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2020)

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2020)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49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2020)

Xxxx旅游交通集散中心项目

Xxx有限公司直属项目部

2、本施工方案编制将遵循四项基本原则,即一是符合性原则;二是先进性原则,三是合理性原则JT/T 1169-2017标准下载,四是符合工程质量、工期要求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的原则。

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37号令

13、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31 号文)

14、本工程项目施工图纸

5、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

本项目位于前湖大道南侧,东靠谷子路,西临玄武路。项目总用地面积 2693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3971.07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6471.07 ,地下建筑面积 37500 平方米(包括为政府配建人防工程 20000 平方米)。已施工完成。

1、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2、A1区二层板吊模计算类型:

计算选取板厚100mm,宽度1195mm,搭设计算高度7.75m.

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构造要求

①、胶合板:15㎜厚。

②、方木:杉木50×70㎜。

⑤、钢管:ø48.3×3.6mm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工字钢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4)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第四章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型钢梁上焊接螺杆和吊模支撑件→安装型钢梁支架并与钢梁焊接牢固→安装吊模并加固→吊模钢筋绑扎→吊模验收→浇筑砼并养护→拆除吊模

(1)型钢梁上焊接螺杆和吊模支撑件

在16号工字钢梁上焊接M14对拉螺杆4道,具体对拉螺杆间距详下附图:吊模支设剖面示意图

(2)安装型钢梁支架并与钢梁焊接牢固

在原有钢结构梁上焊接吊杆支撑构件,在支撑构件上焊接吊杆横梁

(1)总的要求: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范要求。

(2)模板在拼装过程中加工质量标准如下: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浇筑混凝土时应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c、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

混凝土振捣工具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使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较薄的混凝土楼板(100mm厚)可采用平板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s,并且在35~45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以消除混凝土结构面层中的汽泡。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楼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及平板振捣器振捣,方法为:浇筑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边浇筑边振捣,借助标高线用卷尺随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及表面标高。振捣时振捣棒移动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第一次振捣后隔20~30min用平板振捣器进行二次复振(彻底消除构件四周面的水泡和缩水裂缝),平板振捣器移动方向应垂直于浇筑方向且压边至少100mm以上。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对于预留洞较多的区域和钢筋太密的主次梁相交处、与钢结构构件相结合处浇筑时应经常观察、仔细振捣,发现不密实的应及时补浇。

振捣完毕后借助标高线用铝合金长刮杠找平,然后用木抹子细致找平、搓压2~3遍(在施工缝处或有预留洞、预埋件及墙体两侧等处用抹子应认真找平、搓压),最后一遍木抹子找平宜在混凝土吸水时完成。

振捣时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准,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混凝土浇筑浇捣压光抹平后,进行覆盖养护,保证混凝土湿润,并且安排专人进行养护,浇水养护不得小于7天。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之前,严禁在其上踩踏和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的工作状态,观测人员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通知浇筑人员暂停作业,情况紧急时应采取迅速撤离人员的应急措施,并进行加固处理。

采用经纬仪对模板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观测点设置在立杆1.2m标高处,用“+”字标出对比点,观测点宜设置在后浇带一侧的立杆上。固定观测标准点在砼楼板上设置,宜采用钢钉或钢筋头预埋,柱或砼墙边监测点直接在浇筑好的砼上用钢钉钉入砼中作为固定对比观测点。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停止混凝土浇捣并解决。

仪器设备配置表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2)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螺杆与钢梁是否有变形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1)本工程立柱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柱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2)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①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②支拆模板时,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③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5)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第五章 施工质量安全措施

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集中进行交底,会上解决疑点,避免施工时设计意图不能贯彻,责任不明确等诱发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因素。

①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②模板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③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④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②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③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⑤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⑥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⑦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⑧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⑨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⑩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1)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2)根据实验室砼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

(3)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4)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本模板工程涵盖了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以下几点

形成原因:木工棚、机械缺陷误操作,防护不到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设专人负责,按规范操作经常检查电锯、电刨等的防护罩,分料器、推料器等设施,确保安全有效。

②停机时要拉闸、断电、上锁。

形成原因:漏电开关失效,违规接送电源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机械设备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

②按、拆电源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③漏电开关等必须灵敏有效。

⑤设备必须使用按扭开关严禁使用倒顺开关。

形成原因:明火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②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③操作间必须配齐消防器材。

形成原因:模板搬运违章作业 、支模设施设备缺陷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轻拿慢放,规范作业,注意安全。

②应经常检查所用工具,确保安全有效。

形成原因:高处支模防护不到位。应采取的控制措施:脚手架作业面应采取铺板或平挂安全网等防护措施,且工人应规范操作,勿猛拉猛撬。

形成原因:木料等堆放不规范,支撑体系基础不满足受力要求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应分散放料,并严格控制堆放高度,严禁超过规定载荷。

② 基础符合设计要求,达到设计的承载力,检测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可做堆载实验。

形成原因:模板等吊运不规范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吊装时应把吊物绑牢固。

②信号工及吊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密切配合,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

③被吊物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人员严禁在被吊物下方停留。

④经常检查吊索具,并且保持安全有效。

⑤遇有6级以上强风、大雨、大雾等天气严禁吊物。

⑥整个预防措施过程都比必须安排有专门人员进行监控。

(1)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4)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5)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 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

(6)安装墙、柱模板时,要随时支设固定,防止倾覆。

(7)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要合理布置。

(8)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9)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

(10)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12钢筋头。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的应及时解决。

① 班组每日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进行安全周检查,公司进行安全月检查;

② 模板工程日常检查重点部位:

2)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

3)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螺杆与钢梁是否有变形现象;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低于20~30分钟一次,在混凝土实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至混凝土7天龄期应实施实时监测,终凝后的监测频率为每天一次。

①本工程立杆监测预警值为10mm,立杆垂直偏差在24mm以内。

②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疏散人员,并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火警:119 急救:120 报警:110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

(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作出安排;

(5)对施工现场内进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管制;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设计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1)组员保持24小时手机开机状态;

(2)在紧急情况下无条件的服从组长、副组长的调配;

(3)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3、可能出现的险情及预防措施

(1)、模板坍塌应急处理措施 

当模板支撑系统出现坍塌时,一是应立即用撬棍或顶升设备支起或用起重设备自上而下吊起坍塌重物;二是对危险而未坍塌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立即进行固定,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同时,确定被埋人员的位臵,组织现场急救。当挖救被埋人员时,切勿用机械挖救,以防伤人。当人员被构件卡死无法摆脱时,抢救人员要用切割设备,小心切割掉卡死构件,然后搬离伤员。

(2)、模板安拆挂断电线路应急处理措施 

当模板安拆不当挂断电线造成触电伤害事故时,首先判断是高压线路还是低压线路。若是低压线路,立即断开电源,如果电源开关较远,则可用绝缘材料把触电者与电源分离。若是高压线路触电,马上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如一时无通知供电部门停电,则可抛掷导电体,让线路短路跳闸,再把触电者拖离电源。

如果挂断电线造成了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当电源线因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部门拉闸,一方面灭火时,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距离,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3)、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现有人从高处坠落摔伤,首先应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随后看伤员坠落时身体着地部位,再根据伤员的伤害程度的不同,启动高空作业专项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4)、物体打击伤害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时,按现场处理方案进行抢救,首先观察伤员受伤部位,失血多少,对于一些微小伤,工地急救员可以进行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伤势严重者,急救人员边抢救边就近送医院。

5、应急常用物资和设备

常备药品:消毒药品、急救物品(创可贴、绷带、无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

抢险工具:铁锹、撬棍、气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金属切割机、挖土机1台、电工常用工具等救援工具,并由专人负责保管、维护,平时不能挪作它用。

应急器材:架子管、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应急灯、对讲机、电焊机、水泵、灭火器等。施工单位准备生活车辆备勤。

由业主、监理方和施工方组成应急响应指挥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计算依据: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设计简图如下: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G2k+G3k)×h+G4k/1.195)+1.4Q2k,1.35(G1k+(G2k+G3k)×h+G4k/1.195)+1.4φcQ2k]×b=0.9×max[1.2×(0.1+(24+1.5)×0.11+0.112/1.195)+1.4×2,1.35×(0.1+(24+1.5)×0.11+0.112/1.195)+1.4×0.7×2]×1=5.759kN/m

q1静=0.9×1.2×[G1k+(G2k+G3k)×h+G4k/1.195]×b=0.9×1.2×[0.1+(24+1.5)×0.11+0.112/1.195]×1=3.239kN/m

q1活=0.9×1.4×Q2k×b=0.9×1.4×2×1=2.52kN/m

q2=[1×(G1k+(G2k+G3k)×h+G4k/1.195)]×b=[1×(0.1+(24+1.5)×0.11+0.112/1.195)]×1=2.999kN/m

计算简图如下: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239×0.2992+0.121×2.52×0.2992=0.058kN·m

σ=Mmax/W=0.058×106/37500=1.55N/mm2≤[f]=11N/mm2

νmax=0.632q2L4/(100EI)=0.632×2.999×298.754/(100×6000×281250)=0.089mm≤[ν]=L/250=298.75/250=1.195mm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3.239×0.299+0.446×2.52×0.299=0.716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3.239×0.299+1.223×2.52×0.299=2.027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3.239×0.299+1.142×2.52×0.299=1.758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2.999×0.299=0.352kN

R2'=R4'=1.143q2L=1.143×2.999×0.299=1.024kN

R3'=0.928q2L=0.928×2.999×0.299=0.831kN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0.716/1=0.716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 Max[2.027,1.758,2.027]/1= 2.02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0.716/1=0.716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0.9×1.35×0.5×0.11=0.067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0.716+0.073+0.067=0.855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2.027+0.073=2.099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0.716+0.073+0+0.317=1.106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0.855,2.099,1.106]=2.0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DBJ43/T 335-2018 湖南省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应用防火技术规程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0.352/1=0.35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 Max[1.024,0.831,1.024]/1= 1.02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0.352/1=0.352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11=0.05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0.352+0.06+0.055=0.467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1.024+0.06=1.084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0.352+0.06+0+0.171=0.583kN/m

JCT403-2016 水泥工业用旋风式分离器.pdf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0.467,1.084,0.583]=1.084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