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270-2010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 50270-2010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8608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270-2010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JCT2359-201* 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pdf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 号为GB50270一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10、1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连续输送 设备安装T.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一98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五月三十一日

总则 基本规定 (2) 带式输送机 (5) 板式输送设备 (9) *.1 板式输送机 *.2 轻型板式给料机 .·..·(10) *.3 中型板式给料机 (10) *.* 重型板式给料机· ·····(11) *.5 试*转 ·..···(12) 垂直斗式提升机 ··.(13) 螺旋输送机 辊子输送机 (19) 悬挂输送机 (21) 振*输送机 、 10 埋刮板输送机 (2*) 11 气力输送设备 (29) 12 矿井提升机和绞车 12.1 缠绕式矿并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 (30) 12.2 多绳提升机 (3*) 12.3其他绞车 (3*) 12.* 试*转 (3*) 13 T程验收 附录A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连接方法 ....(*2)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5) (**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0.1为了提高输送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水平,促进技术的进 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设备、垂直斗式提升 机、螺旋输送机、辊子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振*输送机、埋刮板输 送机、气力输送设备、矿井提升机和绞车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的检验应符合下列

2.0.1输达设奋女装1.柱施1.别的检验应付合下列规定 1工程设计文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2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设备装箱清单 相符,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 3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 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预装检查记录和质 量合格证明文件。: 2.0.2设备就位前,应按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基础、支承建筑结构 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并 应将其作为设备安装的基准。 2.0.3轨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的钢轨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固定轨道用的压板、螺栓等紧固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并 应与轨道密切贴合、切实锁紧。 3轨道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人 于·2mm。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 行走部分前、后两行走轮间的距离。 5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接头处T作面的高低差 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不应人于1mm。 *轨距的允许偏差为士2mm。 7轨道直线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 应大+5mm.全长不应大115mm。

.0.1输达议备女表1.性施.1.前的应验应付白下列规定 1工程设计文件和随机技术文件应齐全。 2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和数量应与设备装箱清单 相符,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 3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包装应良好,钢丝绳不得有锈 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现象。 *钢结构构件应有规定的焊缝检查记录、预装检查记录和质 量合格证明文件。: 2.0.2设备就位前,应按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基础、支承建筑结构 的实测资料,确定输送主要设备的纵、横向中心线和基准标高·并 应将其作为设各安装的其准

1敷设的钢轨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固定轨道用的压板、螺栓等紧固件,其安装位置应正确,并 应与轨道密切贴合、切实锁紧。 3轨道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人 于2mm。 *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等刊 行走部分前、后两行走轮间的距离。 5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接头处T作面的高低差 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不应人于1mm。 *轨距的允许偏差为士2mm。 7轨道直线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 应大于5mm,全长不应大于15mm

8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轨顶的相对标高·其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2.0.3的规定:轨道弯曲部分的偏差方向应向曲率中心一侧降低。

表2.0.3轨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mm)

.0.*组装驱*链轮和拉紧链轮时,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 应大于2mm。 2两链轮轴线应平行,且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 不应大于1/1000。 3链轮轴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5/1000。 2.0.5组装履带式驱*装置时,其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 不应大于1mm。 2链轮轴线至轨道面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土1mm。 3链轮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1/1000 *链轮轴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3/1000。 5两履带轨道的轨距允许偏差为士2mm。 *履带轨道的纵向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7两履带轨道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 8两履带轨道中心线与两链轮横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 不应大于1mm。 2.0.*托辊、滚轮和辊子装配后,其转*均应灵活。 2.0.7输送设备试*转前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润滑点和减速器内所加润滑剂的牌号和数量应符合随 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2输送设备的输送沿线及通道应无影响试*转的障碍物。 3所有紧固件应无松*现象

*电气系统、安全联锁装置、制*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 系统应经模拟或操作检验,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确、可靠; 5盘*各**机构·使传*系统的输出轴至少旋转一周,不 应有卡阻现象;电*机的转*方向与输送机*转方向应一致。 2.0.8输送设备试*转的程序应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机, 由单机至全输送线;且应先手*后机*,从低速至高速,由空负荷 逐渐增加负荷至额定负荷按步骤进行。 2.0.9空负荷试*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5 驱*装置*行应平稳。 2链条传*的链轮与链条应啮合良好、*行平稳、无卡阻现象。 3所有滚轮和行走轮在轨道上应接触良好、*行平稳。 ***部分与壳体不应有摩擦和撞击现象。 5减速器油温和轴承温升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润 滑和密封应良好。 *空负荷试*转的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2个循环; 可变速输送设备最高速空负荷试*转时间不应少于全部试*转时 间的*0%。 2.0.10负荷试*转应在空负荷试*转合格后进行,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转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向顺序启* 设备。 2负荷应按随机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 额定负荷为止;额定负荷下连续*转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 于1个工作循环。 3各**部分的*行应平稳,无晃*和异常现象。 *润滑油温和轴承温度不应超过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 5安全联锁保护装置和操作及控制系统应灵敏、正确、可靠。 *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且应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停 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转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顺序方向相反。

3.0.1车 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充许偏差应为 ±20mm。 3.0.2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及其支腿等机架(图3.0.2)时,其 偏差应签合下列规定

3.0.2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及其支腿等机架(图3. 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3.0.2机架组装

3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 均值的3%0。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5口 中间架的宽度允许偏差为土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

3.0.3组装传*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 应大于3mm。 2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滚 筒轴线长度的2%。 3滚筒轴线的水平度不应大于滚筒轴线长度的1%。 *双驱*滚筒的两滚筒轴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 0.*mm。 5滚筒装配时,轴承和轴承座油腔中应充锂基润滑脂,轴承 充锂基润滑脂的量不应少于轴承空隙的2/3,轴承座的油腔中应 充满。

1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 应大于3mm。 2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 同-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 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

3.0.5块式制*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不应接触制*轮工.作面; 在额定制*力矩下,闸瓦与制*轮工作面的贴合面积,压制成型的 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积的50%,普通石棉的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 积的70%。盘式制*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盘的间隙宜为 1mm;制*时,闸瓦与制*盘工作面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80%。 3.0.*拉紧滚简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按拉紧装置的形式, 输送带带芯材料、带长、起*和制*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垂直框架式或水平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行程应为全行 程的20%~*0%。 2绞车或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行程不应小于100mm。

3.0.7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和拉紧装置等的轮子应与轨道面 接触,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轮子与轨道的间隙不应大于 0.5mm,拉紧装置的轮子与轨道间隙不应大于2mm。 3.0.8绞车式拉紧装置装配后,其拉紧钢丝绳与滑轮绳槽的中心 线及卷筒轴线的垂直线的夹角均应小于*°。 3.0.9清扫器的刮板或刷子,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 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 3.0.10带式逆止器图3.0.10(a)的工作包角不应小于70;滚 柱逆止器的安装方向必须与滚柱逆止器L图3.0.10(b)一致,安 装后减速器应*转灵活。

3.0.11带式输送机的卸料车、张紧装置轨道的装配,应符合本规 范第2.0.3条的规定。 3.0.12输送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随机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 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连接。输送带连接后应平直,在 任意10m测量长度上其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20mm。 3.0.13空负荷试*转应在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紧装置调整应灵活,当输送机启*和*行时,滚筒均不 应打滑。 2输送带*行时,其边缘与托辊辊子外侧端缘的距离应大于 30mm。 3.0.1*负荷试*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机*行应平稳,应无不转*的辊子。 2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

应打滑。 2输送带*行时,其边缘与托辊辊子外侧端缘的距离应大于 30mm。 3.0.1*负荷试*转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机*行应平稳,应无不转*的辊子。 2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 触应均匀,应无异常振*。 3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

1 整机*行应平稳,应无不转*的辊子。 2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刮板式清扫器的刮板与输送带接 触应均匀,应无异常振*。 3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

*.1.1组装机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 于2mm。 2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3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平均长 度的1%,并不应大于10mm。 *支架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1.2组装导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轨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应大 于1mm。 2轨距的允许偏差为士2mm。 3导轨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0.2mm,高低差不应 大于1mm。 *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 5导向面应平滑,且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0/1000。 *.1.3组装铸造小车输送机的拉紧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移*轨道与固定轨道的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 1mm,高低差不应大于0.3mm。 2移*导轨与固定导轨的接头应平整,左右偏移不应大于 0.2mm,高低差不应大于1mm。 3拉紧装置的滑块与滑道应配合良好,局部间隙不应大于 1mm。

*.2.1机架主梁的纵向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机架对角 线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平均值的0.5%,且不应大于12mm。 *.2.2机架上与驱*轴和拉紧轴的轴承座的两对应平面的高度 差、两轴承座对应孔的间距差、对角线长度差的充许偏差,应符合 表*.2.2的规定:

表*.2.3辊轮导轨的允许偏差(mm)

2013甬SS-01宁波市蒸压加气砼砌块应用技术实施细则.pdf表*.2.3辊轮导轨的允许偏差

*.2.*驱*链轮轴与拉紧轴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人于实

*.2.5链条中心线对链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5mm。

机架主梁的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1.5/1000,全长内不应

大于10mm;机架对角线之差不应大]1%新城*#楼施工组织设计,最大不应大于10mm。 *.3.2机架上与驱*轴和拉紧轴的轴承座的两对应平面的高度 差、两轴承座对应孔的间距差、对角线长度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表*.3.2的规定。

大于10mm;机架对角线之差不应大丁1%,最大不应大于10mm。 *.3.2机架上与驱*轴和拉紧轴的轴承座的两对应平面的高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