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docx

泵站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7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泵站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docx

1.《泵站工程(结构分册)》

2.《泵站工程(建筑分册)》

3.《泵站工程(工艺分册)》

DB31/T 1182-2019标准下载4.《泵站工程(结构分册)》

16.《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88号令)2016版;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18.根据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我方对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

19.其他有关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雨水泵站,含泵房和值班室、控制室及配电间。建制面积见各子项说明。新建建筑物耐火等级除特别注明者外均为二级,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一道防水设防)。

各单体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结构类型、耐火等级等情况如下表所示:

2.2工程地质与水文环境

由于本次勘察分两次进场,第一次场地内地下水埋深约11.0~12.0m,以自然地面高程平均约104.0m计,地下水位高程为91.0m;第二次由于进场前连续几天为中雨天气,进场后测得地下水位稳定水位埋深约5.0m~14.0m,稳定水位高程为94.0m。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根据现场实地勘察以及前期桥梁施工情况,泵站基坑范围内管线穿过,WN匝道因高压电力影响暂时无法施工,基坑降水基本对已完成的承台墩柱无影响。

(1)确定工地施工范围,征用施工场地,拆除现场障碍,清理地表。

(2)做好现场规划。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房屋、工棚;设置料库、加工场、料场;安装供水管线、架设供电线路;修建临时道路、排水设计等。

(3)调查现场的结构物与设计是否相符,不符的及时上报处理。 

(4)施工前做好与地方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做到既方便施工又不影响地方利益。

2、施工机械和仪器设备的准备 

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置进行全面检修,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现时状况,并进行标识。所有测量、试验、检验仪器和设备,以及施工机械上的各种仪表,要在使用前进行重新标定。 

根据施工计划、材料用量,各种原材料在施工中要提前做好材料计划,保证材料的供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1)接桩、复测。接桩后用水准仪、全站仪对水准点、导控点进行复测,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埋设施工控制桩,标记出各填筑区域、压实度分区的界线,进行排水系统施工前的定位测量,对控制桩施设护桩予以保护,同时加密施工用临时水准点。

(2)熟悉、自审设计文件,会审图纸,如有疑点或发现差错,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予以解答。对会审图纸的情况形成记录,以便于正确指导施工。

(3)进行施工调查,进一步了解现场施工条件,提出和优化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进行逐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在施工前明确施工设计意图、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方法以及安全技术要求等。

(5)建立试验室,配备各种试验所需的试验仪器设备,并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定,试件的试验及原材料检验和各种配合比选定等,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可靠的数据。

 5、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和教育 

对所有施工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各自业务和工种的侧重点不同分期进行。所有职工都必须接受完整的质量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文明施工及企业形象教育。

(1)介绍本工程的概况和建设的重大意义;

(2)动员施工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工程的施工,充分展现我公司强大的施工能力;

(3)讲述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总体进度和工序安排原则;

(4)明确质量创优目标和安全管理目标,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5)强调工程施工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的具体要求;

(6)迅速做好设备、人员上场的准备工作。

工程施工前各技术人员仔细研究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认真完成与相关部门技术交接。根据本工程规模及复杂程度,组建一支完善合理的技术力量,技术人员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困难。

整体泵站工程计划9月30日全部完成,具体施工计划如下:

4.1基坑围护结构施工

泵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图

4.1.1.1工艺流程

4.1.1.2施工工艺要点

施工前根据工作坑、接收坑结构尺寸进行放样,使用洛阳铲进行物探,探孔间距为15cm,孔径为10cm,孔深5m。

护筒采用板厚为4~6mm的钢板焊接整体式钢护筒,直径1~1.2m,埋深2.0m。人工开挖,挖坑直径比护筒大0.2~0.4m,坑底深度与护筒底同高且平整。护筒上设2个溢水口。护筒埋设时,筒的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并应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同时其顶部应高出地面0.3m。

③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

根据旋挖钻钻速快的特点泥浆原材料采用优质膨润土造浆,常用的泥浆材料,一般使用优质澎润土加纯碱、聚丙稀酰胺或纤维素等配置;泥浆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设计,选用ZL400型制浆机两台,机体安装坚实平稳。搅拌机应搭有防雨操作棚,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有效。搅拌机必须有良好的单独接地按照规定的配合比配置泥浆,每盘膨润土搅拌时间为3分钟,各种材料的加量误差不得大于5%。

制浆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主要材料选择如下:

膨润土:选用优质的膨润土。

水:用新鲜洁净的淡水。

提粘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CMC)。

分散剂:选用工业用纯碱。

絮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其功能为对膨润土护胶,同时提高抗剪切稀释能力。

泥浆处理剂纯碱、CMC和聚丙烯酰胺,使用前宜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以提高其效果。纯碱水溶液浓度为20%,CMC和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为1.5%。

在泥浆箱中用搅浆机将泥浆搅拌好后,新制泥浆需存放12小时,经充分溶胀后方能使用,泵入孔内旋挖钻均匀缓慢钻进,这样既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泥浆保持液面高度。

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护筒底部1.5m 以上,确保孔内水头高度,防止塌孔。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孔内泥泥浆指标满足要求后灌注水下混凝土。

钻进时,边钻进边注入泥浆进行护壁,保持泥浆面始终不低于护筒顶下0.5m,钻进过程中随时检测垂直度,并随时调整。成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25以内,成孔时做好记录。

第一次清孔:桩孔成孔后,在钢筋笼插入孔内前,进行第一次清孔,用孔内钻斗来掏除钻渣,如果沉淀时间较长,则用水泵进行浊水循环,使密度达1.2左右。

第二次清孔:钢筋笼、导管下好后,用气举法进行第二次清孔。

钢筋笼加工:钢筋笼现场分节加工制作,加工尺寸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控制。主筋与箍筋点焊连接。钢筋接头错开。

根据现场情况,钢筋笼按照10m一节进行加工,吊装时,先吊放最下面一节,然后采用型钢(工16工字钢)将第一节钢筋笼上端临时固定在孔口,然后吊运第二节钢筋笼,现场与第一节钢筋笼对接。每节钢筋孔之间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焊接接头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错开。

采用25T汽车吊车下放钢筋笼,人工辅助对准。吊放钢筋笼过程中保持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吻合,并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为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反复核对无误后焊接定位。灌注完的混凝土开始初凝时,割断定位骨架竖向筋,使钢筋笼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避免钢筋混凝土的粘结力受损失。

清孔、下钢筋笼后,立即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时坍落度为18cm~22cm,首批灌注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全部混凝土灌注完成时间,灌注尽量缩短时间,连续作业。

4.1.1.3钻进异常处理

钻进时如出现孔内泥浆漏失、水位下降时,应向孔内漏水层投粘土或膨润土堵漏,如孔内出现坍孔、涌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并控制泵量,向孔内补充足够的泥浆,加大泥浆密度或抬高水头高度以抑制继续涌砂或坍孔。

4.1.1.4施工顺序

4.1.1.5桩基质量检查

每桩在浇筑混凝土时,对搅拌的混凝土进行取样成型,混凝土试件组数为不少于2组。如果监理人认为必要,另加3个立方体作为监理人复检之用。到龄期后进行室内有关混凝土指标试验。混凝土试件成型组数按设计规定的数量。

1、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小于10根。

2、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小于3根。

若设计有规定和监理工程师对桩的质量有疑问时,或在施工中遇到异常情况,怀疑桩身质量可能低于要求的标准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桩身进行检测,以检验桩的混凝土灌注质量。应钻到桩底0.5m以下,钻芯检验结果若不合格,则应视为废桩,按下列规定处理:

①如果桩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在施工中遇到异常情况,被认为桩的质量低劣,应采取经认可的补救措施进行补救或予以废弃。

②废弃的桩,应作出详细的补救设计(包括消除废弃桩),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③对每一根成桩平面位置复查、试验结果及施工记录都认可后,应以书面形式进行批准,在未得到批准前,不得进行该桩基础的其他工作。

④钻孔灌注桩的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见下表。

钻孔桩检查项目

4.1.2围檩及支撑施工

基坑围护结构共设置三道围檩及支撑,第一道围檩及支撑为钢筋混凝土围檩+混凝土支撑,中心标高为105.6;第二、三道支撑为双拼工字钢围檩+钢管支撑,中心标高分别为:101.5、97。

开挖土方至标高105.2→施工第一道围檩及支撑→开挖土方至101.2→施工第二道围檩及支撑→开挖土方至96.7→施工第三道围檩及支撑

2.钢筋混凝土围檩及支撑施工

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围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挖至第一道围檩及支撑底面(标高为105.2)时停止开挖。开挖面进行平整后,测量队进行放样,将钢筋混凝土围檩轮廓形状准确定位,并使用钢筋作明显标记,使用白灰将轮廓线进行标示。

钢筋加工采用现场加工,在泵站基坑周边设置一个钢筋加工厂(10m×20m)地面采用10cmC15混凝土进行硬化。钢筋加工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样后再进行批量加工。钢筋安装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给定的间距进行绑扎。

钢筋安装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模板安装。围檩及支撑模板采用1cm竹胶板,模板两侧采用3根5X5方木进行加固,间距为30cm,并采用双排φ16对拉杆进行加固,对拉杆后背两根φ50钢管。模板外侧采用长2米φ25钢筋进行加固,间距为50cm。

模板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围檩及支撑混凝土浇筑,由于场地有限拟采用汽车泵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3根φ50振捣器进行充分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安排专人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湿润,围檩及支撑混凝强度达到100 %,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

第二、三道围檩及支撑采用双拼工字钢围檩+钢管支撑,在土方开挖至围檩底高程时进行安装。具体安装时序见4.4集水池施工

钢围檩采用2根HN700×300×13×24型钢组合钢围檩。钢牛腿三角托架采用L200×125×16角钢与[20槽钢加工焊接制作而成。钢围檩每3m设置两个个钢牛腿三角托架,转角等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设2个钢牛腿三角托架。每根围护桩钢牛腿三角托架位置植入6个M20膨胀螺栓,将钢牛腿三角托架固定于围护桩上。

安装前,在钢围檩及支撑在围护桩上标出准确位置处,并凿出围护桩钢筋与吊筋搭接处围护桩主筋,按照图纸要求在围护桩上进行打孔,将三角托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牢固,防止支撑因围护结构变形或施工撞击而脱落,同一层三角托架要求在同一水平面。

钢围檩根据基坑实际尺寸,提前进行下料,两根HN700×300×13×24型钢采用660×500×16mm钢板进行连接,中心间距为1000mm,接头处上下各增加一块600×500×16mm钢板进行加固。钢围檩安装采用25T汽车吊进行配合安装,钢围檩吊装作业时安排专人指挥。钢围檩吊放时必须保持匀速缓慢下落,在下落至三角托架30cm左右时,下落速度进一步放缓,缓缓向围护桩推近靠拢,使其准确的落在三角托架上。最后将围檩与支架焊接在一起。钢围檩标准断面图如下:

钢管支撑在地面提前拼装,开挖到钢管支撑底标高下500mm时,及时用吊机吊装安设钢围檩与钢管支撑。在吊装过程中必须保持支撑平稳、无碰撞、无变形。钢管支撑吊装到位后,通过特制的液压千斤顶对钢支撑活动端端部施加设计轴力的预加力,再用特种钢特制的楔形隼子塞紧,取下千斤顶。在基坑开挖中将充分利用“时空效应”,钢支撑的安装和预应力的施加控制在16小时以内,人工配合吊车吊装就位。钢支撑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的标高差为±30;支撑两端的标高差不大于20mm及支撑长度的1/600的小者;支撑挠度应不大于支撑长度得1/1000;支撑水平轴线偏差不应大于30mm;钢管端头与法兰盘焊接处法兰盘与轴线垂直偏差控制在1.5mm以内;支撑上施工荷载不大于0.3KN/m。

根据场地布置采用25t汽车吊、挖机配合架设钢围檩、钢支撑。钢围檩、钢支撑安装示意图见图所示。

图5 汽车吊吊装钢围檩、钢支撑示意图

支撑临时固定后,立即开始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加预加轴力。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将活络头对准钢围檩,再将两台100t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头顶压位置,两台液压千斤顶安放位置必须对称平行。接通油管后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确认后开始施加压力,加压采用分级施加,重复进行的方法,加至预加力待压力稳定后锁定,预加力施加到位后,在活动端头楔紧楔块(钢垫块采用30mm厚的钢板),然后松开千斤顶,完成加力。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时,对预应力值需做好记录备查。施加预应力的设备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一般一个月一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校验。

泵站基坑支撑轴力设计值

施加完成预应力的钢支撑需要安装防脱落二次保护装置,固定措施采用M20膨胀螺栓,连接件采用花篮螺丝,用挂钩与钢支撑、膨胀螺栓连接。具体措施:用手动电钻在支撑顶面中心线向上80—100cm桩体上钻出20mm的孔洞,深度与M20膨胀螺栓锚固端长度相同,清理干净孔内异物后将M20膨胀螺栓锚固端安装置孔内并紧固,随后将事先加工好的长10cm割孔角钢(割孔直径为20mm)安装在膨胀螺栓上并上紧螺栓,取出花篮螺栓用2根Φ18螺纹钢加工而成的“S”弯钩一端分别勾住花篮螺栓两端,“S”弯钩各剩余另外一端勾住角钢与钢支撑上预留孔洞,扭紧花篮螺栓,连接完成。具体详见下图钢支撑二次保护装置连接图所示。

钢支撑二次保护装置连接图

第二道支撑拆除前进行倒撑施工,倒撑时结构主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进行倒撑施工。

钢支撑以下每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拆除相应支撑。拆除时采用两个液压千斤顶加力,松开钢楔后,用25T汽车吊吊出基坑拆卸。(具体拆除时序见4.4集水池施工)

拆除钢支撑时应间隔拆除,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拆除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将支撑还原,分析、解决问题后再行拆除。

支撑体系的拆除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钢支撑的拆除时间一般按设计要求进行,否则应进行替代支承结构的强度及稳定安全核算后确定。

(2)钢支撑拆除前,先对上一层钢支撑进行一次预加轴力,达到设计要求以保证基坑安全。

(3)逐级释放需拆除的钢管支撑轴力。拆除时应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4)轴力释放完后,取出所有楔块,采用龙门吊或吊机双吊点提升至地面后,再拆除下方支架和托板。钢支撑和托架及时运到堆放场进行修整。

(5)钢支撑拆除后应进行整理,凡构件变形超过规定要求或局部残缺的需进行校正修补。

⑥支撑施工保护控制措施

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为防止基坑内起吊作业时碰动钢管支撑,每根钢管支撑、钢围檩要求通过钢丝绳(18mm)固定在围护结构上。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若因侧压力造成钢管横撑轴力过大,造成横撑挠曲变形,并接近允许值时,必须及时采取增加临时竖向支撑等措施,防止横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钢支撑系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见表。

支撑支护质量标准

通过计算得出,降水方案至少应设置4口直径0.3m,深度23.5 m的无砂管降水井,为了保证深基坑的施工需要,需降水深度为开挖底面下1m,考虑群井效应及降水漏斗影响,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郑州地区降水施工经验,降水井间距不宜大于15m,综合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周边环境条件,实际设置4口能满足降水要求,另外布置一口观测井,详见降水平面布置图。整个降水井系统通过排水管将水直接排在潮河中。详细计算过程见附件1。

为充分观测和掌握深基坑降水时含水层地下水位变化特征,为深基坑降水提供依据,我单位开始实施深基坑降水前进行了降水井抽水试验,以检验本基坑降水井数量和位置是否能保证基坑坑底抗突涌的安全性。

施工现场准备→测放降水井点位→钻井至降水设计深度→洗井至满足降水设计要求→安装降水泵→修建沉砂池及安装排水管道至排水指定位置→降水→降水完毕封井

(4)填砾:井管安装后,及时在井管外填入规格10~20mm砾石滤料。若场地地层变化较大时,应根据地层记录分层选料。填砾时,砾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保证填砾量不不小于设计值的95%。当发现填料量与设计深度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井管上口2m深度范围内用粉土封闭。

(5)洗井:采用空压机、活塞联合洗井,每井活塞洗井不少于两次,每次提拉活塞不少于2小时,空压机洗井不少于2个台班,以确保洗井质量,达到正常出水时含砂率少于 1/10000 要求。井身结构如下图:

(8)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降水井水位,以此检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降水井示意图如下:

(9)封井措施:根据施工要求,对降水井所在雨水泵站无降水要求时进行封堵,为了保证封井工作的一次成功,必须遵照封井工艺流程严把工程质量关。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相关规程、规范,明确质量标准。

2)配备足够人员、施工所需机械并对机械性能进行检查确认。

3)因降水井长期运转,有的井内有少量泥沙淤积或杂物回落到井中,所以封井前对每个井进行测量,确定井深,并根据实测井深计算每个井的回填用材料量;

4)封井前把要使用的砂石料、混凝土、土料按计算量在井口附近备足,并准备夯实工具。把井内的回填料夯实(振捣密实)。

5)回填所用砂砾石,粒径不大于50mm,回填前在料场拌制后由装载机运至回填现场。

为及时掌握施工场地内基坑降水效果,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井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在洗井过程中监测井深、地下水位变化,并实时进行试验抽水,确定各单井涌水量,为选择降水泵型号提供参数。

②、降水工作开始后每天早、中、晚对降水井水位各测一次,以便及时掌握降水效果。

③、地下水位达到稳定后确保每天观测一次水位,依据地下水位变化历时曲线,适当调整水泵型号来增加排水量,达到降低能耗、保护地下水资源目的。

④、每二天测量一次降水井深度,掌握降水井沉砂量,以便发现失效的降水井,做到及时处理,延长降水井寿命。

采用普通挖机与长臂挖机配合开挖土方至标高105.2→施工第一道围檩及支撑→采用普通挖机与长臂挖机配合开挖土方至101.2→施工第二道围檩及支撑→采用普通挖机与长臂挖机配合开挖土方至96.7→施工第三道围檩及支撑→采用普通挖机与长臂挖机配合开挖至距基坑底10~20cm→剩余土方人工清除至基坑底。开挖如下图所示:

2.施工过程:沿着围护桩进行基坑开挖,开挖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首先开挖至标高105.2,在此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围檩及支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围檩及支撑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第二次开挖,采用普通挖掘机与长臂挖掘机配合挖除,开挖至101.2,进行第二道钢围檩及支撑施工,然后采用普通挖掘机与长臂挖掘机配合开挖至96.7,进行第3道钢围檩及支撑施工。

开挖时严禁挖掘机碰到围檩。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测量基底高程,防止超挖和扰动基底,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预留10cm~20 cm由人工清理,严禁超挖后回填虚土。开挖出的基坑土方边挖边用自卸车运到指定地点。

开挖过程中,每开挖2m进行人工进行桩间清理并挂网片喷砼,网片采用10cm×10cmφ8钢筋,喷锚混凝土采用C20早强喷锚混凝土。

3.基坑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排水措施如下:

1)基坑内排水措施:在底板垫层范围之外开挖集水坑,并沿基坑底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坑,用水泵及时将水排出坑外,确保坑内无积水。

2)基坑外排水措施:在到基坑顶边2m处,设置一条300mm宽,深300mm的截水沟,避免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示意图如下:

在泵站集水池每施工完成一层后进行基坑回填,回填时采用中粗砂作为基坑回填材料,所用填土材料强度保证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回填分层(30cm一层)进行,每层表面平整,然后夯实,每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层。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工程本身的变形进行独立的第三方监测,为其周边重要的建(构)筑物、公路等设施以及业主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结构安全、施工安全、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地预报及工程突发危险部位的紧急监测,让有关各方面作出反应、避免事故的发生。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按规范参考图纸要求监测项目如下:

⑴基坑坡顶及围护结构顶端水平位移监测

⑵新建建筑主体沉降观测

⑴基坑坡顶及围护结构顶端水平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坡顶及围护结构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每15~20m布设一个监测点,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本工程共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46个。具体监测点布设位置见后附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⑵新建建筑主体沉降观测: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具体监测点待接收到新建建筑首层平面图方可布设。

4.4.4.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⑴搜集区域地质资料,充分借鉴已有工程实例。

⑵认真研读本工程基坑地质资料与设计方案,熟悉相关规范。

⑷由技术负责人对监测方案进行评审,并对项目人员进行必要培训。

⑸开始观测前将所用仪器在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6)在施工前组织人员设备进场,并随施工进度完成仪器布设与初值的读取,初值读取不少于两次。

4.4.5.监测精度、监测频次及监测预警值

各监测内容精度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各观测内容精度要求

⑴基坑监测周期及频率

基坑监测在基坑开挖前埋设好所需的监测设备,并取得原始数据。各项观测在基坑开挖时开始至主体施工至±0.000m。

在基坑开挖期间及挖完后一周内,坡顶及围护结构顶端水平位移每隔一天观测一次,之后每周观测一次,基础底板浇注完后每10天观测一次。监测频率可根据变形情况适当增减。

新建建筑沉降观测在建筑物施工阶段,随施工进度进行观测。一般每增加一结构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若遇特殊情况可增加观测频率。在建筑物主体封顶后应进行百日观测。其后继观测周期应根据百日观测平均沉降值确定(见后继观测周期表),至沉降趋于稳定(日平均沉降量小于0.01mm)止。

各监测内容预警值如表3所示。

根据本工程建设规模及重要性,在本次综合监测过程中将采用现场监测和现场巡视及综合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施工期安全监测,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重要支持。

1.基坑坡顶及围护结构顶端水平位移监测

⑴基准点布设:在受施工影响以外的地方设置3个基准点,编号为JZ1、JZ2、JZ3。在基坑周围设置4个工作基点,编号为J1、J2、J3、J4。做法为埋入混凝土标石或打入顶端有十字刻划的标志。

表4 水平位移监测仪器

⑶所采用的监测方法:基坑围护结构(围护桩、围护墙、边坡)顶端水平位移监测一般有3种方法:视准线法、测小角法、测坐标法。针对本工程,我方将采用测坐标法对基坑坡顶及围护结构顶端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按照两个层次布设观测网,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路线)、由监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按照建筑变形测量二级精度要求施测。各项限差符合表5要求:

表5 水平位移监测精度

测量所用全站仪定期在有资质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作业开始时先对控制点进行观测,作业过程中定期对控制点观测,检验其稳定性。对监测点监测时,在控制点上设置全站仪,测定监测点在独立坐标系统中的坐标值。在基坑开挖的整个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并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如遇特殊情况除外)。

每次观测结束后,核对和复查观测结果,验算各项限差,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出本次观测坐标值减去上次观测坐标值,求出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方向和距离。

⑷精度分析: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监测视线距离可以控制在200m范围内。测距精度对坐标精度影响为:1mm+1ppm×D(D=0.2km)=1.2mm,测角精度对坐标精度影响为:0.5×3.14×2÷3600÷360×200000=0.48mm,一测回总精度为:,两测回求平均值的精度为,所以使用本仪器测两个测回完全可以达到监测点1mm的精度要求。

⑴基准点布设:根据该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条件,选择在受施工影响以外的适当位置设置3个基准点,做法为埋设混凝土标石或选择在建成多年的建筑物上埋设钢钉,编号分别为BM1、BM2、BM3。

⑶监测方法:沉降测量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以基准点BM1为起算点(标高设定为±0.00000m),严格按照二级水准测量要求采用环形闭合路线进行观测,支线点作单程双测站观测。各项限差符合表7要求:

测量所用水准仪及水准尺定期在国家授权计量检定站进行检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及时进行检验与校正。

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首次(即零周期)观测按往返观测,从第二次观测开始按单程观测,支线点按双测站观测。作业过程中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并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如遇特殊情况除外)。观测过程中定期对三个基准点进行观测,检验其稳定性。

每次沉降观测结束后,核对和复查观测结果,验算各项限差,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计算得出本次观测高程值减去上次观测高程值,得出建筑物在这一时段的沉降量。

4.4.7.监测数据的处理

资料分析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分析监测物理量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性;

分析监测物理量特征值的变化规律性;

分析监测物理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性;

从中获得监测物理量变化稳定性、趋向性与工程安全的关系等结论。

将施工期对基坑及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巡视检查结果,监测物理量的分析结果及地质勘探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基坑的稳定状况。

在工程监测阶段,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实施对各监测物理量的监测,及时分析监测数据,为基坑稳定做出预报,将监测数据分析成果及时提交建设单位、设计及监理等相关部门。

在监测数据未达到报警值期间,向设计单位每周提交一次书面监测结果(包括每天的监测数据及周报)。

监测数据如接近报警值时将及时通知各方,同时对此类监测物理量增加监测频率,根据近期的监测结果整理出测点的变化曲线,以期尽快采取有效保证措施。保证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发现异常及时加强监测。

泵站集水池结构如上图所示,由于结构复杂,按平面位置划分为3个部分。为保证施工质量集水池将分为8部分施工,如下图所示(3个顶板未在图中显示):

集水池施工顺序为:A→B→C→D→E,其中A部分顶板需要在施工时预留施工洞,便于施工C部分。

A部分共分5次进行浇筑,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A部分施工流程:垫层浇筑→A1(底板钢筋安装)→A1底板混凝土浇筑→A2(侧墙钢筋安装)→A2(侧墙模板安装)→A2(侧墙支架安装)→A2(侧墙混凝土浇筑)→第三道钢围檩、支撑拆除→A2(侧墙外侧模板拆除)→A2(侧墙台背回填)→A3(侧墙钢筋安装)→A3(侧墙模板安装)→A3(侧墙支架安装)→A3(侧墙混凝土浇筑)→钢支撑倒撑→第二道钢围檩、支撑拆除→A3(侧墙外侧模板拆除)→A3(侧墙台背回填)→浇筑传力带→换撑→A4(侧墙钢筋安装)→A4(侧墙模板安装)→A4(侧墙支架安装)→A4(侧墙混凝土浇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围檩、支撑拆除→A4(侧墙外侧模板拆除)→A4(侧墙台背回填)→A5(顶板模板安装)→A5(顶板钢筋安装)→A5(顶板混凝土浇筑)

B部分施工流程为:垫层浇筑→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钢筋绑扎→侧墙混凝土浇筑→顶板支架搭设→顶板模板安装→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混凝土浇筑

C部分施工流程为: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

D部分施工流程为: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

E部分施工流程为:墙身钢筋安装→墙身模板安装→墙身模板支撑→墙身混凝土浇筑

泵站主体的钢筋规格、种类繁多,对进场钢筋要进行验收,按规格分批挂牌堆放在有衬垫的钢筋堆场上,防止底层钢筋锈蚀。对进场钢筋应按批按规格抽样试验,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

钢筋进场必须要有合格证及材质书,进场后对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无证或试验不合格的钢筋严禁使用,需要替代其他规格品种的钢筋必须要设计单位认可及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按设计要求依图出大样图,算出钢筋配料长度,机械成型,按规格堆放,主筋接头宜采用闪光接触焊。

制作成型钢筋,按其规格,绑扎先后,分别挂牌堆放,对其成型的具体尺寸,规格由工地质量员抽样检验把关,对直径16mm以上钢筋均采用机械连接,对小于直径16mm的受拉钢筋接头,接头位置要互相错开,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要求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

钢筋绑扎顺序:先底梁钢筋,最后井壁钢筋。钢筋绑扎要结实,井壁的内外层钢筋之间要设定位撑。在钢筋绑扎后,采用同给配砂浆垫块,以满足泵房井砼保护层设计厚度要求。

钢筋绑扎时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施工,绑扎接头,焊接接头按规定错开,砼保护层采用砼垫块,各类预埋件要有测量工精确测放,型号、数量、锚固长度应正确无误,严禁遗漏。

在进行井体制作,应预埋隔墙钢筋,其要求如下:

1)井墙预留钢筋长度,应埋入井壁内35d,伸出井壁20d;

2)钢筋规格:应采用隔墙钢筋相同的直径;

3)钢筋间距:与隔墙间距相同;

4)钢筋联接:预埋钢筋与隔墙钢筋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长度10d,焊缝间隔错开,焊条用E50焊条。

集水池侧墙、顶板均采用15mm厚一级高强度双面复膜竹胶板,模板拼缝横平竖直,拼缝采用双面胶进行止浆。

侧墙外模支撑采用φ50钢管+顶托进行支撑,内模采用满堂红支架进行支撑,并设置φ18防水拉杆进行加固。满堂红支架采用φ50碗口式支架,立杆采用2米、4米,横杆采用60cm横杆,步距1.2m。标准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⑴项目经理负责整体施工现场质检控制工作,确保优质工程目标的实现,对公司负责,对业主负责。

⑵ 项目经理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将质量管理责任细化分配到个人,做到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形成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氛围。

⑶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各单位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质量计划、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通过定期的质量监督检验确保贯彻落。

⑴ 建立并实行项目总工为首的技术负责制,建立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工作质量。

⑵ 在认真审阅设计图纸、招标文件要求,对施工现场详细考察的基础上,编制各单位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落实到工程中,并在施工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以最优的施工方案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

⑶ 施工过程中项目总工、技术人员做到交底及时,内容完善,表述清晰并经常巡视施工现场,监督指导施工操作,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消灭质量隐患。

⑷ 项目实施中,项目总工协调各系统,及时收集整理技术资料,资料员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对技术资料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资料及时完整。

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本项目实行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质检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验收,以严格的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六、安全管理体系及施工技术措施

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立安全监督岗。

4、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原则,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工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6.2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在工地适当位置设置足够安全标志,在基坑顶部周围要设置围护栏,人员上下要有专用爬梯。配备专职安全督导员,消除事故隐患,做好安全文明三级教育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2、司机、电工等特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熟悉机械操作性能,经专业管理部门考核取得操作证或驾驶证后上机(车)操作;机械设备要有年检合格证。

3、开始挖土前,需对机械进行检查,完工后对机械进行保养,施工中按安全操作系统进行机械操作。

4、晚上施工时,照明系统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照明要充足。

5、因场地内地质条件较差,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切实保证机械人员施工安全,由专人负责指挥挖机操作,挖掘机上基坑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坡度,挖掘机行走地方土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强度不够的地方,必须采取措施,铺设钢板、碎石、砂袋等。

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劳保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上班,有关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交接班手续,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7、开展安全文明日检、周检、月检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配足专职安全员和安全协管员,做到每个施工点有一名安全协管员。

8、基坑边坡开挖后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设有防护设施, 在开挖的基坑四周设立固定式安全防护围栏和安全爬梯,防护护栏高1.2m布置形式、尺寸和安全爬梯布置具体详见下图:

七 、文明、环境保护施工措施

2、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细则以广州、佛山市政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及管理规定为基本准则并加以细化。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文明施工的意识和自觉性,并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评比,找出不足,重点改进。

4、做好施工现场总平面设计,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中,严格按总平面图布置GB/T 37525-2019标准下载,不得随意改变。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整改,或进行必要的调整。

5、施工沿线范围除予留路口外全部采用彩钢板围蔽,以降低施工对周围的干扰与影响。

6、现场机械机具分类堆放停置。

7、施工现场设置施工铭牌NB/T 32041-2018 光伏发电站设备后评价规程,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管理代表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号等。

8、加强施工范围地上、地下管线及公用设施的保护;

9、开挖基坑地段设置护栏,有明显的警示及交通导向标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