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447-2020 高锰钢辙叉.pdf

TB/T 447-2020 高锰钢辙叉.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1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5260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T 447-2020 高锰钢辙叉.pdf

链叉和锰义心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尖角和铸造毛束

3.4.2心轨理论尖端前200mm至心轨轨头宽50mm段内与轮轨作用面不应有任何缺陷,其他部 因顶调和机械损伤导致的锰叉或锰叉心轮轨作用面缺陷深度应小于0.5mm。 3.4.3锰叉和锰叉心的变形应在水韧处理后进行冷态矫正。 3.4.4 爆炸工艺实施前,爆炸硬化区域表面质量应符合GB/T9443一2019中SP1规定。 3.4.5 轮轨作用面经机加工后表面粗糙度MRRRa25。 3.4.6 螺栓孔应进行不小于1.0mm的45°倒角。 3.4.7 锰叉和锰叉心表面允许存在下列铸造缺陷: a 轮缘槽部分深度不大于2mm,在侧面等不加工部位的深度不大于3mm,长度在10mm以内 且相互距离不小于250mm的砂眼、夹杂、气孔等缺陷(以下简称缺陷)。 b 心轨理论尖端前200mm至心轨轨头宽50mm段以外轮轨作用面的部位深度不大于2mm、 长度不大于5mm的缺陷。 锰叉和锰叉心底面深度不大于3mm、长度不大于20mm、宽度不大于10mm的缺陷。 d 轨顶、工作边深度不大于1mm的局部黑皮

3.3.5锰叉和锰叉心表面缺陷修补

.3.5.1机加工前及不进行机加工的锰叉和锰叉心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与车轮接触的轨顶面和距轨顶面下40mm范围内的铸造缺陷,其深度在2mm~10mm、长 度不大于50mm、宽度不大于该处尺寸的1/2时,应焊补修理;缺陷深度大于10mm、长度不 大于100mm、宽度不大于该处尺寸2/3时,磨修焊补后,应再次水韧处理。 b 除a)规定范围以外部位的铸造缺陷深度不大于15mm、长度不大于300mm、宽度不大于该 处尺寸的1/2时,可焊补修理,但螺栓孔处缺陷应焊补后再钻孔。 C) 轨顶面以下40mm范围内,深度小于5mm、长度不大于50mm的裂纹允许焊补;其他部位 裂纹消除后按3.3.5.1b)的规定进行处理。 3.5.2锰叉和锰叉心机加工后暴露的缺陷按3.3.5.1的规定处理。 3.5.3锰叉和锰叉心焊补的焊层金属不应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未填满、弧坑等焊接缺陷

GB/T 29661-2013 化妆品中尿素含量的测定酶催化法3.3.6锰叉和锰叉心表面预硬化

B.3.6.1用户有要求时,锰叉和锰叉心表面应进行预硬化。预硬化的锰叉和锰叉心实物表面硬度应 为250HBW~401HBW。 3.3.6.2预硬化后允许对轮轨作用面进行机加工或修磨处理,表面不应有肉眼可见裂纹。锰叉和锰 叉心表面应平整,凸起物和连接痕应打磨平顺

(或胎型)与平台的间隙应小于2.0mm。 4.4各高强度螺栓应按设计规定的扭矩拧紧,并复紧。螺栓扭矩应在设计扭矩的100%~110%范 围内。 4.5辙叉组装用弹条、T型螺栓、轨距块、弹性垫层等应符合TB/T412的规定。 4.6弹条中部与轨距块间隙为0.1mm1.0mm。 4.7辙叉全长极限偏差为土4mm。 4.8趾端和跟端开口距极限偏差为土2.0mm。 4.9辙叉趾跟端高度极限偏差为=8:mm。 4.10 咽喉宽度极限偏差为+。°mm 4.11心轨轨头宽20mm、50mm断面处轮缘槽宽度极限偏为差为+°mm,翼轨后端缓冲段轮缘槽宽 度极限偏差为±2.0mm。 4.12 轮缘槽深度不应小于47mm。 4.13 锰叉心心轨宽20mm、50mm断面降低值极限偏差为=smm。 4.14 轨顶直线度(咽喉至心轨20mm断面处除外)为2.0mm。 4.15 直工作边直线度(心轨加宽辙叉除外)为2.0mm。 4.16 铁垫板轨底坡斜度为1:320

5.1.1锰叉和锰叉心的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逐炉检验,试验用试样在浇注中途制取。化学成分按 GB/T4336测定或按GB/T223.4、GB/T223.60、GB/T223.61、GB/T223.69、GB/T223.86、 GB/T14203、GB/T20123、GB/T20125测定;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按GB/T223.4、GB/T223.5、 GB/T223.59,GB/T223.60,GB/T223.61,GB/T223.69、GB/T223.86测定。 5.1.2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试样应按GB/T5680一2010中A.2.3规定制取,并与锰叉或锰叉心同炉 进行水韧处理,同时应预留出复验用的试样。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3925进行检验,拉伸试 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按GB/T229的规定进行。 5.1.3硬度试验应在实物上和试样上进行。实物硬度试验测定位置为辙叉咽喉处的翼轨及心轨宽40 mm~80mm断面处的心轨。硬度试验按GB/T231.1的规定进行。 5.1.4锰叉和锰叉心超声波检验应按附录B进行;射线检验方法和评级应按GB/T5677执行。 5.1.5锰叉和锰叉心渗透检验应按照GB/T9443一2019进行。 5.1.6锰叉和锰叉心心轨降低值应采用专用样板或轮廓检测仪检测, 5.1.7尺寸及形位公差、外观检验应按目测、尺量等常规方法进行,各部轮缘槽(含咽喉)宽度、装配部 位应采用样板、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测

5.1.1锰叉和锰叉心的化学成分应按熔炼炉次逐炉检验,试验用试样在浇注中途制取。化学成分按 GB/T4336测定或按GB/T223.4、GB/T223.60、GB/T223.61、GB/T223.69、GB/T223.86、 GB/T14203、GB/T20123、GB/T20125测定;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按GB/T223.4、GB/T223.5、 GB/T223.59、GB/T223.60、GB/T223.61、GB/T223.69、GB/T223.86测定。 5.1.2机械性能和显微组织试样应按GB/T5680一2010中A.2.3规定制取,并与锰叉或锰叉心同炉 进行水韧处理,同时应预留出复验用的试样。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按GB/T13925进行检验,拉伸试 验按GB/T228.1的规定进行,冲击试验按GB/T229的规定进行。 5.1.3硬度试验应在实物上和试样上进行。实物硬度试验测定位置为辙叉咽喉处的翼轨及心轨宽40 mm~80mm断面处的心轨。硬度试验按GB/T231.1的规定进行。 5.1.4锰叉和锰叉心超声波检验应按附录B进行;射线检验方法和评级应按GB/T5677执行。 5.1.5锰叉和叉心渗透检验应按照GB/T9443一2019进行。 5.1.6锰叉和锰叉心心轨降低值应采用专用样板或轮廓检测仪检测, 5.1.7尺寸及形位公差、外观检验应按目测、尺量等常规方法进行,各部轮缘槽(含咽喉)宽度、装配部 位应采用样板、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测

5.2.1钢轨件长度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测。 5.2.2钢轨件高度、轨头宽度、螺栓孔尺寸和钢轨端面相对长度方向的垂直度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测。 5.2.3轨底坡和轨顶坡应采用专用样板或专用检具检测。 5.2.4翼轨顶弯处表面裂纹的磁粉检测应按照GB/T15822.1的规定进行

5.2.1钢轨件长度应采用通用量具检测。

5.4高锰钢组合辙叉组装

5.4.1辙叉的型式尺寸和形位公差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测

5.4.1辙叉的型式尺寸和形位公差应采用专用量具和通用量具检测。 5.4.2间隙应采用塞尺检测

辙叉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周期检验和出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周期检验和出厂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辙叉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初次投产或转场生产时; b) 材料、结构、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c) 正常连续生产满三年时; d)停产一年及以上恢复生产时。 2.2型式检验项目见附录A

期检验的项目见附录A,检验赖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锰叉和锰叉心化学成分逐炉检验,如不合格时,由检验人员在指定的锰叉心上取样复验。 锰叉和锰叉心碳化物及非金属夹杂物每月检验1次。 锰叉和锰叉心射线检验每50根检验1根。 拉伸、冲击试验每10炉抽1炉进行一个试样的拉伸、冲击试验,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应从同炉 的预留复验试样中取2倍于原定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如仍有不合格,应对该炉辙叉重新水 韧处理后进行再复验(1个试样,如没有试样应直接在实物上取样),再复验仍不合格时,在实 物上取样进行检验,仍不合格时该炉辙叉不应验收。其余9炉的试样应逐炉进行拉伸、冲击 试验,如有不合格,按上述规定做同样处理。

辙叉出厂检验应逐根进行,检验项目见附录A,出厂时应附产品合格

容应包括辙叉型号、左右开、出厂编号和日期、制造厂名或厂标等。

7.2.1码放叉组件的场地应平整,码垛层数不应多于 4层,每层应用垫块垫实垫平,垫块应按高度 方向垂直设置。 7.2. 2 辙叉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摔。

7.2.2辙叉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应碰摔。

求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高锰钢辙叉检验项目及要求

表A.1高锰钢辙叉检验项目及要求(续)

DB3201T 036-2003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无核珍珠池塘养殖操作规程B. 2. 6 辙叉状态

辙叉应在调直和外观检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前应清除辙叉探测面及背面的粘砂和污

B. 2.7.1 设备调整

B.2.7.1.1“抑制”置零,调整探测深度取适当值,调整“细调”和水平”使始波前沿对准荧光屏的机械 刻度的零点,并使刻度与探测深度成比例。 3.2.7.1.2调整探伤频率为1.5MHz~2.0MHz。 B.2.7.1.3探伤时将探头置于TG试块上,调整探伤仪衰减器使TG试块1次底波达到80%,再提高 曾益18dB

B. 2. 7.2扫查

B.2.7.2.1选择有规律的扫查路径进行探伤,相邻两次扫查应相互重叠探头晶片尺寸的20%。 B.2.7.2.2扫查时探头移动速度不应大于150mm/s

B.2.7.3缺陷的检测

B.2.7.3.1探伤采用比B.2.7.1.3确定的灵敏度高4dB~6dB作为扫查灵敏度。 B.2.7.3.2凡出现缺陷回波幅度大于或等于满幅度的40%的显示情况则定为缺陷。 B.2.7.3.3按B.2.7.1.3确定的探伤灵敏度FZ/T 32023-2019 亚麻与涤纶混纺色纺纱,测定B.2.7.3.2缺陷尺寸。对于缩孔、缩松性质的缺 陷.用6dB法标记长度和宽度

辙叉经探伤后,应提出包括下列内容的探伤报告 a) 辙叉型号、编号、生产单位、探伤日期; b)探伤仪型号、探伤频率、探头尺寸、探伤方法 在辙叉草图上标记缺陷的位置、大小; d)评定的探伤结果; e)探伤人员签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