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364-2020 海上平台拖航技术要求.pdf

JT/T 1364-2020 海上平台拖航技术要求.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4918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T 1364-2020 海上平台拖航技术要求.pdf

5.6.2风险评估内容

5.6.3 安全与应急

应建立拖航应急预案LY/T 1999-2011 锤式削片机,包括应急处置的组织和响应。

5.7.1应根据拖航计划制定拖航计划书,基本要求见附录A (JT) 5.7.2拖航计划应经过拖航会议评审通过后才能实施。 5.7.3拖航作业前,拖航计划应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5.7.1应根据拖航计划制定拖航计划书,基本要求见附录A

3.1拖航作业实施前,若拖航 位报相天主管部重新审批。 8.2拖航作业实施过程中,若拖航计划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或更改时,应及时通报。

5.8.1拖航作业实施前

6.1.1拖船文件与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

6.2.1拖船在拖航前应

a 检查拖船船舶证书的适合性和有效性; b) 检查拖船有关文件资料是否齐全,并改正至最新; 检查并确认拖航计划适合所从事的拖航作业; ? d) 检查并确认拖船配备足额持证船员; e) 检查是否具备有效的“适拖证书”并已备好拖航索具; f 检查锚泊、系泊、拖电设备,以及动力、通导、应急设备等,由负责设备操作的人员现场进行功能 试验,检查船舶的浮性、稳性、水密性,并在航海日志、轮机日志和拖航日志上记录。 6.2.2 海上平台在拖航前: a 应申请拖航检验,取得“适拖证书”; b) 如载有物件时,应按装载和系固强度计算书的要求检查物件的装载和可靠绑扎固定; 在冬季,应考虑结冰可能,将冰的重量视为额外重量,并核验其对稳性的影响; d 应对防止进水设施、排水设施、锚泊和系泊设备、舵和螺旋浆、号型和号灯设施、防火和灭火设

表1主拖缆的长度要求

e)检查并确认海上平台至少配备一套应急拖带索具。 拖航时间超过72h的拖船,检查其主拖缆和备用拖缆是否分别绕卷在独立的卷筒上。如不可 行,应将备用拖缆存放在能安全有效、快捷地转移至主拖缆卷筒上的位置。 8 检查其他拖设备是否达到下列要求: 1) 拖缆附件应能够抵抗拖缆来自任何可能使用的方向上的拖力; 2 拖电设备的卸扣应为螺栓式,且带有螺帽及开口销; 3 拖缆回收钢丝绳应连接在三角眼板上;如采用单缆拖航,则回收钢丝绳应连接在其前端 部,并在容易接近的位置处导向至绞车; 4)拖缆引绳应轻便,且强度足以牵引拖缆至拖船甲板。 h)检查并确认拖缆在与拖船的尾滚筒和墙面板接触的部位是否用护套进行保护。

7.1.1应在拖航前召开拖航会议,与会人员应至少包括拖船船长、海上平台负责人以及拖航组长。 7.1.2应核实拖航计划的准备情况,并督促参与拖航的人员熟悉拖航计划。 7.1.3应核实风险评估中提出的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7.2.1接拖前,所有参与接拖作业人员应熟悉具体作业程序和要求。 7.2.2接拖前,应明确通信方式,检查通信设施,确保通信畅通。 7.2.3接拖前,应将使用的拖缆、引缆、撒缆、链条、卸扣和工具等准备妥当并摆放在随时可使用的位置 7.2.4拖缆连接好后,应确认所有连接构件紧固

3.1起拖时,应确认海上平台已处于适拖状态。 3.2起拖时,主拖船应使用微速进车,当拖缆逐渐被拉直受力时再缓慢加车,应注意张力变化,分 速。

7.4.1主拖船负责航行中的避让、航向修正,确保海上平台沿计划航线航行,每2h通报拖航情况。 7.4.2航行中,有人值守的海上平台应24h值班,保持与拖船的联系,保证各种设备运转正常,定时检 查易移动设备、水密设施、拖带索具状况和海上平台吃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拖航指挥组。 7.4.3主拖船应提前核实并确认关键拖航节点附近的通航条件。在拖航过程中须掌握水文气象、交 通环境条件等情况,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拖航的影响

7.4.4海上平台浮态应满足以下要求: 拖航时保持适当尾倾,自升式平台尾倾不小于0.3m,半潜式平台的尾倾不小于0.4m,尽可能 保持横倾角为零; 半潜式平台在拖航期间如环境载荷超过设计极限,则调整吃水至抗风暴状态: C 当自升式平台桩腿提起并处在拖航状况时,其横摇和纵摇均不得超过6°;或者按该海上平台 操作手册的规定,当摇摆接近6°时,对航向、速度及桩腿高度进行调整使之缓和。 7.4.5 拖航期间有人值守的海上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保持机舱和控制室连续24h的人员值班; b) 定期检查甲板载荷的固定和变化情况,以及水密设施状况、动力系统和推进设备运转情况; c) 至少每天两次检查舱室液位,并每天核实稳性; JT d) 避免由于重大负荷的变化而导致稳性损失的作业。 7.4.6 航行中避碰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按照《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进行驾驶和操纵,并显示号灯号型; b) 护航船(如有)保持在主拖船前方进行清道; 主拖船、护航船与海上平台之间保持通信畅通。 7.4.7 对拖缆的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7.4.4海上平台浮态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拖航时保持适当尾倾.自升式平台尾倾不小于0.3m,半潜式平台的尾倾不小于0.4m,尽可能 保持横倾角为零; b) 半潜式平台在拖航期间如环境载荷超过设计极限,则调整吃水至抗风暴状态: 当自升式平台桩腿提起并处在拖航状况时,其横摇和纵摇均不得超过6°;或者按该海上平台 操作手册的规定,当摇摆接近6°时,对航向、速度及桩腿高度进行调整使之缓和。 7.4.5# 拖航期间有人值守的海上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保持机舱和控制室连续24h的人员值班; 设备运转情优

7.4.7对拖缆的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拖缆所承受的负荷不超过其额定安全工作负荷,应急情况下最大不超过拖缆的1/2最小破断 强度; 在狭窄水道或浅水区拖航时,可适当减小出缆长度; 拖缆和海底间的静态间隙不少于10%水深,在开阔水域最小值为5m,在遮蔽水域或静水中最 小值为2m; e 拖航过程中拖缆的下垂量可按式(1)或式(2)计算,但在海上水深足够的情况下拖缆下垂量不 小于8m,大风浪时不小于13m:

式中:H一拖缆下垂量,单位为米(m); W—每米拖缆在水中的重量,单位为千克每米(kg/m)(约为空气中重量的86%); L一主拖缆没人水中部分的长度,单位为米(m); F一拖船拖力,单位为千牛(kN)。 f)采用并拖方式时,防范各拖船拖缆互相缠绕以及拖曳设备互相妨碍; ) 定期检查拖缆的磨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磨损措施。 7.4.8拖航转向应采用小角度渐进的方式,每次改向量宜控制在5°~15°,有自航能力的海上平台应 配合转向。 7.4.9拖航需调头时应根据拖带总长度和旋回水域的环境条件,适当调节出缆长度。 7.4.10通航密集水域的拖 航秩序

7.5.1解拖作业应提前与海上平台协商解拖事宜、安排协助拖船等, 7.5.2应选择流小或平流时抵达目的地。在接近目的地时,应充分考虑被拖海上平台的惯性,离目的 也一定距离应缓慢减速,必要时可由海上平台后面的拖船向后拖电,控制航速。 7.5.3待海上平台稳定,经海上平台方和拖船方确认,解掉拖缆.拖航结束

7.5.1解拖作业应提前与海上平台协商解拖事宜、安排协助拖船等。

计划书应详细描述拖船和海上平台的主要技术参数HJ 898-2017 水质 总α放射性的测定 厚源法(发布稿),包括但不限于: 拖船的船名、所属公司、船籍、主尺度、系柱拖力、总功率、主推进器功率、侧推进器功率以及主 拖缆和备用拖缆规格、长度、安全工作负荷等; 海上平台的船名、所属公司、船籍、主尺度、拖航吃水、自航能力、推进器功率、吃水、配载方案 可变甲板载荷、稳性、强度等

拖航作业水域通航环境包括: a)水文气象环境,包括雨、雾、雪、浪、流、潮汐、海冰、风暴潮、台风等; b)水上交通环境,包括船舶交通流、习惯航路航法、航行规则等; c)通航基础设施,包括导助航设施、航道、锚地、码头泊位等。

拖航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拖船成员、海上平台成员、拖航指挥组成员名单及其职责; b) 拖航方式、拖航作业布置、拖带操作方案(包括示意图); 拖航阻力; d) 通信联络工具,包括海上平台与拖船之间、海上平台、拖船与陆地之间采用的通信工具、频率 或频道,应急通信工具和手段: e 对生活物资和燃油、淡水的配备要求

根据拖航作业水域的通航环境和通航条件,结合海上平台和拖船的主要技术参 考稳抛斯 风险因素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拖航航线,包括: a 起航地名称、位置(坐标)、水深、海床地质条件和海底障碍物的情况; b 目的地名称、位置(坐标)、水深、海床地质条件和海底障碍物的情况; c) 预计起拖时间、计划平均航速、预计航行时间、预计到达时间、拖航距离; d) 转向点的到达时间、坐标、航向; 旋回水域、避风锚地、插桩点、补给点等的位置坐标

根据拖航环境与拖航条件对拖航作业进行风险评估GB/T 29429-2012 草莓角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至少应包括: a)风险源识别; b)对不同环节进行风险概率、后果等评估后形成的风险矩阵表,

保障措施应包括: a)基于风险矩阵表的风险缓解与控制措施; b)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方案

保障措施应包括: a)基于风险矩阵表的风险缓解与控制措施; b)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方案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