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254-2011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54-2011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6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967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GJ254-2011 建筑施工竹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接脚手架和建筑物、构筑物结

2. 1. 16 斜道

采用螺栓穿过并列的竹片拧紧而成的脚手板HJ 768-2015发布稿 固体废物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1.19整竹拼制脚手板integral bamboofabricated sc board

产于我国江南一带及四川、湖北、湖南的一种常绿多年生村 其杆身茎节明显,节间多空,质地坚韧,表皮光滑,

毛竹的生产年龄按年计算,以竹表皮颜色进行鉴别。一年生 呈嫩青色,二年生呈老青色,三、四年生呈深绿色,五、六年生 呈黄色或赤黄色,七年或七年以上生呈橘黄色。

2.1.22 有效直径 effective diamete

2.1.22 有效直径 effective diamete

竹杆的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

采用毛竹的竹黄部分劈割而成的绑扎材料

采用毛竹的竹黄部分劈割而成的绑扎材料

2.1.24塑料篓plastic strin

thin bamboo strip

由纤维材料制成带状,在竹脚手架中用以代替竹麓的一种:

2. 1. 25 节点node

脚手架杆件的交汇点。

立杆、纵向水平杆和横

2. 1. 27 吊索

用钢丝绳或合成纤维等为原料做成的用于加固架体的绳

2. 1.28 缆绳cablc

采用钢索或合成纤维等材料制作的具有抗拉、抗冲击、 、柔韧轻软等性能的多股绳索。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a——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0.1在竹脚手架搭设和拆除前,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对竹脚 手架进行设计,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下 列内容: 1工程概况、设计依据、搭设条件、搭设方案设计。 2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图,且应包括以下各类图纸: 1)架体的平面、立面、部面图; 2)连墙件的布置图; 3)转角、门洞口的构造; 4)斜道布置及构造图; 5)主要节点构造图。 3 基础做法及要求。 架体搭设和拆除的程序和方法。 季节性施工措施。 6 质量保证措施。 7 架体搭设、使用、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8 应急预案。 3.0.2 严禁搭设单排竹脚手架。双排竹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得 超过24m,满堂架搭设高度不得超过15m。 B.0.3竹脚手架使用地区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大于0.50kN/m² 的,应对竹脚手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3.0.4竹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应符合表

表3.0.4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3.0.5在两纵向立杆间的同一跨度内,用于结构施工

3.0.5在两纵向立杆间的同一跨度内,用于结构施工的竹脚手 架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1层;用于装饰施工的竹脚手架 沿竖直方向同时作业不得超过2层。

3.0.6竹脚手架构件的挠度控制值应符合表3.0.6的

表3.0.6构件挠度控制值

3.0.7竹脚手架的地基处理应按本规范第5.1.4条执行。 3.0.8竹脚手架的基础、整体构造和连墙件,应进行必要的设 计和验算。 3.0.9连墙件应结合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结构确定其使用材料, 连接方法和设置位置。 3.0.10竹脚手架的门洞口、通道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和安全 防护措施。

3.0.11竹脚手架应绑扎牢固,节点应可靠连接。

3.0.12竹脚手架的使用期限不宜超过1年,否则应对杆件及节

3.0.12竹脚手架的使用期限不宜超过1年,否则应对杆件及节

点进行检香,并应按本规范第5.1.9条的绑扎要求进行加固

4.1.1竹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应选用生长期3年~4

4.1.2各类杆件使用的竹杆直径不应小于有效直径。竹杆有效 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及横向水平杆不宜小于90mm;对直径为60mm~ 90mm的竹杆,应双杆合并使用; 2立杆、顶撑、斜撑、抛撑、剪刀撑和扫地杆不得小 于75mm; 3搁栅、栏杆不得小于60mm。 4. 1. 3 主要受力杆件的使用期限不宜超过1年。

4.1.2各类杆件使用的竹杆直径不应小于有效直径。竹杆有效

4.2.1竹杆的绑扎材料应采用合格的竹、塑料或

1竹杆的绑扎材料应采用合格的竹、塑料或镀锌钢丝

不得使用尼龙绳或塑料绳。竹、塑料簸的规格应符合表4.2.1 的规定。

表4.2.1竹、塑料篇的规格

4.2.2竹应由生长期3年以上的毛竹竹黄部分劈而成。竹

2竹应由生长期3年以上的毛竹竹黄部分劈部而成。个 用前应置于清水中浸泡不少于12h,竹应新鲜、韧性强 使用发霉、虫蛀、断腰、大节疤等竹。

4.2.3单根塑料的抗拉能力不得低于250N。

单根塑料的抗拉能力不得低于250N。 钢丝应采用8号或10号镀锌钢丝,不得有锈蚀或机械损 号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400N/mm²,10号钢丝的抗拉 得低于450N/mm。

4.2.4钢丝应采用8号或10号镀锌钢丝,不得有锈蚀或机械损

。8号钢丝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400N/mm²,10号钢丝的 度不得低于450N/mm

4.2.5竹杆的绑扎材料严禁重复

2.6竹杆的绑扎材料不得接

4.3.1脚手板应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平整度和整体性,并应符 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 4.3.2脚手板宜采用竹爸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和整竹拼制脑 手板,不得采用钢脚手板。单块竹爸脚手板和竹串片脚手板重量 不得超过250N。常用的竹脚手板构造形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的抓宝

3.1脚手板应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平整度和整体性,并 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

4.3.2脚手板宜采用竹爸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和整不

手板,不得采用钢脚手板。单块竹脚手板和竹串片脚手板重量 不得超过250N。常用的竹脚手板构造形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 的规定。

4.4.1外墙脚手架的安全网宜采用阻燃型安全网,其

墙脚手架的安全网宜采用阻燃型安全网,其材料性能 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的要求

5.1.1竹脚手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使用时, 变形及倾斜程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2.9条的规定。 5.1.2竹脚手架搭设前,应按本规范第7.1节的规定进行检查 验收。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应根据竹杆粗细、长短、材质、外形 等情况合理挑选和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宜将同一类型的材料 用在相邻区域。

5.1.4竹脚手架的立杆、抛撑的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

5.1.4竹脚手架的立杆、抛撑的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地基土为一、二类土时,应进行翻填、分层夯实处理 在处理后的基础上应放置木垫板:垫板宽度不得小于200mm 厚度不得小于50mm,并应绑扎一道扫地杆;横向扫地杆距垫板 上表面不应超过200mm:其上应绑扎纵向扫地杆; 2当地基土为三类土~五类土时,应将杆件底端理人土中 立杆理深不得小于200mm,抛撑理深不得小于300mm,坑口直 径应大于杆件直径100mm,坑底应夯实并垫以垫板,垫板不 得小于200mm×200mm×50mm;理杆时应采用垫板卡紧,回填 土应分层夯实:并应高出周围自然地面50mm: 3当地基土为六类土~八类土或基础为混凝土时,应在杆 件底端绑扎一道扫地杆。横向扫地杆距垫板上表面不得超过

200mm,应在其上绑扎纵向扫地杆。地基土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时,应在立杆底部设置木垫板,垫板不得小于200mm×200mm X50mm

立杆位置线,垫板安放位置应准确,并应做好排水措施。 5.1.8底层顶撑底端的地面应夯实并设置垫板,垫板不宜小于 200mm×200mm×50mm。垫板不得叠放。其他各层顶撑不得设 置垫块。

200mm×200mm×50mm。垫板不得叠放。其他各层顶撑不得设 置垫块,

1主节点及剪刀撑、斜杆与其他杆件相交的节点应采用对 角双斜扣绑扎,其余节点可采用单斜扣绑扎。双斜扣绑扎应符合 表 5. 1. 9 的规定;

表5.1.9双斜扣绑扎法

续表 5. 1. 9

注:1一竹杆;2一绑扎材料。

杆件接长处可采用平扣绑扎法;竹绑扎时,每道绑扣

图5.1.9平扣绑扎法 1一竹杆;2一绑扎材料

应采用双竹缠绕4圈~6圈, 每缠绕2圈应收紧一次,两端头 应拧成辫结构掖在杆件相交处 的缝隙内,并应拉紧,拉结时 应避开节(图5.1.9); 3三根杆件相交的主节点 处,相互接触的两杆件应分别 绑扎,不得三根杆件共同绑扎 一道绑扣:

1竹脚手架的搭设应与施工进度同步,一次搭设高度不应 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两步,且自由高度不应大于4m; 2应自下而上按步架设,每搭设完两步架后,应校验立杆 的垂直度和水平杆的水平度; 3剪刀撑、斜撑、顶撑等加固杆件应随架体同步搭设; 4斜道应随架体同步搭设,并应与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 连接牢固。 5.1.12竹脚手架沿建筑物、构筑物四周宜形成自封闭结构或与 建筑物、构筑物共同形成封团结构,搭设时应同步升高。 5.1.13连墙件宜采用二步二跨(竖向间距不大于2步,横向间 距不天于2跨)或二步三跨(竖向间距不大于2步,横向间距不 天于3跨)或三步二跨(竖向间距不大于3步,横向间距不大于

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连墙件,当距离主节点大于300mm 时应设置水平杆或斜杆对架体局部加强; 2应从第二步架开始设置连墙件: 3连墙件应采用菱形、方形或矩形布置: 4字形和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应设置连墙件,并应沿竖 句每步设置一个; 5转角两侧立杆和顶层的操作层处应设置连墙件,

5.1.15连墙件的材料及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应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且应同时与! 干件连接; 2连墙件应由拉件和顶件组成,并应配合使用;

图5.1.15连墙件 的构造 连墙件;28号镀 锌钢丝或6钢筋

图5.1.15连墙件 的构造

3拉件可采用8号镀锌钢丝或96钢 筋,顶件可采用毛竹(图5.1.15);拉件宜 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 连接的一端应低于与建筑物、构筑物结构 连接的一端。顶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 4连墙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连接应 牢固,连墙件不得设置在填充墙等部位。 5.1.16竹脚手架作业层外侧周边应设置 两道防护栏杆,上道栏杆高度不应小于 1.2m,下道栏杆应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 不应小于0.18m。栏杆和挡脚板应设在立 杆内侧;脚手架外立杆内侧应采用密目式 安全立网封闭

5.2.1双排脚手架应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连墙 件、剪刀撑、斜撑、抛撑、顶撑、扫地杆等杆件组成。架体构造 参数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5.2.1双排脚手架应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连墙

表5.2.1双排脚手架的构造参数

5.2.2立杆的构造与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应小头朝上,上下垂直,搭设到建筑物或构筑物顶 端时,内立杆应低于女儿墙上皮或檐口0.4m~0.5m;外立杆应 高出女儿墙上皮1m、檐口1.0~1.2m(平屋顶)或1.5m(坡屋 顶),最上一根立杆应小头朝下,并应将多余部分往下错动,使 立杆顶平齐;

2立杆应采用搭接接长,不得采用对接、插接接长; 3立杆的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5m,绑扎不 得少于5道,两端绑扎点离杆端不得小于0.1m,中间绑扎点应 均匀设置;相邻立杆的搭接接头应上下错开一个步距; 4接长后的立杆应位于同一平面内,立杆接头应紧靠横向 水平杆,并应沿立杆纵向左右错开。当竹杆有微小弯曲,应使弯 曲面朝向脚手架的纵向,且应间隔反向设置。

得少于5道,两端绑扎点离杆端不得小于0.1m,中间绑扎点应 均匀设置;相邻立杆的搭接接头应上下错开一个步距; 4接长后的立杆应位于同一平面内,立杆接头应紧靠横向 水平杆,并应沿立杆纵向左右错开。当竹杆有微小弯曲,应使弯 由面朝向脚手架的纵向,且应间隔反向设置, 5.2.3纵向水平杆的构造与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应搭设在立杆里侧,主节点处应绑扎在立杆 上,非主节点处应绑扎在横向水平杆上; 2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2m,绑扎不得少于 1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不应小于0.1m,中间绑扎点应均 习设置; 3搭接接头应设置于立杆处,并应伸出立杆0.2m~0.3m。 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并应上下内外 错开一倍的立杆纵距。架体端部的纵向水平杆大头应朝外(图 5.2.3)。

1立杆接头;2—立杆;3纵向水平杆; 4一纵向水平杆接头;5一扫地杆

5.2.4横向水平杆的构造与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5.2.4横问水平杆的构造与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应绑扎在立杆上,非主节点处应绑 扎在纵向水平杆上; 2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应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 间距设置,其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纵距的1/2; 3横向水平杆每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0.2m; 里端距墙面应为0.12m~0.15m,两端应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4主节点处相邻横向水平杆应错开搁置在立杆的不同侧面, 且与同一立杆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应保持在立杆的同一侧面。 5.2.5顶撑的构造与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撑应紧贴立杆设置,并应顶紧水平杆;顶撑应与上、下 方的水平杆直径匹配,两者直径相差不得大于顶撑直径的1/3 2顶撑应与立杆绑扎且不得少于3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 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 3顶撑应使用整根竹杆,不得接长,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 垂直线上; 4当使用竹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横向水平杆的下方(图 5.2.5):当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

1横向水平杆主节点处应绑扎在立杆上,非主节点处应绑 扎在纵向水平杆上; 2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应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 间距设置,其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纵距的1/2; 3横向水平杆每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0.2m 里端距墙面应为0.12m~0.15m,两端应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4主节点处相邻横向水平杆应错开搁置在立杆的不同侧面 且与同一立杆相交的横向水平杆应保持在立杆的同一侧面

5.2.5顶撑的构造与搭设应

1顶撑应紧贴立杆设置,并应顶紧水平杆;顶撑应与上、下 方的水平杆直径匹配,两者直径相差不得大于顶撑直径的1/3 2顶撑应与立杆绑扎且不得少于3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 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 3顶撑应使用整根竹杆,不得接长,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 垂直线上; 4当使用竹芭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横向水平杆的下方(图 5.2.5);当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

5.2.6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5.1.15条的要 求。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在连墙件安装 完毕前,应采用确保脚手架稳定的临时拉结措施

5.2.7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2.7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架长30m以内的脚手架应采用连续式剪刀撑,超过30m 的应采用间隔式剪刀撑: 2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与地面倾角 应为45~60°(图5.2.7); 3间隔式剪刀撑除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外,架 本的转角处或开口处也应加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La:每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0m: 4剪刀撑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并宜通过主节点;剪力 撑应紧靠脚手架外侧立杆,和与之相交的立杆、横向水平杆等应 全部两两绑扎: 5剪撑的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5m,绑我 不得少于3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不应小于100mm,中间 绑扎点应均包设置。剪刀撑应大头朝下、小头朝上

图5.2.7剪刀撑布置形式

5.2.8斜撑、抛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2.8斜撑、抛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斜撑应设置在脚手架有连墙件的步架平面内,刀 撑的两端与立杆应绑扎呈“之”字形,并应将其中与连墙 的立杆作为绑扎点(图5.2.8);

图5.2.8水平斜撑布置 1一连墙件;2一水平斜撑

2一一学形、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应设置横向斜撑; 3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之”字形连续设置, 杆件两端应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上; 4当竹脚手架搭设高度低于三步时,应设置抛撑。抛撑应 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夹角应为45°~60° 角,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拆除应 在连墙件搭设后进行。 5.2.9当作业层铺设竹脚手板时,应在内外侧纵向水平杆之 旬设置搁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搁栅应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上面,并应与横向水平杆绑扎 牢固; 2搁栅应在纵向水平杆之间等距离布置,且间距不得大 于400mm; 3搁栅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处应头搭头,梢搭梢;搭 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2m;搭接端应在横向水平 杆上,并应伸出200mm~300mm; 4竹爸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 且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采用14号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 平杆上。

5.2.10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两根以上横向水平杆

5.2.10 竹串片脚手板应设置在两根以上横向水平杆上。接头可 采用对接或搭接铺设(图5.2.10)。当采用对接平铺时,接头处 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不应大于150mm,两块 脚手板的外伸长度之和不应大于300mm;当采用搭接铺设时 接头应支承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 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2.10脚手板对接、搭接的构造

5.2.1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距离不应大 于150mm。 5.2.12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应超过150mm,其板长 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2.13脚手架内侧横向水平杆的悬臂端应铺设竹串片脚手板 脚手板距墙面不应大干150mm 5.2.14防护栏杆和安全立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6条 的要求。 5.2.15门洞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洞口应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图 5.2.15),斜杆与地面倾角应为45°~60°; 2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处,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 的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上端应向上连接交搭(2~3)步纵向水 平杆,并应绑扎牢固; 3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顶撑应为双杆,副立杆高度应 高于门洞口1步~2步;

5.2.1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距离不应大 于150mm。 5.2.12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应超过150mm,其板长 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2.13脚手架内侧横向水平杆的悬臂端应铺设竹串片脚手板 脚手板距墙面不应大于150mm。 5.2.14防护栏杆和安全立网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6条 的要求。

1门洞口应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架结构形式(图 5.2.15),斜杆与地面倾角应为45~60°; 2门洞处的空间架除下弦平面处,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 的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上端应向上连接交搭(2~3)步纵向水 平杆,并应绑扎牢固; 3门洞桁架下的两侧立杆、顶撑应为双杆,副立杆高度应 高于门洞口1步~2步; 4斜撑、立杆加固杆件应随架体同步搭设,不得滞后搭设。

图5.2.15门洞和通道脚手架构造(适用于两跨宽的门洞 1一斜腹杆;2一主立杆;3一副立杆;4一斜杆;5一扫地杆

5.3.1斜道可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顶撑、斜杆、 剪刀撑、连墙件等组成。斜道应紧靠脚手架外侧设置,并应与脚 手架同步搭设(图5.3.1)

5.3.1斜道可由立杆、纵问水平杆、横水平杆、坝撑、斜杆、 剪刀撑、连墙件等组成。斜道应紧靠脚手架外侧设置,并应与脚 手架同步搭设(图5.3.1)。 5.3.2当脚手架高度在4步以下时,可搭设“一”字形斜道或 中间设休息平台的上折形斜道:当脚手架高度在4步以上时,·应 搭设“之”字形斜道,转弯处应设置休息平台。 5.3.3人行斜道坡度宜为1:3,宽度不应小于1m,平台面积 不应小于2m²,斜道立杆和水平杆的间距应与脚手架相同;运料 斜道坡度宜为1:6,宽度不应小于1.5m,平台面积不应小于 1.5m²,运料斜道及其对应的脚手架立杆应采用双立杆。 5.3.4斜道外侧及休息平台两侧应设剪刀撑。休息平台应设连 墙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

墙件与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

第 5. 1. 13~5. 1. 15 条的要求

5. 1. 13~5. 1. 15 条的要求。

5.3.5当斜道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上每隔0.3m加 设斜平杆,脚手板应平铺在斜平杆上;当斜道脚手板顺铺时,脚 手板应平铺在横向水平杆上。当横向水平杆设置在斜平杆上时, 间距不应大于1m;在休息平台处,不应大于0.75m。脚手板接 头处应设双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4m。脚 手板上每隔0.3m应设一道高20mm~30mm的防滑条。 5.3.6斜道两侧及休息平台外侧应分别设置防护栏杆,斜道及 休息平台外立杆内侧应挂设密目式安全立网。防护栏杆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5.1.16条的规定 5.3.7斜道的进出口处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

5.4.1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得超过15m。架体高宽比不得小 于2;当设置连墙件时,可不受限制。 5.4.2满堂脚手架可由立杆、水平杆、斜杆、剪刀撑、连墙件 扫地杆等组成。满堂脚手架的构造参数应符合表5.4.2的规定 其地基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5.1.4条的规定,

于2;当设置连墙件时,可不受限制。

表5.4.2满堂脚手架的构造参数

5.4.3满堂脚手架搭设应先立四角立杆,再立四周立杆,最后 立中间立杆,应保证纵向和横向立杆距离相等。当立杆无法埋地 时SN/T 2588-2019 刺桐姬小蜂检疫鉴定方法,搭设前,立杆底部的地基土应夯实,在立杆底应加设垫板 立杆根部应设置扫地杆。当架高5m及以下时,垫板的尺寸不得 小于200mm×200mm×50mm(长×宽×厚);当架高大于5m 时,应垫通长垫板,其尺寸不得小于200mm×50mm(宽×厚) 顶层纵(横)向水平杆应置于立杆顶端;立杆顶端应设帮条固定 纵(横)向水平杆

5.4.4满堂脚手架四周及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纵

5.4.5满堂脚手架在架体的底部、顶部及中间应每3 道水平剪刀撑

4.6横向水平杆应绑扎在立杆上,纵向水平杆可每隔一 立杆绑扎一道,

5.4.7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四周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物或构筑 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5.1.15条 的要求。

5.4.8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GB 2415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并应与支承的水平杆绑

作业层临空面应设置栏杆和挡脚板。防护栏杆和挡脚板的设置应 符合本规范第5.1.16条的要求。

5.5 烟图、水塔脚手架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