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573-2020 气候公报编写规范.pdf

QX/T 573-2020 气候公报编写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49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X/T 573-2020 气候公报编写规范.pdf

6.1气候要素评价方法

6.1.1总体特征用评价时段内气候要素统计值的空间平均状况来表征,通过与其同期的常年值、历年 值等的比较及历史排位等进行评价。 6.1.2时间差异用同一气候要素统计值不同时段间的比较来表征,通过相同时长(如:旬、月、季或给定 时段等)的气候要素统计值或其距平、距平百分率等的比较进行评价。 6.1.3空间差异用同一气候要素统计值区域内或区域间的比较来表征,区域内空间差异通过各站点量 值或距平、距平百分率等进行评述,区域间空间差异通过区域总量、区域平均值或距平、距平百分率等进 行评价

6.2.1部分统计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GB/T34412一2017第7章。 6.2.2气温评价等级见附录B的B.1、GB/T35562。 6.2.3降水量评价等级见附录B的B.2。 6.2.4日照时数评价等级见附录B的B.3。 6.2.5时段累计值采用统计时段内气候要素逐时间单位(分钟、小时、日)的数据累计,统计时段规定见 GB/T 34412—2017第5章。// 6.2.6时段平均值、区域平均值保留2位小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的A.4、A.5和A.6。 6.2.7全国区域的平均值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DB11T 896-2012 有机食品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其他给定区域的平均值采用算术平均计算,但也可 根据需要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

6.3.1资料年代长度满足常年值要求的,计算方法见附录A的A.1。 6.3.2资料年代长度不满足要求的,采用多年平均值代替常年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的A.1,表述中 须标明资料年份。 6.3.3区域常年值计算顺序,应先计算区域内各站点的常年值或多年平均值,再计算区域平均值

6.4极值、排位及比较

.1极值统计,给定时段内单站观测值(如日降水量)的极值从其所有历史记录中挑选,给定区域 段统计值的极值从其所计算的历史序列中挑选。 .2历史排位,将历年序列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序,评价时一般列前三位,如“最大(小)”“次 )”“历史第三”。

6.4.3历史同期比较除年值外,时段统计值比较结果均应有“(历史)同期”的表述

QX/T 5732020

7.1.1各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和简称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 7.1.2气象地理分区及名称表述应符合GB/T36109的规定(可参考《中国气象地理区划手册》的相关 内容)。 7.1.3全国流域划分可根据编写需要选择七大江河或十大流域分区,其中:

内容)。 1.3 全国流域划分可根据编写需要选择七大江河或十大流域分区,其中: a) 七大江河:黄河、长江、珠江、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 b) 十大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 诸河流域、西南诸河流域、西北诸河流域。

2.1气象资料应经过质量控制,非气象资料应来源可靠、数据可信。 2.2公报中应有资料来源与缺测等完整性说明 2.3计算区域平均值历史序列的站数应每年保持基本稳定

7.3.1空间分布图应有图题、统计时段及图例、要素单位等信息,时间序列图应有横坐标、纵 记、坐标说明及其单位等信息

OX/T 5732020

常用气候要素单位见附录

A.1常年值、多年平均值

计算见公式(A.1):

式中: 要素的常年值或多年平均值; 年序号,i=1,2,,n; 77 资料年数,常年值n取30,多年平均值n取所需计算的年数 第年的要素值

式中: 要素的常年值或多年平均值; 年序号,i=1,2,,n; 7 资料年数,常年值n取30,多年平均值n取所需计算的年数 第年的要素值

A.2距平、距平百分率

计算见式(A.2)、式(A.3)

武(A.2)、式(A.3)中: d 要素的第i年距平; du;—一要素的第i年距平百分率,用百分数(%)表示。

式中: 要素的某一时段平均值; 时段长度,如小时数、天数、月数、年数等;

QX/T 573202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部分统计值计算方法

d; =x;a du;: Xd;X100%

要素的某一时段平均值; 时段长度,如小时数、天数、月数、年数等

QX/T573—2020

时段序号,j=1,2,**,; 一第时段的要素值。

计算见公式(A.6):

式中: Y.要素的区域算术平均值; 区域内参与统计的气象站点总数: 站点序号,j=1,2,.,m; 第站的要素值

计算见公式(A.7):

Y.=s: ×Y. /s

固定值气温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1,标准差气温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2

QX/T 573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统计值评价等级

表B.1固定值气温评价等级

表B.2标准差气温评价

单站降水量统计值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3,区域平均降水量统计值评价等级与

降水量统计值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3,区域平均降水量统计值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4

QX/T573—2020

表B.3单站降水量统计值评价等级

距平百分率(du;)计算见公式(A.3)

4区域平均降水量统计

日照时数统计值评价等级与指标见表B.5

QJLDJ 0030S-2015 通化德济参药业有限公司 桦褐孔菌片(压片糖果)表B.5且照时数统计值评价等级

距平(d;)计算见公式(A.2)。

QX/T573—20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常用气候要素、统计值单位 常用气候要素索、统计值单位名称和符号见表C.1

GB/T 8020-2015 汽油中铅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气候要素、统计值单位名称和符号

QX/T45一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部分:总则 [2] QX/T62一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8部分:月地面气象资料处理和报表编制 [3] QX/T64一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0部分:年地面气象资料处理和报表编制 [4] DB13/T1270一2010气候状况公报编写规范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手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7]水利部水资源研究及区划办公室.中国水资源初步评价[M].北京:水利部水资源研究及区划 办公室,全国水资源初步成果汇总技术小组,1981 [8]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地理区划手册[M].北京:气象 出版社,2006 [9]丁一汇.中国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0]王秀荣.全国气象服务规范技术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 「11]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气象服务常用语手册[Z1.2013一2017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