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粗格栅、进水提升泵、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施工组织设计

污水处理厂粗格栅、进水提升泵、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8.3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污水处理厂粗格栅、进水提升泵、细格栅和旋流沉砂池施工组织设计

《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T92-93)

《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87)

《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2—2021).pdf《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55-81)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79)

《地面与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

《卫生陶瓷》(GB3183-82)

《陶瓷地砖试验方法》(GB2583-8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83)

《建筑安装工程验收及评价标准》(GBJ300-88)

《建筑木门窗装配及安装质量标准》(GBJ2200P2301-91)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采用分区段平行施工,按专业流水作业,小型构建筑物穿插施工,采取由下至上,由深至浅,由内至外的施工顺序,以氧化沟、终沉池、接触池,厂区管道道路为主线贯穿整个施工的始末。在防渗、防漏要求上对支模用的穿墙螺栓采用止水环防漏,对砼池壁与底板相交自采用止水钢板,防渗对砼采用合理的级配提高砼的密实度。

钢筋砼构筑物(包括:CAST生物池、旋流沉砂池、储泥池、回用水泵池池)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线→井点降水、地坑开挖→垫层砼施工→底板砼施工→池壁砼施工(包括走道板上部附属结构物)

其中在CAST生物池底板、池壁施工中按照伸缩缝设计分五段施工,从一侧按顺序完成每个伸缩缝段。

框架钢筋砼(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站)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线→井点降水、地坑开挖→下部池体施工→框架柱施工→上部房屋墙体施工→内外墙装修

建筑物(鼓风机房、脱水机房、配电室)的施工程序如下: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基础施工→框架施工→墙体施工→内外墙装饰

4.1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及要求

测量工作必须走在各项施工工作的前面,确保测设的准确性是施工质量的保证,是创优良级工程的前提。施工前复测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做到准确无误。测量工程师要编制测量控制方案,根据各构筑物和建筑物的需要,加密测量控制网,并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复核,对部位放线,测量员要多检查勤复检。

4.2.1方形池平面位置

4.2.1.1施测前对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控制点无误。

4.2.1.2利用所布设的导线网上的就近点,首先布置纵横方格依照构筑物池壁及纵横中心线、纵向隔墙、横向隔墙相互交叉组成的方格网线,在基础上把整个方格网和两个相邻边平移1.0M,并在另两侧各补一条边(池中心向外移1.0M)作为施工控制点(线)。在每条线的两端不易破坏且易保护稳定自设置控制点。为便于人大的布局上提高控制点(线)的精度,将的控制线的控制点与闭合导线控制网进行联测闭合校核,使这些方格网精确控制构筑物平面位置。

4.2.1.3由于构筑物不可能同时施工,若有已施工完的影响未施工的施工放线,这样要求在轴线栓桩时,每侧栓桩点不少于三个点,即有利于检核或一侧不通视时,也能用同一侧的轴线点放线。

4.2.1.4由于墙体太高,地面控制点太低,视线受阻而满足不了确定池顶的平面位置,必须把控制点加高才能进行测量控制。控制点的加高采用砌高台作为高构筑物的控制点。

4.2.2圆弧池体平面位置

4.2.2.1中心点位测放利用所布设的导线网上的就近点,用两台经纬仪或中子全站仪进行交会施测,并复核,进行栓桩,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将中心点位栓于底板上,并再次复核中心点位。

4.2.2.2壁板放样

利用中心点用钢尺直接拉出半径R。弹线,池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池壁线位进行复测。

4.3.1在适当位置引设闭合水准点,以满足施工要求,其精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4.3.2水准点应每月复核二次,以保证施工测量水准点不致因外界破坏、沉陷而影响施工质量。测量复核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4.3.3基槽开挖、垫层、底板施工时应将水准点引到施工范围以外。

4.3.4底板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可将水准点引设到底板混凝土上。

4.3.5为了能控制池顶标高,可加设较高水准点,再用三角水准高程测量进行复核,以保证高程控制的精度。

4.4.1在整个施工期,对构筑物施工按设计或要求设置沉降观察点,由于构筑物较大,观察点按照《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附录的要求制作和设置,每周进行一次观测。

4.4.2沉降观测固定专用仪器,专人测量、专人复核、沉降观察记录一式两份,由专人整理保管并保存测量记录手薄,以便查核。竣工交付使用时,为专门资料向建设单位移交,以便建设单位继续进行长期观察。

4.5.1根据控制网的就近控制点,测设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依此放设建筑物其他轴线,并设置龙门板控制轴线,并加以保护,作为每层放线的依据。

4.5.2.1各轴线每层均应由一个控制桩点向上引测,经过校正后方可进行下工序。

4.5.3由现场已知水准点引入,设置两个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用闭合导线引入并复核无误方可使用。

4.5.4根据现场水准点在每层间用水准仪将每道墙体测出+500MM的标高控制线,作为地面、顶棚标高控制线,每层的标高偏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不得超标。

5.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保护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地下、地上管线、设施的资料,在构筑物基坑管线沟槽开挖之前,人工挖探坑,找出地下管线、设施的具体位置,位于构筑物位置的地下管线,设施主动联系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迁移,对构筑物工程设有妨碍的管线、设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并且设置醒目标志,严禁在工程施工中破坏,并且安排专人负责其安全。

6.井点降水、基坑(槽)开挖

井点降水在砼构筑物施工过程中不能间断,并定时检测底下水位高程,直至施工完毕完成完成回填后方可停止。

厂区内的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站、旋流沉砂池、CAST生物池、储泥池、回用水泵池等构筑物基坑在降水预定高程后采取大开挖的方式,开挖宽度范围沿基础外边缘外放1米。开挖时设置施工坡道以方便运输车辆的进出。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排水槽,并间隔一定距离挖一个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提水外排雨水。开挖时,使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严禁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处,剩余的30CM土方,人工配合小型推土机挖除。

厂区内的砖混框架结构的构筑物:脱水机房、配电室、鼓风机房等的基槽开挖仍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开挖宽度范围沿基础外边缘外放2M,现场使用水准仪控制高程,严禁超挖,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30M处,剩余的土方人工开挖。

根据基坑开挖的工程量,安排4台松下PC-300挖掘机,20台斯太尔20T运输车将挖出的土外运或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开挖基坑坡度按照有关设计及技术规范规定执行,如因相邻构筑物基坑开挖不能达到规定的坡度,采取草袋围堰的方式支护边坡。

基坑(槽)开挖完成后,使用18吨压路机,电动打夯机配合,碾压基底,密实度大于95%。

在地基处理完成后,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旋流沉砂池、CAST生物池、储泥池、回用水泵池等构筑物按照设计的平面尺寸,测放出边线,使用组合钢模,按要求浇筑垫层混凝土。

8.1.1钢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8.1.2钢筋出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后应取样到监理工程师指定单位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8.1.3钢筋在场内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规格、牌号及生产厂家分别挂牌堆放,存放台高于地面30cm,上盖覆物以免锈蚀,钢筋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不得施用。

8.2.1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8.2.2钢筋表面应干净、无损伤、无油污、无锈蚀方可使用。

8.2.3钢筋加工前应平直无弯曲,否则应进行平直后再用。

8.2.4钢筋的加工450弯折1350、900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要用弯曲机操作以保证质量。

8.2.5钢筋下料要精打细算,合理配料,既要保证质量又能节约材料。

8.3.1钢筋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直径大于16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

8.3.2钢筋焊接前须先进行试焊,按规定制作试件、试焊件应送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检测试验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施工。

8.3.3焊工需有焊工合格证,必须持证上岗。

8.3.4钢筋的焊接质量要专人负责检查,其质量应符合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要求,并作好焊接原始记录,凡焊接质量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8.3.5钢筋骨架的点焊、钢筋网点焊,应符合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要求,焊接骨架的所有钢筋相交点必须焊,但不能咬肉影响质量。

8.4.1底板钢筋施工:

8.4.1.1按施工图将钢筋放在混凝土垫层上,用油漆划出钢筋的设计位置。

8.4.1.2按顺序抬运,先下层钢筋入模,调整好钢筋位置进行绑扎,检查位置、间距、根数符合要求后点焊成型。

8.4.1.3按设计、规范要求和保护层厚度,制作水泥垫块,并且强度不小于规定。用水泥垫块将钢筋垫好,其纵横向间距不大于1.0m。

8.4.1.4上层钢筋入模前先用钢筋制作马凳,马凳按2m的距离放置,马凳、脚放在垫块上,马凳顶面高程即为上层钢筋最下面钢筋的底面高。

8.4.1.5预留孔洞处钢筋采用“Z”型联系筋焊成框架。

8.4.1.6在绑扎底层筋同时,加固支撑池壁竖向钢筋的钢管支架也应同步进行。待底层筋绑扎完成后,安放池壁的竖筋,通过钢管支架固定竖向筋。

8.4.1.7马凳筋就位后绑扎顶层钢筋网片与池壁竖向筋连接固定,在绑扎顶层筋时,一定注意平行池壁的水平向的钢筋紧靠竖向筋。

8.4.1.8按施工图将壁板竖向钢筋,放在混凝土垫层上,用油漆划线,在施工区内设满堂支架固定钢筋。

8.4.1.9按池壁施工图,将钢筋对号入模定位。各竖向筋下部同底板上下层筋连接绑扎定位。底板以上60cm高池壁钢筋用水平筋绑扎成型,每相距1m左右同竖筋点焊连接构成一立体骨架。

8.4.1.10检查整理池壁钢筋,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做好原始记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8.4.1.11用垫块将竖向筋垫牢。绑扎固定伸缩缝钢筋。

8.4.1.12池壁底板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在同一断面内接头数不超过50%。

8.4.2壁板钢筋安装:

8.4.2.1清理钢筋上的污物。

8.4.2.2整理、调整钢筋间距位置。

8.4.2.3进行池壁横向筋的绑扎工作。

8.4.2.4池壁采用绑扎搭接,以便于施工,搭接长度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并在钢筋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8.4.2.6绑扎池壁时,应在两侧支设门型架,禁止踏在钢筋上进行绑扎。

8.4.2.7其他部分钢筋预埋。

8.4.2.8预埋管件、预留洞位置按设计图留出。

8.4.2.9绑扎伸缩缝钢筋。

8.4.2.10检查验收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砼构筑物采用组合钢模板,特殊位置使用钢木模板或木模板,使用钢管支架,圆形按照设计的半径尺寸将钢管弯成符合要求的弧度进行支立,加固。 

没有损坏的钢模,并且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光滑度,满足施工要求。

在支立底模板的同时,支立50cm高的池壁模板和中心预留孔洞模板。

9.2.1中心预留洞模板的支设

中心预留洞模板采用木模,根据设计尺寸加固完毕后,直接安装,并在其背面采用15×15方木加设三道龙骨,并用短管斜撑加固。底部利用焊有止水片的“U”型筋托位,避免下沉。

9.2.2底板边模的支设

底板边模采用钢模拼装形式,每两块钢模之间加海绵压条,并用两个M12螺栓和三个U型卡连接,整体用两道钢管连成一体,并在背侧支立钢管支架,做为边模支撑,利用钢筋桩(间距1m)支撑。

9.2.350cm池壁模板支设

9.2.3.150cm池壁模板采用模板拼装,并用M12螺栓连成整体。

9.2.3.2将穿心螺栓中间焊止水钢片(40x40mm),与螺栓圆周满焊止水放漏。

9.2.3.3在底板顶层筋与吊模模板间加垫块,保证保护层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9.2.3.4在池壁外侧支立钢管支架,安装模板,通过穿心螺栓将内外模连成一体,利用钢管支架调整模板就位并加固。

9.2.4模板结构要保证结构物的设计几何尺寸不变形。

9.2.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脱模剂作为隔离剂。

9.2.6模板安装好后,复测轴线位置和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

9.2.7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厚度一定要符合要求,每平方米面积上不少于1块,垫块要绑牢在钢筋上,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脱落。

9.2.8模板的拆除依照有关规范或监理要求进行。拆模时先松开螺栓,拆去部分上层支架铁管后,再卸去模卡,轻轻将模板分块拆下,不要把混凝土表面或边角拆坏。最后拆下层的支架,钢管分次拆除以保安全。拆下的钢管要清理后保管堆放。

9.2.9泥斗处模板采用砖砌模,沟槽内回填石粉。

9.2.10检查预埋件、预留孔洞、橡胶止水带位置是否准确、牢固。固定形式见钢筋、施工缝中有关条款。

9.3.1立模前的准备工作

9.3.1.1安装预埋套管,采用套管防水法设止水环,按设计、规范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安装,套管两端设胶板或粘塑料泡膜,以防漏浆。

9.3.1.2安预留洞木模板,模板两端设海绵止浆,以防漏浆。其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9.3.2池壁采用组合钢模板,用Ф50钢管作水平杆和直立杆。按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设计施工。钢模一般采用300×1200,拼装其水平向用两根Ф50钢管为一排,间距60cm,直立杆用两根Ф50钢管为一排,间距90cm。钢模间对拉螺栓其上下左右间距70cm。详见附图《模板加固支撑示意图》

9.3.3施工过程中要必须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保持稳定不变不位移。详见附图《侧墙模板组装示意图》。施工须采取以下措施:

9.3.3.1模板拟采用钢模,错缝组拼上满卡,缝间夹止浆条严禁漏浆。

9.3.3.2直立铁管要垂直,下部要立在坚实的地基或方木上。

9.3.3.3铁管的接头及水平和垂直的联接,管接端要平直密接,每接点不少于两个扣件,以防滑移。

9.3.3.4联接螺栓要上紧,架立管要横平竖直,保证整体稳定。

9.3.4池壁在底板以上50cm处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水平施工缝设止水钢板防止接缝漏水,钢板止水如下图所示。

9.3.5将50cm池壁处理干净,夹垫止浆条,以保证与上层模板间的紧密性,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

9.3.6池壁模板安装一侧模板后,再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以便调整模板间距及控制支立的准确性。

9.3.7内壁支立的同时,利用对拉螺栓连接固定,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在钢筋与模板间夹垫木质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9.3.8拉杆间距由施工图计算确定。

9.3.9用带孔模板联接拉杆。

9.3.10模板的横向支撑与斜撑与钢管框架相结合,在安装模板的同时,钢管框架也随之架立。

9.3.11模板下端要留出污口,将模内污物清除后再堵上。

9.3.12检查模板几何尺寸轴线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9.3.13模板在预埋钢筋位置钻孔,预埋筋伸出,将孔堵好防止漏浆。

9.4.模板支撑固定根据施工图计算确定。

10.1.1混凝土所用的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现场。

10.1.2混凝土的配比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施工。

10.1.3外加剂根据产品性能要求直接加入或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溶液用水质量应自拌合水中扣除。

10.1.4机械拌合时间应大于2分钟,要求混凝土拌合均匀,塌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搅拌和浇筑现场要专人测混凝土塌落度。

10.1.5混凝土在入模前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有损失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搅拌均匀后再用。

10.1.6应按时校正混凝土拌和站计量系统,保证混凝土的投料准确。

10.2.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

10.2.1底板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10.2.1.1将模板内的污物吹洗干净,垫层表面要洒水保持湿润,但表面不能有积水。

10.2.1.2认真检查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钢筋及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检查伸缩缝止水带是否牢固正确。

10.2.1.3设好底板高程控制桩:用Ф12钢筋作控制桩,其下端点焊在马凳上,桩顶端高出底板表面2cm,底板抹平后敲掉高程控制桩。

10.2.1.4将具体的实施浇筑底板方案、操作方法、质量要求向施工操作人员技术交底。

10.2.2混凝土拌合、运输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用混凝土拖式泵泵送或汽车泵送到浇筑部位。

10.2.2.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使混凝土连续浇筑。

10.2.2.2在泵送过程中,输送管道要直,坡度平顺,转弯要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堵管。

10.2.2.3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

10.2.2.4向泵车内送混凝土时,应由专人负责将混凝土内的杂物拣出。

10.2.2.5由于泵送距离较远,管道经过的场地一定要平整密实,无过大的起伏,严禁过往车辆直接在泵管上通过。

10.2.2.6泵管不宜直接放在模板上或钢筋上,应放在高于模板钢筋的脚手架上。

10.2.2.7泵管位置要和浇筑顺序方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

10.2.2.8当泵送间歇时,每隔10~15分钟应使管内混凝土活动一次,以防砼同管道粘接。当间歇超过45分钟以上时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卡管时,应立即停止浇筑,用以冲洗管道内混凝土后,再重新开始浇筑。

10.2.2.9泵送混凝土因布管活动范围有限,在大面积浇筑时须合理分段施工。

10.2.2.10混凝土浇筑宜分层每层厚度30cm左右。按浇筑方向先自底板的一端开始,由低处开始浇筑。

10.2.2.11当下层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时,绝对不允许铺筑上层混凝土。

10.2.3混凝土振捣

下层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上层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式振动器,表面振实找平以平板式振动器为主。

10.2.3.1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垂直插入混凝土中,靠近模板振捣混凝土振捣棒与棒之间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即10cm为宜,混凝土振捣棒与棒间移动距离30cm,成梅花状插入。设专人负责,定部位振捣,尤其加强二次振捣,以不出现气泡为止,并用平板式振捣器拖平。

10.2.3.2当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密实。

10.2.3.3在混凝土相交处要加强管理仔细振捣密实。

10.2.3.4严禁振动器碰撞钢筋、预埋件、预埋管、对拉螺栓、伸缩缝止水带等。

10.2.3.5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出气泡,表面不露碎石,表面呈平坦泛浆。

10.2.3.6振捣好的混凝土表面不应出现泌水现象。

10.2.3.7混凝土要随铺随振,层层振捣密实。

10.2.4底板上50cm高池壁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底板时浇筑50cm高池壁,这样可以使底板和池壁连接良好,保证了池壁与底板相交处的质量,有利于相交处受力。但施工缝不宜留置过高以防出现烂根现象,造成质量隐患。

10.2.4.1应在池壁处的底板混凝土浇筑1.5~2.0小时后浇筑,施工时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10.2.4.2混凝土入模用簸箕或扣锨,不宜直接泵送入模。

10.2.4.3混凝土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

10.2.4.4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注意底板与池壁相接处的混凝土密实,防止混凝土自模板底部翻出,施工中应采用塌落度较小的混凝土。振捣时间不要过长,必要时辅以人工插捣,或采用底板上加盖板的办法。总之,要保证池壁与底板相交处的质量。

10.2.5混凝土抹平

首先是在混凝土初凝前多次抹平(不得少于3次),可以消除因混凝土收缩沉降产生的裂纹。

再是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平整、高程、坡度符合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施工中应组织一定数量的技术水平较高抹工负责这一工作。

10.2.6养护:施工中在初凝时间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保持表面湿润,当终凝后采用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有防水要求的不少于14天。

10.2.7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应有木工、钢筋工等值班,当发现模板漏浆变形,支架移位、钢筋、预留孔洞变位应立即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筑完后应立即对池壁轴线进行复测,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伸缩缝止水带、施工缝止水钢板检查整理符合设计施工要求。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蹋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0.3.池壁混凝土浇筑施工

10.3.1.1搭浇筑混凝土平台,混凝土平台利用模板支架作支撑时,要进行检查确定保稳定牢固后方可采用,否则要进行加固。平台用组合钢模或木板上铺铁板,工作台宽度要适合。

10.3.1.2准备铁锨、捣钎。

10.3.1.3准备工作灯、反光镜、观察混凝土入模情况。

10.3.1.4准备轴径Ф50和Ф30的插入式振捣器。

10.3.1.5对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工人进行现场施工技术培训和岗位职责的分工。

10.3.1.6安全保护措施及时准备,池壁顶四周架设护栏,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架设工作梯并设护拦,高4.0m处设安全网。

10.3.2混凝土入模:混凝土入模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塌落度,符合要求和不离析。

10.3.2.1混凝土由泵送进入模板内,均匀分层下灰,每层厚30cm。

10.3.2.2下混凝土时用放入模内的工作灯或反光镜观察混凝土入模厚度,分层流动,振捣密实情况。

10.3.2.3全池壁要水平分层下混凝土,每层厚30cm。不准出现较大的高低差。

10.3.2.4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要随时清落,不准凝结成块。

10.3.2.5水平施工缝要保持干净,按设计要求安装止水钢板。

10.3.3混凝土振捣

10.3.3.1混凝土振捣要专人负责,每台振动器配两人,一人管振,一人管灯,两人可以轮流作业,严禁在没有照明条件下振捣混凝土。

10.3.3.2采用分区振捣,每区长5~6m,两区相接处交叉一米以上以防漏震,每区负责人对此处应预以重视,设监振人员2名。

10.3.3.3振捣应快插慢拔,保证振捣时间。在模板处棒与模板间距约10cm,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棒与棒间距不大于30cm。

10.3.3.4振捣棒进入下层混凝土中5cm以使上下层混凝土密切结合。

10.3.3.5预埋管、预留洞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钢筋密集处用Ф30棒捣实。转角处要加强振捣交叉振捣。

10.3.3.6要分层振捣,层层密实,该层不密实不准下混凝土。混凝土密实的标准,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无碎石,外露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经技术员检查为准。

10.3.3.7混凝土浇筑距顶面高程70cm左右时,应适当降低混凝土塌落度,并要加强振捣或辅以人工捣固,以防表面砂浆集中或过厚而出现裂纹。

10.3.3.8混凝土浇筑中,钢筋、木工要有人值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10.3.3.9设复振负责人2名,配模板工6人,用木锤敲击模板,检查是否有漏振、空洞现象,并及时补救。

10.3.3.10模板工6人,准备好工具、材料,检查模板螺栓接缝,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

10.3.3.11气温高的季节会因升温高而引起钢模膨胀,因此要向钢模板上洒水降温。

10.3.3.1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完后要对模板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混凝土浇筑完时,应立即将表面抹压平整,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多次抹平不少于三次,以消除裂纹。

混凝土初凝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护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终凝后洒水养护。拆模后以养护液养护,养护时间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

11特殊部位和建筑物施工

11.1钢筋混凝土立柱:

11.1.1浇筑垫层混凝土,机械拌合、人力运输振捣实混凝土,表面抹平养生。

11.1.2放样绑扎柱基钢筋和柱自身钢筋绑扎点焊成型,设保护层垫块。

11.1.3模板用组合钢模和立柱夹箍拼装成型,四周用Ф50钢管作支架,保证模板的稳定和位置正确。

11.1.4立模前将水平施工缝凿毛清洗保持湿润。

11.1.5模板立好后,要复测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11.1.6混凝土浇筑方法和养护同池壁施工。

11.1.7达到拆模要求后,先拆支架,轻轻脱模,保证结构物边角完整美观。

11.2.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站、旋流沉砂池等的施工

该几项工程同池壁连为一体,应在池壁完工后再按顺序施工。

11.2.1施工支架:根据结构物距地面高度的不同,可采用木支架或门架代替钢支架,由立柱水平撑,剪刀撑组合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地基要坚实,上面再浇筑15cm厚C15混凝土。

11.2.2底模:采用钢模同支架连牢。

11.2.3按施工图绑扎底板钢筋,验收合格后再绑扎侧壁钢筋,其施工方法工艺,要求同池壁底板钢筋施工方法,注意整理好预埋钢筋。

11.2.4立侧壁模板:模板以组合钢模板为主紫轩小区 施工组织设计,部分为木模。施工方法工艺,要求同池壁模板。立模前先将同池壁相接部分的混凝土凿毛清洗,按施工缝处理。

11.2.5浇筑混凝土:

11.2.5.1当混凝土由泵送到浇筑平台上,由人力车运送到位,用铁锨入模时要先拌合一下,以免离析。

11.2.5.2用铁锨将混凝土扣入漏斗内,漏斗下口装有Ф15cm布管,布管下口距混凝土浇筑面不大于2m。注意布管和漏斗要挂牢,严防掉落在池壁中,布管要先浸湿后再使用。

11.2.5.3其余混凝土施工方法按池壁混凝土浇筑的方法组织施工。

11.2.6养护:初凝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终凝后撒水养护或用养护液养护。

11.3.1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模板支撑排架要求进行设计计算,以钢管为主要支撑材料,上下丝托为调整至设计标高。100×100方木为底,拼装钢模达到平整、清洁、稳固。

11.3.2模板材料及形状:该模板以普通组合钢模为主进行拼装,在水平拐角或曲线外采用木模制作和角模拼装的方法。木模材料选用优质松木为底,三合胶板为贴面,表面平整光滑,表面涂刷清柒六套暖通工程精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用时涂刷脱模剂。普通组合钢模板表面抛光后涂刷脱模剂等方法,达到拆模迅速,表面光滑平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