项目:   ①对相邻两期观测成果,可依观测点的相邻两周期平差值之差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中误差的两倍)相比较进行。当平差值之差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观测点在这一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   ②对多周期观测成果,如相邻周期平差值之差虽然很小,但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则应视为有变动。   2). 对于特级和部分一级变形测量成果的几何分析,可按1.9.4第2条基准点稳定性检验的方法进行。 (4) 变形的物理解释应确定变形与变形因子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引起变形的原因分析和解释,以预报变形发展趋势。

1.9.5 变形观测成果的整理与质量检查验收

(1) 建筑变形测量在完成记录检查、成果计算和处理分析后,应按以下规定进行成果的整理:   1) 原始观测记录的各项内容应填写齐全。当采用电子方式记录时,观测完毕后应打印输出,并进行检查和整理。   2) 平差计算过程及成果、图表和各种检验、分析资料应完整、清晰、无误。   3) 使用的图式符号规格应统一,内容应完整,注记应清楚。   4) 原始记录、计算过程及最终成果均应有有关责任人签字,最终成果应加盖正式的成果专用章。 (2) 根据变形测量任务的要求,可按周期提交以下变形测量中间成果:   1) 本次观测结果。   2) 与上次观测结果之间的较差。   3) 累计变形量。   4) 简要说明。 (3) 当变形测量任务全部完成或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应提交下列综合成果资料,并及时进行归档:

《轨道交通节点换乘车站设计指导图 集》宣贯培训材料(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pdf1) 施测方案或技术设计书。   2) 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3) 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4) 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   5) 观测记录。   6) 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及成果表。 7) 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8) 技术报告。 (4) 建筑变形测量技术报告应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文理通顺、表达清楚、结论明确。技术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来源、观测目的和要求;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项目完成的起始时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及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人等。   2) 技术措施。包括:变形测量作业依据的技术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基准点及观测点的标志及其布设情况;变形测量等级;作业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变形测量周期等。   3) 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与评定结果。   4) 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5) 变形分析结论与建议。   6) 提交的成果清单。   7) 附图附表等。 (5) 建筑变形测量的各项记录、计算数据及成果的组织、管理和分析宜通过建立专门变形测量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   1) 对变形测量的各项起始数据、各周期观测记录和计算数据以及各种中间及最终成果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2) 变形测量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①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格式转换。   ②变形测量点信息的管理。   ③变形测量控制网起算数据管理及观测、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④各周期原始观测记录和计算数据的管理。   ⑤变形测量数据的验算、处理及平差计算。   ⑥变形分析。   ⑦各种报表和分析图表的生成及可视化。   ⑧系统用户管理及安全管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