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办公楼工程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商业办公楼工程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33.3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商业办公楼工程主要工程施工方案

⑴.以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基准,使用经纬仪及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用水平仪进行高程引测,激光铅垂仪进行垂准测量,在进行垂准测量时使用经纬仪和激光铅垂仪互为校核,以减小误差。

⑵.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设置四个轴线控制点,建立平面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建立场地控制网。

⑶.标高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点(以业主提供的最新数值为准),施工高程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

⑷.每层轴线偏差控制在±2mm,每层标高偏差控制在±2m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mm。

TCSTM 00348-2021 粉末冶金高速工具钢.pdf⑸.先总体后局部的控制原则。

±2”+2mm+2ppm

根据工程的形状及特点,本着先总体后局部的原则,轴线控制点将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尽量避免过多地依赖离基坑较近,受影响较大的控制点,并用离基坑较远,受施工影响小的控制点来控制较近的控制点。本工程的平面控制拟从地上结构施工阶段平面控制来加以实施。

⑴.结构施工阶段平面控制

为确保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总垂直度,垂直偏差采取内控为主、外控校核为辅的原则,在每楼层设置若干个200×200的垂直偏差观察孔,结构每施工一层后即由我公司专职测量师采用垂准仪进行复核,确保层间垂直度偏差≤3mm,工程总垂直度≤30mm。

本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所有钢筋应由信誉良好制造厂家供应,并应得到甲方、监理、设计单位批准,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进场时应按直径分批检验,进场检验内容应包括查封标志、外观观察,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60t为一批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若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翻样除按常规要求外,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设计、施工、抗震设防及人防工程的规定,钢筋翻样单需由现场工程师进行审核。

进场钢筋必须批量成捆(盘)进场,按照炉罐批号和直径分批验收,捆(盘)上标牌齐全并和质保书、发货单上的炉号、批号、发货量相符,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必须保留标牌,并按批堆放整齐,钢筋应堆放在高于地面的垫木或其它支承物上。

钢筋按配料单制作,要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码,按配料单对号发料交付使用。

原则上直径为Ф20和Ф20以上的钢筋,水平筋采用闪光焊及电弧焊,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Ф25以上则采取直螺纹连接,钢筋搭接部位及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示意图

a)施工准备:钢筋连接采用等强连接,套筒场外预制,场内连接的施工方式,所有的钢筋均采用场内加工。对进场的现场加工人员,要求进行培训,结束后对工人进行现场考核,合格人员项目发上岗证,施工人员凭证上岗,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

b)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下料→套丝→抽检10%用螺纹规检查→(合格后)戴塑料保护帽→分类堆放→运到现场备用→用套筒对接钢筋→用搬手拧紧定位→检查套筒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现场检查和记录。操作要点:①.钢筋下料要求端部平直,不得有马蹄形。②.套丝工人均应相对固定,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套丝工人应逐个目测检查套丝质量,并抽检10%丝头,用螺纹规进行检查。③.套丝时必须加润滑液进行套丝。④.加工的钢筋丝头的直径和长度应用螺纹量规检查,保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⑤.现场连接钢筋时,应使套筒两端钢筋相互顶紧,并保持套筒的居中位置,两端外露扣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

c)钢筋连接:检查套筒与钢筋的型号是否一致,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并做除杂和除锈处理。钢筋连接时,注意二根钢筋顶紧,使外露的牙型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施工完成后,并已验收合格后的接头标注红油漆标识。底板钢筋连接按50%考虑搭接,下铁接头位置尽量避开支座弯矩最大处;上铁搭接尽量避开跨中最大弯矩处;接头连接完毕后,专人进行接头检查。梁钢筋连接上铁在跨中1/3区段,下铁连接在支座1/3区段;连接完毕后,专人进行检查。柱子钢筋连接:柱子钢筋连接接头位置距地大于500mm,两接头位置相互错开35d。钢筋连接完后专人进行检查。钢筋接头试验在现场取样,取样时保证取样的质量和代表性,确保接头合格率100%。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检查方法: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检验对焊机具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注意操作安全

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保证,在整个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模板系统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模板方案的选择,考虑的出发点是在工程的质量及进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经济成本分析,达到减少周转材料投入,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根据本工程结构外形较为规则,梁、板、柱、墙的变化以符合模板模数的配比级数递减这一特点,模板体系选用及配制如下:

柱模板:方形柱模板采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槽钢加对拉螺杆加固;圆柱采用定型钢板,扁钢圆箍固定,柱模配置数量为1.5套。

墙体模板:裙房以下筒体外模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加对拉螺杆加固,筒体内模采用定型筒模;塔楼筒体外模采用爬模,电梯井及管道井墙体内模采用定型筒模;有平台的墙体模板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墙体模板的配置数量为1.5套。

梁模板:梁均采用18mm厚覆塑木胶合板,配置数量为3套。

平台模板:采用12mm厚竹夹板,配置数量为3套。

⑴.模板是混凝土的成型模具,模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表观,故用于本工程的模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刚度好。

⑵.进入施工现场的木方要求尺寸基本准确,不翘曲、不变形。

⑶.模板在使用前要刷脱模剂。

⑷.进入现场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是合格的。

7.4.3模板安装要求

⑴.测量员将轴线、结构线及标高放测完毕,提交监理及项目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支模工序。

⑵.柱、墙钢筋及限位钢筋验收合格,木工工长收到钢筋交接检表后,方可进行拼模及加固。

⑶.模板及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⑷.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对油质类等影响结构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槎处。

⑹.柱、墙结构边线处要求瓦工收面平整,或若立模后仍有大于规范允许范围内缝隙,则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水泥砂浆补缝。

⑺.混凝土浇筑期间,应安排专人看护模板,随时检查模板变形及加固情况。

⑻.模板周转使用后,应用手刨将模板边修直,所有模板在拼缝处须满贴10mm厚、18mm宽的海棉条,这样处理可防止模板拼缝处漏浆,且混凝土浇筑后表观效果较好。

模板支模工艺详见图6“模板工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程序详见图7“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7.4.4墙体支模及加固

7.4.5柱支模及加固

b.拼装前先在安装现场按电梯井道尺寸放线,定出定型模板、铰接角模和电梯门洞位置后进行拼装,拼装过程中确保筒模方正;

c.利用连接配件按600间距(横向)将加固龙骨(50×100×3.5方钢管)安装在筒模上,根据龙骨位置定出穿墙对拉螺杆孔位置;

d.安装脱摸器并调试,使用灵活后刷脱模剂待用。

安装完毕的筒模见如下示意图五、六、七:

①.铰接筒模从2F施工时开始使用,设备层施工时,在电梯井道内按要求预留洞口,便于平台支腿就位;

②.拆除井道内的原脚手架、模板,将操作平台吊入就位,通过调整四角的平台支腿标高将平台调平;

③.收拢筒模四角,利用塔吊将其吊入就位;

④.调整模板四角使筒模方正,对角线差满足质量要求;

⑥.穿对拉螺杆,上紧螺帽,进行模板支撑加固;

⑦.筒模上口搭设临时浇捣混凝土操作平台,浇捣混凝土;

⑧.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拔除对拉螺杆,收脱模器,使筒模脱离墙面;

⑨.将筒模吊至楼板面上,清理模板表面混凝土渣,刷脱模剂;

⑩.提升操作平台到上层,将平台支腿插入预留洞中,调平平台;

⑾.筒模吊装就位,重复上述工作,逐层完成结构施工。

铰接筒模施工流程见如下示意图八:

②.筒模穿墙对拉螺杆孔位,应与筒体另一侧模板孔位对应;

③.筒模脱模时,应两两对应收脱模器,以保证筒模均匀脱离墙体;

④.筒模的各部件,在每次浇捣混凝土脱模后,必须进行清出混凝土渣、刷润滑油等保养工作。

7.4.9塔楼筒体外墙爬模施工

塔楼结构形式为筒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柱内部设置有十字形钢骨架,梁为钢梁和劲性钢筋混凝土梁。

地上结构的施工拟先施工筒体墙,框架结构较筒体墙施工延后三层,根据该结构特点,拟采用液压爬升模板与导轨式整体提升爬架施工上部结构,爬模在第5层开始安装。

⑴.液压爬升模板的特点

拟采用于本工程的液压爬模是滑模和支模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它吸取了支模工艺按常规方法浇筑混凝土,劳动组织和施工管理简便,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少,混凝土表面质量易于保证等优点,又避免了滑模施工常见的缺陷,施工偏差可逐层消除。它同滑模工艺一样,其爬架、模板、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等以液压千斤顶为动力自下而上自行向上爬升,无需塔吊反复装拆,也不要层层放线和搭设脚手架,钢筋绑扎随升随绑,操作方便安全。

采用液压爬模工艺将立面结构施工简单化,节省了按常规施工所需的大量反复装拆模板所用的塔吊运输,使塔吊有更多的时间来保证钢结构的安装和其它材料的运输。还可节省模板堆放场地,现场施工文明,管理简便易行。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诸方面均有良好的保证。

由定型组合大钢模板、调节钢模板、调节板缝、打孔钢模板、角模、钢背楞及对拉螺栓、铸钢螺母、铸钢垫片等组成。

由提升架立柱、横梁、斜撑、活动支腿、槽钢夹板、围圈、千斤顶、螺纹接头的钢管支承杆、液压控制台、各种孔径的油管及阀门、接头等组成。

由固定平台、活动平台、吊平台、中间平台、电梯井吊平台、外架栏杆、立柱、斜撑、安全网等组成。

⑶.爬模安装程序及方法

①.拼装模板前的准备工作

a放墙线、模板边线、提升架中心线、提升架边线。

b.绑扎一层钢筋,水平筋需高出模板顶口一道。

c.安装门窗洞口专用模板、预留洞木盒子(工地自配)及水电管线。

d.电梯井筒需搭设钢管架至外模板安装下口标高10cm处。即等于搭设至安装层楼面标高减40cm处。

e.清理现场模板及配件,按规格、品种堆放,检查模板及配件的数量、尺寸及加工质量。

f.模板板面需刷脱模剂,机加工件需加润滑油,以保证工程质量及使用方便。

g.购置模板及配件安装所需要的各种连接螺栓及工具。

h.检查钢筋、预留木盒子或水电盒等是否有突出墙面的地方,需处理、校正的要及时处理。

a.爬升模板采用定型组合大钢模板,模板厚度84mm,允许承受混凝土侧压力50KN/m2。

c.控制台选用1台72型。

d.在进行液压系统排油、排气和加压试验后,最后插入(48×3.5螺纹连接钢管支承杆,用短钢筋同墙立筋加固焊接,每隔600mm一道(首层不需加固)。

①.绑扎第4层墙体钢筋,安装门洞边框专用模板,边框模板之间加支撑稳固,防止变形。

②.安装模板及爬模装置。

③按常规操作方法浇筑墙体混凝土,每个浇灌层高度1米左右,即模板高度范围内分五个浇灌层,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混凝土浇灌采用布料机。

④.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开始脱模。

a.取出穿墙螺栓,松开调节板缝螺栓。

b.拆除角模与平模之间的木方。

c.短墙整块、长墙分段进行脱模,首先用活动支腿伸缩丝杠,将支腿后退,当支腿脱模困难时,用打孔钢模板上的脱模丝杠,顶住混凝土后退。墙模一般脱开混凝土50~70mm。

d.将角模紧固于大模板上,以便于一起爬升。

⑥.边爬升边绑扎上层钢筋,安装上层门窗洞边框模板,安装连接钢梁的预埋铁件、预埋管线等。

⑦.模板下口爬升到达上层楼面标高。

①.一般情况下,当模板脱开混凝土100mm后即可进行清理,清理的主要方法是:对于模板上口的积垢,用铲刀除掉.对于板面先用钢板网做的扁网除去污垢,再采用模板除垢剂(M3强力除垢剂,用水1:1~1:3稀释),从模板上口用滚动毛刷向下涂刷,然后用清水冲洗。

②.必要时,墙体模板可以尽量向外退出400~500mm进行清理,其方法是解除平台在拐角处的连接,拆除阴阳角模和L形背楞连接件,拆除提升架外立柱与横梁和斜撑的连接螺栓,依靠立柱上端的滑轮,向外推动。此时,工人可以进入钢筋与模板之间进行清理。

③模板脱模剂在允许的情况下,以油性脱模剂为佳。亦可采用M75脱模油剂或M73化学脱模剂。

④对于打孔模板和支腿的调节丝杠应经常清理和注油润滑。

⑹.确保爬模施工质量的措施

①.液压爬升模板是技术性强、组织严密的先进施工工艺。为了确保工艺实施过程中有条不紊的正常进行,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指挥管理系统。首先强调统一指挥,一切服从指挥的决策和号令,一切向指挥反馈各方信息。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个具体的人,明确其职责范围,建立各符其实的质量保证体系。

②.混凝土严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注意变换浇筑方向,即从中间向两端、从两端向中间交错进行。

③.模板清理采取定员定岗、从下到上、一包到顶,做到层层彻底清理、层层涂刷隔离剂,并由专业工长进行检查。每隔3至5层进行一次大清理,即将模板后退500mm左右彻底清理一次。

④.高度重视支撑杆的垂直度(斜墙的倾斜度),确保支撑杆的清洁,保证千斤顶的正常工作,每层按5~10%的比例对千斤顶进行强制更换保养。

⑤.加强测量观测,每层提供2次垂直偏差观测成果,即混凝土浇筑前和混凝土浇筑后。如果有偏差,可在上层模板紧固前按纠偏措施进行校正。检查每层模板的安装质量,对于截面尺寸和模板垂直度利用活动支腿的调节丝杠进行校正。

⑥.做到千斤顶同步爬升,每300mm限位找平一次,保持爬模平稳上升,使爬模结构不变形。整体范围允许升差25mm,相邻两片模板<5mm。

图6模板工程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

在混凝土供应、浇筑方法上:我们选择混凝土供应商从混凝土的下料→搅拌→运输→泵送一条龙服务,混凝土浇筑则由我公司自行负责,这种各尽职能、扬长避短、协作配合的方式,对提高现场混凝土泵送速度起到很大的作用。

浇筑时间安排:受工程地处闹市的影响,浇筑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夜间,有利搅拌车运输能力提高,浇筑时间控制在12小时左右完成一区域混凝土,白天尽量不安排浇筑混凝土,故从施工方应根据施工流程的安排对浇筑区域的混凝土方量作出正确估算,供应商应确保混凝土供应能力及应急措施落实,完成夜间顺利浇筑的工作量。

高层建筑结构泵送混凝土工艺,具有工期短,节约材料,施工质量有保证,减少施工用地,有利于文明施工等一系列优点,已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本工程为46层建筑,合理布设泵管,是保证泵送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根据路线短弯头少的原则布置,同时需满足水平管与垂直管长度之比不小于1:4且相差不小于30m的要求。由于场地限制及随着楼层高度增加,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为平衡压力,必须在泵机出料口附近泵管上增加一个逆止筏。室外一般泵管用Φ48×3.5钢管及扣件组成支架予以固定。竖向泵管用钢抱箍夹紧,再与电梯井内壁予埋件焊牢,垂直管的底部弯头处受力较大,故用钢架重点加固。

⑵.泵管堵塞及暴管预防措施:

由我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搅拌质量进行监控,对粗、细骨料进行事前检查,碎石应符合连续的颗粒级配,偏粗规格不于使用。黄砂选用粗砂。

A.碎率控制在40%左右,细度模数以2.5左右为佳。

B.合理配置搅拌车辆与泵送速度相适应,施工前,必须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协调好,车辆数量及出车频率,施工时。加强现场与搅拌站的联络,以及时解决问题。

C.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泵等机械进行维修,并加强保养,浇完混凝土后,及时冲洗泵管,同时对弯管接头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查,每浇完三层混凝土,对水平管应旋转一定角度后安装,以免泵管因侧壁受不均匀磨檫而出现局部受损的现象。

D.气温在300C以上时,用浸水袋对泵管进行覆盖降温。

E.随泵管高度的增加及天气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塌落度及外加剂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7.5.3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在同一结构层存在着竖向与平面不同等级混凝土,因此竖向混凝土浇捣时要控制低等级混凝土不要进入高等级混凝土区域,故而在浇注竖向结构时让高等级混凝土满出并占取低等级混凝土的部分区域,即:当在楼板部位时让混凝土在柱墙位置向外多浇1m范围而形成自然斜收口;在梁与柱、墙交接部位,因梁较深,为了防止混凝土流淌过远,在梁端截面内设置钢丝网片对混凝土进行控制。

浇捣时的振动采取插入式振动器,局部采取插入式和附壁式共同振动的方式解决由于钢筋、钢柱及节点引起的难点。在浇捣时各别部位应注意操作如:

电梯门洞两侧混凝土同时浇注,以防侧模单侧受压而滑移、漏浆及炸模等事故的发生。

预留洞口两侧适当加长振捣时间,以使模板底面混凝土浇注密实。

7.5.4混凝土冬期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将经历冬期,将根据当时气温,在业主及设计单位认可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浇捣后保温覆盖相结合,

混凝土在浇注12h后即行浇水养护(冬期采用覆盖草包)。对柱墙竖向混凝土,拆模后喷养护液。

7.5.6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

使用振动棒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面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及振动棒抽出时造成空洞等现象。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对钢筋、预埋件、预留盒等进行保护,切忌践踏钢筋,防止钢筋受损、变形及移位,并由具有操作合格证的人员操作,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钢筋密集、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处,应事先制订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及执行情况。

柱子二次浇灌处应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然后先浇灌20-30mm厚同标号混凝土配料的水泥砂浆,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灌下料高度必须控制在2m以下,浇灌混凝土时,如下料高度超过2m,可用溜槽,串筒来降低下料高度,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8“混凝土浇筑工程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程序见图9“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图8混凝土浇筑工程工艺流程图

图9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7.6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的控制重点在于拉接筋、马牙槎的正确留设,墙体垂直度、平整度、灰缝等方面的控制。

⑴.砌块或砖在进场后要按照规范要求,在监理工程师见证的情况下,取样进行外观鉴定和强度试验,并收集保管好材料的出厂合格证。

⑵.水泥:采用42.5级硅酸盐水泥。水泥出厂日期不超过三个月,且材料运至工地后,立即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⑶.石灰膏: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灰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⑷.砂:使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300:220:1515

300:164:138:1515

(水:水泥:石灰膏:中砂)

上表为理论重量配合比,在实际应用时再通过实验进行调整。试配比要按设计标号提高15%,留出余量。

7.6.2砂浆搅拌与使用

7.6.2.1砂浆搅拌

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分钟,配料用台称控制,其精确度:水泥应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应控制在±5%以内。

拌成后的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达到设计要求的种类和强度等级。

⑵.规定的砂浆稠度为7—10mm。

⑶.保水性能良好(分层度不宜大于2cm)。

7.6.2.2砂浆使用

砂浆应随拌随用,必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如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砂浆使用时,如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7.6.3.1标准砖墙砌筑

常温施工时,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润砖,以浸入1.5cm为宜,但其含水率不宜超过15%。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天施工时,不得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墙。

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考虑墙的组砌方法,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1/3砖。

砌筑前,先要立好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抄平。

砌砖时,必须先拉准线,砖块依准线砌筑。

砌筑形式可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砖砌体竖向灰缝须错开1/4砖长。

砌块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操作方法。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砖墙的水平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

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每50c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少于1m,砌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

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

7.6.3.6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

按砌块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将皮数杆竖立于墙的转角和交接处,两相对皮数杆之间拉准线,在砌筑位置放出墙身中线和边线。

加气混凝土砌体砌筑时,应在砌体表面浇适量清水湿润。在砌块墙底部,应砌筑四皮标准砖墙。加气混凝土砌体墙的门、窗洞口应用标准砖搭砌。

加气混凝土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的厚度及竖向灰缝的宽度为12MM。砌体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T字墙交接处,应隔皮使横墙砌块端面露头。

加气混凝土砌体墙砌到接近上层梁、板底时,应用标准砖斜砌挤紧,砖倾斜度为60度,砂浆饱满,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

水平灰缝应平直,按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竖向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低于80%,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

沿墙高每隔500MM,应与柱内的予留拉接筋拉结,拉接筋应水平通长布置。

加气混凝土砌体墙上不得留脚手眼,切锯砌块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劈。

加气混凝土砌块每天砌筑的高度,不得超过1.8米。

加气混凝土砌体的尺寸和位置允许偏差

用经纬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

用经纬仪复查或检查施工测量记录

用2米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灰缝上口处用10米长的线拉直用尺检查

墙体放线、砌块浇水→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

1.砌筑错缝应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应达到标准要求。

2.转角处、交接处必须同时砌筑,必须留槎是应留斜槎;灰缝均匀一致。

3.砌筑砂浆应密实,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槎、松动。

4.拉结钢筋、钢筋网片规格、根数、间距、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一般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如果搭错缝长度满足不了规定的压搭要求,应采取压砌钢筋网片的措施,具体构造按设计规定。

6.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砌块分皮咬槎,交错搭砌,如果不能咬槎时,按设计要求采取其他的构造措施;砌体垂直缝与门窗口边应避开同缝,且不得采用砖镶砌。

7.砌体水平会缝厚度一般为15mm,如果加钢筋网片的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20~25mm,垂直灰缝宽度为2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应用C20的细石混凝土灌实。

8.砌块排列尽量不镶砖或少镶砖,必须镶砖时,应用整砖平砌,且尽量分散,镶砌砖的强度不应小于砌块强度等级。

9.竖缝灌砂浆:每砌一皮砖,就为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深度一般为3~5mm。

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

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保护墙体及门窗口角。

砌块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应充分浇水湿润,随吊运随砌块表面清理干净。

本工程地上结构共46层,其中承托塔楼的裙房为4层,其平面大小为83.4×65m。塔楼42层加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其平面大小为46×46m,且其结构形式为筒体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为劲性钢骨架柱、钢梁及钢筋混凝土平台板,按本工程的施工布署是钢筋混凝土筒体墙和框架柱、梁、板同时施工。

7.7.1脚手架的选用

⑴.裙房: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

⑶.塔楼框架:采用导轨式外爬脚手架。

7.7.2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技术措施

落地脚手架搭设标准:横平竖直,底脚坚固,支撑挺直,通畅平坦,安全设施齐全、牢固。

①.选料备料:进场后马上开始准备外脚手架的材料,挑选合格的钢管、扣件,并对油漆剥落的钢管补刷油漆。外脚手钢管应采用单独的一种颜色,以免与其它钢管混淆。同时根据施工方案先配备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及剪刀撑的长度。

②.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成后DB44/T 1151-2013 天花装饰用软质阻燃聚氯乙烯膜.pdf,进行搭设外架部分的清理,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尺寸弹出外架的尺寸线。

③.在外架搭设前联系好质量符合要求的竹笆、安全网等防护材料供应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