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946-2022 四川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规范.pdf

DB51/T 2946-2022 四川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780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1/T 2946-2022 四川省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规范.pdf

3.1 目标区被第四系覆盖时,应采用浅层地震等有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控制性探测。 3.2 选用浅层地震勘查方法时,应符合DZ/T0170、GB/T36072等相关规定,其他方法按相应 行。 3.3 控制性探测至少应布设2条地球物理勘探测线

DB51/T 2946—2022

8.3.4 宜结合钻孔勘察以及地球物理勘探测剖面, 勾绘目标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

8.4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勘查

8.4.1开展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察,钻探、取样和试验应按照GB50021、GB55017的有关规定进行。 8.4.2地震工程钻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依据目标区工程地质条件和目标区建设工程的功能布局规划,合理布置钻孔。划分目标区场地 类别,除I类场地外,其他类别场地控制孔的空间间隔应不大于700m,对于浅部土层结构复杂地 段应当加密钻孔进行控制。 2)钻孔深度达到基岩,或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处,且其下不存在更低波速岩土层。若钻孔深度 超过100m时,剪切波速仍小于500m/s且100m以下的剪切波速值可依据相关资料类比或通过经验 模型确定时,可终孔。 8.4.3采集分层岩土的原状土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原状土样采集并进行动三轴或共振柱试验的典型钻孔数量不少于钻孔总数的三分之一。 2)对揭露地层自然分层中有代表性的岩土层取样城市地下通道施工方案,同类岩土层间距超过5m时,分别取样。 8.4.4测试钻孔岩土层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1)测试物理性能指标包括比重、天然密度等。 2)测试可能发生饱和砂土液化土层的标准贯入锤击数、粘粒含量等指标,并测量地下水位、可液 化地层厚度、埋深等。

8.5场地岩土动力性质测量

5.1 测量场地岩土动力性质,应按照GB/T50269的有关规定进行。 5.2测量钻孔岩土层波速,应符合以下规定:

地岩土动力性质,应按照GB/T50269的有关规定进行。 孔岩土层波速,应符合以下规定: 钻孔不同深度的岩土剪切波速,测量深度间距不大于1m,并在地层分界面附近加密测

应测量每个钻孔不同深度的岩土剪切波速,测量深度间距不大于1m,并在地层分界面附近加密测 点 8.5.3 应通过动三轴或共振柱试验, 测量 量比与剪应变关系、阻尼比与剪应变关系

8.6.1应编制目标区钻孔布置图,包括所有地震工程钻孔和收集钻孔位置,标注钻孔编号、孔口标高、 钻孔深度等信息。 8.6.2结合目标区土层结构模型和钻孔勘测、原位测试、岩土样试验结果等,建立目标区地层结构数 据体,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钻孔柱状图包括层序号、层底埋深(m)、层厚(m)、地质时代、土类名称与土质描述等信息。 2)根据钻孔及地质资料编制不同方向的控制性综合工程地质剖面图。 3)各类数据的平面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700m,竖向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5m。 4)应编制目标区场地类别分区图

6.1 应编制目标区钻孔布置图,包括所有地震工程钻孔和收集钻孔位置,标注钻孔编号、孔口术 孔深度等信息。 6.2结合目标区土层结构模型和钻孔勘测、原位测试、岩土样试验结果等,建立目标区地层结 体,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钻孔柱状图包括层序号、层底埋深(m)、层厚(m)、地质时代、土类名称与土质描述等信息 2)根据钻孔及地质资料编制不同方向的控制性综合工程地质剖面图。 3)各类数据的平面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700m,竖向控制节点间隔不大于5m。 4)应编制目标区场地类别分区图

9.1地震动预测方程表达

9.1.1 地震动预测方程宜采用数学函数式或表格形式。 9.1.2 地震动预测方程应反映高频地震动的震级和距离饱和特性。 9.1.3地震动预测方程宜考虑震源错动性质影响。 9.1.4地震动时程的强度包络函数应表现上升、平稳和下降三个阶段的特征。

9.2基岩地震动预测方程确定

DB51/T 2946—2022

9.2.1具有足够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地区,可采用由统计方法建立的地震动预测方程。 9.2.2缺乏足够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地区,可采用类比性方法确定地震动预测方程。 9.2.3应论证地震动预测方程的适用性,

10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

10.1地震统计区划分

10.1.1宜采用GB18306中地震区、地震带的划分方案。 10.1.2应基于地震区、地震带划分,并依地震活动性参数统计的需要,确定地震统计区

10.2潜在震源区划分

10.2.1应在地震统计区内划分背景地震活动潜在震源区,并在背景地震活动潜在震源区内划分构造潜 在震源区。

在震源区。 10.2.2划分背景地震活动潜在震源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构造条件或地震活动特征: 1)新构造活动分区。 2)第四纪构造活动形式及强度分区。 3)中小地震活动度分区。 10.2.3划分构造潜在震源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构造条件或地震活动特征: 1)破坏性地震震中。 2)微震和小震密集带。 3)古地震遗迹地段。 4)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的特征地段。 5)断层活动分段与级联。 6)第四纪断陷盆地。 7)活动断层的端部、转折处或交汇处等特殊部位。 8)深部构造。 10.2.4确定潜在震源区边界,应考虑地震构造展布认识不确定性,以及未来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不确 定性。 10.2.5应确定潜在震源区主破裂取向及其方向性函数,

10.3.1地震活动性参数应包括:

1)地震统计区的震级上限。 2)地震统计区的震级下限。 3)地震统计区的震级一频度关系系数。 4)地震统计区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5)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6)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空间分布函数。 10.3.2确定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于地震统计区内已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确定地震统计区震级上限

指仁辰源区各辰级档工向力布函数。 10.3.2确定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于地震统计区内已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和地震构造特征,确定地震统计区震级上

DB51/T 2946—2022

2)分析地震统计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代表性,以及统计方法等导致的结果不确定 综合确定地震统计区震级一频度关系。 3)分析地震统计区现代地震活动水平以及未来地震活动趋势,确定地震统计区的地震年平均 率。 4)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震源深度确定震级下限

4)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水平和震源深度确定震级下限。 3.3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依据背景地震活动潜在震源区内中小地震活动水平和震级、地震构造背景,确定背景地震活动 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2)依据构造潜在震源区内地质构造条件以及地震活动特征,确定构造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 3)依据潜在震源区内构造规模、活动性、大震复发特征等地震构造条件和各震级地震活动水平, 综合评定不同震级档地震在各潜在震源区内发生可能性,确定空间分布函数。 4)潜在震源区应该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如果潜在震源区有修订,并跨越已有区带,边界也应相应 修改,活动性参数应做相应调整。

10.4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

10.4.1计算控制点应包括所有工程地震钻孔,计算控制点间距不大于700m。超越水准应不少于7个, 分别为50年超越概率63%、10%、2%和100年超越概率63%、10%、2%、1%。 10.4.2应计算给出地震动参数超越概率曲线。 10.4.3计算地震动反应谱时,周期点的分布应能控制反应谱形状,周期点不少于15个。 10.4.4应对地震动预测方程的统计不确定性进行校正。 10.4.5宜分析潜在震源区及地震活动参数不确定性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 10.4.6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表述应符合以下规定: 1)图和表格的形式给出不同超越概率的地震动参数。 2)以表格形式给出对计算控制点地震危险性起主要作用的各潜在震源区的贡献,并分析地震环境 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影响特征。 3)总体性评价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合理性。 10.4.7在地震动预测方程适用边界5km范围内,应采用两种地震动预测方程分别计算,开展多方案概 率危险性分析。结果宜取两种地震动预测方程计算的最大值,

11目标区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11.1.1根据地震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建立每个钻孔的土层反应分析模型。

.1.1 根据地震工程地质勘查结果,建立每个钻孔的土层反应分析模型。 .1.2应采用下列三者之一作为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输入地震界面:

1)钻探确定的基岩面。 2)剪切波速不小于500m/s的土层顶面。 3)钻孔深度超过100m,且剪切波速有明显跃升的土层分界面或由其他方法确定的界面。 11.1.3场地土层模型参数的确定应根据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勘查结果,综合确定场地分层土厚度、密度 直、波速值及土动力参数等场地土层模型参数。

11.2输入地震动时程的确定

.2.1 各计算控制点应按自由基岩表面地震动时程幅值的50%确定输入地震动时程。 1.2.2合成自由基岩表面地震动时程的目标反应谱应选择指定超越概率水平的基岩地震动反应

DB51/T 2946—2022

1由基岩表面地震动时程时,可采用人工合成的地震动时程或强震动观测记录作为初始地 合以下规定: 司超越概率水平下对计算控制点地震动反应谱起控制作用的等效震级与等效震中距。 成的初始地震动时程,应基于目标地震动反应谱主要控制地震,确定其强度包络参数 动观测记录作为初始地震动时程,应依据目标地震动反应谱主要控制地震,选择强震动

震动时程,且符合以下规定

1)分析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对计算控制点地震动反应谱起控制作用的等效震级与等效震中距。 2)人工合成的初始地震动时程,应基于目标地震动反应谱主要控制地震,确定其强度包络参数 3)以强震动观测记录作为初始地震动时程,应依据目标地震动反应谱主要控制地震,选择强震动 观测记录。

1)每条目标谱合成地震动时程样本不少于5组,不同地震动时程样本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大于0.16 2)合成地震动时程拟合目标地震动反应谱时,反应谱控制频率点取值原则:频率小于0.2Hz时频 率增量取0.02Hz、频率在0.2Hz~3Hz时频率增量取0.1Hz、频率在3Hz~10Hz时频率增量取0.05 乘以频率值。 3)在任一控制频率点处,合成地震动时程反应谱与目标地震反应谱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 4)合成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对应的速度和位移时程无基线漂移

11.3地震反应分析计算

1)针对每条基岩地震动输入的地震动时程样本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2)计算土层反应分析模型地表地震反应的地震动时程、相应的地震动反应谱。 3)基于输入地震动时程样本计算结果,综合给出每条基岩地震动输入下,土层反应分析模型 表场地的地表地震动峰值和地震动反应谱

11.4.1 目标区控制点场地地震动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不同超越概率水准下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 反应谱。 11.4.2对目标区内各控制钻孔场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综合确定场地不同概率水准下的场地地震 动参数。I类场地应根据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确定地震动参数, 11.4.3应以规准化形式表示各控制点的地震动反应谱,规准化地震动反应谱应与GB18306中的规准 化反应谱形式相同(见附录A),并形成目标区各控制点规准化反应谱数据库,

11.5编制目标区地震动参数分区图

11.5.1可采用等值线形式表示场地地震动参数分区,应以场地类别为基础,相邻分区线两侧地震动参 数值幅值差异应为5%~10%,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应不大于0.05s。 11.5.2图件比例尺宜采用1:50000~1:10000。 11.5.3等值线划分时统一采用插值方法。 11.5.4当同时有基岩场地和其它场地时,宜将两者分开划分。

11.6目标区场地地震动时程的确定

11.6.1以各控制点规准化的地震动反应谱作为拟合目标反应谱,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并建立目标区 各控制点多概率水准的人工地震动时程数据库。 11.6.2宜采用人工合成地震动时程或选择实际记录地震动时程确定。 11.6.3选择实际记录地震动时程确定目标区场地地震动时程,应符合以下规定:

DB51/T 2946—2022

1)选择以目标区场地地震动反应谱为实际记录地震动时程的目标反应谱。 2)依据目标区场地地震危险性主要控制地震震级、距离新泰钻石名厦通风和空调系统施工方案,以及场地条件等因素,挑选 谱匹配误差较小的实际地震动记录, 3)选择同一次地震同一台站记录到的三分量强震动记录作为三维目标区场地地震动时

11.7设定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

设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应根据工程结构特征、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目标区地表地震动参数数据库、地 震动时程数据库综合确定。 1)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给出场地类别。 2)根据场地类别,依据GB18306双参数调整要求,以50年超越概率63%、10%、2%的地震动参数 值,作为相应超越概率水准的区划标准地震动参数。 3)依据工程结构所需的概率水准,选择距离场点700m范围内的控制点结果综合确定场地地震动参 数。其中,场点距离控制点小于200m时,取该控制点地震动参数和GB18306地震动参数二者的高 值作为该场点的场地地震动参数;场点距离控制点大于200m时,选择该场点周围700m范围内的多 个控制点,取地震动参数大的控制点参数和GB18306地震动参数二者的高值作为该场点的场地地 震动参数。 4)对需要地震动时程的建设工程,依据场点与选定控制点地震动参数结果差异,按比值法对选定 的控制点地震动时程进行调整处理,作为该场点的场地地震动时程。

12.1.1目标区及其外延500m范围内存在活动断层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小知识之三十)

12.2.1初步评价目标区场地地基土液化,宜符合以下规定:

2.2.1初步评价目标区场地地基土液化,宜符合以下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