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框架结构金融大厦施工组织设计(84页)

[南宁]框架结构金融大厦施工组织设计(84页)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49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宁]框架结构金融大厦施工组织设计(84页)

分部分项工程简介及工作内容

1、预应力锚杆采用∅s15.2~1860MPa钢绞线制作,定位器间距1.5m。

2、锚索锚固体直径:土层锚索为250mm,入岩锚索为160mm,要求采用二次注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注浆压力为0.3~0.6MPa,二次注浆压力为1.5~2.0MPa;注浆水泥采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预应力锚杆注浆体强度≥20MPa。

3、预应力锚杆张拉应在注浆体强度大于15MPa加气混凝土砌体施工方案-8wr,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以后进行。

4、预应力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标准值的1.4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锁定值为拉力标准值的75%。

5、预应力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6、锚索在施工前,选择典型地段按规程进行锚杆基本试验确定极限承载力及参数。

7、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为预应力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不少于3根。

1、支护桩钻孔灌注桩,桩身砼强度等级为C25,采用旋挖工艺施工。支护桩内缘距离底板外边缘一般不小于0.8m。

2、保证桩位、桩长、桩径满足设计要求,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得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0mm,吊装钢筋笼时应摆正方向。

3、支护桩钢筋数量、规格、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箍筋采用HPB300级钢、加劲筋采用HRB400级钢。主筋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d,同一截面接头面积不大于50%,且相邻接头错开35d(d为钢筋直径),主筋保护层厚度为50mm。

4、支护桩质量检测采用低应变动测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小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5根。

5、桩顶超灌部份应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要求不小500mm,冠梁施工时桩顶浮浆及超灌部分用人工凿平。

冠梁、腰梁、连梁、支撑梁

1、冠梁、腰梁及角撑采用C2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5mm。钢筋采用HRB400、HPB300级钢筋。

3、需焊接的钢筋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予以矫直或切除。

1、锚杆孔径:120mm;注浆采用纯水泥浆,采用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45~0.5,锚固体强度等级≥M20。

双排双向设置,采用HRB400级钢,钢筋网采用HPB300级钢。

3、验收试验锚杆数量为非预应力锚杆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2、在开挖阶段基本可采用临时集水井对汇集的地下水进行明排,集水井的位置及数量看根据施工需要设置。

3、沿基坑底四周布置排水沟每25米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净空尺寸为800X800X1000,采用红砖砂浆砌筑,将汇入集水井的地下水及时抽排。

1、为了保证本基坑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完成以及作为安全使用的重要依据,必须对支护结构进行系统监测,采用信息法动态施工并及时掌握其变化和稳定状况。

2、监测周期:开挖过程必须全程跟踪监测。变化速率较明显、雨季加强加密监测次数。基坑边坡开挖期间每1~3天监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毕且监测数据稳定后每7天测一次,监测工作至基坑回填后结束。

(1)支护结构垂直及水平变形;(2)地表开裂状态观察及记录;

(3)周边设施(道路、建筑物、管线等)的变形观测;(4)地下水位(包括承压水)监测;

(5)锚杆内力监测;(6)支护结构内力监测;(7)支护结构深部水平位移;

4、桩顶水平位移报警值:累计位移绝对值30mm,相对基坑深度控制值:0.2%,变化速率:3mm/d。

地面沉降警戒值:累计位移绝对值30mm;水平位移率警戒值3mm/d,沉降速率警戒值3mm/d。

对于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密切观察,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的50%,应及时报告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应急措施。

5、本工程监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具体监测点由监测单位现场决定。同时施工单位应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

1、要求分层分段开挖,在工作面范围(约15m宽度范围)每层开挖深度应控制在2m以内且不得超过锚杆(索)标高0.3m,开挖每段长不超过40米。开挖大致方向为先开挖基坑周边为锚杆(索)施工创造条件,后开挖中部。

2、基坑及边坡开挖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土方开挖必须与桩间喷砼和锚杆施工密切配合,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土方开挖应满足当日支护作业能力,不得超挖。

3、基坑边坡开挖前,应做好坡顶周边截排水的设施和坡顶的地面硬化,防止地表雨水对坑壁浸润冲蚀,基坑开挖中应做好坑底集水的抽排。

4、采用机械开挖时,施工机械不得碰撞支护结构、监测元件等。

2.4基坑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情况

本工程场地狭小,呈南高北低之势,东面为宋厢路,南面为凯旋路,基坑开挖深度18~24m。基坑周边(2倍基坑范围内)建筑情况如下:

西面:无建筑,距离本基坑约80m以内均为空地,不影响施工;

北面:为富力地产及雅居乐地产新开工的工地,目前正处于基坑开挖阶段,距离本基坑距离约9m,不影响本工程施工。

东面:为宋厢路,工地围墙修建在宋厢路人行道边,东面支护桩外边距离围墙仅有约1.5m的距离,施工时旋挖机需注意圆盘与围墙的距离,具体影响不大。

南面:为凯旋路,距离本基坑边约20m,南面基坑边与凯旋路之间的空地布置为本项目的临建区域,需做好排水设施,对基坑施工不造成影响。

基坑支护施工前现场情况如图所示:

南面及东面道路下有市政雨水及污水管线,雨水管埋深约3m,污水管埋深约6m。现场施工范围内布置有市政路灯开闭所、雨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等设施,具体位置情况详见太平金融大厦基坑支护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东面局部支护桩的位置与路灯开闭所、雨水检查井的位置相冲突,可通过与设计单位协调沟通,调整桩位,避开障碍物,对施工影响不大。

根据施工图纸、岩土勘察报告、现场实勘资料和我单位同类工程成功的施工经验,合理的施工部署以及针对性的施工方法是保证深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具体认识以及拟采取的对策如下:

基坑土方挖运顺序及部署复杂

本工程属于超大超深基坑,土方工程约190000m3,开挖深度达到24m;2014年9月16日至9月19日东盟博览会及10月体操世锦赛期间,工程周边限制工程车辆运输能力;土方开挖时间的限制,影响了土方挖运的进展。

针对土方量大、开挖深度深、车辆运输不便的难点,在土方开挖中必须精心部署、科学策划以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1、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周边交通环境现状分析,在场地东北角及西南角各设置一个出入口,以确保土方运输车辆方便出入;

2、对周边环境周密调查,拟选择一个主弃土场地及一个备用弃土场;

3、对深基坑的土方挖运,采取分层分段部署开挖;

4、对于世锦赛运土车辆非运行期,则通过合理安排工序,土方开挖阶段提高土方挖运效率。

周边管线密布,施工要确保相关管线安全

拟建场地周边密布给水、污水、雨水等管道,场地北面存在市政污水井;

保证周边市政实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营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

1、在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各阶段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模拟计算的基坑水平位移预警值指导施工,控制基坑周边变形;

2、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的地下管线和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支护方案和管线的保护、拆除、封堵方案,并报送业主和监理以及相关部门审批;

3、制定基坑应急方案,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对基坑采取相对应的应急措施。

本工程体量大,所需材料、设备数量多,场内材料加工、堆放和运输极为困难。

如何利用各种资源,科学的进行总平面部署,解决材料的加工、堆放、运输等是保障本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1、在场地周边共设置两个施工车辆及工程人员的出入口,以保障工程车辆出行及材料运输方便;

2、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实际情况,对现场材料、构件的运输进行模拟分析,分阶段进行总平面的布置,实行总平面动态管理;

大量人员在超深超大基坑坑内作业、基坑临边坠落等安全隐患;由于工程土方量大,大量大型机械在基坑内部交叉运行、操作,

1、建立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应的措施和制度;

2、施工人员进场前,应加强教育,培训;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识别,编制安全技术方案,重点对临边防护、高空坠物、大型施工机械、群塔作业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其他分部分项工程衔接与穿插

本工程场地狭小,基坑深度达24m,属于深基坑,且用地红线紧邻地下室外墙边线,土方开挖后期下基坑道路设置困难。

做好与主体结构施工等其他单位沟通,大型设备提前进场,二次开挖、基础施工提前插入。

本工程距离广西体育中心仅1.2km,10月世锦赛期间应做好降噪、降尘施工。

施工期间采用低噪音施工机械设备和降噪措施;施工场地出入口及周边道路洒水降尘。

本工程属于深基坑,基坑内无水源,主要为残留上层滞水及雨水、渗水等,地下水位79.21m~82.95m。深基坑施工期间要做好基坑降排水,确保基坑安全。

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时在场地内设置明沟,进行有组织排水。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每隔25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降排水;基坑桩间采用喷锚护面,并埋设泄水孔排水,防止桩间土随水流失而塌方,确保安全。

2.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4.1岩土层分布特征

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土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Q)冲积成因的素填土和粉质黏土组成,下伏泥盆系上统榴江组(D3)泥灰岩组成。其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部为:

(1)素填土①():灰褐、黄褐、灰黑色,稍湿,松散状,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及植物根系。该层在场地小部分钻孔有揭露,层厚0.40~2.00m。

(4)孤石③():主要成分为泥灰岩,棕色灰;岩芯短柱状~长柱状,块状结构,中厚层构造,属坚硬岩石,钻进困难。该层仅在ZK11和ZK12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为2.00~2.50m。

(5)破碎泥灰岩③1(D3):棕灰色,强风化,较破碎,块状结构,中厚层构造,裂隙发育,裂隙多为棕色泥岩填充,偶见溶蚀面,质坚性脆,岩芯多呈碎块状,结构面结合程度差,缝隙由砂质黏性土充填,局部夹粉质黏土。在该层取11组的岩样进行岩块点荷载强度试验,强度Is(50)为0.182~0.532MPa(单轴抗压强度为9.19~15.3MPa),平均值为0.360MPa(单轴抗压强度为11.67MPa),标准值为0.288MPa(单轴抗压强度为10.3MPa),属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层厚1.80~35.50m,层面埋深0.40~38.50m。

(6)泥灰岩③2(D3):棕灰色,中风化,较完整,块状结构,中厚层构造,裂隙较发育,裂隙多为棕色泥岩填充,质坚性脆,岩芯多柱状和短柱状,采取率约80%。在该层取7组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强度为24.4~39.4MPa,平均值为28.9MPa,标准值为24.8MPa,属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取6组岩样进行岩石直接剪切试验,黏聚力为2.71~6.57MPa,平均值为4.56MPa,标准值为3.39MPa,内摩擦角为56.6℃~79.7℃,平均值为71.7℃,标准值为64.8℃。揭露最大厚度32.4m(未钻穿),层面埋深0.00~39.00m。

(8)强风化硅质岩⑤(D3):深灰色、灰褐色,以砂质和泥质互层为主,局部夹含薄层泥岩、页岩,薄层状构造,岩体总体呈风化岩夹土状,局部含有风化的残积土,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胶结程度差,振动易沿节理裂隙面裂开,遇水易软化,由于母岩成分差异,均匀性差。干钻难进,泥浆护壁钻进较快、局部有钻杆跳动现象、难以取芯,岩芯多为返水捞取,呈砾砂或粗砂状。该层仅在JK16、ZK10、ZK14、ZK18号孔有揭露,最大揭露厚度20.80(未揭穿)。

2.4.2不良地质作用及地下水

本次钻探过程中未在土层中揭露到土洞,场地岩面浅,地下水水位较深,土洞发育率小。场地岩溶多表现为溶(孔)隙、裂隙、溶沟(槽)、全充填溶洞等,局部地段泥灰岩分布薄层泥灰岩破碎带(破碎泥灰岩)。

根据现场踏勘、钻探揭露情况及区域资料分析,在钻探控制深度范围内本场地未见有全新活动断裂通过,亦未见有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场地内及周边较平坦、开阔,不存在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形成条件。

本次钻探的所有钻孔仅在小部分岩层中揭露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潜水;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溶洞裂隙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主要通过基岩裂隙渗流方式排泄,在基岩钻进过程中大部分钻孔不返水,部分钻孔在基岩面或溶洞发育处漏水,终孔厚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埋深17.30~21.70m,标高为79.21~82.95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地区勘察和施工经验,场地地下水富水性受基岩裂隙及溶洞发育控制,分布无规律,相邻钻孔差异性极大,年水位变幅在1.0~3.0米左右,地下水水面呈南高北底,地下水向邕江渗流。

熟悉图纸,提出图纸疑问,参加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根据施工技术规程及规范、监理程序以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方案。

根据施工图纸以及走访相关单位了解的信息,确定现场管线现状,编制管线拆改和保护方案。

为保证所有进场材料达到合格标准及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加强材料的进场检验,达到相关的使用性能。工程施工前与业主和监理协商,确定见证试验室以及建立现场试验室,配备相应的试验器材,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各项器材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检测。

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

由预算部门根据施工图、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定额等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签发提供依据。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选择长期与我单位合作、有丰富施工经验和雄厚技术实力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工程施工,确保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施工期间月平均劳动力约60人,高峰期劳动力约90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2.6.3施工机械、主要材料准备

本工程土方开挖深度17.29m~23.09m,土方量约190000m³,要求施工工期不超过160天,土方开挖按照施工部署分为Ⅰ~Ⅶ七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根据开挖长度再分为2~3个施工段,每层土方开挖深度不超过2m。

高压注浆泵YGDa22Z

本工程所需主要材料(水泥、钢材、砂、石等)的型号、标号、数量等均已落实,工程开工前三天即可分批进场,以备使用。

本工程主要施工分项包括: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支护桩、冠梁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桩顶喷砼护面、桩顶喷锚支护、锚索钻孔、制作与安装、灌浆;钢筋网片绑扎、焊接;喷射钢筋网砼护坡;腰梁施工;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排水沟、集水井施工;基坑监测等。

3.2.1施工平面布置概况

3.2.2施工顺序安排

1、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有多道工序同时施工,施工中应科学、合理安排各道工序施工的顺序,做到散而不乱,交叉、流水作业,平行施工。

2、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施工场地平整→机械设备、材料就位→施工定位放线→支护桩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锚杆、锚索、喷射砼墙分层分段施工→分项工程检查、验收。

3、本工程占主要工期的工序为:支护桩施工、桩顶喷砼护面及喷锚施工、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冠梁及锚索施工、腰梁及锚索锚索施工、喷射桩间砼护面墙施工,其它工序与临时设施可根据进度情况穿插施工。土方施工要求分层分段开挖,在工作面范围(约15m宽度范围)每层开挖深度应控制在2m以内且不得超过锚杆(索)标高0.3m,开挖每段长不超过40米。开挖大致方向为先开挖基坑周边为锚杆(索)施工创造条件,后开挖中部。为了减少停、窝工时间,土方开挖与边坡支护必须做到紧密配合、流水施工、交叉作业,以缩短施工工期。

本工程所建场地下水位埋深17.30~21.70m,标高为79.21~82.95m,地下水埋藏较深,基坑底标高为80.21m。按照设计图纸,本工程采用明沟+集水井方式进行降水。在边坡脚设明沟排水,在基坑底设集水井。同时根据地勘报告的结论,防止坡顶雨水、污水倒灌入基坑内,拟在坡顶冠梁上增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有组织排放至市政管网。

沿基坑底四周布置排水沟,每25m设置一口集水井,集水井净空尺寸为:800×800×1000mm,采用空心砖、水泥砂浆砌筑,将汇入集水井的地下水及时抽排。基坑底集水井汇水用抽水泵抽排至宋厢路或凯旋路排水系统。

排水沟及集水井做法详见下图。

排水沟剖面大样图集水井剖面大样图

3.4施工管理与组织机构

3.4.1施工组织机构

在该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中,为达到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的目标,我公司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密切配合业主现场指挥机构、工程监理、设计院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进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与生产成本等全方位的目标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运行机构如下:

3.4.2组织管理措施

各部门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程序化、制度化、数字化和规范化管理,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现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施工组、技术组为骨干,责权同步。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单项工程成本核算,建立和健全奖罚制度,将职工的个人利益与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挂钩。

3.4.3管理人员配备表

生产经理(兼安全总监)

总工期为160个日历天。

我司暂定2014年9月04日开工,2015年2月10日竣工。

达到国家竣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1)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基坑安全;

(2)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符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的建筑施工方面的文明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实施

4.2各主要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

1、勘查施工现场。调查研究摸清场地情况,搜集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质情况,地下基础、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以便施工时对地下管网、线网进行特殊保护,严禁盲目施工,造成管线破坏。

2、按照设计要求,为确保基坑及施工人员安全,在基坑开挖前应按照业主提供的周边地下管线资料,详细核查基坑周边的地下管网、线网的详细情况,以免锚杆、锚索施工时钻入其中。

3、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学习施工图纸、检查图纸及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台阶标高,并将施工图纸中的疑难问题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技术负责人,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专题会议,讨论并将问题集中,在图纸会审会议上提出,由设计人员进行答复。

4、熟悉地质、水文勘察资料,结合土方开挖、锚索施工,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和土方运输通道,明确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根据工艺要求选用施工机具、配置劳动力,并向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平整施工场地,开工前按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范围和标高采用推土机推平场地,便于测量、放线。

(1)对高差较大的地形,在开工前必须平整,使之符合设计标高,尽量减少坡顶荷载。

(2)材料堆场的平整应符合规范要求,水泥堆场应选取较平整的场地且远离基坑开挖边线,平整后采用木条、竹板满铺,水泥离地面保持150~300mm。

(3)钢材堆场应平整场地后,搭设钢材堆放钢管架,集中堆放,离地面应为200~300mm。

6、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路线,并有保护标志。

8、修筑临时道路。根据土建总平面图布置,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来确定现场施工道路和现场出入口。主要临时运输道路宜结合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

9、准备机具物资。按设备进场计划准备好施工使用机具,作好设备调配,对钻机、喷射机、电焊机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并试运转,开工前将检验合格的施工机械运至使用工作面内,并按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安装与布置。

10、本工程基坑的排水主要是雨水及施工用水。现场将绕基坑顶部和底部各设置一圈排水沟,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每隔25m设置一个集水井,将地表水引导至积水坑内,再设水泵排走。

11、施工前及时将本工程所需第一批材料采购至现场,以便现场见证、抽样、送检,材料堆放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放置。

12、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现场抽取材料样品,并及时送到监理工程师指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的送样时间应尽量提前,必须给试验室预留出7天强度或龄期的时间,以免开工后因无法提供原材料的检验报告或临时配合比报告而影响施工进度。

13、组织所有工人学习本工程所有机械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并进行安全三级教育与安全技术交底。

14、工人分工时应对工人综合评价,分等级安排上岗,将操作能力强的员工安排在专业操作岗位上,做到合理安排、精细分工、科学管理。

本工程所包括的施工放样内容如下:

(1)平面轴线、基坑上、下口开挖线与车道边线、标高的测量、放样;

(2)坡顶标高的复核与测量;

(3)支护桩定位测量;

(4)施工过程中,基坑每层锚杆、锚索孔口标高测量、放样;

(5)施工过程中,基坑每层锚杆、锚索孔口水平距离的量测。

(1)本工程测量所采用的仪器为: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

①施工测量放样依据: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测量规范要求。

②施工放线前测量员首先熟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纸和有关测量资料,布置施工控制网。

③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平面控制点,着重考虑图形结构和便于观测,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则着重考虑方便放样。

④方格网测放后,对照施工图纸及原点坐标,分别测放出基坑上(下)口开挖线,坡顶边线误差不能超过±10cm,坡底边线不能超过底板(承台)边线,中心线测放误差不能超过±1cm,孔位间距误差不能超过±10cm。

①根据业主在施工现场提供的国家布设的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设立四个控制点,作为高程测量的依据。

②据据设计施工图纸,分层测量每层锚杆、锚索孔口标高和坑底标高。

③然后按设计要求量测出锚杆孔孔位。

3、施工测量放线规范要求

(1)对施工测量人员的要求:

①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录簿、放样单、放样记录手册)、图表等应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

②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③对于测量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及时维护保养,做到定期检验校正2019甬 DX-03 宁波市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暂行).pdf,保持良好状态。对精密仪器应建立专门的安全保管、使用制度。

(2)施工放线标记物的埋设方法及要求:

①对观测点、控制线、轴线均应埋设控制桩,以便施工过程中使用,埋设物可选取用铆钉或钢筋。

②铆钉或钢筋埋在混凝土中露出的部分不宜过高或太低,高了易被碰斜撞弯,低了不易寻找,而且水准尺放置在点上会与混凝土面接触,影响观测质量。

③控制点垂直埋设,与基坑边缘的间距不得小于50mm,埋设后将四周用混凝土压实,待混凝土凝固后用红油漆编号。

④埋点在施工前进行DB23/T 2572-2020 木材加工行业除尘系统设计安全规范,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工程定位施工放线检查、复核、验收:

(1)工程测量放线完毕,测量人员将放线过程中的记录分类整理好,上报给监理、业主,并书面通知监理、业主共同检查,并复核记录资料和现场控制点、控制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