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层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重庆某高层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9.7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重庆某高层转换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本工程2#、3#楼设计施工图。

11、《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手册》

转换层采用Ф48*3.0钢管,模板支撑采用满堂脚手架,大梁下支撑单独搭设。大梁模板采用18㎜厚覆膜多层板散拼和预拼GB/T20973-2020 膨润土,板模板采用10㎜厚的履膜竹胶板及50×100的木枋。

1、本转换层面积约700㎡,柱、墙砼等级为C45,约80m3,梁板砼为C40,约250m3,梁板混凝土一次浇筑,不设后浇带。

三、施工进度及人员安排

转换层施工从8月31日至10月10日,历时10天。为确保工期如期完成,必须满足如下人员:钢筋工:40人,模板工:50人,砼工20人。

2、确定进度控制计划。

3、编制材料、机械设备等计划并组织进场。

5、对班组及现场管理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所有机具、设备进行检查,所有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6、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供水、供电进行联系,在浇筑过程中不能中断。

7、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掌握天气的变化,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第三节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第三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用于本转换层的钢筋必须是大厂生产,并出具生产许可证,所用钢筋力学试验、焊接试验已检验合格。

2、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开具钢筋配料单。

3、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已层层落实并签字。

1)原材钢筋进场验收合格后,进行表面除锈、调直采用卷扬机,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除锈,其调直冷拉率:Ι级钢筋不大于4%,П级钢筋不超过1%。如所使用的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调直冷拉率可适当放宽,Ι级钢筋不大于6%,П级钢筋不超过2%。

2)钢筋下料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执行。相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钢筋下料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卡断力求准确,允许偏差小于±10㎜。

3)钢筋弯曲成型必须保证钢筋形成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Ι级钢筋未端180。弯钩,其圆弧圆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П级钢筋未端90。或135。弯折时,其圆弧圆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4倍。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8㎜,箍筋边长±4㎜。

4)钢筋加工成型后,加挂标识牌,注明钢筋规格、数量、使用部位。绑扎前,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1、绑扎搭接:板筋为冷扎带肋钢筋,钢筋搭接长度为40d。

2、电渣压力焊:柱钢筋。

3、单面搭接焊:直径≥14㎜<25㎜钢筋。

4、闪光对焊:直径>14㎜<25㎜钢筋。

5、钢筋辊丝直螺纹连接:转换层直径>22㎜的梁钢筋。

短肢剪力墙: 20㎜;

框支梁:梁底用花岗石垫块,梁侧用塑料垫卡。

框支梁:梁底用花岗石垫块,梁侧用塑料垫卡。

框支柱: 用塑料垫卡。

短肢剪力墙: 用塑料垫卡。

剪力墙: 用塑料垫卡。

五、辊丝直螺纹连接接头工艺

(1)、工艺流程:钢筋原材料检验现场施工人员培训辊轧直螺纹机床安装调试套筒进行场检验、钢筋辊丝试件送样钢筋辊丝试件送样钢筋辊丝钢筋外观质量检查端头螺纹保护存放待用钢筋与套筒连接现场取样送检。

需进行直螺接头加工的钢材,原材料检验必须合格,在加工直螺纹丝扣前,要对钢筋的规格、下料长度、外观进行检验,钢筋螺轧直螺纹丝头端面垂直于钢筋轴线,不得有挠典及马蹄形,如有类似缺陷,须处理后方能使用。要求用锯割或砂轮锯下料,不可用切断机,严禁用气割下料。

钢筋辊丝,为了解保质量,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上岗证作业,对加工完成的丝头,由操作人员逐个用牙形规和卡检查,对检验不合的端头,应切断重新加工。

钢筋规格与辊丝器调整一致,螺纹辊丝长宽、有效丝扣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规定。

辊丝过程需要有水溶性切削液冷却和润滑,严禁用油代替或不加切削液加工。

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搬运过程中损坏丝头。

钢筋与连接套连接时,必须检查两者的规格是否一致,同时钢筋连接的连接套,必须是经过与钢筋规格相同的直螺纹塞规检查的合格品。并保证钢筋和套筒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适合于标准型接头的丝头,其长度为1/2套筒长度,公差为+1P(P为螺距)以保证套筒在接头的居中位置。正反丝扣型接头则必须符合相应的检查规定。

连接水平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许从两边往中间边接,连接前,要根据所连接钢筋直径,将力矩板手上的游动标尺直径调定在手柄上的刻划线位置(即规定的力矩值)。使力矩扳手钳头垂直钢筋轴Z一均匀加力。当听到力矩扳手发出“咔嗒”声响时即停止加力。随即在钢筋接头处做油漆标记以便检查。

套筒须有检验报告、出厂合格证及抽检报告,钢筋套丝加工及接头连接须符合《钢筋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A级要求。

所有钢筋接头的错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要求。

六、竖向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流程

柱竖向钢筋全部采用电渣压力焊工艺,焊接接头错开50%设置,错开间距为35d。

箍筋与主筋应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绑扎采用缠扣,绑扣向里。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设置,钢筋弯钩应朝向砼内。为满足抗震要求,箍筋平直段长度不小于10d。

塑料垫卡应卡在柱主筋外皮上,间距为400㎜,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正确。

由于以上结构形式不同,柱竖筋在本层收头,柱筋收头形式详03G101KZZ,以及变截面处理按照03G101。

梁内箍筋采用封闭箍,并做成135度弯钩,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梁柱节点内箍筋采用焊接封闭箍,单面焊10d,当梁的上部钢筋为二排及三排时,应增加直线段,弯钩在二排及三排钢筋以下弯成135。在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绑扎时箍筋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设置。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梁节点边缘50㎜处,梁端与柱交接处应加密,基间距和加密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当梁高度相同时,长短跨相交,短跨筋设置在外皮,主次梁相交时次梁筋设置在主梁筋之上。

梁与柱外皮相平时,梁外侧的纵向钢筋作弯折置于柱主筋内侧,弯折角度符合规范要求。

框架梁的腰筋两端锚入柱内20d。

梁的底部纵向钢筋接长在支座两侧的1/3跨度范围内,不应在跨中1/3范围内接长,梁的上部纵筋选择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接长,不应在支座处接长,梁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接长>22的梁纵筋采用辊丝直螺纹机械连接,直径<22的梁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要求饱满,长度为10d。

梁筋用塑料垫块固定其位置,若梁中受力筋为多排,两排之间垫φ25短筋,间距2m,长度为梁宽减去保护层。

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大于25㎜且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以利浇筑砼。

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板面短跨钢筋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板上的部筋在跨中1/3跨度左右搭接,板的下部筋在支座内接长,接头形式采用绑扎搭接,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丝扎牢,板筋搭接长度为40d。

绑扎板筋采用八字扣,若板为双向板时点应全部绑扎,若板为单向板时,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为保证板负筋位置正确,两层间须加设φ14马凳,间距1000×1000,马凳位于上下层钢筋之间。

在绑扎钢筋前,在板模上按板筋间距弹出钢筋摆放位置线,逐根沿直线绑扎并修正其位置,保证钢筋绑扎到位、顺直。

凡端跨板之端支座为钢筋砼墙时,该处之板面筋应锚入墙内45d(抗震)。

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砼内,采用双层钢筋网时,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水平绑扎接头应错开,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墙体竖筋连接:φ14及以上者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位置在受力较小处,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φ14以下者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也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钢筋保护层厚度用塑料垫块控制。

墙横向筋在两端头转角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绑扎好后不准踩踏。

派专人护筋,保证钢筋成形,就位正确。

不得污染钢筋、预留、预埋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在板筋上搭设通道,安置可以活动的穿脚铁马凳,上铺跳板,供施工通行,禁止踩踏钢筋。

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现场抽样100%合格,不合格的钢材不准使用,立即退场。

施工前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准备好模板,支模架料及辅助材料。

熟悉图纸资料,掌握结构的轴线标高,各分部尺寸和技术要求,根据施工安排,绘制好模板工程的配板图。

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

工程量大小和完成任务时间。

模板拼装,支撑系统布置,预埋件、预留孔和节点的处理方法及技术要求。

操作程序和分区划分,流水方法。

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

配板设计必须保证构件的形状尺寸,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新浇砼重量和侧压,以及各种施工荷载。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转换层柱、梁模板均采用18㎜厚覆膜多层板,背衬木枋预制成型,吊装支设。

板模采用木枋上钉10㎜厚的覆膜竹胶板,支撑架连接横杆上铺100×50的木枋固定,接缝用胶带粘贴,以免漏浆。

核心筒体,薄壁柱模板均采用18㎜厚履膜多层板,背衬木枋预制成型,吊装支设。剪力墙内外模板外侧水平竖向加固杆为双钢管,加固杆与模板的连接采用“勾”头螺栓。

对拉螺杆间距要求:各层墙的穿墙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50㎜,竖向间距450㎜。

为保证工程进度,准备足够的模板用量以及配备其它定型模板。模板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支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其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其荷载设计值和系数0.85预以折减。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当现浇梁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供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

采取多层支模: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支架的垫块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四、主要结构部分模板安装

(2)放线:矩形柱模安装前,应先作柱子轴线标记,采用广线拉通纵横轴线后,弹出柱子中心线和模板安装内边丝。

(3)找平设置定位基准

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边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定位基准,采用钢筋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柱筋设有“二排主筋”,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

(4)柱模及支撑安装:柱模就位后应加临时支撑固定,固定后根据柱设置的铅垂线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要求为止,为防止柱模漏浆,采用双面粘胶带粘贴角边拼缝和柱模的缝隙。

(5)柱箍安装:柱箍安装应自下而进行,柱箍间距经计算确定,调正模板的垂直度,到满足为止。(柱箍、对拉螺杆的间距和计算同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6)检查校正:柱箍安装完毕后,应全面复核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等项目,支撑必须牢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漏设,且必须准确、稳固。

柱模群体固定:群体柱子支模时,必须整体固定。同一排柱模,应先效正两端柱的模板,校正好后在柱顶拉通线,使整排柱保持一致,并校正各柱柱距,然后在柱脚和柱顶分别用水平杆拉通连接,最后安装剪刀撑和斜撑。

(2)支模架的搭设:支模架搭设前需确定梁的位置尺寸后再一层楼同上划出立杆搭设线路。

(3)支模架搭设完毕,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无误后,调平梁模支架,在支架上铺放梁底模,并使其就位,用扣件与支架卡紧,每根梁底模视其长短固定不少于三点,再分别吊装预组拼梁侧模与底模拼接,并设临时斜撑固定。

(6)检查校正:模板安装后全面复核,梁板模的位置及形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检查钢管支架扣件的扭力矩是否满足要求,支模架必须稳定,牢固。

筒体、剪力墙模板均采用18㎜厚履膜多层板背衬100×50加劲肋散拼散拆,剪力墙内外模板水平和竖向加固杆为双杆钢管,加固杆与模板的连接采用对拉螺杆。

(1)本工程砼使用商品砼,剪力墙对拉螺杆水平间距400㎜,向间距600㎜。

(2)组拼模板时,纵横接缝必须贴粘胶带,防止漏浆。为有效地控制模板的平整度,模板双面水平加固钢管必须平直,该钢管与模板的连接采用对拉螺杆和3形扣件连接夹紧模板。

1、非承重模板:对现浇整体结构的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对仅受自重荷载的模板:当现浇结构上无楼层和支架模板荷载时,应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可拆模。

按设计标号百分率计(%)

承受上部荷载的模板:对多层和高度几层结构连续支模或拆模后结构上承受较大施工荷载,下层结构的承重模板必须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块达到100%设计强度方准拆除。若施工荷载大于设计荷载,应经验算后加临时支撑。

拆模顺序:模板拆除的顺序,应按模板设计的规定执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采取先支:先拆非承重模板承重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六、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对于个别部位使用非系列的模板工程,需经技术人员设计计算后,方可使用可靠性。

拼装和安装过程要选用合格的原材料和合格的配件,保证模板本身的使用可靠性。

完成拼装和安装模板后,首先工人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分管施工员和质检员复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模板采用专用模板脱模剂,以保证砼表面光洁。每次拆模后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安装前涂刷脱模剂。

板拆除时间,根据拆模试件试验结果,达到规范要求的砼强度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拆除。

本工程转换层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3.0钢管扣件式脚手架。

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扣件、支座等必须严格进行检查、验收。

编制好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书,并经审核审批。

梁下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横向间距0.4m,纵向距0.6m,步距1.5m,扫地杆距地0.2m。由于支撑高于4m,在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纵向立杆每隔4排设置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一)、取500×1800m大梁进行验算

(详附图1、2、3、4)

新浇砼自重:1.8m×25KN/M3=45KN/M2;

模板自重:g=1.5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1.0KN/M2;

振捣砼时振捣荷载值取2.0KN/M2;

活荷载合计:Q=3.0KN/M2;

每根钢管所承受的荷载组合值为:

N=1.2×(45+1.5)+1.4×(1+2)

=60KN/M2×0.4m×0.6m=14.4KN;

采用φ48×3.0钢管,A=424㎜2;

钢管回转半径为:I=15.9㎜;

2、按强度验算立杆的受压承载力;

δ=N/A=14400/424=33.96N/㎜2<205N/㎜2;

3按稳定性计算立杆的承载力:

计算长度:L=H+2A=1.5+2×0.25=2M,

钢管的长细比:入=LI=2000/15.9=125.79

即δ=N/ΦA=14400/(424×0.417)

=81.4N/㎜2<205N/㎜2.

从计算可以看出,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4、梁下水平小横杆计算:

水平小横杆扫三跨不等跨连续梁计算,φ48×3.0厚钢管的截面模量W=5.08㎝3

新浇混凝土自重:0.5*1.8*25KN/M3=22.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值取0.6KN/M,

振换振捣砼时振捣荷载值取1.2KN/M;

GB/T 39799-2021 钛及钛合金棒材和丝材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pdf活荷载合计:q=1.2×(22.5+0.9)+1.4×1.8=30.6KN/M

水平小横杆抗弯强度验算:

=1.148KN.M;

δ=M/W=1148000/5080=225.98N/㎜2;(能满足)扣件抗滑验算:

厂房及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F2=3/8qL=3/8×30.6×0.4=4.59KN

(二)、取500×1600m大梁进行验算

(详附图1、2、3、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