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 757-2017 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替代SL 512-2011,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SL 757-2017 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替代SL 512-2011,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SL 757-2017 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替代SL 512-2011,清晰无水印,附条文说明)

况以及施工分缝等特点。 2按总进度拟定的各施工阶段的控制性浇筑进度、浇筑强 度要求。 3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和水文特点、导流方式及分期。 4混凝土运输设备的形式、性能和生产能力。 5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生产能力。 6模板、钢筋、构件的运输、安装方案。 7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的安装方案

凝土结构可选用门机、塔机为主的施工方案。对于高度较低的力 工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履带吊等移动起重设备浇筑的施 方案。

缆机的具体型式宜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布置及浇筑强度等统 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对于混凝土浇筑仓面大、浇筑强度高的水工大体积混凝

凤城镇防洪堤施工组织设计4.2.5对于混凝土浇筑仓面大、浇筑强度高的水工大体积混净

塔带机、真空溜槽(管)或满管溜槽配合仓面转料等施工方案 采用真空溜槽(管)时,其倾角宜大于45°,单级落差不宜大 于70m。

般混凝土设备不易达到的部位,宜采用混凝土泵进行浇筑。

1混凝土起吊设备的小时循环次数应根据设备运行速度、 取料点至卸料点的水平及垂直运输距离、设备配套情况、施工管 理水平和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分析计算或用工程类比法确定。 2混凝土起吊设备实际生产率可根据吊罐容量、设备小时 循环次数、可供浇筑的仓面数和辅助吊运工作量等经计算或用工

程类比法确定。其中,辅助吊运工作量可按吊运混凝土当量时间 的百分比计算,可在下列范围内取值:重力坝为10%~20%, 轻型坝为20%~30%,厂房为30%~50%。 3胶带机实际生产率应根据胶带宽度、运行速度、胶带倾 角大小和装料方式等计算确定。 4混凝土施工设备数量应根据月高峰浇筑强度、仓面小时 强度和混凝土施工设备实际生产率并考虑一定的备用系数计算 确定。 5混凝土高坝施工方案设计,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混凝土施 工全过程,并进行多方案比较,确定拌和、运输、起吊设备数量 及其生产率、利用率,预测各期浇筑部位、高程、浇筑强度、坝 体上升高度和整个施工工期。

4.3.1混凝土水平运输方案可采用无轨运输、有轨运输及胶带 机等。混凝土运输设备应根据工程地形条件、混凝土搅拌楼高程 和位置、起重机取料方式、卸料点的要求、混凝土量的大小、运 输强度和运距等因素综合选择,与选定的垂直运输施工方案相协 调,同时与混凝土拌和及平仓振捣能力相适应。

调,同时与混凝土拌和及平仓振捣能力相适应。

4.3.2混凝土水平运输方案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1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及和易性。 2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总的运输能力,应满足施工进度计 划要求的浇筑强度。 3混凝土水平运输的效率,应与混凝土拌和、混凝土垂直 运输、仓面浇筑等所要求的小时生产能力相适应。 4混凝土的运输工具应按要求设有遮盖和保温设施。 4.3.3无轨运输方案可采用自卸汽车、搅拌运输车、汽车运立 罐和侧卸料罐车等。无轨运输方案宜优先选择与起重机吊罐不摘 钩作业方式相配的自卸汽车或侧卸料罐车。当混凝土运距较远 运输量较小以及供料点分散时,宜选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4.3.4对于混凝土搅拌楼与供料点之间高差较小的混凝土

4.3.4对于混凝工揽扦楼与供科点之间高差牧小的混凝土工程, 可采用有轨运输方案。有轨运输方案宜优先选择与起重机吊罐不 摘钩作业方式相配的有轨侧卸料罐车。 4.3.5混凝土运输距离较短、供料较集中时,可选用胶带机运 输方案。 4.3.6碾压混凝土水平运输方案应根据工程地形条件、人仓方 案、人仓强度和运距等因素选择,可选用自卸汽车或胶带机。 4.3.7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的工作循环时间、运输能力及数量 四第一

、入仓强度和运距等因素选择,可选用自卸汽车或胶带机。 3.7混凝土水平运输设备的工作循环时间、运输能力及数量 己置计算可按附录A.2计算。

.+.1 混凝工揽杆楼反运输线路布直应满定下列安求: 1混凝土搅拌楼宜靠近浇筑地点和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并 应满足原材料进料和混凝土出料线路布置的要求。 2出料线高程应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水平运输方式及运 输距离综合比较确定,宜优先考虑适应浇筑量比重大的浇筑运输 方式。 3混凝土水平运输线路布置宜与整体施工布置相结合,宜 缩短运距,使线路布置顺畅,施工干扰少。无轨运输时混凝土施 工道路宜结合开挖出渣道路。 4.4.2门机、塔机布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1减少门机、塔机等起重设备及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2当建筑物宽度或高度超过所选用的门机、塔机覆盖范围 时,可在建筑物内架设栈桥,将门机、塔机布置在栈桥上。 3栈桥型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工期要求等因素分析确定 4.4.3缆机布置应考虑下列因素: 1缆机宜基本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范围,并合理扩大 缆机浇筑控制范围。 品能的联

混凝上搅押楼发运输线蹈布直应满定十列安示 1混凝土搅拌楼宜靠近浇筑地点和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并 应满足原材料进料和混凝土出料线路布置的要求。 2出料线高程应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水平运输方式及运 输距离综合比较确定,宜优先考虑适应浇筑量比重大的浇筑运输 方式。 3混凝土水平运输线路布置宜与整体施工布置相结合,宜 缩短运距,使线路布置顺畅,施工干扰少。无轨运输时混凝土施 工道路宜结合开挖出渣道路。

4.4.2门机、塔机布置应考虑下

JV 培机布直应亏芯干列四系: 1减少门机、塔机等起重设备及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干扰。 2当建筑物宽度或高度超过所选用的门机、塔机覆盖范围 时,可在建筑物内架设栈桥,将门机、塔机布置在栈桥上。 3栈桥型式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工期要求等因素分析确定

1缆机宜基本控制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范围,并合理扩大 缆机浇筑控制范围。 2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宜缩小缆机跨度和塔架高度 减少缆机平台土建工程量。

3混凝土供料平台宜平直,设置高程宜接近坝顶;供料平 台的宽度和长度满足混凝土施工及辅助作业的要求。 4主索垂度可取跨度的5%,两端主索铰点高差宜控制在 跨度的5%以内,最内侧起吊点与主索铰点水平距离不宜小于跨 度的10 %

1塔带机宜布置在坝内,以提高浇筑控制范围。 2水平运输宜选用胶带机,其运输能力应满足塔带机的 仓强度。 3塔带机不宜承担钢筋、模板吊运和仓面设备转移等工作

5.1.1混凝土施工程序应与导流程序、施工总进度协调一致 应分析混凝土施工与截流、度汛、王石方开挖与基础处理、金属 结构及埋件安装、下闸蓄水与供水、机组分批发电等项目之间的 关系,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

5.1.2大坝(水闸)混凝土施工程序应满足大坝(水闸)

度汛、下游供水和水库蓄水要求,浇筑强度宜均衡,各浇筑块宜 均匀上升。

处理、金属结构及埋件安装、发电机组(水泵)安装、相邻结 混凝土施工相协调,避免或减少相互干扰。宜优先形成安装间 完成桥式吊车的安装。

运输条件、隧洞长度、断面结构和工期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施 工程序。平洞边墙和顶拱混凝土宜一次衬砌完成或先边墙后顶 拱,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和大断面隧洞,宜结合隧道开挖采取先顶 拱后边墙的方法。斜井及竖井混凝土衬砌宜全断面分层(段)浇 筑或采用滑模浇筑。

5.2.1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编制应遵循下列原则: 1符合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确定的(节点)工期。 2满足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对工程形象面貌的要求。 3满足蓄水、发电、通航及灌溉等对混凝土浇筑高程的 要求。 4混凝土施工进度应与基础开挖与处理、接缝灌浆、金属

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等的施工进度相互协调,并满足温度控制要 求及施工期间的结构稳定安全要求。 5按照当前平均先进水平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强度和上升 速度,并留有余地

5.2.2施工进度分析可采用关键线路分析法和计划评审技术

高混凝土坝还宜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施工进度可采用横道图

5.2.3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应分析影响混凝土施工进度日 主要因素、确定关键项目和控制性工期,编制混凝土施工进度 划,并提出施工强度和投人资源

5.2.4混凝土施工进度安排应分析有效工作天数。气象因素影

型式、浇筑块数量、浇筑层厚、浇筑设备能力及温度控制等日 素,通过浇筑排块或工程类比确定。碾压混凝土坝的月平均上天 速度应根据仓面面积、混凝土人仓手段、仓面作业能力、温度 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5.2.6电站(泵站)厂房混凝土月平均上升速度应统筹兼顾 电设备、金属结构及各种理件安装等工序,通过浇筑排块或工禾 类比确定。

总表和主要材料年度供应计划

6.1.1大体积混凝土及重要部位结构混凝土应进行混凝土温度 控制设计。高坝、中坝及其相应建筑物混凝土宜采用有限元法进 行温度场、温度应力分析后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标准及温控防裂 措施;低坝及其相应建筑物可参照类似工程经验进行温度控制设 计;碾压混凝土坝应针对其通仓薄层连续上升等施工特点进行温 度控制设计。

控制设计。高坝、中坝及其相应建筑物混凝土宜采用有限元法进 行温度场、温度应力分析后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标准及温控防裂 措施;低坝及其相应建筑物可参照类似工程经验进行温度控制设 计;碾压混凝土坝应针对其通仓薄层连续上升等施工特点进行温 度控制设计。 6.1.2对于高坝、中坝及其相应建筑物,应进行混凝土力学、 热学、极限拉伸、徐变和自生体积变形等性能试验,低项及其相 应建筑物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设计龄期大于28d的混凝 土,选择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时应考虑早期抗裂能力要求。 6.1.3基础部位混凝土,宜在有利季节浇筑,如需在高温季节 浇筑,应经过论证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使混凝土最高温度控 北

6.1.2对于高坝、中坝及其相应建筑物,应进行混凝土力学 热学、极限拉伸、徐变和自生体积变形等性能试验,低坝及其村 应建筑物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设计龄期大于28d的混凝 土,选择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时应考虑早期抗裂能力要求。

浇筑,应经过论证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使混凝土最高温度择 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6.1.4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

6.1.5混凝土坝施工应控制各坝块均衡上升,相邻块高差不宜

6.2.1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性能、结构特点,结合坝 区气候条件,研究制定各部位混凝土基础容许温差、上下层容许 温差和内外温差对应的充许最高温度,同时应重视遇气温骤降及 冬季的保温设计。

6.2.3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气温、水温、日照及水库运行条件 计算确定稳定温度场或准稳定温度场,结合容许温差标准,提出 各部位混凝土各月的设计允许最高温度,并满足下列要求: 1对于基础约束区混凝土,按基础容许温差计算的最高温 度与内外温差对应的允许最高温度比较后取低值作为设计允许最 高温度。 2对于脱离基础约束区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由内外 温差对应的允许最高温度控制,同时应满足混凝土上下层容许温 差要求。

6.3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

6.3.1高项、中坝及其相应建筑物的温度控制和防裂措施应根 据坝址气温、水温、地温等自然条件,坝体结构特点及混凝土原 材料,混凝土性能,基岩特性等,进行施工期混凝土温度计算后 确定,计算方法见附录B。

据坝址气温、水温、地温等自然条件,坝体结构特点及混凝土原 材料,混凝土性能,基岩特性等,进行施工期混凝土温度计算后 确定,计算方法见附录B。 6.3.2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主要采取优化结构设计、合理分 缝分块、改善混凝土性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水 化热温升、通水冷却及表面保温等综合措施,高坝、中坝及其相 应建筑物宜通过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系统分析后确定各种措施的 最优组合。

缝分块、改善混凝土性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降低混凝土力 化热温升、通水冷却及表面保温等综合措施,高坝、中坝及其木 应建筑物宜通过温度及温度应力计算系统分析后确定各种措施的 最优组合。

6.3.3宜根据坝址气候条件、坝体结构特点、施工机械及施 温控水平,考虑温控措施合理配套,对大坝等混凝土结构进行合 理分缝分块

凝土抗裂能力。有条件时宜优先选用石灰岩质等线膨胀系数小的 人工骨料。在满足混凝土各项设计指标的前提下,宜采用水化热 低的水泥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直空心板桥施工方案,优化配合比设计

6.3.5应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在有利季节

筑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应短间歇均匀上升,不 应出现薄层长间歇

0.3.0应根据混凝工设计元计取高温度确定况巩温度控制安求 并结合现场浇筑环境和施工条件,选择预冷骨料和拌和加冰等抗 施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对预冷混凝土进行遮阳保温,减少运 输途中和仓面浇筑过程中温度回升

6.3.7应合理控制浇筑层厚和层间间歇期GBT 5656-2008标准下载,浇筑层厚应根据仓 面大小、浇筑能力、设计充许最高温度及采用的温控措施等综合 分析确定,浇筑层厚宜为2~3m,混凝土层间间歇时间宜为 5~10d。

6.3.8通水冷却应根据混凝土各阶段温度控制要求分为初期

1初期可通制冷水或低温河水冷却,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 中期可通河水冷却,控制低温季节坝体内外温差;后期通制冷水 或河水冷却,使坝体达到接缝灌浆温度。 2应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水管间距、通水方式、通水水温、 通水流量和通水时间等,计算方法见附录B。 3初期通水可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刻进行,中期通水在低温 季节前进行,后期通水在混凝土接缝灌浆前进行。 4初期通水时坝体混凝土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 25℃,坝体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C/d;中后期通水时坝体混凝土 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坝体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0.5C/d。水流方向应每24h调换1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