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深基坑(523#、524#墩)施工方案

京杭运河深基坑(523#、524#墩)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8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京杭运河深基坑(523#、524#墩)施工方案

工程合格,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桥梁结构100年,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消灭安全事故,消灭人身伤亡责任事故,消灭机械设备事故,消灭火灾事故,消灭自轮运转设备运行责任事故。工程建设实现“零事故”。

DL/T 1459-2015标准下载第九架子队各作业班组施工任务见下表

负责钻孔平台、钢板桩围堰施工

负责本项目的全部钢筋作业

负责支架搭设,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包括钢筋工、电焊工、木工、架子工、混凝土工、吊机司机等。属于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负责本项目的全部钢筋作业

负责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523#~524#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表

钢板桩围堰开挖采取分层开挖,砼封底的方式施工。钢板桩围堰施工主要工程量见下表,开工前7天进场。

523#~524#主要材料汇总表

523、524#墩钢板桩长分别为21、18m

400*400*10*12mm

顶层围囹采用单根型钢,内支撑围囹采用双根。

京杭运河84+152+84连续刚构为京杭运河特大桥难点、重点工程,为节约上部构造的施工时间,尽可能缩短该桥的下部施工时间,工期安排如下:

(1)、承台按根据内支撑设置情况分二次浇筑。

(2)、各墩承台开挖方法详见下表:

京杭运河84+152+84连续刚构

523、524号墩承台钢板桩采用拉森Ⅵ型,布置形式详见“钢板桩支护施工图”。

承台开挖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钢板桩围堰根据承台尺寸在承台四周每边放宽1.0m设置,采用德国拉森式槽型钢板桩或型钢桩,根据桥址处正常水位选定钢板桩的外露长度,板桩入土深度,具体详见计算单。

⑴插打钢板桩:钢板桩插打利用钻孔平台作为导向定位框架。并打入4根定位桩固定形成外导向框;将倒链滑车固定在钻孔平台上,下放内支撑就位并防止内支撑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固定后的内支撑即可兼作内导向框,然后在导向框内插打钢板桩。插打次序从上游中间开始,分两侧对称插打至下游合拢。

⑵堵漏抽水:钢板桩合拢后,在其外侧围1圈彩条布,在布的下端绑扎钢管沉入河床,并用砂袋压住,同时在板桩内侧锁口不密的漏水处用棉纱嵌塞。

⑷拔除钢围堰:墩台施工完毕后,逐步拔除钢围堰,使用设备与打设时相同,拔桩从下游开始,间隔进行,这样能够使钢板桩在无磨阻力情况下拔除。拔钢板桩完成后,运至岸上,及时整修,回收再利用。

4.2.4插打钢板桩预防倾斜的措施

在插钢板桩前,除在锁口内涂以润滑油以减少锁口的磨擦力外,同时在未插套锁口下端打入铁楔或硬木楔,防止沉入时泥砂堵塞锁口。

采用复式滑车组纠正钢板桩的倾斜。

在坚实土地带插钢板时,将桩尖截成一定角度,利用其反力,使已倾斜的钢板桩逐步恢复正常。

4.2.5钢板桩锁口漏水预防措施

当钢板桩由于插打不当、吊装不慎撞击等作用,致使锁口发生变形,出现渗漏时,在漏水锁口处的围堰外侧利用导管投撒细煤渣,煤渣沉至漏水高度处即可堵塞漏水,或用麻袋盛装细煤渣沉入水中,用活扣反倒在漏水部位,亦可堵漏。

4.3围囹、内支撑施工及加固步骤

4.3.1围囹内支撑施工

钢板桩围堰内支撑用H型钢及双拼H型钢做围囹,用H型钢、双拼H型钢、Φ800mm钢管做内支撑。由于每根围囹与支撑杆件重量较重,施工时采用50吨履带吊配合吊装。围囹斜撑节点焊接要严格执行钢结构施工规范;内支撑每个节点采用四面围焊,焊缝高度为8mm。严格按照内支撑设计方案中施工顺序施工,施工顺序为:安装桩顶围囹→抽水堵漏→第一道内支撑→吸泥→安装第二道内支撑→吸泥→安装第三道内支撑→ 吸泥→安装临时内支撑→吸泥至封底标高→水下混凝土封底→抽水堵漏→破桩头、超声波检测→拆除临时支撑→施工第一次承台→将第三层内支撑转移到承台→施工第二次承台。

第一首先在桩顶围囹、第一层支撑位置的钢板桩上焊接牛腿,焊缝必须符合钢结构施工要求,布置间距为3.0m。

第二在焊接好的牛腿上安放钢围囹,钢围囹与钢板桩顶牢,并每隔3m与钢板桩焊接。

第三根据方案,利用履带吊安装第一层内支撑。内支撑安装好之后才能进行清淤、吸泥工作。

第四清淤、吸泥至第三层支撑以下,切割钢护筒、凿除桩头。采用边降水边支撑的施工方案,按照第一、第二层支撑安装施工工艺先进入第三层内支撑施工。

第五临时支撑施工完之后,清淤、吸泥至临时支撑以下,切割钢护筒、凿除桩头。仍然采用边降水边支撑的施工方案,按照第一、第二层支撑安装施工工艺先进入临时内支撑施工,然后进入清底和封底施工。

在安装内支撑同时,设置上下爬梯,方便人员上下,且爬梯必须安全牢靠。

4.3.2吸泥、封底砼施工

钢围堰顶围囹施工完之后,在平台辅道安装一台5吨位的抓土机,利用抓土机抓挖围堰内土。在抓斗抓挖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不断检查围堰外河床的标高,避免围堰内部抓挖深度过大,导致河床滑动,以致影响围堰的稳定安全。第二:围堰内挖土必须严格遵循开挖一层内支撑加固一层,严禁超挖,严禁未支撑开挖下层土的原则。由于围囹支撑位置的影响以及抓机本身设备限制的原因,往往围堰边角处抓挖不到设计高程,须引进大型反循环泥浆泵辅助开挖。由于泥浆泵施工时,吸管的位置比较难控制,同时安排潜水员小组(至少3人一组)下至围堰底,配合牵引吸泥钢管,完成清底工作。

封底施工过程中当某一根导管封底完成后在进行其相邻导管封底时,先测量待封导管底口处的混凝土顶标高,根据测量结果重新调整导管底口的高度。同时,反复测量要移动的那根导管位置附近混凝土面的标高。

4.4钢板桩围护体系变形观测

4.4.1.1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4.4.1.2通过监测数据与预测值比较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4.4.1.3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

4.4.2.1钢板桩围护顶水平位移监测,在每个内支撑点上布设观测点,共16个,详见附件变形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4.4.2.2钢支撑轴力监测,在每道内支撑理论变形最大处的中支撑上设置,共8个轴力计,详见附件变形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4.4.2.3距基坑底1.0m处钢板桩围护水平位移监测,在支撑理论变形最大处的中间处设置,共4个吊锤。

4.4.3.1钢板桩围护顶水平位移监测,利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利用起算点坐标和实测的边长夹角,算出每个待测点的绝对坐标进而求出每个点的变化矢量。

4.4.3.2钢支撑轴力监测,用XP99C振弦式频率计,量测轴力计的频率值,当轴力计受到轴向力时,引起弹性钢弦的张力变化,改变钢弦的振动频率,通过频率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即可测出轴力计受力的大小,通过换算计算出横撑内力的大小。

4.4.3.3距基坑底1.0m处钢板桩围护水平位移监测,在坑顶利用线锤悬吊的方法,测量每次距观测点的距离,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值,与预定目标相比较。若超限则采取加固措施。

4.4.4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4.4.4.1钢板桩围护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始值,基坑开挖每天观测1次,承台施工中2天观测1次,稳定后停止观测,水平位移极限值0.14%H,达到80%报警。

4.4.4.2钢支撑轴力监测,基坑开挖前观测初始值,基坑开挖初期每天观测1次,挖至基底每天观测3次,承台施工中2天观测1次,承台完成后停止观测,报警值为设计值80%。

4.4.4.3距基坑底1.0m处钢板桩围护水平位移监测,开挖到临时支撑开始观测,每8小时观测一次,第一次承台施工完停止观测,水平位移值达到1.5cm进行报警。

破桩采用风动凿岩机破桩,并保留桩头的最后10~20cm用人工破除,破桩后应保持桩头的完整。破桩的同时清除高出承台面的封底混凝土。

水中承台待封底砼强度满足要求后,把围堰内水抽干后进行突击破桩工作,孔桩钢筋笼及混凝土伸入承台尺寸见下表。

承台模板使用竹胶板或组合钢模,并用断面8×10(10×15)cm方木或φ48mm钢管作竖、横肋,一般竖肋间距30~40cm,横肋间距50~80cm,支撑在坑壁四周,一般每米一道。模板尺寸偏差见下表。

承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承台钢筋采用加工场预制的半成品,现场绑扎成型。钢筋保护层使用同级别砼预制垫块。特别注意桩身钢筋和承台钢筋的焊接,必须绑扎好墩身钢筋或墩身接茬筋,及接地钢筋焊接。

带肋钢筋采绑扎接头时,受拉区搭接长度不小于35d,并设直角弯钩,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25%,受压区搭接长度不小于25d,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采用螺纹套筒。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桩身钢筋与承台钢筋有抵触时,调整承台钢筋间距某医院大楼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承台钢筋置于桩顶上,越过桩头时不得截断。

承台厚度5m,采用两次次浇筑的方法,第一次浇注到距第三道内支撑0.5m处,待砼强度达到80%后,将第三道内支撑转移到承台上后,拆除第三道支撑浇注第二次砼。承台砼主要由7#拌和站集中供应,6#搅拌站备用,采用砼输送车直接运入辅道,然后用2台天泵送入模的方式。浇筑时分层进行,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砼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浇筑至设计标高时,表面使用木抹刮平,用光抹压光,并在砼初凝前用光抹多次收光,以防止砼表面产生收缩裂纹。表面采用覆盖的方式洒水养生。

⑸承台允许偏差见下表。

承台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⑹基坑回填: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拆模条件时应及时拆模并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采用人工回填夯实的施工方法DB62/T 3157-2018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pdf,回填高度以低于承台顶面10cm为宜,待墩身混凝土施工露出地面线后再将整个基坑回填。

4.5.1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523、524号墩底层承台长23.2*宽19.3m*高5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来进行温度控制,预防裂缝的产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