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聚丙烯装置污水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doc

钢筋混凝土聚丙烯装置污水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钢筋混凝土聚丙烯装置污水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doc

一次土方开挖轻型井点降水二次土方开基础加固地基验槽 砼垫层模板

砼垫层浇钢筋加工、安装 钢筋验收砖胎膜砌筑模板安装验收砼浇筑

6.2.1技术准备工作

6.2.1.1组织定位放线工作,做好施工现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标高控制桩的设置。

6.2.1.2组织有关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图集、图纸、施工规范以及技术文件罗而庄特大桥跨104国道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现场踏勘。

6.2.1.3做好图纸会审、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6.2.1.4雨季施工措施严格按照雨季施工方案执行。

6.2.2现场准备工作

6.2.2.1施工平面布置综述: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料场以及钢筋、模板加工场地。

(2)施工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布置,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确保用电安全。

6.2.2.2临时设施

(1)现场临设主要设库房,以及设备停放区和材料堆放场。

(2)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电缆、架空电线等应用明确标示并加以保护,任何人不得将其损坏、移动。

6.2.2.3钢筋的堆放

(1)各种规格型号的钢筋分别堆放,不能混放。

(2)为防止锈蚀钢筋不能直接与地面接触,采用放木将钢筋垫起,下雨时用帆布覆盖。

(3)预制好的钢筋料按使用部位分类堆放,并作标签注明钢筋用处。

6.2.3.1土方开挖前,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具备场地平整的条件,利于施工。

6.2.3.2根据场地划分的土方区域安放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以便在土方平衡施工时及时实测控制。

6.2.3.3平整道路,接通水、电源。

6.2.3.4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6.3.1工程定位测量

6.3.1.1根据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图的测量精度要求选取测量仪器,本工程采用全站仪,且均经年检在使用期内。到现场后再次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校,使其精度满足测量施工要求。

6.3.1.2高程控制测量用S6水准仪从已有的高程点闭合测量至作好的高程控制点。

6.3.1.3平面控制测量所选用的仪器为:全站仪、J6经纬仪。

6.3.1.4预制标桩埋件。

6.3.1.5在施工区内制作三级导线控制点,控制点做法如图:

(单位㎜)选点原则为每两点要通视,地形较平缓且两

点间距不大于100m。

6.3.2测量精度要求

6.3.2.1定位要求测量偏差

注:1.L为水准测量闭合路线的长度(km);2.n为水准或导线测量的测量站数。

6.4.1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底,1台挖掘机配2台自卸汽车,开挖土方全部运至125生产装置东侧弃存并用铲车堆放整齐。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间距1.5m,放坡,工作面具体详见基槽开挖示意图施工。

6.4.2土方开挖自东向西开挖,开挖至(层持力层)基底面以上预留200mm土层用人工清底,为了确保自卸车不陷入已开挖的土层,开挖时自卸车始终位于未开挖的土层上,所挖土方全部运至业主指定地点弃存,边挖边运不得堆放在基槽边。开挖边坡视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按1:0.75放坡,底部留500mm工作面。

6.4.3由于开挖深度深,根据以施工完土方开挖的判断和设计说明,地下水高,为保证基坑开挖质量,轻型井点降水1天后,进行基槽开挖。

6.4.4基槽将开挖到基底时,由测量人员配合测量基底标高。由于基槽开挖完成后,为保护基底持力层,基底标高比设计标高深100mm,浇筑100厚C10混凝土垫层,为方便施工,垫层每边比平衡层大100mm。

6.4.5土方回填待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池壁外侧防腐层做完方可进行。填方施工前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回填时,采用推土机或反铲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不能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性堆填。每次铺填后,用小型打夯机进行夯实。机械夯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夯实。

6.4.6用于回填的土质中不得含有有机物和较大的土块,凡大于50mm粒径的土块均应砸碎,无法砸碎的要和芦苇根同时挑出。

6.6.1施工用的各种钢筋无材质证明书、复验报告和表面带颗粒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对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的钢筋进行检查核对,钢筋完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6.6.2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应设置标牌,并按批分类进行堆放,加工好的钢筋,按工程部位、型号分类分区放置。

6.6.3钢筋在预制场集中加工成半成品、成品后运至现场,钢筋绑扎前在平衡层上弹好钢筋分布线和模板外形线,钢筋绑扎严格按钢筋分布线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

6.6.4底板下层钢筋网绑扎时,先排好南北向钢筋再排东西向钢筋,绑扎完下层钢筋后,再放钢筋马凳,马凳(螺纹20)间距为0.8m,成梅花状,马凳应架于底板下层钢筋网上,不得直接放在平衡层混凝土上。上层钢筋网片架于马凳上,钢筋网片每一交叉处都要进行绑扎,不得出现落扣和跳扣。

6.6.5钢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与其它工序、专业的穿插配合,同时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位置、搭接、锚固长度、上下层及池壁钢筋的间距、埋件的位置和数量。钢筋绑扎完成后,池壁钢筋采用钢管脚手架临时固定,以使钢筋骨架不能松脱变形;钢筋的规格、数量、接头、间距、保护层厚度等均要满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附表。

6.6.6如果因现场条件限制,钢筋无法按设计要求施工时,必须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决定,按有关书面文件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

6.6.7埋件、钢筋骨架均要绑扎、加固牢固,避免在浇捣过程中发生变形、移位。

6.6.8根据要求拉螺栓的止水板详图。

6.6.9所有拉螺栓均设止水板,详见对拉螺栓的止水板详图。

6.6.10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池壁腋角以上200mm处设置钢质止水板,止水板之间的搭接量为50mm双面满焊,不得漏焊或将止水板焊穿。

6.7.1模板施工安装前,将1:2水泥砂浆做成50mm厚规格为50×50mm的垫块,用绑扎丝将垫块绑在主筋上,间距800mm,以确保池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6.7.2池底模板采用常规方法加固,池底以上700mm的池壁模板由于悬空,采用在池壁内外主筋焊托筋的方法托住模板,但托筋不得贯穿池壁,内侧托筋只焊在内侧池壁主筋上,外侧托筋只焊在外侧池壁主筋上(见图),池底以上500mm的池壁外模采用常规方法加固,内模加固利用焊在底网上层主筋上的托筋作为支撑点加固(见图),作为支撑点的托筋上横向绑扎木板或木方,支撑点的托筋与池壁内模的距离应同池壁内模上口高度相同,托筋只允许焊接在上层底网主筋上,不得超过池底厚度的1/2,同时必须避开池底的锚固钢筋。

6.7.3模板采用18mm双面镜面模板及砖砌胎膜配合,具体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砖砌胎膜,所使用的模板必须表面平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的隔离剂。模板缝隙采用海绵条拼缝,防止漏浆。

6.7.5加固时模板外侧横向布置50×100的木方作为第一层骨架,木方的间距不得大500mm,模板接缝处用一根木方跨过接缝,木方外侧立架子管作为第二层骨架,同时用于对拉螺栓的拉结固定端,对拉螺栓为φ14钢筋两端套丝穿过池壁拉结固定,间距500×500呈梅花形布置,对拉螺栓采用双层燕形卡扣、双螺母紧固,模板外侧利用脚手架支撑找正(水平度、垂直度),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见附表。

(1)混凝土模板拆除的时间,应按结构特点、自然气温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一般以缓拆为宜。

(2)拆除模板,混凝土强度亦必须满足要求。

(3)拆除模板及架子时,不得碰撞池体,架子管要轻拿轻放,拆除模板时不要猛撬猛砸,特别应注意池体的边角不得损坏。

6.8.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配以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向搅拌站提出以下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8。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水泥品种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的水泥用量<350Kg/m3,且>300Kg/m3。

(4)水灰比<0.5,坍落度不得大于110mm。

(5)砂宜为粗砂,石子选用符合筛分曲线级配良好的碎石,粒径0.5~3.2。

(6)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矿粉。

(7)混凝土运输应满足浇筑速度,中途不得中断运输。

6.8.2浇筑混凝土之前,要会同有关单位对模板、钢筋进行联检,并填写隐蔽记录。要检查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检查插筋及预埋件位置的准确度和固定的可靠性,第一次砼浇筑至1045.3完成后,增加3mm厚止水钢板沿池壁四周布置具体详见设计图纸,第二次浇筑全部完成。

6.8.4混凝土前,应用水充分湿润,每层浇筑高度不得大于500mm,按此顺序浇筑至池顶。震捣时要块插慢拔,水平震捣间距不得大于500mm,垂直震捣时震捣棒插入下一层不得小于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一般每点的振捣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不下沉、气泡不上升、表面泛浆为准。

6.8.5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应与模板、预埋管件等相碰。在振捣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振捣棒的接地情况,导线是否破皮漏电,操作人员是否穿戴了绝缘鞋和手套。

6.8.6浇筑混凝土时,要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等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6.8.7浇筑池顶时从最先浇筑完的池壁处开始,向后推移直至浇筑完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木尺刮平多余浮浆,搓压、整平,待混凝土泌水后,再用木抹子搓平,以闭合早期的泌水收缩裂缝。

6.9混凝土养护及试件和强度检验

6.9.1在混凝土表面处理完毕后,在12小时以内进行浇水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松动池壁周围的模板使其与池壁稍有缝隙,经常洒水以保持池壁湿润;池顶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始终使混凝土表面潮湿状态,现场派专人定期浇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6.9.2试件的取样率或一组试块最多能代表的混凝土容量,应《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1)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

2)每浇筑100m3混凝土不少于一组标养试块。

3)每浇筑一批留置1组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天时所对应的龄期同条件试块(14d〈等效养护龄期〈60d)

6.10.1污水池充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深度为1.5m,第二次充水深度为3.0m,第三次充至5.4m。充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d,相邻两次充水时间不少于24h。每次充水测读24h的水位下降。

6.10.2.充水过程中对污水池作外观观测,并作记录和标记,当发现渗漏量较大时应停止充水,经

质量预控及检测程序流程

7.2工序检查验收流程图

7.3施工质量控制停检点

7.3.1检验和试验计划

1)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工艺、施工作业程序、质量标准,做到全员质量管理。

2)专职质量检查员的现场检查制度,质量人员要针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质量通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违反质量管理的行为,行使质量否决权,严把质量控制关,对质量问题防患于未然,对已出现的质量问题不轻易放过。

3)建立《施工备忘录》、《质量问题通知单》制度。施工过程出现的问题,以《施工备忘录》的形式及时向监理及有关部门报告。以《质量问题通知单》形式及时下发给责任单位,并要求做到逐项整改、逐项验收。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7.3.4质量控制措施

2)各专业技术人员按施工方案指导作业人员施工。

3)质量技术部负责组织工序中间交接和质量检查。

4)材料使用: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如未经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未经批准紧急放行的材料,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楚的材料,过期失效变质受潮破损和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等不得使用。当材料需要代用时,应先办理代用手续,经设计单位或监理单位同意认可后才能使用。

7.3.5检验、测量和试验。

对施工过程计量进行控制,与质量有关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是经鉴定合格的产品,并能满足所需要的精度。使用期间要经常进行校准,做好标识。测量放线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轴线位置标高。严格按配合比对拌合材料认真计量,制止不计量的行为。

7.3.6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验收资料的管理

7.3.7.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必须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以便追溯和更换。

1)钢筋必须有材质证明、复试合格报告;原材必须有规格、钢号等标识。成型钢筋进场按规格型号,使用部位挂牌标识。

2)所有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标明工程部位、浇筑时间和强度等级。

3)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妥善保存,以具有追溯性。

隧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现场周转材料应分类标识。

7.3.8工序交接检查

1)上道工序不经检查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隐蔽工程完成以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向质监站,监理提出申请,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8.2HSE管理及风险控制

Q/GDW 11994-2019 电化学储能规划技术导则.pdf8.2.1施工作业的HSE管理

8.2.1.1项目部施工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内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